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耐高温高盐亚硝化单胞菌特性的初步研究
一株亚硝化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工艺优化

一株亚硝化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工艺优化赵彭年;杨德玉;王加友;丁一凡;安鹏;王远【摘要】亚硝化细菌(又称氨氧化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其在土壤、淡水及海洋中均有分布.亚硝化细菌在污水氨氮降解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亚硝化细菌的高密度发酵较为困难,使其在实际应用中受到限制.基于此,将海洋污泥在揺瓶中富集培养,利用硅胶平板和水洗琼脂平板分离获得1株亚硝化细菌,经鉴定为亚硝化单胞菌菌属(Nitrosomonas sp.),并通过揺瓶培养确定了此菌株的最优培养条件: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为8.0,最适溶解氧浓度≥1.8 mg/L.经正交试验确定培养基组分的最佳组合及浓度:0.5%NaHCO3,0.8%(NH4)2SO4,0.1%KH2PO4,0.01%FeSO4.最后,在最优培养条件下利用10 L发酵罐进行高密度发酵,并于发酵过程中进行了2次发酵液置换,当发酵75 h时,发酵液的亚硝化速率达到236 mg(N-NO-2)/L·h,与未进行发酵液置换的发酵批次相比,亚硝化速率提高了2倍.研究表明,置换发酵液极大地提高了发酵效率,对后续工业化生产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期刊名称】《生物技术进展》【年(卷),期】2019(009)001【总页数】9页(P69-77)【关键词】亚硝化细菌;亚硝化速率;零级反应;培养条件;发酵液置换【作者】赵彭年;杨德玉;王加友;丁一凡;安鹏;王远【作者单位】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生物与医药研究所,沈阳110021;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生物与医药研究所,沈阳110021;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生物与医药研究所,沈阳110021;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生物与医药研究所,沈阳110021;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生物与医药研究所,沈阳110021;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生物与医药研究所,沈阳110021【正文语种】中文亚硝化细菌(又称氨氧化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十分普遍,其在土壤、淡水及海洋中都有存在。
芽孢杆菌对草鱼养殖水质的影响

第42卷㊀第5期2023年10月黑龙江水产Northern Chinese FisheriesVol.42No.5October 2023文章编号:1674-2419(2023)05-0365-03作者简介:朱芳全(1975.4-),男,汉族,广西桂林人㊂桂林市临桂区六塘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工程师㊂研究方向:渔业生态可持续发展㊂信箱:ltxmsy@㊂芽孢杆菌对草鱼养殖水质的影响朱芳全(桂林市临桂区六塘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广西桂林541101)摘㊀㊀要:为了研究芽孢杆菌(Bacillus )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 )养殖过程水质的影响,该研究以复合芽孢杆菌为主要的微生物,选用体质量平均为(46.0ʃ1.5)g 的草鱼900尾,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㊁试验1组和试验2组㊂每个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尾㊂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试验1组每隔8d 在养殖的池塘中分别泼洒2ˑ108CFU /m 3的芽孢杆菌复合菌粉;试验2组投喂基础饲料,同时每隔8d 在养殖的池塘中分别泼洒2ˑ108CFU /m 3的芽孢杆菌复合菌粉㊂整个试验为期32d㊂试验结束后采集水样测定其氨氮㊁亚硝酸盐氮㊁硝酸盐氮的含量㊂结果发现,试验1组的氨氮含量㊁亚硝酸盐氮㊁硝酸盐氮和总无机氮极显著地低于对照组(P <0.01),显著的低于试验2组(P <0.05)㊂说明试验1组的水质优于试验2组,更优于对照组㊂在没有饲料投喂情况下,使用枯草芽孢杆菌复合菌粉对草鱼养殖水质的环境最优,同时饲料和枯草芽孢杆菌复合菌粉一起饲喂也可以显著降低水质中氨氮及亚硝酸盐的含量㊂关键词:芽孢杆菌(Bacillus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 );养殖;水质中图分类号:S965.112文献标志码:A㊀㊀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 )是中国淡水鱼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隶属于鲤形目,鲤科,草鱼属,是典型的草食性鱼类[1]㊂据统计2020年中国的草鱼产量已经达到55万t [2],和鳙㊁青鱼㊁鲢一起作为中国的四大淡水鱼,在中国的南北方水域均有分布㊂如今规模化的草鱼养殖对水质环境的要求及影响均较大,如何保证良好的水质环境在渔业养殖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㊂相关微生态学研究发现,微生物在水产养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养殖的水体中添加微生物可以直接影响水产动物营养物质吸收㊁经济效益及物质的可循环利用,而且还影响水产动物的疾病控制及排放的水质量[3]㊂水产养殖中的微生物在异化食物链和同化食物链中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微环境食物链构成的基础[4]㊂芽孢杆菌(Bacillus )是目前水产养殖过程中较为常用的微生态制剂,因其具有耐盐㊁耐酸㊁耐高温的特性,受到广大养殖者的青睐[5]㊂该研究选用芽孢杆菌复合菌粉为草鱼养殖水质调控微生物,探讨芽孢杆菌对草鱼养殖水质的影响,以期为草鱼的健康生长和微生物在草鱼养殖中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参考依据㊂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试验于桂林市临桂区岩岭养殖场进行,试验所选用的草原体质量均为(46.0ʃ1.5)g;芽孢杆菌复合菌粉购于陕西龙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菌含量ȡ2ˑ108CFU/g,由地衣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按2ʒ1的比例混合而成㊂1.2试验方法对选取的体质量相近的草鱼进行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㊁试验1组和试验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尾鱼㊂每个重复的草鱼均饲养于规格为2.0m ˑ1.5m ˑ1.0m 的水族箱中㊂对照组饲喂基㊃563㊃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础日粮,试验1组每隔8d在养殖的池塘中分别泼洒2ˑ108CFU/m3的芽孢杆菌复合菌粉;试验2组投喂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同时每隔8天在养殖的池塘中分别泼洒2ˑ108CFU/m3的芽孢杆菌复合菌粉㊂配方饲料的组成和营养成分见表1㊂整个试验为期32d,实验过程不更换水,每天定时对水族箱内的剩余饵料和粪便进行清除,试验所用的水为曝气过的自来水㊂表1㊀基础饵料组分及营养成分/%配方组分含量营养成分含量全脂大豆 6.5粗蛋白27.5棉籽粕23.5粗脂肪 5.1国产鱼粉 4.0粗灰分11.2菜籽粕20.0水分7.8小麦17.9玉米胚芽粕10.0酒糟粉 5.5磷酸二氢钙 1.4沸石粉 2.0食盐0.5豆油 4.5预混料 4.2添加剂 1.0注:①预混料和添加剂的有效成分参见郑佳佳等[6]人所述;②营养水平均为计算值㊂1.3试验水样采集及测定方法试验水样于第32d的上午投喂饵料前进行取样,取水样前要把水族箱内的水充分混匀,距离水面下20cm处进行取样,同时保证每次采集水样的位置相同㊂每次采集的水样为20mL,采集的水样以4500r/min的离心速度进行离心6mins,然后取上清,然后利用乙二胺光度法测定其亚硝酸盐氮㊁纳氏试剂光度法测定氨氮含量㊁紫外分光光度计测亚硝酸盐含量㊂总无机氮=亚硝酸盐氮+氨氮含量+亚硝酸盐㊂1.4数据统计分析试验测定的水质指标数据利用Excel表格软件进行初步处理后,利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做单因素方差分析,显著水平为P<0.05表示,试验数据均用平均数ʃ标准差表示㊂2结果由表2可以看出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复合菌粉可以降低草鱼养殖水质中的氨氮㊁亚硝酸盐氮㊁硝酸盐氮和总无机氮的含量㊂试验1组的氨氮含量㊁亚硝酸盐氮㊁硝酸盐氮和总无机氮极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1),显著的低于试验2组(P<0.05)㊂说明试验1组的水质优于试验2组和对照组㊂草鱼养殖过程饲料和枯草芽孢杆菌复合菌粉一起饲喂可以减少水质中氨氮及亚硝酸盐的含量㊂表2㊀芽孢杆菌对草鱼养殖水质的影响组别氨氮(mg/L)亚硝酸盐氮(mg/L)硝酸盐氮(mg/L)总无机氮(mg/L)对照组12.45ʃ0.73a 1.45ʃ0.03a 1.01ʃ0.01a12.21ʃ0.41a 试验1组 6.91ʃ0.32c0.51ʃ0.32c0.62ʃ0.04c9.05ʃ0.60c 试验2组10.21ʃ0.58b0.91ʃ0.05b0.79ʃ0.02b10.89ʃ0.54b 注:同列肩标字母不同且相邻的表示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肩标字母不同且不相邻的表示组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㊂3讨论该研究试验结果发现在草鱼养殖的水质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可以降低水体中氨氮的含量,且枯草芽孢杆菌和饲料配伍使用效果更佳,该结果和已有的研究结论相符㊂如尹文林等[7]研究发现使用0.5mg/L后的枯草芽孢杆菌可以使得氨氮含量平均降低约45.40%;鲁璐等[8]人在生物絮凝反应器中接种芽孢杆菌,发现氨氮含量降低了81.53%;芽孢杆菌可以降低水体中氨氮且饲料中同时添加芽孢杆菌降氨效果更好,主要是因为芽孢杆菌进入机体消化道后可以产生多种消化酶,如淀粉酶㊁脂肪酶和各种蛋白酶等,促进了机体对饵料的转化吸收,减少了有机物质的排放,从而达到了降氨的效果;余林娟等[9]通过采用沸石粉等作为载体固定枯草芽孢杆菌可以有效地去除虾池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仇明等[10]人发现随着施用枯草芽孢杆菌时间的延长,水体中的亚硝酸盐氮的含量越低㊂该研究结果也发现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可以显著地降低草鱼水质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和上述研究结论相符㊂芽孢杆菌是好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在氧气不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硝酸盐为最终电子载体产生反硝化作用,从而降低水体亚硝酸盐含量㊂该研究结果发现㊃663㊃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水体中单独添加芽孢杆菌和饲料配伍芽孢杆菌其硝酸盐氮的含量均显著降低,和杨希等[11]人的研究结果相符㊂水体中同时添加饲料和芽孢杆菌其总无机氮的含量显著地低于只饲喂饲料组,其中原因也是和芽孢杆菌在水产动物的肠道中分泌产生淀粉酶㊁脂肪酶等有关㊂综上所述,芽孢杆菌复合菌粉可以促进草鱼养殖水质环境的优化,降低草鱼养殖对水质环境带来的污染㊂参考文献:[1]董立学,解绶启,周亮,等.饲料蛋白源和养殖密度对草鱼生长性能㊁体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23,47(2):217-226.[2]饶毅,徐先栋,丁立云,等.不同饲料投喂量下生物絮团技术对草鱼养殖及水质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20 (4):51-54+57.[3]张燕萍,余智杰,章海鑫,等.草鱼养殖模式对池塘水质环境影响及评价[J].江西水产科技,2020(3):6-8+12.[4]曹煜成,李卓佳,林黑着,等.地衣芽孢杆菌De在优质草鱼养殖中的应用研究[J].南方水产.2008,4(3):15-19.[5]郑虹,施巧琴,施碧红,等.芽孢杆菌对养殖水体净化作用的比较研究[J].微生物学杂志,2005,25(6):41-44.[6]郑佳佳,张小平,胡彩虹,等.斯氏假单胞菌对草鱼养殖水体水质的调控作用[J].渔业现代化,2013,40(3):5-9. [7]尹文林,沈锦玉,沈智华,等.枯草芽孢杆菌B115株对水质改良效果研究[J].渔业现代化,2006(6):9-11+20. [8]鲁璐,罗国芝,谭洪新,等.生物絮凝技术处理水产养殖用水效果的初步研究[J].渔业现代化,2010,37(6):6-10+14.[9]余林娟,杨宗韬.固定化芽孢杆菌对鱼虾池亚硝酸盐的控制[J].渔业现代化,2004(2):9-11.[10]仇明,齐志涛,王爱民,等.枯草芽孢杆菌对斑点叉尾鮰生长及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J],饲料工业,2010,31 (24):29-32.[11]杨希,刘德立,邓灵福,等.蜡状芽孢杆菌好氧反硝化特性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8,21(3):155-159.Effects of Bacillus on the water quality of Ctenopharyngodon idella culture ZHU Fangquan(Guilin City Lingui District Liutang Town Agricultural and Rural Comprehensive Service Centre,Guilin541101,Guangxi 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 of Bacillus on the water quality of grass carp(Ctenopharyngodon idella)dur-ing aquaculture,the study was carried out using Bacillus complex as the main microorganisms,900grass carp with an average body mass of(46.0ʃ1.5)g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i.e.,control,ex-perimental group1and experimental group2.Each group had three replicates of100fishes each.The control group was fed with basic feed;test group1was splashed with2ˑ108CFU/m3of Bacillus complex powder every8 days;test group2was fed with basic feed and splashed with2ˑ108CFU/m3of Bacillus complex powder every8day in the breeding ponds.The whole experiment lasted for32days.At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ammonia nitrogen,nitrite nitrogen and nitrate nitrogen.It was found that the content of ammonia nitrogen,nitrite nitrogen,nitrate nitrogen and total inorganic nitrogen in the test group1was very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1)and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test group 2(P<0.05).This indicates that the water quality of test group1was better than test group2and even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In the absence of feed feeding,the use of Bacillus subtilis composite bacterial powder is environ-mentally optimal for grass carp aquaculture water quality,while feeding feed and Bacillus subtilis composite bacteri-al powder together can also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content of ammonia nitrogen and nitrite in water quality. Keywords:Bacillus;Grass carp(Ctenopharyngodon idella);aquaculture;water quality㊃763㊃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株地衣芽孢杆菌的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特性研究开题报告

一株地衣芽孢杆菌的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特性研究开题报告研究背景:生物硝化-反硝化过程是地球上氮素循环的重要环节。
细菌在异养硝化过程中将氨或有机氮化合物氧化为亚硝酸盐,再将其硝化为硝酸盐,而在好氧条件下,反硝化菌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和氮气。
硝化-反硝化过程对于维护水体、土壤等环境的氮素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衣芽孢杆菌是一种多功能细菌,可利用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作为氮源和碳源。
已有研究表明,地衣芽孢杆菌具有异养硝化和好氧反硝化的能力。
但是对于其异养硝化和好氧反硝化特性的研究仍不够深入。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一株地衣芽孢杆菌的异养硝化和好氧反硝化特性,揭示其对氮素循环的贡献,为环境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方法:1.分离出一株具有异养硝化和好氧反硝化能力的地衣芽孢杆菌,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分子生物学鉴定。
2.通过动态培养和化学分析法, 研究其异养硝化和好氧反硝化的特性,包括反应条件(温度、pH、营养物质含量等)对异养硝化和好氧反硝化的影响和产氮气的效率。
3.通过比较地衣芽孢杆菌和其他用于氮素循环的细菌的异养硝化和好氧反硝化特性,揭示其在氮素循环过程中的作用。
预期成果:1.明确一株具有异养硝化和好氧反硝化能力的地衣芽孢杆菌的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2.揭示地衣芽孢杆菌的异养硝化和好氧反硝化特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和产氮气效率,为环境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3.比较地衣芽孢杆菌和其他用于氮素循环的细菌的异养硝化和好氧反硝化特性,探究其在氮素循环过程中的作用,为氮素循环的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研究意义:本研究对于深入了解地衣芽孢杆菌的异养硝化和好氧反硝化特性,探究其在氮素循环过程中的作用,为氮素循环的控制提供理论基础,也为理解细菌在环境中的生态学过程提供了重要信息。
同时,本研究还为水体、土壤等环境的治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细菌耐热温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细菌耐热温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细菌是一类微小的单细胞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包括土壤、水体、空气以及人体内等各种环境中。
细菌对温度非常敏感,不同种类的细菌在不同温度下有不同的生长特性。
本文主要讨论细菌的耐热性,即细菌在高温条件下的生长和存活能力。
通过研究细菌的耐热机制,可以更好地理解热处理对细菌的影响,为食品加工、医疗卫生等领域提供参考和指导。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中,将概述本文的主题内容,介绍文章的结构,明确文章的目的。
正文部分将对细菌的生长条件、耐热细菌的特点以及热处理对细菌的影响进行详细探讨。
在结论部分,将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分析本文的应用意义,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文章的内容和脉络,对细菌耐热温度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细菌对于高温环境的适应能力,特别是耐热细菌的特点及其对热处理的影响。
通过深入了解细菌在高温条件下的生长和存活机制,可以为食品加工、医疗卫生以及环境卫生领域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从而有效控制和预防细菌污染及相关疾病的传播。
通过研究细菌的耐热温度,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和从业者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和了解,促进相关领域的进步和发展。
因此,本文的目的是深入探讨细菌耐热温度的相关知识,为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提供基础和参考。
2.正文2.1 细菌的生长条件细菌是一类微生物,它们对于生存和繁殖有特定的生长条件。
细菌的生长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湿度、营养和氧气等。
其中,温度是影响细菌生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细菌对于温度有不同的适应范围,一般分为低温菌、中温菌和高温菌。
低温菌一般在0-20摄氏度的环境下生长最适宜,而高温菌则在50-60摄氏度的环境下生长最适宜。
中温菌则在20-45摄氏度之间生长最适宜。
除了温度外,细菌的生长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例如PH值、水分、氧气浓度等。
亚硝化细菌的分离和特性的研究

亚硝化细菌的分离和特性的研究
曾国驱;许玫英;梁燕珍;岑英华;邓穗儿;孙国萍
【期刊名称】《生物技术》
【年(卷),期】2005(15)1
【摘要】从厌氧好氧 (A O)工艺的废水处理系统活性污泥中分离出亚硝化细菌
A5 ,鉴定为亚硝化单胞菌 (Nitrosomonassp.) ,并对其特性进行了研究。
得出氨氧化作用最适的温度为32℃ ,最适的pH值为 8.0 ,需要充足的溶解氧。
另外 ,亚硝化细菌A5具有较高的耐盐能力 ,NaCl或Na2 SO4 浓度为 5 0g L范围内 ,其氨氧化作用没有受到明显的抑制。
【总页数】2页(P27-28)
【关键词】亚硝化细菌;分离;特性
【作者】曾国驱;许玫英;梁燕珍;岑英华;邓穗儿;孙国萍
【作者单位】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菌种保藏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39
【相关文献】
1.低溶解氧条件下亚硝化细菌的分离及其特性研究 [J], 晏琼
2.共固定化亚硝化-反硝化细菌工艺及特性研究 [J], 边阁;徐笑笑;苗敬芝;涂宝军;董玉玮
3.一株中度嗜盐反硝化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代谢特性研究 [J], 焦点;张蕾;蒋欣燃;
张涛;曾星宁;王秋实
4.两株耐碱性亚硝化细菌的初步鉴定和特性研究 [J], 段莎丽;孙亚琴;伍阳;龙用波;谢晴;邓仕槐
5.一株异养硝化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亚硝化作用研究 [J], 王成林;周巧红;王亚芬;梁威;吴振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亚硝化菌的种类,生长特性,亚硝化过程与机理

亚硝化菌的种类,生长特性,亚硝化过程与机理摘要:从亚硝化细菌的生长特性出发,主要介绍了亚硝化细菌的种类,包括亚硝化单胞菌属、亚硝化球菌属、亚硝化螺菌属、亚硝化叶菌属、亚硝化弧菌属,并探讨了亚硝化过程中的氧化和生化机理。
关键词:亚硝化菌,亚硝化作用,机理1 亚硝化细菌生长特性亚硝化细菌又叫氨氧化细菌,有自养型与异氧型之分,一般认为自养型氨氧化细菌是硝化作用的主要菌群。
所有自养型氨氧化细菌,都是革兰氏阴性细菌,自养生长时,以氨为唯一能源,以CO2为唯一碳源;混合营养生长时,可同化有机物质。
亚硝酸细菌的生长极为缓慢。
在适宜的条件下需 24h 才能完成一次分裂周期。
在进行固体培养的过程中一般需数月才能见到菌落生长[1]。
亚硝酸细菌喜欢微偏碱性的环境,适合大多数氨氧化细菌生长的条件为:温度25-30℃,pH 7.5-8.0,氨浓度2-10mmol/L。
倍增时间8小时至数天。
在纯培养中,培养基中若加入有机物质如酵母提取物等将会抑制亚硝酸细菌的生长,因此在进行亚硝酸细菌的分离培养时所培养分离的细菌的纯度可利用在培养基中加入(酵母粉、牛肉膏、蛋白胨等)有机物的方法进行检测[2]。
但是自然环境中有机物质对亚硝酸细菌的影响不如在纯培养中的大大亚硝酸细菌对污水组成、pH和温度等的改变都敏感[3]。
2亚硝酸细菌的分类亚硝酸细菌的分类主要根据细菌形态的表型特征、细胞内细胞质膜的分布及它们16SRNA 序列的同源性。
1984-1989 年的《伯杰氏细菌系统分类学》把硝化细菌分为九个属:硝化杆菌属、硝化刺菌属、硝化球菌属、硝化螺菌属、亚硝化单胞菌属、亚硝化螺菌属、亚硝化球菌属、亚硝化叶菌属和亚硝化弧菌属等。
而目前则倾向于把亚硝酸细菌分为两个单一细胞起源的群体,它们分别属于变形菌纲的β亚纲和γ亚纲。
在对这两个亚纲的亚硝酸细菌作进一步的分类时,不同的学者还有些细微的差别。
Votek 等认为除了海洋亚硝酸球菌属于变形菌γ亚纲外,其它的亚硝酸细菌即亚硝酸单孢菌和亚硝酸螺旋菌两个种群属于变形菌β亚纲。
一株耐高温亚硝酸盐型反硝化细菌的鉴定及脱氮特性

一株耐高温亚硝酸盐型反硝化细菌的鉴定及脱氮特性李誉琦; 马佩钰; 刘涵; 王灵芝; 高仁玲; 李慧娟【期刊名称】《《生物技术通报》》【年(卷),期】2019(035)009【总页数】8页(P194-201)【关键词】芽孢杆菌; 亚硝酸盐; 反硝化细菌; 高温【作者】李誉琦; 马佩钰; 刘涵; 王灵芝; 高仁玲; 李慧娟【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青岛266590; 北京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102488【正文语种】中文亚硝酸盐是生态系统中氮循环的成分之一,也是微生物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的中间产物。
高浓度的亚硝酸盐对水生生物、哺乳动物及人类具有多种毒害效应[1-2],降低及控制亚硝酸盐含量是水处理工艺中的重要步骤。
与物理法和化学法脱氮方式相比,生物法去除亚硝酸盐氮因具有高效、安全、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成为最常用的技术。
反硝化细菌是去除环境中对生物有毒害作用亚硝酸盐的重要菌群,通过好氧或厌氧反硝化过程将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转化成一氧化二氮或氮气,从根本上解决水体中亚硝酸盐污染的问题[3-4]。
好氧反硝化菌主要分离自活性污泥、废水、废水处理系统、土壤、海底沉积物等环境中[5],涵盖的种属类型多,有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6]、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7]、芽孢杆菌属(Bacillus)[8]、肠杆菌属(Enterobacter)[3]、海杆菌属(Marinobacter)[9]和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10]等。
反硝化细菌多在25-37℃范围内有较高的反硝化能力,而低温或高温均会影响菌株的生长和酶的活性。
超过40℃,细菌的硝化和反硝化过程受到强烈抑制[3]。
生产实际中,很多工业废水的温度都达到45℃以上,利用常规反硝化细菌处理,需将废水进行冷却处理。
若直接用高温反硝化细菌处理高温废水,不仅省去高温废水冷却处理环节,减少设备投资,也提高了水处理效率。
硝化菌_精品文档

硝化菌硝化菌是一类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的微生物,它们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应用潜力。
硝化菌主要参与氮循环中的硝化过程,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从而使得氮的形态发生变化。
本文将从硝化菌的分类、生理特性、环境影响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探讨,以加深对硝化菌的了解。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硝化菌的分类。
硝化菌属于细菌界,可以分为两个主要类型:氨氧化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AOB)和亚硝酸盐氧化菌(Nitrite-oxidizing bacteria,NOB)。
氨氧化菌主要包括亚硝化细菌属(Nitrosomonas)、亚硝化假单胞菌属(Nitrosospira)和亚硝化硝化螺旋菌属(Nitrosolobus),而亚硝酸盐氧化菌则包括亚硝化细菌属(Nitrobacter)和亚硝酸盐氧化亚线虫属(Nitrospira)。
这些硝化菌根据其不同的生理特性和生态习性,在氮循环中发挥着各自独特的作用。
硝化菌的生理特性是其广泛存在和生态适应能力的基础。
首先,硝化菌对氧气敏感,通常生活在氧含量较高的环境中,如土壤和水体中。
其次,硝化菌需要一定的温度和pH条件才能正常生长和代谢活动,一般适宜温度为25-30摄氏度,适宜pH为6-8。
此外,硝化菌也对有机物质的供应和氨氮浓度有一定的要求。
在环境中,硝化菌通常与其他微生物共同存在,并通过竞争和合作的方式与它们相互作用,从而维持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
硝化菌在环境中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硝化菌通过将氨氮氧化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参与了氮的形态转化过程。
这一过程对于维持土壤和水体中氮素的平衡至关重要。
其次,硝化菌通过氧化亚硝酸盐来释放出反应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并产生硝酸盐。
硝酸盐是一种常见的水体和土壤中的氮源,对植物的生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此外,硝化菌还参与了一些特殊环境中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如海洋中的硝酸盐还原过程和氮气生成过程等。
硝化菌的研究和应用在很多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讨论
从山东胜利油田王家岗污水处理站外排水中分离所得的此菌株在扫描电镜下细胞形
态不规则, 并被绒毛状物质所包裹, 但不具荚膜染色特征, 说明该物质可能不是多糖类物 质, 有待对该绒毛状物质进一步分析。该菌的硝化特性与一般的亚硝化细菌不同, 其氨氮 的消耗大于亚硝酸盐氮的生成, 但又检测不出硝酸盐氮, 可见, 氨氮以非传统亚硝化途径 进行了转变。培养过程中所产气体的分析表明, 所研究气体中的氮气浓度比对照气体的 由于空气中的氮气浓度很高, 因此 $&6- 的增幅是相当显著的, 说 氮气浓度增加了 $&6- , 明在本实验体系中, 该菌在高温条件下, 确实将氨氮转化为氮气, 导致了前述结果。目前 有研究表明, 如缺氧、 限氧、 积累亚硝酸盐或 !"#$%&%’%()& 等一些自养菌能在某些条件下, 存在 !"1 , 能同时进行硝化和反硝化作用, 氨氮以亚硝酸盐氮为电子受体, 转变为氮气或
%期
王
艳等: 一株耐高温高盐亚硝化单胞菌特性的初步研究
5,
被去除。除有一次检测到 !"$# ! (%&$’() ・* # % ) 外, 未发现有 !"$# +! 的生成 (图 $) 。空白 培养基对照实验表明, 有 %,- 的 !.0/ +! 挥发。将收集培养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进行气相 相对湿度 2’- ) 氮气、 氧气浓度分别 色谱分析, 结果表明, 对照气体 (室内空气, 室温 123 、 为 ,2&$- 和 14&0- , 水 蒸 气 浓 度 为 1&12- ; 样 品 气 体 氮 气、 氧 气 浓 度 分 别 为 ,5&’- 和 与对照气体相比, 氮气浓度增加了 $&6- , 氧浓度相应降低了 $&5(图 0) 。 %2&6- ,
钢填充色谱柱, 填充 1) Q 8) 目 #1 P 分子筛, 柱温 &)C , 载气 (%- ) 流速为 0)25 J 2D:, 热导池 检坝器 ( =’<) 桥电流 #-)2>, 进样量 )*025。
#
#"!
结果
形态和培养特征 一株亚硝化细菌从山东东营胜利油田王家岗污水处理站高温高盐外排水分离得到,
!" 卷 # 期 $%%" 年 $ 月
微 生 物 学 报 !"#$ %&"’()&(*(+&"$ ,&-&"$
&’() !" *+,-./-0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F0
!"# !"#"!
亚硝化细菌培养基组成 亚 硝 化 细 菌 培 养 基 !" : 每 升 培 养 基 中 含 # $ !%& ’(, )*+$ ,%- ./& , -0$ !"’(, #$
!"%’/1 , 0))2$ 3$4/&・ +%- /, 0))2$ ’"’(-・ -%- /, #25 微量元素溶液。每 #))25 微量元素 溶液含 1-)2$ ’64/&・0%- /, 1-)2$ ’7’(-・8%- /, -&)2$( !%& ) 37+ /-&・&%- /, &&)2$ 9:4/&・ +%- /, #$ ;<=>, #$ ?@4/&・ +%-・ %- /。调节 B% 为 A*)。#-#C 灭菌 -)2D:。 !"#"# 亚硝化细菌培养基 !E : 每 #)))25 中含 )*0$ !%& ’(, )*+$ ,%- ./& , -0F$ !"’(,#$ 0))2$ 3$4/&・+%- /, 0))2$ ’"’(-・-%- /, #25 微 量 元 素 溶 液。调 节 B% 为 A*)。 !"%’/1 , #-#C 灭菌 -)2D:。本实验采用的亚硝化细菌培养基根据水样的特殊性质作了部分改变。 分离与纯化 !"$ 亚硝化细菌的富集、 温度 0)C , 转 将所采水样以 -0G 比例加入上述亚硝化细菌培养基 !" 振荡培养 #- H, 速 -))I J 2D:, 其间同样以 -0G 比例转接两次新鲜培养基 !" 。然后取 #- H 培养物于硅胶平 板上进行划线分离, 挑取单菌落保存于斜面。采用肉膏蛋白胨酵母膏培养基和马铃薯葡
[&] 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生理生化实验如下: 亚硝酸盐的生成及氨氧化检测 ; 硝酸 [&] [&] [A] ; 需氧性测定 ; 细菌细胞上铁的沉积实验 。采 用 KID@LL 试 剂 检 测 盐的 生 成 检 测 [&] M N M 奈氏试剂检测 !%& , 二苯胺O硫酸试剂检测 !/1 , 需氧性测定采用穿刺接种法 。 !/- ,
一株耐高温高盐亚硝化单胞菌特性的初步研究
$ " 王 艳#, 李大平$" 王晓梅$ 刘世贵#" (#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院 成都 ?#%%?!) ?#%%!#)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成都
摘
要: 从某污水处理站高温高盐外排水中分离出一株严格自养的特殊亚硝化单胞菌。它为
革兰氏染色阴性, 不产芽孢, 细胞椭球形或短杆状, 呈单个排列或排列成圆形、 直线形, 细胞大 小为 (%@= A %@<) (#@$ A #@C) 4B 4。在扫描电镜下发现单个或多个菌体被绒毛状不明物质 ! ! 包裹。该菌株能将氨氮氧化成亚硝酸盐, 导致体系中的总氮减少, 但是氨氮的减少与亚硝酸 盐的增加并不能形成对应, 而体系中几乎检测不到硝酸盐氮。在分离菌株 D%E 培养 #$ F 时, 约有 #%G 的 1H!I 31 转变为 1J$> 31, 剩下的 =DG 的 1H!I 31 被去 #DG 的 1H!I 31 未发生转变, 除, 包括挥发掉的 #=G 的 1H!I 31。气相色谱分析表明, 菌株培养过程产生气体中氮气含量较 对照气体 (室内空气) 增加了 "@DG 。 关键词: 高温,高盐,亚硝化单胞菌,硝化作用 中图分类号: K<"<@# 文献标识码: L 文章编号: %%%#3?$%<($%%")%#3%%<!3%D
在亚硝化培养基上 0)C 培养 - Q &H 以后, 菌落呈乳白色或乳黄色, 圆形, 边缘整齐, 低凸 面, 湿润, 半透明, 。常常附着于培养液中碳酸钙或碳酸氢钙颗粒上, 沉淀 #*)22 Q #*022 " 于瓶底或粘附在瓶壁上, 培养物中含桔红色色素。细胞革兰氏染色阴性, 不产芽孢, 无鞭 毛, 荚膜, 穿刺培养实验观察到菌株生长在距培养基表面约 )*1R2 Q )*AR2 处, 为好氧性细 菌。不氧化亚铁, 也不于细胞内外沉积铁的氧化物。不能在复合有机培养基上生长, 严格
图 $ !" % 内样品氨氮、 亚硝酸盐氮、 硝酸盐氮和总氮的变化
./01 D !<5L0=9 8; 3<= 48L4=L3753/8L 8; HA-I JH, H"#F JH 5LG H"DF JH GM7/L0 +# G5:9
图&
分离菌株纯培养物所产气体氮气、 氧化含量的气相色谱图
./01- N59 4<78)5380752<: 8; 3<= 059 278GM4=G O: 2M7= 4M63M7=
氨氮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物质之一, 生物脱氮原理是通过硝化细菌将氨氮氧化为 亚硝酸盐至硝酸盐, 反硝化细菌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生物脱氮工艺因具有处理效果好, 处理过程稳定可靠, 处理成本低, 操作管理方便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 为水体中氮的去 除提供了有效手段。目前的生物脱氮工艺均是在常温 $CE A "?E 左右的条件下进行的, [#, $] 报道的硝化细菌最适生长及硝化反应温度。在石油、 化工、 化肥等行业中, 外 这是文献 排含氮废水大多具有高温、 高盐的特点, 由于现有常温生物脱氮技术的限制, 对这类废水 需要进行冷却处理, 增加了处理费用。尽管目前的硝化细菌的研究中有少量涉及高盐生
!"&
菌株生长的测定
[F] 。操作步骤参照孙玉华等人 的研究工作, 所涉及的 采用最大可能计数法 (3.! 法)
数量指标的计算参照文献 [#)] 。 !"’ 化学分析
[##] [ ] 氨氮测定采用纳氏试剂光度法 ; 亚硝酸盐氮采用 !O (#O萘基) 硝 O乙二胺光度法 ## ; [##] 氮气采用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条件: 酸盐氮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 !122 P #*02 不锈
" 通讯作者; " "第一作者的硕士导师, 234/5(: 65789 :5, ) /:) :;
作者简介: 王
艳 (#<== > ) , 女, 侗族, 广西省人,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院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现代遗传与生物工程。
收稿日期: 修回日期: $%%$3%#3##, $%%$3%=3"%
#期
王
艳等: 一株耐高温高盐亚硝化单胞菌特性的初步研究
!
!"!
材料和方法
样品来源
实验样品采集于山东东营胜利油田王家岗污水处理站外排水。水样温度为 !=E A ・ ・ 含盐 $@DG A "@%G , 氨氮 "D4N ・6 > # A ?%4N ・6 > # , ?"E , 7J M %@=4N 6 > # A #@!4N 6>#, OJ7:含量 $?%4N ・ ・ 6 > # A ?%%4N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