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石石墨碳六零学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1《金刚石、石墨和C60》(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1《金刚石、石墨和C60》(第二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金刚石、石墨和C60》是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介绍了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本节课的内容是该章节的第二课时,主要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异同点,以及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实验操作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金刚石、石墨和C60的详细结构和性质,以及它们的应用领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疑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自主获取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和性质;2.掌握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用途和应用领域;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4.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和性质;2.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用途和应用领域;3.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和性质;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寻找答案;3.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实验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4.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室器材:显微镜、石墨、金刚石、C60样品等;2.教学课件:PPT或者黑板;3.教学参考资料:相关的实验报告和论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特点。
2.呈现(10分钟)介绍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和性质,以及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它们的异同点。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和性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化学》教材第三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性质以及应用。
重点分析这三种碳单质的异同,并探讨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特点,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 掌握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物理性质,并能解释其成因。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重点:三种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实物或模型,多媒体课件。
2. 学具:实验器材,记录本,碳单质样品。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实物或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 例题讲解:分析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与性质,讲解三种碳单质的应用。
3.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应用实例。
5. 课堂实验:观察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物理性质,如硬度、导电性等,并记录实验结果。
6. 结果讨论:分析实验结果,探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1. 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特点2. 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物理性质3. 三种碳单质的应用实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金刚石、石墨和C60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并说明其优点。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是否掌握了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性质及其应用,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碳单质,如纳米碳管、富勒烯等,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应用前景。
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发现碳单质的应用,提高化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金刚石、石墨、C-60教案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第一课时)
宜兴市伏东中学陈运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性炭的吸附实验,了解活性炭的基本性质。
2、通过石墨的导电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人类对碳单质的认识为例,引导学生形成“科学是发展”的观点。
【教学方法】
联系、阅读及实验探究法。
【教学重、难点】1、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和用途。
2、引导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一、碳的单质
1、金刚石
正八面体无色透明最坚硬的物质
钻石钻头玻璃刀
2、石墨
质软有滑腻感优良的导电性能
铅笔芯润滑剂石墨电极
无定形碳——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
3、碳-60
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用于材料科学超导体方面
4、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物理性质存在差异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5、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教后感】。
金刚石石墨碳60教案

金刚石石墨碳60教案教案名称:金刚石、石墨和碳60教学对象:高中化学课程,适用于10-12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1. 了解金刚石、石墨和碳60的结构和性质。
2. 理解金刚石、石墨和碳60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3. 掌握金刚石、石墨和碳60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领域。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内容:1. 了解碳元素的特性及其在自然界和人工合成中的广泛应用。
2. 探索金刚石、石墨和碳60的结构特点,如晶体结构、键型等。
3. 理解金刚石、石墨和碳60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差异。
4. 分析金刚石、石墨和碳60的实际应用,如在磨具、电池和纳米材料领域的作用。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5分钟)引入碳元素的特性,其重要性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情况。
提出金刚石、石墨和碳60的概念并探讨学生对它们的了解程度。
步骤二:学习结构和性质(15分钟)讲解金刚石、石墨和碳60的结构特点,包括晶体结构、键型等。
强调它们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熔点、硬度、导电性等。
步骤三:探索应用领域(15分钟)介绍金刚石、石墨和碳60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通过示例,如金刚石在磨具领域的应用,石墨在铅笔芯和润滑剂中的应用,以及碳60在纳米材料和电池领域的应用,让学生理解其多样而广泛的应用领域。
步骤四:实验探究(30分钟)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自制备金刚石、石墨和碳60,并观察它们的性质差异。
例如,利用火焰化学反应合成石墨,通过坩埚法合成金刚石,或者通过发光石墨棒法制备碳60溶液。
步骤五:拓展应用(10分钟)邀请学生自主搜索和分享金刚石、石墨和碳60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案例,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步骤六:总结与评估(15分钟)总结金刚石、石墨和碳60的结构特点、性质及应用,提供综合性问题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
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写作的方式进行评估,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包括金刚石、石墨和碳60的结构模型和实际应用案例。
第六单元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导学案

第六单元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导学案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导学案【知识点2】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第1课时)除了金刚石和石墨以外,生活中我们还常常用到木炭、活性炭、炭黑、【学习目标】焦炭等,它们主要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
知识目标:1、知道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知道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3、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能力目标: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会对现象分析归纳,总结出重要的知识点。
情感目标: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
【教学重点】: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一.复习提问:1. 什么是元素?2. 什么是单质?二.创设情景:由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吗?三.自主学习【知识点1】碳单质导入新课: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如氧元素可以组成氧气和臭氧,磷元素可以组成白磷和红磷,碳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他们是、、等。
比较金刚石、石墨的性质和用途:【猜一猜】木炭和活性炭的吸附性是(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
注意:“碳”和“炭”的区别“碳”指的是碳元素,他是核电荷数为6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有广泛的、概括的含义,如碳原子、碳元素、碳单质、碳的化合物等;“炭”指的是具体物质,如木炭、焦炭、活性炭、炭黑等。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基础巩固】1、在碳的几种单质中,有优良的导电性;用作切割玻璃、钻探机的钻头;在无定形炭中,吸附性最强的是,因为它具有;能用来制油墨的是;能用于冶炼生铁的是;能用作冰箱除异味,制糖工业除色素的是。
2、石墨变成金刚石是(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下列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是()A、石墨B、金刚石C、黄金D、岩石4、制造普通铅笔的物质是()A、石墨B、铝C、铅粉和石墨粉的混合物D、石墨和粘土粉的混合物5、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石墨导电B.金刚石切割金属C.用铅笔写字D.用焦炭冶炼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的原因是()6、【猜一猜】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大的原因是。
金刚石石墨和碳60导学案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2.知道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了解C60分子的结构特点。
3.知道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可以独立完成自学预习内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利用教学信息技术整合学科资料,学生通过对资料的理解、整理形成知识体系。
3.通过简单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并通巩固知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树立结构决定其性质、性质又决定用途的观点。
2.通过对C60、碳钠米管的发现及研究的介绍,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学习重点: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通过媒体素材的展示培养学生对信息捕获、整理、归纳、比较的能力学习难点:1.正确认识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三者之间的关系;2.课前对信息的收集和整理。
学习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一种元素能不能组成不同的单质呢?学完这节课我们就有所认识。
自主学习1.纯净的金刚石是一种_____透明的__________形状的固体, _____是其最重要的物理性质,利用这个性质,可做___________________。
2.石墨是一种______色的有________而不透明的_______状固体。
石墨质软,能_____,具有润滑性。
对应的用途是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
3.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4.木炭和活性炭具有________,利用该性质,木炭可以除去食品和工业产品里的_____,活性炭可做_________的滤毒剂。
合作学习,展示汇报讨论:金刚石与石墨混合后是单质还是混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吗?实验探究木炭和活性炭的吸附性强弱现象:结论:由于木炭和活性炭都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且活性炭的疏松多孔结构大于木炭,活性炭较于木炭具有更强的_________能力,可以吸附毒气、色素以及有异味的物质等。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

六、板书设计
1.碳的同素异形体:金刚石、石墨、C60;
2.结构特点与物理性质差异;
3.碳的同素异形体转化关系;
4. C60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
1.作业题目:
a.解释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特点及物理性质差异;
b.画出C60分子的结构,并说明其与金刚石、石墨的关系;
2.语调起伏,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尤其在讲解重点和难点时;
3.适时放缓语速,确保学生能够跟上讲解思路。
二、时间分配
1.实践情景引入阶段不超过5分钟,确保迅速吸引学生兴趣;
2.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各分配15分钟,保证学生充分理解和练习;
3.实验演示和总结归纳各占10分钟,确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作业布置不超过5分钟,明确作业要求。
3.了解C60在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特点及物理性质差异,碳的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关系。
难点:C60分子的结构理解,碳同素异形体转化的化学反应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教具:金刚石、石墨样本,C60模型,多媒体教学设备;
2.学具:实验器材,碳的同素异形体学习资料。
3.提问方式导入,如“你们认为金刚石和石墨有什么区别?”。
教案反思
1.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了解他们对碳的同素异形体的兴趣和掌握程度;
2.教学方法:评估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如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
3.时间管理:反思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是否影响了教学效果;
4.教学效果:通过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详细解析碳的同素异形体的相关知识;
金刚石、石墨、C60教学设计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题目:金刚石、石墨、C60班级:级化学(2)班**:***时间:3月15日第六章、碳和碳旳氧化物课题一、金刚石、石墨、C60一、教学目旳1、知识与技能(1)理解金刚石、石墨、C60旳物理性质和用途。
(2)懂得不同元素可以构成不同种旳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构成不同旳物质,。
能以发展旳观点看待碳旳单质,领悟物质旳多种性和复杂性。
2、过程与措施(1)紧密联系学生旳生活实际,理解金刚石和石墨旳性质及用途。
(2)引导学生以发展旳观点看待碳旳单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解决物质旳构造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旳观点。
(2)以发现旳观点看待碳旳单质。
(3)激发爱国主义热情(爱惜碳资源)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2、教学难点三、教学课型新授课四、教学措施解说、讨论法、合伙学习法相结合五、教学过程【引入】不懂得同窗们们有无看过这样一段广告(点击课件)广告中旳女主角钻石----进入课题(今天就让钻石带领我们打开碳家族旳大门,踏上摸索之路,解开它旳身世之谜)【过渡】教:金刚石由什么构成?教:金刚石旳颜色和状态是如何旳?教:纯净旳金刚石是无色透明旳、正八面体形状旳固体,经仔细揣摩后,成为装饰品──钻石,它还是天然界中存在旳最硬物质,可以划玻璃、切割大理石等。
【过渡】金刚石是碳单质家庭中最难理夺目旳、最稀有和昂贵旳,而同为碳元素构成旳石墨和金刚石相比外表要暗淡许多,不信我们看一下课本提供旳石墨旳图片(学生看书)。
同窗们有有关石墨旳资料吗?教:(1)引导学生看图片分析石墨旳性质,学生讨论后发言。
(2)结合学生旳知识和生活实际探讨石墨旳用途。
石墨是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旳细磷片状固体,很软,具有优良旳导电性,很滑腻。
石墨旳这些性质决定它有哪些用途呢?【过渡】石墨在我们身边它可以用作电极,还可以用作轨电车旳电刷……滑腻感:工业上常常用作润滑剂。
【情景】老师这里有一把生锈旳锁子,怎么也打不开,哪位同窗帮帮老师?学生解释(石墨可作润滑剂)【过渡】在同窗们旳共同努力之下,我们顺利旳学完了前面旳知识,我们结识了金刚石、理解了石墨,并在生活中找出了石墨,接下来请同窗们静静地回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组号姓名
一、碳的物理性质
60 :每个分子由个碳原子构成,相对分子质量是,它的用途有。
2.比较总结:(1)上述三种单质物理性质相同吗?为什么?
(2)它们的性质和用途之间有什么关系?
小贴士:碳和炭的区别
碳:指碳元素,只用作化学用语,在表示元素和含碳的化合物时使用。
炭:指具体的物质,如:炭黑、木炭、活性炭等,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班级组号姓名
二、碳的化学性质:
用墨(用碳黑制成)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木桩埋在地下之前,常要把埋入地下的一部分的表面稍稍烤焦,说明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1.碳跟氧气的反应(可燃性)(1)反应现象:
(2)反应方程式:碳完全燃烧:
碳不完全燃烧:
2.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还原性)木炭与氧化铜的反应:
(1)反应现象:
(2)反应方程式:
这个反应的特点:在这个反应中,氧化铜(含氧化合物)失去氧而变成单质铜;木炭得到氧化铜中的氧而使氧化铜还原为铜。
所以木炭具有还原性,木炭的还原性在冶金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
课堂练习:
1.冬天生煤炉能引起煤气中毒,为什么?
2.木炭、活性炭有强吸附性,利用这一性质,活性炭会有什么用途?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用CO冶炼金属
B.用二氧化碳作冷冻剂
C.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D.用活性炭吸附毒气
4.试管中盛有黑色粉末,将其加热,粉末变为红色,同时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该黑色粉末可能是()
A.木炭粉
B.四氧化三铁
C.氧化铜
D.木炭粉和氧化铜
5.“文房四宝”中的徽墨、宣纸、歙砚是安徽省享誉中外的文化瑰宝。
徽墨是由松枝不完全燃烧生成的烟炱(tái)加工制成,用其写字作画永不变色。
徽墨中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