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需求问题的一个理论研究及实证分析
浅析我国农业保险面临的供需短缺问题及对策

浅析我国农业保险面临的供需短缺问题及对策作者:秀英来源:《科学与管理》2008年第06期摘要:有效需求和供给不足等问题是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陷入经营和发展困境的主要原因。
本文主要分析了使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陷入困境的“有效需求不足”和“供给短缺”等供需问题,并探讨了我国农业保险经营和发展中面临的供需问题背后的根源,从而提出了发展我国农业保险的对策。
关键词:农业保险有效需求不足有效供给不足对策1我国农业保险面临的供需短缺问题1.1意愿需求和有效需求双不足农业生产和经营风险的客观存在,必然形成对防范风险的巨大需求,但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需求明显不足,主要以意愿需求不足和有效需求不足两方面表现。
1.1.1意愿需求不足。
当前,我国保险服务主要集中在县以上的大中城市,适合农民的保险产品很少,农村保险市场还处于“拓荒”阶段。
而我国农业补贴政策侧重于对非农业保险的补贴,这是农民农业保险意愿需求不足的一个原因。
在面对农业经营和生产中的各种风险农民可以选择各种风险管理办法,它们和农业保险之间具有很强的替代关系。
而相对于其它风险管理手段,农民往往认为保险的成本更高,或心存侥幸心理,不愿意购买保险。
稍微了解一些农业保险知识的农民又往往认为保险这一问题的突出表现就是索赔困难。
如果出险,在向保险公司索赔时,不仅手续极其繁琐,而且在很多时候保险公司以种种理由拒赔,农民对保险公司的不信任已经构成—个比较严重的需求不足现象。
1.1.2有效需求不足。
第一,我国农民的低收入严重制约着广大农村地区投保能力,这是导致农业保险有效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
农业保险的市场化费率通常要比普通商业保险的费率高。
经验表明,农作物保险的费率一般在2%—15%之间,比家财、企财的损失率(1%左右)高出很多,这就进一步限制了农民的投保能力。
其次,可供农民选择的保险产品少是导致有效需求不足的另一个原因。
目前农业保险市场上的产品都是城市低端产品的延伸,现有产品未充分考虑农业风险特征及农户收入低且不稳定等特点,从而降低了农民投保的积极性,现实保险需求很难转化为实际购买力,即有效需求。
我国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引言农业保险作为分散农业风险的重要手段,对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保障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当前我国农业保险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农业保险功能的充分发挥。
本文将就我国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我国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1. 农业保险法律法规不健全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农业保险法律法规体系,使得农业保险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缺乏法律约束和保障。
同时,由于缺乏明确的农业保险监管机构,也使得农业保险市场的监管存在困难。
2. 农业保险经营主体不足我国农业保险主要由少数几家保险公司承担,而这些公司的市场份额高度集中,使得市场竞争不足。
此外,由于农业保险经营风险较高,很多保险公司缺乏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积极性,也进一步限制了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
3. 农业保险品种单一目前,我国农业保险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和养殖业领域,且以传统的种植和养殖品种为主。
然而,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对于多元化的农业保险品种需求不断增加,而现有农业保险品种无法满足这些需求。
4. 农业保险宣传力度不足由于缺乏对农业保险的宣传推广,使得很多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识不足,参保意识薄弱。
同时,一些农民对农业保险的信任度不高,也影响了农业保险的普及和推广。
三、对策建议1. 完善农业保险法律法规为了促进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我国应加快建立完善的农业保险法律法规体系。
通过明确农业保险的经营主体、经营范围、保费缴纳、赔付机制等方面的规定,为农业保险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2. 增加农业保险经营主体我国应鼓励更多的保险公司进入农业保险市场,提高市场竞争性。
同时,政府可以给予从事农业保险业务的公司一定的政策支持,提高其经营农业保险的积极性。
此外,可以探索建立专业的农业保险公司,专注于提供多元化的农业保险服务。
3. 丰富农业保险品种为了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我国应加快开发多元化的农业保险品种。
例如,可以针对新型农业产业、高附加值农产品等开发相应的农业保险品种,以适应不同领域的需求。
浅议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议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农业的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走出的第一步。
然而由于农业自身的弱质性和生产过程的特殊性,农民始终要承担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导致收入极不稳定。
农业保险是指专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过程中,对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的一种保险。
我们应该看到农业保险在运行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自身的正常发展和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因此分析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标签:农业保险问题对策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从1982年开始经营农业保险业务以来,到2002年共收取保费73亿元,保险金额1365亿元,赔款支出64亿元。
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从1986年开始经营农业保险业务以来,到2002年共收取保费15亿元,保险金额311亿元,赔付11亿元。
这两家公司的总体简单赔付率分别为87.67%和73.33%,加上其他费用,基本都处于不盈利的状态。
二、我国农业保险中存在的问题1.农业保险缺乏立法和政策的支持。
世界上多数国家对农业保险都给予了法律上的支持。
如美国于1980年修订了《农作物保险法》,1994年,美国国会颁布了《美国联邦农作物保险改革法案》,对农作物保险制度进行了改革,使美国的农业保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而我国现行的保险法对农业保险的规定却非常笼统。
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农业保险的发展。
农业保险是一种具有利益外溢特征,即正外部性的产品,农业保险产品具有准公共物品的特性,其可交易性很差。
一般来说,属于公共物品的产品都有“搭便车”现象,因此,这种产品大多采取政府经营模式,或政府给予较大扶持的其他经营模式,而不是纯粹的商业化经营模式。
目前,我国对农业保险除了免征营业税之外,缺乏其他的政策优惠,并没有相关政策的支持,单纯的商业保险很难发展起来。
农民对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河北省的调查

1研 究 背景
我 国农业经 济现 实 的 “ 弱质 性 ” 和 广泛 存 在 的 小规 模 农 户经营 ,使 得 农 业 客 观 上 存 在 着 多 种 自然 风险 和 政 策 、
b y n g iut r lis r n e h v o iie ifue e o he d ma fa rc lu a n u a c Att e e d o e p p r h uh r u i g a rc lu a n u a c a e p stv n l nc n t e nd o g ut r lis r n e i h n ft a e ,te a t o h gv o e n e h u d i p o e fr r i c me, s r a o a a a e fr e g v r i e g v r m nts o l m r v a me s n o p e d pr p g nd n oc o enme tp lc up o ta d n r a e t e nu n o iy s p r n ic e s h mbe r
.
S h o eia r c p ef r oiy—b s d a r u t rli s r n e O t e r t l i i l 0 l c p n p c a e g i l a n u a c .B s d O h ed r s a c t1 i e t i a e i d a m e c u a e D t ef l e e r h a c t s hs p p rfn s fr rS i 1 i
Em pii a rc lAna y i n Fa m e rc lur lI s r nc m a d: l sso r r SAg i u t a n u a e De n Ba e n a Su v y o e iPr v n e s d o r e fH be o i c
基于有效需求理论的黑龙江省农业保险研究

甄 理
( 黑龙江省财政厅 鑫正投 资担保公 司 , 哈尔滨 10 0 ) 5 0 1
[ 摘
要]黑龙江省是一个屡遭 自然灾害的农业大省 , 农业保 险的发展 对 黑龙 江省至 关重要 。运用有效 需
求理 论对黑龙 江省农 业保 险进行规 范分析和 实证分析 , 发现 其有效 需 求不足 。为此 黑龙 江省政 府 首先应增加
[ 关键词 ]黑龙 江 ; 有效需求; 农业保 险
[ 中图分类号 ]F4 . [ 8 2 6 文献标 志码】 [ 章编 号] 6 1 12 2 1 )4— 0 7— 4 A 文 17 —7 1 (0 0 0 0 2 0
Su y o rc l r n u a c i n j n r vn eB sdo h td nAg iut eI s r n ei He o gi gP o ic ae n te u n l a
s o l r d al n a c o t u sd e n mp v h x i c n ie ft ec mp n e o e g g n t e a rc l r li s r n e a d e t b ih r ls h u d g a u y e h n e c s s b i i sa d i r et et n e tv s o o a i swh n a e i h g u t a n u c sa l u e l o a h i u a n s a d r g lto s a d ma e d s e i n me h n s o h g i u t r li s r n e t n a c h u p y o g i u t r li s r n e i a l h o e n n u a in n k ip r o c a im n t e a rc l a n u c o e h n e t e s p l a r l a n u c .F n y。t e g v r — e s u a f c u a l me ts o d e tb ih r a o a l n g d lo g iu t r li s r n e t n r a e t e e e t e d ma d. n h ul sa ls s n b e ma a e mo e n a rc l a n u c o i c s h f c i e n e u a e v
农户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以淮安市为例的开题报告

农户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以淮安市为例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农业生产面临着越来越大的风险。
作为支撑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民利益已成为国家和社会的重要责任。
农业保险作为一项重要的农业风险管理工具,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一定保障,缩小农业损失,促进农业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然而,在实践中,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农户道德风险。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9年我国农业保险参保户数已达1.97亿户,但实际理赔数却较少,说明许多农户存在道德风险问题,可能会故意制造事故或夸大损失以获取赔款。
因此,深入探究影响农户对农业保险需求和行为的因素,为解决道德风险等问题提供参考和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以淮安市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面访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农户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因素进行分析。
具体内容分为以下两个部分:(一)理论分析首先,对农业保险的概念、分类和发展现状进行介绍,并分析我国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重点阐述道德风险的产生原因及其对农业保险的影响。
其次,探究影响农户对农业保险需求和行为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农户个体因素,如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收入等。
2.保险产品因素,如保险费用、理赔率、保险责任等。
3.农业生产因素,如自然灾害、气候变化、农产品价格等。
4.社会环境因素,如政策扶持、农村基础设施、信息公开等。
(二)实证分析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和面访的方式,对淮安市部分农户进行调研,分析影响其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因素及程度。
三、预期研究结果和意义通过本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影响农户对农业保险需求和行为的因素,并为政府、保险公司和农户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措施,如加强道德风险防范和管控、优化保险产品设计和推广、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环境等,以促进农业保险的良性健康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稳定可靠的保障,推动农村经济进一步繁荣发展。
农业保险调研报告

农业保险调研报告农业保险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方法为了解农业保险的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法。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农民和农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实地走访主要走访了基层农民和保险公司。
二、调研结果1.农民需求: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相对较多的农民表示认可农业保险,其中最关注的是农作物保险和种植养殖险。
农民对于农业保险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供保障农业收入、降低农业风险、补偿因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的损失、提供贷款担保等。
2.保险机构情况:调研发现,目前农业保险市场上的主要参与者包括国有保险公司、农商银行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
国有保险公司在农业保险领域具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产品不适应农民的需求、服务不到位等。
农商银行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虽然参与农业保险的力度较小,但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3.问题与挑战:调研发现,农业保险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农民对于农业保险的认知度相对较低,知晓率不高。
其次,农业保险在产品设计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一部分保险产品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
再次,农业保险在理赔服务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不少农民在理赔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导致了理赔的滞后和效率低下。
三、调研结论1.对于农民来说,农业保险是一种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可以提供有效的保障和帮助农民规避农业风险。
因此,应该加大对农民农业保险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知度。
2.保险机构在农业保险产品的开发上要更加注重农民的需求,加快产品创新和优化,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农业保险产品。
3.农业保险的理赔服务需要改进,提高理赔效率和质量,加强与农民之间的沟通和协商,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四、建议1.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支持农业保险的发展。
2.加强农业保险的宣传工作,提高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知度。
3.完善农业保险法律法规,加大对农业保险市场的监管力度。
我国实施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必要性分析研究

我国实施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必要性分析研究【摘要】农业保险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可以帮助农民应对各种农业生产风险。
我国的农业保险市场存在一些问题,如覆盖范围不广、保费负担较重等。
为了进一步促进农业保险市场发展,有必要实施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
本文通过分析农业保险现状及财政补贴政策,探讨了财政补贴对农业保险的影响,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实施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必要性和路径选择。
最终得出结论,认为我国应加大对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支持,这将有助于保障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农民收入、农业生产、支持、稳定发展、保障、必要性、路径选择、政策影响、研究意义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业保险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保障手段,可以有效降低农户在自然灾害等风险面前的损失。
我国农业保险体系仍存在诸多问题,其中财政补贴不足是其中一个突出的矛盾。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保险财政补贴问题日益凸显。
研究表明,部分地区农业保险财政补贴金额较低,难以满足农户的实际需求,从而影响了农业保险的普及和发展。
对我国实施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必要性进行深入研究,既可以推动我国农业保险体系的健康发展,也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效的风险保障。
本研究旨在探讨我国实施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促进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我国实施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必要性,分析财政补贴对农业保险的影响,旨在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对农业保险现状进行分析,了解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对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进行研究,探讨现行政策对农业保险的影响,并分析其优劣势;深入分析财政补贴对农业保险的影响,包括对农业生产稳定性、农民收入保障和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等方面;针对我国实施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必要性,探讨路径选择并提出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f
1 1 1 1 王 l l l 1 1 l 1
Sig. O.129 O.969 0.683 O.078 0。089 0.852 0.645 O.188 0。057 0.039 0.063 0.037
Exp(B)
1.295 O.99王 1.120 1.845 2.154 0.886 1.157 0,282 1.284 1.950 2。272 0.388
冲击雄能会很大;反之,如果农韭收入托例鞍小,那么,其有可糍会对农业保险并不是很感
兴趣。因此选取农业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例作为变量。第二,读书时间。圊前。第三,是否 务工。在外务工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户农业外收入的多少,因此,理论上分析,农业 外收入的增加鸯罐能会导致农业保险参与率鹣下洚。第四,是番了解保险。对于样本是否了
万方数据
农业保险需求问题的一个理论研究及实证分析
・73・
何?”时,有31.5%的样本认为妊要∞、31.3%认为还可以,还有24.9%认为“.无所谓”。 在本模型中,由于准备测度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购买欲鬻,因此,仅选择那蝗认为“农业保险 盛要”与“无所滑”两种表示明确的样本。对认为农业保险“必要”的样本赋值1,对认为 “无所谓”的样本赋值()。②自变景的设定与测量。从文献中可知,影响农户购买农业保险 的因素很多。本模型根据理论推算以及文献中常用变量构成本文自变量的设定。模型对“农 业保险是否必要”所选变量如下:农业收入毖例(工;)、读书时间(丑)、是否务工(上。)、 是否了解(保险)(z。)、(种粮)划算与否(蕊)、种植面积(卫。)、灾害损失(z,)。其中是 否务工(z。)、是否了解(z。)、划算与否(聋。)为虚拟变量。③微观分析假说。对于影响样 本购买保验的微观因素,在本次调查中选取了7个,其缀说如下;第一,农业收入翳:倒。对 于农业保险而言,由于是承保种植业和养殖业方面的自然风险,因此,在农业上的收入可能 会影响到他们对于农业风险问题的淼度。如果农业收人比例很高,那么白然灾害对其收入的
年龄 陲书时间
1(a)
家庭人蜀
是否务工 年收入
Constant
一O。088
O.772 0,261
一』|.730
O.948 O,80l O.256
st印
3(a)
读书时同 是否务工 年收入
(bnstant
O.000 O.000
—4.580
0。O∞
一2 I由g likelihood:519.074
Cox和Snell R square:O.2lO
灾害损失(z。)。
表4
模型回归结果
B O.258 —0.009 0.121 0.613 0.767 S E O.170 O.235 O.207 O.348 0,452 0.652 0.316 0。960 0.131 0.324 0.44王 0.454 R
步骤及影响因素
Step
Ⅵhld
2.305 0+OOl O.166 3,107 2,888 0.035 0.212 1.736 3.636 4.246 3.456 唾.347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农业保险需求问题的一个理论研究茂实证分析
・71・
17。2%的农户选择亲朋好友帮助,3.7%的农户选择致府救济,还有l。35%的农产选择了其 他方法。这一结果说明我圈目前农户绝大部分还是依靠自己来承担和分散风险的,同时也有 17。2%的农户通过与亲友之闻的互助来分散风险。因此,对于小规模的灾害,农户可以通过 自己或者亲友借贷来进行风险分散。但是,如果发生大规模的灾害,那么依靠自己分散风险 与依靠亲友之间分散风险的途径将会大幅度降低。因为农业风险往往是系统性较强的风险, 一旦发生灾害,楣邻村庄,甚至一个地送都会陷入困境,很难进零亏相互救勘。因此,农户通 过传统方式分散巨灾的风险成本非常高,甚至不太可能。由此可以判断,当农户遭遢较小的 灾害或者系统性不强的灾害时,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进行风险分散,但对于系统性灾害,在 费率合适豹情况下,通过加入保险会更热有效率。
灾害损失 釉植垂积 读书时间 是否了解
l(a)
是否务工
农收比例 是否划算
(bns协nt
—0.12l
O.146
—1.26S
O.250 O.668 0,820 O.946
St印5(a)
灾害损失 是否了解 是否务工
cons协nt
—2 L09 Iikelih00d:128,433
C0x和SnelI
square:O.116
解保险,理沦上讲,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们是否参加农业保险。第五,种粮食是否划算。
种植粮食如果能够给农民带来较好的收益,那么他们或许会更加重视农业风险对他们所带来 的冲击,从而认翔农业保险对其生活的重要性。第六,种植土地蕊积。从理论上讲,种植面 积越大,自然风险对其影响可能越严重。第七,自然灾害损失。前一年自然灾害对样本造成 的损失大小,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对于农业风险分散的重要性。④影响因素的Logis— tie回归分析。藤理弱上。结果觅表4,进入摸型的变量有是否务工(丑)、是否了解(z。)、
Hourigan和Niewoudt(1990)、Cannon和B射nett
(1995)、Goodwi拄(1993)等入主要采罱嚣真、bgist沁纛Pr。bit模型二分法对农监傺险参
与率进行计量经济学的研究。由于网内数据的不完整性,很难通避仿真来对农业保险问题进 行深入研究,而Logistic和Probit模型二分法的功能较为相似,网此,本文选Logistic模型 进行变量的估计。 (1)农户“参加保险”的微观分析。①因变量的选择:是否参加保险。在调查中,当问 到“您家有没有参加过保险?”时,有34.7%的样本选择参加了保险,有52.2%的样本选择 没有参加保险,还有13.1%没有表态。由于霹的是酝究农户参与保险的选择,医此,在模 型中只选择那些表示明确的样本。对参与保险的样本赋值1,对未参与保险的样本赋值o②。 ②自变量的设定与测量。从理论上讲,对于农户来说,影响其购买保险的因素很多。主要分 为三个层面(肖云和石桂珍,2005):从宏观藤面来讲,社会环境对农户的影响,铡如,整 个社会保障体系的进步、保险业的迅速发展等;在中观层面主要指农户所属村庄或地区的保 险普及程度等因素;微观层面主要指与农户个人特征相联系的参与保险的原因,例如,农户 的收入承平、教育水平等。本文对“是否参与保险”所选变量如下:年收入(。,)、读书时 间(搿z)、年龄(z。)、是否务工(za)、家庭人口(z。)。③微观分析假说@。对于影响样本 购买保险的微观因素,在本次调查中选取了5个,其假说如下:第一,年收入。随着农户年
万方数据
・72・
《数量经湃技术经湃研究》2。07年第4瑚
收入的不断增加,其购买力在不瞬增强,藤保验作为一种满罡安全层匿的商品,褒群本满足 生理需求之后,在一定阶段,收入增高,会增强购买保险的能力和愿望。第二,读书时间。 鉴于教育程度提高可以使样本更好地理解保险的作用以及特点,因此,这里假设,在其他条 件不变的情况下,教育程度的提离可以促进农户购买保险产品。第三,年龄。由于这里所讨 论的参与保险,并不仪仪是指商业保险,还包括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而目前农村由于青壮 年外出打工非常频繁,留守在家里的多是一些年龄较大,或者劳动力不强的妇女儿童。而年 龄偏大可能会使样奉对于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产生更大豹兴趣,在有保险供给的时候,购买 率可能更高。第四,是否务工。样本外出打工可能会增进他们对于保险的认识,以及收入的 提高,因此,样本户中如果有外出打工者,其对于保险的认识和购买力可能会增加。第五, 家魔人口。家庭人弱的增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养老闯题,丽且兄弟姐妹之闻的互助互济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因此,本文假设家庭人口增加会对保险的参与起到 负耐作用。④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在选人标准口一o.05和剔出标准口一o.10的水 乎上,使用SPSSll.S进行l母gistic露扫处理。在处理过程中,使用向后筛选法,郎善先将 全部变量引入回归方程,然后进行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在一个或多个不鼎著的变量中,将t 值最小的那个变量剔出,再重新拟合回归方程,并进行各种检验,直到方程中所有变量基本 显著为垂。结果是,进入模型变量的有年牧入(z。)、读书时闯(z。)、是否务工(函)。同
W越d
l'100 42.466 O.954 11.702 14.288 35.686 42.832 13.195 1唾+508 77.237
巍
1 l 1 l l 1 1 1 l l
S遮.
0,294 0.000 O.329 0.001 0.000 O.000
O.000
Exp(B)
1.175 2.658 0.91S 2.1右5 1.299 0.009 2.576 2.229 t。29l O.{)lO
①国外就农业保险需求的研究,通常是使用预期效用最大化理论作为购买保险与否的理论椴架,即面对不同的生 产条彳孛秘枣场嚣境下农户如题实现巍身铡润最大他。铡热:如果农户是风险厌恶者,璺|j与预裁利濑承乎秘巅润黪变动疆 度帮赡哭保险的决策褥关。在农醚辩农产晶市耢价格静预麓一致、置各魄农韭生产要素豹价格匿惫静情况下,农驻生产 单产的搬动则是购买保险决策的熏娶决定因素,即农户的单产变动幅度越犬,农户越可能购买保险。农户拥有的地块差 异越大,生产风险越小。然而,就中国的实际情况而言,从农户生产单产变动以及地块面积、个数、水旱田的种类以及 她块之鬻粒距离进霉磷究是菲常嚣难熬,一方焱嚣痰小农户多年懿粮食产塞变纯数摆壤以获缮,瑟黩±越嚣积蛰遣较枣, 魑块与穗块之间的鞭离更是难以统计,这与国岁}夭农场的经营方式完全不同。因此本文的实证分析郝分主要采掰能够获 得的数据进行研究。 ②受版面所限,附表删掉,读者可向作澍索要。 ③影夔农户农簸保验嚣求嚣豢孛,农产巍隽魏特薤露麓会决定其对斑浚熬态度,遴瑟影魄溅羧决策,铡热教弯农 平、农娩生产经验、年龄因素等,以及家庭的资产状况:如津农收入状况、入日抚养系数、牲畜头数、上年粮食产量、 家庭是谮欠债等因素。在调研中,由于很多变擞难以获得,因而,本部分的分析有待进~步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