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美术学科中的知识与技能问题

合集下载

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及研究方向

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及研究方向

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及研究方向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美术教学也被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课堂形式一改过去的教师讲解范画,学生临摹呆板形式,呈现出丰富多彩课堂生活。

但是,由于社会大环境及其他因素,美术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困惑,主要有以下几点:1、重视成绩,轻视美育美术课在初中阶段一周只有一节,有些家长、学生,甚至有些教师认为只要学好文化课就可以了,美术课上不上无关重要,即使上也不过是消遣消遣,打发一下时间。

这些想法的严重后果就是导致教师上课时十分尴尬,教师上面大讲,下面小讲,甚至有些同学把美术课当成了自习课,写作业、看课外书等。

教师课前准备的大量教具,课堂活动方案无人应答,无法实施。

2、学生不准备学习用具其实这也是学生不重视美术课的一种表现,但是,这里面也确实存在着一些客观的原因,首先,每节美术课的学具各不相同,并且种类繁多,携带起来不方便,时间长了学生就不爱带了。

其次,有些学具价格昂贵,使用次数不多,学生家庭情况不一,导致有些学生拿不全学具。

再次,学生不拿学具,教师毫无制约措施,导致有些课教师讲完后,需要学生利用学具完成课业时,却无法实施。

3、缺乏电教设备和资料新课改后,扩大了欣赏课的内容,欣赏课就是欣赏大量的图片,而课本中的图片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如果通过电教手段加大信息量,必然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备课中教辅资料少、教具少,教师备课中的疑惑无从考证,上课时无教具可拿。

针对以上问题,简单的提出我的几点建议:1、提高美术课的地位,加大对美术教学的投资只有美术课的地位提高了,学生重视了美术,教师授课时心情愉悦了,才能更好的发挥教师的真实水平。

同时美术教师自己更应该重视自己的美术课,只有这样才能使美术课走向良性循环。

2、集体购买学具,并可循环使用。

一些可以多次利用的学具,学校可否集体购买(如颜料,毛笔,刻刀等),这些学具价格比较高,并且可以多次使用,买一个班使用的量,可供八个班循环使用。

中学教师资格证《美术知识与能力》重点归纳

中学教师资格证《美术知识与能力》重点归纳

中学教师资格证《美术知识与能力》重点
归纳
以下是中学教师资格证《美术知识与能力》的重点归纳:
1. 美术基础知识:
- 色彩知识:包括色轮、主色、辅色等基本概念。

- 绘画技巧:涉及素描、水彩、油画等常见绘画技法。

- 素材与表现:了解不同材料(如纸张、布料、木材)的特点和使用方法,以及对不同主题的表现手法。

2. 美术史与文化:
- 著名艺术家和作品:了解一些重要的美术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 艺术风格与流派:包括印象派、现代主义、抽象艺术等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流派。

- 文化与艺术: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方式。

3. 美术教育:
- 教育理论与实践:了解美术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如学生评价、课程设计等。

- 教学资源与技术:熟悉使用多媒体、互联网等资源进行美术教学。

4. 美术与社会:
- 艺术品的欣赏与鉴赏:培养学生对艺术品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 艺术与社会问题:了解艺术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关系,如艺术对社会的影响。

以上是中学教师资格证《美术知识与能力》的重点归纳,希望对您的学习和备考有所帮助。

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美术教学作为教研教改中的一枝新绿,只有经过不断修剪、培植和浇灌,才能有所收获。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需要美术教师有很高的综合素质、人文素养。

近年来,各级领导十分重视我区的美术教学工作,在师资配备、器材配备、培训学习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美术学科也依照新课标的指引,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创新能力,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开齐开足了美术课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组织开展了各种艺术活动,拓宽师生的艺术视野,注重发掘和培养有美术特长的学生,为艺术院校输送了大批艺术人才,美术教学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但美术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如:各学校之间师资配备不均衡,城乡美术硬件和软件设施配备不均,部分美术教师专业及教学水平有待提高,吃老本,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各学段美术基础知识或基本技能的重、难点把握不准,导致学生知识重复学习,浪费课堂时间,形成教学盲点。

学校重视成绩,轻视美育,导致美术教师积极性不高等等问题。

美术教学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教师各种知识的厚积薄发,以及先进教育理念的引领,老师只有对课堂教学有了新的感悟,才能明白自身的不足。

那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怎样才能上好美术课?我们对全区美术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研讨,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解决策略,以期在以后的美术教学工作中不断提高:问题一:美术设施配备与和谐高效课堂之间的矛盾最近几年,各级领导十分重视美术教学工作,加大了美术器材的投资力度。

但多数学校的美术器材配备仍相对不足,大部分材料需要学生自己准备。

而相当多的工具材料不是随便哪一个美术用品店就可以买到,甚至不是一个学生所能准备的。

我们都知道,美术是材料的艺术,它必须借助一定的工具材料才能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下列哪位画家的作品以其独特的“点彩”技法而著称?A. 梵高B. 修拉C. 莫奈D. 塞尚答案:B解析:修拉是法国新印象派(点彩派)的创始人之一,他的作品如《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等,通过点彩技法将色彩以极小的色点排列,让观众在视觉上混合色彩,从而创造出丰富的色彩效果和独特的画面质感。

梵高以表现主义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著称;莫奈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以捕捉光影变化和自然景色为主;塞尚则被誉为“现代艺术之父”,其作品强调物体的几何形状和构图结构。

2.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四君子”?A. 梅B. 兰C. 竹D. 荷答案:D解析: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四君子”指的是梅、兰、竹、菊,这四种植物常被用来象征文人的高洁品质。

梅代表坚韧不拔,兰代表清雅淡泊,竹代表正直虚心,菊代表傲霜斗雪。

而荷花虽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但并不属于“四君子”之列。

3.初中美术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应具备的美术核心素养之一是?A. 美术技法B. 审美感知C. 考试成绩D. 绘画速度答案:B解析:初中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学生应具备的美术核心素养,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五个方面。

其中,审美感知(或审美判断)是核心素养之一,它强调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感悟美术作品,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

美术技法虽然重要,但并非核心素养的核心内容;考试成绩和绘画速度更不是衡量美术素养的标准。

4.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三大名锦”?A. 南京云锦B. 四川蜀锦C. 苏州宋锦D. 杭州丝绸答案:D解析: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三大名锦”指的是南京云锦、四川蜀锦和苏州宋锦。

这三种锦缎以其精湛的工艺、丰富的图案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南京云锦因其“织金”技艺而著称;四川蜀锦则以图案丰富、色彩艳丽而闻名;苏州宋锦则以质地细密、色泽典雅而著称。

教师面试美术知识点总结

教师面试美术知识点总结

教师面试美术知识点总结一、绘画基础知识1.1 素描素描是绘画的基础,是通过线条的勾勒来表现物体的形态、结构、质感和光影变化。

在素描中,要掌握线条的粗细、轻重、虚实等变化,以及透视、明暗和比例的表现。

1.2 色彩色彩是绘画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有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基本色,通过它们的混合和变化可以形成无限的色彩。

在绘画中,要掌握颜料的运用和调配,了解色彩搭配的原则和效果。

1.3造型造型是指物体的形状和结构,包括立体造型和平面构图。

在绘画中,要注意对物体的正确观察和表达,掌握其立体感和形式感,同时在平面构图上要注意画面的稳定和动态。

1.4速写速写是绘画过程中的一种练习方式,目的是快速捕捉和表现对象的形态和特征,增强观察和表现的能力。

在速写中要迅速捕捉事物的关键特征,简洁明了地表现出来。

1.5绘画材料和工具了解各种绘画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和特点,包括铅笔、彩铅、颜料、画笔、画布等,熟练掌握它们的特性和运用技巧。

二、美术史知识2.1中国美术史了解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时期、重要人物和作品,懂得中国绘画的特点与传统,如工笔画、写意画、国画、山水画、花鸟画等。

2.2西方美术史了解西方美术史上的重要时期、流派和大师,如文艺复兴、印象派、后印象派、现代主义等,了解西方绘画的发展和特点。

2.3世界著名绘画作品和艺术家了解一些世界上著名的绘画作品和艺术家,如《蒙娜丽莎》、《星空》、梵高、毕加索等,熟悉它们的风格和影响。

2.4当代美术了解当代美术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包括艺术市场、艺术教育和艺术批评等,关注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和动向。

三、美术教学知识3.1美术教学理论了解美术教学的基本理论,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等,熟悉美术教学的规律和特点。

3.2美术教学设计能够设计出符合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的美术教学方案,包括教学内容、课时安排、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3美术作品欣赏与分析能够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美术作品,解读其艺术特点和内涵,增强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美术学科综合评价

美术学科综合评价

美术学科综合评价一、学科介绍美术学科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学科,也是培养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观察力、创作能力等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素质,培育他们对于艺术的热爱与探索。

二、知识与技能在美术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学习艺术史、美术理论和实践技巧等内容,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他们需要了解不同艺术流派、艺术家以及其艺术作品,并能够对这些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

此外,学生还需要掌握绘画、雕塑、摄影等不同艺术形式的技能,能够通过自己的创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三、创造力与思维能力美术学科的学习过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艺术创作的实践,学生可以培养独立思考、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并通过艺术表达的方式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

此外,创造力也是学生在美术学科中进行创作的重要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创作出有独立性和个性化的作品。

四、审美能力与情感表达美术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培养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不同的艺术作品,学生能够培养对美的感受与鉴赏能力,提高他们从艺术作品中获取美的能力。

同时,学生还需要通过艺术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他们能够将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思考通过艺术的方式进行表达,能够用艺术语言传递自己的情感。

五、合作与交流能力美术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合作与交流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在艺术创作过程中需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一项艺术作品。

通过合作,学生能够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和意见,并尊重他人的创作方式。

此外,学生还需要通过艺术作品的展示和讲解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表达,向他人展示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成果。

六、评价方式美术学科的综合评价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评价。

除了考察学生对于艺术知识的掌握和创作技能的应用外,还需要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情感表达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能力。

评价方式可以包括书面考试、实践作品评价、小组合作评价、口头表达评价等。

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摘要:在实施新的课程改革中,教育部越来越重视发展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

小学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基本的美术知识,绘画技巧和美学技能的重要时期。

因此,作为一名小学美术老师,我们需要不断分析教学问题,不断改进教学,以更好地完善和发展小学美术教学。

关键字:小学美术;问题和对策;策略分析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以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

美术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学科,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美术课程的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

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美术课程的育人价值。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对美术教育的重视不足小学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的艺术爱好和基本艺术技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在我国大多数小学实施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美术课程并未对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

特别是在课时上,语文、数学和英语等小学基础课程扮演重要角色,而美术教育只是某些核心科目辅助课堂。

另外,在教师资源方面,为了节省教学资源,许多学校聘请的美术老师,无法满足在校学生的需求。

此外,许多美术老师的教学技能有限,严重限制了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探索和学习。

最重要的是,许多美术老师对美术课程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许多美术老师很少在美术课上上足够的课,并且在处理课堂上很随意。

他们很少给学生布置美术实践作业。

导致学生对他们通过长期学习所学到的东西并没有深刻的了解。

课堂上的许多学生总是很懒惰,而老师却无法控制他们,这导致整个班级迟钝和低效率。

2.美术课程教具不足美术是视觉艺术,也是一门需要某些教具的学科。

但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许多学校没有为美术课提供必要的美术教育工具。

尤其是在一些学校,那里的教育成本和资源稀缺,教师在课堂上用于示范教学的辅助工具太短,学生无法以通过观察教具来提高他们的技能。

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

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

《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一、考试目标1.美术学科的知识与能力。

掌握美术学科的基础知识、美术创作和欣赏的基本方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有效地加以运用;掌握美术学科教学的理论和方法,了解初中美术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运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导教学。

2.美术教学设计能力。

了解教学设计方法,规范地撰写教案,准确地设定和表述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合理地选择和运用教学资源,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恰当地选择教学策略、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美术教学实施能力。

掌握初中美术教学的组织形式及基本步骤,恰当地运用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准确地表述和呈现教学内容,有效地引导和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美术教学。

4.美术教学评价能力。

了解美术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和具体方法,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通过教学评价改进教学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学科知识1.了解中外美术发展的基本脉络、重要的美术人物、美术风格与流派及美术现象,知道美术的基本理论。

——了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美术门类的主要成就。

如:陶瓷艺术、青铜艺术、雕塑艺术、绘画艺术、工艺美术、书法篆刻、民间美术、建筑艺术等。

——了解西方从原始艺术到当代艺术的发展。

如:洞穴壁画、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后期印象派、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各时期的建筑艺术以及现代设计艺术。

——知道美术的概念、性质和价值等基本理论。

如:造型元素与形式原理、美术创作思想、美术的社会价值等。

2.知道美术主要类别和技法理论,了解美术创作和美术欣赏的基本过程与方法,并具有一定的创作能力和欣赏能力。

——了解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及其结果。

——知道相关技法理论。

如:色彩、解剖、透视、材料等知识。

——了解美术创作(含设计)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

3.掌握《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主要精神和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美术学科中的知识与技能问题05级美术美术本科2班邹瑞[摘要] 自从“癸卯学制”以来,美术学科已有百年历史,在这一百多年的历史中,美术学科在知识与技能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本文将百年发展史作一罗列与对比;及美术学科不同时期的教学目的;和新世纪以来,世界各国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理念发生的变化作以简述。

关键词:知识、技能、美术学科自1904年1月“癸卯学制”规定普通中小学校课程中开设“图画”、“手工”科目以来,美术学科在我国中小学课程中,已存在一百多年了。

但中小学美术学科与其他社会学科相比(如:哲学、史学、文学、法学、社会学、考古学等),无论在研究的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差距很大。

至今,我们还没有很好地对自己国家的美术教育进行过深入地研究。

只有通过对我们自己国家中小学美术学科进行深入地研究,才能够看到当今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我国未来的中小学美术教育作出正确的判断。

中小学美术学科到底包含了哪些方面的知识与技能?首先,看知识与技能的定义?何谓知识?人类认识的成果或结晶。

依反映对象的深刻性,可分为生活常识和科学知识;依反映层次的系统性,可分为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

经验知识是知识的初级形态,系统的科学理论是知识的高级形态。

按具体的来源,知识虽可区分为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但是从总体上说,人的一切知识(才能也属于知识范畴)都是后天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是对现实的反映。

社会实践是一切知识的基础和检验知识的标准。

……①何谓技能?运用实践知识和经验进行有目标活动的能力叫“技能”;通过反复练习达到迅速、精确、运用自如的技能则叫“熟练”。

如刚刚学会写字的人只有写字的技能,必须通过反复练习才能形成书法熟练。

熟练的形成既能巩固和发展原有技能,又能形成新的技能。

技能和熟练只有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勤学苦练,才能形成和发展。

②何谓技巧?较高的技能。

如写作技巧;绘画技巧。

③从时间上看,我国在1904年才正式在普通学校中开设“图画”和“手工”科目。

日本在明治时期的1890年,开始将图画列为中小学的课程之中。

由于当时我国的学制都是以日本的学制为蓝图,因此,我国普通学校中“图画”和“手工”科目的开设,可以说完全是受到了日本的影响。

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高等小《小学习画帖》及《毛笔新画帖》!1912年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1913年中学校课程标准程碑式的革命,这次课改影响到上世纪70年代,甚至现在。

1923年新学制课程纲要小学形象艺术课程纲要知识第一学年:方、圆、长方形、三角形的认识,物体的大、小、高、低、长短等比较。

·红、黄、蓝、绿各色的认识,和二种明暗的比较。

第二学年:五角形、六角形、多角形的认识,平面形和立体形的分别。

·红、黄、青三原色的认识,和绿橙紫各间色的混合法。

第三学年:物体的大小、距离、比例;图案的均齐和变化;模样图案的画法。

·正方形、长方形、菱形的简易画法;·色彩的混合和深淡的画法,方形物体的阴阳面。

第四学年:·简易图案的对称模样。

·简易的透视法和应用。

·色彩的对比和应用,光线和阴阳的关系。

第五学年:·图画中之从属、距离、节奏,图案中连续模样的制作法。

·简易的透视法和应用,六角形、五角形的剪法,画法;有规律曲线的画法。

·线条浓淡与物状的关系。

·简易配色法,色彩与明暗之关系,图案模样和色彩的性质。

第六学年:同第五学年。

增加制图线的用法;动物姿态的简单描法。

毕业最低限度的标准1923年新学制课程纲要初级中学图画课程纲要透视理论,如地平线、主点、消点、及远近与大小的法则,平行线的透视法则、成角透视法则。

素描理论,如明度、阴影。

描线法则,曲线、直线、钝线、锐线,及一切疏密线。

物的面和质(粗、滑、透明、不透明)色彩理论,如颜料的涂法,色相、色的饱和、色的明度、色的对比、色的调和、色的采集、色彩和情感、景色的色彩、景色的表情。

人物画理论,如人体的比例、姿态、表情。

图案画理论,如图案画的意义及种类。

图案和工艺的关系。

形式美的理论,如位置的美、方向的美、间隔的美、组合的美、背景的美、变化和统一。

制图理论,如几何图的意义种类,制图上的规则。

毕业最低限度的标准(1)须能以图案自由表达意象。

(2)须能为合画理的自由写生。

(3)须能为简单的几何形体之投影画。

(4)须能制散点图案模样图案。

1956年小学图画教学大纲一年级(知识)写生画:描绘形状最简单的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椭圆形及其综合形的物品等。

图案画:描绘最简单的方形、圆形、三角形、椭圆形等单独图案和花边。

命题画:根据学生常见的现象,出简单课题指导学生用铅笔或蜡笔作画。

二年级(知识)写生画:写生对象的形状比一年级稍为复杂,并练习画对称物。

图案画:在菱形、扇形、方形及内切圆形之内对称的单独图案和花边。

命题画:与一年级同。

三年级(知识)写生画:巩固加深二年级所学画法。

画低于或高于画者眼睛的圆柱形物体。

图案画:巩固加深二年级所学画法。

用两种颜色着色。

命题画:出题作画。

画最简单的单人活动。

四年级(知识)写生画:巩固较深三年级所学的画法。

画圆椎形、角柱形、角锥形和综合形物体。

图案画:创制简单的角隅图案。

命题画:出题作画,表达简单的远近现象和点景人物。

五年级(知识)写生画:巩固加深四年级所学的画法。

描绘在画者眼睛下方、上方斜向直立的角柱形物体。

图案画:创制四方连续的图案。

命题画:简单表现两人以上的活动。

六年级(知识)写生画:巩固加深五年级所学的画法。

画球形物体以及形状复杂的成组物体和风景。

图案画:画窗格图案、统计图表、报头、写标语。

命题画:表现集体活动中人物的关系。

一年级(技能)1、能正确地保持作画姿势,会用纸、笔和橡皮。

2、能认识并画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和椭圆形。

3、能初步徒手画直线和圆形。

4、能在纸面适当处布置并画出所要画的对象。

5、能认识红、黄、蓝、绿、橙、紫、赭等色。

6、能用色铅笔或蜡笔在一定范围内有笔顺地整齐着色。

二年级(技能)1、能画出物体的形状、比例——高和宽,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2、能利用对称轴和其他辅助线画对称形物体。

3、认识深浅不同的红、黄、绿、橙、紫、赭等色。

4、能用铅笔画线条,并能均匀着色。

三年级(技能)1、能辨别并画出类似物体的差别。

2、能按照远近现象画直立的长方形和圆柱形物体。

3、用铅笔画圆柱形的明暗体积感。

4、创造简单纹样的花边。

运用两种颜色配色。

四年级(技能)1、能画圆柱形物体和正面直立的角柱形物体的现象。

2、能画出房屋的远近关系。

3、能用浓淡的铅笔线条或用毛笔晕染画出物体的体积感。

4、能用简单的图案字配以五星和装饰花纹画成封面和写标语。

五年级(技能)1、能画直立的角柱形物体,以及道路的远近现象。

2、能画出最简单的折枝花和枝叶形象上的特点。

3、能用浓淡的铅笔线条或用毛笔调和间色描绘花叶的明暗关系和色彩关系。

4、能创制花纹样,组成简单的花布图案。

5、能用直尺画粗细直线,组成大小方格的条格布图案。

六年级(技能)1、能画角度、形状比较复杂的成组物体的形象特点、空间关系、明暗关系和色彩关系。

2、能用铅笔、毛笔、墨、颜料描绘简单的复色风景。

3、能运用三角板、圆规画多角形和圆形,并组织成简单的窗格图案。

4、能设计图案纹样,画统计表、报头,写标语。

1904年出过《临本》(教材)之后,1924年又出过《教你怎样画》(教材),两者之间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临本》注重结果(画得像),《教你怎样画》更注重过程(如何画,方法)。

自1923年至1948年,又制定过15次美术课程标准,但是与1923年的课标相比,大同小异,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至解放后,1956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制定出新的美术课程标准。

1956年初级中学图画教学大纲知识写生画:透视(近大远小现象、视平线、视点、心点等基本概念);素描写生(明与暗、阴和影的关系);色彩写生(颜色调配,彩色表现明暗关系)。

图案画:单独纹样、二方连续纹样、四方连续纹样、美术字、报头设计。

一年级1、学会正确掌握被画物体的基本形状。

2、能初步按照比例、合乎透视原则地表现出物体的空间。

3、能初步掌握调配颜色的方法。

4、能有目的地欣赏各种形式的绘画。

5、在命题画学习中,认识背景同人的关系。

二年级1、学会利用明暗色调表现形象比较复杂的物体的体积感和各部分的相互关系。

2、在写生时进一步注意透视原则。

3、能表现明暗色调变化和物体不同背景关系。

4、绘制适合一定用途的简单装饰图案。

5、在欣赏绘画时能初步分析作品的内容和中心思想。

6、能根据主题突出地表现中心内容,并注意表现远近不同的空间位置。

三年级1、用铅笔、水彩或彩墨描绘组合物并能比较正确完整地画出物体形象。

2、能表现物体的体积感和各部分的相互关系,并合乎透视原则。

3、能表现物体不同质料的不同明暗色调和反光现象。

4、能比较全面地理解和分析绘画作品。

5、能按照一定要求和用途创制装饰图案。

6、能在创作命题画时表达主题思想,注意人物动态表情、人物间的相互关系和构图上的要求。

此后,一直沿用此课程标准,而让人惊奇的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1977年“四人帮”在南京市组织过一次美术教师教师座谈会。

1977年南京市美术教师座谈会总结的知识、技能绘画基本知识1、绘画知识(1)绘画的概念及正确的作画方法(2)蜡笔画、铅笔画、铅笔淡彩、水彩画、中国画的初步知识。

(3)写生(包括速写)、临摹和创作的基本方法2、透视知识(1)懂得视点、视平线、视中线、消失点等概念(2)理解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3)理解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画法3、色彩知识(1)识别颜色,知道名称及常用的几种颜料的性能(2)懂得原色、间色、复色(3)懂得色彩的冷暖关系、明暗强弱关系、调和对比关系4、解剖知识(1)懂得儿童、少年、成人人体比例(2)懂得五官位置,表情变化及画法(3)人物基本动态画法绘画基本技能1、能运用正确的作画方法和一定的工具,比较正确的描绘对象,包括平面物、立体物、较简单的风景、人物。

2、能运用透视知识,比较正确的画出物体的立体形象、在画面上表现出前后、远近、上下左右不同方位的空间、距离等关系。

3、学会调色和配色,学会工笔画法和明暗画法。

根据不同的需要能初步运用冷、暖色调,调和(同种色、类似色)、对比色调。

4、能初步的比较正确的画出儿童、少年、成人全身形象和简单的动态;能初步画出人物正面、侧面、半侧面、仰视、俯视的头像和喜、怒、哀、乐得表情。

应用美术基本知识1、懂得美术字的基本规律和单线黑体、宋体、变体等字体的写法。

2、懂得图案的基本知识,单独纹样、二方连续构成的一般规律。

3、懂得报头设计、墙报和黑板报编排的基本知识。

4、懂得剪刻纸和手工劳作等基本知识。

应用美术基本技能1、学会美术字,能应用于黑板报、墙报等宣传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