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2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 第二章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2

我国的珍稀动物大熊 猫,为世界各国人民所 喜爱。你知道野外生活 的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哪 些地区吗?这些地区的 环境有哪些适于大熊猫 的特点?
环境仅仅指生物生活的地点吗?
1、野外生活的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哪 些地区?
2、这些地区的环境有那些适合大熊 猫生活的特点?
对照试验指?变量是?
1、取两个铁盘均放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 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这样在盘内就形成了阴 暗、明亮两种环境.
2、将鼠妇平均分成两组,每组10只鼠妇,放入实验装置 的中央,静置2min 。
3、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 次。
四、实施计划 (制作记录结果)
(二)探究新知
2、合作探究:生物对环境
的适应和影响
• (1)阅读课本第17页的资料分析 ,完成讨论题。
• (2)你能总结出生物与环境的关 系吗?
适应的普遍性
臭鼬释放臭气
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球
适应的相对性
•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只是一定程度上的适 应,并不是绝对的、完全的适应。
• 例如:许多鸟具有保护色,可以避免肉 食性鸟类的攻击,但常常被嗅觉灵敏的 兽类所捕食;具有保护色的昆虫也常常 被视觉敏锐的食虫鸟所侵害。
生
枯叶蝶
物
对
环
境
竹
的
节
适
虫
应
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
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形态结构、生活方式特点
尿液少、出汗少 适应 一次能喝大量的水
生活环境 干旱缺水
根系非常发 达,可更地 吸收水分
适应 干旱缺水
仙人掌如何适应干旱环境?
1.4 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二课时)

(第2课时)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2、举例说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3、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一、复述巩固1、举例说明生物的生存都受哪些环境因素的影响?2、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哪几步?3、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4、环境对生物的关系是什么?二、设问导读阅读课本P12—17,完成下列问题:1、生物对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2、为什么仙人掌的叶子退化成刺?请举例说明生物对环境适应的例子。
3、沙漠中的骆驼尿液很少,出汗也很少,为什么?骆驼刺的地下根比地上部分要长得多,为什么?4、生物的形态结构或生活方式的特点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5、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吗?6、植物对空气湿度会有影响吗?7、蚯蚓被人誉为“地下的耕耘者”,为什么?请举几个例子说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8、请试着总结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三、自学检测1、仙人掌的叶变化成叶刺,可以大大降低水分的蒸腾,这是对环境的适应。
2、猫狗春季换毛,这是对的适应;冬季鸟类南飞,是对的适应。
3、蚯蚓既可以生活在土壤中,又可以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肥力。
这说明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4、在自然环境中,生物在环境的同时,也和着环境。
5、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生物也在不断,适应环境。
6、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现象是()A、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向水性B、候鸟迁徙C、森林能够保持水土D、骆驼能长时间生活在荒漠中7、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这都体现了()A、生物能影响环境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C、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D、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四、巩固训练1、如果将生活在淡水中的鲫鱼放入海水中,不久就会死亡,这一现象说明( )A、每种生物都是有寿命的B、每种生物都有自己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C、生活环境改变,动、植物就会死亡D、生物的生存环境很容易破坏2、生活在阴湿环境中的植物,叶片一般大而薄,主要作用是( )A、充分利用光能B、减少阳光照射C、适应低温D、适应潮湿的环境3、许多种鸟具有保护色,但也难免常被嗅觉发达的兽类所捕食,对此最好的解释为( )A、这些鸟不适应环境B、被食的鸟是警惕性不高的C、适应是绝对的D、适应具有一定限度和相对性4、在寒冷的冬季,杨柳树叶纷纷落下,而松树却依然葱绿,原因是()A、杨柳不适应寒冷的环境B、松树比杨柳更适应寒冷的环境C、它们都适应寒冷的环境D、松树与杨柳存在竞争5、下列属于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A、鸟类的身体呈流线型B、鱼类争抢食物C、向日葵的花盘随着太阳转D、吃话梅时口腔分泌大量唾液6、下列哪项不是生物的活动影响生活环境的实例()A、沙地上栽种植物能防风固沙B、蚯蚓的活动改良了土壤C、草履虫能吞食细菌净化污水D、枫树在秋天落叶7、下列各项中,与环境中温度变化相适应的现象是()A、青蛙的冬眠B、仙人掌具有针状叶和肥厚肉质茎C、鼠类夜间出来活动D、苍耳果实表面生有倒钩8、请将左右相关内容用线连起来。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复习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地植物的阳光和养料,严重影响当地植物的生长。薇
甘菊与当地植物的关系是( A )
A.竞争
B.捕食
C.寄生
D.共生
中考链接
4.(2014安徽)科学探究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 其中的实验是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科学探究常常需 要进行对照实验。下列有关对照实验的做法中,正确 的是( A )
A.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均相同 B.所有的条件都不相同 C.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均不相同 D.所有的条件都相同
环
境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形成捕食关系、竞争关
的
系、合作关系等
关 系
生物对环境的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的生活影响着环境
课前预习
1.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___生_物__圈。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_气__湿__度__、植物的 枯枝落叶腐烂后可调节土壤__肥__力__、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3.在“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探究活动中,只有______是不 同的,所以它是这个实验中的变量,而其他条件如温度、光土照壤的潮 湿程度等因素都是一样的。像这样,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 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叫做________。
7.日常生活中总有“春兰秋菊”“南橘北枳”之说, 造成上述植物生长差异的生态因素依次B 是( )
A.温度和水分 B.光和温度 C.水分和光 D.土壤和温度
同步训练
12.在干燥多风的沙漠地区进行绿化,选择的最理想 植物是( A )
A.根系发达、矮小丛生的灌木(如沙棘) B.根系发达、树冠高大的乔木(如杨树) C.根系浅小、地上部分较大的植物(如仙人掌) D.根系浅小、生长快速的大叶植物(如白菜)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_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白色的是什么? 蓝色的是什么? 绿色的是什么?
地球表层生 物和生物的 生存环境构 成了生物圈, 它是所有生 物共同的家 园。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观察的基本要求: 1、要有目的。 2、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及时记录。 3、有计划、有耐心。 4、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以达到60毫
米。
对寒冷的适应
仙人掌如何适应干旱环境?
叶变成刺状,减少蒸腾,适于干旱环境, 茎含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能贮水。
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
对风的适应
蜥蜴变色、 壁虎的“苦肉计”、 长颈鹿的颈……
保护色
动物适应栖息 环境而具有的 与环境色彩相 似的体色
利于隐藏、避敌、捕猎
更多……
在自然界中,生物受到 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 因此,生物必须适应环 境才能生存下去……
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在炎热缺水的荒 漠中生活的骆驼, 尿液非常少,当 体温升高到46 ℃ 时才会出汗。
对干旱的适应
对干旱的适应
很地 多下荒 。的漠
根中 比生 地活 上的 部骆 分驼 长刺
, 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生物圈。 2、了解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3、学会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4、了解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5、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二、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培养实验能力 及分析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树立保护动物的 意识。
“千时之堤,溃于蚁穴” 植树造林,可防风固沙,改善环境。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关系2

温度的耐受范最大的是(
)
A. 可生殖范围
B. 可生存范围B
C. 可生长范围
D. 一样大
第二十九页,共三十二页。
9. 地衣加速了岩石的风化,促进了地球土壤
层的形成,为动植物在陆地上定起到了开路
先锋(kāi lù xiān fēnɡ)的作用,B这说明(
)
A. 生物不能改变环境
B.
C. 生物与环境之间没有关系
第二章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huánjìng)的关系
第一页,共三十二页。
一、复习(fùxí)提问
1、什么是生态 因素? (shēngtài)
???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2、生态因素可以(kěyǐ)分为哪两大类?
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第二页,共三十二页。
生态因素
阳光 水 非生物因
: 素(yīn sù)
我的收获(shōuhuò)
生物既适应环境,也影响(yǐngxiǎng)环境。
生物与环境(huánjìng)相互影响,它们 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二页。
课堂(kètáng)检测:
1.下列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D A炎热缺水荒漠中生活的骆驼的尿液非常少 B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 C鲫鱼必须(bìxū)生活在淡水中
No 子的数量。草原野鼠在草原上打洞,以草籽草根为食,使得草原土地塌陷,沙化。A炎热缺水荒漠中生活的骆驼的尿
液非常少。谢谢指导
Image
12/6/2021
第三十二页,共三十二页。
在沙地上栽种植 物,能够防风固 沙。
第十八页,共三十二页。
兔子(tù zi)的危害
成群的兔子(tùzi)破坏了农田和草场。在澳大利亚兔子(tùzi)是 危害很大的动物,人们不得不用病毒来控制兔子(tùzi)的数量 。
第2章 了解生物圈 第1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第2课时——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的影响-上传

谢谢
3 作出假设
依据
• 在比较阴暗 的地方看到 了鼠妇。
假设
• 鼠妇适于生 活在阴暗的 环境中。
假设是对问题尝试性地回答,依据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
实验思路
设计明暗不同但是相通的两种环境,各放入等量的鼠妇若干只,过一 段时间后,看哪边的鼠妇多。如果暗环境中鼠妇多,则说明假设可能 是正确的。
初中生物学
材料用具
实验动物
√ × 鼠妇
西瓜虫
鼠妇俗称潮虫,15-20mm,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 前后两端尖,经常处于“静止”状态,只有受到刺激时才“加速 逃跑”。在花盆、砖块或石块下容易找到。
初中生物学
课前准备
初中生物学
潮虫
资料
1 调查校园或公园中的鼠妇
表1 调查表
资料
捕捉地点 只数 环境条件
初中生物学
国家中小学课程资源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年 级:七年级 主讲人:徐林丽
学 科:生物学(人教版) 学 校: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国家中小学课程资源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二课时)
——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的影响
年 级:七年级 主讲人:徐林丽
学 科:生物学(人教版) 学 校: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初中生物学
对照实验
没有设置对照实验
明亮
明亮
× 湿土
湿土
方案1
初中生物学
变量不唯一
明亮
阴暗
× 干土
湿土
方案3
初中生物学
预期结果
作出假设 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预期结果 阴暗处的鼠妇多于明亮处
七上-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野生大熊猫为什么能生活 在这些地区呢?
——大熊猫以箭竹等为食,食 性单一,这些地区的环境适于 大熊猫生活所需要的充足的竹 类植物和水源,以及合适的湿 度,温度等。
环境:
——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 ,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
影响因素
一、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生物的生活离不开一定的环境。 而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 还包括它周围的各种因素。
课堂小练
2.(2016山东青岛,1,1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龙生龙,凤
生凤”中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分别是 ( )
①生物能生长
②生物都有遗传特性
③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④生物能变异
A.①② B.③① C.③④ D.③②
答案 D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不同生物之间吃与
被吃的关系,生物需从食物中获得营养物质和能量得以生存;“龙
玻璃板的一半用黑纸板遮住
3、实验时应该给鼠妇提供哪两种不同的 环境?
明亮和阴暗
4、除了光照外,其他条件是否应该一样?
应该保持一样
5、往木盒放置鼠妇时应放在什么 位置?
应该把十只鼠妇放到 有光的一面
观察实验过程
时间(分钟) 环境
2
3
4
5
6
7
8
明亮 减少减少 减少减少 减少减少 0
黑暗 增加增加 增加 增加 增加增加 十只
5.(2018湖南长沙,13,2分)蓝天净土养肺,田园生活养神。为保卫 蓝天,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A.就餐时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 B.在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 C.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D.露天焚烧垃圾保持环境卫生 答案 C 要保卫蓝天应尽量做到低碳生活。经常使用一 次性餐具,必然需要砍伐大量的树木;而燃放烟花爆竹、露天 焚烧垃圾,会造成大气污染,都不利于保卫蓝天,因此A、B、D 都错。
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

1 光对生物的影响
针叶树
2 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温 度 越 来 越 低
阔叶树
2 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2 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极地狐
沙漠狐
3 水对生物的影响
4空气对生物的影响
空气对生物的生存也是很重要的,生物的呼吸 作用需要氧气,动物缺氧会窒息,植物缺氧也 不能生存。
大雨过后,蚯蚓爬出地面活动。(空气)
扫了卫生,使草原
又恢复了生机!我
的作用大吗?
66
森林可以改善气候,净化空气
蚯 蚓 可 以 改 良 土 壤
草原鼠害
乱砍滥伐
过度放牧
土地沙化
兔子的危害
蚊子可传播疾病 蝗虫啃食农作物
沙尘暴
土地沙化
轻松小练习
1 荔枝不能在黑龙江省野外种植,是因为那
里的(C)
A土壤贫瘠
B降雨量少
C温度太低
警戒色
金环蛇
箭毒蛙
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 拟态:某些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外表 形状或色泽斑纹,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异 常相似的状态叫拟态。
竹节虫 尺蠖
枯叶蝶
兰花螳螂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 时,也能影响环境
请大家观看<<屎壳郎出国记>>
1
2
4
• 我叫蜣螂,大家都 5 5
喜欢叫我屎壳郎,
我帮助澳大利亚打
D 阳光太弱
2 下列不是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是(D)
A生物因素 B光 C空气 D宇宙中的陨石
轻松小练习
3 下列描述的生物现象或行为,是生物因素影
响引起的是(C )
A 蚊,娥,蟑螂等昆虫夜间出来活动 B 秋天,大雁飞向南方去越冬 C 丝瓜的叶子上布满蚜虫,叶片卷曲 D 寒露后播种的小麦产量不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丰丽学校七年级上册生物导学案第一单元第二章班级姓名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2.尝试收集和处理数据的方法。
3.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4.确立保护环境和珍爱生命的情感。
【重点】
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且认同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观点。
【难点】
1.理解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2.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自主学习】
学生阅读教材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有哪些?请举例。
2.思考:仙人掌为什么能在干旱的荒漠中生长?
3.教材P17四幅图片、分析、讨论这些生物是如何适应环境的?
4.阅读教材P18设计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合作探究】
1.骆驼的生活方式,说明什么问题?
2.骆驼刺的形态特征,说明什么问题?
3.海豹的结构特点,说明什么问题?
4.蚯蚓是怎样影响和改变土壤环境的?
5.你还能说出哪些生物适应和影响环境的实例?
6.将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雷鸟的羽毛在冬天是白色,夏天是棕褐色②过度放牧会使草原荒漠化,甚至沙漠化③大
树底下好乘凉④蛔虫一生产卵约30万粒⑤热带森林中的猿类上肢长且粗壮⑥有蚯蚓活动的土壤,土质比较疏松
⑦白鳍豚具有流线型的体形能减少在水中游泳的阻力
属于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
属于生物能影响环境的是:
【达标测试】
1.2014年某地遭受了罕见冰冻灾害,造成某些植物死亡,此现象说明()
A.生物影响环境
B.环境影响生物的生活
C.生物适应环境
D.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2.下列现象中,属于与温度变化相适应的现象是()
A.青蛙的冬眠
B.山顶的旗形树
C.蛾类夜间活动
D.仙人掌叶特化成刺
3.下列对仙人掌、鼠妇、鱼类生活有影响的共同的非生物因素是()
A.光照B.温度C.水分D.以上都是
4.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A.生物依赖环境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影响环境D.以上都是
5.水葫芦是一种从国外引进的植物,引入后,很快在部分水域蔓延,并威胁水中其他生物的生存。
这一事实说明()
A.生物能够适应生存的环境 B.生物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C.生物只能适应生存的环境 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6.下列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A.春江水暖鸭先知 B.葵花朵朵向太阳
C.大树底下好乘凉D.春风又绿江南岸
7.把大小两种的草履虫分开培养,它们都能正常地生长,可是把两者放在一起培养的时候,经过16天,其中的一种全部死亡,而另一种却仍然生长正常,这种现象属于()
A.合作
B.捕食
C.竞争
D.寄生
8.樟树上下相邻的叶片互不遮挡,能使每片叶都尽可能多地接受阳光的照射,这种现象可说明()
A.环境能适应生物
B.环境不能影响生物
C.生物能适应环境
D.生物不能影响环境
9.自然界中的生物必须环境才能生存下去,同时也和着环境。
10.请利用学过的知识解释成语“蚁穴溃堤”。
【学后反思】
1.本节课我学到了哪些知识?
2.我对本节课还有哪些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