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9
课时作业9:Grammar

Grammar1.____________ have plenty of money will help their friends.A.Those whoB.He whoC.That whoD.You who2.This is the longest train ____________ I have ever seen.A.whichB.thatC.whatD.whom3.____________ we all know,swimming is a very good sport.A.WhichB.ThatC.AsD.Who4.I shall never forget those years ____________ I lived in the farm____________ you visited last week.A.when;whereB.which;whichC.when;whichD.which;where5.The radio set ____________ last week has gone wrong.A.I bought itB.which I bought itC.I boughtD.what I bought6.He paid the boy $10 for washing ten windows,most of ____________ hadn’t been cleaned for at least a year.A.theseB.themC.thatD.which7.The day will come ____________ the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will win liberation.A.thatB.whereC.whichD.when8.Mr Herpin is one of the foreign experts who ____________ in China.A.worksB.is workingC.are workingD.has been working9.They talked for about an hour of things and persons ____________ they remembered in the school.A.whichB.thatC.whoD.whom10.My glasses,____________ I was like a blind man,fell to the ground and broke.A.whichB.with whichC.without whichD.that11.Please put the letter ____________ he can easily find it.A.in whichB.whereC.the place whereD.in the place12.The house ____________ there is a big tree was built more than 1000 years ago.A.whichB.thatC.in the front of whichD.in front of which13.Antarctic,____________ we know very little is covered with thick ice all the year round.A.whichB.whereC.thatD.about which14.The reason ____________ I was away from school is ____________ I was ill yesterday.A.that;thatB.why;whyC.why;thatD.that;why15.It was a meeting ____________ importance I didn’t realize at that time.A.whichB.of whichC.thatD.whose参考答案1~5 ABCCC 6~10 DACBC 11~15 BDDCD。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课时作业(九A)[9 阿长与《山海经》](练习题)
](https://img.taocdn.com/s3/m/a33d9ec4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21.png)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课时作业(九A)[9 阿长与《山海经》](880)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惊骇.(hài)孤孀.(shuāng)疮.疤(chuāhg)B.掳.去(lǔ)惧惮.(dàn)憎.恶(zèng)C.絮.说(xù)诘.问(jié)霹.雳(pī)D.粗拙.(zhuō)烦琐.(suǒ)震悚.(sǒng)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大抵郑重竹竿深不可测B.和蔼守寡粗犷切切察察C.菩萨渴慕哀悼豪不相干D.辫子保姆磨难念念不忘3.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1)她生得黄胖而矮。
(2)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3)“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4.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当人们知道了事情的经过,都觉得老李那么做是情有可原....的。
B.虽然已经过去十多年了,他还是念念不忘....那个曾救过他的医生。
C.汤阿英在枕边低声细语....说了最近的往来,时断时续,还是有些羞答答的。
D.他极其郑重其事....地告诉我说:“你的入党申请已得到批准了。
”5.下列关于《朝花夕拾》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回忆性散文集。
B.《无常》中,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
C.《二十四孝图》里,鲁迅对“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目的是宣扬封建孝道。
D.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学医时的老师,他为人诚恳、公正,对学术更有着超越国界的博大胸怀。
6.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
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
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课时作业(九) [9 精神的三间小屋](练习题)
](https://img.taocdn.com/s3/m/5377b259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28.png)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课时作业(九)[9 精神的三间小屋](927)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宽宥.(yòu)襟.怀(jīn)广袤.(mào)自惭形秽.(huì)B.麾.下(huī)赘.余(zhuì)坍.塌(dān)鸠.占鹊巢(jiū)C.窗棂.(líng)困厄.(è)轻觑.(qù)间.不容发(jiān)D.憎恶.(wù)云霓.(ní)显赫.(hè)相得益彰.(zhāng)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疆域弛骋挟持无师自通B.蔑视惊骇游弋形销骨立C.要诀积攒栖息李代桃僵D.效仿污浊灰烬不知所措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无论一生遭受多少困厄欺诈,请依然相信人类的光明大于暗影。
B.有一颗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输得出力量。
C.如果真是那样,我们的精神小屋,不必等待地震和潮汐,在微风中就悄无声息地坍塌了。
D.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使人们往往会自惭形秽。
4.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假若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池塘。
(2)我们自己的精神住所,不住着自己,又住着谁呢?(3)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他人思想汽车驰骋的高速公路,却不给自己的思维留下一条细细的羊肠小道;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搜罗最新信息和网络八面来风的集装箱,却不给自己的发现留下一个小小的储藏盒。
(4)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
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
我们可以不完满,但我们努力。
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
5.下面对句子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哲人说,你想的对象大,心就大;你想的对象小,心就小。
②空间小,心就会像小水洼,即使一阵微风也能使之心神不宁;空间大,心便会像海一样,装得下十二级飓风,万丈狂澜。
③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心灵空间的大小取决于一个人的思想、襟怀。
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课时作业 第9课:论教养

第9课:论教养一、单选题1.下列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优雅(yǎ)涵养(hán)缺陷(xiàn)贸然(mào)B.尴尬(gān)厌倦(juàn)难堪(kān)书籍(jí)C.自持(chí)箴言(zhēn)恪守(kè)妨碍(fáng)D.遵循(xún)汲取(jí)积淀(diàn)愚蠢(chuěn)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疲备不堪坚持不懈大发雷霆附庸风雅B.彬彬有礼随心所欲轻而易举扭捏作态C.一意孤行自吹自擂侧目而视数以百记D.始终如一矫揉造作絮絮叨叨随机应便3.下列句子中加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湛蓝的海,洁白的云,时尔有几只海鸥掠过船舷,眼前的一切真是栩栩如生。
B.它们的叶子和花都不一样,各有各的鲜为人知的秘密,可惜我知道得太迟了。
C.多年来,老校长为了这群孩子的成长,起早贪黑。
为了让人们记住他的功劳,他经常自吹自擂,夸耀自己。
D.到新学校后,班集体相敬如宾的和谐氛围让张晓亮很快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日常工作中,党员干部应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传统。
(将“传统”改为“作用”)B.这件事的具体详情,我以后再告诉你。
(删掉“具体”)C.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改正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
(将“努力”与“随时”调换位置)D.经过共同努力,使我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删掉“使”)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是可以得之于自身。
B.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C.你是凭借自己的举止表现你的素质。
D.嘴里嚼东西的时候不要说话,免得坐在旁边的人担心。
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才德,有如宝石,最好是用素净的东西镶嵌。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第9课 陈情表 课时作业

(时间:45分钟分值:40分)一、基础巩固(18分)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夙遭闵凶B.零丁孤苦C.九十有六D.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解析:选D。
A项,“闵”同“悯”,指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丧);B项,“零丁”同“伶仃”,孤独的样子;C项,“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故选D。
2.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衅:祸患B.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孑:孤单C.本图宦达,不矜.名节矜:怜惜D.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薄:迫近解析:选C。
C项,“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中的“矜”是“看重,推崇”的意思,而不是“怜惜”。
故选C。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全都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组是(3分)()①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②零丁孤苦,至于成立..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④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⑤岂敢盘桓,有所希冀..⑥是以区区..不能废远A.①③⑤B.②⑤⑥C.①②④D.②③⑤解析:选C。
①不行:古义,不能走路;今义,不可以。
②成立:古义,成人自立;今义,(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或(理论、意见等)有根据,站得住。
④告诉:古义,申诉(苦衷);今义,说给别人听,让别人知道。
⑥区区:古义,自己的私情;今义,数量少,不重要。
其他句子中的加点词没有古今异义现象。
综合以上分析,故选C。
4.下列各句中,属于特殊句式的一项是(3分)()A.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B.而刘夙婴疾病C.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D.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解析:选B。
B项,“而刘夙婴疾病”是被动句,该句的意思是“而且刘氏很早就被疾病缠身”。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陈情表》中,李密用乌鸦的行为来打比方说要奉养祖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陈情表》中,李密说若晋武帝同意自己的请求,他活着当尽忠效死,死后亦当感恩戴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作业9:2.3.4 化学平衡常数

第4课时化学平衡常数1.化学平衡常数可以用K来表示,下列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K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小B.K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C.K与生成物的浓度有关D.K与温度有关2.某温度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50。
在同一温度下,反应2SO3(g)2SO2(g)+O2(g)的平衡常数K1应为( )A.2 500B.100C.4×10-4D.2×10-23.将一定体积的SO3(g)充入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3(g)2SO2(g)+O2(g)并达到平衡;保持温度不变,再充入相同体积的SO3(g),达到新平衡后,与原平衡相比,下列值减小的是( )A.平均相对分子质量B.SO3(g)的转化率C. D.4.在淀粉-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aq)+I-(aq)I3-(aq)。
测得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I2(aq)+I-(aq)I3-(aq)的ΔH>0B.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溶液中c(I3-)减小C.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D.25 ℃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KI固体,平衡常数K大于6895.某温度下,向容积为1 L的密闭反应器中充入0.10 mol SO3,当反应器中的气体压强不再变化时测得SO3的转化率为20%,则该温度下反应2SO2(g)+O2(g)2SO3(g)的平衡常数为( ) A.8.0×102 B.1.6×103C.3.2×103D.4.0×1026.在一定条件下,向一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2 mol SO2和 1 mol O2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达到平衡后改变下述条件,SO3气体平衡浓度不发生改变的是( )A.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 mol SO3(g)B.保持温度和容器压强不变,充入1 mol SO3(g)C.保持温度和容器压强不变,充入1 mol O2(g)D.保持温度和容器压强不变,充入1 mol Ar(g)7.汽车尾气净化中的一个反应如下:ΔH=-373.4 kJ·mol-1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8.两个恒容容器中分别发生反应A(g)2B(g)和2A(g)C(g),平衡时A的转化率分别为α1和α2。
课时作业(九) 对数与对数函数 (3)

课时作业(九) 对数与对数函数 基础过关组 一、单项选择题1.函数y =log 3(2x -1)+1的定义域是( ) A .[1,2] B .[1,2)C .[23,+∞)D .(23,+∞)解析 由Error!即Error!解得x ≥23。
答案 C2.若函数y =f (x )是函数y =a x (a >0且a ≠1)的反函数,且f (2)=1,则f (x )=( ) A .log 2x B .12xC .log 12x D .2x -2解析 由题意知f (x )=log a x (a >0且a ≠1),因为f (2)=1,所以log a 2=1,所以a =2。
所以f (x )=log 2x 。
故选A 。
答案 A3.(2020·全国Ⅰ卷)设a log 34=2,则4-a =( ) A .116B .19C .18D .16解析 解法一:因为a log 34=2,所以log 34a =2,则有4a =32=9,所以4-a =14a =19。
故选B 。
解法二:因为a log 34=2,所以-a log 34=-2,所以log 34-a =-2,所以4-a =3-2=132=19。
故选B 。
解法三:因为a log 34=2,所以a 2=1log 34=log 43,所以4a2 =3,两边同时平方得4a =9,所以4-a =14a =19。
故选B 。
解法四:因为a log 34=2,所以a =2log 34=log 39log 34=log 49,4a =9,所以4-a =14a =19。
故选B 。
答案 B4.如果log12x <log 12y <0,那么( )A .y <x <1B .x <y <1C .1<x <yD .1<y <x解析 因为log 12x <log 12y <log 121,所以x >y >1。
2020-2021学年物理人教版选修3-1课时作业:1-9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Word版含解析

课时作业9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4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所示,在某一真空中,只有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和竖直向下的重力场,在竖直平面内有初速度为v0的带电微粒,恰能沿图示虚线由A向B做直线运动.那么(B)A.微粒带正、负电荷都有可能B.微粒做匀减速直线运动C.微粒做匀速直线运动D.微粒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解析:微粒做直线运动的条件是速度方向和合外力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只有微粒受到水平向左的电场力才能使得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上,由此可知微粒所受的电场力的方向与场强方向相反,则微粒必带负电,且运动过程中微粒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2.一个带正电的油滴从如图所示的匀强电场上方A点自由下落,油滴落入匀强电场后,能较准确地描述油滴运动轨迹的是(B)解析:油滴自电场上方落入电场,即油滴进入电场时有一定的速度,而油滴受重力和电场力的作用,两者的合力指向右下侧,而油滴进入电场时的速度方向为竖直向下,故油滴的轨迹应如选项B 的情形.3.如图所示,带正电的粒子以一定的初速度v 0沿两板的中线进入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内,恰好沿下板的边缘飞出.已知板长为L ,板间距离为d ,板间电压为U ,带电粒子的电荷量为q ,粒子通过平行金属板的时间为t (不计粒子的重力),则( C )A .在前t 2时间内,电场力对粒子做的功为Uq 4B .在后t 2时间内,电场力对粒子做的功为Uq 4C .粒子的出射速度偏转角θ满足tan θ=d LD .粒子通过竖直位移前d 4和后d 4的过程,所用时间之比为2 1解析:设粒子在前t 2时间内和在后t 2时间内竖直位移分别为y 1,y 2,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推论知y 1y 2=13,得y 1=18d ,y 2=38d ,则在前t 2时间内,电场力对粒子做的功为W 1=q ·18U=18qU ,在后t 2时间内,电场力对粒子做的功为W 2=q ·38U =38qU ,故A 、B 错误;粒子的出射速度偏转角θ的正切值为tan θ=v y v 0=at v 0=12at 212v 0t =12d 12L =d L ,故C 正确;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推论知,粒子通过竖直位移前d 4和后d 4的过程中,运动时间之比为1(2-1),故选项D 错误.4.如图为示波管的原理图.如果在电极YY ′之间所加的电压按图甲所示的规律变化,在电极XX ′之间所加的电压按图乙所示的规律变化,则在荧光屏上会看到的图形是图中的( B )解析:在0~2t 1时间内,扫描电压扫描一次,信号电压完成一个周期,当U Y 为正的最大值时,电子打在荧光屏上有正的最大位移,当U Y 为负的最大值时,电子打在荧光屏上有负的最大位移,因此一个周期内荧光屏上的图象为B.5.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光滑半圆弧绝缘细管的圆心O 处固定一点电荷,将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小球从圆弧管的水平直径端点由静止释放,小球沿细管滑到最低点B 时,对管壁恰好无压力,则固定于圆心处的点电荷在AB 弧中点处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C )A .E =mg /qB .E =2mg /qC .E =3mg /qD .E =4mg /q解析:固定于圆心处的点电荷在圆弧AB 上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处处相等.以B 点为研究点,则:qE -mg =m v 2/R ①m v 2/2=mgR ②由①②两式得E =3mg /q .6.如图1所示,在平行板电容器的A 板附近,有一个带正电的粒子(不计重力)处于静止状态,在A 、B 两板间加如图2所示的交变电压,带电粒子在电场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3t 0时间刚好到达B 板,设此时粒子的动能大小为E k3,若用改变A 、B 两板间距的方法,使粒子在5t 0时刻刚好到达B 板,此时粒子的动能大小为E k5,则E k3E k5等于( B )A.35B.53C.1 D.925解析:设两板间的距离为d,经3t0时间刚好到达B板时,粒子运动过程中先加速然后减速再加速,根据运动的对称性和动能定理,可得E k3=q U03,若改变A、B两板间的距离使粒子在5t0时刻刚好到达B板,根据运动的对称性和动能定理,可得E k5=q·U05,故E k3E k5=53,B正确.7.如图所示,用细丝线悬挂带有正电荷的小球,质量为m,处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在电场力作用下,小球由最低点开始运动,经b点后还可以向右摆动,如用ΔE1表示重力势能的增量,用ΔE2表示电势能的增量,用ΔE表示二者和(ΔE=ΔE1+ΔE2),则在小球由a摆到b的过程中,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C)A.ΔE1<0,ΔE2<0,ΔE<0B.ΔE1>0,ΔE2<0,ΔE=0C.ΔE1>0,ΔE2<0,ΔE<0D.ΔE1>0,ΔE2>0,ΔE>0解析:小球由a到b的过程,位置升高,重力势能增加,ΔE1>0,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ΔE2<0,动能、重力势能、电势能三种形式的能相互转化,动能由零增加到某一值,所以重力势能和电势能的和必减少,故ΔE<0,C选项正确.二、多项选择题8.如图是某种静电矿料分选器的原理示意图,带电矿粉经漏斗落入水平匀强电场后,分落在收集板中央的两侧.对矿粉分离的过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有(BD)A.带正电的矿粉落在右侧B.电场力对矿粉做正功C.带负电的矿粉电势能变大D.带正电的矿粉电势能变小解析:带正、负电的矿粉受电场力做正功分别落到左、右两侧,根据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变化关系有正、负电的矿粉的电势能都变小,故选B、D.9.带电粒子以速度v0沿竖直方向垂直进入匀强电场E中,如图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后,其速度变为水平方向,大小为v0,则一定有(ABD)A.静电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B.粒子运动的水平位移大小等于竖直位移大小C.静电力所做的功一定等于重力所做的功D.电势能的减少一定等于重力势能的增加解析:由题意可知,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加速度大小相等,均为a=v0/t,平均速度大小也相等,故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大小相等,故A、B选项正确;在运动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重力做负功,故C 选项错误;由能量守恒,可知D选项正确.10.三个分别带有正电、负电和不带电的质量相同的颗粒,从水平放置的平行带电金属板左侧以相同速度v0垂直电场线方向射入匀强电场,分别落在带正电荷的下板上的a、b、c三点,如图所示,下面判断正确的是(BD)A.落在a点的颗粒带正电,c点的带负电,b点的不带电B.落在a、b、c点的颗粒在电场中的加速度的关系是a a>a b>a c C.三个颗粒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关系是t a>t b>t cD.电场力对落在c点的颗粒做负功解析:由于带电颗粒都打在极板上,所以沿电场方向匀加速运动的时间t=2y,垂直电场方向匀速运动由x=v0t,得t a<t b<t c,所以aa a>a b>a c,再由牛顿第二定律可推出,a带负电,b不带电,c带正电,电场向上,电场力对落在C点的颗粒做负功,故答案为B、D.三、非选择题11.两平行金属板A、B水平放置,一个质量为m=5×10-6 kg的带电粒子,以v0=2 m/s的水平速度从两板正中位置射入电场,如图所示,A、B两板间距离为d=4 cm,板长L=10 cm.(g=10 m/s2)(1)当A、B间的电压为U AB=1 000 V时,粒子恰好不偏转,沿图中虚线射出电场,求该粒子的电荷量和电性.(2)令B 板接地,欲使该粒子射出偏转电场,求A 板所加电势的范围.答案:(1)2×10-9 C 负 (2)-600~2 600 V解析:(1)当U AB =1 000 V 时,重力跟电场力相等,粒子才沿初速度v 0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q U AB d =mg ,q =mgd U AB=2×10-9 C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电场力方向竖直向上,而场强方向竖直向下(U AB >0),所以粒子带负电.(2)当qE >mg 时,带电粒子向上偏,从右上边缘飞出,设此时φA =φ1,因为φB =0,所以U AB =φ1,电场力和重力都沿竖直方向,粒子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 x =v 0;在竖直方向a =qφ1md -g ,偏移量y =d 2,所以12d =12at 2,代入a 和t =L v 0,解得φ1=m v 20d 2+mgdL 2qL 2=2 600 V ,当qE <mg 时,带电粒子向下偏转,设φA =φ2,则竖直方向a ′=g -qφ2md ,同理可得φ2=-600 V ,故欲使粒子射出偏转电场,A 板电势的范围为-600 V ≤φA ≤2 600 V .12.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相距2l 的A 、B 两点固定有两个电荷量均为Q 的正电荷,aOb 是A 、B 连线上的三点,且O为中点,Oa =Ob =l 2,另有一个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 试探电荷以初速度v 0从a 点出发,沿AB 连线向B 运动,在这运动过程中电荷受到阻力满足F f =⎩⎪⎨⎪⎧常数,当v ≠00,当v =0.当它运动到O 点时,动能为初动能的n 倍,到b 点时速度刚好为零,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 ,求:(1)a 点的场强;(2)取O 点电势为零,a 点电势φa 为多大?电荷q 具有的电势能为多大?答案:(1)32kQ 9l 2 方向向右指向B (2)14q (2n -1)m v 20 14(2n -1)m v 20 解析:(1)a 点的场强是A 、B 两点电荷Q 在a 点产生场强的矢量和,E =k Q ⎝ ⎛⎭⎪⎫l 22-k Q ⎝ ⎛⎭⎪⎫3l 22=32kQ 9l 2,方向向右指向B . (2)根据对称性φa =φb ,U ab =0,根据动能定理.当电荷由a 运动到O 点时,有qU aO -F f l 2=n ·12m v 20-12m v 20当电荷由a 运动到b 点时,有qU ab -F f l =-12m v 20 联立解得U aO =14q(2n -1)m v 20 φa =U aO =14q(2n -1)m v 20 电荷q 具有的电势能E p a =qφa =14(2n -1)m v 20. 13.一带电量为+Q 的点电荷固定在真空中,形成的电场如图所示.现有一质量为m 的带电微粒,在此点电荷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为T .微粒的重力不能忽略,求:(1)微粒所带电荷的种类;(2)点电荷+Q 与微粒运动轨迹所在平面的距离.答案:(1)负电 (2)gT 24π2 解析:(1)微粒带负电.(2)微粒做圆周运动的轨迹在水平面内,并且轨迹的圆心O 在点电荷的正下方.设圆心O 离点电荷的距离为H ,轨迹半径为R ,微粒受力分析图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tan α=m 4π2T2R , 由几何关系得R =H tan α,由以上两式联立解得H =gT 24π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9——化学平衡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1.下列反应不属于可逆反应的是( )A .Cl 2溶于水B .NH 3溶于水C .可充电电池的反应,如H 2O +Zn +Ag 2O 充电放电Zn(OH)2+2AgD .电解水生成H 2和O 2,点燃H 2和O 2的混合物生成水 解析:A 选项Cl 2溶于水是可逆反应,Cl 2+H 2O HCl +HClO ,教材上未标“ ”而写成“===”是因当时尚未学习可逆反应。
B 选项NH 3溶于水也是可逆反应,NH 3+H 2O NH 3·H 2O NH +4+OH -。
C 、D 选项电解水和点燃H 2和O 2生成水、可充电电池的反应二者均不是同时进行的,也不是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的反应,不是可逆反应。
答案:C 、D2.在一定量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N 2(g)+3H 2(g) 2NH 3(g)。
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N 2、H 2、NH 3的浓度分别为0.1mol/L ,0.3mol/L,0.2mol/L 。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A .N 2为0.2mol/L ,H 2为0.6mol/LB .N 2为0.15mol/LC .N 2、H 2均为0.18mol/LD.NH3为0.4mol/L解析:本题考查对可逆反应的特征的理解,解答时,应注意两点:(1)可逆反应既可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可向逆反应方向进行:(2)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只能反应到一定程度达到平衡状态,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都大于零。
对于本题,若反应从题给某一时刻开始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并达到平衡,此时NH3的浓度应小于0.4mol/L;若反应从题给某一时刻开始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并达到平衡,此时N2的浓度应小于0.2mol/L,H2的浓度应小于0.6mol/L;从题给量的关系易知无论反应进行到什么程度,c(N2)∶c(H2)=1∶3,因此两者不可能同时均为0.18mol/L。
答案:B3.下列说法可充分说明P(g)+Q(g) S(g)+R(g),在恒温下,恒容密闭容器中的反应已达平衡的是()A.容器里P、Q、R、S四种物质共存B.容器里Q、R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C.容器内气体压强、密度不随时间变化D.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P同时生成n mols解析:只要反应开始,容器里P、Q、R、S必共存,无法说明反应是否已达平衡;因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总数不变的可逆反应,因而反应无论进行到什么程度,其容器内气体的压强、密度(恒容)都不会改变,因而选项C不能作为反应已达平衡的标志;选项B中,当容器里Q、R的体积分数不变时,表明反应已达平衡;选项D可推出v v逆。
因而反应也达到了平衡状态。
正=答案:B、D4.在一定温度下,某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可逆反应:A2(g)+B2(g) 2AB(g),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的同时生成n mol AB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C.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B的同时生成n mol B2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解析: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即生成n mol A2、n mol B2的同时生成2n mol的AB,故C正确,A不正确;又因该反应为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故无论是否达平衡状态,总压强以及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均保持不变。
答案:C5.对于可逆反应:2SO2(g)+O2(g) 2SO3(g),正反应速率分别用v(SO2)、v(O2)、v(SO3)表示,逆反应速率分别用v′(SO2)、v′(O2)、v′(SO3)表示,该反应达平衡时,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v(SO2)=v′(SO2)B.v(O2)=v(SO3)C.v(SO3)=2v′(O2) D.v(SO2)=12v(SO3) 解析:对于正反应有v(SO2)∶v(O2)∶v(SO3)=2∶1∶2,对于逆反应有v′(SO2)∶v′(O2)∶v′(SO3)=2∶1∶2,而达到平衡时有v(SO2)=v′(SO2)、v(O2)=v′(O2)、v(SO3)=v′(SO3)。
答案:A、C6.一定条件下,将A、B、C三种物质各1mol通入一个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B=2C,达到平衡时,B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A.1.5mol B.1molC.0.5mol D.0解析:用极端假设法考虑平衡完全向左进行、完全向右进行的两种情形。
2A+B 2C(起始)11 1(向左)1+11+0.502A+B 2C(起始)11 1(向右)01-0.51+1得到B的极值为1.5mol和0.5mol,实际上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不可能完全向左、向右进行,即0.5mol<n(B)<1.5mol。
答案:B7.在一个定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2SO2(g)+O2(g) 2SO3(g)。
已知反应过程中的某一时间SO2、O2和SO3的浓度分别为0.1mol·L-1、0.05mol·L-1和0.3mol·L-1。
当反应达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正确的是()A.c(SO2)=0.25mol·L-1B.c(O2)=0.2mol·L-1C.c(SO2)+c(SO3)=0.15mol·L-1D.c(SO2)+c(O2)=0.3mol·L-1解析:题中所给的反应状态可能是平衡状态,也可能是非平衡状态。
若反应逆向进行建立平衡,使0.3mol·L-1的SO3全部反应完,共有SO2 0.4mol·L-1,O2 0.2mol·L-1,但在可逆反应中,任何一种物质的浓度不可能为0,所以A可能而B不可能。
对于C选项,最简单的解法是抓住S原子守恒,由题意可知,无论何时都会有c(SO2)+c(SO3)=0.4mol·L-1,所以C选项不对。
对于D选项,要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
首先由于SO3的浓度是0.3mol·L-1时O2的浓度是0.05mol·L-1(两者的和大于0.3),所以反应必须逆向移动才可能使两者之和为0.3mol·L-1。
设有x mol·L-1sO3分解,则其生成的O2必为x 2mol·L-1,则列出方程:(0.3-x)+(0.05+x2)=0.3,得x=0.1mol·L-1,所以当该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时有0.1mol·L-1SO3分解(剩余0.2mol·L-1的SO3,生成0.05mol·L-1的O2),此时,O2的浓度为0.1mol·L-1,两者浓度之和为0.3mol·L-1,故D也正确。
答案:A、D8.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2A(g) B(g)+3C(g)在下列四种状态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正逆等,说明v(正)=v(逆);对于D项:v(A)正=v(A)逆(用同一物质表示),必然v(正)=v(逆)。
答案:C、D9.对可逆反应4NH3(g)+5O2(g) 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5v逆(NO)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大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D.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是2v正(NH3)=3v正(H2O)解析:根据不同物质表示同一反应速率时的关系可知,v逆(O2):v逆(NO)=5∶4,v逆(NO)=4/5v逆(O2),代入A中表达式知v正(O2)=v逆(O2),A正确;NO的生成与NH3的消耗同时表示正反应速率,故B不正确;达到平衡时,增大容器体积,反应物、生成物浓度同时减小,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减小,C不正确。
在反应的任意状态总有v正(NH3)∶v正(H2O)=4∶6,即3v正(NH3)=2v正(H2O),D不正确。
答案:A10.可逆反应:2NO2 2NO+O2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③用NO2,NO,O2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A.①④⑥⑦B.②③⑤⑦C.①③④⑤D.全部解析:本题对化学平衡标志的考查更全面,不仅考查了化学平衡的直接标志,也要求对化学平衡的间接标志进行分析、判断,需要对化学反应的特征与化学平衡的关系进行全面分析才能顺利作答。
①中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必生成2n mol NO,而生成2n mol NO2时,必消耗n mol O2,①能说明达到平衡,②不能说明。
③中属于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的一般关系,无论达到平衡与否,都符合化学计量数之比。
有色气体的颜色不变,则表示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④能说明。
由于反应前后体积不同,故压强不变可作为平衡的标志,故⑥能说明。
体积固定,气体质量前后守恒,密度不变,也不能说明达到平衡,故⑤不能说明。
由于气体总质量不变,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则说明气体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故⑦能说明。
答案:A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外界条件改变,化学平衡状态一定发生改变B.对某一可逆反应,当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各组分的浓度一定保持不变C.甲、乙两个容积相同、温度恒定且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2molNH3、1mol N2和3molH2,平衡时,甲和乙的N2体积分数相同D.化学平衡建立前,v正≠v逆,化学平衡后v正=v逆解析:A错误,外界条件改变,化学平衡状态不一定改变,即化学平衡不一定移动。
B正确,当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
化学平衡的建立与反应的途径无关,在条件相同时,不论由正反应开始,还是由逆反应开始,最终均可达到同一平衡状态,即起始时加入2mol NH3与加入1mol N2、3mol H2等效,C正确。
v正=v逆,反应处于平衡状态;若v正≠v逆,则反应一定是非平衡状态,D正确。
答案:A12.在473k时,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2和SO2,发生如下反应:NO2+SO2 NO+SO3平衡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NO和SO3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B.NO2和SO3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C.体系中的总物质的量一定等于反应开始时总的物质的量D.反应前后压强不变解析:充入的反应物是NO2和SO2,它们的物质的量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而NO和SO3是生成物,每生成1mol NO,必生成1molsO3,不论是否达到平衡其物质的量一定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