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曹姓名人大事记
曹姓迁徙史和家谱简介

曹姓迁徙史和家谱简介早期的曹氏诞生于山东,长期在山东居住和繁衍。
至于迁徙山西、陕西、河北、安徽等地,则是很久以后的事了。
三国以后,原本单纯的曹姓混乱了,不但被曹操冒姓,还有被康国之后冒姓的记录。
汉时,曹姓已经广布于北方及安徽等地。
这是曹姓一个非常重要的繁衍时期。
唐代末年,曹氏大规模南迁江南。
久居北方的曹氏先人为躲避黄巢起义,举家南徙,有的一直展转入闽,迁居漳州一带。
后在福建南部也出现曹氏踪迹,都是这次南迁的曹之后代长期繁衍、播迁的结果。
福建南部的这些曹氏族人,后来又迁居台湾。
现在,台湾的南投、彰化和台北三县是曹姓最多的地区。
宋代以后,曹姓已经广布于中国的大部分地区了。
秦汉时期:汉时曹姓已广布于北方及安徽等地,其中出自姬姓的邾国曹氏,后人多居于谯郡,汉相曹参即属此支。
这时,曹姓是以今天的山东、安徽、河南、江苏北部等地分布最为集中,以至后来曹姓家族的主要郡望均分布于这些地区。
东汉时,已有曹姓移居浙江,安徽等地。
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期:魏晋南北朝时,因北方连年战乱,曹姓开始大举南迁,于唐初迁漳州(今属福建省),后渐至福建的同安、南安、安溪、芹山等地。
东晋时期曹彦家族南迁西晋后期,历时16年的“八王之乱”,使司马氏政权势力耗尽,西晋灭亡后,司马睿于次年3月自称晋王,在江南建立政权。
公元318年,愍帝司马邺死讯传到建康,遂接皇帝位,定都建康(即今长江以南的南京市年),仍以晋为国号,史称东晋。
公元383年,氐族贵族政权前秦以87万大军南下,企图攻占江南,东晋以8万军队抗击,大败秦军于安徽省境内的淝水。
在战乱中,曹姓被迫大迁徙。
安徽青阳县墩头曹姓是三国时曹爽的后人,据《墩头曹氏宗谱》(清曹氏族人修)载,建业十七世祖曹彦(乳名汉)以孝闻世。
大兴三年(320年)被大臣王导和周(凯-几+页)推荐任南朝翰林中书,他任官后的第二年(321年)为避战乱,率家眷宗族1300多人渡江南下,居京口(即今江苏省镇江市)。
在连年战乱中,曹姓又从京口四散迁徙,有的往扶苏,有的往丹阳(今陕西、河南两省间丹江以北地区),有的往洪都(江西省南昌府的旧称),有的往浙(即今浙江省),有的往闽(即今福建省),有的往新安(今江苏省睢宁县),有的转往江北(指今长江以北淮河以南及大别山以东地区,近代多指今江苏长江以北地区),分居18处。
五代十国时河西的曹氏政权是怎么回事

五代十国时河西的曹氏政权是怎么回事?晚唐敦煌从公元848年到907年即张议朝归义军政权时期为晚唐时期。
实际上张氏政权一直延续到唐亡以后大约在公元914年被曹议金曹氏政权取代时,这时中原已是五代时期。
公元842年自吐蕃朗达磨赞死后,吐蕃内部便因争位而发生了内讧,从此走向衰弱。
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沙州富绅张议潮聚结汉、回纥、龙、羌、吐谷浑等各族受尽吐蕃压迫欺凌的民众,乘吐蕃内乱,发动了起义,赶走了吐蕃节度使,一举收复了瓜州和沙州,随后又攻克了东面的肃州、甘州等地和西面的伊州、西州。
唐政府鉴于张议潮的功绩和忠心,于大中五年(公元851年)任命其为河西节度使并兼任沙州、瓜州、伊州、兰州等十一州的观察使,不久又改号为归义军节度使,从此沙州又成为了河西的政治中心。
张议潮于咸通二年(公元861年)率军攻打凉州,将吐蕃完全逐出河西。
自咸通十三年(公元872年)张议潮去世后沙州刺政局开始不稳。
经过一番纷争,其孙张承奉于公元906年建立了“西汉山金国”,自封为“白衣天子”,实行不得人心的割据。
后虽在三次回鹘之战中二胜一败,但也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百姓无不怨声载道。
张承奉迫于内外压力,只好屈辱求和,承认“回鹘是父,天子是子”,西汉金山国也降格为敦煌国,只剩下瓜州和沙州的一隅之地,失去了河西的大部分领地。
公元914年,张承奉死后由沙州富豪曹议金取代,统领瓜州和沙州,开始了归义军的第二个时期--曹氏政权时期。
曹氏家族世袭节度使位1 22年,十分重视经济、军事、文化建设,与邻邦异族和睦相处,敦煌商贸亦颇为繁盛。
五代时期的敦煌五代十国时期,因中唐以后社会上的割据因素依然存在,继续着分裂的局面。
中原王朝各短命政权无暇顾及其他,敦煌归义军政权自立于西陲一隅直到九世纪中叶,将近两个世纪之久。
在这期间最值得一提的是权力由张氏转入曹氏手中。
曹议金于公元914年接管敦煌政权后,辖地只有瓜州、沙州二个州和紫亭、悬泉、雍眼、石城、常乐、新城六镇,人口虽不过百万却在中原支撑了一个世纪。
百家姓:曹姓的来源,姓曹的名人

百家姓:曹姓的来源,姓曹的名人导读:本文百家姓:曹姓的来源,姓曹的名人,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曹一、姓氏源流根据《元和姓篡》的记载,中国的曹姓,最初是颛顼嬴姓的后代。
综合各种史料,曹氏的源流有三:起于黄帝姬姓的后代。
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叔振铎被封于曹,建都陶丘,成为始封之君,也就成为曹氏的始祖。
由邾姓改姓为曹。
提起曹氏姓源,往往同朱氏联系起来。
这是因为朱姓源于周时的邾国,而邾国本来是曹姓所建。
颛顼帝的玄孙陆终生有六子,其中第五子安被周武王封在邾国。
古代邾国贵族一直以国为氏。
后来邾被为楚所灭,安的子孙,一部分改姓朱,一部分则改姓曹。
这两支曹姓子孙都发源于山东省境内,所以,早期的中国曹姓人都来自山东。
古代曹国人来中国后以曹为姓。
古代的曹国,大约在今乌兹别克共和国撒马尔罕的北方和东北方一带。
《北史》、《隋书》等书记为昭武诸国之一。
当时,有曹国人来中国,有的以曹为姓,传之后世。
二、迁徙分布早期的曹氏诞生于山东,长期在山东居住和繁衍。
至于迁徙山西、陕西、河北、安徽等地,则是很久以后的事了。
三国以后,原本单纯的曹姓混乱了,不但被曹cao冒姓,还有被康国之后冒姓的记录。
汉时,曹姓已经广布于北方及安徽等地。
这是曹姓一个非常重要的繁衍时期。
唐代末年,曹氏大规模南迁江南。
久居北方的曹氏先人为躲避黄巢起义,举家南徙,有的一直展转入闽,迁居漳州一带。
后在福建南部也出现曹氏踪迹,都是这次南迁的曹之后代长期繁衍、播迁的结果。
福建南部的这些曹氏族人,后来又迁居台湾。
现在,台湾的南投、彰化和台北三县是曹姓最多的地区。
宋代以后,曹姓已经广布于中国的大部分地区了。
三、郡望堂号【堂号】"清靖堂",又称"无为堂":西汉曹参,在萧何死了以后,继萧何为宰相。
他一本萧何时的办法,所谓"萧规曹随"。
"省刑法,薄税敛,无为而治"。
关于曹姓的历史名人

关于曹姓的历史名人
曹姓是中国姓氏中的一个重要代表。
在中国历史中,曹姓出现了许多杰出的历史名人,他们为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以下是一些曹姓历史名人
的介绍。
曹操是曹姓中最著名的历史名人之一。
他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曾担任过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职务。
他在政治、军事和文学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他所著的《三国演义》也是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曹雪芹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小说家,他的代表作《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曹雪芹出生在江苏省苏州市,他的祖先是明朝遗臣曹钦家族的后代,曹家是中国名门望族之一。
曹雪芹在他的小说中展现出了中国古代帝王贵族的生活和思想,以及中国传统道德伦理的核心。
曹丕是曹操的长子,他是中国历史上魏国的第二任皇帝。
他的统治期间,逐步建立了魏国的王朝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军事和文化改革。
他也是一位文学家,他的代表作有《典论》等。
曹植是曹操的次子,他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
曹植有着卓越的文学才华,在他的作品中,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极致。
他同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政治家,曾出任过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职务。
这些曹姓历史名人,不仅有着卓越的才华和成就,更是中国文化历史上不可替代的重要人物,他们的事迹将永载史册,影响和启迪着后人的前进道路。
关于曹姓的历史及现状研究报告

关于曹姓的历史及现状研究报告一、曹姓历史起源曹姓是华人的常见姓氏之一,起源于汉族,但也有人口分布在少数民族中。
根据历史记载和基因鉴定研究,曹姓主要源于黄河流域的曹国和宋国,也有一部分源于古代的曹族和少数民族。
在周朝,曹国是一个重要的诸侯国,因此很多曹国人以国名为姓。
二、曹姓在各朝代的地位与作用在历史上,曹姓在各个朝代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特别是在汉朝,曹姓子孙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发展。
很多曹姓官员秉公执法、勤政爱民,如三国时期的曹操,他担任东汉末年的大臣,努力维持着东汉朝廷的稳定。
同时,在南朝时期,曹姓也有很多官员担任要职,如曹义宗、曹景宗等人,他们为南朝的政治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曹姓名人及贡献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曹姓名人,他们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例如,曹操不仅是政治家、军事家,还是文学家和书法家,他的文学作品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宝库。
同时,曹姓名人还包括文学家曹雪芹,他创作的小说《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
此外,还有一些科技领域的曹姓名人,如航天专家曹传钧,他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四、曹姓的现状分布与人口统计根据2019年的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曹姓人口总数约为2千万人,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的地区,尤其是华北、东北和西北等地区。
在这些地区,曹姓是一个比较常见的姓氏。
此外,在东南亚和海外华人中也有一定数量的曹姓人口分布。
五、曹姓文化与传统习俗曹姓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和习俗。
首先,春节期间要进行祭祖活动,这是一种纪念祖先的仪式,也是弘扬孝道和家族精神的重要方式。
此外,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节日也会有相应的习俗活动,如扫墓、烧纸冥钞等。
同时,曹姓还有家谱文化,各家族都修有家谱,记录着家族的历史和文化传承。
六、曹姓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增加,曹姓人口的分布和发展趋势也在发生变化。
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导致农村地区的曹姓人口减少;另一方面,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家庭观念的变化,很多家庭只生育一个孩子,导致曹姓人口在城市地区的增长速度也趋于缓慢。
关于曹姓的历史和现代的研究报告作文

关于曹姓的历史和现代的研究报告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曹姓的历史源远流长大家好,我是小明。
今天,我要为大家做一个关于曹姓的报告。
相信很多同学和我一样,对于自己姓氏的来历并不是很了解。
其实,每个姓氏背后都有着丰富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了解了这些,我们就能更加珍惜和自豪于自己的姓氏了。
曹姓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时期。
根据《百家姓》的记载,曹姓的始祖是夏朝时期的曹昂。
曹昂生性刚正不阿,为夏桀王所不喜,最后被贬为民。
后来曹昂的子孙便以"曹"为姓。
从此,曹姓在中国就源远流长、世代相传了。
在历史的长河中,曹姓中出现了许多贤良名士和英雄好汉。
大家都知道著名的曹操吧?他是三国时代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之一。
曹操一生经历了无数战争,最终一统了北方,奠定了魏国的基础。
他不但武功高强,而且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
曹植、曹丕等都是他的儿子,也都是才华出众的诗人。
除了曹操这个著名的历史人物,还有其他一些杰出的曹姓名人,比如曹彬、曹锦等。
曹彬是东晋时期的大文学家,精通经学,著有《七命诀》等作品。
曹锦是南北朝名将,他英勇善战,多次率领军队作战,立下赫赫战功。
到了近现代,曹姓仍然是一个蔚为壮观的大族。
有着杰出贡献的曹姓名人也是汗牛充栋。
比如曹禺就是我国著名的话剧家和剧作家,他的代表作有《雷雨》、《日出》等。
还有北京大学第十任校长曹孟俅等。
可见,曹姓人才辈出,在各个领域都有杰出的代表。
当代曹姓人的分布和习俗根据当代研究,曹姓主要分布在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安徽等地。
这些地区都是曹姓的主要发源地。
不过,由于历史的变迁,如今曹姓人已经遍布全国各地。
在海外,曹姓同样也有一定分布。
每个姓氏,都会因为地域的不同而形成一些独特的习俗和文化特征。
比如,很多曹家人都会在祭祖的时候烧"纸曹"。
这是一种供奉祖先的独特方式。
一些地方的曹家还会在过年时烧制特殊的"曹家年糕"等等。
曹氏名流

摘自《旧唐书之曹氏名流》1、曹华(755—823),山东宋州楚丘人2、曹怀舜,右武卫将军3、曹仁师,左鹰扬卫将军4、曹任哲5、曹令忠,北庭都护(后赐姓李元忠)6、曹进玉,内官7、曹景伯、曹确、曹汾,河南人8、曹全晸,曹翔,河南开封人9、曹诚,沧州刺史10、曹元廓生卒不详。
天后朝(684—704)为朝散大夫、左尚方令11、曹梁,反贼12、曹耽,晋朝时期官吏,永和中为太学博士,升平中迁尚书郎,後为安北谘议参军,有礼记音二卷。
13、曹宪,扬州江都人,儒者14、曹寿,《急就章》曹寿,解15、曹嘉16、曹毗,东晋文学家。
字辅佐,谯国(今安徽亳州)人。
编纂《曹氏家传》17、曹世叔,东汉18、曹摅shu(?—308年),字颜远,魏大司马曹休之后,曹肇之孙,谯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19、曹旦,隋末唐初人物20、曹珍,长史21、曹湛,刘黑闼属下22、曹国珍,左谏议大夫23、曹武彻24、曹妙达25、曹继叔,将军26、曹冏27、曹鉴,郴州富人,郎将28、曹日昇,中官将军29、曹玠,襄州军将30、曹芬31、曹俊,曾为贝州刺史32、曹金岸,牙将33、曹齐,大将34、曹文洽,南仲(人名)裨将35、曹淮玉,内官36、曹玄静,桂州司马37、曹达,官奴38、曹升,曾为徐州刺史39、曹磨,牙帐大将40、曹高任,巂(xī)州刺史摘自《明史之曹氏名流》1、宣宁侯曹良臣,安丰人2、景川侯曹震3、曹鼐,进士及第,字万钟,宁晋人4、甘肃佥都御史曹翼5、保定佥都御史曹泰6、曹钦昭武伯7、兵部尚书曹元8、苏松巡抚都御史曹邦辅9、蓟镇巡抚都御史曹亨10、辽阳副总兵曹簠fu11、甘肃巡抚都御史曹子登12、延绥副将曹文诏13、洪承畴督副将曹变蛟14、曹端15、御史曹祥16、侍郎曹弘17、南京给事中曹景18、总河侍郎曹时19、户部主事曹履吉20、刑科曹润21、通判曹鼎22、御史曹怀23、御史曹学程24、曹学牷《周易可说》25、曹宗儒《春秋序事本末》26、曹参芳《逊国正气纪》27、曹育贤《皇明类考》28、曹璜《治术纲目》29、曹学牷《蜀中人物记》30、曹思学《内则类编》31、曹嗣荣《舆地一览》32、曹安《冀州志》33、曹璘《襄阳府志》34、曹大同《艺林华烛》35、曹胤儒《华严指南》36、曹大章《含斋稿》37、《曹子念诗集》38、曹于汴《抑节堂集》39、御史曹璘40、御史曹学程41、陕西总兵官曹雄42、锦衣卫指挥同知曹敬43、建阳守将曹复畴44、曹兴45、镇抚曹信46、遣指挥曹谅47、德州都督曹得48、御史曹恭49、都督佥事曹俭50、曹凯,字宗元,益都人。
曹姓的发展历史作文

曹姓的发展历史作文说起“曹”姓,那可真是源远流长,有着丰富多彩的发展历程。
据我了解,曹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传说黄帝的后裔陆终有六个儿子,其中第五子安被封在曹这个地方,他的后代就以曹为姓。
这算是曹姓最早的由来啦。
在历史的长河中,曹姓出过不少有名的人物。
就拿三国时期的曹操来说吧,那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
曹操这个人,聪明睿智,有勇有谋。
他在东汉末年那个混乱的时代,凭借着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一步步崛起。
他广纳贤才,麾下有众多能臣武将,像郭嘉、荀彧、许褚、张辽等等。
曹操带着他的大军南征北战,那场面,真是惊心动魄。
记得有一次,曹操率军攻打张绣,张绣原本已经投降,可曹操却犯了个糊涂,收纳了张绣的婶婶邹氏,这让张绣感到十分耻辱,于是又起兵反叛。
曹操猝不及防,在这场战斗中,他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还有爱将典韦都战死了。
这对曹操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
但曹操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他收拾心情,继续征战天下。
曹操还特别善于用人,他不看出身,只看重才能。
比如郭嘉,原本只是个寒门子弟,但曹操发现了他的才华,委以重任,郭嘉也为曹操出了不少妙计。
还有荀彧,那可是曹操的重要谋士,为曹操谋划战略,稳定后方,功不可没。
再说说曹雪芹吧,他所著的那可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曹雪芹的身世颇为坎坷,他家原本也是富贵人家,可后来家道中落。
他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都融入到了这部作品中。
里描写的那些人物,一个个都活灵活现的。
像贾宝玉,出生在富贵之家,却不喜欢功名利禄,整天和姐妹们混在一起;林黛玉,多愁善感,心思细腻,写的诗那叫一个好;王熙凤,精明能干,泼辣狠毒,把贾府管理得井井有条。
曹雪芹通过细腻的描写,把这些人物的性格、命运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还有曹参,他是西汉的开国功臣。
刘邦建立汉朝后,曹参被封为平阳侯。
他在担任相国期间,遵循萧何制定的规章制度,采取“无为而治”的政策,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为汉初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隋唐五代曹姓名人大事记
1、曹宪(约541-645),唐扬州江都(今江苏扬州)人。
南朝及隋唐著名学者。
隋为秘书学士,唐贞观中拜朝散大夫。
2、曹海凝(543——614年),谯郡临涣县(今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临涣镇)人也,曾祖家瑯瑘郡(今青岛琅琊镇),太守银青光禄大夫,祖宝南青州刾史,金紫光禄大夫,父仁州(今安徽固镇县新马桥镇仁和集)都主薄。
3、曹妙达,北朝至隋时(6世纪下半叶)的宫廷音乐家。
曹国人。
祖父曹婆罗传艺于子曹僧奴,再传于孙辈妙达及昭仪兄妹,号称"四曹"。
4、583年12月21日,隋遣兼散骑常侍曹令则、通直散骑常侍魏澹聘于陈,置仓储粟。
5、617 年,曹珍荐李轨称王于天下,李轨称帝,建立纪元年号为安乐,曹珍为尚书左仆射。
6、618年1月12日,桂阳(今湖南郴州)人曹武彻举兵反隋,建元通圣,是为通圣主。
7、618 年,隋西戎使者曹琼据甘州(即今天的甘肃省张掖市),为李轨所灭。
8、窦建德(573-621年),祖籍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市),贝州漳南(河北故城县,另一说山东武城县)人。
妻子曹氏,妻兄行台曹旦。
9、619年,行台曹旦(即曹氏夫人的哥哥)等带兵五万渡过黄河,620年,曹旦攻取济州返回洺州(河北故城县或山东武城县)。
10、621年7月,唐高祖下令将窦建德斩首,又强征窦建德旧将范愿、董康买、曹湛、高雅贤、王小胡等人到长安。
11、623 年,突厥大臣曹般出使唐朝。
12、643 年,曹三良在唐太宗亲征高句丽的战役中,系江夏王李道宗统帅的前锋部队军官,任职折冲都尉。
13、648 年,骁卫将军曹继叔(金乡人今属山东)大败龟兹军队,655年,破胡丛、显养、车鲁等蛮于斜山,拔十余城。
子曹怀舜。
14、676年正月癸未,左金吾将军曹怀舜(金乡人今属山东)等分往河南、北募猛士681年,唐高宗命右武卫将军曹怀舜等率军进击突厥,战于横水,败绩。
免死,流岭南。
15、687 年,桂州司马曹玄静率兵入安南讨伐,擒杀丁建、李思慎等起事者。
16、696年,武则天派遣左鹰扬卫将军曹仁师等二十八将讨伐契丹。
17、757 年,宦官将军曹日升冒死入城慰问将士,曹日升率十骑杀开血路进入南阳。
18、761 年,史思明在鹿桥驿,命令心腹曹将军率军值宿警卫,史朝义召见曹将军等人商议谋杀史思明。
19、曹霸(约704~约770),唐玄宗时期著名画家,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764年,杜甫与之在四川成都相遇,并写下名诗——《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和《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歌》。
20、曹士为,唐代中期的历法家,著有《符天历》。
生卒年不详,曾任大中大夫职位,活动于唐德宗建中年间(公元780~783年)
21、781年,李元忠原本姓曹,名令忠,出任北庭节度使
22、783 年,李希烈的将领曹季昌以随州降,寻复为其将康叔夜所杀。
23、784 年3月,邠宁节度使韩游瑰派部将曹子达率兵三千配合浑瑊军,曹子达与吐蕃大将论莽罗抵达,大破韩旻于武亭川(今陕西武功)。
24、787年,申蔡留后吴少诚,缮兵完城,欲拒朝命。
事泄,少诚杀常、冀、伯元。
大将宋旻、曹济奔长安。
25、792 年,刘玄佐的儿子刘士宁登上主帅座位,自命为留后。
逮捕并杀害了守城将领曹金岸和浚仪县(今安徽亳州一带)令李迈。
26、794 年6月28日,韦皋奏称吐蕃前来侵犯,州刺史曹高仕在台登城(即今四川凉山冕宁县泸沽镇、复兴镇及喜德县北部地区),下打败了他们
27、794 年,牙将曹文洽将程务盈杀死,写了昭雪姚南仲冤屈的表章与状文并自杀。
28、曹华(755——823),宋州楚丘人(今山东曹县楚天集),仕宣武军为牙校,因功加授检校尚书右仆射。
河朔叛乱,调曹华为滑州刺史、义成军(今河南省北部)节度使。
823年7月,卒于镇署。
29、823 年,左金吾兵曹茅汇流放到巂州(治越巂县今四川西昌市)。
30、860 年,张义潮的判官曹义金为归义军长史。
31、803年癸未,曹景伯登进士,河南洛阳人。
父曹周,子曹确、曹汾
32、曹确,字刚中,河南洛阳人。
837年登进士第,864年,以本官同平章事,为实质宰相。
子曹希甫,字嵩臣。
33、曹汾,字道谦,河南洛阳人,历忠武军(下辖河南许州、陈州等)节度观察等使、户部侍郎。
子曹希干(字荷臣)。
34、曹邺(816~?),字邺之,桂州(桂林)阳朔人,曾担任吏部郎中、洋州刺史、祠部郎中等职务。
大中四年(850)登进士,咸通(860~874)初,调京为太常博士,寻擢祠部郎中、洋州(今陕西洋县)刺史,又升吏部郎中,为官有直声。
咸通九年(868)辞归,寓居桂林。
35、曹唐字尧宾。
桂州(今广西桂林)人。
大中间(846-859)举进士,咸通(860~874)中,为邵州、容管等使府从事。
工诗,与杜牧、李远等友善。
36、曹全晸(819-881) 字文宣,河南开封人,唐朝末年为天平节度使。
子曹翊、曹翔。
侄曹存实。
37、曹翊(?-879年),早年登第,领陇州牧。
879年,黄巢渡江,转战饶、信、宣、歙、杭等州。
曹翊领兵追击,及歙县篁墩,陷入黄巢埋伏的包围圈中,力战阵亡。
赠东岩大将,谥忠烈,葬于篁墩北山下
38、曹翔(847-879.9),早年登第,868 年,泰宁节度使曹翔代晏权为徐州北面招讨使,曹翔拔滕县,进击丰、沛。
39、881 年,曹全晸被黄巢起义军杀死,其兄之子曹存实继为节度使。
882年,魏博镇节度使韩简率军进攻郓州,曹存实率军迎击,临阵战死
40、曹松(831--903),唐代晚期诗人。
字梦徵。
舒州(今安徽潜山)人。
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
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
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41、878年,王仙芝馀党王重隐陷洪州,别将曹师雄掠宣、润,寇二浙,杭州募诸县乡兵各千人以讨之,临平曹信等各为之都将,号杭州八都。
42、877 年,邕州大将杜弘送段瑳宝至南诏,逾年而还。
甲辰,辛谠复遣摄巡官贾宏、大将左瑜、曹朗使于南诏
43、曹信,安徽歙县人(?),仁和人(?),唐末兵兴保临平镇,后定居临平。
他与子曹圭、孙曹仲达都辅佐吴越王钱氏,护卫临平安定。
44、曹圭,唐末五代歙州(治今安徽歙县)人,事钱为嘉兴都将。
官至浙西营西田副使。
45、曹仲达,五代吴越名将曹圭之子,临平人。
932年吴越王钱元瓘任命处州刺史曹仲达暂为知政事。
937年四月,钱元瓘恢复建国,册立他的儿子钱弘僔为世子,任用曹仲达等为丞相。
46、868 年,术士曹君长劝桂林戍卒起义军领袖庞勋杀徐泗节度使崔彦曾。
47、公元880 年,黄巢(820年-884年,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人)即皇帝位于含元
殿,以妻曹氏为皇后。
48、884 年,宦者曹知悫,本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富家子,回到故乡,招集强壮勇士,攻打黄巢,皇上嘉奖曹知悫,授给他内常侍官职,赐给金印紫绶。
49、892 年,朝廷任命保銮都将曹诚为义昌节度使。
50、905年,朱全忠遣其将曹延祚将兵与杜洪共守鄂州。
51、908年11月,秦彦晖派裨将曹德昌率壮士秘密乘夜潜水入城起事。
52、913 年,晋王克幽州,至张公桥,裨将曹进金来奔。
53、917 年,曹筠仕吴,后叛奔吴越。
54、后唐贞简皇后曹氏(?-925年10月),太原人,后唐太祖李克用的宠妾,后唐庄宗李存勖的母亲。
55、930年5月14日,后唐明宗李嗣源下诏册封曹淑妃为皇后,并荣升其三族。
940年正月廿八日,女婿后晋石敬瑭追谥曹皇后为“和武宪皇后”。
56、后唐同光二年(924)春,瓜、沙(今甘肃敦煌地区)归义军留后曹议金遣使入贡于后唐。
57、944 年,成德节度使杜威派其幕僚曹光裔去见杨光远,向他陈述依违朝廷的祸福。
58、曹英(905—954),字德秀。
本名曹威,常山镇定(河北真定)人。
世宗嗣位,加同平章事,授成德军节度使。
父曹全武。
59、951年,奉节指挥使曹进等人怒斥王绍颜减士卒粮赐。
60、曹廷隐,魏州人(唐代魏州辖境相当今河北大名、魏县,河南南乐、清丰、范县、台前,河北馆陶,山东冠县、莘县、阳谷等县地)也。
后唐庄宗时期(923—926年),为本州典谒虞候。
庄宗既得邺城,擢为马步都虞候,天成(926——929年)初,除齐州防御使。
下车严整,颇有清白之誉。
61、曹翰(924年—992年),大名(今河北大名东)人,北宋初年名将。
62、曹彬(931-999)字国华, 真定灵寿人(今属河北)人,北宋初年大将。
在北宋统一战争中担任主要将领。
曹彬是郭威张贵妃的外甥。
父曹芸, 任成德军节度都知兵马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