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松山金矿区地质_物化探特征及找矿方向
山东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

山东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山东省是我国重要的金矿产区之一,而山东金矿区的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也是广大矿业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从岩石地质特征、构造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等方面对山东金矿区进行研究。
一、岩石地质特征山东金矿区主要由中生代大陆岩石构成,其中北部以中生代二迭系花岗岩为主,南部以三叠系为主。
在南部的沂蒙山地区,晚三叠世花岗岩体和斑岩体广泛分布,是金矿的主要赋存岩体。
这些岩石中普遍含有石英、长石、云母和黑云母等金矿化元素,并且在热液流体作用下形成了众多的岩浆热液型金矿床。
二、构造地质特征山东金矿区主要处于华北地块的东南缘,普遍受到了岩浆活动和构造变形的影响。
区域构造以由北向南的大断裂带和褶皱带为主,整体上为强烈走滑造山带。
以沂蒙山为中心的构造划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在此处的断裂分界比较明显,南部以逆冲断裂为主,北部以走滑断裂为主。
由此可以看出,在山东金矿区矿化与断裂发育密切相关。
三、矿床地质特征山东金矿区有着比较丰富的金矿资源,其中以伴生和独立金矿床为主。
伴生金矿床主要包括热液型金矿床和层控型金矿床,后者多以变质杂岩中石英脉和千枚岩体为赋存岩体;独立金矿床主要包括蚀变带金矿、深部高温低压热液型金矿等。
四、找矿方向根据山东金矿区的地质特征可以得出一些找矿方向:1. 善于选址于构造节点区域:构造活跃区域是断裂槽门的必经之路,选址于这些区域寻找金矿更有可能取得成功。
2. 利用大区域地球物理勘探:包括重力、地电、电磁等等,应用这些勘查手段,能够初步追查海量的背景成矿地质信息。
3. 利用地质地球化学方法寻找金矿:利用各种矿床的矿石、岩石及其它辅助成矿地质地球化学资料,研究进行找矿方向判断。
4. 根据区域化学成分分异规律判断金矿远景:区域地球化学资料中不同元素的富集,反映不同程度的背景成矿作用,从而大概判断出成矿地段的远景。
总之,山东的金矿蕴藏量较为丰富,如能有效利用以上的找矿方向,相信可以取得理想的找矿效果。
关于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 关于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杨 龙,唐嘉俊(广西壮族自治区二七一地质队,广西 桂林 541199)摘 要:针对广西地区金矿的成矿背景,进行科学性的分析,并简要介绍合理确定找矿方向的重要性,提出广西地区金矿地质特征和找矿方向,取得良好成效,希望能够为有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广西;金矿;地质特征;找矿方向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21-0053-2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direction of gold depositsYANG Long, TANG Jia-jun(271 geological team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Guilin 541199,China)Abstract: Based on the mineralization background of gold deposits in Guangxi region, this paper makes a scientific analysis, and briefly introduces the importance of reasonably determining the prospecting direction, puts forward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direction of gold deposits in Guangxi region, and achieves good results. It is hoped that this paper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relevant personnel.Keywords: Guangxi; Gold mine; Geological features; Prospecting direction结合当前阶段我国矿产资源的利用现状可以得知,黄金矿占据重要地位,通过全面分析黄金矿的形成原因,并采取科学的开采技术进行开采,不仅能够提升黄金矿的利用效率,而且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稳步,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广西地区金矿地质和找矿方向,主要内容如下。
金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金矿特征及找矿方向一、概述金矿是指含金量在矿体或矿石中达到一定的量的矿石或矿床。
金矿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经济价值。
为了发掘金矿并进行有效的开采,在找矿过程中需要了解金矿的特征和找矿方向,以确定寻找目标和开采策略。
二、金矿特征1、金矿的物理和化学特性金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9,金是一种黄色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元素。
在常温下,金不会与氧气反应,不会腐蚀或氧化,因此常用于珠宝和货币的制造。
化学上,金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而且在高温下易于溶解。
这些特性为金矿的寻找和开采提供了重要依据。
2、富含金元素的矿石类型金矿通常与石英脉、硫化物、石英砂岩、变质岩、火山岩等矿石类型有关。
其中以硫化物矿物为主要承载矿体,如黄铁矿、黄铜矿、黄铅矿等。
同时,也有部分金矿是以银、铜、锡等代替金元素,或伴生在压铸矿、重沉积物、腐殖质等有机质含量较高的环境中。
3、控制金矿形成的地质背景金矿主要形成于燕山期和晚古生代至中生代构造期间,与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热液作用等相关。
矿区地质构造特性也是控制金矿形成的重要因素,包括断层、褶皱、岩浆侵入等。
金矿还与沉积环境、氧化还原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等有密切关系。
三、找矿方向1、地球物理方法地球物理方法是找寻金矿的主要手段之一,其中包括地震勘探、电磁勘探、非正交磁法勘探等。
这些方法主要依靠不同的物理特性,如密度、电磁、磁性等,来确定矿体位置和特征。
2、地球化学方法地球化学方法通过分析矿石和土壤、岩石化学元素的含量和分布等信息,确定矿区位置和开采价值。
其中,地球化学物探是最常见的地球化学方法之一,它是一种以陆地表层地球化学物质为目标开展的地球物理勘查方法。
3、卫星遥感技术卫星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光学和微波等方法,捕捉矿区更广阔的空间信息、地形或植被等,进一步分析和找出金矿存在的可能性。
4、地质勘探方法地质勘探方法是一种以地层学、构造地质学和岩石学等自然科学为基础的勘探技术,它包含大量的现场地质勘探、钻探和采集数据等。
物探化探找矿思路与经验透析

物探化探找矿思路与经验透析《中国矿床发现史-物探化探卷》收录了933个案例。
这些案例记载着物探化探⼯作者的⾟苦和业绩,也蕴涵着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本⽂初步总结了以寻找⾦属矿为主的与⼯作部署、异常定性解释和异常查证有关的经验教训。
⼀、50年来的主要找矿成果50年来的找矿实践表明:对能源、⿊⾊⾦属、有⾊⾦属、⾮⾦属矿产和地下⽔找矿,物探为主,效果优于化探;寻找贵⾦属⽅⾯,化探为主,效果优于物探;寻找稀有、稀⼟矿⽅⾯,物探、化探平分秋⾊。
⼆、⼯作部署的思路1 区域展开,⾯中求点“区域展开,⾯中求点”是物探化探⼯作取得找矿成果的主要模式。
从5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通过查证磁异常、放射性异常和从80年代中期开始的查证区域化探异常找到了⼤量的铁矿、铀矿和⾦矿。
据统计,中国80%的铁矿是通过查证航磁异常发现的;已勘查的铀矿中,94.4%是由地⾯放射性⽅法、航空伽马能谱测量⾸先发现的。
⾃20世纪8O年代以来,⼏乎所有新发现的⾦矿床都是查证区域化探异常发现的。
区域重⼒调查直接找矿成果不多,只在盐类矿床和个别铁矿床上有效。
但区域重⼒调查可发现和圈定⼤量盆地、局部构造、岩体、断裂、古⽼地块,在间接找矿和矿产预测中起了重要作⽤。
寻找能源矿产,⾃50年代中期,地质部将物探⼯作部署在原来不产油也未见油的地区,像松辽盆地、华北平原等⼤型沉积区,开展了⼤⾯积的⽯油物探概查,并提出了可能的含油构造,从⽽在5O年代末及6O年代初陆续发现了⼤庆、胜利等⼤型油⽥,实现了我国找油的重⼤突破。
以后在其它地区寻找油⽓⽥⽆不是物探先⾏,进⾏⼤⾯积概查,对全区构造有整体了解后,从中圈出可能含油的局部构造,据此布孔后发现了油⽥。
据此总结出油⽓勘查的成功经验是“区域预查、选区评价”和“局部构造普、详查”⼯作模式。
2 就矿找矿,攻深找盲1949年以前到5O年代初中期,物化探⼯作毫⽆例外地布置在已知矿区及其外围。
找到了⼤量的盲矿和外围矿,为扩⼤已知矿区的规模做出了重要贡献:四川攀枝花、湖北⼤冶、内蒙古⽩云鄂博、⼭东莱芜、辽宁鞍本、河北冀东、邯邢等铁矿和湖南⽔⼝⼭铅锌矿、⽢肃⽩银⼚⼩铁⼭多⾦属矿等。
金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作者简介 :刘争(1986-),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专业: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辽宁五龙金矿周边找矿方向浅析刘争1,张德会1,2,王杰亭1(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00083,2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要:本文主要对辽宁五龙金矿控矿因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强调了构造与岩体控矿的主导作用,分析了该区成矿有利部位,并通过分析其周边成矿要素信息,认为其外围找矿方向应在田家堡子-石岱、三级台-杨家堡子、油盘岭区、谢家-韩家堡子一带。
关键词:五龙金矿、控矿因素、找矿方向辽宁省最具悠久开发史的五龙金矿已面临着极度资源危机状态,本文通过分析五龙金矿成矿特点,及总结分析其周边成矿要素信息,对其外围找矿方向提出了几点意见,对后期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
1 地质概况研究区位于全球性金矿带中的中西太平洋金环外二环东亚段;大地构造单元为中朝准地台、胶辽台隆营口-宽甸台拱凤城凸起的东部地段;鸭绿江成矿带的西南地段。
东部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著名的平北金矿集区隔江相望,该区与其有着极其相似的地质演化历史和成矿地质背景,具有形成大型金矿床的资源潜力(图1)。
区域出露地层主要为下元古界辽河群,岩性有云母片岩、大理岩、黑云母变粒岩和斜长角闪岩等,侏罗系出露零星,为一套火山-沉积浅变质岩石。
矿区内主要分布辽河群变质岩,多呈透镜状残留体分布于印支期花岗岩中。
2控矿构造本区控矿因素主要有: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其具体特征描述如下:2.1 地层及其含矿性区内仅零星出露下元古界辽河群层状变质岩系,多为残块,呈捕虏体残留在大面积分布的中生代花岗岩中,自下而上主要有于家堡子组、浪子山组、大石桥组和盖县组,主要由各类大理岩、片岩、变粒岩组成。
这套岩系金丰度值较高,片岩、变粒岩金丰度值5.36-21.0×10-9,大理岩金丰度值3.88-11.0×10-9,为金的初始矿源层,它们奠定了区内金矿床形成的物质基础。
湖南省郴州市锂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2023年 5月下 世界有色金属53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湖南省郴州市锂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陈尚峰,高 鑫,侯茂松*(湖南省矿产资源调查所,湖南 长沙 410000)摘 要:郴州市是湖南省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其稀有金属锂资源也分布广泛。
文章在现有勘查成果的基础上,收集整理了市内几个典型锂矿床的第一手资料,总结了各锂矿床基本地质特征、主要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类型。
根据各类型锂矿体产出的时空规律,结合郴州地区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在郴州市内划分了6个锂矿找矿靶区,进一步明确了该地区锂矿的找矿方向。
关键词:锂;矿床特征;控矿因素;找矿方向;郴州市中图分类号:P61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10-0053-3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direction of lithium mineral resourcesin Chenzhou City, Hunan ProvinceCHEN Shang-feng, GAO Xin, HOU Mao-song*(Hunan Mineral Resources Survey Institute, Changsha 410000,China)Abstract: Chenzhou is a famous non-ferrous metal town in Hunan Province, and its rare metal lithium resources are also widely distributed.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exploration results, this paper collects and collates the first-hand data of several typical lithium deposits in the city, and summarizes the basic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ain ore control factors and genetic types of lithium deposits. According to the time-space rule of the occurrence of various types of lithium ore bodies, combined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regional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onditions in Chenzhou, six lithium ore prospecting target areas have been divided in Chenzhou City, further defining the prospecting direction of lithium ore in this area.Keywords: Lithium; deposit characteristics; ore-controlling factors; prospecting direction; Chenzhou收稿日期:2023-03本文得到郴州市锂矿产资源勘查项目财政资助。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孙晓飞,刘扩龙,季 春(陕西地矿区研院有限公司,陕西 咸阳 712000)摘 要:如今,国内在金矿地质工作体系中的投入不断增多,在开发金矿的过程中,矿床的数量以及资源的储备量等都取得了突破式的进展。
国内的地产丰富,矿产资源储备量相对较大,金矿床自身的地质状况相对复杂,同时矿床类型较多,甚至在一个区域当中存在不同类型的矿床,但是可能在同一区域的金矿集中区域内只存在一种主要的矿物类型。
为了提升金矿开发工作的有效性,需要对金矿矿床形成的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对矿床成因展开深入探讨。
关键词:金矿矿床;地质特征;成因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22-0085-2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tic analysis of gold depositsSUN Xiao-fei, LIU Kuo-long, JI Chun(Shaanxi Geology and Mineral Research Institute Limited,Xianyang 712000,China)Abstract: Nowadays, the domestic investment in the geological work system of gold mine is increasing.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gold mine, the number of deposits and the reserves of resources have made breakthrough progress. China is rich in real estate, the reserves of mineral resources are relatively large, and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gold deposits are relatively complex.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many types of deposits, and even there are different types of deposits in a region. However, there may be only one major mineral type in the gold concentration area of the same reg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gold mine development,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old deposit formation and discuss the genesis of the deposit.Keywords: gold deposit;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genesis目前国内的金矿区域内都存在着影响矿体形成的比较关键的区域性断裂构造带,含有金矿的建造地层经过长期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基性火山岩系、元古界含金浅变质岩系等,为了提升金矿资源开发的有效性,需要对金矿矿床地质特征以及成因进行分析,这也是提升资源开发与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浅谈高松山金矿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

浅谈高松山金矿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摘要:该文是针对高松山金矿地址特征以及寻找矿体标志的探讨。
高松山金矿床是一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本文中笔者将对矿区内的地质特征如矿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及活动特点,以及目前开采出矿体周围的岩体、水系、土壤等特征进行分析,得出寻找矿体的标志,为今后矿产资源的理性勘测提供依据。
关键词:高松山金矿地质特征1 高松山矿区地质背景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成矿带北段金矿资源非常丰富,是我国北部地区重要的黄金产区之一,目前已发现的如东安、平顶山、高松山、富强、新立等多个金矿床,被列入我国首批金矿整装勘查区。
高松山金矿床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及优越的地质、成矿条件,由我国著名的黄金矿产勘查队伍开采出来,目前已经探获金资源量已高达22 t之多。
高松山金矿位于松嫩与佳木斯之间的伊春地块——延寿地槽褶皱系北段中生代乌云盆地中部,出露地层主要有白垩系结烈河组流纹质熔结凝灰岩,二叠系五道岭组流纹岩及凝灰熔岩,以及板子房组安山岩和宁远村组流纹岩。
区域构造以断裂为主,包括近EW、NE、SN和NW向4组。
其中EW向为内基底构造断裂区,中、新生代复活,影响着新生代、中生代火山盆地和新生代沉积盆地的分布。
NE则为向永青五七干校——高松山、雪水温——沾河张性断裂从矿区东西两侧穿过,提供了成矿时所需的热液运移。
矿区内的岩浆岩如燕山早期黑云母花岗岩,与地区金矿的形成有着密切的生生关系,此外还有华力西晚期花岗岩,主要以此二种为主。
岩浆以脉状形态侵入在火山碎岩屑和凝灰岩中,且活动频繁,为矿液的形成、迁移以及沉淀都提供了热源和动源。
2 高松山矿区地质特征2.1 地层高松山矿区内露地层的结构主要由宁远村组地层、第四系地层和白垩统板子房组三块构成。
这其中以中性、基性火山岩为主的板子房组多在美丰林场——阿廷河流域附近分布。
板子房组是高松山矿区内1#脉矿的主要围岩,包括玄武岩、橄榄玄武岩、安山岩以及凝灰岩等,颜色和形状都各不相同,表面多由数量分布不均的气孔,局部地段为杏仁构造,如蛋白石、绿泥石及玛瑙等,玛瑙含量尤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 2005206230;[修订日期] 2005209221[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王艳忠(19702),男,黑龙江虎林人,武警黄金第一支队高级工程师.高松山金矿区地质、物化探特征及找矿方向王艳忠,郎利国,于明军(武警黄金第一支队,黑龙江牡丹江 157021)[摘 要]逊克县高松山矿区金矿石类型为石英脉—蚀变岩型。
金矿体与赋矿围岩存在着明显的物性差异;Au 、Ag 、As 、Sb 、Cu 有密切的相关关系,并以零磁场、高电阻为特征。
而且,矿区内火山岩中金的丰度值较高,绝对及相对离散程度较大,异常规模大,强度高,浓度分带特征明显。
[关键词]金矿;物化探特征;找矿方向;高松山[中图分类号]P 618.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22427(2006)022036206高松山金矿区位于黑龙江省逊克县境内,张广才岭—小兴安岭金—多金属成矿带上,武警黄金一支队自1989年进驻该区以来,运用地质、物化探等综合方法开展地质勘查工作,共发现含金脉体3条、金矿体6条,资源量接近大型规模,极大地丰富了张广才岭—小兴安岭成矿带的金的成矿理论,同时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供了资源保障。
1 成矿地质条件111 区域地质背景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小兴安岭—松嫩地块、乌云—结雅新断陷带和伊春—延寿地槽褶皱系与五星—关松镇中间隆起带的接触带上(图1)。
区域地层有前寒武纪兴东群、黑龙江群,中生代白垩系下统结烈河组、美丰组、永青组、福民河组地层。
岩浆岩主要有华力西晚期花岗岩、白岗质花岗岩;燕山早期黑云母花岗岩及花岗闪长岩,花岗斑岩。
区内构造以NE 向、EW 向、NW 向、NNE 向为主。
其中EW 向构造为区内的基底构造,中、新生代复活,表现为张性特点。
控制着中、新生代火山盆地和新生代沉积盆地的分布。
区域成矿分为加里东期成矿系列和印支—燕山期成矿系列,矿产主要有金、铅、锌、铁、钨、钼等。
112 矿区地质背景矿区内地层主要以白垩系美丰组上段安山岩、火山角砾岩、流纹岩为主,为金矿的主要赋矿围岩。
侵入岩主要为晚印支期碱长花岗岩。
矿区东西两侧是雪水河—沾河压扭性断裂和永青五七干校—高松山压扭性断裂。
南北两侧是美丰河张性断裂和沙阿其河张性断裂。
主要褶皱有富强向斜及永青背斜。
遥感解译成果显示,区内存在着环状构造,组合形式有套环式、叠环式、串珠式等。
是由岩体侵入、火山活动形成的。
第25卷2006年 第2期6月 吉 林 地 质JILIN GEOLOGY Vol 125,No 12Jun 1, 2006 图1 高松山金矿区域地质图Fig 11 Regional geologic map of Gaosongshan Au deposit11岩石圈断裂;21断裂;31高松山金矿床;ΒQ 第四系;N 第三系;K 白垩系;Χ2b 51燕山早期花岗岩岩组;Χ3-2b 41华力西晚期花岗岩岩组;ςΧ3-2c 41华力西晚期白岗质花岗岩岩组;F 11逊克—铁力—尚志断裂;F 21牡丹江断裂2 区域及矿区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区中部火山岩分布区金的丰度值为0154×10-9,绝对、相对离散程度较大。
东南部黑云母花岗岩区丰度值最低,分散与集中趋势不明显,多为背景区(表1)。
开展的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Au 异常21处,形成2个呈东西走向的异常带: 号异常带由AuHs 9、AuHs 10、AuHs 18、AuHs 22组成,带长25km ,宽5km ; 号异常带由AuHs 20、AuHs 21号异常组成,带长10km ,宽3km (图2)。
表1 各地质单元中金元素的地球化学参数Table 1 Geochemical parameters of Au element in different geologic units岩性丰度值(10-9)标准离差变异参数火山岩01542158478花岗闪长岩0152012544黑云母花岗岩0141011332号带中AuHs 9长6km ,宽4km ,平均异常值为14010×10-6。
开展了1∶1万土壤查证工作,东部圈定金异常17处,锑异常5处,其中F 号矿体、F 号矿体与异常吻合;西部73 第2期 王艳忠等:高松山金矿区地质、物化探特征及找矿方向 圈定金乙一类异常2处, 号异常呈东西向展布,内、中、外分带明显,内带呈“工”字型,有2处浓集中心,经工程验证,在北浓集中心发现G 号矿体、南浓集中心发现G 、G -1号矿体(图3)。
表2 水系沉积物测量乙类异常表Table 2 Anomalies B of stream sediment survey异常编号异常点数(个)异常面积(km 2)最高值(10-9)平均质量分数(C A )标准离差(10-9)衬度(C t=C A T )NAP 值浓度分带H S 9乙160181052801014010733120175100315010外中内H S 18乙2103123151161019521016143外中内H S 20乙2183123151134110911685138外中内H S 21乙23510103101109015011361316外中内H S 19乙32018510219021103163219外中内H S 10乙341152151145016211812172外中图2 高松山矿区水系沉积物测量异常图Fig 12 Anomalies of stream sediment survey of Gaosongshan mining area11美丰组上段地层;21水系异常及编号;31矿体位置及编号图3 高松山地区土壤异常图Fig 13 Soil anomalies of Gaosongshan area 11金浓集中心;21锑异常;31矿体及其编号从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异常的分布特征上看,异常与矿体关系密切,异常的走向往往反映出矿体的走向,异常大都位于矿体的上方及其附近,多元素异常的叠加部位可以反映出矿体的空间位置。
3 地球物理特征本区磁场负异常呈半环状展布于测区中部,正异常分布于测区南部和北部。
异常走向为东西向。
在零值线附近,等值线密集,正负异常变化梯度大,是找矿的有利部位。
区内大面积出露的安山岩抗风化能力低,孔隙度大,电阻率低,视电阻率较低缓,一般为几十至2008・m 不等,而石英脉抗风化能力强,电阻率高,引起的视电阻率在6008・m 至数千欧姆・米之间。
含金地质体与赋矿围岩存在较大的物性差异,为视电阻率剖面法的应用提供了前提条件。
83 吉 林 地 质 2006年 图4 高松山矿区地化、电阻率剖面综合异常图Fig 14 Composite anomaly map ofgeochemical and resistivity profile of Gaosongshan mining area11地化异常及编号;21电阻率异常及编号;31金矿体及编号测区开展了地化剖面、视电阻率剖面综合测量,共圈定地化剖面异常5处,视电阻率异常5处,综合异常3处(图4)。
4 物化探工作对找矿的指导作用高松山矿区森林覆盖层厚,开展地质工作难度大。
只有地质、物化探、遥感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才能达到地质效果。
运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及1∶1万土壤查证工作起到了对地质体的定性作用,视电阻率测量及遥感解译能够确定高阻含金地质体的空间位置,起到了定位的作用,配合工程揭露验证,可达到地质找矿的目的。
经过对矿区物化探异常的系统揭露验证,发现了高松山金矿带;矿带长6km ,宽4km ,由美丰组上段地层组成。
发现了高松山、富强两个矿段;富强矿段长3km ,宽2km ,发现了F 、F 号两条矿体;高松山矿段长2km ,宽115km ,发现了G 、G —1、G 号矿体。
高松山区矿体严格受构造控制,与金属硫化物、Au 、Ag 、As 、Sb 、Cu 等元素关系密切,近矿围岩电阻率较低。
所以本区物化探异常对含金地质体起到了定位和定性作用。
5 矿床地质特征经对物化探异常的系统揭露验证,在高松山矿区共发现矿带一条:高松山矿带;矿段两个:高松山、富强矿段;矿体5条:F 、F 、G 、G -1、G 。
两个矿段特征见表3。
表3 高松山矿区矿体特征一览表Table 3 The ore bodies characteristics of Gaosongshan mining area矿带名称矿段名称矿体编号长度(m )产状(°)品位变化系数(%)厚度变化系数(%)高松山矿带富强矿段高松山矿段F 1400170∠848768F800190∠865659G 1700200∠6512960G -1500176∠705850G600190∠756365矿石中的矿物成分主要有褐铁矿、黄铁矿、黄铜矿、磁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等。
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长石、云母、高岭土、方解石等。
矿物组合属贫硫化物的金—石英组合。
93 第2期 王艳忠等:高松山金矿区地质、物化探特征及找矿方向 矿石类型主要为含金石英脉、构造角砾岩蚀变岩型。
矿石结构为胶结结构,矿石构造为块状、角砾状、细脉、网脉状、浸染、梳状、晶簇、晶洞、条带构造。
围岩蚀变类型主要有硅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高岭土化、硅化,矿化有黄铁矿化、褐铁矿化。
6 找矿标志及找矿方向611 找矿标志(1)构造标志:矿区内北西向断裂是主要的导矿构造,伴生的近东西向、北西西向、北东东向断裂是主要的容矿构造,构造是矿区内重要的找矿标志。
(2)矿化蚀变标志: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硅化、绿泥石化及多种矿化蚀变叠加部位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3)转石标志:高松山矿区地形平缓,搬运距离近,广泛分布的砂金和带明金的转石对利用索源法找矿有较强的指示作用。
(4)物化探异常标志:圈定的磁法异常、电阻率异常、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对岩金找矿有强烈的指示作用,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5)环形影像标志:遥感解译的环形影像是寻找角砾岩型矿体的重要标志。
612 找矿方向通过几年的地质工作,高松山矿区找矿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并探索出适合森林厚覆盖区的有效找矿方法组合:地质+物探+化探+遥感,因而下步工作方向是:(1)对已圈定的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异常和视电阻率异常开展系统的验证工作。
(2)对AuHs10、AuHs18、AuHs19、AuHs20、AuHs21号异常开展1∶1万土壤查证工作,以缩小找矿靶区,扩大矿区远景。
(3)高松山和富强矿段间1500m的空白地段开展的地化剖面测量圈定了较好的异常,从空间位置上看出G 与F 可能为一条矿体,应加大地表揭露验证力度。
(4)高松山矿段2号脉北富强四支沟处有砂金存在,应加大地化剖面测量工作力度,以寻求平行脉。
(5)矿区及外围与火山—次火山活动有关的隐爆—爆破角砾岩筒金矿体具有非常广阔的找矿前景,应加大对遥感解译的环形影像的验证力度,在寻找角砾型矿体上求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