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宝宝睡整觉

合集下载

乖宝宝睡觉觉顺口溜

乖宝宝睡觉觉顺口溜

乖宝宝睡觉觉顺口溜乖宝宝睡觉觉顺口溜宝宝的睡眠对于他们的健康和发展非常重要。

良好的睡眠不仅有助于宝宝的身体健康,还有助于大脑的发育和记忆力的提高。

为了帮助宝宝获得更好的睡眠,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活泼有趣的方式来帮助他们入睡,一种方式就是通过顺口溜。

顺口溜是一种律动韵文,它通过重复的韵脚和节奏来吸引注意力。

宝宝对于音韵的敏感性非常高,通过听顺口溜,他们能够放松身心,进入梦乡。

下面是几个有关“乖宝宝睡觉觉”的顺口溜,希望能够帮助宝宝们入睡。

1. 小小宝宝,该上床了,轻轻闭上眼,进入梦乡了。

月亮亮睡觉,星星星也睡,乖乖嘘嘘,好梦把你带。

2. 乖乖宝宝,睡个好觉,闭上眼睛,放松你的脑。

天使守护你,星星点点数,好梦甜甜到天亮。

3. 玩一整天,宝宝困了,洗洗小脸,穿上睡衣。

妈妈唱首歌,摇啊摇晃,温暖的被子把你裹。

4.睡觉觉,安静躺床上,熊宝抱在怀里,温暖的好好眠。

闭上眼睛,幸福入梦乡,跟小动物一起玩。

5. 故事书翻开,妈妈给你讲,听着听着,梦境中游玩。

小猫小狗陪你一起跑,全身放松才能床上躺。

6. 晚饭吃饱了,宝宝精神好,洗澡后轻轻抹干净,床上等待睡梦的到。

闭上眼,美国小猪在飞,伴你一起进入甜蜜的夜。

这些顺口溜对于宝宝们来说都是熟悉而舒适的话语,在睡前的过程中得到了重复的使用。

这种重复的模式有助于安抚宝宝的神经系统,使他们放松并迅速入睡。

除了顺口溜,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宝宝入睡。

首先,为宝宝创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

保持房间的安静、温暖和舒适,可以帮助宝宝感到安全并放松。

其次,制定一个稳定的睡眠时间表。

每天都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可以培养宝宝的睡眠习惯和生物钟。

另外,建立一个睡前活动的例行程序也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可以为宝宝提供一个热水浴,听一个轻柔的音乐,读一本睡前故事书,或者进行一些轻松的放松活动,如按摩或做简单的伸展运动。

总的来说,通过顺口溜和其他一系列的睡前活动,我们可以帮助宝宝建立一个良好的睡眠习惯,并帮助他们更轻松地入睡。

五种主流的睡眠方法

五种主流的睡眠方法

五种主流的睡眠方法睡眠训练的方法很多,每个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一样,甚至一家里面不同的孩子睡眠问题也不一样,家长应该创造自己的睡眠训练体系。

建议家长在给孩子进行睡眠训练之前,多了解几种方法,明白每种方法的优劣,选择一个能坚持到底的方法。

当然,家长也可以从每个方法中选择自己喜欢和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综合到一起,形成适合自家孩子的一种睡眠训练方法。

1.无泪法(No Tears)无泪法提倡让孩子平静的入睡,并在他哭的时候马上给予安慰。

《宝贝睡眠圣经》的作者威廉希尔医生,提倡这种方法。

对于养成奶睡,夜醒频繁的宝宝,这是一项有效的方法。

适用:夜醒频繁,奶睡依赖,抱睡奶睡,夜醒频繁当孩子夜醒要吃奶,哭闹时第1次夜奶:步骤1:用手指头按按她的嘴,或者轻按她下巴,或者轻拍,看能否不吃奶直接睡去,步骤2:如果孩子仍然哭闹,就坐起来给他喂奶,记录下开始喂奶的时间,步骤3:喂奶中观察孩子的反应,当孩子吸吮速度由快变慢,快要睡着时,停止喂奶并记录时间。

计算一下这次喂奶的时长。

第2次夜奶:重复步骤1、2、3,但是比上一次喂奶时长减少2分钟。

比如上一次喂奶是6分钟,这一次喂4分钟就拔出来。

如不肯睡,用其他的方式尽量安抚直至睡着。

第3次夜奶:重复步骤1、2、3,再次比上次喂奶时长减少2分钟。

这一次只给喂2分钟。

如不肯睡,仍然尽量安抚。

第4次夜奶:拒绝再给夜奶,醒来后尽量安抚。

抱睡淡化抱哄入睡的方法是:边走边摇——慢速走摇——站着持续摇——站着偶尔摇——静止站抱——坐着抱——躺着抱——陪躺不抱2.抱起放下法“抱起放下法”是《实用程序育儿法》作者特蕾西提出的睡眠训练方法,也是比较温和的一种方式。

适用年龄:4个月以上具体方法为:坚持一套睡前流程如洗澡,抚触,绘本,完成睡前仪式后,把仍然醒着的孩子放入小床,当宝宝哭的时候,家长把手放在他的背上轻拍,让他感觉到我们的存在。

如果他还不停止哭声,就把他抱起来,等他一停止哭声就立刻把他放下。

哄宝宝睡觉的有效方法有哪些

哄宝宝睡觉的有效方法有哪些

哄宝宝乖乖睡觉九个诀窍招数一:适宜的睡眠环境3个月的宝宝,已经可以开始适当地训练他早睡,一般晚上八点以后不要再逗宝贝玩耍,让宝贝提前进入睡眠的环境,电视关小声或者关掉,保持安静,可以适当地放点轻音乐,或者唱点催眠曲给他听。

招数二:区别黑夜和白天用光与声音来促进宝宝生物钟的形成,通过光亮、黑暗的对比让宝宝学会分别白天与黑夜,醒着与睡着的区别。

在早上宝宝该起床的时候,把宝宝放在光线很亮的地方,最好有充足的阳光,给宝宝一个拥抱,用轻柔的音乐将他唤醒。

而在晚上宝宝入睡前一两小时,把室内的光线调暗,在宝宝该睡觉的时候,关掉所有的灯,就剩下一盏小夜灯。

把门关好,不要让门外透光或传进嘈杂声。

窗帘要厚实,避免窗外透近灯光。

Tips:宝宝夜光灯,最好选择蓝色的。

招数三:应对夜间小哭小闹宝宝半夜醒来,一般开始的时候都是哼唧哼唧的,妈妈可以先不要理他,如果他是睡自己的小床的,可以先摇他的摇篮,尽量哄他入睡,让宝贝逐渐学会抵抗饥饿,学会忍耐。

可一旦到他大哭生气了,那很有可能宝贝是真的饿了,可以给宝宝喂点奶后再让他睡。

千万不要宝宝一有动静就去哄,这会造成宝宝的依赖。

适当“狠狠心”对宝宝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还是有好处的。

招数四:督促宝宝规律睡眠大多数宝宝睡不好都是因为习惯不好,没有形成生物钟,自然不会有规律的睡眠。

父母在宝宝较小的时候,要让宝宝形成生物钟,让晚上定时睡整觉形成一种习惯。

每个宝宝的睡眠习惯除了要后天养成,他们本身也有自己的生理规律,爸爸妈妈要寻找孩子本身的睡眠规律,然后量身订制宝宝的睡眠时间表,可以观察宝宝不同时间睡觉后,醒时的精神状态,然后按照宝宝的最佳状态做调整。

招数五:顺从宝贝的习惯小动作哄宝贝睡觉,关键还要注意宝宝的一些习惯的小动作。

如有些宝宝喜欢叼着妈妈的奶头才能睡着;有些宝宝喜欢抓着妈妈的头发才能睡着;有些宝宝要摸着妈妈的眼睛才能睡着,有些宝宝要含着自己的手指才能睡着……摸清宝贝睡觉的小习惯后,顺着他的习惯,很容易就会哄他睡着。

宝宝不抱不摇就不睡觉怎么办

宝宝不抱不摇就不睡觉怎么办

●安抚小物
家长在培养宝宝自行入睡的阶段,可以挑选数样柔软的玩偶或是小被子当作宝宝的安抚替代物,若宝宝在夜间醒来,较容易自行安抚入睡,不过值得提醒家长的是,安抚小物不应只有唯一选择,如过度依赖某件安抚替代物,将来可能必须再次面临戒除依赖安抚物的问题。
注意事项5:渐进缩短贴身陪伴
无论新生儿或已习惯被抱哄的宝宝,都适合采用渐进式缩短陪伴来帮助宝宝学习自行入睡的能力。一开始家长可以采取躺着搂抱的方式,辅以言语及肢体安抚,等宝宝逐渐习惯之后,再慢慢缩短陪伴时间以及肢体碰触,例如从一开始紧抱入睡,慢慢拉开身体的距离,以分床或分房为最终目标。
哄睡技巧Q&A
Q:宝宝在学习自行入睡的过程中反复出现需索安抚的行为,到底该不该顺势给予安抚?
A:自行入睡的习惯需要慢慢培养,无法藉由强制训练一蹴可几,如果宝宝在过程中出现反复需索安抚的行为,家长可视情况给予适当安抚,如此反复的过程可能会持续3~6个月,如果家长能够坚持信念,并且藉由其他
乖宝宝,睡饱饱
优质睡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良好的睡眠质量可提供生长发育最佳助力,家长应该在宝宝出生后协助建立规律的睡眠模式,而不是当宝宝一哭一闹就抱起来摇晃。
并非每个宝宝都是安睡天使,有些宝宝精力旺盛,经常临睡前还因为贪玩毫无睡意,有些敏感宝宝则是浅眠易醒,甚至容易惊醒哭闹,使得爸妈一整晚无法安心入眠。
●寝具—轻柔的寝具可提供舒适的触觉感受,对于帮助宝宝入睡具有正面效果,但须注意床的四周不可放置容易造成窒息的厚重棉被或绳索,以免在家长离开时发生意外。
注意事项3:建立规律就寝模式
宝宝睡前1个小时可以开始进行一连串endi方法仪式,例如:洗澡、喝奶、刷牙、换穿睡衣、说床边故事、听音乐、道晚安,透过规

宝宝晚上不睡觉?教你几招,让孩子一觉睡到大天亮

宝宝晚上不睡觉?教你几招,让孩子一觉睡到大天亮

宝宝晚上不睡觉?教你几招,让孩子一觉睡到大天亮不知道宝妈们在带宝宝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这样一些问题:•宝宝半夜睡不好,一晚上醒来无数次;•宝宝睡觉要抱着,一放下就醒;•宝宝百天睡觉,晚上不睡觉;•宝宝没有固定的睡觉时间;•……在宝妈群里的时间,经常听到宝妈们抱怨孩子的睡觉问题,常见的表现为入睡困难、夜醒、睡眠不足、睡眠时间不规律等。

看来,宝宝睡觉确实是给各位妈妈们出了一道普遍的难题,很多宝妈们自从孩子出生,可以说是一个好觉都没睡过。

今天桐妈就来跟大家谈谈如何更好的让宝宝科学入睡,还妈妈一夜好眠。

宝宝的睡眠时间不同年龄段,宝宝需要的睡眠时间不同。

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给出的“睡眠时长”建议是:新生儿(0-3个月):14-17小时婴儿(4-11个月):12-15小时幼童(1-2岁):11-14小时学龄前儿童(3~5岁):10~13小时学龄儿童(6~13岁):9~11小时其实,具体每个宝宝需要睡几个小时,因人而异,不必太教条。

只要宝宝睡醒后,奶量正常,精神好,很少生病,就是适合宝宝的睡眠时长。

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睡眠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宝宝的生长激素是在睡眠周期里面以脉冲形式分泌出来的。

科学显示,良好的睡眠能够促进宝宝大脑的发育,有明显的益智作用。

此外,睡眠还有一个很好的储能作用,为宝宝白天更好的活动、更好的认知、更好的智力发展奠定基础。

宝宝常见的睡眠问题、导致原因以及解决方法1、黑白颠倒睡对宝宝来说,睡眠是需要慢慢学习的。

大多数宝宝睡不好都是因为习惯不好,没有形成生物钟,所以也没有规律的睡眠,结果导致他们的醒和睡是不分白天黑夜的。

孕期的时候,宝宝24小完全处于“黑夜”,因此几乎所有的1-2个月的宝宝都有日夜不分的情形。

解决方法:出生后妈妈要帮助他更快地区分白天和黑夜的差异,让他白天更多地醒着玩耍,主要睡眠时间集中在夜里。

只要父母给予正确的睡眠习惯培养,到4个月时,宝宝就会自行调整自己的睡眠,成为昼醒夜眠。

宝宝夜醒频繁,我就这样做之后一觉睡到天亮

宝宝夜醒频繁,我就这样做之后一觉睡到天亮

宝宝夜醒频繁,我就这样做之后一觉睡到天亮说到给孩子戒奶我绝对有发言权,宝宝从生下来之后一直都是母乳喂养,慢慢养成了奶睡的习惯,后来宝宝夜醒次数也越来越多,一晚要5.6次,自己根本就睡不好觉,白天太累没精神,宝宝一岁半的时候实在受不决定要彻底戒奶,这样宝宝能睡好,自己也不那么辛苦。

没想到这次3天就成功戒奶了在这次之前我也尝试过很多次,因为一直都是自己看宝宝,爸爸白天要上班没有人帮忙,所以最开始的时候是采取减少孩子吃奶的次数,慢慢戒掉的方法。

但是孩子已经养成习惯,高兴要吃哭要吃没事也要吃两口,不给吃就哭甚至躺地上闹,每次都想狠心不管,但是身边没有旁人可以看孩子,这个时候自己没有办法躲开孩子,还是要面对他。

看着孩子哭泣的小脸蛋实在不忍心,想着反正也是吃,多吃一次也无所谓,最后不得不以失败告终。

元旦放假有三天的时间,我就利用这三天晚上让爸爸照顾孩子,这样也不会耽误他上班。

放假当天晚上就开始实施戒奶的计划,到了要睡觉的时间,宝宝开始掀衣服要吃奶,我就直接躲进厕所,任她怎么哭也不出去。

孩子一度拍门趴在地上,因为孩子爸爸看着所以我也比较放心,狠下心来就是不出去。

最后宝宝哭着跟着爸爸一起去了床上,大概哭了一个小时左右就没有动静睡着了。

晚上我就在沙发上睡觉因为要是在孩子旁边睡的话,孩子醒了之后还是会哭着要吃,最后还是会心软的。

第一天晚上是最煎熬的,一晚上孩子醒了4次,每次都要哭半个多小时,爸爸就小声地安慰拍拍哄睡觉。

一晚上我基本没怎么睡,听到孩子哭就蹲在卧室门口听着,好几次差一点就没有忍住就进去了,就这样第一天的晚上这么过去了。

后来的第二天第三天我都是采用的这种方法,狠心不露面。

白天宝宝睡觉也要吃奶,我就躲进厕所爸爸抱着晃着就睡着了,当然还是免不了要大哭一顿。

到了第三个晚上孩子睡觉哭的时间没有那么长了,而且夜夜醒的次数也少了,第三天基本就1、2次这样经过了三天三夜,爸爸上班前的那晚我就开始陪着宝宝睡了,开始还是有想要吃的想法但是反应已经没有那么激烈了,吭叽上那么一会就睡了,差不多5、6天宝宝就完全不吃奶了。

宝宝睡眠指导手册

宝宝睡眠指导手册

宝宝睡眠指导手册手册一宝宝睡觉好处多多年龄越小,需要的睡眠时间就越长,新生儿平均每天要睡18~20小时,除了吃奶之外,几乎全部时间都用来睡觉:2~3个月时睡16~18小时;5~9个月时睡15~16小时;1岁14~15小时;2~3岁为12~13小时;4~5岁为11~12小时;7~13岁为9~10小时。

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时间逐渐缩短呢?因为睡眠是一种生理性保护,由于新生儿视觉、听觉神经均发育不完善,对外界的各种声光刺激容易产生疲劳,所以睡眠时间长。

随年龄的增长,各系统发育逐渐完善,接受外界事物的能力和兴趣也越强,睡眠时间也逐渐缩短。

现代试验表明,当人在睡眠时生长激素分泌旺盛,这种生长激素正是使小儿得以发育、功能得到完善的重要因素。

所以说婴幼儿时代,多睡对生长发育有限大的好处。

但人与人之间都存在在个体差异,不能强求一致,相同年龄的孩子,每日睡眠时间可能会相差2~3个小时。

有些孩子虽然睡觉少,但精力旺盛,食欲良好,没有一丝困倦的表现,那就不必担心。

如果孩子不但睡得少,而且白天精神萎靡,不爱活动,那么做家长的就应好好找一找原因,是因为环境吵闹呢,还是床铺被褥不合适,需要立即加以调整。

另外,一些孩子在病后,特别是发热性疾病热退以后,机体需要恢复疲劳,睡眠时间可能会比平时延长,这是机体的正常调节,经过充足的睡眠,孩子的身体就会很快复原了。

手册二宝宝夜间哭闹应对法有些小儿子夜间熟睡时突然哭闹不休,是年轻的父母惊慌不安,不知所措。

与其马上匆匆忙忙上医院,不如定下以来,认真仔细地进行观察,找出原因所在。

引起小儿夜啼的最常见原因是非病理性的。

比如饥饿、口渴、憋尿或尿布潮湿,过冷过热、衣服过紧不适、蚊虫叮咬、尖锐的东西触着皮肤或睡卧姿势不好,引起肢体疼痛麻木、呼吸困难等,找到了这些原因并及时除去,孩子就可以安静入睡了。

另外,小儿如有某种疾病,也可导致睡眠不安,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 佝偻病:患这种病的小儿多汗、烦躁、易惊、经常在夜间哭闹不休。

幼儿园健康睡眠指导方案

幼儿园健康睡眠指导方案

幼儿园健康睡眠指导方案幼儿园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校园生活的地方,良好的睡眠对于孩子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幼儿园引入了健康睡眠指导方案。

本文将分为以下十二个部分来探讨这个主题。

一、背景介绍良好的睡眠习惯是幼儿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健康的睡眠对幼儿的身体发育、智力发展、情绪调节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睡眠需求根据年龄段的不同,幼儿的睡眠需求也有所变化。

一岁的幼儿通常需要12-14小时的睡眠,两岁的幼儿需要11-14小时的睡眠,三至五岁的幼儿需要10-13小时的睡眠。

三、睡前准备幼儿园睡眠指导方案强调为幼儿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

在睡前,老师会帮助幼儿洗手、更换衣物,并进行放松活动,如听音乐、讲故事等。

四、睡前活动睡前活动对于促进幼儿入睡非常重要。

在幼儿园中,老师会引导幼儿进行一些轻松舒缓的活动,例如画画、做手工、做伸展运动等,以减轻幼儿的疲劳感。

五、睡眠环境睡眠环境的舒适度对于幼儿入睡非常重要。

幼儿园会确保室内的温度适宜、光线柔和,并使用舒适的床铺和床上用品。

此外,保持室内的安静也是提供良好睡眠环境的重要一环。

六、睡眠习惯养成幼儿园通过睡眠指导方案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老师们会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教导幼儿保持固定的睡觉时间,以及培养独立入睡的能力。

七、营养与睡眠饮食与睡眠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幼儿园会提供营养均衡的膳食,避免过多的咖啡因和糖分摄入,并确保幼儿在午餐后有适当的休息时间。

八、健康问题与睡眠指导方案也会关注幼儿在睡眠中可能遇到的健康问题。

例如,对于经常打鼾的幼儿,老师会引导他们正确的睡姿和饮食习惯,以改善睡眠质量。

九、与家长的合作幼儿园和家长之间的合作至关重要。

幼儿园会定期与家长交流孩子的睡眠情况,提供一些关于睡眠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家长更好地照顾孩子的睡眠需求。

十、评估与调整幼儿园会定期对睡眠指导方案进行评估,并根据效果进行调整。

这有助于幼儿园更好地满足幼儿的睡眠需求,提供更好的睡眠环境和睡前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里有篇东西,让我受益非浅,我觉得还是非常有用的,所以拿出来给他大家借鉴一下,是我在网上转来的,其他妈妈的经验,对我来说也是有点效果的,接续探索....初步成功了 - 训练7个月宝宝睡整觉(2009-05-23 10:05:32)标签:第八个月亲子/育儿成长路上育儿分类:成长路上(0-1岁)首先要感谢这一个月来家人和朋友对我们的关心,很多建议我们都认真阅读思考采纳了。

四个晚上过去了,我们对宝宝的训练初见效果,在这里记录一下,分享一下。

为什么一定要训练宝宝睡觉乐乐从前一直是睡在自己的小床上,跟我们在一个屋子里。

在六个月以前,每晚不是吃奶时睡着了,就是悠着拍着睡着的,一般凌晨3,4点钟的时候醒来一次,我再喂一次奶,然后宝宝一觉睡到6,7点钟。

我们在屋里大声说话,宝宝从来不醒。

对这样的规律大家都挺习惯。

虽然六个月以后完全可以睡整觉,但是想到宝宝多吃多得,我也乐得半夜喂一次奶。

这种平衡在宝宝六个半月的时候打破了。

有一次周日带着宝宝去参加图书节活动,可能是白天太热闹,宝宝晚上醒来3次。

后来几天闷热得很,我们住的屋子是阳面,晚上热得不行,有两个晚上我陪宝宝在北面的屋子睡。

宝宝兴奋极了,又是摸我脸,又是踢腿,晚上也醒,但是我拍一拍,马上就睡过去了。

后来天气凉快点,把宝宝搬回小床睡,宝宝就表现出睡眠失调。

宝宝每次都是靠吃奶睡着的。

睡着后我偷偷把她放在小床里,过了半个到1个小时一定醒,醒了就嚎啕大哭。

我们就赶紧跑过来拍拍,悠悠,看她睡着了,再放回小床,再过1个到2个小时还会醒。

我们再拍再悠。

就这样反来复去。

有时一被放到床上,宝宝马上就醒,一边闭着眼睛哭,一边盯着人是不是还在,只要我的身子稍微离开小床一步,宝宝的哭声马上就升级,嚎啕大哭,有时歇斯底里的哭,为了把人招回来,为了让人抱她。

爸爸妈妈就投降了,赶紧抱起来悠呀拍呀,悠拍都不好使的时候,还得拿出喂奶这招。

有几次,哭得厉害了,宝宝鼻子完全被堵住,喘不上气来,吃一口奶,张嘴喘口气,再吃一口奶,再张嘴喘口气,然后才慢慢平静下来。

就这样宝宝一个晚上要醒3到5次。

有个别晚上醒2次,我都感到很高兴了。

那一段时间,全家人提心吊胆,不敢走路不敢说话,就怕吵醒宝宝,就担心冷不丁哭声又起。

那时我耳朵总能听到宝宝哭,再仔细听又不是,是耳鸣。

爸爸和姨姥姥也闹耳鸣。

两个星期下来,我和宝宝爸都累得筋疲力尽。

后来发展到宝宝只要一醒,我们就赶紧把她挪到大床上,这样可以随时拍拍。

再后来干脆就全程陪睡,不到9点钟,有一个人专职负责陪宝宝睡,宝宝晚上还是会醒,会哭,有时拍也不好使。

有一次是我陪睡,凌晨四点小人家就醒了,然后哭得那个伤心呀,拍也不行,我又困又气又心疼。

宝宝一直折腾到6点也不睡,然后7点半吃完早餐就挺不住,睡了。

小宝的睡眠完全没有规律了。

事已至此,别无选择,一定得解决这个问题。

小宝的睡眠没有规律,质量下降,抛去哭的时间,晚上只能睡7,8个小时。

另外爸爸妈妈也挺不住了。

作为新妈妈,有什么事情都爱着急上火。

多亏有爸爸的支持,有爸爸的智慧,爱心,和耐心,我们遇到什么问题,最终都迎刃而解。

什么办法最适合自己怎么办? 我们很多次上网找资料,发现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外国,睡觉不规律,每晚醒多次的宝宝很普遍。

中文的网站上的评论都是建议补钙,即使是什么儿童医生也是建议测量微量元素,建议补钙;还有很多人说是吓着了,要叫叫魂儿。

我们开始怀疑是不是缺钙。

可是仔细想想我的饮食,不太可能缺钙,母乳喂养的孩子也不太会缺钙。

给这里的医生和护士打了几次电话,她们说不会是缺钙,关键是确保孩子是健康的,确认睡不好不是因为身体不舒服。

宝宝白天可高兴了,身体不适这个因素排除了。

这次调研,让我觉得中文网很大程度上反应了国内信息混乱,鱼目混珠,人云亦云的特点。

英文网上也有很多解释,什么"separation anxiety","teething","refining and expanding new skills - walking, pulling up"。

这些解释都是从心理和行为上找原因,比吃钙片靠谱。

家里面的两本书也都专门有详细的关于睡觉的章节(Baby 411和Touchpoints)。

这中间总是有人提到"Ferber method","crying-out",或者是"controlled cry",就是让宝宝哭,每隔5-10分钟去安抚一下,直到宝宝睡着为止。

这个办法听着让人将信将疑,因为要让宝宝哭,人们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

我们也试着让宝宝哭过,最后就是哭得撕心裂肺,不到10分钟,爸妈现投降了。

后来跟Turrow医生通了电话,她询问情况,确定宝宝没有健康问题,就说了上面这个办法。

我说试了,不好使。

她说了一句"你去读读Ferber的书就知道了。

好使。

"这个时候,我们已经严重地担心小宝的睡眠,就下决心要尝试一下。

经过一番研究,我觉得有两本书是非常可读的,或者说大体上有两个派别的说法。

一个是Dr. Ferber的Solve Your Child's Sleep problems;另外是Pantley的The No Cry Sleep Solutions。

很多人一提起Ferber,就知道他主张让孩子哭。

其实他440页的书详细的讲述了关于婴儿和儿童时期睡眠的特点,各种问题,以及办法。

孩子小时候培养的睡眠习惯对他们的一生都至关重要。

Ferber的论述很客观,提供了大量有用的信息。

想对孩子进行controlled cry 训练的父母一定要读这本书,否则可能会执行得不得法,另外很容易放弃,或者感到深深地内疚。

Pantley 主张的是"怀柔政策",书中列出来几十种办法,帮助孩子慢慢建立起睡眠习惯,通常要几个月到半年看到效果。

这本书深得"Sears"妈妈们的喜欢。

Dr. Sears是主导attachment parenting的领头人物,就是说父母应该24/7/365地跟孩子在一起。

我觉得想帮助宝宝建立良好的睡觉习惯,这两本书就可以了,可以从两个不同角度想想解决方案,看看哪个适合自己家。

读了Ferber的书,我们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

孩子的睡觉能力是没有问题的,在吃奶时一下就睡着了,在妈妈怀里一悠就睡着了。

那么问题在哪里呢 - 问题是"sleep association"。

宝宝习惯于睡前被悠,习惯于在妈妈怀里吃奶睡,当她醒来忽然发现自己在床上的时候,不知道如何自己帮助自己入睡,就只好哭,父母来了,重新吃奶或者悠睡,宝宝就只熟悉这种入睡方式。

所以有几点很重要。

第一是宝宝的作息形成规律,每天睡觉前做同样的活动,她知道洗完澡以后和妈妈玩,然后就是关灯吃奶,然后睡觉。

第二,一定要在床上自己入睡(无论是自己的小床还是爸妈的大床)。

坚决不能悠睡,即使吃奶的时候睡着了,也要帮她清醒一下,然后再自己睡着。

无论孩子是不是和父母同床睡,都要养成自己入睡的习惯和能力,否则就会依靠父母拍和悠,而且半夜还会醒来几次,如果糟糕的话,这样的情况可能持续到4岁以后。

看了书以后,我们觉得Ferber的办法比较适合我们家的情况。

我们给姨姥姥讲了原理和行动方案,姨姥姥半信半疑,说如果我们的办法不好使,她就得出马给小宝念佛经了。

具体的训练过程一切准备就绪 - 心理上的,理论上的,房间布置上的,就只欠东风了。

训练前的几天,我的心情很烦躁,还忐忑不安,就怕宝宝哭得失去控制,想想小宝要受苦了,还要掉几滴眼泪。

2009年5月18日这天,是我们训练的第一天。

我喂完奶,宝宝睡着了,放在小床上的时候故意把她弄醒了,她"嗷"的一声就哭了。

我好紧张,赶紧遛了,然后就派爸爸出马按照下面的方案执行。

下面的方案是Ferber提供的一个建议方案,每次等宝宝哭一会,然后进去安慰,说"宝宝,爸爸在这呢,不要害怕。

爸爸就在周围。

你好好睡,睡醒了明天爸爸陪你玩。

"然后就离开,关键是不要抱起来。

等到下一个间隔时间过了,再进屋安慰小宝,再离开,时间到,再安慰,再离开,直到小宝自己睡着为止。

天数: 第一次等的时间第二次第三次再后面1 3分钟 5分钟 10分钟 10分钟2 5分钟 10分钟 12分钟 12分钟3 10分钟 12分钟 15分钟 15分钟4 12分钟 15分钟 17分钟 17分钟以此类推。

第一天,我没敢进去安抚小宝,重任就落在爸爸身上。

让我惊讶的是宝宝竟然没有歇斯底里地哭,哭声都是可以忍受的。

爸爸进去第四次以后,宝宝竟然自己睡着了。

最神奇的是小人家竟然睡了一整夜,中间爸爸去查岗的时候,宝宝又哼唧了几声,但是很快就睡着了。

但是第一个晚上,姨姥姥很紧张,几乎一夜没睡,耳边总是听见小宝哭声,仔细一听又是幻觉。

可怜的姨姥姥。

小宝,都是你惹的祸。

第二天,爸爸进去第二次以后,宝宝就睡着了。

一晚上我们这屋的***都没有听见宝宝哼一声。

第三天,宝宝没哼唧一声,自己倒头就睡,可能是跟吃奶有点关系。

爸爸强调一定要清醒时放在床上睡。

半夜爸爸查岗时,宝宝正瞪着眼睛四处看,但是没哭,一会就自己睡照了。

第四天,因为特殊原因,我用奶瓶喂的,结果放在床上时超清醒。

放在两分钟以后开始哭,但是哭声不大,爸爸进去第二次以后睡着了,又是睡一整夜。

小宝白天的睡眠质量也有明显提高。

差不多是上午1.5-2个小时,下午1.5-2个小时。

不知是不是爸妈疑神疑鬼,训练的前三天,宝宝早上醒来以后,看见妈妈面无表情,以前都是撒欢似的,特别高兴。

白天目光一和爸妈对视,就马上移向两边,不看我们。

有时会面无表情地盯上我们看,我们逗她,她就是没有反应。

晚上睡前玩也不太高兴。

我们想宝宝一定是生气了。

姨姥姥说宝宝上火了,几天都不拉屎。

今天,也就是2009.5.22,小宝又恢复了常态,和我们笑呀,笑呀,又开始叨咕"ba,ba,ba"。

就是,妈妈从小挨打以后,发誓用不跟姥姥说话的方式惩罚她,现在不也是亲的什么似的。

我们回顾了一下,觉得小宝第一个晚上比较成功,和训练前爸爸对宝宝做的前期工作有关系。

训练前的三个晚上,都是爸爸陪小宝睡的。

爸爸坚持用语言安抚宝宝,但是不抱不悠的原则,也会拍拍她,直到她自己睡着为止,有时要花半个到一个小时。

有了这三天的准备,小宝第一天哭得就不是太厉害了。

正在写这篇博文的时候,也就是第五天,已经睡了一个小时的小宝忽然又哇的哭了,十分种后爸爸去安抚了她,爸爸出来以后她就睡着了,过了半个小时又哼唧了几声。

分析一下可能跟今天领她去市政府办事,又逛了街有关系,晚上也很兴奋。

看样睡觉问题会又反复,需要一段时间会巩固。

但是这几天的实践还是初见成效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