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工序与工步的划分

合集下载

工艺过程的分类

工艺过程的分类
一、工艺过程的分类
工艺过程的分类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数控加工工艺过程
采用机械加工的方 法,直接改变毛坯的形 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等 ,使其成为零件的过程
利用数控机 床进行加工的 工艺过程
余谧
二、工艺过程的组成
工艺过程
工序
安装
工位
工步
行程
余谧
1 工序
一位(或一组)工人,在一台机床 上对一个(或几个工件)连续完成的那 部分工艺过程,称为工序。
每齿进给量(fz)、工作台进给速度(Vf)
vf(mm/min): 每分钟工作台进给速度 z:刃数 n(min-1): 主轴转速(每转进给量 f=z×fz) fz(mm/tooth): 每齿进给量
例题: 每刃进给量0.2mm/齿,铣刀刃数 8刃、主轴转速240min-1,求工作台进 给速度? 解: vf=fz×z×n=0.2×8×240 =384mm/min 答:工作台进给速度为384mm/min。
S功能
F功能
f=0.2mm/齿
切深/mm 2.5
1
N01
粗铣顶面
钻φ 32,φ 12,φ 6孔 中心孔 钻φ 32,φ 12孔至 φ 12 扩φ 32孔至φ 30 钻3-φ 6孔至尺寸 粗铣φ 60沉孔及沟槽
端面铣刀(φ 125, 8刃) 中心钻(φ 2) 麻花钻(φ 12) 麻花钻(φ 30) 麻花钻(φ 6) 键槽铣刀(φ 18,2 刃)
主轴每分钟进给量(vf)
例题: 主轴转速550min-1、钻头 直径Ø12,求主轴每分钟进 给量。 解: vf=fr×n =0.2×550=110mm/min 答:主轴每分钟进给量为 110mm/min。
vf(mm/min):主轴(Z轴) 进给速度 fr(mm/rev):每转进给量 n(min-1) :主轴转速

数控加工中心加工路线的选择

数控加工中心加工路线的选择
2.4退刀路线要依据所加工的位置而定,外圆表面的加工可以采用斜线退刀方式;切槽的加工可以采用径-轴向的退刀方式;镗孔的退刀可以采用轴-径向退刀方式。
在加工中心上车螺纹时,要保证沿螺距方向的进给和机床主轴的旋转保持严格的速比,所以加工时避免机床加速或减速切削。
3铣削加工路线的选择
进行铣削加工路线的选择时,首先要确定工件是采用顺铣还是逆铣的方式,选择的标准是机床的进给机构是否有间隙及工件表面有无硬皮。工件表面无硬皮,机床进给机械无间隙时采用顺铣的方式,若工件表面有硬皮,机床进给机构有间隙时,采用逆铣的方式。几种不同的轮廓铣削的进给路线的选择:
3.1铣削外轮廓的进给路线:采用立铣刀侧刃铣削方式,选择切入路线应当沿切削轮廓的延伸线切入,退刀时,要沿轮廓的延伸线退刀。用圆弧插补法铣削外圆时,同样沿切线方向进入,退刀时沿切线方向多运动一段距离。
3.2铣削内轮廓的进给路线:如果轮廓不允许外延,进退刀时按照法线方向切入和退出,当采用圆弧插补法铣削时,应当选择从圆弧过渡到圆弧的加工方法,保证加工的精度。
5.4选择合理的切削量,粗加工时,可以适当增加切削量,在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时,在保证加工精度和粗糙度的前提下,还要兼顾切削效率。
5.5对于工件表面进行加工时,要尽量一次走刀完成,如果走刀过程中突然停刀,切削力突然减小,刀具在工件表面会留下划痕,影响了工件表面的精度要求。加工圆弧时要选择合理的进给量,防止出现爬行现象。
[2]王景玉.数控加工过程工艺方案的优化设置与分析[J].金属加工:冷加工,2010(16):30-31.
关键词:工艺路线;数控加工
前言:
在现代数控加工过程当中,合理的加工路线不仅可以保证加工工件的质量,同时还可以提高加工的效率,提高生产量。因此数控加工中心在选择加工路线时,必须全面考虑工序的正确划分及合理的顺序安排,设计出零件最合理的最优的加工路线。

数控加工程序管理办法

数控加工程序管理办法

数控加工程序管理办法1总则随着XXX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加工产品越来越多,对数控程序的编号和备份进行统一管理提出要求,现场在加工零件时经常遇到已经加工过的零件,但是数控程序丢失,需要重新思考加工方式,重新选择刀具,重新编程调试,浪费时间且容易造成废品,为了减少对相同零件进行重复编程造成的时间浪费,同时为了减少和避免由于编程调试造成废品特制定本方案。

2术语和定义2.1数控编程:生成数控设备进行零件加工的数控加工程序的过程。

数控编程可以手工完成,即手工编程;也可以由计算机辅助完成,即计算机辅助数控编程。

2.2数控加工程序:按数控设备规定的指令和格式表示的一套指令,用以实现数控设备对零件的加工。

2.3程序原点:以工件上的某一点作为基准点,为进行刀位轨迹计算而建立的坐标系。

2.4后置处理:把刀位文件转换成指定数控机床能执行的数控加工程序的过程。

2.5零点偏置(刀具补偿):用数控机床控制系统的专用指令,将已设定的坐标系原点按指定坐标值偏移,改变刀具的加工位置。

2.6数控加工程序的说明性文件数控程序是在既定条件下的代码文件,随着给定条件的改变,程序变得不可用或不适用,因此数控程序必须带有必要的说明性文件,它是指导操作者应用数控程序加工零件的指导性文件,制度中涉及的必要的说明性文件包括数控加工程序卡片。

3数控工艺的一般要求3.1基准分析以规范或设计图为准,工艺基准、设计基准、工件零点尽量统一,加工中的定位基准必须要和规范的工艺基准一致。

3.2加工路线分析一般情况下应选择先车后铣,粗车时应先外后内,精车时应先内后外。

3.3工步划分a)粗加工时,可按刀具的使用划分工步;b)精加工时,应按装夹定位次数划分工步;c)根据部分零件结构,按加工部位进行划分工步。

4数控加工程序编制数控编程人员根据生产安排,按零件工艺规程或者设计图纸进行编程,零件的点位加工和直线与圆弧组成的简单轮廓加工多采用手工编程在机床上完成,复杂曲线、曲面、程序量大和手工编程困难的零件采用计算机编程,数控编程人员包括具有编程能力的数控操作者和工艺人员。

浅谈数控加工工艺分析的一般步骤

浅谈数控加工工艺分析的一般步骤

种情 况 : 有零件 图样 和 毛坯 , 选择 适合 加工 该零 件 要
的数控机床; 第二种情况 : 已经有了数控机床 , 要选择
适合 在该 机 床 上加 工 的零 件 。无 论 哪种 情 况 , 虑 的 考 因素 主要有 : 毛坯 的材料 和 种类 、 件 轮廓形 状 复杂程 零 度 、 寸大小 、 工精度 、 尺 加 零件 数量 、 处理要 求等 。概 热 括 起来 有 3 :) 点 1 要保证 加工 零件 的技 术要 求 , 工 出 加
的 加工 方法 。例 如 , 于 I7 精度 的孑 , 对 T级 L 最终 加 _ T方 法取 精铰 时 , 精铰 孑 前 通常 要经 过钻孑 、 孑 和粗铰 则 L L扩 L 孔等加 工 。 4 工序 与工 步的 划分
41 工序 的划 分 .
2 构成零件轮廓的几何元素的条件应充分 . 2 在手 工 编程 时要 计 算 基点 或 节点 坐标 , 自动 编 在 程时 , 要对构成零件轮廓 的所有几何元素进行定义, 因
铰 孔 , L 较大 时则 应选择 镗孑 。 当孑 径 L
32 加 工方案 确定 的原 则 .
数控 加 工工 艺 性 分析 涉 及 面很 广 , 此 仅从 数 控 在
加工 的角度 加 以分析 。 21 零件 图样 上 尺 寸数 据 的给 出应符 合 编 程 方便 的 .
原 则
零 件 图上 尺 寸标注 方法 应适 应数控 加工 的特 点在
方 便 , 效益 提 高。 生产

在数 控机 床上 加1 零件 , 二 工序 可 以 比较 集 中 , 在一 次装 夹 中尽可 能完 成大 部分 或全部 工 序 。首先应 根据 零件 图样 , 虑被 加 工 零件 是 否 可 以在 一 台数 控 机床 考 上完 成 整个 零 件 的加 工 工作 , 不能 则应 决 定 其 中哪 若

数控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数控车床加工工艺设计

数控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数控车床加工工艺设计

数控车床加工工艺设计摘要:数控车削加工设计以机械制造中的工艺基本理论为基础,结合数控机床高精度、高效率和高柔性等特点综合多方面的知识,解决数控加工中的工艺问题。

对零件进行编程加工之前,工艺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比较数控车床加工工艺与传统加工工艺的基础上,对数控车床加工工艺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了数控车床的工艺设计方法。

通过实例,证明了正确地进行数控车床加工工艺分析与设计有助于提高零件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文通过对零件图样分析、工艺路线的拟订、切削用量的选择等几方面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数控加工工艺分析图样分析工艺路线目录摘要 (I)引言 (II)第1章数控加工概述 (1)1.1 数控加工原理 (1)1.2 数控加工的特点 (1)第2章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3)2.1 机床的合理选用 (3)2.2 数控加工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3)2.3 加工方法的选择与加工方案的确定 (3)2.4 工艺与工步的划分 (3)2.5 零件的安装与夹具的选择 (4)2.6 刀具的选择与切削用量的确定 (5)2.7 对刀点和换刀点的确定 (5)2.8 工艺加工路线的确定 (6)第3章数控车床加工实例 (7)3.1 零件图样分析 (7)3.2 工艺措施 (7)3.3 确认定位基准和装夹方式 (7)3.4 加工路线及进给路线 (8)3.5 刀具选择 (9)3.6 工艺卡片 (10)3.7 切削用量选择 (10)3.8 数控加工程序单 (11)第4章数控车加工操作流程 (13)4.1 开机 (13)4.2 参考工艺分析 (13)4.3 编程 (13)4.4 模拟 (13)4.5 用试刀法对刀 (14)4.6 自动循环加工 (15)结论 (16)致谢 (17)参考文献 (18)引言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增加值约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40%以上,而先进的制造技术是振兴制造业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21世纪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不断取得新突破的世纪,它是数控技术全面发展的时代。

数控加工工艺分析的一般步骤与方法

数控加工工艺分析的一般步骤与方法
因为切削速度与刀具耐用度的关系成反比,所以切削速 度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刀具耐用度。
3)确定进给量
进给速度是数控机床切削用量中的重要参数,主要根 据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以及刀具与零件的材料 性质来选取。当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高时进给量应选 择得小些。最大进给量受机床刚度和进给系统的性能影响, 并与数控系统脉冲当量的大小有关。
1)以零件的装夹定位方式划分工序 一般加工零件外形时以内形定位,加工零件内形时以外
形定位。可根据定位方式的不同来划分工序
2)按所用刀具划分工序 为了减少换刀次数,压缩空行程运行的时间,减少不必
要的定位误差,可以按照使用相同刀具来集中加工工序的方 法进行零件的加工工序划分。
数控车削加工工艺
3)按粗、精加工划分工序 一般情况下先进行粗加工,再进行精加工。通常在一次
0
50 100 零件批量
零件生产批量与总加工费用的关系
数控车削加工工艺
2.数控加工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数控加工工艺分析主要从数控加工的可能性和方便性方 面分析: (1)零件图上尺寸数据的给出,应符合程序编制方便的原则
1)零件图上尺寸标注方法应该适应数控加工编程的特点 2)构成零件轮廓几何元素的条件要充分
(2)零件各加工部位的结构工艺性应符合数控加工的特点
1)零件的内腔和外形最好采用统一的几何类型和尺寸。这 样可以减少使用刀具的规格和加工中换刀的次数,使得 编程方便,生产效益提高。
2)应该采用统一的定位基准
数控车削加工工艺
3.加工方法的选择与加工方案的确定
(1)加工方法的选择
加工方法的选择要同时保证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 求。由于获得同一级精度与表面粗糙度的加工方法有多种, 因而在进行选择时,要结合零件的形状、尺寸的大小和热处 理等具体要求来考虑。例如对于IT7级精度的孔,采用车削、 镗削、铰削、磨削等加工方法,均可达到精度要求。

数控加工一般工艺流程

数控加工一般工艺流程

数控加工一般工艺流程
《数控加工一般工艺流程》
数控加工是一种精密加工技术,它利用数控设备进行自动化加工,能够实现高精度、高效率、高质量的加工。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般的数控加工工艺流程。

首先,数控加工的工艺流程包括工件加工准备、编程、加工操作、加工检测等环节。

在工件加工准备阶段,需要对工件进行设计、选择适当的材料和加工工艺,并确定加工工序。

其次,编程阶段是将加工工艺参数输入至数控系统,包括刀具路径、进给速度、切削速度等信息,以便数控设备进行自动加工控制。

在加工操作阶段,操作员需要进行设备的开机、调试和监控,并对加工过程进行实时检测和调整。

最后,加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检测,包括对加工精度、表面光洁度等进行检验,以确保加工结果符合要求。

此外,数控加工工艺流程还包括机床选择、刀具选择、切削参数确定等环节。

在机床选择方面,需要根据加工需求选择适合的数控加工机床,包括车床、铣床、磨床等。

在刀具选择方面,要根据工件的材料和形状选择适当的刀具,以确保加工质量和效率。

此外,切削参数的确定也非常重要,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切削深度等,需要根据工件材料和加工要求进行合理设置。

综上所述,数控加工一般工艺流程包括工件加工准备、编程、加工操作、加工检测等环节,同时也涉及机床选择、刀具选择、
切削参数确定等细节。

只有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操作,才能够实现高精度、高效率、高质量的数控加工。

试述工序、工步、走刀、安装的概念。

试述工序、工步、走刀、安装的概念。

工序、工步、走刀、安装都是与制造和加工相关的概念,它们在不同的行业和领域中有着不同的含义和应用。

下面将分别对这四个概念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工序1. 工序的概念工序是指完成一项工作所需要经过的步骤和程序。

在制造业中,工序通常是指将原材料加工成最终产品所需要经过的一系列步骤。

在服务行业中,工序也可以是指完成一项服务所需要经过的步骤和程序。

2. 工序的重要性工序的合理安排和设计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非常重要。

通过合理规划工序,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且能够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3. 工序的内容工序的内容包括工艺流程、工序间的顺序关系、工序所需时间和资源、以及工序的质量要求等。

在制造业中,工序通常由工艺工程师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和生产设备的特点来进行设计和规划。

二、工步1. 工步的概念工步是指在完成一项工序过程中所需要进行的具体动作和操作。

在制造业中,工步通常是指在加工原材料时,需要进行的切削、成型、焊接、组装等具体操作步骤。

2. 工步的特点工步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相互关联性。

在制造过程中,每个工步的完成质量都将直接影响到下一个工步的进行和最终产品的质量。

工步的设计和执行非常重要。

3. 工步的要求工步的要求包括操作规范、操作规程、操作方法和操作要求。

在制造业中,通常会通过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方法来确定和执行工步,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的稳定性。

三、走刀1. 走刀的概念走刀是指在加工过程中,刀具相对于工件的移动轨迹和方向。

在数控加工中,走刀包括刀具路径、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和切屑排出等参数。

2. 走刀的意义走刀直接影响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加工效率和刀具寿命。

合理的走刀是保证加工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3. 走刀的控制走刀的控制是数控加工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走刀参数进行优化调整,可以实现最佳的加工效果,并且实现数控加工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四、安装1. 安装的概念安装是指将机械设备、零部件或工件固定在加工设备上,并且调整好相对位置,以便于进行加工和生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控加工工序与工步的划分
(1)工序的划分
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工序可以比较集中,在一次装夹中尽可能完成大部分或全部工序。

一般工序划分有以下几种方式:
1)按零件装卡定位方式划分工序
由于每个零件结构形状不同,各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也有所不同,故加工时,其定位方式则各有差异。

一般加工外形时,以内形定位;加工内形时又以外形定位。

因而可根据定位方式的不同来划分工序。

如图2-17所示的片状凸轮,按定位方式可分为两道工序,第一道工序可在普通机床上进行。

以外圆表面和b平面定位加工端面a和φ22h7的内孔,然后再加工端面b和φ4h7的工艺孔;第二道工序以已加工过的两个孔和一个端面定位,在数控铣床上铣削凸轮外表面曲线。

2)粗、精加工划分工序
[根据零件的加工精度、刚度和变形等因素来划分工序时,可按粗、精加工分开的原则来划分工序,即先粗加工再精加工。

此时可用不同的机床或不同的刀具进行加工。

通常在一次安装中,不允许将零件某一部分表面加工完毕后,再加工零件的其他表面。

如图2-18所示的零件,应先切除整个零件的大部分余量,再将其表面精车一遍,以保证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

3)按所用刀具划分工序
&为了减少换刀次数,压缩空程时间,减少不必要的定位误差,可按刀具集中工序的方法加工零件,即在一次装夹中,尽可能用同一把刀具加工出可能加工的所有部位,然后再换另一把刀加工其他部位。

在专用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中常采用这种方法。

2)工步的划分
工步的划分主要从加工精度和效率两方面考虑。

在一个工序内往往需要采用不同的刀具和切削用量,对不同的表面进行加工。

为了便于分析和描述较复杂的工序,在工序内又细分为工步。

下面以加工中心为例来说明工步划分的原则:
1)同一表面按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依次完成,或全部加工表面按先粗后精加工分开进行。

2)对于既有铣面又有镗孔的零件,可先铣面后镗孔,使其有一段时间恢复,可减少由变形引起的对孔的精度的影响。

3)按刀具划分工步。

某些机床工作台回转时间比换刀时间短,可采用按刀具划分工步,以减少换刀次数,提高加工生产率。

总之,工序与工步的划分要根据具体零件的结构特点、技术要求等情况综合考虑。

(液压英才网豆豆转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