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起空车皮脱轨事故原因分析

合集下载

列车脱轨事故常见原因

列车脱轨事故常见原因

列车脱轨事故常见原因一、轨道问题轨道问题是列车脱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轨道的损坏、变形、松动或者铺设不规范都可能导致列车脱轨。

例如,轨道上的道床松软,轨枕老化破损,或者轨道的几何形状出现偏差,都可能引发列车脱轨。

此外,轨道的维护不及时、不完善也会增加脱轨事故的发生风险。

二、车辆问题车辆问题也是列车脱轨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

列车的制动系统、车轮、轴承等零部件的故障或损坏,都可能导致列车脱轨。

例如,制动系统失灵、车轮脱落、轴承磨损等问题都可能引发脱轨事故。

此外,列车的设计缺陷或者制造质量问题也可能导致列车脱轨。

三、操作人员问题操作人员的错误操作或疏忽也是列车脱轨事故的一大原因。

比如,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超速或者不按规定操作,忽略了信号灯或道岔的指示,就有可能引发脱轨事故。

此外,操作人员疲劳驾驶、酒驾或者其他违规行为也会增加脱轨事故的发生概率。

四、外部环境问题外部环境也可能导致列车脱轨事故的发生。

例如,恶劣的天气条件,如大雨、大雪、冰冻等,会使轨道湿滑或结冰,增加列车脱轨的风险。

此外,地震、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也可能破坏轨道,引发脱轨事故。

五、人为破坏人为破坏也是导致列车脱轨事故的一大原因。

恶意破坏轨道设施,如拆除轨道螺栓、放置障碍物等,会直接影响列车的行驶安全,增加脱轨事故的发生可能。

此外,故意破坏信号设备或者道岔也会导致列车脱轨。

六、其他原因除了以上几个常见原因,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列车脱轨事故的发生。

比如,列车运行时发生火灾、爆炸等意外事件,也可能引发脱轨事故。

此外,列车超载、超员、不合理的货物摆放等问题也会增加列车脱轨的风险。

导致列车脱轨事故发生的原因包括轨道问题、车辆问题、操作人员问题、外部环境问题、人为破坏以及其他因素。

为了减少脱轨事故的发生,铁路部门应加强对轨道和车辆的维护,提高操作人员的素质和安全意识,并加强外部环境的监测和预警。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铁路设施的保护,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以防止恶意破坏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列车脱轨排查总结汇报稿

列车脱轨排查总结汇报稿

列车脱轨排查总结汇报稿脱轨事故是铁路运输安全中的严重事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加强对列车脱轨事故的排查和防范,我单位开展了一次全面的脱轨事故排查工作。

通过对排查结果的分析和总结,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影响列车脱轨事故的主要原因:首先,列车设备老化导致故障率增加。

经过对排查的列车进行检测,我们发现一些列车的车轮磨损严重,轨道和道岔的磨损度也超过了规定的安全标准。

这些问题都会导致列车的运行不稳定,容易发生脱轨事故。

此外,一些列车的制动系统和牵引系统老化严重,对列车的运行安全造成了威胁。

其次,铁路线路和设备维护不及时。

我们发现一些铁路线路和设备存在故障未及时处理的情况。

例如,有些铁路线路的轨枕破损严重,没有及时更换,使得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异常。

另外,有些道岔处的转辙机构存在故障,未及时修复,威胁着列车的安全运行。

再次,人为操作失误也是导致列车脱轨的重要原因。

排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列车事故是由于人员操作不当导致的。

例如,列车乘务员在列车进站、出站时的操作不规范,导致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侧翻事故;一些列车司机在超速行驶,未及时减速的情况下超过了限速标准,也容易发生脱轨事故。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一些建议和措施:首先,加强列车设备的维护和更新。

定期检查列车车轮、轨道和道岔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老化或磨损严重的部件,确保列车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其次,加强铁路线路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加强对铁路线路的巡查,及时处理轨枕破损、道岔转辙机构故障等问题,确保路线和设备的安全可靠。

再次,加强人员培训和操作规范。

通过加强列车乘务员和司机的培训,提高其对列车运行安全的意识,加强操作规范的培训和组织,减少人为操作的失误。

最后,加强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

制定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级责任人的职责和工作流程,提高应对列车脱轨事故的救援和处理能力。

通过本次排查工作,我们对列车脱轨事故的原因和防范措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铁路货车空车直线脱轨原因及对策

铁路货车空车直线脱轨原因及对策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铁路货车空车直线脱轨的原因及对策目录刖H (4)一、货车空车脱轨的特点 (5)1.货车脱轨的特点 (5)2.脱轨货车走形部的特点 (5)二、装用转8A型转向架的货车空车脱轨分析 (5)1.转8A转向架的缺点 (5)2.脱轨原因分析 (6)3.预防脱轨的措施 (6)三、货车空车脱轨的主要原因分析 (7)1.货车空车在直线线路上的动态性能 (7)2.轮轨间摩擦系数p过高 (8)3.线路稳定性降低 (8)4.转向架上摩擦减振器磨耗量增加 (9)5.列车编组前重后空 (9)四、预防货车空车脱轨的措施 (10)1.提高货车空车蛇行运动失稳的临界速度 (10)2.加大对新型钢轨材料的研发 (10)3.控制空、重车辆的混编 (10)4.合理控制货车空车速度 (10)5.特殊区段采用钢轨侧面涂油 (10)6.建立车辆部门严格检修制度 (10)7.加强列车的平稳操纵 (11)8.阴阳轨的设置及缩小轨距 (11)后语 (12)参考文献 (13)摘要:随着我国提路线路的提速,车辆的使用率提高,以及转8A转向架缺陷的暴露,以及空重车辆载重的不同导致弹簧挠度的差异,造成了同一车辆在空车和重载时运行性能的不同。

从转向架的角度来考虑,评定抗脱轨安全性的指标主要有脱轨系数和轮重减载的措施。

根据脱轨的两项指标,脱轨系数临界值越高,脱轨的可能性越小;根据GB5599-1985规定,轮重的减载(AP)与线路状态如轨距、高低、水平有关,车辆的状况有关,减载越大,越容易脱轨。

本文通过分析货车空车车辆在直线线路上的动态性能、线路状态、车辆编组、环境温度等因素对货车空车脱轨的影响,得出合理结论,提出防止货车空车脱轨铁路货车空车直线脱轨大多数情况下是车辆的各影响因素达高于临界值时的作用结果。

关键词:铁路货车直线脱轨对策Abstract:Along with the speed of the line road,vehicle utilization,and turn the8a bogie defects of exposure,and heavy traffic load of the differences in spring deflection,caused the same vehicle in empty and different overloaded running performance.To consider from the Angle of the truck,to evaluate the resistance of the derailment safety indexes mainly include the derailment coefficient and the wheel load reduction measures.According to two indicators of derailment,derailment coeflicient threshold is higher,the smaller the possibility of derailment. According to the stipulations of GB5599-1985,wheel weight lightening (AP)and gauge,height,horizontal line state,i.e.,the status of the vehicle,the greater the lightening,the more easily derailed.In this paper,by analyzing the truck unloaded vehicle on a straight line,line state,vehicle dynamic performance marshalling and 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 on the influence of wagon derailment of entity,reasonable conclusion,put forward to prevent empty wagon derailment of empty line railway wagon derailment in most case,it is the vehicle of various influence factors of higher than the critical value the role of the results.Keywords:Railway wagon Line derailment Countermeasures刖言为适应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的发展,铁路部门对既有线进行了6次大提速,随着速度的提高,货物列车中空车在直线段脱轨的事故也呈现多发的趋势。

列车脱轨感悟心得体会(3篇)

列车脱轨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飞速发展,铁路运输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方式。

然而,不幸的是,列车脱轨事故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作为一名铁路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

在此,我想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列车脱轨事故的感悟和心得体会。

二、事故原因分析1. 人员因素(1)驾驶员操作失误: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由于疲劳、分心、违规操作等原因,导致列车脱轨。

(2)维护人员疏忽:维护人员在列车维护过程中,未能及时发现车辆隐患,导致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发生脱轨。

2. 设备因素(1)轨道设备老化:我国部分铁路线路建设较早,轨道设备老化严重,存在安全隐患。

(2)信号设备故障:信号设备故障导致列车行驶速度过快或停车不及时,容易引发脱轨事故。

3. 环境因素(1)自然灾害: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可能导致铁路线路受损,引发列车脱轨。

(2)人为破坏:部分不法分子破坏铁路设施,导致列车脱轨。

三、事故感悟与心得1. 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列车脱轨事故的发生,让我深刻认识到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铁路工作者,我们要时刻将安全放在首位,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提高自身安全意识,确保列车安全运行。

2. 责任担当列车脱轨事故的发生,让我深感责任重大。

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为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3. 预防为主针对列车脱轨事故的原因,我们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铁路线路、设备、人员等方面的安全管理。

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铁路线路、设备检查:定期对铁路线路、设备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

(2)提高驾驶员、维护人员素质:加强驾驶员、维护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安全意识。

(3)加强自然灾害防范: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降低自然灾害对铁路运输的影响。

(4)严厉打击人为破坏:加强铁路设施保护,严厉打击破坏铁路设施的不法行为。

4. 事故处理与反思(1)事故处理:一旦发生列车脱轨事故,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力量,确保事故得到及时处理。

火车脱轨事故多人受伤

火车脱轨事故多人受伤

火车脱轨事故多人受伤火车脱轨是一种严重的事故,可能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发生的火车脱轨事故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探讨火车脱轨事故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一些预防措施。

1. 起因分析火车脱轨事故的起因因素很多,可以从技术因素、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技术因素是导致火车脱轨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车辆的维护不当、设备老化、设计缺陷等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此外,列车的超速、制动系统故障、信号失灵等技术问题也是脱轨事故的常见原因。

其次,人为因素也是火车脱轨事故的重要影响因素。

例如,驾驶员的疏忽大意、操作不当、疲劳驾驶等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此外,对信号灯的错误理解和处理也可能引发脱轨事故。

最后,环境因素在火车脱轨事故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恶劣的天气条件,如大雾、暴雨等,会减弱驾驶员对信号的识别,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

2. 影响分析火车脱轨事故对社会和经济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首先,火车脱轨事故会造成人员伤亡。

脱轨事故通常伴随着列车的翻覆和碰撞,造成乘客和工作人员的伤亡。

这些伤亡事件不仅对个人家庭带来悲痛,也对社会产生心理和经济压力。

其次,脱轨事故还会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

列车脱轨时,车辆和铁轨可能被损坏,修复和更换的成本很高。

此外,脱轨事故还可能导致附近建筑物的损毁,进一步加大了经济损失。

另外,火车脱轨事故会对交通运输系统产生重大干扰。

事故发生后,铁路运输将被迫中断,乘客运输将受到严重影响。

这不仅对旅客造成不便,也对物流和商业活动产生了不利影响。

3. 预防措施为了减少火车脱轨事故的发生,采取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首先,加强维护和更新车辆及设备。

定期检查和维修车辆,替换老化和损坏的部件,确保列车设备的正常运行。

此外,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系统,例如自动列车控制系统和故障预警装置,提前发现和预防潜在的技术问题。

其次,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

培训驾驶员和工作人员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标准,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意识。

浙赣线老关站60次特快旅客列车脱轨事故

浙赣线老关站60次特快旅客列车脱轨事故

浙赣线老关站60次特快旅客列车脱轨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01年1月22日,60次旅客列车(编组18辆,总重933吨,换长39.6)由南昌机务段DF42414号机车牵引,1时05分由株洲站开出,1时50分到达醴陵东站,1时55分开,计划老关站上行线道通过。

进站信号机显示为绿灯,2时08分04秒,当列车进入老关站2号道岔后,机车及机后1~3位在距2号道岔右尖轨尖端5.07米处爬轨,进入下行线,机后3位在尖轨上爬行3.53米后前后台车脱轨,机后4位前台车进入下行线前后台车脱轨,机后5位前台车脱轨。

机车停于K888+973处,列车脱轨后司机立即用无线电呼叫车站,告之列车脱轨情况,并呼叫续行的80次旅客列车,防止了事故的扩大。

该事故中断上行线6小时02分。

构成列车脱轨重大事故。

二、原因分析
根据取证分析,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老关站上行线2号道岔尖端杆左侧销式螺栓、第一连接杆左侧螺栓、第二连接杆右侧销子、第三连接杆左侧销子均被拆除,导致左尖轨处于游离状态,左尖轨与第一连接杆和尖端杆间夹有石块,迫使左尖轨移向左侧基本轨方向,造成列车轮对进人两尖轨内侧,机车右动轮在距尖轨尖端5.07米处
爬上尖轨,进人2/4号道岔渡线,并驶入下行线,机后3、4、5位脱轨。

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是人为破坏。

车辆脱轨一般D类事故

车辆脱轨一般D类事故

关于X站调车脱轨一般D类铁路交通事故案例
事故原因:
2.车站值班员在编制“调车作业通 知单”时未按照《站细》规定填写调车 作业计划的内容和要求,下达的“调车 作业通知单”记事栏没有将6道有车这一 重要内容进行引记;向调车作业人员布 置调车计划时没有将6道有始发列车技检 作业这一重要内容传达给调车作业人员;
关于X站调车脱轨一般D类铁路交通事故案例
事故原因:
在推进调车作业进入有车线时车站值班 员未与调车作业人员进行联控,调车安 全措施没有得到落实,是造成事故的重 要原因。 3.连结员在推进6道作业时,发现前 方危及人身和行车安全,没有发出紧急 停车信号,错过防止事故的最后时机, 扩大了事态。
关于X站调车脱轨一般D类铁路交通事故案例
关于X站调车脱轨一般D类铁路交通事故案例
采取措施:
3.车务系统要针对此次事故暴露出 的问题,开展一次调车专项检查,从调 车安全管理制度措施的制定完善、干部 现场检查考核量化标准、调车作业标准 落实等方面逐条逐项进行排查,彻底解 决有检查无标准、无考核,以及结合部 长期存在的问题。
采取措施:
1.各单位要认真吸取事故教训,举 一反三,统筹抓好各项工作。车务系统 在重点盯住接发车作业和施工作业安全 的同时,要加强安全基础事故案例
采取措施:
2.各单位要针对今年以来发生的问 题,结合季节性安全隐患分析总结本部 门安全工作的薄弱点,制定切实可行的 安全措施,着重从干部履职、提高管控 能力、实现现场作业的有效控制做工作, 使各级管理人员真正能沉下身子,发现 和解决安全生产的关键问题。
关于X站调车脱轨一般D类铁路交通事故案例
事故概况:
X月x日X时X分,DF4D5715机车在X站 进行40904次列车编挂调车作业,6道推 进14辆时,轧上移动脱轨器,车辆脱轨, 14时05分起复完毕,构成一般D类铁路交 通事故。

铁路车辆脱轨原因分析及对策

铁路车辆脱轨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录摘要 (1)一、铁道车辆的基本知识 (2)1.1铁道车辆的组成 (2)1.2铁道车辆的分类 (3)二、铁路车辆的转向架 (7)2.1转向架的基本作用 (7)2.2转向架的要求 (7)2.3转向架组成 (7)2.3轮对 (8)三、铁路车辆脱轨的原因 (11)3.1铁路车辆脱轨的原因 (11)3.2铁路提速所带来的行车安全新问题 (11)四、预防车辆脱轨事故的建议与对策 (14)4.1利用5T系统减少或防止铁路车辆脱轨 (14)4.2加强车轮脱轨原因调查工作 (14)结论 (16)设计心得 (17)参考文献 (18)摘要随着铁路车辆技术的迅速发展,铁路车辆是铁路运输中直接运载旅客和货物的工具,是铁路运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完成铁路运输任务要求有足够数量、品种齐全、质量优异的车辆。

我国铁路运输全面实施提速,主要干线的货物列车的运行速度也相应提高。

但随之而来的是脱轨事故明显增多。

列车脱轨是各种影响脱轨的不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影响列车脱轨必须进行全面的分析,客观的分析对列车脱轨的原因、机理。

才能采取合适的技术管理措施,减少甚至杜绝脱轨事故发生。

文章从多方面的因素来分析脱轨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其相互间的内在联系,科学合理地提出了预防措施。

其中,脱轨主要涉及车轮与钢轨,而脱轨的主要原因是车轮减载。

为了改善转向架的性能,我国不仅从国外引进了一批性能较先进的转向架,而且还将国外的先进技术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特别是对轮对进行了研究、实验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

关键词:铁路车辆脱轨原因分析预防措施对策一、铁道车辆的基本知识随着铁路车辆技术的迅速发展,铁路车辆是铁路运输中直接运载旅客和货物的工具,是铁路运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完成铁路运输任务要求有足够数量、品种齐全、质量优异的车辆。

我国铁路运输全面实施提速,主要干线的列车的运行速度也相应提高。

但随之而来的是脱轨事故明显增多。

列车脱轨是各种影响脱轨的不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影响列车脱轨必须进行全面的分析,客观的分析对列车脱轨的原因、机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车机迁车台空车皮脱轨原因分析及预
防措施
【事故经过】
2009年1月X日,B翻车机系统在自动控制状态下翻卸重车,第32节重车翻卸完进入迁车台时,迁车台出现四计轴开关计5错误,迁车台未正常动作将空车迁走,翻车机运行人员也未发现。

这时翻车机自动翻车程序仍然持续进行,第33节重车翻卸完进入迁车台,将迁车台的空车撞出迁车台,导致空车皮脱轨。

2011年5月X日,A翻车机系统在自动控制状态下翻卸重车,第25节重车翻卸完进入迁车台时,迁车台出现四计轴开关计5错误,迁车台未正常动作将空车迁走,重车调车机、翻车机本体也自动停止运行。

上位机操作员未认真核实故障情况,将迁车台四计轴清零,此时系统在自动控制状态下默认迁车台无空车,重车调车机自动运行,将第26节空车推入迁车台,导致第25节空车皮被撞出迁车台,造成空车皮脱轨。

2011年7月X日,B翻车机系统在自动控制状态下翻卸重车中,迁车台出现四计轴计5故障,系统自动翻车程序停止。

当班翻车机主值要求迁车台就地人员检查故障原因,回复为重车调车机与空车皮车钩未脱开,回退时将空车皮拖回造成计5故障。

因为迁车台涨轮器已涨紧,必须将迁车台切到“调试”位操作,松开涨轮器。

在操作过程中,因就地人员检查、监视不到位,操作失误,在迁车台未对准空车线的情况下就操作空车调车机推空车,造成空车皮脱轨。

【事故原因】
(1)系统主要通过四计轴对火车轮的检测计数,来判断迁车台上是否有空车皮,若空车皮在迁车台上溜车,火车轮重复计数,造成四计轴重复计数故障(计5故障),PLC自动程序控制停止。

若运行人员故障处理不当或操作失误,就容易造成空车皮脱轨事故。

经过跟踪观察分析,造成迁车台计5故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火车皮在翻车机本体内正翻过程中,车钩因自身重力原因向下歪斜,回翻后车钩不能自动回正,重车调车机推送空车皮进入迁车台时,重车调车机的车钩与车皮的车钩合不上,空车皮受撞击后向前滑行入台,撞到止挡器后反弹回来,造成迁车台四计轴开关计5故障。

2)重车调车机的车钩与车皮的车钩合上后,将空车皮推入迁车台,在推车到位处停止并提起钩销后退,有时因车钩卡涩,重车调车机的车钩与空车皮的车钩不能完全分开,重车调车机回退时将空车皮带回,造成迁车台四计轴开关计5故障。

3)在重车调车机将空车皮进入迁车台时,因车厢或车钩上挂的铁丝等物件划过四计轴开关,造成迁车台四计轴开关计5故障。

(2)翻车机系统自动控制状态下故障处理方法需进一步完善。

迁车台出现四计轴开关计5故障后,PLC自动控制程序停止,但是一旦迁车台四计轴开关计数被清零后,系统自动状态下默认迁车台上无空车,自动控制程序继续运行,翻车机系统将继续翻车作业,重车调车机将本体内的车皮推入迁车台,如翻车机运行人员不能及时发现,就会将迁车台上的空车皮撞出迁车台,导致空车皮脱轨。

(3)翻车机运行人员安全意识和工作责任心不强,日常工作中检查、监视不到位,故障处理缺乏经验,导致迁车台出现故障停止运行不能及时发现,故障处理中因检查不到位、操作失误等原因,造成空车皮脱轨。

【防范措施】
通过以上事故分析可以看出,造成空车皮脱轨事故既有计轴开关故障、自动控制程序不完善等设备方面的原因,也有检查和监视不到位、故障处理不当或操作失误等人员方面的原
因。

针对以上原因,制定并落实了以下预防措施:
3.1 设备方面
(1)铁丝等小物件划过迁车台计轴开关的时间较短,每个火车轮划过迁车台计轴开关的时间相对较长(约0.6s)。

给计轴开关设定一个最小动作时间(0.5s),即计轴开关感应到划过的物件持续0.5s以上,才会计一个数。

这样能有效减少因铁丝等小物件划过计轴开关造成的计5故障。

(2)在迁车台止挡器上方适当位置加装防撞开关。

在迁车台上空车皮被撞击后向前滑行接触到防撞开关时,防撞开关动作后发出停机信号,停止重车调车机等设备运行,从而有效防止迁车台上空车皮脱轨或降低因脱轨对车皮和其它设施的损坏程度。

(3)定期检查迁车台与重车线、空车线轨道是否齐平,发现偏差及时调整。

防止因迁车台基础下沉等原因造成迁车台与地面轨道偏差大,引发空车皮脱轨事件。

3.2 人员方面
(1)加强翻车机运行人员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增强岗位人员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岗位职责,部门和班组加强管理,对违章违纪人员加大考核力度。

(2)在翻车前,各岗位运行人员必须到位检查无误后,方可启动翻车机系统设备运行。

在翻车过程中,各岗位人员必须始终在岗监视,如需短时间离开岗位,必须汇报当班主值,并由主值安排人员顶岗后方可离开。

(3)要求摘钩人员在翻卸重车时,注意观察车钩是否歪斜,发现车钩歪斜时进行扶钩,及时将车钩扶正,防止重调机的车钩与车皮的车钩合不上,将空车皮撞击入台。

(4)翻车时在迁车台安排人员加强监视,重点关注以下事项:1)避免重调未挂前钩直接撞击空车进入迁车台,造成空车脱轨事故。

2)注意对轨的准确性,只有在插销插入后,才能将空车推入或推出迁车台。

3)必须在空车最后一对车轮进入迁车台,涨轮器涨紧,插销拔出后,迁车台才可移向空车线,必须在最后一对车轮通过逆止器后且插销拔出,迁车台方可从空车线移向重车线。

4)发现设备出现故障不能自动停止时,立即按下就地“急停”按钮停止系统运行。

(5)不同原因造成的迁车台四计轴开关计5故障处理方式和处理步骤也不相同,故障处理过程中上位机、重车调车机、迁车台等都有相应的操作。

要求凡翻车机在自动控制状态下出现设备故障(包括迁车台计5故障)系统自动停止时,上位机操作人员按下操作台上“自动停止”按钮,为防止运行人员操作失误或处理不当造成空车皮脱轨,针对以上三种原因造成的计5故障,部门组织编写并制定了故障处理典型操作票。

凡出现迁车台计5故障,由翻车机主值就地检查确认故障原因,依照不同原因打印对应操作票,并由翻车机主值监护,按照操作票中所列步骤逐项进行故障处理操作。

【吸取的教训】
通过改进设备和完善PLC自动控制程序,既减少了迁车台计轴开关计5故障,也能从程序上有效防止出现空车皮脱轨事故的可能性。

通过加强培训和管理,增强了人员安全意识和故障处理经验。

通过在处理迁车台计轴故障中落实操作票制度和操作监护制度,规范和约束了运行人员的操作行为,从而能有效防止运行人员出现操作失误的可能性。

通过制定并落实这些预防措施,夯实了安全生产基础,在日常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