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电磁兼容理论基础
合集下载
二、电磁兼容理论基础-1

B 0
D
时变电场是有旋有散的,时变磁场是有旋无散的。
但是,时变电磁场中的电场与磁场是不可分割的,
因此,时变电磁场是有旋有散场。
在无源区中,时变电磁场是有旋无散的。
EMC theory and application
电场线与磁场线相互交链,自行闭合,从而在
空间形成电磁波。
时变电场与时变磁场处处相互垂直。
续周期信号在时间上的离散化
周期序列在时域上也可以用复指数序列形式的傅里叶级数
来表示。
xn
X k0 e jk0n
k
EMC theory and application
பைடு நூலகம்
xn X k0 e jk0n k
x(n) x(n N)
0
0T
2 T0
T
2 NT
T
2 N
0是离散域的基本频率,k0是k次谐波的数字频率
EMC theory and application
处于信息时代的今天,从婴儿监控器到各种遥 控设备、从雷达到微波炉、从地面广播电视到太空 卫星广播电视、从地面移动通信到宇宙星际通信、 从室外无线局域网到室内蓝牙技术、以及全球卫星 定位导航系统等,无不利用电磁波作为信息载体。
无线信息高速公路使人们能在任何地点、任何 时间同任何人取得联系。
连续时间非周期信号分析
周期趋于无限的连续时间 周期信号
2 T0
xt X n0 e jn0t n
T0
周期信号的频谱是离散的复 频域,表示的是每个谐波分 量(单一频率)的复振频
EMC theory and application
连续时间非周期信号
d
xt 1 X e jt d
D
时变电场是有旋有散的,时变磁场是有旋无散的。
但是,时变电磁场中的电场与磁场是不可分割的,
因此,时变电磁场是有旋有散场。
在无源区中,时变电磁场是有旋无散的。
EMC theory and application
电场线与磁场线相互交链,自行闭合,从而在
空间形成电磁波。
时变电场与时变磁场处处相互垂直。
续周期信号在时间上的离散化
周期序列在时域上也可以用复指数序列形式的傅里叶级数
来表示。
xn
X k0 e jk0n
k
EMC theory and application
பைடு நூலகம்
xn X k0 e jk0n k
x(n) x(n N)
0
0T
2 T0
T
2 NT
T
2 N
0是离散域的基本频率,k0是k次谐波的数字频率
EMC theory and application
处于信息时代的今天,从婴儿监控器到各种遥 控设备、从雷达到微波炉、从地面广播电视到太空 卫星广播电视、从地面移动通信到宇宙星际通信、 从室外无线局域网到室内蓝牙技术、以及全球卫星 定位导航系统等,无不利用电磁波作为信息载体。
无线信息高速公路使人们能在任何地点、任何 时间同任何人取得联系。
连续时间非周期信号分析
周期趋于无限的连续时间 周期信号
2 T0
xt X n0 e jn0t n
T0
周期信号的频谱是离散的复 频域,表示的是每个谐波分 量(单一频率)的复振频
EMC theory and application
连续时间非周期信号
d
xt 1 X e jt d
第2章电磁兼容的电磁基础

E jH
E /
H 0
电流连续性方程
J j 0
z
Q' x' , y' , z'
源点 源
R
V
'
r
r
观测点(场点)
P x, y, z
r
O
y
x
e jkR / R
EP
j 4
V
Jd
1
4j
VJd
HP
1
4
Jd
V
2.1.2 边界条件
n (E1 E2 ) 0
n (H1 H2 ) Js
4 lim R2 | Es |2 4 lim R2 | H s |2
R | E i |2
R | H i |2
Pr se p3 Pt G 22 /(4 )3 r 4
2.3 传导耦合
传导耦合是指通过导体传输的电磁干扰。
当电磁干扰源的波长远大于敏感源的线度 时,可以利用电路理论建立传导模型(“低频” 方法);当电磁干扰源的波长远小于敏感源的 线度时,电磁波的传播效应增强,根据电路理 论建立传导模型失效,原则上必须采用电磁场 理论进行分析(“高频”方法)。
高
电压 (高负载阻抗)
10kv以下
10kv以下
低 15kv以上
电流 (低负载阻抗)
数十安培
数千安培
人体放电数十安培 装置放电数百安培
2.4.1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EFT)
系统内部产生,在电气设备中普遍存在,通 常由继电器、马达、变压器等电感元件等产生。
电感负载开关系统断开时,如果开关触点被 击穿,会发生辉光放电(气体电离)和弧光放电 (金属汽化),电路被导通,从而在电路中形成 瞬时的电流,断开点处产生瞬态骚扰,这种瞬态 骚扰由大量脉冲组成。由于电源阻抗的存在,这 些脉冲电流在电源两端形成了脉冲电压,从而对 共用这个电源的其它电路造成影响。
电磁兼容概论2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电磁兼容的标准
电磁兼容国际标准化组织
Introduction to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IEC: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Introduction to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Introduction to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Introduction to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电磁耦合机理与干扰发射
电磁干扰三要素
三个要素:干扰源、耦合路径和敏感源
Introduction to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V f 20 lg 2V ,
2V V f 20 lg 20 lg f , 2V V f 20 lg 2 40 lg f , tr
频率很低时 2V ,
2V Vf , f
Introduction to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CISPR: International Special Committee on Radio Interference
电磁兼容的标准
电磁兼容国际标准化组织
Introduction to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IEC: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Introduction to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Introduction to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Introduction to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电磁耦合机理与干扰发射
电磁干扰三要素
三个要素:干扰源、耦合路径和敏感源
Introduction to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V f 20 lg 2V ,
2V V f 20 lg 20 lg f , 2V V f 20 lg 2 40 lg f , tr
频率很低时 2V ,
2V Vf , f
Introduction to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CISPR: International Special Committee on Radio Interference
EMC基础知识讲解

系统安装的EMC要求(2)
机柜安装注意事项:
机柜所有螺钉要紧固适当
机柜门等活动部分与机柜接触良好,没有 缝隙
并柜机柜在关门后,中间不留下缝隙 并柜互连线分布均匀,搭接良好,构成一 个等势体
系统安装的EMC要求(3)
单板安装注意事项:
手抓单板前戴好带防静电手套,避免直接抓单板 戴好防静电手腕,防静电手腕要接地 取下的单板不要直接放在地上,桌子上等,要套上防
电缆布置(2)
机柜内部的电缆敷设一般要求(1):
按类敷设,每类电缆敷设在一起,与其它类电缆
按最小间距敷设。同类电缆中若传输信号电平差 大于 40dB( 即相差大于 100 倍 ) 应再进行分组,直 至每组传输信号电平差小于40dB
电缆尽量靠近机柜屏蔽体、金属构架敷设,充分
利用现存金属结构进行隔离,但一定要避免靠近
系统安装的EMC要求(1)
系统电磁环境要求:
在 10KHz ~ 10GHz 范围内,环境电磁场强度不超过 130dBuv/m(见通信机房环境条件GF014-95)
安装位置远离大型电机、UPS电源、逆变器10m以上
远离变电站20m以上
电信中心环境:环境静电强度小于 200V (见 YD/T 754-95 通信机房静电防护通则)
FCC(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 ) 主要制订民用标准,关于电磁兼容的标准主要 包括在FCC Part15和FCC Part18中
MIL-STD是美国军用标准 德国的VDE(电气工程师协会)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电磁兼容标准的组织之 一
电磁兼容标准体系(2)
product standard
按层次分
电磁兼容课件第2章

18
2.1.4 电磁兼容性术语
(1)(性能)降低(Degradation of Performance)
(性能)降低是“装置、设备或系统的工作性能与正常 性能的非期望偏离”。应注意,此种非期望偏离(向坏的方
向偏离)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被使用者觉察,但也应视为性能
13 此处的“发射”与通信工程中常用的“发射”含义并不完
全相同。 电磁兼容中的“发射”既包含传导发射, 也包
含辐射发射; 而通信工程中的“发射”主要指辐射发射。 电磁兼容中的“发射”常常是无意的, 因而并不存在有意
制作的发射部件, 一些本来做其他用途的部件(例如电线、
电缆等)充当了发射的角色; 而通信中则是由无线发射台 产生并精心制作发射部件(例如天线等)。 通信中的“发
1
第二章 电磁兼容基本概念
2.1 基本电磁兼容术语
2.2 电磁干扰的产生条件 2.3 常用EMC单位及换算关系 2.4 电缆的功率损耗与信号源特性 2.5 电磁骚扰源
2.6 电磁骚扰的性质
2.7 电磁环境 2.8 电尺寸与电磁波频谱
2
2.1 基本电磁兼容术语
2.1.1 一般术语
(1) 设备(Equipment): “作为一个独立单元进行
radio frequency disturbance.”
(8) 工业干扰: “由输电线、 电网以及各种电器和电 子设备工作时引起的电磁干扰。”
(9 宇宙干扰: “由银河系(包括太阳)的电磁辐射引
起的电磁干扰。” (10) 天电干扰: “由大气中发生的各种自然现象所产 生的无线电噪声引起的电磁干扰。”
receiver.)
(7)乱真发射(Spurious Emission) 乱真发射是“在必要发射带宽以外的一个或几个频率
电磁兼容基本理论(整理)

• 导线传导骚扰的接收:主要是以共模方式进 入的骚扰。 对应于EMS测量中的:CS,EFT,浪涌等
敏感设备的抗干扰措施
• 设备的抗干扰措施和抑制设备的电磁发射 措施往往是互易的。 • 正确的屏蔽、滤波、接地、平衡、隔离措 施起到的作用是双向的。 • 正确的电路设计和布线,使设备内的电场 天线和磁场天线既减少了向外发射也减弱 了对干扰的接收。
振荡器体及变压器:工作时会在周围辐射高频电磁 波。
静电放电和I/O端的干扰:经过信号线和连接器,外界 的电磁干扰进入电子设备,内部干扰源向外辐射。
传输途径
• 一. 空间辐射 差模电流辐射和共模电流辐射 远场
2
电磁感应
近场
2
电磁耦合
• 二. 导线传导 共阻抗耦合 共电源线 共地线 地环路干扰 地电位差 周围强场
减小差模电流辐射的措施
• 尽量 减小 环路 面积
#镜像层优先选用地层,而不是电源层. #适当选择布线层进行时钟布线
1——————— 布线层(好) 2——————— 地层 3——————— 布线层(最好) 4——————— 电源层 5————-——— 地层 6——————— 布线层(好) (a)某六层板的分层 1———————— 布线层(好) 2———————— 地层 3———————— 电源层 4———————— 布线层(一般)
电子设备内部的干扰源
TTL的开关噪声:开关电流,几十到几吉赫的高频, 产生的须状噪声约0.5~1.5伏,宽5-10纳秒。TTL逻 辑元件也极易受影响,2伏20纳秒的噪声就使TTL逻 辑器件发生误动作。 动态RAM:DRAM利用电荷存储数位信息,充放电电 流的峰值为100MA,频率可达,100MHz,电源线和 接地线产生串扰和公共阻抗噪声。 电源和接地:电源投入的过渡过程,负载变化产生快 速脉冲电流,经电源和接地通路产生干扰。
敏感设备的抗干扰措施
• 设备的抗干扰措施和抑制设备的电磁发射 措施往往是互易的。 • 正确的屏蔽、滤波、接地、平衡、隔离措 施起到的作用是双向的。 • 正确的电路设计和布线,使设备内的电场 天线和磁场天线既减少了向外发射也减弱 了对干扰的接收。
振荡器体及变压器:工作时会在周围辐射高频电磁 波。
静电放电和I/O端的干扰:经过信号线和连接器,外界 的电磁干扰进入电子设备,内部干扰源向外辐射。
传输途径
• 一. 空间辐射 差模电流辐射和共模电流辐射 远场
2
电磁感应
近场
2
电磁耦合
• 二. 导线传导 共阻抗耦合 共电源线 共地线 地环路干扰 地电位差 周围强场
减小差模电流辐射的措施
• 尽量 减小 环路 面积
#镜像层优先选用地层,而不是电源层. #适当选择布线层进行时钟布线
1——————— 布线层(好) 2——————— 地层 3——————— 布线层(最好) 4——————— 电源层 5————-——— 地层 6——————— 布线层(好) (a)某六层板的分层 1———————— 布线层(好) 2———————— 地层 3———————— 电源层 4———————— 布线层(一般)
电子设备内部的干扰源
TTL的开关噪声:开关电流,几十到几吉赫的高频, 产生的须状噪声约0.5~1.5伏,宽5-10纳秒。TTL逻 辑元件也极易受影响,2伏20纳秒的噪声就使TTL逻 辑器件发生误动作。 动态RAM:DRAM利用电荷存储数位信息,充放电电 流的峰值为100MA,频率可达,100MHz,电源线和 接地线产生串扰和公共阻抗噪声。 电源和接地:电源投入的过渡过程,负载变化产生快 速脉冲电流,经电源和接地通路产生干扰。
电磁兼容基础知识

电磁兼容基础知识
源网络),它接受从待测设备发射出来的信 号,再把这个信号传给接收机,接收机检测 并显示出干扰信号的电平.接收机必须足够 灵敏能读出低电平的信号,并且不发生失真. 此外,接收机的带宽和检波特性也必须确定. 所有上述因素都必须满足要求才能确保测量 的结果是有意义和可重复的,而且能同在另 一地方测量的结果相比较. 其次,对设备抗扰度测量装置的要求, 它的关键件是一个高功率的信号源.从现时
电磁兼容基础知识
一,电磁兼容基础 (一)概述 一 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气和电子 进入了社会各领域,它推动了社会物质的丰富和 精神文明的进步.但伴随电气和电子设备应用而 产生的电磁兼容骚扰问题又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 烦恼. 电气和电子设备所产生的电磁骚扰,可以以 辐射和传导的形式进行传播.电磁骚扰可以干扰 广播,电视和通讯的接收,可以造成仪器和设备 工作的失常,失效甚至损坏.
电磁兼容基础知识
由雷电产生的大气噪声,其频率在10MHz以 下. 10MHz以上的自然噪声是由宇宙射电 噪声和太阳辐射引起的. 人为造成的噪声又分为有意和无意的两 种.所谓有意的是指那些必须发射电磁波的 电子设备,例如调幅波,调频波,电视以及 其他的广播发射机,还有雷达和导航用发射 机,移动无线电通讯机等.所谓无意噪声源 包括计算机设备,继电器,开关,荧光照明 灯,电弧焊机等.有意无意的噪声源与日俱 增,尤其在城市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
电磁兼容基础知识
电磁兼容基础知识
⑷干扰功率的测量 一般认为试品产生的30MHz以上干扰,其 能量是通过辐射传播到被干扰设备去的.而 且干扰能量最主要是通过靠近试品的那部分 电源线(仅指裸露在试品外的部分)来辐射 的.因此试品所产生的干扰能量可以用一个 环绕电源线的吸收装置吸收到的最大功率来 衡量.这个吸收装置被称为干扰功率吸收钳 (铁氧体钳). 图3.2.4是干扰功率的测量简图.
第2篇电磁兼容基本原理

对于回路天线,应当减小回路的面积,或使 其部分回路的作用相互抵消;
对于缝隙天线,应当减小缝隙的最大尺寸 (一般要小于λ/20),或采用波导结构以减少 低于其截止频率的辐射。
空间辐射电磁波对电路的干扰: 有的是通过接收天线感应进入接收电路, 多数是通过线缆感应,然后沿导线进入接收电路, 还有的是通过电路回路感应形成干扰。
(Z S1
U S1ZC Z L2 Z L1 )(Z S 2
ZL2 )
公共地阻抗耦合
公共电源阻抗耦合
连接导线的模型
半径为a、长度为l的圆柱导体:
直流电阻
RDC
l
πa 2
交流电阻
RAC
l
2πa
l 2a
f π
无限大空间中,两根半径a、长l、间距d(l>>d) 的平行圆柱导体构成的连接回路:
(I1 (I1
I2)/2 I2)/2
差模电流产生的最大电场
| EDM
|max 1.316 10 14
|
I DM
| r
f
2ld
为减小差模电流辐射,应当减小电流值,减少
回路面积。
共模电流产生的最大电场
| ECM
|max 1.257 106
| ICM | r
fl
为减小共模电流辐射,应减小电流值,缩短导 线长度。
➢ 电磁骚扰和电磁干扰比较:两个词语过去经 常混用,但两者之间有明显的区别——前者是指 电磁能量的发射过程,后者则强调电磁骚扰造成 的结果。
• 性能降级(Degradation of Performance):装置、 设备或系统的工作性能与正常性能的非期望偏差 。
• 抗扰性(Immunity of Disturbance):装置、设备 或系统面临电磁骚扰而不降低运行性能的能力。
对于缝隙天线,应当减小缝隙的最大尺寸 (一般要小于λ/20),或采用波导结构以减少 低于其截止频率的辐射。
空间辐射电磁波对电路的干扰: 有的是通过接收天线感应进入接收电路, 多数是通过线缆感应,然后沿导线进入接收电路, 还有的是通过电路回路感应形成干扰。
(Z S1
U S1ZC Z L2 Z L1 )(Z S 2
ZL2 )
公共地阻抗耦合
公共电源阻抗耦合
连接导线的模型
半径为a、长度为l的圆柱导体:
直流电阻
RDC
l
πa 2
交流电阻
RAC
l
2πa
l 2a
f π
无限大空间中,两根半径a、长l、间距d(l>>d) 的平行圆柱导体构成的连接回路:
(I1 (I1
I2)/2 I2)/2
差模电流产生的最大电场
| EDM
|max 1.316 10 14
|
I DM
| r
f
2ld
为减小差模电流辐射,应当减小电流值,减少
回路面积。
共模电流产生的最大电场
| ECM
|max 1.257 106
| ICM | r
fl
为减小共模电流辐射,应减小电流值,缩短导 线长度。
➢ 电磁骚扰和电磁干扰比较:两个词语过去经 常混用,但两者之间有明显的区别——前者是指 电磁能量的发射过程,后者则强调电磁骚扰造成 的结果。
• 性能降级(Degradation of Performance):装置、 设备或系统的工作性能与正常性能的非期望偏差 。
• 抗扰性(Immunity of Disturbance):装置、设备 或系统面临电磁骚扰而不降低运行性能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式的傅立叶级数展开,即
∑ x(t) =
a0 2
+
∞
(an
n =1
cos nω 0t + bn sin nω 0t)
∑ x(t) =
a0 2
+
∞
(an
n =1
cos nω 0t + bn sin nω 0t)
式
∫ a
0
中=:2 T0
T0 / 2 x(t)dt
−T0 / 2
∫ an
=
2 T0
T0 / 2 −T0 / 2
电容元件
电容元件是实际电容器的理想化元件,它 体现了元件储存电场能量的性质。
表征电容元件聚集电荷和储存电场能量的 参数为电容C。如果电容元件的库伏特性曲
线 q − u 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称之为线
性电容元件。
电容元件
电容元件的特性方程为
ic
=C
duc dt
从特性方程可知:在某一时刻电容器的电流取决
理想电压源的电压与外接电路无关,其电 流自然随外电路元件阻值的大小而改变: 电流越大,理想电压输出的能量越大。
理想电压源
理想电流源
理想电流源无论外部电路如何,其输出电 流总保持定值或给定的时间函数。
理想电流源两端的电压则由其电流及外接 电路所共同决定。
由于理想电流源的电流与外电路无关,其 电压就随外电路元件阻值的大小而改变。
非平稳随机信号
瞬变随机过程
2.2信号的时域分析与频域分析
z 时域分析:用不同的时间函数描述具有不同 形式的信号波形。
z 频域分析:对信号在频率域内进行分析,将 分析的结果绘成以频率为坐标的各种物理量 的谱线和曲线,可得到各种幅值谱、相位 谱、功率谱和各种谱密度等。
z 信号的时域分析与频域分析既相互独立又密 切相关,可通过傅立叶变换互相转换。
理想电流源
电感元件
电感元件是实际电感器的理想化元件,它 体现了元件储存磁场能量的性质。
表征电感元件产生磁通储存磁场能量的参
数为电感量L。
如果电感元件的韦安特性是一条过原点的 直线,则称之为线性电感元件。对于线性 电感元件,其自感L为一正值实常数。
电感元件
其值为自感磁链ψ 与电流 i 之比,即
∑ x(t) =
a0 2
+
∞
(an
n =1
cos nω 0t + bn sin nω 0t)
1.连续时间周期信号分析
数学上已证明:具有周期T的周期信号在
任意起始时刻起的一个周期内满足狄里赫利 (Dirichlet)条件,就可以分解为傅立叶级数。
此条件下任一周期信号可以用三角函数
(正弦型函数)的线性组合来表示,称为三角形
x(t
)
cos
nω0tdt,
n
=
0,1,
2……
∫ bn
=
2 T0
T0 / 2 −T0 /
2
x(t
)
sin
nω0 tdt,n
=
0,1,
2……
也可写成下述形式:
∑ x(t)
=
A0 2
+
∞ n=1
An sin(nω0t
+ϕn )
式中
A0 = a0
An = an2 +
∑ x(t)
=
A0 2
+
∞ n=1
An sin(nω0t + ϕn )
z 上述周期信号展开成傅立叶级数的物理意义 是十分明确的:它表明一个周期信号可分解 成直流分量与一系列谐波分量之和。
z 通常把n=1时所得称为基波,把n=2, 3, ……n时所得各项分量依次称为二次谐波 分量、三次谐波分量、……、n次谐波分 量。
确定信号
如果信号的未来值可以用某个函数准确地 描述,则这类时间信号称为确定信号。
如正弦信号,它可以用正弦函数描述,给 定的某一时刻就可确定相应的函数值,所 以在相同条件下能够准确地重现。
随机信号
如果给定任一时刻,信号的值是随机的,换 句话说信号的未来值不能用精确的时间函数 来描述,无法准确地预测,在相同条件下也 不能准确地重现,则称该信号为不确定信号 或随机信号。
¾ 理想元件就是可精确定义并能表征实际器 件的主要电磁性质的一种理想化元件。
理想电源
实际电路中,电源向各种用电设备提供能 量。
实际电源种类繁多,但在一定条件下构成 电路模型时,电源通常有理想电压源和理 想电流源两种,它们均属有源二端理想元 件。
理想电压源
理想电压源的端电压与通过它自身的电流 大小无关,其电压总保持定值或为某给定 的时间的函数。
由于这类信号的未来值随时间推移随机地变 化,因此只能用概率分布来描述,或用统计 平均值来表征,所以又通称为统计时间信 号。
随机信号
综述
常见信号的分类可归纳如下:
信号
确定信号 随机信号
周期信号
简谐周期信号 复杂周期信号
非周期信号 平稳随机信号
准周期信号
瞬变信号 各态历经过程
非各态历经过程
一般非平稳随机过程
x(tn )
离散时间信号
若信号函数仅在规定的离 散时刻定义,则称离散时
间信号,用 x(tn)表示,tn
是某特定时刻。 右图表示每相邻两个时刻 的时间间隔相等的离散时 间信号,离散信号的时间 间隔也可以不相等。
(2)工程中遇见的信号就其变化规律的特性 来划分,可粗略归结为确定信号和随机信 号两类,这是根据信号能否用明确的数学 函数关系描述进行分类的。
2.3 电路与磁路
2.3.1 电路
电路是由若干电气器件或设备,按一定 的方式和规律组成的总体,它构成电流的 通路。
随着电流的流通,电路实现了电能的传 输、分配和转换;或者实现各种电信号的 传递、处理和测量。
¾ 电路的基本组成为4部分:电源、负载、连 接导线和开关。
¾ 在对电路进行分析时,往往在一定条件 下,对实际电气器件加以理想化,略去其 次要性质,用一个足以表征实际器件主要 性质的理想元件来表示。
L = ψ = NΦ
ii
电感元件上任意时刻的电压与电流有下列关
系:
u = L di
dt
以上电感元件特性方程知,某一时刻电感线 圈的电压取决于该时刻电流的变化率。
电感元件
当电感线圈中通以直流电流时,
di / dt = 0
u = L di dt
感应电势为零,电压为零,所以,在直流 电路中理想电感元件相当于短路。
第2章 电磁兼容理论基础
2.1 各种信号的频谱分析 2.1.1 信号的分类
(1)从信号函数自变量和幅度的取值形式出 发,基本上可以分为连续信号和离散信号 两大类。
连续时间信号
如果信号随时间连续 变化,也就是在观测 过程的连续时间范围 内信号函数有定义, 则称连续时间信号, 用 x(t) 表示,如图所 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