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件之论语共39页

合集下载

论语ppt课件

论语ppt课件

仁爱实践
提倡推己及人、待人以诚、成人之 美。
仁爱价值
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际关 系融洽。
忠诚与孝道
01
02
03
忠诚观念
忠诚于国家、民族和事业 ,强调为正义事业献身。
孝道精神
尊敬、关爱父母长辈,注 重家庭和睦。
忠诚与孝道关系
忠诚是孝道在社会层面的 延伸,二者相辅相成。
礼制观念
礼制内涵
规定社会行为准则、人际 关系规范,体现社会秩序 。
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经典导读与讲解
01
采用导读、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论
语》的思想内涵和人文精神。
情境教学与角色扮演
02
创设历史情境,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古代儒家学者的
讲学场景,增强学生对儒家思想的感悟和体验。
互动教学与小组合作
03
开展互动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解读
这句话强调了自我反省的重要性,通过每天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正 ,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这也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方法,通过不断反思和总 结,不断完善自己。
04
论语在当代社会价 值与意义
道德伦理建设
道德引领
论语强调仁爱、忠诚、礼义等道 德观念,为当代社会提供道德引
礼制实践
遵循礼仪规范、尊重他人 、维护公共利益。
礼制价值
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 进文明发展。
03
论语中名言名句解 读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含义
学习后及时复习,不是很愉快吗 ?
解读
这句话强调了学习后及时复习的 重要性,通过反复练习巩固所学 知识,从而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带来内心的愉悦和成就感。

《论语》十则ppt课件

《论语》十则ppt课件
《论语》十则ppt课件
第4页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yuè )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 yùn ),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 xǐng )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 ( chuán )不习乎?”(《学而》)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在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顺耳,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 段解:不同年龄阶段修身做人的做法
《论语》十则ppt课件
第11页
4.子曰:“温 故 而 知 新, 可
旧的 领悟
可以
(知识)
以 (之) 为 师 矣。”
凭 (这一点) 做

《论语》十则ppt课件
第12页
【译】孔子说:“能够通过温习旧知识,进 而悟出新知识,就可以做老师了。”
• 获取新的知识
↗ • 有所发现
பைடு நூலகம்
吾日三省吾身。 吾,人称代词,我
余忆童稚时。余,人称代词,我
诲女知之乎。女,同“汝”,人称代词,你
通假字:
不亦说乎 通“悦”,高兴
诲女知之乎 通“汝”,你
是知也 通“智”,聪明智慧 《论语》十则ppt课件
第32页
结语
谢谢大家!
• 这句话中包含的成语:
三人行,必有我师 《论语》十则ppt课件
第22页
• 10.子 在 川 上曰:“逝 者 如 斯 夫

代词,这,指河水
• 河,河流 流逝的时光。逝,流逝
不 舍 昼 夜。”
译: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 流逝,日夜不停。”
段解:学习态度。教育弟子要珍惜时间。
《论语》十则ppt课件

语文版第21课《论语》六则课件

语文版第21课《论语》六则课件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

旧的(知识) 理解、 可以
以 (之为)师矣。” 领会

了,表示完成
此(这一点)
孔子说:“在复习旧知识后,能 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 了。”
理解: 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 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复习旧
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
朗读
却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
2. 《论语》属_语__录__体__散文,_儒___家经典之一。
3.四书是《论语 》《孟子 》 《大学》《中庸 》
21、《论语》六则Fra bibliotek(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理解六则语录中包含的道理, 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 法;
2、理解语录的含义,受到启示, 联系自身实际,学以致用。
快速回答:《论语》六则中,是从 哪些方面来谈论学习的?
练习: 二、解释画线的字
1、学而时习之,不亦 说乎?
时常、经常 也 同“悦”,愉快。
2、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怨恨
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3、温故而
知新,
这里指学过的知识 理解、领会
可 以 为师矣。
可以 凭、凭借 做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迷惑不解
学业上陷入困境
5.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凭什么
5、子曰:“默而 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默默地 记住
满足 教诲
何有于我哉?”
哪 对于
5、孔子说:“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 努力学习,从不感到满足,教诲别人也不感到 疲惫,对于我来说,(这三方面)我具备了哪 一样呢?”
这一则主要涉及学习态度问题。提出“学而不 厌”,即学习要不知满足,不断进取。

《论语》五则PPT课件

《论语》五则PPT课件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臣之所好者,道也
文言文翻译六字法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君与俱来
1. 补,就是补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 ○ 省略宾语“之” ○ 告诉(误入桃花源)这件事
文言文翻译六字法
01 调,就是调整语序。主要针对倒装
句,包括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 语后置、谓语前置等。
02 求可使报秦之人
公冶长篇第五
Hale Waihona Puke 1颜渊、子路两人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
2
子路说:“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
3
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
4
子路向孔子说:“愿意听听您的志向。”
5
孔子说:“我的志向是,年老的让他安逸,朋友们使他信任我,年轻的子弟们使他怀念我。”
2
《大学》
《中庸》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 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 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 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小人而无忌惮也。” 恐惧乎其所不闻。莫现乎隐, 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 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 地位焉,万物育焉。
周游卫、宋、曹、郑、陈、蔡等国。
○ (69——73岁)孔子返鲁前(483——479)
69岁儿死,71岁颜回死,72岁子路死
《论语》
《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 部书,共20篇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 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 它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论语》-PPT课件

《论语》-PPT课件

2、划出有关孔子的言论,并作简要分析(翻译)。
3、归纳孔子在《论语》中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及对后人的启 发和教育意义。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语出《论语·述而》
翻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 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 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 子。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已知也
• 有素质有修养的人为自己没有能力而感到忧心,不为别人 不了解自己而担心
为仁由己,而由乎人哉?
• 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人至矣。
• 直译:仁离我们很远么?我想要仁,那个仁来到了 !
意译:"仁"离我们很远吗?[其实就不远.]只要我诚心想要 做有"仁爱"之心的人,并且身体力行,努力去做,那么,这"仁 "自然就会来到我的身边[意思是:我自然就会成为有仁爱 之心的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此句犹言自己想要站得住也要使他人站得住,自己欲事事行得通也应 使他人事事行得通。是以体现孔子所倡导的“恕”之道
• 自己立身修德,也要让别人立身修德。自己通达事理也要让别人通达 事理。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新解》这样解释:“立, 三十而立之立。达,如是闻非达之达。己欲立,思随分立人。己欲达, 思随分达人。孔子好学不厌,是欲立欲达;诲人不倦,是立人达人。 此心已是仁,行此亦即是仁道,此则固是人人可行者。”苏州有一中 学,取名立达,当即是孔夫子仁之方的意思。何有于利哉。如果用利 达为名,倒像是一个商号了。孟夫子有言,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即 使是市场经济,也是不能惟利是图的。
• 1. 结合孔子的经历,分析《论语》一书的主要思想内涵。 • 2.重点欣赏书中关于学习和为人处世等方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片段并

《论语》ppt课件

《论语》ppt课件

社会责任
论语提倡社会责任意识,有助于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
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论语》ppt课件
• 《论语》简介 • 《论语》的核心思想 • 《论语》的名言警句 • 《论语》的现代意义
01
《论语》简介
《论语》的作者与成书背景
总结词
关于《论语》的作者,历史上存在不同的说法。一种 观点认为《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的记录,另 一种观点则认为它是孔子的作品。成书背景方面,《 论语》主要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和思想活 跃的背景。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论语》中重要的哲学思想 之一,主张在处理人际关系和事物时要 保持中正、平和的态度,避免过度或不
及。
孔子认为中庸之道是一种理想的人生态 度和处事原则,通过保持中正、平和的 态度,可以避免偏颇和极端,达到和谐
与平衡的状态。
中庸之道还强调了适度原则,认为在追 求个人利益和社会进步时,要保持适度 和平衡,避免过度追求或过于保守的态
详细描述
关于《论语》的作者,历史上存在不同的说法。一种 观点认为《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的记录,另 一种观点则认为它是孔子的作品。成书背景方面,《 论语》主要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和思想活 跃的背景。这一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社会 动荡不安。同时,诸子百家兴起,各种思想流派涌现 ,为《论语》等经典著作的产生提供了思想土壤。
该以平和的态度进行交流。
总结词
03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关于人际关系的名言
详细描述
这句话告诫人们要注重道义和仁慈,不要只看重利益和金钱。
总结词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详细描述
这句话强调了君子的心胸开阔和坦荡,而小人则常常心胸狭窄、 忧虑不安。

论语课件(完整版)

论语课件(完整版)
启示:学习应常复习
为人要有修养
每天
xǐng,反省
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泛指多次 谋划,出主意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
wè i,替 真诚,诚实 忠实 温习,复习
不信乎?传不习乎?
Chuá n,老师传授的知识
译文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忠实呢?跟朋友往来 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 复习了呢?” 有什么启示?
重视品德修养
旧的(知识)
领悟
可以
3
子曰:“温 故 而 知 新,可

凭 (这一点) 做
以(之) 为 师 矣。”
译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 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凭这一 点当老 师了。”
启示: 正确的学习方法是 常复习旧课,领悟新知。
4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迷惑
思而不学则殆。”
疑惑
译文
这两句话告诉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学习态度? 随时随地向任何人学习,学习别人的长 处,借鉴别人的短处。
意志坚定
路程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读书人 使命
当作 把
胸怀宽广 使命 重大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
停止
远乎?”
8、曾子说:“士不能不刚强勇毅,(因为他)肩 负着重大的使命,路途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 想看作是自己的使命,不也是很重大的吗?死了就 停止了,不也很遥远吗?”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 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 远乎?” 《泰伯》
曾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什么?
“仁以为己任”

《论语》ppt

《论语》ppt


论,纂辑的意思,应读lún;语,言谈。 由孔子弟子及其后学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言 行的一部语录体文集,内容涉及政治、哲学、教 育、文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 《论语》全书20篇,每篇包含若干章节,一章记 独立的一段话或独立的一件事,篇幅都不长。 北宋时,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 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
2.子路(前542~前480)姓仲, 名由,字子路(又作季路),春秋末 鲁国之卞(今山东泗水县东)人。孔 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 子路出身贫贱,为“鄙人” 。小 孔子九岁,是孔门弟子中年龄较长的 一个。他为人豪爽,是孔门弟子中最 能做到躬行实践的一个人。他很敬重 孔子,但也敢于向孔子公开提出不同 意见。后来又担任了卫国大夫孔悝的 邑宰,在卫国宫廷政变,以“食其食 者不避其难”的态度参与了争斗,当 被击断冠缨时,还牢记“君子死而冠 不免”的礼仪,结果在重新结缨带时 被杀,并被砍成肉浆。
兴办私学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 艺者七十有二人。 ——《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最得意弟子是谁?
1.颜渊 颜渊(前521年—前481年),名 回,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 在孔门弟子中,其品德与学业均 翘居群首,是孔子多次赞许的弟子。 在《论语》中有六处孔子赞扬颜渊的 句子。这在孔门和《论语》中也只有 颜回一人了。颜渊死时,孔子是悲恸 欲绝。 颜渊勤奋好学,不为生活艰苦所困。“贤哉, 回也!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尽管颜渊没有著述传世,但他以其习 行与品德,为后世儒者树立了一个光辉的典范。
孔子的主要活动: 生于(公元前551),生有异质,学无常师。尝问 礼于老子,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 聚徒讲学,广收门徒,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相 传有弟子3000人,精通六艺的72人;又从事政治活动, 年过五十由鲁国中都宰提升为司寇、大司寇,之后又摄 鲁国相事。 其后不用,55岁遂周游列国,年六十八返鲁。 返鲁后直到73岁去世前,专心从事古代文献整理与 传播工作,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 删修《春秋》。 卒于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七十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语文课件之论语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Bibliotek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