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激素与功能性胃肠病
202X年胃肠激素与肠神经系统

第八页,共六十二页。
1.3 受体拮抗剂
当前对胃肠肽类激素的药理学了解颇多,而对其生理 作用却知之甚少。
受体拮抗剂的获得可帮助肽类激素生理作用的研究。
虽然(suīrán)目前大多数已知的肽类尚无很好的受体拮抗剂, 但随着近年克隆受体的获得,通过对化合物的随机筛选, 所发现的胃肠激素非肽类受体拮抗剂数目迅速增加。
第二十二页,共六十二页。
3.1
与胃动力 异常 FD
(dò nglì)
估计FD患者中20%~50%有胃肠运动功能障碍
近年来多数学者认为胃肠运动功能障碍是FD的主要 发病机制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胃排空延缓;消化间期和消化 期的动力异常;胃内食物(shíwù)分布异常;十二指肠胃反 流;胃电异常
第二页,共六十二页。
1 胃肠激素的基础(jīchǔ)研究
第三页,共六十二页。
1.1胃肠激素(jī sù)涉及范围
由于现代生物化学技术的有效应用, 迄今已知胃肠道除了分泌经典的胃肠 激素外,还分泌以调节肽方式起作用 的胃肠神经肽和生长因子,共有(ɡònɡ yǒu)10个族、60余种,其中大部分是近年 发现的
如生长抑素(SS)已被发现有5种受体亚型。 GAS、缩胆囊素(CCK)、促胰液素、血管 活性肠肽(VIP)、促胃液素释放肽(GRP)或 称蛙皮素(BOM)和阿片肽等均被发现不 同的受体亚型。
第七页,共六十二页。
各受体亚型在正常组织与肿瘤组织的基因表达与分 布不同,其所介导的生物学作用也不一样。
但是胃肠激素对胃肠运动的调节比较复杂,餐后许 多激素同时释放且与神经一起协调作用,有时很难 解释单一激素的作用
不同的胃肠激素对胃肠动力有不同的作用,且同一激素 对胃肠道不同部位所起的作用不同,有些激素在中枢和 外周所起的作用则相反
功能性胃肠药物治疗

功能性胃肠药物治疗1.消化酶制剂消化酶制剂主要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功能障碍。
常用的消化酶制剂包括胰酶和胃泌素等。
胰酶制剂可补充和代替胰腺的消化酶,提高消化功能。
胃泌素可增加胃酸分泌,促进胃内食物的消化。
2.抗酸药物抗酸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功能性胃食管反流、胃溃疡等疾病。
常用的抗酸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等。
质子泵抑制剂通过抑制胃壁的质子泵,减少胃酸的分泌,从而缓解胃酸引起的不适症状。
H2受体拮抗剂可通过阻断胃壁的H2受体,减少胃酸的分泌。
3.抗胆碱药物抗胆碱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功能性胃肠痉挛等疾病。
常用的抗胆碱药物包括山莨菪碱和托巴坦等。
山莨菪碱可通过阻断胆碱能神经传递,减少胃肠道的痉挛,从而缓解症状。
托巴坦则可通过阻断胃肠道的5-HT3受体,减少痉挛和呕吐等症状。
4.抗生素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功能性胃肠细菌过度生长等疾病。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甲硝唑和诺氟沙星等。
甲硝唑可通过杀灭细菌,减少胃肠道细菌过度生长引起的炎症反应。
诺氟沙星则可通过抑制细菌DNA的复制和转录,杀灭细菌。
5.益生菌和益生元益生菌和益生元主要用于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功能。
益生菌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活菌,可通过种植和繁殖于肠道中,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常用的益生菌包括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等。
益生元则是一种食物成分,可作为益生菌的营养源,促进益生菌的生长和繁殖。
功能性胃肠疾病是一类常见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药物治疗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治疗方式,可以通过调整胃肠道的功能,缓解症状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药物治疗只是一种辅助治疗方法,对于一些严重的病例还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手段,如行为治疗和心理疗法等。
同时,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注意合理用药,避免药物的滥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中医整体观下的功能性胃肠病——谈临床医师如何看待功能性胃肠病

CiiaJu a o hn s dc e2 1 l clo r l f iee n n C Meii 0 0年 V L() N 5 n O . 2 O.
详尽叙 述 了胃肠 功 能紊 乱的 生理病理 、 胃肠激 素 、免
体质 是人体 以先天 禀赋 为基 础 ,在 后天 生长 发育 过 程 中所 形成 的形态 、结构和机 能代谢 等方面相对 稳
研 究 ,并根据 其所 表 现 的症 状及 解剖位 置 ,遵循 “ 生
物一 心 理一 社会 医学 ” 式 , 马委 员会在 1 9 模 罗 9 9年对 罗 马标准 进行 了修 订 ,制订 公布 了罗马 I 标准 。罗马 I I 标准 不仅 包括诊 断 标准和 治疗 的指 导性 意见 , 同时 I
(. 1 成都 中医药 大学 ,四川 成都 ,6 0 7 ; 1 0 5
2成都 中 医药 大学附属 医院 ,四川 成都 ,6 07 . 105) 中图分类 号 :R 2.+ 3 24 4 文献 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17 '80 (00 50 0.4 证型 :m 6 47 6 2 1 )0 .0 10
【 摘 要 】 功能性 胃 肠病是 临床极其常见的疾病, 病率、复发率均很 高, 发 对现代人的生活、工作都造成 了巨大的困扰 ,同时因为反复的检查也极大的浪费了医疗资源,现代临床对此类疾病有些认识误 区,为提高临 床 疗效及 更好 的服 务患者 ,需要 从 更 广泛 的 角度 认识 其发 生 的原 因、疾 病发展 的趋 势 。本文 主要探 讨 了在 中 医 整体观 念 下 ,患者 的体质 、 中医的脏腑 、形 神 、环境 、饮 食及 膳食 结构 与功 能性 胃肠 病的 关 系,给 临床 医生一
定 的特殊 性 。体质 的差异 是人体 内在脏腑 阴 阳气血 之 偏倾 和机 能代谢活 动之差 异 的反 映 ,代表 了个体 的整 体特 征疾病 是致病 因素与 机体正气 相互作 用 的病 ( 囊功 能障碍 ,胆 道 ,功 胆
功能性胃肠病

早饱、上腹胀、上腹饱胀,嗳气亦为 常见症状,可单独或以一组症状出现,伴 或不伴有腹痛。早饱是指有饥饿感,但进 食后不久即有饱感,致摄入食物明显减少。 上腹胀多发生于餐后,或呈持续性进餐后 加重。而体检并未见明显的上腹部膨隆, 早饱和上腹胀常伴有暖气。恶心、呕吐并 不常见,往往发生在胃排空明显延迟的患 者。上腹饱胀是指近食后自觉有食物长时 间滞留在胃。
三、便秘 排便困难,粪便干结、量少,呈 羊粪状或细杆状,表面可附粘液。 四、其他 消化道症状 多伴腹胀或腹胀感, 可有排便不尽感、排便窘迫感。部分患者同时 有消化不良症状。 五、全身症状 相当部分患者可有失眠、焦 虑、抑郁、头昏、头痛等精神症状。 六、体征 无明显体征,可在相应部分有轻 压痛,部分患者可触及腊肠样肠管,直肠指检 可感到肛门痉挛、张力较高,可有触痛。 七、分型 根据临床特点可分为腹泻型、便秘 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
三、精神因素 心理应激对胃肠运动有明显 影响。大量调查表明,IBS患者存在个性异常, 焦虑、抑郁积分显著高于正常人,应激事件发 生频率亦高于正常人。因此,有关精神因素在 IBS发病学上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IBS是机体 对各种应激的超常反应,另一种认为精神因素 并非直接病因,但可诱发或加重症状,而使患 者就医。 四、其他 约1/3患者对某些食物不耐受而诱 发症状加重。部分患者IBS症状发生于肠道感染 治愈之后,其发病与感染的严重性与应用抗生 素的时间均有一定相关性。近年研究还发现某 些胃肠激素如胆囊收缩素等可能与IBS症状有关。
【病因和发病机制】
•
一般认为,上胃肠道动力障碍和 感觉异常是FD的主要病理生理学基础。 研究发现:FD患者有胃固体及液体排 空延迟、进食后近端胃容受性扩张不 良及胃窦运动异常、幽门十二指肠运 动协调失常、消化间期 Ⅲ 相胃肠运动 异常等胃肠动力障碍的表现;
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病因素及治疗选择教学资料

便秘者酌情用:泻药,
不宜长期使用——麻仁丸、果导、开塞露 等。半纤维素或亲水胶体药物——欧车前 子制剂和天然高分子多糖。
2024/7/15
25
益生素制剂的选用
作为肠道菌群调节药物以含双歧杆菌、乳 酸杆菌、酪酸菌的制剂居多。目前常用 : ➢ 培菲康、丽珠肠乐(回春生)、双歧杆菌 活菌片、乳酶生、肠泰口服液、聚克通、 米雅BM。 ➢ 专性需氧菌类——整肠生、促菌生 ➢ 死菌制剂——乐托尔、乳酸菌素片
11
内脏感知异常
FD患者胃的感觉容量明显降低,存在胃 感觉过敏。与感觉传入通道异常有关: 正常的内脏传入信号在脊髓、脑的水平 被放大,产生过强反应。FD的症状在胃 排空延迟者是通过机械感受器产生;在 胃排空正常者由中枢信号放大产生。
直肠气囊充气试验表明,IBS患者充气疼 痛阈明显低于对照组。回肠推进性蠕动 增加可使60%的IBS患者产生腹痛,而健 康对照组仅17%。
2024/7/15
1
分类(按1988年罗马标准)
A类:食管病 A1癔球 A2 反流 A3 功能性食管源性胸痛 A4 功能性烧心感 A5 功能性吞咽困难 A6 非特异性功能性食管病
2024/7/15
5
B类:胃、十二指肠病 B1功能性消化不良 B2吞气症
C类:肠病 C1 肠易激综合征(IBS) C2 功能性腹胀 C3 功能性便秘 C4 功能性腹泻 C5 非特异性功能性肠病
2024/7/15
21
抑制胃酸分泌药物
适用上腹痛为主的FD中的溃疡样型
选用药物: 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西斯塔、
欧化达)丽珠胃三联;
质子泵抑制剂——洛赛克、兰索拉唑等
2024/7/15
22
胃肠解痉药
中西医来告诉你功能性胃肠病怎么治

悦读专栏·甄选Family life guide -137-严伦 (德阳市旌阳区中医院)功能性胃肠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胃肠道功能紊乱,这是一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发病一般和患者的生理、精神心理等情况相关,部分患者的病情也与社会因素有关。
由于这种疾病的病因与诱发因素复杂多样,所以患者的病情极易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病情持续加重后,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
近年临床上对功能性胃肠病的治疗尤为关注,治疗方案也倾向于综合治疗,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本文就着眼于中西医的角度,对功能性胃肠病的各方面情况进行下述科普。
西医认为的功能性胃肠病发病机理有哪些?社会心理因素。
社会心理因素与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病密切相关,一般日常生活中的应激事件会引起功能性胃肠病,或者是导致患者的病情加重。
据有关调查显示,功能性胃肠病的患者常具有神经质、情绪化等人格特征,所以日常生活中具有这种情况的人,患功能性胃肠病的风险较大,且发病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较为严重,大多数患者会伴有一定程度的躯体化症状。
也有许多功能性胃肠病患者会伴有呼吸困难、心慌或者慢性头痛、肌痛等症状,这些精神方面的疾患会对患者的身体与精神造成很大的折磨。
通常具有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患者,极易发生胃肠道动力低下的情况,或者愤怒、厌恶等情绪会引起高动力反应,比如许多功能性胃肠病患者会因为一定程度的应激反应,而致使腹泻或者便秘加重。
日常饮食因素。
临床上许多学者认为,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生与患者自身的日常饮食密切相关,大多数的患者存在饮食不节制的问题,或者患者胃肠道中的菌群失调,对肠道动力学、分泌以及吸收功能产生较大的影响。
许多功能性胃肠病的患者有喝咖啡、喝浓茶的习惯,但是没有注意胃肠的保护,比如多数患者长时间空腹喝咖啡减肥等,导致咖啡因对胃肠黏膜造成较大的刺激,或者引起神经中枢紊乱,睡眠不正常,致使患者发病或者加重病情。
中医认为的功能性胃肠病发病机理有哪些?中医论证将功能性胃肠病归为“胃脘痛”“胃痞”“腹泻”等范畴,认为患者发病主要是因为患者外感六淫邪气和七情过激、脏腑失和等情况造成。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胃肠激素的关系及中药调节胃肠激素的研究

MT L含量 均 明显低 于 胃排 空 正 常 的 F F D( DN) 者 患 和健 康 人 , F 而 DN患 者空 腹 和 餐 后 血 浆及 胃窦 和 十
二指 肠 黏膜 组 织 的 MTL含 量 均 与 正 常 对 照组 比较
无 明显 差 异 ] 由 此 我 们 可 以推 测 F 患 者 MT 。 D L 水平 降低 , 能 与 其 胃排 空延 迟 进 而 引 起 胃蠕 动 减 可 弱, 导致 腹胀 、 过饱等 消 化不 良症 状有 关 。 1 2 胆 囊 收缩 素 ( C C K 是 一 种具 有 广 泛 生 . C K) C 物 活性 的脑 肠 肽 , 主要 来 源 于 十 二 指 肠 和上 段 空 肠
的 胃肠 道 内分 泌细 胞 , 能 刺 激胆 囊 收 缩 , 强 小 肠 它 增
过一 个月 , 或在 1 2月 中累计超 过 1 2周 。近 年来 的研 究 发 现 胃肠 激 素对 于 F D发病 具 有重要 影 响 , 中医药 具 有 调节 胃肠 激 素 的作用 , 显示 了中 医药 治疗 F 的 D 优势 和特 色 。
n s e i i n Ga t ont s i a or one s d s us e n t sa tce. e e M d cne o s r i e tn lH m si i c s d i hi r il Ke y wor s: d Fun to lD y pe sa; s r i t s i a o m one ; e e ; a ton lChi s e c n c i na s p i Ga t o n e tn lH r s r viw Tr dii a ne e M dii e
关 键 词 : 能性 消化 不 良 ; 功 胃肠 激 素 ; 述 综
胃动素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进展

胃动素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进展【摘要】胃动素作为一种新的胃肠激素在多种消化不良疾病中起着不同的作用,但对其作用机制说法不一。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胃动素与功能性消化不良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Abstract】Motilin as one of the new plasma gastrointestinal hormone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different disease.Motilin mainly expresses in gastrointestinal tract,promotes 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 and anastoles interdigestive phase Ⅲ.The mechanism of Motilin system is still nulli-illuminate,mainly because it s deficiencycomprehend motilin and its receptor.This article introduced motilin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and influential factors,summarized the latest development in functional dyspepsia,and pointed out its advantages and perspective.【Key words】Motilin;Functional dyspepsia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机制现在并不明确。
据统计显示,欧美国家FD人群发病率达19%~41%,平均32%;国内为18%~45%,占消化门诊的20%~40%。
胃动素作为一种新的胃肠激素愈来愈引起学者的重视,现已证明,胃动素(motilin MTL)分布在大多数哺乳动物的十二指肠上皮的胃动素细胞,在消化状态时以大约100 min间隔释放入体循环,对消化道移行性收缩起重要作用;近年研究又表明,胃动素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本文拟对胃动素与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生的关系综述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1 胃肠激素对胃肠
运动的调节
GAS MTL BOM SP
促进胃收缩 加快胃排空
CCK
缩胆囊素
SEC
促胰液素
VIP
血管活性肠肽
抑制胃运动 延长胃排空
PYY
酪酪肽
NT
神经降压素
SS
生长抑素
2.2 胃肠激素对胃肠运动
的调控
通过血循环以内分泌形式作用于胃肠平滑肌细 胞相应的受体。 经胃肠肽能神经释放递质,对胃肠运动起调控 作用。
胆囊收缩
Oddi括约肌 松弛
CCK
LES松弛
胃松弛 排空延缓
3 功能性消化不良 胃肠激素改变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 是一常见的症侯群,占消化疾病患者的20%~ 40%,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影响,因此一 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 根据罗马Ⅱ分类体系标准,FD的诊断标准为在 过去的12mo里,有顽固的反复发作的上腹部 正中疼痛不适,这些症状至少持续12wk,但不 一定连续(例如1wk内仅1d);通过内镜证实 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疾病可以解释症状;也没有 明显的迹象表明,消化不良可以通过排便缓解 或同大便的频度或形状的变化有关。
其研究手段也与免疫学、生物化学以及细胞分 子生物学有紧密联系。
1 胃肠激素的基础研究
1.1胃肠激素涉及范围
由于现代生物化学技术的有效应用, 迄今已知胃肠道除了分泌经典的胃肠 激素外,还分泌以调节肽方式起作用 的胃肠神经肽和生长因子,共有10个 族、60余种,其中大部分是近年发现 的
生物合成
受体与受体后 信息传递
基因结构
胃肠生理
胃肠运动
胃肠激素
生长调节
幽门螺杆菌 感染
免疫系统
消化性溃疡
癌 内分泌肿瘤
1.2 受体与受体亚型
受体是一种大分子蛋白质,基因技术可迅速有 效地研究大分子蛋白的结构,从而阐明受体的 结构,有效地促进受体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
如对促胃液素(GAS)受体的研究发现,胃的嗜 铬样细胞(ECL)上存在高亲和性的GAS受体, 微量的GAS即可使ECL细胞释放组胺,因此, ECL细胞可能是GAS刺激胃酸分泌的主要靶细 胞。GAS受体在促使胰腺泡细胞向癌组织转化 上可能起作用。
胃肠激素与功能性胃肠病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消化科 张 军
自1902年发现第一个人类胃肠激素——促胰液 素(PZ)后,人们就开始了对胃肠激素的研究。 但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胃肠激素研究才迅速 发展,成为既是胃肠病学的分支学科、边缘学 科,也是涉及生理学、神经科学、内分泌学的 交叉学科。
EGF
表皮生长因子
SS
抑制胃酸分泌 GIP
抑胃肽
GAL
甘丙肽
CGRP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PYY
酪酪肽
对胃酸分泌有双向作用的胃肠激素有CCK 和VIP 。 CCK有二个受体,CCK-A和CCK-B,前者 通过内源性SS抑制胃酸分泌,后者即GAS 受体,刺激胃酸分泌。 血管活性肠肽(VIP)既能增加胃粘膜cAMP, 直接刺激胃酸分泌,又能使SS分泌增加, 故呈双向作用。
目前用克隆和反转录PCR (RT-PCR)等方 法,研究受体亚型,发现不少胃肠激素 有多种受体亚型。 如生长抑素(SS)已被发现有5种受体亚型。 GAS、缩胆囊素(CCK)、促胰液素、血管 活性肠肽(VIP)、促胃液素释放肽(GRP) 或称蛙皮素(BOM)和阿片肽等均被发现 不同的受体亚型。
各胃肠激素对胃酸的调节是相互制约,保持稳 定的。 GAS增加可反馈性促进SS释放,限制GAS进一 步释放。 GRP是胃粘膜内非胆碱能神经元分泌的递质, 既直接作用于G细胞释放GAS,也刺激D细胞 释放SS,但G细胞对GRP的刺激反应更强,二 者之间处于调节平衡状态,构成分泌的又一调 节机制。
1.3 受体拮抗剂
当前对胃肠肽类激素的药理学了解颇多,而对 其生理作用却知之甚少。 受体拮抗剂的获得可帮助肽类激素生理作用的 研究。 虽然目前大多数已知的肽类尚无很好的受体拮 抗剂,但随着近年克隆受体的获得,通过对化 合物的随机筛选,所发现的胃肠激素非肽类受 体拮抗剂数目迅速增加。
已鉴定出CCK,GAS,神经降压素(NT)、内皮 素(ET)、速激肽等非肽类受体拮抗剂。 还有一些正在研究的受体拮抗剂或激动剂。这 些在确定肽类生理功能及在疾病的诊断、治疗 中均有重要作用。
溃疡样消化不良型:以集中在上腹部的疼痛为 主要症状。 动力障碍样消化不良型:以集中在上腹部的非 疼痛性不适为主要症状,包括上腹部饱胀感、 早饱、恶心。
非特异性消化不良型,症状不典型,不完全符 合溃疡样或动力障碍样的标准。
胃酸分泌增多 内脏神经感觉敏感性增加 上胃肠动力障碍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 胃、十二指肠慢性炎症 胃肠激素分泌异常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精神心理障碍
各受体亚型在正常组织与肿瘤组织的基因表达 与分布不同,其所介导的生物学作用也不一样。 例如不同亚型的SS-R对细胞生长均有抑制作用, 但其机制不同。对抑制肿瘤生长的介导作用, 对胃肠平滑肌的松弛或收缩,对胃酸分泌抑制 或刺激,对激素释放的调节等各亚型也不相同。 SS-R还受许多因素调节,有失敏感的特征,可 能与受体未能与G蛋白偶联,受体内化和隔离, 降解等情况有关。
2 胃肠激素对胃肠的生理
调节功能研究
2.1 胃肠激素对胃酸分泌
的调节
胃肠激素对胃酸分泌的调节起重要作用。 有中枢和外周水平的调节;有刺激作用、 抑制作用和双重作用。
TRH
促甲状腺释放激素
GAS 刺激胃酸分泌
NPY
酪神经肽
GRP
促胃液素释放肽
PCT
胰抑素
DLS
内源性鸦片样物
NT
神经降压素
3.1 FD与胃动力异常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估计FD患者中20%~50%有胃肠运动功能障碍 近年来多数学者认为胃肠运动功能障碍是FD的 主要发病机制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胃排空延缓;消化间 期和消化期的动力异常;胃内食物分布异常; 十二指肠胃反流;胃电异常
3.2 胃肠动力与胃肠激素
胃肠激素是胃肠运动功能的重要调节因 素,尽管许多胃肠激素生理作用已经明 确,但胃肠激素与动力障碍性疾病的关 系尚未完全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