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论语》五则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论语》的基本内容,理解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2. 培养学生阅读古代经典的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
3. 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1. 《论语》五则的内容及其思想内涵。
2. 文言文阅读技巧。
教学难点:1. 《论语》五则中部分文言文句式的理解和翻译。
2. 对孔子及其弟子言行所蕴含的道德观念的把握。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介绍《论语》的作者、成书背景和主要内容。
2. 引导学生了解孔子及其弟子的生平事迹。
二、阅读《论语》五则1. 让学生阅读《论语》五则,注意理解文言文句式和词语含义。
2. 针对重点句式和词语进行讲解,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等。
三、讨论与交流1. 让学生就《论语》五则中的内容进行讨论,如孔子的教育思想、道德观念等。
2.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对《论语》五则的理解和感悟。
四、总结1. 总结《论语》五则的主要内容,强调孔子及其弟子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2. 强调学习《论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儒家思想。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论语》五则的理解程度。
2.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论语》五则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二、深入学习1. 针对上节课讨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讲解和探讨。
2. 分析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引导学生理解其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三、案例分析1. 选取《论语》五则中的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2.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思考如何将儒家思想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四、总结与拓展1. 总结《论语》五则的主要内容,强调孔子及其弟子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和应用。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论语》五则的内容理解和翻译能力。
2. 学生对孔子及其弟子言行所蕴含的道德观念的把握程度。
论语(大学语文)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 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 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 者殆而!” 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 不得与之言。(《微子》)
政治家——积极参与政治
作为政治家,奔走在各国之间宣扬自己 的政治主张,常被忽视,但却一直执着,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教育家——私学开创者
第三则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 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 后获,可谓仁矣。” 少空想,多干实事,通过劳动获得该得的, 这就是“智”; 有难做的事抢在别人之前做,有收获的结 果,跟在别人后面去享受,这就是“仁”
第四则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意:臆断,凭空猜测 必:绝对,钻牛角尖儿 固:执拗、固执 我:唯我独尊,自以为是
专题四
孔子、儒家思想与《论语》八则
本专题需要解决的问题:
1、了解孔子生平、思想及其著作 2、解读《论语》八则篇目 3、体会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
一、关于孔子
所处时代:
春秋战国 身份: “士”,诸子百家之一 历史地位: 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
思想家——儒家思想代表人物
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在百家 争鸣的局面下坚持着自己的一套观点,并 宣传之、坚持之、推广之。
第七则:
子曰:“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 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 木之名。”
这一则叙述《诗经》的价值和功用
第八则
尊五美,屏四恶 惠而不费:对人慈惠而不耗费财物 劳而不怨:使民有时、有限 欲而不贪:有所追求而不贪婪 泰而不骄:形象舒泰、庄重但不骄横 威而不猛:有威严,令人敬畏但不凶猛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 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侍坐》)
大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论语翻译

大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论语翻译
孔子说:“学到知识,然后按照一定的时间去操练和复习,这样的学习不也让我感到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四面八方远道而来(投到我孔门之下),我不也感到快乐吗?人家不理解我,而我并不感到愤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我自己:我为别人考虑事情有没有不尽心尽力呢?我跟朋友交往有没有不够诚实可信呢?老师传授的技能(教给我的知识)我有没有反复练习(操练)呢?”
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的时候独立做事,
四十岁的时候遇到事情不再迷惑,五十岁的时候就知道天意何在了(哪些事情不能为人力所支配),六十岁的时候就能听进去不同的意见,七十岁的时候就能随心欲,而不会越过规矩(超过规范)。
孔子说:“你如果只学习而(但)不思考就会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思考但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定见。
”
孔子说:“真是高尚啊,这个颜回啊!一箪(碗)米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的贵族都忍受不了这种清苦的生活,但是颜回也不改变他的(好学的)乐趣。
真是贤德啊,我的弟子颜回!”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而枕在胳膊上睡觉(弯着胳膊当枕头睡觉),乐趣也就在这其中了。
如果用不正当的手段来获
得富有的生活和高贵的地位,这对我来说就像浮云一样不可靠,也不长久。
”
孔子说:“多人同行,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在里面。
我可以选择他好的方面跟着他学,看到他不好的方面我要对照自身来改正自己的缺点。
”。
《大学语文》胡德才著,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yì)君子乎?”(《学而》)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一位有修养的君子吗?”子:先生,指孔子。
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时习:按时地去复习。
说:通假字,,实意“悦”的古体字,愉快的意思。
朋:上古朋和友是有区别的:同门(师)为朋,同志为友。
乐:与说有所区别。
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
缺少宾语。
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
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愠:拼音:,生气,发怒。
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而:连词。
(可译为并且)例:学而时习之。
转折。
(可译为却) 例:人不知而不愠。
亦:同样、也是。
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吗”。
自:从。
知:了解。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学而》)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
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
”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赐:人名。
子贡姓端木,名赐。
子曰:“吾十有(yîu)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yú)矩。
大学语文课文及译文

樊迟仲弓问仁《论语》原文: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仲弓问仁。
孔子说:“出门时要象会见贵宾一样庄重,建工程时要象举行盛大祭典一样严肃。
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加于人。
同事中相处融洽,亲属中和睦友爱。
”仲弓说:“我虽不才,愿照此办理。
”原文: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问智,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
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向也吾见于夫子而问智,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
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译文:樊迟问仁,孔子说:“对人慈爱。
”问智,孔子说:“对人了解。
”樊迟不理解。
孔子说:“以正压邪,能使邪者正。
”樊迟退出来,见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什么是智,老师说:‘以正压邪,能使邪者正’,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话很深刻!舜管理天下,从群众中选拔人才,选了皋陶,邪恶之徒从此销声匿迹。
汤管理天下,从群众中选拔人才,选了伊尹,不法之徒从此无影无踪。
冯谖客孟尝君原文: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
”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
”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左右以告。
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鱼客。
”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左右皆笑之,以告。
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
孟尝君闻:“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于是冯谖不复歌。
后孟尝君出记,闻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乎?”冯谖署曰:“能。
大学语文论语5则教案设计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理解《论语》五则的核心思想,掌握文中常用的文言实词,并能用现代汉语进行翻译。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儒家思想,增强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1. 朗读、翻译《论语》五则。
2. 理解《论语》五则的核心思想。
教学难点:1. 把握《论语》五则的内涵,理解儒家思想。
2. 将《论语》五则中的思想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论语》五则原文、翻译、相关资料。
2. 学生准备:预习《论语》五则,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孔子及其《论语》的背景。
2. 引导学生思考:《论语》为何成为儒家经典?二、朗读与翻译1. 学生齐读《论语》五则,注意停顿和语气。
2. 教师选取一则,引导学生进行翻译,注意重点词语的解释。
3. 学生分组讨论,翻译其余四则,教师巡回指导。
三、分析讨论1. 教师提问:五则《论语》分别表达了哪些思想?2. 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
3. 教师点评,补充完善。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论语》五则的核心思想。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体会儒家思想。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论语》五则的核心思想。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儒家思想应用于现实生活?二、案例分析1. 教师选取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如何将《论语》五则中的思想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
三、拓展延伸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论语》五则中的思想对现代社会有何启示?2. 学生分组讨论,撰写心得体会。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体会儒家思想。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论语》五则的核心思想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将儒家思想应用于现实生活的能力。
3.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
大学语文第三版论语选读原文

大学语文第三版论语选读原文
1、子曰:“弟(通“悌”)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学而》)
孔子说:“为人弟为人子的人进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顺从兄长,行为时常谨慎、守信,博爱大众,而亲近仁者。
在上述几点全部做到之后,若有余力,则可研习六艺之文。
”
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己。
”(《学而》)
孔子说:“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的人,饮食(可以)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与有道的人
接近,(不断)修正自己身上的不足,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
3、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为政》)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
4、子曰:“君子不器。
”(《为政》)
孔子说: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的人,不能囿于一技之长,不能只求学到一两门或多门手艺,不能只求职业发财致富,而当“志于道”,从万象纷呈的世界里边,去悟到那个众人以下所不能把握的冥冥天道,从而以不变应万变。
5、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为政》)
孔子说:君子以公正之心对待天下众人,不徇私护短,没有预定的成见及私心;小人则结党营私、。
大学语文论语六则笔记

大学语文论语六则笔记
第一则: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第二则: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第三则: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第四则: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第五则: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第六则子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白话译文:
第一则:孔子说:“能够常常温习学过的知识,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吗?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你,你又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作为吗?
第二则: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并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凭借于此当老师了。
第三则:孔子说:“光学习不思考,就会(因为不思甚解而)迷惑不解;光思考不学习,就会(因为思路狭窄而)危险。
”
第四则:孔子说:“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第五则: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第六则: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确立自己的理想,四十岁面
对任何事都能从容面对不疑惑,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六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
七十岁随自己心意,想怎样就怎样,而不逾越法度规矩。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