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引领下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研究

合集下载

“健康中国”背景下大学生体育健康需求的课程改革研究

“健康中国”背景下大学生体育健康需求的课程改革研究

“健康中国”背景下大学生体育健康需求的课程改革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健康中国”已经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目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体育健康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而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其体育健康状况备受关注。

当前大学生在体育健康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体质下降、运动意愿不强、运动方式单一等。

对大学生体育健康需求进行研究,探索适合大学生的体育健康课程改革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作为未来社会的希望,大学生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

对大学生体育健康需求进行深入研究,为其提供更适合的体育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大学生体育健康状况、体育课程现状以及体育健康需求进行分析,提出科学合理的课程改革方案,为大学生的体育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当前大学生的体育健康需求情况,探讨如何通过课程改革来满足这些需求。

具体目的包括:1.分析大学生体育健康现状,揭示存在的问题与挑战;2.分析大学生体育课程现状,了解目前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对大学生体育健康的影响;3.探讨大学生体育健康需求的特点和变化趋势,为课程改革提供依据;4.提出针对大学生体育健康需求的课程改革方案,以提高大学生的体育健康水平和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5.探讨课程改革的实施策略,包括教学方法、评估方式、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改进,以确保改革效果的实现。

通过研究,旨在为大学生体育课程改革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推动大学生体育健康事业的发展,助力构建健康中国。

1.3 研究意义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大学生体育健康需求的课程改革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他们的身体健康对于国家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而大学生正值青春期,身体发育较快,对于体育锻炼的需求也相对较高,因此深入研究他们的体育健康需求,对于提高大学生整体健康水平,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健康中国”背景下大学生体育健康需求的课程改革研究

“健康中国”背景下大学生体育健康需求的课程改革研究

“健康中国”背景下大学生体育健康需求的课程改革研究随着中国“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大学生体育健康需求日益凸显。

当前,大学生生活节奏紧张,学习压力大,缺乏运动锻炼的问题日益突出,导致慢性疾病和心理健康问题的上升。

针对大学生体育健康需求,对体育专业课程进行改革研究,助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已成为当前的紧迫需求。

一、背景1.1 “健康中国”战略提出2016年10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建设健康中国战略。

其中指出,要加强全民健康素养教育,深入实施健康教育,促进全社会形成关爱健康、注重预防、自觉参与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

这一战略的提出,为大学生体育健康需求的提升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指导方向。

1.2 大学生体育健康需求凸显当前,大学生学习压力大,生活节奏紧张,学生们普遍缺乏运动锻炼,长时间的坐姿生活,导致肥胖、近视、心理健康问题等随之而来。

根据一些调查显示,中国大学生的肥胖率、近视率和心理问题发生率都呈现出上升趋势。

大学生体育健康需求亟待得到重视和解决。

二、大学生体育健康需求的课程改革研究2.1 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过于注重技能和规则的传授,忽视了体育的文化内涵和健身功能,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程缺乏兴趣。

大学体育教育需要改变这种现象,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使学生了解到体育的文化价值、健康意义,并能够在实践中体会到体育锻炼对自己身心健康的好处。

2.2 多元化体育课程设置当前大学体育课程以传统的田径、篮球、足球等为主,对于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和兴趣缺乏满足。

应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增加多元化的体育课程,如瑜伽、拉丁舞、羽毛球、自行车骑行等,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的体育项目进行锻炼,从而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2.3 强化体育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大多是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为主,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自主锻炼能力。

基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设想

基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设想

基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设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健康成为了人们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

为了推动国家健康事业的发展,中国政府提出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旨在提高国民健康水平,构建健康中国。

而高校体育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背景下也将迎来深刻的改革。

本文将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角度出发,设想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路径。

一、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要加强学校体育教育,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

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体育健康水平。

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设置多种体育课程,如游泳、篮球、羽毛球、瑜伽等,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体育课程的设置也要与学生的专业和兴趣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也能够培养自己的运动能力。

比如在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以设置一些与电子竞技相关的运动项目,让他们在竞技的同时也能够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

二、注重体育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应当注重体育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活动的参与,更好地了解体育运动的乐趣和意义。

可以通过组织各种体育竞赛、运动会等方式,让学生将所学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领导能力和责任感。

在校园中设置各种健身设施和器材,为学生提供方便的锻炼场所和条件。

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三、强化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理念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需要强化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理念,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应当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和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使其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和体育理念。

健康中国视角下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研究

健康中国视角下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研究

健康中国视角下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研究近年来,在健康中国的背景下,中国的学校体育逐渐开始发生改革和发展。

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包括改革的动因、改革的方向以及改革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改革的动因学校体育的改革源于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关注。

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但是,现代学生大多数时间都在室内学习,缺乏运动,对身体的影响非常大。

此外,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体育课程内容的单一、学生参与热情不高、教学方式的单一等,这些都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基于此,改革学校体育教育变得非常必要。

二、改革的方向改革的目标是将学校体育教育变得更加实用,全面,有针对性和富有乐趣。

具体来说,改革的方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增加多元化体育项目现代社会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不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运动技能,而是更加强调全方位的发展。

因此,在课程中增加更多多元化的体育项目,如舞蹈、武术、游泳、攀岩等,以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

2、注重体育精神的培养学校体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更是培养体育精神。

在体育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国内外优秀的体育文化成就,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情和兴趣,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其他的体育精神。

3、改进教学于方式和手段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使得学校体育教学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电子屏幕及其他先进的技术设备,使用VR 华丽视频和电子多媒体素材来进行教学,可以更直观更形象地展示各种运动动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运动动作。

4、提高师资水平师资队伍素质是改革的重要保障。

应加大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更加注重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和职业前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的教师参与到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中来,使得更具专业素养的教师来教育现代学生。

“健康中国”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研究

“健康中国”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研究

“健康中国”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研究作者:赵嘉宜李广学来源:《科海故事博览·下旬刊》2019年第02期摘要本文从“健康中国”的视域出发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进行了研究。

文章首先从高校体育师资的职业素养有待强化、高校体育健康教育的模式过于单一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健康中国”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又针对这两点问题提出了对应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推进策略,以期能够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健康中国体育教学改革高校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共同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健康优先”的战略发展原则,指出要将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制定了“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的战略主题。

自此之后,“健康中国”的理念渗透到了包括学校体育教学在内的各个社会生活领域,基于“健康中国”创新和优化高校体育教学也成为了高校体育教育人士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鉴于此,本文就从“健康中国”的视域出发,针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推进提供参考。

一、“健康中国”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现存的问题要从“健康中国”的视域出发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首先要基于“健康中国”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念对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反思,明白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症结所在。

经过一系列的文献研究和走访观察发现,“健康中国”视域下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如下两点:(一)高校体育师资的职业素养有待强化《“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强调,要“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力度,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纲要中的这一条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健康教育的重视,体现了“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重要性。

然而,综观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开展现状却可以发现:虽然对于绝大多数高校体育教师而言“健康第一”的口号都已经口熟能详,然而真正将这一指导思想贯彻到体育教学实践之中的却是少之又少,相当一部分高校体育教师仍然是喊着“健康第一”的口号,沿用旧有的体育教学思想和体育教学方式,只关注学生的体育考试成绩又提高了多少,很少思考学生的健康素养是否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下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下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2018年(第8卷)第08期学校体育学DOI:10.16655/ki.2095-2813.2018.08.056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下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研究①王琼 孙其刚 陈家起(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 210023)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供给侧改革视角对高校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探究。

指出,当前“健康中国”战略计划以及我国体育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对高质量体育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促使高校在培养体育专业人才模式上进行改革。

本文通过对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供给侧改革的本质内涵和逻辑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了“师夷长技”与“探索自强”,并提出转变高校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设置等路径,为我国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供给侧 体育专业人才 培养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3(b)-0056-02当前我国体育事业在不断地向前发展,促使社会对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但我国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社会的需求存在供需矛盾,目前我国高校培养的体育专业人才的质量和种类对社会需求侧的供给能力严重不足。

因此,亟需对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供给侧进行结构性改革。

1 相关概念1.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1.2 体育专业人才体育专业人才是指以体育为主要任务,具体实施体育主要工作、推动体育事业以及体育产业向前发展的、具备一定的体育专业知识或体育专业技能,并且具备其他相关知识和能力的人。

2 需求侧 —— 社会对体育专业人才需求的分析《“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到2030年,全民健康制度体系要更加完善,要更加协调地发展我国健康领域,普及健康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健康服务质量和健康保障水平,健康产业繁荣发展,基本实现健康公平,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健康中国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健康中国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2020年17期教改新论高教学刊健康中国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彭贻海,刘聪(华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广东广州510641)一、概述“健康中国”在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报告中,被提升为国家战略地位,也是我国首次将“健康”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对我国人民健康需求、疾病医疗、食品安全、环境治理等方面作出相应的回应。

其核心内涵主要为:1.全方位保障我国人民健康,包括身体、心理健康等;2.在我国人民生命全周期中维护、保障其健康与提高人均健康寿命,扩大我国健康服务、健康产业;3.将健康融入所有领域中,并在发展中置于优先位置。

近年来,国家虽然重视学生体质健康,但效果不明显,而高校作为培养国家、社会未来栋梁的基地,是学生走进社会前受最高等教育的场所,“健康中国”提出的要求与目标高校肩负着重要责任,体育教学作为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完善对体育运动认知的“主武器”,对体育教学进行完善迫在眉睫。

为贯彻“健康中国”指导思想与战略目标,需对高校体育教学中不良现状与问题进行探索与改革。

体育教学由老师、学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组成,本文重点研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与课程标准践行情况。

二、高校体育教学现状(一)高校体育健康课程标准贯彻不到位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学、教材等的依据,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作为课程理念,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性,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

“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尊重学生生理特点,尊重学生的兴趣,并在兴趣中进行培养”[1-2]。

在教学评价环节注重学生的态度与意识的发展,“在评价中以发展性评价为核心,是促进学生继续学习的重要工具”等[3],而在实际践行落实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1.体育健康课程标准的课程价值在教学中落实不到位,“教学过程中,教师基本按照教学大纲来教授,缺乏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疾病预防、安全应急与避险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等,与体育课程标准思想不符”[4]。

健康中国”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健康中国”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2020年(第10卷)第19期学校体育学①作者简介:田琳(1984,10—),女,汉族,山西太原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DOI:10.16655/ki.2095-2813.2001-5254-6834“健康中国”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①田琳(太原学院 山西太原 030012)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意识的不断提高,体育健康已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为了实现国家制定的“健康中国”策略,高校必须要加强体育教学改革,从而在时代发展的契机中,发挥自身的社会效用。

基于此,高校体育教师必须要对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以提高学生体育能力,发展学生体育精神为根本教学目标,不断加大公共体育的教学力度,强化学生的体育素质,从而在不断加强教学改革的同时,完成新时代的体育教学任务。

关键词:健康中国 体育教学 体育能力 身心素质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7(a)-0141-03Research o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Reform under theBackground of "Healthy China"TIAN Lin(Taiyuan University, Taiyuan, Shanxi Province, 030012 China)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fe awareness, sports health has become a topic of concern.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trategy of "Healthy China" formulated by the state, universities must strengthen the refo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to play their social role in the opportun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Based on this,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must take a responsible attitude towards students, and improve students 'sports abilities and develop students' sports spirit as the fundamental teaching goals. At the same time of teaching reform, complete the task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Key Words: Healthy China; Physical education; Physical ability; Physical and mental quality1 “健康中国”理念的内涵健康中国不是一句空谈或梦想,也不是一个简单的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期 革提供思路 。
陈立春 , 等 :“ 健康中国 ” 引领下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研究
5 7
门的投资行业 。 因此高校体育专业应该转向于健 康领域的人才培养 , 以应对需求侧的变化 。 1 . 3 健康领域更加广泛 , 人才需求更加多元 “ 2 0 3 0 年 , 健康生活 方 式 得 到 普 及 , 主 要 健 康指标进入 高 收 入 国 家 行 列 ; 到 2 0 5 0 年, 建 成 ”这 与社会主义 现 代 化 国 家 相 适 应 的 健 康 国 家 。 些目标的实现 , 需要通过加强健康教育 、 塑造民 众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 、 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等途 径来实现 。 ① 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 不 仅是课堂内外体育与健康相关学科的融合 , 还体 现着宣传方式的结合和对师资的新要求 ; ② 广泛 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 提高社会体育指导与服务水 平 , 注重生活化运动健身项目的选择与推广 ; ③ 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 。 运动处方库的 大数据健身科技创新平台与服务站点的建立 , 可 有效开展体质监测 , 做好健身运动的风险评估与 防范 ; ④ 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 , 实施不同群体
— — “ 健 康 中 国” 战 略 发 展 的 1 需 求 侧 — 分析
0 1 5年, 李 克 强 总 理 在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中 指 2 健康是群众的基本需求 ” ; 同年 , 党的十八 出 ,“ 届五中全会将 “ 健 康 中 国 ” 升 级 为 国 家 战 略; “ 健康中国 2 ” 规划纲要 》( 以下简 2 0 1 6 年 ,《 0 3 0 称 《 纲要 》 ) 发布 , 指出到 2 0 3 0 年 , 促进全民健 康的制 度 体 系 更 加 完 善 , 健 康 领 域 发 展 更 和健 康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 健康产业繁荣发展 , 基本 实现健 康 公 平 , 主 要 健 康 指 标 进 入 高 收 入 国 家
] 1 的体质健康干预计划 [ 。 学校健康教育推进 、 全
1 . 1 体育产业转型升级 , 体育消费成为热点 国务院关于 加 快 发 展 体 育 产 业 促 2 0 1 4 年 ,《 进体育消费的 若 干 意 见 》 ( 国发 [ 2 0 1 4]4 6 号, 以下简称 《 意 见》 ) 颁 布, 在 体 育 产 业 的 供 给 侧 与需求侧两端共同发力 , 为体育产业发展注入了 — — 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 , 体育消费 新活力 — 成为新的热点 , 这也构成了 “ 健康中国 ” 的重要 内容 。 随着群众健康意识日渐增强和健身热潮的 兴起 , 体 育 休 闲 已 经 成 为 健 康 、 娱 乐 的 最 佳 方 式 ,“ 推动体育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重要力量 ” 的时机已经成熟
] 1 行列 [ 。
本文运用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 , 对 “ 健康中 国 ” 战略背景下需求侧的相关要素进行解析 , 从 而为审视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和谋划供给侧改
0 1 7 0 6 0 9 收稿日期 :2 基金项目 :2 健康中国引领下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吉教 0 1 7 年吉林省高 等 教 育 教 学 改 革 研 究 课 题 “ 高字 [ ]3 2 0 1 7 2号) 作者简介 : 陈立春 ( , 男 , 吉林扶余人 , 讲师 , 硕士 , 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 。 1 9 8 4- )
陈立春 , 刘 丹
(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 吉林 四平 1 ) 3 6 0 0 0 摘 要 :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 , 对 “ 健康中国 ” 引领下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问 健康中国 ” 发展建设背景下 , 体育产业转型升级 , 体育消费成为热点 ; 体育 题进行研究 。 指出 , 在 “ 投资不断增加 , 公共服务日益完善 ; 健康领域更加广泛 , 人才需求更加多元 。 这些给高校体育专业人 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 改革成为必然 。 在对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本质内涵和逻辑关 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 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和做法 , 从培养目标 、 培养方式 、 课程设置 、 就业渠道等方 健康中国 ” 建设提供 面提出了其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路径 , 为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和 “ 参考 。 关键词 : 健康中国 ; 体育专业 ; 人才培养 ; 供给侧 ; 培养目标 ; 培养方式 ; 课程设置 ; 就业渠道 中图分类号 :G )0 8 0 7 . 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8 3 5 9 6( 2 0 1 7 6 0 0 5 6 0 6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推进健康 中国建设 , 习近平 总 书 记 在 2 0 1 6 年在全国卫生 没有全民健康 , 就没有 全 与健 康 大 会上指 出 : “ 面小康 , 要 把 人 民 健 康 放 在 优 先 发 展 的 战 略 地 位 , 推动全民 健 身 和 全 民 健 康 深 度 融 合 。 ”为全 面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指明了目标与方向 。 在体育 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 , 社会对体育专业人才需求 不断增强 , 但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 “ 产品 ” 存在 供需 错 位 现 象 , 目 前 的 “ 产 品” 质 量 与 种 类 对 “ 健康中国 ” 需求侧的供给能力明显不足 。 为此 , 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供给侧必须进行结构性 健 康 中 国” 建 设 和 社 会 需 求 为 目 标, 改革 , 以 “ 以市场为导向 , 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 不断提高与 社会人才需求的吻合性 , 这不仅对于健康服务业 的发展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而且是高校体 育专业破解发展困局的必由之路 。
第3 1卷 第6期 1月 2 0 1 7年1
河 北 体 育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H e b e iS o r tU n i v e r s i t p y
V o l . 3 1 N o . 6 N o v . 2 0 1 7
“ 健康中国”引领下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 供给侧改革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