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珍藏精美翡翠(图文)

合集下载

故宫珍宝馆的宝物介绍

故宫珍宝馆的宝物介绍

故宫珍宝馆的宝物介绍
故宫珍宝馆是故宫博物院中最为珍贵的展馆之一,收藏了大量的文物和宝贝。

以下是其中一些极具代表性的宝物介绍:
1. 长信宫金鳌双首杯:这是明朝嘉靖年间的一件金器。

杯子造
型为两只鳌龙相对,中间以花卉图案点缀,十分精美。

杯底刻有“长信宫”和“嘉靖十年”字样,寓意长寿和安康。

2. 清代乾隆御制玉瓶:这是一件非常罕见的玉器,由当时的皇
帝乾隆亲自下令制作。

玉瓶整体呈鼓形,带有青色和白色的纹路,精致的雕刻和细腻的纹理展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精髓。

3. 清代乾隆御制琉璃瓶:这是一件以玻璃制成的宝物,亦是由
乾隆皇帝下令制作。

瓶身呈现出深蓝色和浅蓝色的交错和谐,瓶口则镶有铜制的花卉图案,十分华美。

4. 元代青花鱼纹瓷盘:这是一件元代时期的青花瓷器,制作工
艺十分精湛。

瓷盘上绘有鲤鱼和荷花,栩栩如生,呈现出优美的造型和色彩。

5. 清代乾隆御制绣球:这是一件非常精致的刺绣作品,由乾隆
皇帝下令制作。

绣球上密密麻麻地缀满了各种动植物、花卉、山水和人物,技艺之高令人惊叹,被誉为中国刺绣艺术的巅峰之作。

这些珍贵的文物和宝贝,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瑰丽和辉煌,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值得我们倍加珍视和保护。

- 1 -。

故宫博物院藏品精粹

故宫博物院藏品精粹

故宫博物院藏品精粹1、翡翠灵芝式如意,长47.8cm。

如意以整块翠琢成,灵芝形,周身遍琢小芝、花果等,翠色鲜艳,成色好,水头足,碾琢精美。

清康熙朝的如意注重雅玩之趣,其材质以竹木类居多。

由于皇帝的好尚以及经济因素,这一时期玉石类如意极少,而如此大块的翠如意更是凤毛麟角,为宫廷如意中的极品,弥足珍贵。

2、绿地镂空粉彩福寿如意,长55cm。

此如意仿三镶如意形制,通体在蓝绿色釉上绘云蝠纹,并在如意首、腹、尾部饰精美的金彩镂空纹饰。

首部为五蝠捧寿,中腹作双蝠捧寿,尾部为四蝠捧寿,三处的寿字写法皆不同。

柄身背面有阳文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识。

此如意器型规整,釉色艳丽。

清宫廷所藏瓷如意的制作与一般宫廷用瓷相似,先由内府造办处下属如意馆绘出画样,得皇帝允准后发付江西景德镇御窑厂烧造,所以质量较高。

粉彩瓷器上用镂刻技法自乾隆时期兴起,因工艺难度大而甚为鲜见,此柄瓷如意上采用镂刻技法,足见皇帝对如意这类器物的喜爱。

——阳文:篆刻的一种方式,即把印文镌成凸状,在纸上钤盖时印文是红色,因而又称为朱文。

3、沉香木雕八仙纹如意,长55cm。

如意首呈心状,柄略宽,中间拱起。

通体满雕寿星和八仙组成的图案。

如意首雕突额长髯的寿星,一手托如意,一手持桃,盘腿曲膝端坐于正中。

两旁伴有八仙中的汉钟离、韩湘子。

柄中部吕洞宾、李铁拐同立。

柄下方由上到下依次为张果老、曹国舅、兰彩和、何仙姑,他们手持法器,神态各异,端坐在流云之上。

柄上还浮雕 4个委角方框,框中分别刻有阳文楷体“万”“福”“攸”“同”四字。

柄尾系有用红丝编结的寿字和以黄丝缠成万字的黄丝穗。

如意上的纹饰,雕刻细腻,线条流畅,人物形象生动。

4、鹤顶红灵芝如意,长35.6cm。

如意雕作灵芝式,通体橙黄半透,如膏冻般,有细微龟裂,纹饰凸起处和边沿均为红色,呈现出别样风格。

柄尾系黄色字条,正背分书:“皇太后赐鹤顶红如意一柄”及“乾隆三十五年八月十二日收”。

这种如意在清代非常少见,清宫档案的记载也屈指可数,比较明确的如乾隆六十年(1795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内务府员外郎管理九江关物唐英曾进鹤顶红如意二柄。

探寻北京老建筑:北京故宫番外之二:镇宫之宝(一)

探寻北京老建筑:北京故宫番外之二:镇宫之宝(一)

探寻北京老建筑:北京故宫番外之二:镇宫之宝(一)据统计,北京故宫博物院在册的文物共1807558件(套),其中珍贵藏品168万件,占全国博物馆系统401万件珍贵文物的42%,重要类别均传承有序。

其中,包括绘画、书法、碑帖、先秦铭文青铜器、金银器、漆器、生活用具、钟表、宗教文物和武备仪仗,60万件古籍文献中,不乏传世孤本。

书画馆,常设展馆,设在外朝武英殿区,位于太和门广场以西。

陶瓷馆,常设展馆,设在外朝文华殿区,位于太和门广场以东。

玉器馆,常设展馆,设在内廷东六宫区钟粹宫。

金银器馆,常设展馆,设在内廷东六宫区景阳宫。

青铜器馆,常设展馆,设在内廷东六宫区承乾宫和永和宫。

捐献馆,常设展馆,设在内廷东六宫区景仁宫。

钟表馆,常设展馆,设在奉先殿区,位于内廷东六宫区以南、宁寿宫区以西。

珍宝馆:设在皇极殿西庑房、部分东庑房、养性殿、乐寿堂、颐和轩。

石鼓馆:设在皇极殿东庑房。

戏曲馆:设在阅是楼内。

天府永藏展:设在保和殿西庑房及西北崇楼。

龙凤呈祥——清帝大婚庆典展:设在乾清宫东庑房。

故宫十大镇宫之宝有:乾隆款金瓯永固杯,张成造款雕漆云纹盘,青玉云龙纹炉,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清明上河图》,西晋陆机的《平复帖》,彩漆描金楼阁式自开门群仙祝寿御制钟,沈子蕃缂丝《梅鹊图》,郎窑红釉穿带直口瓶,酗亚方樽。

宫廷之宝:乾隆款金瓯永固杯(故宫珍宝馆)乾隆款金瓯(音[ōu])永固杯为故宫宫廷文物的代表作。

故宫金器,是清宫内不多见的皇帝专用饮酒器,金瓯永固杯寓意大清的疆土、政权永固。

乾隆年间,清宫造办处制造了各式酒杯,其中不乏龙耳作品,且式样颇多,但这种以象鼻为足的作品却很少。

此杯共有4只,其中2只金质,1只铜鎏金造办于乾隆初年,另外1只金质造办于嘉庆初年。

目前分别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1金嘉庆造)、台北故宫博物院(1金乾隆造)、伦敦华莱士博物馆(1金、1铜乾隆造)。

每次看到流亡海外的珍宝,都心痛无比,国富才能民强,让我们永远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国宝档案

国宝档案

国宝档案国宝档案——中国传世玉器全集(18)雁纹玉饰元代宽5.3、高4.5、厚1.8厘米现藏于安徽省文物局玉质青色,沁成鸡骨白色,有牛毛沁。

带板作委角方形,以深雕法琢穿梭于花朵中的大雁,以阴刻线作纹饰,大雁展翅欲飞,栩栩如生,花朵用斜削和打洼手法表示。

整器构图疏密有致,雕工精细。

龙纹玉饰元代长5.2、宽4、厚1.2厘米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玉质青色,略带沁。

边框委角,减地浮雕饰一龙戏珠,龙身细小卷曲,满身饰双阴刻线表示龙鳞,龙发往后飘拂,大眉压眼,颈、腿施重刀,龙身和龙头可见钻孔痕迹,典型元代龙纹造型。

龙穿花纹玉饰元代长7.4、宽6.6、厚1厘米现藏于杭州历史博物馆玉质白中带青灰斑。

单面透雕花果龙纹,龙身卷曲,细颈长嘴,须发飘扬,底纹为透雕枝叶花卉。

制作采用管钻深雕法,钻痕不加修饰,有明显的元代制玉风格。

云龙纹玉尾元代长9、宽5.5、厚1.7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玉质黑白两色。

器体呈长方形,扁平。

正面根据玉料颜色的不同巧雕龙纹和云海纹。

在一火焰形开光内,浮雕一龙,龙菱形眼,嘴前伸,龙发下飘,细颈,身体扭曲,尾压于后腿之下。

墨玉部分浮雕海水云纹,海水中凸起连绵的山脉。

背面平整无纹,四角各有斜穿小孔一对。

此器利用黑白玉色巧雕而作,匠心独运。

鹘攫鹅纹玉带环元代长7.2、宽6.2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玉质青白色,有黄褐色沁斑。

在椭圆形托环上高浮雕、镂雕海东青(鹘)捕天鹅的“春水”图案。

一矫健有力的海东青(鹘)正啄住仓皇逃窜的天鹅,充满紧张肃杀之气。

“春水”玉之题材虽滥觞于辽契丹族的“春捺钵”,但目前辽代此类玉器还未有出土,所见多为金元玉器。

此玉两侧均有长方形隧孔,应为束带中所用之带环,可供带钩或绦带穿过。

狮戏球纹玉带环元代宽6、高4.6厘米现藏于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玉质青白色。

镂雕狮戏球形象。

正面为狮与球舞动的飘带,巧妙地把球甩在了背面,两侧各有一对孔可供绦带穿缀用。

狮子头上的鬣毛呈球状,高高隆起,尾巴两侧为卷云纹,中间呈拂尘状;飘带翻卷,立体感很强。

故宫珍藏的50件最美清朝珠宝

故宫珍藏的50件最美清朝珠宝

故宫珍藏的50件最美清朝珠宝提起清朝工艺美术,人们印象中似乎只能想到瓷器,毕竟清朝瓷器烧制工艺冠绝古今中外。

然而,清朝还有一项工艺美术是冠绝古今的,那便是珠宝。

红宝石清朝的珠宝制作工艺之精良,古今中外无人可比。

清朝的珠宝工艺之所以能达到中国顶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珠宝材料来源的增多,由于清朝实现了对西部地区的绝对控制,加速了对和田玉等高级玉种的开采,另一方面从缅甸源源不断地进口翡翠,加之阿拉伯人和西洋人出口各类宝石到中国,中国的珠宝制作材料来源空前增加了。

珊瑚喜字纹朝珠第二:打磨雕刻工艺、金属冶炼和花丝錾刻等相关工艺在前人积累的基础上又大大提高了。

得益于各种工艺的积累和创新,加之明清两朝在紫禁城内设立专门的宫廷造办处,搜罗天下能工巧匠聚于京城,使得思想和技艺互相碰撞,更加促进了珠宝制作工艺的提高。

养心殿-造办处第三:人口增长、经济稳定、手工业发达和资本主义萌芽。

清朝珠宝工艺的发达离不开清朝经济的繁荣,清朝人口已经达到4亿,清朝前期经济繁荣,大量的人口促进了产业的分工,进而促进了手工业的极度发达,不少地区诞生了具有各自特点的地区“工业”,比如景德镇的瓷器,苏州的玉雕。

清朝比较有名的珠宝工艺主要有苏工和京工。

故宫藏翠十八子手串清朝流传下来的珠宝,主要分布在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其他的流落到香港和海外,中国大陆民间收藏的精品较少。

比起清朝珠宝设计,今天我们的珠宝工业大多数模仿西方人,不仅不够美,还丢失了自己的文化特征,沦为西方的仿货,实在可悲。

今天,玉斋君就为广大藏家整理了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朝珠、项链和手串等“环形”类珠宝,以供欣赏和收藏。

清代喜字纹朝珠清代红宝石朝珠清代东珠朝珠清代黄碧玺朝珠清代松石朝珠清代清碧玺朝珠清代珊瑚带珠石饰朝珠清代清翠朝珠清代清珊瑚带珠翠寿字纹手串清代清翠十八子手串清代翠十八子手串(碧玺珊瑚)清代碧玺带珠翠饰十八子手串(含蓝宝石)清代碧玺带珠翠饰十八子手串清代黄碧玺带红珠饰十八子手串清代黄碧玺带珊瑚珠饰十八子手串清代黄碧玺带红珠饰十八子手串清代蓝晶带珠石饰手串清代椰子带翠饰五方佛朝珠清代珊瑚朝珠清代红珊瑚朝珠清代伽南香女朝珠清代水晶手串清代碧玺珠软镯清代蓝晶石朝珠清代清白金镶翠项链清代菩提镶珠数珠清代珊瑚带翠饰念珠清代星月菩提带翠饰朝珠清代珊瑚带珠饰念珠清代椰子带翠念珠清代银镶石项圈清代珍珠数珠清代翠玉朝珠清代油珀朝珠清代碧玺带翠饰十八子手串清代蜜蜡朝珠清代青金石朝珠清代松石朝珠(绿松石夹深红)清代珊瑚数珠清代檀香木朝珠清代银镶珊瑚项圈清代催生石带珠石朝珠清代东珠朝珠珊瑚数珠清代翠夹粉十八子手串清代碧玺带珠翠饰十八子手串(粉夹绿)清代东珠朝珠(黄丝带)。

中国传统文化点翠美术课件ppt

中国传统文化点翠美术课件ppt
再会
点翠施红竞春日 罗裙玉佩当轩出
翠羽
翠,即翠羽,翠鸟之羽。点翠是中国传统的金属工艺和羽毛工艺的结合,先用金或镏金的金属做成不同图案的底座,再把翠鸟背部亮丽的蓝色的羽毛仔细地镶嵌在座上,以制成各种首饰器物。
CLICK HERE TO ADD TEXT INFORMATION. TITLE NUMBERS CAN BE CHANGED BY CLICKING AND RE-ENTERING, AND FONTS, FONTS, COLOURS, LINE SPACING CAN BE CHANGED IN THE TOP "START" PANEL.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TEXT SHOULD BE NUMBERED 14 WITH 1.3 TIMES THE SPACE BETWEEN WORDS.
点翠施红竞春日 罗裙玉佩当轩出
TITLE NUMBERS CAN BE CHANGED BY CLICKING AND RE-ENTERING, AND FONTS, FONTS, COLOUR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TEXT SHOULD BE NUMBERED 14 WITH 1.3 TIMES THE SPACE BETWEEN WORDS.
工艺说明
CLICK ADD TEXT
故宫博物系列
点翠施红竞春日 罗裙玉佩当轩出
点翠施红竞春日 罗裙玉佩当轩出
点翠施红竞春日 罗裙玉佩当轩出
点翠施红竞春日 罗裙玉佩当轩出
点翠施红竞春日 罗裙玉佩当轩出
点翠施红竞春日 罗裙玉佩当轩出
1、欣赏点翠首饰,了解点翠这一传统工艺。点翠工艺常用在金银首饰,对古代饰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通过欣赏点翠首饰,感受点翠艺术的魅力了解点翠工艺的特点,并对现如今用染色鹅毛代替翠羽的意义展开讨论。

故宫珍宝馆镇馆之宝介绍

故宫珍宝馆镇馆之宝介绍
9
Hale Waihona Puke 酗亚方尊商代青铜器
高45.5厘米,宽38厘米,以兽面纹和夔纹为主要纹饰,器型独特,铭文珍贵,是商代青铜器的代表作。
10
彩漆描金楼阁式自开门群仙祝寿御制钟
清代
钟表
高185厘米,面宽102厘米,侧宽70厘米,技术水准高,共有7套机械系统,分别控制走时、报时等活动装置,是故宫钟表的代表作。
3
青玉云龙纹炉
宋代
玉器
高7.9厘米,口径12.8厘米,炉青玉质,通体雕有游龙、祥云和海水纹,诗意盎然,是宋代玉器的精品。
4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
元末明初
珐琅器
通高13.9厘米,口径16厘米,造型端庄敦厚,釉质莹润,部分釉质呈玻璃般的透明状,珐琅色泽搭配和谐,富丽典雅。
5
《清明上河图》
北宋
书画
纵24.8厘米,横528厘米,张择端所作,以长卷形式记录了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景象,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故宫珍宝馆镇馆之宝介绍
序号
镇馆之宝名称
时代
类别
简要描述及特点
1
乾隆款金瓯永固杯
清代
金银器
高12.5厘米,口径8厘米,是皇帝专用的饮酒器,象征社稷稳固、江山鼎定。制作工艺精湛,镶嵌有珍珠、红宝石、蓝宝石等宝石,彰显皇家气派。
2
张成造款雕漆云纹盘
元代
漆器
高3.3厘米,口径19.2厘米,盘木胎黑漆,内外雕云纹,刻工圆润,晶莹剔透,是元代雕漆艺术的珍品。
6
陆机《平复帖》
西晋
法帖
纵23.7厘米,横20.6厘米,是陆机向朋友问候疾病的书札,为存世最早的名人墨迹,被誉为“法帖之祖”。
7
沈子蕃缂丝《梅鹊图》轴

故宫珍宝馆文物讲解

故宫珍宝馆文物讲解

故宫珍宝馆文物讲解故宫珍宝馆是一座集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工艺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中心。

其建筑风格独特,内部收藏丰富,每年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游客前来参观。

本文将为您详细讲解珍宝馆中的一些重要文物,带您领略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一、金质镶嵌宝石龙凤冠这件金质镶嵌宝石龙凤冠是明代皇后的礼服之一,通体以金为主体,嵌有各色宝石。

冠顶饰有龙凤图案,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龙凤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皇权和吉祥,这件冠饰不仅展示了明代工艺的精湛技艺,也体现了中国古代皇家文化的传统。

二、翡翠玉白菜翡翠玉白菜是清代宫廷的珍品之一,由一块翡翠原石雕刻而成。

它的形状与真实白菜相似,绿叶白心,叶脉分明。

这件作品展示了中国玉雕技艺的精湛水平,也体现了中国古人对自然美感的独特追求。

三、景泰蓝花瓶景泰蓝花瓶是一种以铜为主体,镶嵌各色宝石的工艺品。

它的造型典雅,色彩绚丽,工艺独特。

瓶身图案以花卉、果实为主,寓意着繁荣昌盛、吉祥如意。

景泰蓝工艺是中国传统工艺中的一绝,代表着中国古代工艺的精湛技艺和文化底蕴。

四、紫禁城模型这个紫禁城模型是按照1:10的比例缩小制作而成,详细地展示了明清两代紫禁城的建筑布局和宫廷生活。

模型中包括宫殿、庭院、桥梁、河道等建筑景观,以及宫廷官员、侍女、太监等人物形象。

这个模型不仅是一件艺术品,也是研究明清历史的重要参考。

五、金质镶嵌宝石佛像这尊金质镶嵌宝石佛像是清代宫廷的供奉佛像之一,通体以金为主体,镶嵌有各色宝石。

佛像面容慈祥,神态安详,体现了佛教艺术的庄重与神秘。

这件文物体现了中国古代宗教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六、御笔《兰亭序》《兰亭序》是中国古代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

这件御笔《兰亭序》是清代乾隆皇帝亲自抄写而成,其笔法精湛,字迹秀美。

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化爱好者,他的书法造诣也颇深。

这件文物不仅展示了中国书法的精髓,也体现了乾隆皇帝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和推崇。

七、紫禁城古砖这些紫禁城古砖是明清两代紫禁城建筑使用的砖块,每一块砖都经过精心烧制和磨制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珍贵无比!故宫博物馆收藏的精美翡翠[组图]
翠碗
故宫博物院收藏翡翠作品800多件,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收藏古代翡翠最多的博物馆,藏品主要为清宫遗存,其中帝后玺册20余件,首饰、服饰类作品400多件,其他器物300多件,这些藏品的时代多为清代中、晚期。

翠夔耳兽面纹炉
翠太平有象磬
翠子母狮
翠乾隆款仿古觚
翠花鸟花插
翠玉白菜式花插
翠福禄寿长方插屏心
翠雕天官像
翠雕仕女像
翡翠雕寿星像
翠子孙万代佩
翠灵芝佩
翠三羊佩。

翠镂雕荷花坠
翠荷鱼坠
翠镂雕盘常坠
翠香囊
翠鱼形佩
翠镂雕双凤万寿牌
翠桃福纹簪
金镶翠挑簪
翠扁方
翠镶碧玺花扁方
翠蝙蝠戒指
金嵌翠戒指
翠戒指
翠十八子手串
白金镶翠项链
翠螭纹龙首带钩
翠带钩绦环
翠缠枝莲纹盖碗
翡翠乾隆款龙纹杯盘
翠鱼式盒
翠箫
铜镀金累丝镶翠三镶如意
翠卧牛
翠人物山景山子
翠鹤鹿同春山子
翠螭纹如意
翠灵芝形如意
翠鱼形佩
珊瑚翡翠吉庆有余盆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