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盐类的水解》用

合集下载

高三复习:《盐类的水解》课件

高三复习:《盐类的水解》课件
返 回
溶液除杂
中有Fe 除掉Fe 应加入镁、氧化镁, 例:Mg2+中有 3+除掉 3+应加入镁、氧化镁,或氢氧 化镁等
Fe3+ + 3H2O Mg + 2H+ Fe(OH)3 + 3H+ Mg2+ + H2 ↑ 3Mg2+ + 2Fe(OH)3 ↓ +3H2 ↑
或:3Mg + 2Fe3+ + 6H2O
- + + + - + -
海南卷)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08 海南卷)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A.HCOOH+H2O . B.CO2+H2O . HCOO- + H3O+
C)
HCO3- + H+ HCO3- + OH- S2- + H3O+
C.CO32- + H2O . D.HS- + H2O .
溶液, 用 0.1000mol·L-1NaOH 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 CH3COOH 溶液,反应恰好 · 完全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完全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A.溶液呈中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溶液呈中性, B.溶液呈中性,只能选用石蕊作指示剂 .溶液呈中性, C.溶液呈碱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溶液呈碱性, D.溶液呈碱性,只能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溶液呈碱性,


混合施肥 草木灰的成分: 草木灰的成分:K2CO3,水解呈碱性 CO32-+H2O HCO3- +OH-, HCO3-+H2O NH4++H2O H2CO3 +OH-, NH3·H2O+ H+, 铵态氮肥——铵盐 水解呈酸性。 铵态氮肥——铵盐,水解呈酸性。 铵盐,

高中化学 盐类的水解及应用

 高中化学  盐类的水解及应用

课时39盐类的水解及应用知识点一盐类的水解及影响因素【考必备·清单】1.盐类的水解2.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多元弱酸盐水解:分步进行,以第一步为主。

如Na2CO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CO2-3+H2O⇌HCO-3+OH-,HCO-3+H2O⇌H2CO3+OH-。

(2)多元弱碱盐水解:方程式一步完成。

如FeCl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Fe3++3H2O⇌Fe(OH)3+3H+。

(3)阴、阳离子相互促进水解:水解程度较大,书写时要用“===”“↑”“↓”等。

如NaHCO3与AlCl3溶液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3++3HCO-3===Al(OH)3↓+3CO2↑。

[名师点拨]①盐类发生水解后,其水溶液往往显酸性或碱性,但也有特殊情况,如CH3COONH4溶液显中性。

②NH+4与CH3COO-、HCO-3、CO2-3等在水解时相互促进,其水解程度比单一离子的水解程度大,但仍然水解程度比较弱,不能进行完全,在书写水解方程式时用“”。

3.水解的规律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4.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的因素(1)内因:形成盐的酸或碱越弱,其盐就越易水解。

如水解程度:Na 2CO 3>Na 2SO 3,Na 2CO 3>NaHCO 3。

(2)外因⎩⎪⎨⎪⎧溶液的浓度: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温度:温度越高,水解程度越大外加酸碱⎩⎪⎨⎪⎧酸:弱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增大,弱碱阳离子的水解程度减小碱:弱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减小,弱碱阳离子的水解程度增大(3)以FeCl 3水解为例[Fe 3++3H 2O ⇌Fe(OH)3+3H +],填写外界条件对水解平衡的影响。

[名师点拨] (1)相同条件下的水解程度:①正盐>相应的酸式盐,如CO 2-3>HCO -3。

②水解相互促进的盐>单独水解的盐>水解相互抑制的盐。

如NH+4的水解程度:(NH4)2CO3>(NH4)2SO4>(NH4)2Fe(SO4)2。

盐类水解及其应用

盐类水解及其应用

于 HCO3-,故 Na2CO3 溶液中 c(OH-)更大,故 C 错。D 项,NaHCO3
溶液中加入 NaOH 固体:HCO3-+OH-===H2O+CO23-,c(CO23-)
增大,Na2CO3 溶液中加入 NaOH,导致 CO23-的水解平衡向左移动,
c(CO23-)增大,故 D 正确。
答案:C
FeCl3+3H2O ⑴加热促进水解
Fe(OH)3+3HCl ⑵HCl挥发
2Fe(OH)3 △ Fe2O3 + 3H2O
29
问题5:Al2(SO4)3溶液加热蒸发后得到固
体是什么?
Al2(SO4)3+6H2O
2Al(OH)3+3H2SO4
尽管Al3+水解生成Al(OH)3和H2SO4,但由于
H2SO4是高沸点酸,不易挥发,加热最终只
在碱性条件下去油污能力强
37
4.工业生产中的盐类水解问题
问题8:金属镁与水反应比较困难,若加一些
NH4Cl很快产生大量气体?为什么?
NH4++H2O
NH3•H2O + H+
Mg+ 2H+ = Mg2+ + H2↑ △
NH3•H2O == NH3 ↑ + H2O
总方程式:
Mg+2NH4Cl=MgCl2+2NH3 +H2
mo/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b=c
B.c>a>b
C.b>a>c
D.a>c>b
23
高考在线
1.(09年重庆10)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
溶液,pH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B

高中化学总复习之知识讲解—《盐类的水解》的解题指导(提高)

高中化学总复习之知识讲解—《盐类的水解》的解题指导(提高)

高考总复习《盐类的水解》的解题指导(提高)【考纲要求】1.巩固理解盐类水解的主干知识。

2.认识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理解盐溶液蒸干后所得产物的判断。

3.根据平衡理论知识处理盐类水解的相关问题。

【要点梳理】盐类水解的应用1.根据水解规律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如NH4Cl溶液显酸性,CH3COONa溶液显碱性等。

2.判断盐溶液中离子的种类及浓度的大小如Na2CO3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Na+、CO32―、HCO3―、H2CO3、OH―、H+、H2O,且c (Na+)>2c (CO32―),c (OH―)>c (H+)。

3.配制易水解盐溶液时,要注意抑制水解如配制FeCl3、AlCl3溶液时滴加几滴稀盐酸,配制Na2CO3溶液时滴加几滴NaOH溶液。

配制FeCl2溶液时除滴加几滴稀盐酸抑制Fe2+水解外,还需加铁屑防止Fe2+被氧化。

4.实验室贮存试剂时,要考虑盐的水解如Na2CO3、NaHCO3溶液显碱性,而不能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贮存。

要点诠释:盐溶液蒸干时所得产物的判断方法(1)盐溶液水解生成易挥发性酸时,蒸干后一般得对应的弱碱,如AlCl3溶液蒸干后得Al(OH)3。

因为AlCl3溶液中Al3+水解吸热:AlCl3+3H2O Al(OH)3(胶体)+3HCl,加热蒸干HCl挥发,水解平衡右移,得到固体Al(OH)3,再灼烧后Al(OH)3受热分解变成Al2O3。

NaHCO3溶液低温蒸干后可得NaHCO3固体,再灼烧NaHCO3固体后分解变成Na2CO3。

注意:“蒸干”与“蒸干灼烧”的区别,如AlCl3溶液蒸干得Al(OH)3,若为“蒸干灼烧”得Al2O3。

(2)盐溶液水解生成难挥发性酸时,蒸干后一般得原物质,如CuSO4溶液蒸干得CuSO4固体。

(3)考虑盐受热时是否分解。

因为Ca(HCO3)2、NaHCO3、KMnO4、NH4Cl固体受热易分解,因此蒸干Ca(HCO3)2溶液得CaCO3固体;蒸干NaHCO3溶液得Na2CO3固体;蒸干KMnO4溶液得K2MnO4和MnO2的混合物;蒸干NH4Cl溶液不能得到固体。

盐类水解 知识点总结高中

盐类水解 知识点总结高中

盐类水解知识点总结高中一、盐的定义盐是由一个金属离子和一个非金属离子结合而成的化合物,通常是由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离子键形成的。

盐类化合物通常呈结晶状,具有一定的溶解性。

常见的盐包括氯化钠、碳酸钙、硫酸铁等。

二、水解反应的基本原理在水溶液中,盐类化合物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即分解成原来的离子组分。

水解反应的基本原理是盐溶解后,其离子与水分子发生相互作用,产生氢氧根离子和对应的酸根离子。

例如,氯化钠在水中可以溶解成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水解反应如下:NaCl(s) + H₂O(l) →Na⁺(aq) + Cl⁻(aq)其中,Na⁺和Cl⁻都是盐类的离子组分,而被水分子溶解并与之发生相互作用,形成水合离子。

三、影响水解的因素1. 盐的性质:不同种类的盐在水中的水解程度可能不同,与其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稳定性、电荷大小和水合能力等有关。

2. 溶解度:盐类的水解还受到其在水中的溶解度的影响,溶解度越大,水解的速度和程度可能越高。

3. 离解度:盐在水中的离解度也会影响其水解的程度,离解度越大,水解的程度可能越高。

四、水解产物盐类水解产物包括氢氧根离子(OH⁻)和对应的酸根离子。

具体产物取决于盐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性质以及水的性质。

例如,氯化钠的水解产物包括氢氧根离子和氯化氢:NaCl + H₂O → Na⁺ + Cl⁻ + H₂O → NaOH + HCl五、实际应用1. 化学实验:盐类水解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反应,用于教学和实验室研究中。

2. 工业应用:盐类水解也在一些工业生产中有重要应用,如金属冶炼、有机合成等。

六、总结盐类水解是化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了解盐类水解的知识有助于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和应用。

本文对盐的定义、水解反应的基本原理、影响水解的因素、水解产物及实际应用进行了总结,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高三复习 人教版 盐类的水解

高三复习 人教版 盐类的水解
盐类的水解
★★★★★★★★
教师:★★★★★★
[考纲定位]
一.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 二.了解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 三.了解盐类水解的应用。
【一、盐类水解的概念及实质
1.概念 在水溶液中,盐的离子结合水电离出的 H+或 OH-生成 弱电解质 的反应。 2.实质 离子结合 H+或 OH-→c(H+)或 c(OH-)减小→水的电离平衡右移 →c(H+)≠c(OH-)→溶液呈 酸性 或 碱 性 。
等。
性,pH> 7 ,
如 CH3COONa、Na2CO3、K2CO3、NaHCO3 等。
(3)弱酸弱碱盐水解程度较大(水解相互促进反应) ①酸强于碱显 酸 性,如(CH3COO)2Cu 等。 ②碱强于酸显 碱 性,如(NH4)2S 等。 ③酸碱相当显中性,如③CH3COONH4 等。 (4)弱酸酸式盐水解,取决于酸根离子的 电离 和 水解 的相对 大小。
【解析】 水解平衡常数与 KW 一样,仅与温度有关, 故稀释溶液时水解平衡常数是不变的,A 项错;CO2 通入 溶液中,相当于生成 H2CO3,可以与 OH-反应,而促使平 衡正向移动,B 项正确;升温,促进水解,平衡正向移动, 故ccHCCOO323--增大,C 项错;D 项,加入 NaOH,碱性肯定 增强,溶液 pH 增大 ,故 D 项错。
3.特点
(1)一般来说,水解反应是 不彻底 的。水解反应是可逆 反应,
存在水解平衡。
(2)水解反应可看作 中和反应 的逆反应,因此,水解反应是
吸 热反应。
规律 谁弱谁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 同强显中性。
盐的类别
强酸强 碱盐
强碱弱酸 盐
强酸弱碱 盐
弱碱弱酸盐
是否水解 溶液酸碱性

盐类的水解高考知识点

盐类的水解高考知识点

盐类的水解高考知识点盐类的水解是高考化学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一种反应类型。

在盐类溶液中水解产生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会影响溶液的酸碱性质。

下面将介绍盐类的水解及其相关的知识点。

一、酸性盐的水解酸性盐是指含有酸性阳离子的盐,如NH4Cl。

当酸性盐溶解在水中时,酸性阳离子会与水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较强的酸性物质。

以NH4Cl为例,NH4+离子与水分子发生反应生成NH4OH和HCl。

NH4OH是一种弱碱,而HCl是一种强酸。

因此,NH4Cl溶液呈酸性。

二、碱性盐的水解碱性盐是指含有碱性阳离子的盐,如Na2CO3。

碱性阳离子在水中与水分子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碱性物质。

以Na2CO3为例,CO32-离子与水分子反应生成OH-离子和碳酸根离子(HCO3-)。

OH-离子是一种强碱,而HCO3-是一种弱碱。

因此,Na2CO3溶液呈碱性。

三、中性盐的水解中性盐是指既不含有酸性阳离子也不含有碱性阳离子的盐,如NaCl。

这类盐溶解在水中,不会引起酸碱性质的变化,所以NaCl 溶液是中性的。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某些中性盐在特定条件下也会发生水解反应。

例如,AlCl3是一种中性盐,但在水中会发生水解反应生成Al(OH)3和HCl。

水解反应的产物和离子浓度决定了溶液的酸碱性质。

四、盐类的水解常数盐类的水解反应可以用水解常数(Kw)来定量描述。

水解常数是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它表示水解反应的强弱程度。

对于一般的盐类水解反应,水解常数表达式可以写为:Kw = [H+][OH-]其中[H+]是氢离子的浓度,[OH-]是氢氧根离子的浓度。

当水解常数大于1时,水解反应偏向生成[H+],溶液呈酸性;当水解常数小于1时,水解反应偏向生成[OH-],溶液呈碱性;当水解常数等于1时,溶液呈中性。

实际上,由于酸性盐和碱性盐的水解反应会相互影响,导致水解常数不仅与盐的性质有关,还与溶液中其他物质的浓度有关。

因此,水解常数的计算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

盐类水解高考知识点

盐类水解高考知识点

盐类水解高考知识点盐类水解是高考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涉及到盐类在水中的溶解和水解反应。

下面将详细介绍盐类水解的相关知识。

一、盐类的溶解盐类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可以在水中溶解。

当盐溶解时,离子会与水分子发生作用,形成水合离子。

这种过程被称为盐的溶解,也可以看作是盐的离解。

二、盐类的水解1. 盐的水解当某些盐溶解在水中时,水分子会与盐中的离子发生反应,形成新的物质。

这种反应被称为盐的水解。

2. 强酸盐的水解强酸盐是指酸性离子与金属离子组成的盐,如硫酸铵(NH4HSO4)。

当强酸盐溶解在水中时,酸性离子会与水分子反应,生成酸性溶液中的H+离子。

3. 强碱盐的水解强碱盐是指碱性离子与金属离子组成的盐,如氢氧化钠(NaOH)。

当强碱盐溶解在水中时,碱性离子会与水分子反应,生成碱性溶液中的OH-离子。

4. 中性盐的水解中性盐是指酸性离子与碱性离子组成的盐,如氯化钾(KCl)。

当中性盐溶解在水中时,其离子不与水分子反应。

三、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1. 键能力离子的键能力越强,盐的水解程度越小。

如果某个离子的键能力很强,离子在溶液中很难与水分子反应,导致水解程度较低。

2. 离子电荷离子电荷的绝对值越大,盐的水解程度越大。

电荷绝对值大的离子会与水分子形成更强的电荷作用力,使得水解反应更容易发生。

3. 溶液浓度溶液浓度越高,盐的水解程度越大。

在浓溶液中,离子相互之间的碰撞频率增大,从而加快了水解反应的进行。

四、盐类水解的应用盐类水解在生活和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氢氧化钠的水解反应可以用于制取氢氧化铝;氯化铵的水解反应可用于制取氨气等。

总结:盐类水解是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涉及到盐的溶解和水解反应。

不同类型的盐在水中的水解程度会受到离子键能力、离子电荷和溶液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盐类水解的应用也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业中。

注意事项:以上内容为一篇关于盐类水解的1000字文章,介绍了盐类溶解和水解的相关知识,以及影响因素和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Cl-)>c (NH4+)>c (H+) >c (OH-)
②、两种物质反应,其中一种有剩余:根据过 量程度考虑电离或水解
a.混合后溶液呈中性的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例3:氨水和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呈中性,反 应后所得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是___。 解析:由电荷守恒可得: c(NH4+)+c(H+)=c(OH-)+c(CI-) 又因为溶液呈中性,所以有: c(OH-)= c(H+) c(NH4+)= c(CI-) 故有:c(NH4+)=c(CI-) >c(OH-)=c(H+)
CuCl2+2H2O 或Cu2++2H2O
热水:升温能够促进水解 配制CuCl2溶液,为防止出现浑浊,应加少量的
Cu(OH)2+2HCl-Q Cu(OH)2+2H+ -Q
稀盐酸 _______
问题2:用热水配制硫酸铁溶液时,同样 会产生混浊?怎样才能用热水配制出澄 清的硫酸铁溶液?
如:配制FeCl3或CuSO4溶液:先把氯化铁溶于适 量稀盐酸或稀硫酸,然后再加水稀释至适当浓度。
CH3COOH + NH3●H2O
4.盐类水解的特征
• 盐类的水解反应可以看做是酸碱中和反应 的逆反应:
• 这说明盐类的水解反应: • ①程度很弱(因为中和反应一般程度较大,往往 进行得较为彻底); 水解程度很弱,故水解产物极少,盐溶液的 酸碱性极弱(彻底双水解的水解完全) • ②吸热(因为中和反应一般放热); • ③在一定条件下,可达到水解平衡状态,当条件 改变时,平衡将发生移动,符合勒夏特列原理.
(3)盐的制取
有些盐会完全水解,如硫化铝遇水发生完全水解,因此 不能在湿态下获得硫化铝,只能由单质直接反应制取.
又如: AlCl3 、 FeCl3、MgCl2直接蒸发不能制得AlCl3 和FeCl3 、MgCl2 固体 AlCl3+ 3H2O Al(OH)3 + 3HCl 蒸发水分时,HCl挥发,平衡正向移动,最后得到 Al(OH)3,灼烧,最后得到的固体产物是氧化铝。 欲在加热、灼烧过程中得到AlCl3、FeCl3 、MgCl2 固体, 可在蒸发水分时不断( )。 通入干燥的HCl气体
水解理论:水解离子的浓度大于水解生成粒子的浓度。 例如Na2CO3溶液中:c(CO32-)>c(HCO32-)≫c(H2CO3) (多元弱酸根离子的水解以第一步为主)。
H20 H+ + OHc (Cl-)>c (NH4+)>c) > c(显性离子)>c(不显性离子)
⒊质子守恒(水的电离守恒):电解质 溶液中分子或离子得到或失去质子 (H+)的物质的量应相等。
在碱性盐溶液中OH-守恒,在酸性盐溶液中 H+守恒。 c(OH-)=c(H+)+ c(HCO3-)+2c(H2CO3) 练习:写出醋酸钠溶液中的三个守恒关系。
6、化学实验中的盐类水解问题 (1)配制和保存易水解的盐溶液 问题1:为什么用热水配制CuCl2溶液,溶 液会出现浑浊?怎样配制澄清溶液?
越弱越水解,水解程度越大,酸碱性越强 同浓度:碱性
Na2CO3﹥NaHCO3﹥CH3COONa 酸性:HCO3-﹤H2CO3﹤CH3COOH
• ⑵.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判断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一般思路为:
• A.若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AB型) , • 首先考虑电解质的电离——将其电离成离 子,然后考虑“弱离子”的水解,综合分 析得出: c(不水解离子)> c(水解离子)> c(显 性离子)> c(隐性离子)
两溶液混合时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
综合分析:化学反应、电离因素、水解因素 ①、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盐 (单一盐溶液) 例2:等体积等浓度的氨水和盐酸反应,反应 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是:______。 解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3· 2O+HCl = NH4Cl + H2O H 因为是等体积等浓度反应,即反应后 只得到NH4Cl溶液(与例1同),所以有:
⑶、多元弱碱阳离子分步水解一步写;
⑷、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水解与电离共存。
⑸、双水解可视为完全反应,用“=”。出现“↑”、 “↓ 格式: 弱离子 + H2O
弱电解质 + H+(OH-)
剩下什么离子显什么性
双水解:
当含有两种水解情况相反的离子的溶液混合时,两
种离子的水解相互促进,双方的水解程度均增大,有些甚 至于彻底水解,如:
[小结]:配制易水解的金属盐溶液应 同种酸 加少量的______________
(2)试剂瓶的选用:
问题3、说明盛放Na2S 、Na2CO3 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的原因, NaF溶液能否用玻璃瓶?
Na2CO3、Na2SiO3等水解呈碱性,不能存放在磨口玻 璃塞的试剂瓶中;NH4F不能存放在玻璃瓶中,应 NH4F水解应会产生HF,腐蚀玻璃 。
+
酸 性 [H+ ]>[OH-]
NH3.H2O + HCl NH3.H2O + H+
CH3COONH4的水解历程:
纯水中:H2O 加CH3COONH4: CH3COONH4 H+ + OH★
CH3COO- + NH4+ CH3COOH
NH3 H2O

溶液中: [H+]
CH3COONH4+H2O
[OH- ]
谁弱谁水解、越弱越水解、都弱都水解——程度; 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弱弱具体定——结果; 越弱越水解、越热越水解、越稀越水解。
问题2:盐溶液酸碱性的判断方法是什么?
如何比较不同盐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8.盐水解的应用
⑴盐溶液酸碱性及其强弱的判断方法 盐溶液酸碱性判断: 谁强显谁性,都强显中性 强酸强碱盐---中性 强酸弱碱盐---酸性 弱酸强碱盐—碱性 弱酸弱碱盐---中性、酸性、碱性(视相对强弱而定) 盐溶液酸碱性强弱的比较:
离子方程式 CH3COO- +H2O
[H+ ]<[OH-]
CH3COOH+NaOH
CH3COOH+OH-
NH4Cl的水解历程:
纯水中 : H O 2 加入NH4Cl:
OH
_
+ H+
-
[H+ ]=[OH- ]
NH4Cl = NH4 + Cl
NH3.H2O
NH4Cl +H2O 离子方程式:NH4+ +H2O
自我检测:
判断下列水溶液的酸碱性(均为0.1mol· -1): L ①CH3COONa ⑤AlCl3 ②NH4Cl ⑥NaHCO3 ③Na2CO3 ④KCl ⑦(NH4)2SO4 中性:④
碱性:①③⑥
酸性: ②⑤⑦
问题1:为什么盐溶液会呈现一定的酸碱性?
一、盐的水解
1.定义: 在水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 离子)与水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 反应。
盐类水解的应用
3、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当有弱碱 阳离子和弱酸阴离子之间能发出双水解,则不 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泡沫灭火器灭火原料: NaHCO3和Al2(SO4)3 3HCO3-+Al3+=Al(OH)3 +3CO2 原理: 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 说 明原因. 1. H+ CH3COO- K+ Cl- 弱电解质 2. S2- Al3+ Cl- Na+ 双水解 3. CO32- NO3- H+ K+ 气体 4. Cl- Ca2+ NO3- CO32沉淀 5. Fe2+ H+ ClNO3氧化还原
NH4Cl=NH4++ClNH3· 20 H OH- + NH4+
c(NH4+ ) > c(Cl- ) > c(OH- ) > c(H+)
例5:浓度都为0.1mol/L的NaCN和HCN组成 的溶液呈碱性〔或c(Na+) > c(CN-)〕,则该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关系是________。 解析:混合溶液中,NaCN的水解和HCN的电 离因素同时存在.已知混合溶液呈碱性, 推测出电离和水解这一对矛盾中起主 要作用是水解,即NaCN的水解趋势大于 HCN的电离趋势,则有c(OH-) > c(H+), 根据电荷守恒: c(CN-)+c(OH-)=c(Na+)+c(H+) 可以得出c(CN-)<c(Na+),则有: c(Na+) > c(CN-) > c(OH- ) > c(H+)
专题十八
盐的水解
专题说明: 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以 及盐类水解的应用。 本节高考考查重点: (1)水解方程式,特别是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2)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3)水解平衡移动及应用。 本专题涉及面广,选择题、填空题中都可能出现,试题难度 中等。预计2013年高考对本专题内容的考查仍将以元素及化合 物为载体,考查离子反应、溶液酸碱性判断、水解原理的应用 等
离子浓度等量关系
“三个守恒”:以Na2CO3溶液为例。
⒈电荷守恒:
因溶液是电中性的,所以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的
正电荷总数与所有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 •c(Na+)+c(H+)=2c(CO32-)+c(HCO3-)+c(OH-) ⒉物料守恒: 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电离或水解因素,离子会发生变化 变成其它离子或分子等,但离子或分子中某种特定元素 的原子的总数是不会改变的。 c(Na+)=2[c(CO32-)+ c(HCO3-)+c(H2CO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