青花瓷入门知识

合集下载

青花瓷的知识

青花瓷的知识

青花瓷的知识:什么事青花瓷,最早的青花瓷。

青花瓷被称为“永不凋谢的青花”,它起源于唐宋,元代成熟,到明清鼎盛。

在中国千年的瓷器历史中,青花瓷是主流瓷器,因此被誉为“国瓷”
青花瓷的制作方法:
青花瓷的诞生需要大大小小70多道工序。

简要地概括主要步骤:它选用景德镇特有的洁白细腻的高岭土,首先是揉泥,然后做坯,接下来修坯与晒坯,使用钴料画瓷,然后施釉,最重要的是在130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下一次烧成,经过千锤百炼,一件美丽的青花瓷终于诞生了!
青花赞
釉底神工尽收眼,
出焰却现静水天。

宋元明清众帝把,
天地古今聚灵华。

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宋徽宗
瓷器的器形主要有:
主要见有瓶、方瓶、观音瓶、梅瓶、筒瓶、棒槌瓶、胆瓶、玉壶春瓶、琵琶瓶、花觚、盖罐、将军罐、粥罐、高奘罐、莲子罐、盘、六方盘、八方盘、花口折沿盘、攒盘、碗、侈口碗、收口碗、墩式碗、笠式碗、盖碗、高足杯、提梁壶、缸、花盆、笔筒、洗、砚、盒、绣墩、熏炉、钵式炉、筒式炉、洗式三足炉、鼎式炉和瓷板画等。

青花瓷知识30道选择题

青花瓷知识30道选择题

青花瓷知识30道选择题以下是一些青花瓷知识相关的选择题,希望对你有所帮助:1. 青花瓷起源于哪个朝代?(A)A. 唐代B. 宋代C. 元代D. 明代答案:A。

青花瓷在唐代开始出现。

2. 青花瓷的主要原料是什么?(C)A. 铜B. 铁C. 钴D. 锡答案:C。

钴是青花瓷的重要着色剂。

3. 以下哪个不是青花瓷的特点?(D)A. 色彩鲜艳B. 纹饰精美C. 釉面光洁D. 质地粗糙答案:D。

青花瓷的制作工艺精湛,质地通常较为细腻。

4. 青花瓷的制作过程中,哪个环节非常重要?(B)A. 绘画B. 烧制C. 上釉D. 成型答案:B。

烧制过程对成品的质量影响很大。

5. 以下哪种青花瓷最为珍贵?(A)A. 元代青花B. 明代青花C. 清代青花D. 现代青花答案:A。

元代青花存世量较少,艺术价值高。

6. 青花瓷的纹饰通常有哪些主题?(ABCD)A. 人物B. 动物C. 植物D. 几何图案答案:ABCD7. 以下哪个地区的青花瓷著名?(D)A. 西安B. 杭州C. 成都D. 景德镇答案:D。

景德镇是青花瓷的重要产地。

8. 青花瓷在国外被称为什么?(B)A. 蓝白瓷B. 中国瓷C. 青花瓷D. 钴瓷答案:B9. 以下哪个不是青花瓷的用途?(C)A. 日常生活用品B. 艺术收藏品C. 建筑材料D. 外交礼品答案:C10. 明清时期,哪种青花瓷器最为流行?(B)A. 青花釉里红B. 青花五彩C. 纯青花D. 斗彩答案:B11. 青花瓷的钴料来源于哪里?(A)A. 国外进口B. 国内自产C. 人工合成D. 天然形成答案:A12. 以下哪种因素会影响青花瓷的价格?(ABCD)A. 年代B. 品质C. 稀有度D. 工艺水平答案:ABCD13. 青花瓷的胎体通常是什么材质?(A)A. 高岭土B. 紫砂泥C. 红砖土D. 水泥答案:A14. 以下哪个朝代的青花瓷发色最为鲜艳?(C)A. 明朝B. 清朝C. 元朝D. 唐朝答案:C15. 青花瓷的纹饰绘制采用什么技法?(B)A. 刻画B. 描绘C. 浮雕D. 镂空答案:B16. 哪种青花瓷器的造型最为丰富多样?(D)A. 碗B. 盘C. 瓶D. 罐答案:D17. 以下哪个不是元青花的特点?(D)A. 造型硕大B. 纹饰繁密C. 色彩鲜艳D. 胎体轻薄答案:D18. 明清时期的青花瓷器主要用于什么场合?(ABCD)A. 宫廷B. 民间C. 出口D. 祭祀答案:ABCD19. 以下哪种青花瓷的市场价值较高?(A)A. 官窑青花B. 民窑青花C. 现代青花D. 外销青花答案:A20. 青花瓷的图案通常具有什么寓意?(ABCD)A. 吉祥B. 美好C. 幸福D. 长寿答案:ABCD21. 以下哪个不是鉴定青花瓷真伪的方法?(C)A. 造型B. 纹饰C. 重量D. 胎质答案:C22. 青花瓷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ABCD)A. 起源阶段B. 成熟阶段C. 鼎盛阶段D. 衰落阶段答案:ABCD23. 以下哪个地区的青花瓷风格独特?(D)A. 北京B. 上海C. 广州D. 云南答案:D24. 青花瓷的色彩特点是什么?(A)A. 蓝白相间B. 红蓝相间C. 黑白相间D. 绿白相间答案:A25. 以下哪种因素对青花瓷的保存影响较大?(A)A. 温度B. 湿度C. 光照D. 震动答案:A26. 青花瓷上的人物图案通常表现什么?(ABCD)A. 历史故事B. 神话传说C. 生活场景D. 宗教题材答案:ABCD27. 以下哪个不是青花瓷的装饰技法?(D)A. 刻花B. 印花C. 绘画D. 贴花答案:D28. 元青花的纹饰特点包括哪些?(ABCD)A. 层次丰富B. 繁而不乱C. 题材多样D. 线条流畅答案:ABCD29. 以下哪种青花瓷器的造型比较小巧?(A)A. 杯B. 罐C. 缸D. 尊答案:A30. 青花瓷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如何?(A)A. 重要B. 一般C. 不重要D. 无法确定答案:A。

青花瓷基本概念

青花瓷基本概念

青花瓷基本概念青花瓷基本概念青花瓷是中国独有的一种传统陶瓷工艺。

它是指在白色或灰色胎体上,采用钴料绘制出蓝色图案,再经过高温烧制而成的陶瓷器物。

青花瓷因其美丽的蓝色和精湛的工艺而备受世人喜爱。

一、历史渊源青花瓷起源于唐代,但真正兴盛起来是在元代和明代。

元代时期,青花瓷逐渐发展成为主流产品,并开始出口到海外。

明代时期,青花瓷更是达到了巅峰时期,成为了当时最具代表性的陶瓷品类之一。

二、制作工艺1. 胎体制作:首先需要准备好胎体,通常使用高岭土或白陶土等材料制作。

2. 粘细泥:将细泥均匀地涂抹在胎体表面。

3. 刻线:用刻刀在粘细泥上刻出图案线条。

4. 涂彩:将钴料与水混合后涂抹在刻好线条的位置上。

5. 烧制:将涂好钴料的瓷器放入窑中进行高温烧制,一般需要达到1300℃以上。

三、特点与分类1. 特点:青花瓷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蓝色图案,这种蓝色有着深浅不一的变化,且具有明亮、清新、淡雅的特点。

此外,青花瓷还具有坚硬、光滑、耐用等特点。

2. 分类:按照器形可以分为盘碗、壶罐、花瓶等;按照时代可以分为唐代青花、元代青花和明清青花等;按照风格可以分为江南风格和官窑风格等。

四、艺术价值青花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艺术价值不言而喻。

其图案精美细致,造型优美大方,体现了中国陶瓷工艺的精髓。

此外,在历史上青花瓷还被用作礼品和贡品,是中国文化交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之一。

五、收藏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青花瓷的数量越来越稀少,因此其收藏价值也越来越高。

尤其是那些历史悠久、保存完好、图案精美的青花瓷,更是收藏家们争相追捧的宝贵文物。

六、保护与传承青花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在保护方面,需要加强对青花瓷文物的鉴定、保护和修复工作;在传承方面,则需要加强对青花瓷制作技艺的传授和推广工作,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一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青花瓷讲解

青花瓷讲解

青花瓷讲解
青花瓷是中国传统的陶瓷艺术品之一,其特点是以青色为底,绘制白色的图案和纹饰。

青花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但真正发展壮大的是明代和清代。

青花瓷非常受欢迎,被认为是中国陶瓷文化的代表之一。

青花瓷的制作工艺非常繁琐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

首先,需要选好瓷土,并经过多次筛选和反复淘洗,去除杂质。

然后将瓷土捏成原形,用陶轮转制成瓷器的形状。

将制好的瓷器烧制3次,分别是素烧、上釉、还原烧。

在上釉环节,需要将瓷器上下两个口分别涂上白色和蓝色的釉料,在烧制过程中,蓝色和白色的颜料反应形成了青花色。

青花瓷的图案和纹饰多种多样,有花卉、鸟兽、人物、山水等。

青花瓷深受人们喜爱,不仅因为它的美丽和独特的绘画风格,还因为它代表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历史传承。

电影《夜市人生》中的歌曲《青花瓷》也将这种文化精髓传遍全球,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

总之,青花瓷是中国陶瓷文化的瑰宝之一,代表了中国古老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陶瓷艺术风格。

青花瓷的介绍

青花瓷的介绍

青花瓷的介绍青花瓷是中国传统陶瓷中的一种,因其釉色多为淡蓝色而得名,具有无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

以下是青花瓷的介绍:一、历史悠久青花瓷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唐代,但数量较为稀少。

真正的青花瓷盛行于明代和清代,尤以明代朱元璋至嘉靖年间为最盛。

清代乾隆时期,青花瓷达到了顶峰,被誉为“世界陶瓷史的巅峰之作”。

二、制作工艺青花瓷的制作选材讲究,使用的原料一般是高岭土,粘土和瓷石等,经过精细加工后才能制造出坚韧而美观的陶瓷。

在绘制青花图案时,陶工使用天然的青花料,一层层地将图案涂刷在瓷器表面,然后通过高温烧制,使之成型,达到青花瓷的效果。

三、图案精美青花瓷在绘制图案时主要以自然山水、花鸟、人物和器物为主题。

其中以自然山水和花鸟最为常见。

各种图案的结合和表现方法十分丰富,青花图案通过其工艺的独特性,呈现出了无匹的美感与魅力。

四、文化意义青花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历史和文化相辅相成。

青花瓷不仅是一种艺术品,更隐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代表着我们国家的历史和民族的精神。

它被誉为“中国瓷器之魂”,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之一。

五、收藏价值受到众多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的喜爱,青花瓷被认为是收藏的高价值陶瓷。

尤其是历史悠久,保存完好的青花瓷,更是无法估量的,其价值远远超过了材质本身的价值。

六、国际影响青花瓷不仅在中国国内备受推崇,也在国际上拥有很高的声誉,被誉为“瓷器界的王者”,广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

它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之一,传递着中国民族的优秀文化精神,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七、应用范围青花瓷经过岁月洗礼和不断的发展创新,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器物装饰,而是延伸到了许多领域。

青花瓷的图案和美感被应用在了时装、家居装饰、珠宝和文化创意产品等领域中,并在各个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总之,青花瓷是中国传统陶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它通过其美妙的工艺和精美的图案,传递着中国民族优秀的文化精神和审美观念,代表着中国传统瓷器工艺的最高水平。

青花瓷的相关知识点

青花瓷的相关知识点

青花瓷的相关知识点青花瓷概览青花瓷是中国瓷器中最具代表性的种类之一,其以白色瓷器胎体为基础,在其表层用钴料绘制出各式图案,再以高温烧制成型而成。

由于其色彩华丽、图案精美,因而备受欢迎,如今已成为瓷器收藏家和鉴赏家喜爱的艺术品。

本篇文章将对青花瓷从各个方面进行探讨和解析,希望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一文化珍品。

青花瓷的历史渊源青花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当时有一种蓝色瓷器,称作“青釉白瓷”,其在五代十国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发展。

到了明朝正式进入青花瓷时代,当时技术已经得到极大的提高,使得青花瓷的制作达到了巅峰,器型和图案的多样性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清朝时期,青花瓷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康熙和雍正年间,青花瓷的质量和数量都有了较大的提升。

在此后的历史长河中,青花瓷的制作仍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使其成为中国瓷器中的珍品佳作。

青花瓷的制作工艺青花瓷的制作过程非常讲究。

首先,需要选择适宜的瓷土,并进行粉碎、淘洗、筛选等工序,以制成胎体。

接着,将使用钴矿石制成的钴料磨成细粉,或将钴矿石和石灰一起烧制得到氧化钴,再磨成细粉。

然后,需要用毛笔等工具在白瓷器的表面绘制图案。

在烧制时,采用三段式烧制法,即先进行一次低温烧成,然后在其表面添涂釉料,最后进行高温烧制,使其成型。

这样,青花瓷才能够拥有坚硬、透亮的质感和绚丽的色彩。

青花瓷的特点青花瓷是以钴料为特征的瓷器,其钴料色泽鲜艳、渗透性好,烧制后的色彩也非常漂亮。

在绘制图案时,青花瓷采用的是蓝色绘画,颜色鲜明明亮,常常表现出流畅优美的笔触和艺术感染力。

此外,青花瓷器的造型清秀端庄,非常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特点。

青花瓷的历史地位青花瓷作为中国瓷器中的代表之一,其地位不言而喻。

对于中国的国际文化传承和交流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然,随着历史的变迁,青花瓷的地位也随之变化。

在明清时期,青花瓷一般被视为官窑器,广为赏析和收藏。

到了清朝后期,随着民窑的发达和青花瓷的烧制技术越来越成熟,青花瓷的地位也趋于平民化,成为一般市民也能够拥有的饰品。

青花瓷鉴别的基本常识有哪些?

青花瓷鉴别的基本常识有哪些?

青花瓷鉴别的基本常识有哪些?青花瓷作为我国瓷器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其古朴典雅的釉色一直受到人们的追捧。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青花瓷鉴别的一些基本知识。

中国淘画网一、器形字画交易青花瓷出自元代,鉴别青花瓷器要看其口沿、颈、肩、腹、足底,看是否有元代器形的特征,同时元代瓷器胎体较重、胎质也比较坚硬。

二、釉色国画元青花瓷的釉色白中微闪青,莹润透亮,但也有青花瓷偏白或偏青。

元代中早期(延祐期)的瓶、罐之类青花瓷施透明的青白釉,抚摸釉面似糯米感,有时釉色显出哑光木纳色,近看含青显淡蓝灰色,远看显黄褐色,细看青花釉面上粘有疏朗的白色小点,少数器身釉面上能看出细密的皮壳层,斜光透看胎釉略显出无规则状的釉丝线条纹,从至正年间开始烧制的白釉、枢府釉及卵白釉的青花瓷,胎色多为偏白,微闪青,为含青的白釉,呈现带透明的玻璃质感。

三、青花水彩画元青花瓷发色不稳定,青花色泽晕散,青花料分为两种:一种发色浓重鲜丽呈青翠浓艳,浓厚处有黑色锈斑,俗称“黑疵”,浓处用手抚摸时青花釉面上呈凹凸不平之感,这就是使用进口“苏泥勃青”料所特有的呈色效果;另一种为国产料,国产料青花发色呈蓝中泛灰,有的色泽呈青蓝偏灰或青花发色蓝中闪灰。

延祐期青花发色的牡丹纹深入胎骨呈云层块状,像潜伏在胎骨上,呈立体感似有闪动。

青花上浮与釉面紧贴,晕散青花呈炸开状,上浮青花釉面显有浓黑丝及小点,青花纹饰紧贴釉面,微呈凹状,这也是鉴别景德镇元青花瓷的基本要点。

四、纹饰油画元代青花瓷器的纹饰可分两类。

一类是以进口料绘画纹饰,具有构图满密、层次丰富、绘画工整的特点。

如大盘纹样多由三至五层满密的图案组成,瓶、罐的纹样多由三至八层图案纹饰组成,纹样有主宾协调、繁而不乱的特点,图案题材丰富多样,以人物故事,缠枝花卉、鱼藻、莲池、双凤花卉、开光折枝、竹石花卉瓜果等纹样组成,花卉纹有大花和大叶的特点,其中缠枝莲花的叶瓣多绘成葫芦形,牡丹纹饰边缘绘成白色联珠状,辅助的变体莲瓣纹多有间距,边框内饰有青花等特征。

青花瓷基本介绍

青花瓷基本介绍

青花瓷基本介绍一、青花瓷起源于哪个朝代?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答案)二、青花瓷的主要特征是?A. 以红色为主色调B. 以黑色花纹装饰C. 以蓝白相间为特色D. 以金色勾勒轮廓(答案)C三、青花瓷的烧制过程中,关键的着色剂是什么?A. 铁元素B. 钴元素C. 铜元素D. 锰元素(答案)B(注:传统青花瓷以氧化钴为着色剂,但现代也有使用其他蓝色颜料的情况)四、下列哪个地区不是青花瓷的重要产地?A. 江西景德镇B. 浙江龙泉C. 河南汝州D. 福建德化(答案)C(注:汝州以汝窑著名,非青花瓷主要产地)五、青花瓷上常见的图案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莲花B. 鱼藻C. 山水D. 蝴蝶与蝙蝠的结合体(答案)D(注:虽然蝙蝠在传统文化中象征吉祥,但与蝴蝶结合作为图案在青花瓷上较为罕见)六、青花瓷在国际上的知名度提升与哪个历史事件密切相关?A. 丝绸之路的开辟B. 郑和下西洋C. 马可·波罗的东行D.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答案)A(注: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包括青花瓷在内的中国瓷器因此闻名于世)七、青花瓷在明清时期的发展特点是?A. 色彩逐渐丰富,不再局限于蓝白B. 技艺衰退,产量大幅下降C. 图案更加精细,工艺达到巅峰D. 主要作为外销产品,国内市场少见(答案)C八、关于青花瓷的鉴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观察釉色是否均匀透亮是鉴别真伪的一方面B. 青花瓷的胎质越重,说明其质量越好C. 图案的绘制工艺能反映制作年代和水平D. 敲击青花瓷发出的声音清脆,是鉴别其质量的一个方法(答案)B(注:青花瓷的胎质轻重并非判断其质量的唯一标准,还需结合其他因素如胎土成分、烧制技术等综合考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花瓷入门知识青花瓷收藏把玩者日益增多。

但身边很多朋友对青花知之甚少,这里系统的整理一下青花瓷的资料。

让刚入门的玩家也了解如何看出门道而不是只看热闹。

此帖,与大家共同学习。

一、青花用料及绘画工艺来自巴比伦的宝石造就了风靡世界的青花瓷,珍贵的元青花价格高的令人咋舌;永宣之青花使人如痴如醉;成化青花尽善尽美;康熙青花巅峰之作,至今仍在争执没有定论的麻离青,而元青花的窑址至今仍未见踪影,神秘的料性让中国的画家四百年不敢涉足,北派青花开四百年青花瓷之先河,想了解青花瓷吗希望小弟的几篇小文可以为兄解疑。

1、青花装饰青花装饰的工艺流程是准备好,修整好的坯,进行画面图面设计,然后将设计好的图案,用浓青花料按勾好的草稿勾线,然后有份水工用淡青花料染色使得画面层次丰富色阶分明,最后清除所有污迹后施釉入窑烧成,使用的工具同中国化勾线用的毛笔相同只有分水用的笔不同还有一把利刀用来修改绘画中的失误,一块托坯毡,画小件瓷器时垫在手上以防手上的汗水弄脏坯及污染画面。

2、青花料青花料是釉下彩绘的主要颜料,唐代即有销售,但那时是作为药材始称为“无名异”,其原始状态是各样的矿石,其中产形状似瓜子状大小的黑绿色石片为最好,人称“瓜子片”,“珠明料”,古时所用大部分为露头矿层,经雨水冲刷后裸露地面,捡拾集中后先洗去表面浮土,以空匣盛之煅烧后再淘洗,然后碾碎。

现代用球磨机球磨72小时,再调成不同用途的颜料。

勾线料颜色较浓,用研细的色料加水和适量的调料调成泥状,常用的调料有甘油,乳香油,胶水等。

其作用在于改善颜料在使用中的工艺性能,便于操作,缓解干燥速度,分水料则用茶水调成“头浓””二浓“等,茶水比重较清水大,悬浮力强,便于色水长时间保持一定的稠性,力较大,渗透力较小,有利于保证坯体不因吸水过多过快而产生变形和降低强度,用茶水调料在坯体上容易均匀不显痕迹,而且平坦光滑,色与坯结合也较为紧密,茶汁附在颜料颗粒上对色水也可以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青花料因产地的不同成瓷的发色也不同,人们习惯的将个地产的青花料称为麻离青,勃泥青,回青,平等青等等。

3、青花料是粗好还是细好青花料在使用时对颜料颗粒细度有较高的要求,勾线料要求越细越好,如颗粒粗勾线时不宜过细。

细则研磨时间加长,而使擂钵和擂锤由摩擦产生的瓷料混入颜料,从而影响颜料成色,其次会使坯体吸水过多,再则延长沉降时间影响操作功效。

4、勾线上边谈到了勾线那就顺势聊聊勾线的门道。

釉下青花等装饰一般以勾勒线条为多,它还有在分水时堵住料色水流溢,使之不致扩散到纹样线条之外的用途,勾线时须保持缓快均匀,厚薄相等,避免线条粗细不一,勿断勿续。

并避免料迹堆积,如积料过厚烧成后容易出现料疵等缺陷。

因此当发现料积过厚时应用小刀将其修平。

描绘细致纹样时应先在其围涂一笔清水再勾,以减缓坯体吸水利于运笔流畅。

以上观点是传统的观念,如此勾勒出的线条呆板,纵观明清时代青花精品线条的深浅,粗细,快慢都有着丰富的变化,艺术效果十分明显,但难度极大。

因此为了适应工人及工作效率方面的需要,多年来宣传提倡的都是这些技法。

再补充一下釉里红。

在使用釉里红时由于釉里红料容易沉淀,因此在绘画时应频繁调匀颜料,忌用复笔因釉里红成瓷后发色灰因涂层薄厚不一发生颜色的根本不同。

5、分水前面聊到了勾线,下一步就是分水了。

分水即为渲染填色,是釉下装饰的一种基本方法,其操作方法有平涂,深浅接色,罩色和搨色等分水法。

平涂分水是用分水笔蘸取料水在画面上一次分成色泽无深浅,浓淡之别。

此种也是最为常见的分水技法。

深浅分水可使画面分出深浅,浓淡,其方法有二:一是分成法,即从淡处落笔于提笔时收水处多停留一些,料水使其自然形成深浅效果。

二是洗色分水法,即蘸饱浓料水后,将笔尖在清水中蘸一下,使笔尖料色冲淡,然后从浅到深一笔一笔加染,洗时可随时加水以调整笔尖的料色。

接色法根据画面要求用两种不同颜色的料水,并使其自然结合不显生硬、一般先分需要面积较小的颜色,后分面积较大的颜色,此法多用于花卉装饰。

罩色分水法可使画面花纹表现出多种复杂的色彩,先分出一种颜色再于某一部分另罩它色,使画面烧成呈现出丰富的色结合色差变化,运用此法分水必须考虑艺术效果,并掌握叠色的变化。

搨色分水法是用较浓的料水按效果要求一笔一笔染好,这种方法是一种原始的颜色方法。

元明清前期的分水方法,也是那个时期的艺术特点。

分水时使用特制的吸存水量极高的“鸡头笔”,按色阶需要施以浓淡不同的料色,使画面富有深浅层次的变化,有利于轮廓形象更加明显,组成富有节奏的色彩调子达到“墨分五色”的艺术效果。

称这道工序为分水,实际操作中有专业分水工操作,绘画工只管绘画,分水工只管染。

而现代一般产品绘画和分水全部由一人完成。

6、色分五彩青花装饰最初是以单色出现,后来随着时代的进步装饰风格的丰富,分水称为青花装饰的一个重要步骤。

青花分水料在浓度上的变化,可以分为五色,即,“头浓,二浓,正浓,正淡,影淡”,由于分水料在浓度上的变化使这种蓝色调的装饰享有“色分五彩”之誉,青花装饰以色阶的多少分高低,色阶越多艺术价值越高,历史上康熙时代的产品最佳,最高色阶可达十余个色阶,当时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一是画风向中国化靠拢;二是采取多种不同产地的青花料,在同一件作品上使用,除康熙时代产品外一般有五种色阶即为高档产品,中档三个色阶,一般产品都在两个色阶。

7、水路青花瓷绘制中的技术专用词,是指蓝色纹样以外所空出的瓷器白地。

在构图时呀考虑到白底与纹样的疏密关系,以达到黑白配置具有韵律美。

元明青花虽色料只有一两个浓淡色阶,但在水路上却处理的很得当,产生蓝白穿插对比互相烘托回应的艺术效果。

8、如何鉴别贴花瓷和手绘瓷贴花是怎么回事?贴花纸有专门的生产厂生产,规模都不大,它是根据客户的要求订制或自己创作图样,在商店里售卖。

生产瓷器的个人和厂家都可以直截买来、贴上,送去烧就行了。

不需技艺,也不费力气,省工、省料、省时,适合大批量生产。

如日用瓷、设瓷等等。

大大降低了成本。

现在工艺瓷器也大量采用贴花瓷。

贴花瓷器是否有收藏价值,要看它的历史特征和数量大小,不能一概而论。

不过建议收藏要尽量避开贴花瓷器。

如何区分贴花瓷和手绘瓷。

下面介绍几种简单易学的方法。

一是看装饰纹图案。

有很多瓷器,上、下、左、右边缘,常常有一圈装饰图案。

贴花的图案,普遍会出现图形叠交、错位、接头缺口三种状况。

如缸、碗、杯、瓶之类。

二是细看有时会发现缺色的现象,像虫咬过。

这是由于贴花纸在转运过程中,或操作时弄掉了贴花纸上的部份瓷颜料所至,但并不是一定都出现,要细看。

三是细看对称的、或相同的图案。

每个局部,贴花瓷基本是一致的。

而手绘的肯定不能做到一致。

这一点很重要。

四是球面几何形状瓷器(如大天球瓶),大面积连续图形画的完整的人物、花鸟、风景,不会是贴花的,否则会出现折叠现象。

五是青花分水工艺做的瓷器,可以判定不是贴花的。

六是从颜色上判断。

无论釉上、釉下贴花纸,从工艺上讲,瓷颜料附着厚度有限,颜色的深浅不易解决。

对于某种颜色,如黄色,就会出现所有这种颜色在整个画面上,都会基本一致。

这是最重要的区别方法。

七是对于有球面几何形状的瓷器,它的贴花纸,往往多片贴花纸拼块组成,如山水画,为了整体效果,也人工画一些补充图案。

这样就会同种颜色(如青花颜色),手绘和贴花出现不一样色调的现象。

如瓶子,元圈装饰线都是用手工画的,这个颜色往往与同种贴花颜色色调不一样。

八是贴花和手绘同时出现的瓷器,表现在上下装饰图纹用贴花,主要部位用手画。

不过这种手绘都是把画面用复写纸拓在坯或瓷上,人工再上色。

鱼缸用的比较多。

凡瓷器上用了贴花,不论多少,此瓷器就不可能太贵。

九是从瓷体上分析,贴花瓷其瓷体不管是否高白泥,多数都比较粗糙。

高级日用瓷除外。

好瓷体不会用贴花。

十是瓷目前所看到的都是贴花的。

还有,瓷用贴花纸现象也很普遍。

另:碰到不好鉴别时,可用放大镜,贴花、印花的釉面上有网格状,而手绘则没有。

9、什么是高档青花瓷最简单的分辨方法是看清瓷的色阶,一般两个色阶以下的即一深一浅即为低档青花,三种色阶为中档,五种色阶以上为高档青花瓷,其绘制作者一般为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画师。

二、成型工艺,手拉坯和注浆瓷器成型的方法有许多种,如盘筑、旋转拉坯、合模、印坯、注浆等等,这些方法中和收藏最有关系的是注浆成型和旋转拉坯成型,通常大家称之为“注浆”和“手拉坯”这两种不同的成型工艺关乎者收藏器物的身价和命运,因此瓷器收藏中确认其胎体成型属于那种工艺十分重要。

注浆成型的原理是;利用石膏容易成型的特点,制造模具,模具干燥后具有较好的快速吸水性,用普通泥料加入悬浮剂和水搅拌成泥浆,泥料在水中可以长时间均匀悬浮,注入模具,石膏模具迅速吸收水分,水中的泥沙依随水被吸附在模具壁,形成上下左右基本薄厚一致的坯体,泥浆在模具中停留的时间根据坯体所需厚度不同而不同,一般从20分钟到一个小时,然后将没有吸附在模具壁上剩余泥浆倒出,3——4小时后待坯体收缩与模具壁自动脱开,再打开模具取出成型的坯体;因为模具为两开或多开既两半或多块,注浆时合在一起,两块模具的对接处有一道缝隙,因而影响吸附泥沙,坯体的密度与其他部位不同烧成后会出现一条下凹的“合缝线”此外由于坯体成型不是依靠沉淀,而是吸附,如果器物有足,在足圈上面的底有一圈与足相对应的下凹,俗称“注浆线”也就是说注浆瓷器外面有突出壁一定有下凹,而下凹无法填补,所有的泥料都与坯体的密度不同,在烧成时补上去的泥料会与胎体分离,而“合缝线”等工艺痕迹一般都有一些技术手段可以掩盖,所以在辨别是否是注浆胎,比较可靠的方法是观察器底壁是否有下凹的注浆线,但如果器物没有足或其他突出,则需仔细寻找合缝线和其他一些注浆痕迹,如用手上下滑动抚摸器体,注浆胎上下十分平整,手拉坯隐隐约约起伏不平,还有一类器物,口大,器浅成型后便于车削,注浆成型时故意加大坯的厚度也可以通过车削的方法让下凹的“注浆线”消失,对于这类瓷器如小香筒炉、笔筒、水洗等应该格外注意。

手拉坯和挤压成型的鉴别方法首先可以从底足上简单的区分,一般带有底足或者底足较高的可以判断为手拉坯,无足或者足很矮的为机压成型。

其原因为机压成型的坯由于湿软故底足难以从磨具中取出而在机压完成后去足取胎。

另外一个较为准确的方式则需要上手判断,以茶杯为例,用大拇指和食指夹住杯壁右下而上用手去感觉。

如果坯面有高低起伏的变化则为手拉坯。

如果非常平滑则为机压成型。

其原理为,手拉成型全人工操作不借助任何磨具虽能满足视觉但很难达到触觉上的平滑。

机压成型则不存在这个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