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IT的认识

合集下载

电脑的认识和了解作文英语

电脑的认识和了解作文英语

电脑的认识和了解作文英语In the modern era, computers have become an integral part of our daily lives, transforming the way we work, learn, and communicate. As an indispensable tool in the digital age, it is essential to have a fundamental understanding of what computers are and how they operate.The Evolution of ComputersComputers have come a long way since the first electronic computer, ENIAC, was introduced in 1946. From room-sized machines to the compact devices we use today, the evolution of computers has been marked by rapid advancements in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icroprocessor and the invention of the Internet have been pivotal in shaping the computers we know today.Components of a ComputerAt its core, a computer system consists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The hardware includes the physical components such as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which acts as the brain of the computer, the memory (RAM), storage devices (HDD or SSD), and peripheral devices like the monitor, keyboard, and mouse. The software, on the other hand, comprises the operating system (OS) and various applications that allow the user to perform tasks.Functionality and CapabilitiesComputers are designed to process data and execute instructions quickly and accurately. They can perform a wide range of functions, from simple arithmetic calculations to complex simulations and data analysis. With the advent of multi-core processors and parallel computing, computers are now capable of handling multiple tasks simultaneously.The Role of Operating SystemsThe operating system is the most crucial software on a computer. It acts as an intermediary between the user and the hardware, managing system resources and providing a platform for software applications to run. Examples of popular operating systems include Windows, macOS, and Linux.Networking and the InternetThe ability to connect computers in a network has revolutionized the way we share and access information. The Internet, a global network of computers, has opened up a world of possibilities, from online shopping to social networking and remote collaboration.Security ConcernsWith the increasing reliance on computers, security has become a significant concern. Cyber threats, such as viruses, malware, and hacking, are prevalent, necessitating the use of antivirus software, firewalls, and secure coding practices toprotect sensitive data.The Future of ComputingThe future of computing is poised for even more innovation. Advancement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quantum computing, and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are set to redefine the capabilities of computers and their role in society.In conclusion, understanding computers is not just about knowing how to use them; it's about recognizing their role in shaping the world we live in. As technology continues to evolve, so too will our relationship with these powerful machines.。

对IT系统和TN-C系统设计的两点认识

对IT系统和TN-C系统设计的两点认识

对IT系统和TN-C系统设计的两点认识
王常余
【期刊名称】《现代建筑电气》
【年(卷),期】2011(002)002
【摘要】指出IT系统对要求供电不间断的场所只配出3根相线,而不配出中性线.对供电允许中断的场所,采用IT系统时,可以配出中性线,但为了保证用电安全,必须安装额定剩余电流动作值,I△n≤30 mA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TN-C和TN-C-S 系统无须改造即可设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独立的电气装置的N线和PE线要分别引出后接至主干线的PEN线上.
【总页数】3页(P46-47,51)
【作者】王常余
【作者单位】上海兆邦电力器材有限公司,上海20023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856
【相关文献】
1.两点认识两点建议——关于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J], 严书翰
2.对新课标的两点标的两点认识 [J], 王贵平
3.TN-C系统与TN-S系统零线断线后的危害分析 [J], 王远兴
4.如何区别TN-C系统、TN-S系统、TN-C-S系统、TT系统 [J], 周凯
5.TN-C系统与TN-S系统零线断线后的危害分析 [J], 王远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计算机专业实习心得大全5篇

计算机专业实习心得大全5篇

计算机专业实习心得大全5篇计算机专业实习心得大全1实习快要结束了,虽然只有短短的20天,但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实习的部门it中心,虽然人数不是很多,但里面员工的朝气、团结和热情,以及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让我深受感动!每次遇到不懂的问题,或者通过当面交流,或者通过邮件,it部门的员工孙鹏、沈欣蔚、赵坤杰、朱吉、李君总能耐心的给予解释,让我备感鼓舞!和另外一名和我同样是实习生李卿交流也让自己从他那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我相信,通过这次实习对我来说是个很好的人生经历,对我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了一剂很强的预防针,收益非浅。

具体来说,以下是我20天来在公司的所学,所见,所闻:1,对公司有了总体的认识,熟悉了公司的环境,对所在部门it中心的工作职责有了明确的了解。

2,对公司的网络拓扑有了直观的认识,对局域网的组建,子网的划分,ip地址的分配,以及如何配置子网掩码、网关、dns服务器等等有了实际的网络工作经验!3,通过和工作人员去配线房、核心机房检查,增强了对工作中遇到故障的更加感性的认识。

4,熟悉了notes这个群件软件的安装、工作环境以及使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5,通过在线bbs和私人邮件回答了it中心服务管理论坛上员工使用notes 中遇到的问题。

6,了解了用户notes邮件恢复、备份策略以及网络监控系统软件。

7,旁听了it中心关于qa、cc、cq以及企业应用架构方面的培训,接触到了软件开发流程,规范,以及检查单方面的知识。

计算机专业实习心得大全2持续了三个多月的实习在今天晚上和team leader短暂通话后终于结束了,我和__的缘分也告了一个段落。

总结起来这次得收获还是非常大的。

在这几个月中,我参与了基于sygno的somaris/5的开发。

了解了一个100多人参与的超大型软件项目的开发流程,学会了使用文档管理工具sap的基本功能,知道了源码管理工具clearcase的功能之强大,懂得了基于clearrequest的charmnt在这么大的软件项目里不可替代的原因。

电脑的认识和了解英语作文

电脑的认识和了解英语作文

电脑的认识和了解英语作文1. Computer is an essential tool in our daily life. It helps us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gather information, and complete various tasks efficiently. Without it, our lives would be much more difficult and less convenient.2. When I first encountered a computer, I was amazed by its capabilities. The sleek design and the fast processing speed caught my attention. It was like a magic box that could do almost anything I wanted.3. As I started to explore the computer, I realizedthat there were so many things to learn. From basic functions like typing and browsing the internet to more advanced tasks like coding and graphic design, the possibilities seemed endless. It was both exciting and overwhelming at the same time.4. One of the things that fascinated me the most about computers was the ability to connect with people from allover the world. Through social media platforms and online communities, I could interact with individuals who shared similar interests and exchange ideas. It opened up a whole new world of possibilities for me.5. However, with the convenience and power that computers bring, there are also challenges and risks. Cybersecurity threats, online scams, and privacy concerns are some of the issues that we need to be aware of. It is important to stay informed and take necessary precautionsto protect ourselves in the digital world.6. Despite the challenges, computers have undoubtedly revolutionized the way we live and work. They have transformed industries, improved efficiency, and created countless opportunities. It is hard to imagine a world without computers and the advancements they have brought.7. In conclusion, computers have become an integralpart of our lives. They have changed the way we communicate, learn, and work. It is important for us to continue to embrace and adapt to the ever-evolving technology, whilealso being mindful of the potential risks and challenges that come with it.。

云计算的心得6篇

云计算的心得6篇

云计算的心得6篇写心得要平实、客观,准确、明晰地表达感悟、观点及想法,很多人通过写心得体会来记录和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悟,留下珍贵的回忆,下面是作者为您分享的云计算的心得6篇,感谢您的参阅。

云计算的心得篇1在听老师的课之前,对于云计算只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感觉就跟以前的电脑计算速度有关吧,以为只是计算速度的快慢,没想到现在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了。

云计算的应用涉及到了很多方面,老师给我们描述了一下,我们电脑的闲置的硬盘内存可以用来做别的事情,通过云计算可以实现一个电脑同时开一个软件不同的数据,而且互相之间不影响,这让我觉得云计算是个非常有意思的东西。

随着老师的深入讲解云计算是与信息技术、软件、互联网相关的一种服务,这种计算资源共享池叫做“云”,云计算把许多计算资源集合起来,通过软件实现自动化管理,只需要很少的人参与,就能让资源被快速提供。

也就是说,计算能力作为一种商品,可以在互联网上流通。

总之,云计算不是一种全新的'网络技术,而是一种全新的网络应用概念,云计算的核心概念就是以互联网为中心,在网站上提供快速且安全的云计算服务与数据存储,让每一个使用互联网的人都可以使用网络上的庞大计算资源与数据中心。

我慢慢地被云计算所吸引,这好像与很多行业有关,能好好的利用我们的网络空间,不浪费。

云计算有存储云、医疗云、金融云、教育云等等,因为这些,我们实现了资源的共享,云计算以后的发展空间大,发展前景好。

作为年轻一代更应该将云计算应用到生活当中,提升云计算的技术,让我国在这领域在国际中处于领先水平。

云给人一种浩大、遥远的感觉,它可以是任意一种形状,你觉得它像什么,它就像什么,云计算让我发现一切皆有可能,好像可以将它应用到各个方面,如此虚幻飘渺,可它确确实实存在着,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就好像一直在我们身边。

或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也能接触到这一领域,可以和它来个亲密接触。

云计算的心得篇2在学习之前,我对《云计算》的认识比较狭隘,只是知道它是一种商业服务计算技术和存储技术,对其他不甚了解。

学习云计算的心得体会集合6篇

学习云计算的心得体会集合6篇

学习云计算的心得体会集合6篇学习云计算的心得体会1云计算涵盖了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并行计算、散布式计算和网格计算等各种技术。

云计算的需求,还将融会包括智能手机、3g、物联网、移动计算和3网合1等各种网络及终端技术。

因此,云计算是现今it技术发展的1个相对高级的阶段,势必引领和增进it技术的全面发展,乃至是引发某种理论上的突破。

1.云计算的原始理念早在上世纪60年代,麦卡锡就提出了把计算能力作为1种像水和电1样的公用事业提供给用户的理念,这成为云计算思想的起源。

1980年代美国sun微系统公司提出了1个非常著名的口号:网络就是计算机。

作为1种理念,人们1直试图研究1种网络利用模式,即瘦客户端模式,并研制出了网络终端-nc。

但是由于各种缘由,这类模式没有获得成功。

缘由是当初的网络带宽还不够宽;而且后来pc技术迅速发展的事实,也令人们认识到,网络终端没有足够的市场需求,网络计算机也不可能构成1种产业。

虽然nc没有获得成功,但是,当初所提出的口号却在20年后得到了实现。

2.google云计算发展的起源自1998年以来,谷歌1直在默默地做着1件事:通过聚合的气力实践着某些规则,这就是云计算的雏形。

在此基础上,google研究成功著名的并行计算模式mapreduce、散布式文件系统gfs和散布式数据库bigtable等软件技术。

再后来,这些技术发展成为云计算的技术基矗hadoop 就是在google云计算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个开源项目,令人们可以轻松构建云计算的利用平台,奠定了云计算发展的利用环境技术基矗3.对网络技术发展的影响云计算势必增进网络技术的发展。

事实上,云计算来源于计算机网络,云的本身就是计算机网络。

没有计算机网络,就不会有云。

云的发展要依托网络的发展,反过来云计算也势必增进网络技术的发展,包括基础网络和互联网。

由于云需要高网络带宽,需要借助于ipv6等技术。

4.对散布式和并行计算的影响如前所述,并行计算、散布式计算和网格计算是云计算发展的技术基础,同时,云计算又是对这些技术基础的综合并增进各项技术的发展。

it项目管理心得体会_1

it项目管理心得体会_1

it项目管理心得体会it项目管理心得体会1项目管理是指把各种系统、方法和人员结合在一起,在规定的时间、预算和质量目标范围内完成项目的各项工作。

即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项目的目标。

项目管理的十大原则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3 其身正,不令而行;4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5 磨刀不误砍柴功;6 统筹兼顾;7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8 欲速则不达;9 众人拾柴火焰高10 不知言,无以知人也项目管理的注意事项1、项目组成立成立项目组是项目能否成功的第一要素,没有项目组,项目管理就无从谈起。

成立项目组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项目背景,目标,领导组,执行组,时间表等。

项目组背景与目标比较容易确定,但是领导组与执行组的成立,就要考验项目组的智慧了。

第一,项目领导组组长是谁,一般情况下,大项目,都会找一个职位高权力重的人担当组长,但是,这样的人一般事情比较多,外地出差时间长,很难真正参与到项目运作当中。

另一方面,也只需要他把控一下方向,控制一下节奏。

所以,可以让此人进行全面授权,找一个职位稍微低,但是能够全身参与到项目其中的人担当协助人。

第二,项目执行组的人员安排,涉及到几个部门,就安排几个部门负责人。

这里要知道,虽然是部门负责人负责项目组执行,但实际中,往往是部门负责人安排部门其中一个人去参与其中,所以,安排这个人的工作情况,需及时通报部门负责人,如果不行,则需要及时换人。

2、注意企业风向一个项目组的存在与工作目标不仅仅是一个项目是否完工,还可能是公司重点工作是否发生变更,也就是公司“风向”变了。

原来企业高层对项目很关注,慢慢变得不管不问了,这个时候,你也要注意了,项目组是否要停止了。

项目组的工作重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某一个阶段需要做哪些工作,哪些工作是重点,哪些工作已经过时,项目负责人必须有高度敏感。

3、项目规划与激励一般来说,项目组成立的时候,也会对项目进行规划与激励。

IT服务管理的含义

IT服务管理的含义
Version 3 — 2004~2007 年 基于服务生命周期的ITIL v3 整合了v1 和v2 的精华,并与时俱进地融入了IT服务管理领 域当前的最佳实践。5 本生命周期图书形成了ITIL v3 的核 心,它主要强调ITIL 最佳实践的执行支持,以及在改善过 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
精选ppt
15
精选ppt
19
服务生命周期框架
整个ITIL V3核心架构库由5 本书组成,这些主题具有一致的框架: 引言、概述、背景;服务管理作为一种实践;服务的生命周期; 在生命周期中的流程角色;在生命周期中的职能角色;实践的基 本原理;实践的基本原则;流程;设计和组织结构、角色和责任; 挑战、关键成功因素、风险;补充指南以及参考资料。
此外,还包括了财务管理、服务投资组合管理、组织的制定和战 略风险等另一些重要的主题。组织通过这些指导可以设定面向客 户的服务绩效目标、期望及市场空间,并能够很好地识别、选择 和优化机会。服务战略确保组织能处理与服务投资组合相关的成 本和风险,建立运营的有效性和实现出色的绩效。 服务战略制定的决策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ITIL V3的第一个重大改变,就是关于生命周期的引入。 对于一项IT服务来说,是一个过程,从我们去识别乃至揣 度客户的需求开始,经过设计,然后开发,然后交付,然 后运营,最后还没有结束,因为还要改进,终于一个周期 的结束了,但立即又步入另一个生命的周期。
ITIL V3从意念上能提升IT服务管理的价值应该是毫无争 议的,因为在ITIL V2时期,核心部分以服务支持( Service Support)和服务交付(Service Delivery)为 主,对运营较注重,其次是计划与文档(战术层面)。在 如业务视角、应用规划与管理中当然也涉及到了一些其它 部分,但相对零散与薄弱, 有些章节所表现出的价值甚 至让人不敢恭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T实际上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硬件,主要指数据存储、处理和传输的主机和网络通信设备;第二层是指软件,包括可用来搜集、存储、检索、分析、应用、评估信息的各种软件,它包括我们通常所指的ERP(企业资源计划)、CRM(客户关系管理)、SCM(供应链管理)等商用管理软件,也包括用来加强流程管理的WF(工作流)管理软件、辅助分析的DW/DM(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软件等;第三层是指应用,指搜集、存储、检索、分析、应用、评估使用各种信息,包括应用ERP、CRM、SCM等软件直接辅助决策,也包括利用其它决策分析模型或借助DW/DM等技术手段来进一步提高分析的质量,辅助决策者作决策(强调一点,只是辅助而不是替代人决策)。

有些人理解的IT把前二层合二为一,统指信息的存储、处理和传输,后者则为信息的应用;也有人把后二层合二为一,则划分为前硬后软。

通常第三层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但事实上却是唯有当信息得到有效应用时IT的价值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也才真正实现了信息化的目标。

信息化本身不是目标,它只是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一种实现目标比较好的一种手段。

卡尔的IT是指什么呢?在那篇文章里面他并没有明确提出,不过他提到信息技术的核心功能--数据存储、处理和传输。

从他推理的逻辑来看,即从蒸汽机、铁路、电报电话、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过来的,还用摩尔定律来佐证主机和光纤的发展。

如果他就此打住,只从这一点出发,他的逻辑论证是非常严谨的,后面对《IT不再重要》发表不管支持与反对评论的人,在这一点上都是基本认同的(除了那些硬件和网络厂商外),笔者也认同这一点。

整个文章里他对物化的IT基础设施建设部分关注很多,基本没有关注应用层面。

但后面他讲到大众化趋势时,又提到“信息技术极易复制”,则把IT又推到了商业软件,这里已经迈出了“危险”的一步。

在2004年他出版同名书时开篇就定义了他研究、类比过来的IT,“我用的…IT‟是指通常意义上的,即所有被用来以数字形式存储、处理和传输信息的硬件和软件,特别强调的是,我只是指技术本身,我指的…IT‟并不包括技术中流动的信息和那些使用技术的人才技能”,所以他所指的IT是指前二层。

如果就这此打住,可能还是不会有太大争议(这次又加上那些难受的软件厂商)。

客观地分析软件本身的特征,的确不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四个判断标准中的三个即:稀缺性、不易复制性、不易替代性,卡尔本人也没有否认而且是在强调IT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第四个判断标准,即有价值。

但他偏偏又把题目定成了“IT不再重要”,几欲把整个IT一棍子打死!可惜他在IT这一概念上是经常含混不清:一会儿指主机网络,一会儿又跑到软件,在他后来出版的书里甚至经常“一不小心”就迈到了第三层,完全违背了他在书开头所界定的IT范围,如论述信息技术的应用、对CIO发出的诘问等。

有很多读者、包括哈佛商业评论的编辑当时就指出了这一点。

后面其它很多人也因为这一点来攻击他,甚至有人说卡尔干脆就不懂IT,有可能是真的,因为他毕竟本来就不是做IT的。

这也给我们搞研究的人也给予很大的启示和警醒,对自己不太熟悉的领域套用其它方法来研究时要特别小心,否则会闹出很多笑话。

这里笔者要强调一点,经常有软件厂商(国内外的都有)宣称上了信息化就能如何如何,就能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反正多是现在流行什么就跟什么,“与时俱进”)。

不知道他们是有意还是无意,且不按核心竞争力判断的四个标准来推断,试反问几个简单的问题:如果上了信息化就能如何,有多少上了信息化的企业已经亏损甚至倒闭?尤其是那些宣称有几十万家客户使用他们软件的软件企业该问问自己。

如果上了信息化就能如何,那么我们假设入库、出库、销售、库存等信息全是准确的,就能自动提高销售、降低库存吗?如果说没有上信息化之前,老板可能还可因为看不见而糊涂但幸福地过过日子,那么现在呢?只是痛苦地知道有如此多的库存在仓库里呆了如此长的时间,如此多的商品长时间占据着柜台却没有带来任何销售额更不要说利润!分析一下软件厂商们宣传“信息技术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现象,结论只有两个:要么这些企业不懂什么是核心竞争力(我想应该大多数还是懂的,既希望他们懂又希望他们不懂,希望结果是懂是因为至少软件企业还能懂一些管理理念而不是埋头纯粹一技术性公司,希望结果是不懂是因为这样可以少被别人攻击没有职业道德,不知者不为过嘛),要么是另有所图。

一般企业客户与IT企业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IT企业与企业客户之间的博弈,最后的结果往往会是次优选择,即所谓的“柠檬效应”。

在这点上,除了IT企业和从业人员要提高自身的职业操守外,政府或行业必须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培训教育,提高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引进管理咨询公司、监理公司等来改变这一博弈结局,以达到新的平衡,促进IT业更健康的发展。

信息技术本身只是一个工具,就象一柄利剑或一枝好笔,买了它并不能一定保证你武功增进多少、字写漂亮多少,还需要你不断地去练习如何舞剑、如何写字,信息化建设也需要你不断地提升运用信息的能力,这才是真正核心也是最难的地方。

功夫全在题外!信息化(数字化)目的并不是上系统拿几个数字,它只是基础,其核心在一个“化”字,把各种资源相关的信息整合起来后进行“合理化”、“优化”的配置。

譬如用历史信息来辅助做销售预测、采购计划、生产计划、配送计划、库存计划,并按照这些计划下达指令并根据实际运行情况滚动修正计划。

美国哈林顿(Joseph Harrington)博士提出的计算机集成制造(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CIM)包含两个基本观点:一是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包括市场分析、产品设计、加工制造、经营管理和售后服务等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必须紧密相连、统一考虑;二是整个运作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数据的采集、传递和加工处理过程,最终产品可以看作是数据的物质表现。

如果上了信息系统却不用它来辅助决策,还是按照原来的运作方式运作,则信息系统的作用可能只是限于解放某些岗位的某些工作,如统计报表等,且同时还会增加另外一些岗位的工作。

大量经验表明,如果不用信息系统收集上来的数据,要实现用来辅助决策的准确、及时、完整的信息根本不可能,信息系统只有用它才可能逐步提高其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按照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标准,要构造核心竞争力,本质上只有整合能力才是,而且越外显的能力越容易被模仿。

冰山一角,露在外面的越少越不容易被模仿,越能构成核心竞争力。

就象哈佛商业评论编辑Hal Varian(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信息管理与系统系主任)指出的那样:“卡尔说IT正在商品化、不再提供竞争优势,这一点他是对的。

但知道如何有效使用IT还是一种非常稀缺的技能。

”“提供竞争优势的不是IT本身,而是那些知道如何有效利用它的人。

”“公司在花成千上万的钱在数据存储和获取客户交易数据上,但一大堆数据就躺在那儿、没有经过分析、没有使用,但是,在那些训练有素的分析人员手上同样的数据却能产生巨大的回报!”这是一个数据丰富的时代,但同时是一个知识贫乏的时代!波士顿大学管理学院信息系统管理学教授托马斯·H.达文波特要把“过去的40年,更确切地描述为…数据时代‟,而不是…信息时代‟”,“将数据转化为某种更有用的东西,需要相当多的人力投入和智慧,但大多数组织仅仅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

拥有一个数据库或数据挖掘系统,与拥有其它技术一样,是必要的,但对于高质量的信息和知识而言,则是不够的”。

所以这里我们有必要明确一下一些经常混淆的基本概念。

数据(Data)=事实的记录,如上季度甲系列产品在华东地区销售额为120万。

信息=(Information)=数据+ 意义,如上季度甲系列产品华东地区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减少了25 %。

智能(Intelligence)=信息+理解(understanding)与推理(reasoning),如分析原因是华东地区销售单位不行,或甲系列产品进入了衰退期,还是公司整体营销活动落后,竞争者强力促销导致?或是其它原因。

知识(Knowledge) =解决问题的技能(skill),针对这一问题公司应对的策略是什么?智慧(Wisdom) =知识的选择(Selection) 应对的行动方案可能有多种,但(战略)选择哪个*智慧。

行动则又会产生新的交易数据。

数据、信息、智能、知识、智慧、行动与管理活动之间存在多重循环关系。

同样的高速公路、同样的高档车,开车的人不同将会开出完全不同的水平,这时更关键的因素--开车的本事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在初级阶段,竞争比较粗放,可能主要是看谁能修好道,买好车。

到后面,大家硬件基础设施差不多,竞争日趋白热化,这个时候人的作用就突显出来了,光有好道好车还不行,还得有舒马赫这样的顶级选手才能赢得比赛。

企业经营与赛车还不太一样,赛车有人制定规则,规定只能跑一样的道,企业之间的竞争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钱的就可以买高档的服务器、小型机,没有钱的就只能买PC服务器;有钱的就可以用光纤宽带,没有钱的则只能用ADSL甚至拨号;有钱的可以花几千万去买SAP、Oracle,没有钱的则只能用用金蝶、用友,甚至只有一些基本功能的小的进销存或财务软件;有钱的可以请五大帮他们制定符合未来趋势的战略并进行培训,没有钱的则只能*企业家自己摸着石头过河……的确,这是一场不太公平的竞争。

但网络经济来了,用卡尔的话说,就是IT技术已经变得“大众化”,已变成商品。

更何况ASP 模式的出现,将极大的降低了企业信息化的门槛,昂贵的服务器、网络、软件费用的门槛被一下子降低了。

好比虽然你有私家的宝马、奔驰,可以很快地到达你想要到的地方。

但我也可以坐出租车差不多也能实现同样的效果,再差点儿我有公共汽车、地铁,只要很低的成本也能基本实现我的目标。

但同样的宽带、同样一套系统软件,但使用的人一样,效果却完全不一样,君不见同样是使用SAP、Oracle或者金蝶、用友,有很成功的,也有很失败的?还是那句话,功夫在诗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