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间路基工程施工小结
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

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一、前言路基填筑是公路建设中的基础工程,对后续公路运行安全和舒适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路基填筑过程中,为了保证填筑质量和工期,我公司在某段公路上进行了路基填筑试验段的施工,经过前期准备和施工现场管理,最终成功完成了填筑任务。
本文将从地质情况、试验段选址、施工方案、施工质量等方面进行,以期对今后的路基填筑工程提供参考和帮助。
二、地质情况试验段所在的地质条件中,土层为富含黏性的粘土和黏土,地下水位较高,属于水土不良地区。
在填筑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地质情况和自然灾害的影响,采取了地质勘探、钻孔、地震测量等手段,确定了填筑高程和填筑材料的使用。
三、试验段选址由于试验段所在区域的地质条件较为特殊,我们在选址过程中特别注意了以下几点:1. 强化地基为了保证路面硬度和稳定性,我们在试验段下段进行了强化地基的处理,采用了砾石堆填和压实加固等技术,使地基强度得到了有效提高。
2. 避让断层在试验段选址过程中,我们通过地质勘探和现场探查,避让了局部的断层和较强的地震带,以保证填筑质量和工程安全性。
3. 建立地表监测系统为了及时掌握地表变形等情况,我们在试验段周围设置了地表监测系统,并建立了相关的数据分析和报警机制,有效预防了地质灾害的发生。
四、施工方案针对地质条件和试验段设计要求,我们提出了以下施工方案:1. 按层填筑为了保证填筑质量和工期,我们采用了“按层填筑”的方式,即先进行初期夯实,然后在已经夯实的土层上再进行中期填筑和后期夯实处理。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控制填筑厚度和坡度,还可以改善土层密实度和排水性能。
2. 保温覆盖由于试验段的地质条件较为特殊,冬季气温较低,为了保证填筑质量和提高填筑效率,我们采用了保温覆盖技术,在填筑过程中加强了保温措施,有效防止了低温冻害等问题的发生。
3. 系统管理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我们在试验段施工中建立了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从资源协调、人员安排、质量监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化管理,使整个施工过程有序化和标准化。
路基工程施工小结

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技术标准及编制依据 (2)1、主要技术标准 (2)2、编制依据 (2)3、建设相关单位 (3)三、主要工程数量 (3)四、工程重难点分析及对策 (4)五、项目组织机构及管理 (4)六、施工工艺及方法 (4)1、土方开挖 (4)2、天沟施工 (5)3、拱形骨架 (6)4、重力式挡土墙 (7)5、锚杆(索)框架梁 (8)6、桩板墙施工 (9)7、CFG桩施工 (10)8、路基填筑 (11)七、安全质量管理 (11)八、设计变更 (14)九、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 (14)十、竣工验收情况 (14)DK172+376.09~DK172+835段路基工程施工小结一、工程概况昌赣客专CGZQ-5标路基首件工程选址于DK172+376.09~DK172+835,路基长458.91m,路基基床表层宽度13.6m,线间距5m,该段路基起讫里程分别与东边岭特大桥和双村隧道相连接,其中DK172+728.08、DK172+765.53两处设涵洞。
路基首件工程特点如下:(1)路基首件工程处于山丘地带、地形复杂,地基处理形式多样。
包括地基处理采用CFG桩+桩帽、CFG桩+筏板及挖除换填、挖除换填、路堑段振动压实、堆载预压。
(2)路堑最大开挖深度31m、路堤最大填筑高度8m。
(3)过渡段种类齐全。
包括路桥过渡段、路堤路堑过渡段、路涵过渡段、路隧过渡段。
(4)防护工程样式多。
包括重力式路堑挡土墙、桩板墙,拱型截水骨架护坡、空心砖内客土撒播草籽+种植矮灌木防护、框架锚杆(锚索)。
(5)排水系统复杂。
包括路堑侧沟、天沟,路堤排水沟,陡峭地段吊沟。
(6)过渡段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5%水泥或者混凝土填筑,基床表层以下采用级配碎石+3%(或5%)水泥填筑,桥台基坑采用C25混凝土填筑。
其余非过渡段路基地段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填筑,基床底层采用A、B组填料填筑,路基本体采用A、B、C组碎石、砾石类填料填筑。
路基工程验收施工总结(3篇)

第1篇一、项目概况本项目为XX地区某道路工程路基工程,全长XX公里,总投资XX亿元。
本项目自XX年XX月开工,至XX年XX月完工。
路基工程包括路基土方填筑、路基排水、路基防护等工程。
为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项目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施工,现将路基工程验收施工总结如下。
二、施工过程1. 施工准备(1)组织施工队伍,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
(2)制定施工方案,包括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施工进度、质量保证措施等。
(3)做好施工材料的采购、检验和储备工作。
2. 施工实施(1)路基土方填筑: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路基土方填筑,确保路基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
(2)路基排水:设置排水沟、暗沟、涵洞等排水设施,确保路基排水畅通。
(3)路基防护:采用土工布、石笼、挡土墙等防护措施,确保路基稳定。
3. 施工质量控制(1)严格把控施工材料质量,确保材料合格。
(2)加强施工过程控制,确保施工工艺符合规范要求。
(3)加强路基压实度检测,确保路基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
(4)加强路基排水设施检查,确保排水畅通。
(5)加强路基防护设施检查,确保路基稳定。
三、验收情况1. 路基土方填筑:路基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填筑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2. 路基排水:排水设施设置合理,排水畅通。
3. 路基防护:防护设施牢固,满足路基稳定要求。
4. 路基质量检测:路基质量检测合格,符合设计要求。
四、总结与展望1. 总结本项目路基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施工,确保了工程质量和进度。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注重以下方面:(1)加强施工管理,确保施工有序进行。
(2)加强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规范要求。
(3)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2. 展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施工管理,提高工程质量,为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贡献力量。
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施工人员培训,提高施工技能。
(2)引进新技术、新材料,提高施工效率。
道路建设工程施工总结_工程施工小结

道路建设工程施工总结_工程施工小结在道路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们按照施工方案和质量要求,完成了各项工程任务。
通过对施工过程的认真总结和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方向。
以下是对道路建设工程施工过程的总结和小结。
一、成功经验总结1.标准操作:在施工过程中,我们高度重视标准操作的重要性,切实做到按照规范和施工图纸进行施工。
例如在路基施工过程中,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掏方、填方、夯实等操作,保证了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技术管理:我们注重施工工艺和技术管理,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交流,提高施工作业的技术水平。
例如在沥青混凝土铺筑过程中,通过合理控制施工温度、厚度和均匀性等参数,确保了道路块石的粘结牢固和平整度。
3.质量控制:我们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质量控制,利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对施工过程和施工材料进行监测和检验,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例如在路面硬化层施工过程中,通过密度检测和厚度测量等方式,保证了路面的耐久性和平整度。
4.安全管理:我们高度重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制定了周密的施工安全计划和措施,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确保施工过程安全有序。
例如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设置了围护结构、安装了监测装置,并对开挖进展进行实时监控,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
二、存在问题分析1.人员不稳定:由于施工周期较长,施工队伍的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导致施工人员经验不足,工作效率低下和质量问题增多。
我们应加强对施工队伍的管理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团队合作精神。
2.施工计划调整: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变更设计和客户需求等原因,施工计划频繁调整,导致进度延误和资源浪费。
我们应加强项目管理,做好施工计划的前期规划和周密协调,减少计划调整的次数和影响。
3.材料供应不稳定: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供应商的不稳定和物资的质量问题,导致项目的进度受到影响。
我们应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和监管,确保材料的供应及时、质量可靠。
公路工程施工总结报告

公路工程施工总结报告一、项目背景公路工程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次项目位于XX省,总里程为XX公里,涉及XX个乡村,是连接乡村和城市的重要交通要道。
二、施工内容本次公路工程施工内容主要包括道路路基的平整、边坡的设计与修整、路面的铺设、交通标线的划设等工作。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施工规范进行,保证施工质量。
三、施工进展1.路基平整工作:在施工过程中,认真开展路基平整工作,确保道路平整度达标,提高通行安全性。
2.边坡修整:边坡是公路工程中的关键部分,我们通过加固、清理等方式,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3.路面铺设:采用XX材料进行路面铺设,确保路面平整、耐磨、抗压,延长使用寿命。
4.交通标线划设:按照交通管理法规要求,设置交通标线,提高驾驶员的视觉辨识度,确保交通安全。
四、施工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在本次施工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1.天气因素: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了连续多日的雨天,导致施工计划受阻,影响了进度。
2.人员流动:由于项目地点偏远,部分工人流动性较大,造成施工队伍不稳定,施工效率有所下降。
3.材料供应:部分材料供应商出现交货延误,导致施工过程中的部分工作受阻。
五、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公路工程施工,我们深刻认识到施工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未来,在做好工程质量的基础上,我们将继续优化施工管理,提高施工效率,为当地的交通发展和乡村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感谢相关部门和参与人员的支持与帮助,让本次公路工程顺利完工。
以上即为本次公路工程施工总结报告。
路基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精)[优秀范文五篇]
![路基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精)[优秀范文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7577ac41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c9.png)
路基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精)[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路基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精)湖北老谷高速公路LGTJ-2合同段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一、试验目的在本合同段路基施工工作开展之前,本合同段选择一工区K12+260~K12+360全填方路段做为路基填筑试验段。
目的是为了验证混合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检验所用的机械能否满足备料、运输、摊铺、拌和和压实的要求效率,以及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和适应性。
试验路段确认的压实方法,压实机械类型、工序、碾压遍数、松铺系数等均作为今后施工现场控制的依据,从而指导全线弱膨胀土路基的施工。
本次试验段采用4%石灰土下路堤外缘2米包边,芯部采用素土填筑施工。
二、试验时间2014年3月26日。
三、试验地点试验段位于湖北老谷高速公路第LGTJ-2合同段一工区,起讫里程桩号:K12+260~K12+360。
四、试验参数1、素土松铺厚度28cm,石灰撒铺厚度2cm。
2、4%灰土最佳含水量21.3%,最大干密度1.719g/cm3。
3、素土最佳含水量18.4%,最大干密度1.77g/cm3。
五、试验前的准备 1.施工准备:1).确定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交底工作。
2).做好施工原材料的采购、组织进场及试验工作。
3).做好机械设备的进场和调配工作。
4).做好施工劳动力的进场和上岗培训工作。
5).做好施工用具和施工用料的采购和进场工作。
6).做好施工后勤服务的准备工作。
第 1页湖北老谷高速公路LGTJ-2合同段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2、机械的配置: 主要施工机具设备配置表压实机械主要技术参数表 3 第 2 页湖北老谷高速公路LGTJ-2合同段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4、主要检测及验收指标: 路基填料及检测要求5.施工材料1)、石灰: 石灰采用I级生石灰进行消解,石灰的质量应符合规范JTJ034-2000的规定。
消石灰有效钙加氧化镁含量≥65%。
2)、土:工程采用符合设计要求的填料,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试验已出结果,在S302项目K0+000~K0+240挖方段取土。
路基工程施工小结

路基(施工小结)编制:复核:审核: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云桂铁路(广西段)YGZQ-4项目部区间路基施工小结一、工程概况本段线路区间路基共两段,起止桩号分别为 DK215+455~DK215+566.79和DK215+676.4~DK215+695,全长130.39米,路基施工内容主要为路基土石方和路基附属及加固防护施工。
路基工程主要工程数量有:区间路基土方挖方2208.5m3、石方挖方10744.4m3、填方12748.73 m3;路基附属:土方63m3,石方142 m3,砌体干砌石85m3、浆砌石44 m3、圬工方混凝土加固混凝土292圬工方、钢筋混凝土86圬工方,喷播草籽1280 m2、栽植乔、灌木1024株,土工格栅1008 m2,地基处理垫层457m3、CFG桩1510m,支档结构桩板挡土墙2792m3。
这两段水质主要为HCO -3-Ca+2.Na+、HCO-3-Ca+2、HCO-3-Ca+2.Mg+2型、HCO -3.SO-24-Na+.Ca+2.Mg+2,对砼无侵蚀性。
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
a、开竣工日期开工日期:2014年04月01日竣工日期:2015年09月30日b、施工依据及验收标准:1、《云桂铁路(广西段)工程施工图-XXX施工图》XXX编号;2、《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3、《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c、设计变更情况:1、根据《YGZQ-4 X(变)XXXX号变更设计通知单》,建设单位委托中铁二院对XXXX进行了变更设计;二、施工工艺、施工方法1、施工准备:1)做好路基施工前的现场调查。
切实做好预制件、原材料、加工料的生产、存放与运输、气候条件的现场调研,进行隧道内的无砟轨道施工时,便道不畅通,应根据现场调研与相关接口工程沟通,制定路基施工组织和物流管理。
2)做好施工人员配置和岗前培训,做好现场操作、技术、质检、测量和组织管理等所有参建人员的岗前培训。
路基施工小结

路基施工小结一、工程概况XXX铁路客运专线DKXX+XXX~DKXX+XXX、DKXX+XXX~DKXX+XXX、DKXX+XXX~DKXX+XXX三段高路堑土石方开挖工程,全长XXX m,设计宽度13.4 m。
设计挖方量约XX万m3,其中石方XX万m3,土方10.7万m3。
该工程位于林地范围,周围100米范围内无建筑物。
本段路基于2010年7月15日开始施工。
二、本路基段施工的重难点及施工方法1.路堑开挖深度深,开挖高度3~60m;开挖宽度15~100m。
主要机具设备:挖掘机、自卸车等。
施工方法:路堑分1~6级台阶开挖,每4~8m分一级台阶。
为了保证安全及进度,本区段路堑采用由上至下分层开挖,每层厚度控制在3~8m,其中小台阶法厚度为3米,大台阶法每层厚度6~8 m,具体分层位置根据路基断面设计的平台确定。
第一层开挖完成后再进行第二层开挖。
2. 石质地段采用爆破开挖,重点在于爆破防护。
防护方法:1)爆破飞石和危岩落石防护开挖时在路堑右侧岩体隔墙进行防护,即在路堑开挖时,中部主体岩体先开挖,留右侧2~6 m宽岩体先不开挖,大台阶深孔爆破法宽度4~6m,高度3~4 m,作为下一层开挖的防飞石及滚石的挡墙。
加强堵塞,保证堵塞长度和质量,深孔爆破孔口用沙包防护。
爆破开挖或处理孤石时在爆破体上进行覆盖防护。
2)爆破地震波防护为了防止爆破地震波对山顶孤石造成扰动而失稳,在爆破时必须采用防震措施。
根据实验及有关资料,较稳定的孤石的抗震能力一般均大于3cm/s,对抗震能力小于3cm/s的极不稳定孤石可采用人工清除的办法首先清除。
三、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及其处理情况、处理结果和测试情况1. 孤石处理对于较风化的孤石采用风镐人工凿除;坚硬的孤石采用小爆破方法处理,孤石爆破时严禁采用裸露药包进行糊炮,一定要钻眼爆破,并且保证炮眼均匀地分布在孤石中,爆破前,在危石下方打钢管排桩,产安放木板阻挡落石,防止落石对林木及河道伤害及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间路基工程施工小结一、工程概况:1、路基概况该段路基里程为:该段路基里程为:DK209+674.49~DK220+496,填筑高度为4-14m,路基顶宽12.4 m。
2、地质概况本段路基填方高度4-14m,地形较为平缓,位于山前迭藏河一级阶地上及河漫滩。
工点范围内地层岩性自上而下依次为第四系全新系统冲积黏质黄土、粗圆砾石、卵石土,下伏基岩为三迭系中统板岩。
3、工程措施(1)路堤边坡坡率0~8m采用1:1.5,8~20m采用1:1.75,迎水侧防护高度以下路堤边坡放缓一级。
(2)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厚度为0.6m。
路堤基床底层1.9m范围内填筑B组填料。
(3)DK212+200~+400路堤左侧、DK220+100~+300段路堤双侧坡脚设置石笼脚墙,其上设置石笼护垫。
石笼中片石不小于150mm。
(4)DK220+100~+300段路基双侧设置浆砌片石护坡,厚度为0.6m。
二、人员设备组织:1、人员组织主要人员表表一单位姓名年龄职务备注中铁七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兰渝铁张振25 总工程师高立新43 安全总监白雪燕28 工程部长陈伟25 技术主管路LYS-3标工程指挥部刘党锋29 质检工程师李光斌24 试验室主任赵晓磊23 试验员马小文27 试验员范中华43 队长党虎锋22 技术员刘凯23 技术员朱党党28 测量员高建宏26 测量员2、机械设备针对本段工程特点,组织了相应的机械设备进行试验段填筑、平整、碾压,主要进场施工机械为:挖掘机、推土机、振动压路机、装载机、平地机、水泵、自卸汽车等,详见表二。
机械设备表表二序号设备名称规格或型号数量进场日期1 挖掘机PC200、200 4台2009年6月2 振动压路机LSS2101 4台2009年6月3 振动压路机YZ20-BZ 4台2009年6月4 推土机160 4台2009年6月5 自卸汽车CXZ18JHL(40T)18辆2009年6月6 平地机PY165C-5 4台2009年6月7 装载机LG953 4台2009年6月3、检测仪器根据《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的相关要求,我施工人员进一步明确了对地基和路堤填筑的检测手段和标准,并配备了必要的检测仪器,详见表三。
检测仪器表表三序号设备名称规格或型号数量进场日期1 全站仪TC802 2台2009年3月2 水准仪DSZ2 2台2009年3月4 电子水准仪DNA03 1台2009年3月5 K30荷载仪K-11 1台2009年3月6 Evd测定仪HMP LFG-K X型1台2009年3月7 Ev2试验仪AX 01 1台2009年3月8 灌砂筒N200 1套2009年3月三、施工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1.施工准备⑴制定实施方案。
路基试验段施工之前,项目部组织相关人员、试验人员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试验的目的、人员、机械设备的需求计划、试验步骤、检测方法、相关数据整理分析方法。
⑵合理配置机械设备和检测设备。
为满足路基试验段施工需要,选配性能状况好、满足施工工艺与质量要求的成套施工机械设备。
为满足铁路检测要求,工地中心试验室除配备各种计量设备、力学试验设备等常规检测设备外,还新购置了K30、Evd、静力触探、动力触探等检测设备。
⑶确定料源。
路基施工,填料是关键。
按照铁路对路基填料的特殊要求,对沿线路基填料进行调查,进行试验比对分析。
从填料的质量、运输道路以及经济性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符合要求的取土场。
经对选定的取土场土源进行土质取样、筛分检测,确定其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是否需要改良。
⑷检测原地面承载能力。
项目部组织试验,技术人员采用静力触探法,进行全管区原地面承载力检测,按要求每隔100m检测2处,测出承载力Ps值大于等于设计值(1.2MPa)的原地面以下深度。
原地面承载力达不到要求的,对于浅层软土根据软土深度分别采用碾压片石和级配碎石换填等方法进行加固处理。
⑸测定基底土样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压实度。
试验人员分别对试验段的基地土现场取样,进行室内标准击实试验,以确定该土的最佳含水量及对应的最大干密度,以便下一步对清表后的原地面进行翻挖、晾晒、回填、碾压、检测。
⑹确定路基填筑检测方法。
试验段路基基床以下部分采用K30和孔隙率双控检测。
取得足够的试验数据,基床以下部分每层检测孔隙率和K30,检测点数满足验标要求,⑺组织人员培训和技术交底。
举办“验标培训班”,使全体人员能适应铁路的施工要求,及时掌握铁路路基施工相关标准,经过培训并考试合格的人员才允许上岗。
同时,为使全体管理、技术人员准确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项目部分别在总部、分项目部、施工现场组织“路基试验段施工技术交流会”,使其掌握试验工作程序和控制标准,并将各阶段质量责任分解到具体人员。
2.施工工艺工艺流程图见下图:路基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工艺流程图3.测量放线开始 测量放线下承层处理下承层处理合格 否填料置备 按现场规划卸 推土机摊铺及初平重型压路机碾压压实检测合格边坡整修 验收检验合格 不合格处理结束 否是是平地机精平由测量队对现场进行测量放线,放出路基两侧坡脚线、排水边沟线,并测出原地面高程。
4.基底处理人工配合装载机将原地面杂草、树根及表层软土清理干净,表土必须清除至少 30 cm ,并将弃土用自卸车运至弃土场;对基地土进行晾晒,待含水量达到试验确定的最佳含水量时,再用推土机进行整平,碾压,以达到规定的压实度。
5.路基填筑填料合格、原地面处理满足要求后,进行分层填筑。
填筑前,首先放出线路中桩和填筑边线,每10 m钉出边线木桩。
为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边线比设计线每边宽出30~50 cm。
填筑中,采用挖掘机挖装、自卸车运输,按放样宽度及松铺厚度控制卸土量。
为便于比较,路基试验段先后以35 cm、45 cm、55 cm三种松铺厚度进行试验。
填土厚度控制采取两种方法:一是量出每车土的方量,根据摊铺厚度,计算每车土所能摊铺的面积,并按此面积在填筑面上用灰线划上格,在每格内缷入一车料;二是在路基坡脚附近每隔10 m立上竹竿,在竹竿上用红布条标记好试验摊铺厚度的位置线,用以控制推土机作业厚度。
5.1路基平整首先采用推土机将填料按竹竿标示线初步推平,再用平地机进行精细整平,并将路基顶面做成2%~4%的横向排水坡。
5.2路基初压当松铺厚度、平整度符合要求时开始碾压。
碾压采用振动压路机,根据“先稳后振、先快后慢、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轮迹重叠”的原则,从两侧向中心纵向进退式碾压:先静压一遍,再弱振两遍,再强振一遍,完成初压。
在碾压时,各种压路机的最大碾压行驶速度不宜超过4km∕h。
各区段交接处,应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 m,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压实重叠不小于0.4 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 3 m,以保证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的均匀性。
碾压过程中,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严禁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产生。
碾压结束之前,应用平地机终平一次,使其纵向顺适,符合设计要求。
5.3压实检测初压完成后,进行压实指标检测。
细粒土检测采用K 30和孔隙率双控指标。
即用K 30平板载荷仪测试地基系数K 30、灌砂法检测孔隙率 n 。
5.4续压检测对试验段路基进行续压续检,每碾压一次检测一次。
检测方法同前。
并认真记录松铺厚度、碾压次数、K30和孔隙率检测值等相关数据。
直到压实指标稳定后停止碾压(细粒土K30≥90,压实系数K ≥0.9;粗粒土K30≥110,孔隙率n <31%;碎石土K30≥130,孔隙率n <31%; )。
6.基床以下路堤填筑要求6.1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按“四区段、八流程”施工工艺组织施工。
其中四区段为填土区段→整平区段→碾压区段→检测区段;八流程为测量放样→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洒水晾晒→碾压夯实→检查签证→路基整形及边坡修整。
具体见下图(见下页):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准备阶段施工阶段整修验收阶段填 土 区 段整 平 区 段碾 压 区 段检 测 区 段摊 铺 整 平基 底 处 理施 工 准 备洒 水 或晾 晒 碾 压 或 夯 实检 验 签 证路 基 整 修分 层 填 筑6.2填方路基按路基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标高,分层进行平行摊铺,保证路基压实度。
当采用碎石类填料填筑时,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得大于40 cm;采用砂类土和改良细粒土填筑时,严格控制填料的含水量,含水量允许误差+2%、-3%。
含水量较大时应进行翻开晾晒,绝不允许在各填层中出现弹簧土,含水量较小时用洒水车进行洒水,直至含水量在最优含水量允许范围内才能进行碾压,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得大于30 cm。
每层填料铺设的宽度每侧超出路堤设计宽度的30~50cm,以保证修整路基边坡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
不同土质的填料分层填筑,且尽量减少层数,每种填料层总厚不得小于50cm,路堤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压实层厚度不小于10cm.6.3地面自然横坡或纵坡陡于1:5时,将原地面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m,用小型夯实机具加以夯实。
台阶顶作2%的内倾斜坡,且台阶保持无水。
四、质量控制及检验1.填料质量要求⑴一般路基填料应为A、B组填料或C组中的块石、碎石、砾石类等填料,填料必须符合验标有关规定要求,见下表:⑵路堤填料中碎石最大粒径不得大于15 cm,并且要求大小级配良好。
⑶路基施工必须加强全段填料和填筑压实度的一致性控制,确保路基整体刚度的均匀性,以达高等级铁路行车平衡性要求。
⑷路堤浸水部分应采用水稳性高的渗水性材料填筑,严禁填筑易风化的软岩石。
⑸填筑前应对取土场时应重新进行检验;填筑时应对运至现场的填料进行抽样检验。
当填料土质发生变化或更换取土场时应重新进行检验,检验的方法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进行试验。
基床以下部分路堤填料复查项目及频次详见下表:基床以下部分路堤填料复查项目及频次表试验项目、频次填料类别颗粒级配液塑限击实试验颗粒密度细粒土—5000m3(或土性明显变化)5000m3(或土性明显变化)—粗粒土、碎石土10000m3(或土性明显变化)——10000m3(或土性明显变化)2.压实标准压实标准填料压实标准细粒土粗粒土碎石土A、B组及C组填料(不含细粒土、粉砂和软块石土)或改良土地质系数K30≥90 ≥110 ≥130 压实系数K h≥0.90 ————孔隙率n(%)<31 <313.路堤边坡质量控制⑴路堤边坡宜采用加宽超填方法,超填宽度不小于50 cm。
⑵路基刷坡采用机械刷坡机械。
机械刷坡时根据路肩线用坡度尺控制坡度。
⑶路堤边坡应平顺、密实、稳固;边坡的坡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偏陡不得大于设计值的3%。
4.试验检测控制内容和检测方法⑴原地面处理前,静力触探试验或动力触探试验,复核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的,报建设、设计、监理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