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什么叫做论文

什么叫做论文论文是指对某个特定课题或问题进行研究、调查和分析后所撰写的一篇学术性文稿。
它通常由引言、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等部分构成。
论文的目的是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独立思考,并阐述作者的观点、研究方法和结果。
一、引言引言是论文的开端,用于引起读者的兴趣并说明研究课题的背景和当前的研究现状。
在引言中,作者应该明确陈述研究目的、研究问题以及研究方法的选择原因,并简要介绍相关理论和前人研究成果。
二、正文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用于详细阐述和分析研究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并展示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
在正文中,作者需要逐步展开对问题的分析,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证,使用合理的实证数据和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同时,要注意语句通顺、逻辑清晰、段落过渡自然,以保证全文的可读性和流畅性。
三、结论结论是论文的总结部分,用于对论文研究的主要结果进行归纳和概括,并回答研究问题。
在结论中,作者应该明确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结论要简明扼要,不出现新的观点或信息,以便读者能够快速理解和掌握整个研究的核心内容。
四、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论文中引用的相关文献的清单,用于证明论点和提供读者进一步深入了解研究课题的资料。
参考文献应按照一定的格式书写,如APA、MLA或Chicago等,以确保引用规范和学术诚信。
总结:论文是一种系统性的学术研究成果的呈现方式,通常包括引言、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等部分。
在写论文时,作者需要对研究课题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并使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
通过合理的论证和充分的实证数据,作者可以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结论,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学术见解。
同时,正确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并列出参考文献是论文写作的重要部分,以确保学术诚信和规范性。
什么是论文——精选推荐

什么是论文
什么是论文:
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
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
两种常见的论文
①学位论文。
学位申请者为申请学位而提出撰写的学术论文叫学位论文。
这种论文是考核申请者能否被授予学位的重要条件。
学位申请者如果能通过规定的课程考试,而论文的审查和答辩合格,那么就给予学位。
如果说学位申请者的课程考试通过了,但论文在答辩时被评为不合格,那么就不会授予他学位。
有资格申请学位并为申请学位所写的那篇毕业论文就称为学位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学士学位论文既是学位论文又是毕业论文。
②学术论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VDC 001.81、CB 7713-87号文件给学术论文的定义为: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的知识和科学记录;
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
在社会科学领域,人们通常把表达科研成果的论文称为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具有四大特点:①学术性②科学性③创造性④理论性。
论文是什么

论文是什么1. 引言论文是指研究者根据特定主题深入探索和分析的学术作品。
它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学术要求,更是展示作者深入研究、批判性思维和学术能力的重要成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论文的定义、特点以及其在学术界和实践中的重要性。
2. 定义论文是学术研究成果的正式记录。
它通常包括问题陈述、研究背景、方法和实验设计、结果分析、讨论和结论等部分。
论文的写作需要严谨的逻辑思维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旨在明确阐述作者的观点、结果和贡献。
3. 特点3.1 独立性论文的独立性是指作者对所研究主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索的能力。
论文不仅要能够独立思考问题,还要具备自主设计实验、收集数据以及进行数据分析的能力。
独立性是论文与其他学术作品的区别之一。
3.2 学术性论文是学术交流和研究的一种重要形式,应该具备一定的学术性。
学术性体现在论文中必须包含对前人研究工作的综述和引用,以及对研究方法和数据处理等方面的详细描述。
学术性是衡量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
3.3 创新性论文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即对研究主题有新的见解或提出新的观点。
创新性是考察作者发现和提出新知识的能力,能够推动学科的进步和发展。
3.4 结构化论文的结构应当严谨清晰,具备一定的层次性和逻辑性。
通常论文应包含引言、文献综述、方法、结果与讨论以及结论等部分。
良好的结构能够帮助读者快速把握论文的内容和思路。
3.5 文字表达规范论文的文字表达应当准确、简洁、明确。
避免冗长的叙述和不必要的修辞,使用术语时要准确表达。
文字表达规范对于传达论文思想和结果非常重要。
4. 论文在学术界中的重要性4.1 学术交流论文作为学术交流的主要形式,是学术界学者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途径。
通过发表论文,研究者可以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观点,得到同行学者的评价和建议,进一步提高研究质量。
4.2 知识积累与传承论文的发表对于学科的积累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阅读和引用别人的论文,研究者可以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自己的研究。
论文有什么用

论文有什么用
论文有以下几个用处:
1. 知识发现和贡献:论文是学术界和研究领域推进知识前沿和发现的一种方式。
通过撰写论文,研究人员可以深入探讨某个问题,并提出新的观点和发现,从而为学术界和相关领域的进展做出贡献。
2. 知识传播和共享:论文作为一种交流和传播知识的媒介,可以促进研究成果的共享和传播。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发表论文,让自己的研究成果为其他人所了解和使用,并使得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能够了解到最新的研究进展。
3. 学术评价和认可:论文是评价学术成就和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
在学术界,研究人员的论文数量、质量以及在顶级期刊上的发表情况等,都是评价其研究能力和学术成就的重要指标。
论文的发表情况也会对研究人员的职业发展和晋升产生重要影响。
4. 提高写作和表达能力:撰写论文需要对研究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整理和归纳研究成果,并将其清晰地表达出来。
这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提高其写作和表达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论证能力。
5. 学术交流和合作:论文是学术交流和合作的重要媒介。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投稿和发表论文的方式,与其他领域的研究人员进行交流和合作,探讨问题、互相启发,并可能形成跨领域的合作关系。
综上所述,论文在学术界和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推动知识的发现、传播和交流,以及评价学术成就和促进学术合作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论文(6篇)

论文(6篇)论文模板篇一化学论文2200字(一):化学分析中误差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措施研究论文关键词:化学分析;误差;影响因素0引言化学分析是十分繁琐的,经过多个步骤的分析与计算才能得出最终的数据结果。
在这一分析过程中,分析方法、试验器具、实验坏境与条件等等因素都有可能对测量结果造成影响,导致分析误差的出现。
1化学分析中的误差主要包括哪些种类1.1过失误差过失误差也被称为粗差,这种化学分析误差的存在是由于工作人员在化学实验与分析的过程出现失误导致的。
常见的过失误差包括加错化学试剂、读错刻度或者用错实验仪器,这些都属于不规范操作,因此所产生的实验数据是无效的。
过失误差通常都是由人为因素导致的,受到的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在化学分析中这种误差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化学实验操作与分析人员只要在操作时严格按照实验规定流程与操作标准来实施,通过科学严谨的操作就可以避免这一误差的出现。
1.2系统误差化学实验分析中的系统误差具有单向性与重复性的特点,就是在同等条件下连续多次进行反复实验测定依然会出现误差。
并且这种误差不是偏高就是偏低,所出现的正负差值还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这是由于某一个固定的因素导致了实验系统出现了误差。
化学实验系统误差形成的因素主要包括方法误差、人为误差以及辅助品误差三种。
其中方法误差指的是化学实驗的方法科学性不足,在化学反应的过程中,由于实验是间断性来实施的,或者实验所进行的空间不同以及指示剂选择等造成了误差的出现。
人为误差指的是化学实验的过程中,由于实验人员的操作不规范或未按照标准流程来操作,导致了实验结果的数据与正确数据之间出现的偏差。
辅助品的误差往往集中在容器误差、水和试剂误差两大方面,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天平、各种容器等都是十分常见的,也往往是必须品,如果实验容器的刻度不准确或者天平的砝码不准确等都有可能影响实验结果。
此外,在实验中试剂和水之间的比例误差,或者受其他原因的影响而出现误差。
在实际工作中,化学实验分析中的误差由于系统因素所造成的相对较少,并且这些因素是可以进行检定与校正的。
优秀论文(共47篇)

仲 刚 、 王殿武 、 许海军 符太有 、 胡莲美 孙 丽萍 、 于德庆 李 晓涛 、 刘彦军 赵 杨 旭 旭
浅述“ 按雨量站控制面积划分单元” 是提高雅砻江流域锦屏 、 官地 等水电站洪 水预报 精度的一个重要方法 张平仓 、 任洪 玉、 张明波 谢 张 平 、陈广才 、 雷红富 蕾、 郑道贤 朱承山、 郑金 陵、 林镜榆 廖梓瑾 、 吴宏旭 王登瀛 、 刘予伟 朱志龙等 王振龙 、 章启兵 、 李 赵 赵 朱 斌、 王炎如 、 许 瑞 等 峥 晓
4 工程信息在水库洪水 调度 中的应用 2 4 不稳定流河段流量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探讨 3
4 赣江干流近 四十年来河床演变规律初探 4 4 遂川江流域暴雨山洪灾害及防御对策 5
鸣1 , , 张士晨 t 、 2 、 落全福3葛从兵i 、 2 、 、邹 2
昆1蔡云峰 梁晓红 1 、 、
邓英春
2 中国山洪灾害区域特征及分区防治对策 6 2 论变化环境下的地表水资源评价方法 7 2 湖南衡阳年月降水量长期预测研究 8 2 灰色关联 分析在水质评价应用 中的改进 9 3 磨刀门水道盐水入侵规律浅析及 预测研究 0 3 试论水资源 的基础性与战略性 l 3 长湖非汛期可利用生态 水量分析研究 2 3 采煤沉陷区雨洪资源利用技术研究 3 3 城市饮水安全应急预案研究 4 3 淮河 干流蚌埠闸上水量分配研究 5 3 山东省城市饮用水 安全评价及供水措施研究 6 3 设计洪水计算中的若干问题及规范的探讨 7 3 非恒定流计算在设计洪水 中的应用 8 3 地下水补给对河流水质浓度衰减过程的影 响 9
7 水动力模型在松花江流域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8 丰满流域专业气象预报 在水库调度 中的应用
9 关 于丰满水库供水保证率 的探讨
什么是论文

什么是论文?论文是学术研究中的一种形式,它是对特定主题或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和探讨的一篇书面作品。
通常,论文由学者、研究人员或学生根据其对某个领域的深入研究和理解,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资料和数据,提出自己的观点、假设或结论,并通过逻辑推理和实证研究来支持这些观点。
论文常见于学术界、科研领域和专业领域,作为学术交流和扩展知识的主要形式之一。
一篇高质量的论文需要具备清晰的研究目的和问题陈述、详细的理论背景和文献综述、合理的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以及准确的结论和讨论。
许多学术期刊、学术会议和学术机构都鼓励和要求研究人员和学生提交论文来分享研究成果和学术见解。
例如,一篇科学论文可以是对某个科学领域的前沿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的作品。
研究者可能会收集相关文献资料,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或采用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并通过数据收集和实验结果来验证或推翻假设。
在论文中,他们需要详细描述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介绍方法和实验设计,展示数据和结果分析,以及提供结论和讨论。
另一方面,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可能会涉及对特定社会问题或现象的研究。
研究者可能会进行文献综述、实地调查、采访、问卷调查等方法来收集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或质性分析。
论文将提供对问题的背景介绍、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的详细描述,以及对研究结果的解释和讨论。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学科领域的论文,如工程技术、医学、人文学科等。
无论哪个学科领域,论文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学术审稿流程,并遵循相应的学术规范和写作风格。
它们通常被用于推动学术研究的进展,分享知识和成果,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好的,以下是一个通俗的比喻来解释论文的概念:想象你是一位大厨,你想要研究和分享一种新的烹饪方法,比如说如何烹饪一道美味的披萨。
你开始收集相关的烹饪技巧、食材和配方,并进行实验和尝试。
论文就像你最后呈现给别人的成果报告。
你会详细记录整个研究过程,从研究背景开始介绍为什么选择研究披萨,然后解释你使用的烹饪技巧和配方的原理。
议论文(精选10篇)

议论文议论文(精选10篇)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议论文了吧,议论文是描述文章具体内容的一种文体。
一篇什么样的议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议论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议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议论文篇1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因为生命中有晴天,就会有阴天,还有雪天,还有雨天……所以,我们生命中的任何困难和阻挠,都不会成为我们生命中的阻挠。
反而会让我们一直向前,不断发展,让我们的人生更加坚强,变得灿烂。
人生的道路上,有过快乐,有过伤心,有过迷茫,有过哭泣……可是,这些我们都要学会面对,积极的去面对人生发生的一切,或喜或悲,面对人生道路上的挫折,失败,也许有的人会因此变得消极和自卑,从此将变得自暴自弃。
这样的消极是不对的,反而会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糟糕。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也许正是因为这些,不断激励着许多的人,让许多的人对自己的人生充满着信心和力量。
事实上,每个成功者都曾经历过挫折和磨难,可是他们却不害怕这些挫折,不能阻挡他们,世界上没有一直平坦的道路可以走下去,还有转弯。
小小的风雨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只要自己不轻易言弃,人生路上就会多一份希望,如果我们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挫折,那么我们就真正的去面对自己的人生,只有真正的去面对的自己的人生的时候才有可能找到解决挫折的方法。
在挫折面前,在失败面前,痛苦流泪,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打击自己的信心与信念,这些都是我们不应该有的,我们当面对困难与挫折的时候,应该相信自己能做到,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做,用冷静,沉着的态度去寻找真正的办法来解决问题战胜挫折,从失败和挫折中接受教训,为以后的人生提供更好的道路,让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
没有一个人不经历风雨随随便便的成功,挫折会让我们成长,会让我们去理解身边的人从而变得成熟,人生会经历一个个挫折与困难,我们如果不去战胜它们,那么我们都不会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诗经》中的弃妇诗及其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摘要:《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弃妇诗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类。
本文旨在分析探讨弃妇诗产生的原因、弃妇形象、以及弃妇诗所呈现的思想和价值。
这对于我们了解西周时期的家庭和婚姻生活等多方面都有重要的启示和说明。
关键词:《诗经》;弃妇诗;弃妇形象;思想及价值;女性自我意识Abstract: The Book of Songs is the first set ancient poetry in china, abandoned women poem is one very important category. This paper aims to analysis of the cause of abandoned women poetry, the image of abandoned women and abandoned women poems are presented by the ideas and values. This will help us to understand of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during the marriage and family life, so we can get important inspiration and instructions.Key words:"The Book of Songs"; abandoned women poetry; the image of abandoned women ; ideology and values; female self-awareness《诗经》作为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华文化的优秀遗产,是祖先集体智慧的结晶,弃妇诗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类。
《诗经》中的弃妇指的是结了婚(或定了婚约)又被丈夫或夫家休弃或遗弃的的妇女。
在《诗经》中有众多反映弃妇的诗篇,被专家学者判定为弃妇诗或涉及其弃妇意向的作品至少有11篇。
分别是:《召南·江有汜》、《邶风·柏舟》、《邶风·日月》、《邶风·终风》、《邶风·谷风》、《卫风·氓》、《王风·中谷有蓷》、《郑风·遵大路》、《小雅·我行其野》、《小雅·谷风》、《小雅·白华》。
要判别以上11首诗是否为弃妇诗,首先对弃妇诗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我认为:弃妇诗是抒写因婚姻破裂或丈夫变心而被抛弃的妇女的感受的诗歌。
这个定义要求弃妇诗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弃妇婚后被弃,二是弃妇离开夫家。
这两个条件排除了描写婚前情郎变心离开女子和婚后妻子被丈夫冷落而没有离开夫家这两种情形的诗。
一、弃妇诗大量产生的原因《诗经》三百首,竟然有数十首弃妇诗,原因何在?首先,女性地位的降低。
《幽风·七月》曰“取彼斧戕,以伐远扬”,“三之日于耜, 四之日举趾。
”这些诗句从一定意义上说明西周到春秋中叶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程度,铁器在农业和手工业等当时主要领域被采用和逐渐推广。
铁器的发明促使了农业的进化和发展,于是以母系为中心的社会便转变为以父系为中心的社会。
[1](P16)到了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男性在体能上的优势进一步表现出来,狩猎业和农牧业的发展都是依靠男人来完成的,男性的活动范围大大的扩展了,妇女则渐渐缩小在家庭的狭小范围中,在家庭中的地位明显下降。
应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妇女的家务劳动同男子谋取生活资料的劳动相比较起来已经失去了意义。
男子的劳动就是一切,妇女的劳动成为无足轻重的附属品”。
成为理所当然的“义务”,从而妇女的社会地位下降到从属地位。
母系氏族自然就让位给父系氏族,男女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和氏族中的权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于是女性在社会生产中的主导地位也丧失了,这样,她们的经济地位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逐渐失去了独立生活能力,在生活中一切均受制于男人。
因此她们言行稍不符合男人之愿,轻则遭打骂,重则遭休弃。
恩格斯曾说“母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具有历史意义的失败,丈夫在家庭中掌握了权柄,而妻子则被贬低,被奴役,变成丈夫淫威的奴隶,变成生孩子的简单工具。
”女性地位的降低,就使妇女被弃有了存在的必然性。
其次,礼法制度的束缚。
礼法制度的束缚也是弃妇诗产生的又一原因,《诗经》中的诗歌产生在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礼乐文化在这个时期有极强的影响力“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的缔结权被牢牢控制在宗法家族制度下。
《诗经》时期的婚姻家庭是一夫一妻制初步形成的时期。
但这时的一夫一妻是片面的,只是女方的要求。
《仪礼·丧服》中“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到,故未嫁从父,即嫁从夫,夫死从子”,三从四德把妇女牢牢束缚在以男权为核心的宗法制度中,弃妇就是在男权文化影响下,封建礼教婚姻,封建家长和至高无上的父权的牺牲品,男尊女卑不断升级,女性的人格丧失。
“由于女性失去了经济上和人格上的独立,男性喜新厌旧,肆无忌惮虐待妇女的狂妄之举不受舆论的指责,女性本身又无法拒绝年老色衰的自然规律,于是一幕幕妇女被弃的悲剧就发生了”。
[4](P7)最后,女性人格意识的丧失。
《诗经》中的劳动妇女在对待婚姻的态度上都是比较鲜明的,她们把婚姻当作是一生经营的对象,从而寄托了太多的希望和感情,这种寄托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更多的是对男性感情的寄托。
在她们所处的那个时代,女子大多没有经济地位,要通过婚姻来改变自己的经济状况和生活环境。
宗法制度和礼教制度又使她们在婚姻方面没有太多的选择,所以,一旦女子结了婚,她便会把自己所有的感情都倾注在婚姻上,对待丈夫深情而又专一,可以为爱情不顾一切,自我独立的意识已经丧失了,太过于依靠自己的丈夫,失去了自我,一切以自己的丈夫为中心。
然而,好花美丽不长开,女性的花容月貌也会随着时间的钟摆慢慢荡尽。
男人们贪恋美色而喜新厌旧的弱点便暴露出来了。
然而,既然是婚姻,双方都负有一定的义务了,怎能因为女性的年老色衰而弃之不顾呢?但这却是个事实,却也是弃妇诗产生的一个实实在在的原因。
二、完整的弃妇形象这些弃妇诗多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和抒发自己被弃的无助或痛苦之情,或哀诉被弃的不甘,或怨恨男子的喜新厌旧,或追悔自己一时的轻率,或表达对前夫的绵棉情思。
概括来说,有以下三中类型:第一:敢于痛斥,勇于决裂。
这类诗有《卫风·氓》、《邶风·日月》和《小雅·我行其野》等,这些弃妇诗都以饱含血泪的无比激愤的语言,直诉那些无情无意的负心男子。
《小雅·谷风》中的弃妇,是理家治室的巧手,可她得到的是“将安将乐,女转弃予”的结果。
作品中主人公哭诉道:“将恐将惧,维予与女。
将安将乐,女转弃予!”这也是对负心汉的深刻控诉。
《小雅·我行其野》中的女子远嫁异国被遗弃,心中无比愤恨。
全诗充满怨愤,“千载而下,读其诗者,犹闻其愤怒之声。
”[5](P629)这类弃妇诗形象刚强果断,无缠绵宛转之态,批判锋芒直指负心男子。
深刻地控诉了社会制度的不合理,富有战斗性。
第二:恨中寓爱,痴情旧恋。
这类诗如《召南·江有汜》、《邶风·终风》、《邶风·谷风》、《郑风·遵大路》等。
这些弃妇对自己的丈夫的态度是既恨又爱,爱恨交织,痴情恋旧,充满幻想。
《召南·江有汜》中的弃妇为商人所弃、可她却痴想有朝一日,丈夫“其后也悔”,“其后也处”,幻想有一天重归于好。
《郑风·遵大路》中所描述的弃妇在大陆上扯住丈夫的衣襟,向丈夫乞求的情形。
而《邶风·终风》中的弃妇对粗暴无理、喜怒无常的丈夫更是复杂:她想他想的“寐言不寐”,希望丈夫能在想她在时候“愿言则嚏”“愿意则怀”,简直就是近乎迂阔和天真。
《邶风·谷风》中的弃妇怀念追昔,不忍离去,缠绵悱恻,十分感人。
陈子展先生说:“后四章女子言虽见弃,犹有顾惜其家之意,痴绝,凄绝”。
他明确的指出了这类诗中弃妇的特点:痴情恋旧,充满幻想。
与第一类的弃妇诗相比,她们则显的刚毅果决不足,而顾惜迟疑有余。
这正是当时吃人礼法制度和黑暗恐怖在她们头上布下的阴影,“明知蛇蟹毒,偏与蛇蝎宿”,没有经济上的独立地位,又无人身自由,一旦被弃,除了向丈夫乞求重归于好,幻想他回心转意外,还有什么出路呢!这就是当时女性的悲剧所在。
第三:忧生嗟叹,悲哀自悼,这类诗中弃妇与前两种弃妇形象不同,她们既不痛斥负心男子,也不痴情恋旧,而是顾影自怜,满腹忧伤,满眼迷漫,含着眼泪默默的吞咽被弃的苦果。
这类诗以《邶风·柏舟》和《小雅·小弁》为代表。
两首诗通篇贯穿了一个“忧”字:“如有隐忧,心之忧矣”。
《小雅·小弁》全诗八章,而就有五章反复叹“心之忧矣”。
作品中的女主人公满腹委屈和忧伤“民莫不榖,我独于罹,何辜于天? 我罪伊何?”被丈夫遗弃的不幸,使她不禁质问:“天之生我,我辰安在?”对丈夫仍是情思不断,但却丝毫没有痛斥丈夫之意,顾影自怜,满腹忧伤。
上述三类弃妇诗虽然所述的弃妇性格不同,形象各异,但她们“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悲惨遭遇是相同的。
这些诗以各种方式诉说了她们所遭受的屈辱和不幸,展示了她们在父权和礼教压榨之下,被无情无义的负心男子所弃后的复杂心态。
强烈的谴责了那些“二三其德,士二其行”的负心男子,深刻的批判了当时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可见,弃妇是男权中心文化的历史见证,只有男人有以各种有理或无理的借口弃妻的自由,女人是没有婚姻自由权的,甚至于连自弃的权利都不具备。
在这种文化格局中,男女双方毫无公平对等可言。
《诗经》里记录了男权中心文化将思妇沦为弃妇的全过程,可以说《诗经》是男性无条件征服女性的文献记载。
因为我们可以在《诗经》中看到,在男女基本平等的时代,男性怎样地为“求女”而煞费苦心,然而他们在目的满足后怎样无情地“弃女”。
应该说男子于女子由求而弃的过程,正是女子沦为弃妇的过程,当然,这期间也有重大的社会变故。
在一定程度上,作为那个时代的女子,弃妇的命运似乎无可避免,甚至于连沦为弃妇后的社会批判也无可避免一样。
气势汹汹的男性话语霸权让弃妇为自己申辩的机会都小的可怜,久而久之,弃妇便成为那个时代合理的社会存在了。
因而从弃妇由求到弃,再到社会对弃妇的评价就构成了完整的弃妇形象,所以一个完整的弃妇的形象应该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弃妇被弃前后在家庭角色中所表现出的品格;二是被弃后对此命运的态度;三是社会对弃妇本身态度的品价。
从《诗经》中的弃妇诗来看,所有的弃妇诗中,都有对女性婚前婚后生活的描述,婚前在男子的热烈追求之下,与其结为夫妇,婚后含辛茹苦的操持家务。
在被弃前后一直承担自古三从四德对女人的束缚,无怨无悔的为整个家庭奉献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