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运动的描述练习题
中考物理运动的描述试题练习

中考物理运动的描述试题练习一、填空题1.整个宇宙都是由________的物质组成的,相对____的物体是没有的,往常我们所说的运动或运动是______的,物理学中把______叫做机械运动.2.描画物体的运动状况时,首先要选择______.选择不同的______判别同一物体的运动,失掉的结果不尽相反,所以说,运动和运动具有______性.3.甲、乙两个同窗并排骑车,假设选择甲同窗为参照物,乙同窗是______的,假设选择楼房为参照物,甲、乙两同窗都是______的.4.坐在运动着的直升飞机中的人,看到楼房顶部竖直向上运动,此时这人是以 ______为参照物来描画运动的.假定以空中为参照物,飞机做的是____________的运动(填向上或向下).5.月亮在云里穿行,这句话中,月亮是______,云是______.(填研讨对象或参照物)6.公共汽车在公路下行驶,假设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车上的乘客是______的;假设以______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7.我国发射的地球同步通讯卫星,它相关于地球是______的,相关于太阳是 ______的.8.我们往常说:旭日东升,是以______做参照物的.飞行员在回想飞机爬升的情形时,说:大地迎面而来,他是以______做参照物的.9.平直的公路上,甲、乙、丙三个同窗骑自行车向东行驶,甲觉得顺风,乙觉得无风,丙觉得顺风,有此可判定事先刮的是 ______风.假设以乙为参照物,甲向______运动,丙向______运动.10.小明坐在一辆行驶的轿车上,自西向东运动,他相关于空中上的修建物是______的,相关于乘坐的车是______的,相关于跟他乘坐的汽车异样快慢,方向相反的另一辆汽车是______的,相关于跟他乘坐的汽车异样快慢,方向相反的另一辆汽车是______的.二、判别题11.物体的运动是相对的,而物体的运动是相对的.12.我们往常所说的运动和运动都是相对的.13.不选定参照物,就无法确定物体能否运动.14.参照物的选择是恣意的,但只要不动的物体才干被选作参照物.15.河里行驶的小船,不论选择什么物体做参照物,它都是运动的.16.判别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运动,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判别的结果也不同.三、单项选择题17.有一首歌的歌词唱道: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这里选取的参照物是A.空中B.云朵C.人D.月亮18.一人骑自行车由南向北行驶,这时有辆汽车也由南向北从他身旁缓行而过,假定以这辆汽车为参照物,此人A.向北运动B.向南运动C.运动D.运动方向无法确定19.诗句满眼风景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细心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依次是A.船和山B.山和船C.山和水D.水和山20.关于机械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空气的活动不属于机械运动B.运动路途是直的,运动路程是不变的运动才是机械运动C.一个物体位置改动就是运动,位置没有改动就是运动D.判别一个物体能否运动和怎样运动,分开了参照物就失掉了意义21.一位英勇的漂流者,坐橡皮船在湍急的河水中逆流而下,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以岸边的树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B.以船为参照物,河水是活动的C.以河水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D.以河水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22.甲看路旁的树木向南运动,乙看甲运动不动,假定以树木为参照物,那么A.甲、乙都向北运动C.甲、乙都向南运动D.甲向北运动,乙向南运动D.甲向南运动,乙向北运动23.在平直轨道下行驶的一列火车,放在车厢小桌上的茶杯,相对以下哪个物体是运动的A.这列火车B.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C.关着的车门D.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四、多项选择题24.以下两个物体可以为坚持相对运动的是A.地球和太阳B.一列直线行驶的列车中1号车厢和5号车厢C.人行走时左脚和右脚D.火箭发射分开空中时,火箭和其运载的卫星25.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一个物体或物体的一局部,相关于参照物的位置的改动叫运动B.乌云遮住了太阳,是以太阳为参照物的C.研讨某个物体的运动时,可同时选择几个物体做参照物D.某同窗站着感到没风,当他快跑时,立刻感到有风迎面吹来,是以他做参照物的五、简答题为什么说运动和运动具有相对性?请举例说明.一、运动的描画一、填空题1.运动运动相对物体位置的变化2.参照物参照物相对3.运动运动4.飞机向下5.研讨对象参照物6.运动汽车7.运动运动8.空中飞机9.西西东10.向东运动运动运动运动二、判别题11.() 12.() 13.() 14.()15.() 16.()三、单项选择题17.B 18.B 19.A 20.D 21.C 22.A 23.D四、多项选择题24.BD 25.ABD五、简答题由于描画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择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不同,得出物体运动和运动的结论也不同,这就是运动和运动的相对性.例如:坐内行驶汽车中的人,选汽车做参照物,是运动的;选空中做参照物,他就是运动的.所以说运动和运动是相对的.。
初三物理运动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运动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描述,正确的是:A.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B. 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C. 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D. 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答案:A2.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B. 物体所受的合力不为零C. 物体所受的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D. 物体所受的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答案:A3.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的运动状态将如何改变?A. 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B. 物体将改变运动状态C. 物体将加速运动D. 物体将减速运动答案:A4.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其下落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是:A. 与时间成正比B. 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C. 与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D. 与时间的倒数成反比答案:B5. 以下哪种情况会导致物体的动能增加?A. 物体质量增加,速度不变B. 物体质量不变,速度增加C. 物体质量减少,速度减少D. 物体质量增加,速度减少答案:B6. 一个物体在斜面上匀速下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B. 物体所受的合力不为零C. 物体所受的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D. 物体所受的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答案:A7.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的关系是:A. 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B. 与作用力成反比,与物体质量成正比C. 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正比D. 与作用力成反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答案:A8.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定的拉力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B. 物体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 物体将做匀减速直线运动D. 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会改变答案:B9.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相互转换B. 能量可以在不同物体之间传递C. 能量的总量在任何物理过程中都是恒定的D. 所有以上说法都正确答案:D10. 一个物体从一定高度自由下落,其重力势能转化为:A. 动能B. 内能C. 电能D. 化学能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______为零。
《第2节 运动的描述》经典练习题

《第2节运动的描述》经典练习题一、填空题:1、物理学中把_______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________2、在研究物体做机械运动时,被选来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这就是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教室里的黑板相对于_____是静止的,相对于_____是运动。
3、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总要选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研究行驶的汽车里的人的运动时,以路旁的树为参照物,人是_______的,以汽车为参照物,人是_____的。
4、一辆汽车在公路上向北行驶,对于路旁的树来说,车内坐的人是______,汽车向_____“乌云遮住了月亮”是以.我国发射的风云二号通讯卫星相对8、天空中空军的一架加油机正在为一架执行任务的直升机加油,在地面上的人看来,加油机是____的。
在直升机上的驾驶员看来,加油机则是_____的。
造成这种差异是因为他们选取了不同的________。
9、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一句中________是运动的,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后一句中________是运动的,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
10、每天我们都看到太阳从东升西落,这是以为参照物;当你仰望夜空看到月亮在云彩里穿行,这是以为参照物;地球同步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某处上空,这是以为参照物,若以月球为参照物,这个地球同步卫星是的。
11、用传送带将货物运往高处,货物随传送带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以传送带作参照物,则货物是的。
12、航天飞机在太空于宇宙空间站对接时,两者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此时两物体间彼此处于相对状态13、坐在向东行驶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则乙汽车的运动情况是 ________(要求至少答出两种情况).14、“乌云遮住月亮,月亮钻出云层”。
前句是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后句是以_______________为参照物。
初三物理运动的练习题

初三物理运动的练习题以下是一些初三物理运动的练习题,希望能帮助你巩固对运动的理解和应用。
1. 一个物体以恒定速度v=20 m/s匀速运动了5秒钟后,它的位移是多少?2. 一个小车以加速度a=3 m/s²从静止开始匀加速运动,经过4秒后它的速度是多少?3. 一辆汽车以速度v=15 m/s匀速行驶了10秒钟后,它的位移是多少?4. 一个孩子以速度v=6 m/s从一个公园滑梯上滑下来,滑梯的长度是10米,他用多长时间下滑到底部?5. 一个物体以速度v1=10 m/s匀速运动了5秒钟后,它的速度突然改变为v2=5 m/s,它再运动3秒钟后的位移是多少?6. 一辆汽车以速度v=20 m/s匀速行驶了10秒钟,然后以加速度a=-2 m/s²减速停下来,它共行驶了多远?7. 一个人用速度v=2 m/s匀速走了20分钟,然后又用速度v=1 m/s 匀速走了30分钟,他总共走了多远?8. 一个小汽车以加速度a=5 m/s²匀加速运动,从起点起进一段时间后速度达到15 m/s,它所走的距离是多少?9. 一辆自行车以速度v=10 m/s匀速行驶了20分钟后,它的位移是多少?10. 一个物体以速度v1=10 m/s匀速运动了8秒钟后,它的速度改变为v2=5 m/s,它再运动2秒钟后的位移是多少?这些练习题涵盖了运动学中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知识点。
通过解答这些题目,你能够强化对运动概念、速度、加速度、位移等物理量的理解,同时也加深对运动公式的应用。
当解答这些题目时,要注意单位的转换和物理公式的正确使用。
在计算位移时要小心正负号的问题,正向运动的位移为正,反向运动的位移为负。
通过不断练习类似的物理题目,你将能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
祝你在物理学习中取得好成绩!。
物理九级人教新课标一、运动的描述习题(无答案)

运动的描述一、知识回顾(每空2分。
共70分)1.机械运动。
物体在空间中所处的发生变化。
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2.参考系。
物体运动的参照物。
“小小竹排江中游”的参考系是。
“巍巍青山两岸走”的参考系是。
“太阳东升西落”的参考系是。
3.质点。
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的物体。
是一种的模型。
研究地球自转时把地球看作质点。
研究地球公转时把地球看作质点。
4.时刻。
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的某一。
时间。
两个之间的间隔。
(1)列车员说。
“火车9点52分到站。
停车8分。
”前者指。
后者指。
(2)“前3秒”指。
“3秒前”指。
“最后3秒”指。
“3秒末”指。
“第3秒”指。
5.路程。
物体运动的长。
位移。
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终点的线段。
小球从5m高处落下。
被地板弹回后。
在2m高处被接住。
则小球通过的路程与位移的大小分别是和。
6.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电源。
通常的工作电压为伏。
电源频率为50Hz 时。
每隔 s打一次点。
如果每打5次取一个计数点。
则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为s。
7.速。
物体通过的与所用时间之比。
平均速。
物体的与发生这段所用时间之比。
瞬时速。
物体运动过程中某一个的速。
8.加速。
用来描述速的物理量。
物体的加速等于物体速的变化与完成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即a= 。
9.匀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直线且其速变化(增加或减少)的运动。
10.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是一条。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图象是一条。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图象是一条。
二、巩固练习(共30分)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参考系是江岸B .我们说“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太阳为参考系C .研究某学生骑车回校的速时可以把学生和车看作质点D .研究某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分析可以把学生和车看作质点2.从高出地面2m 的位置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
它上升3m 后回落。
最后到达地面。
则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是A.5m 。
7mB.7m 。
5mC.2m 。
8mD.8m 。
2m3.在直线上运动的物体a 和b 的位移图象如右图所示。
中考物理运动的描述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

中考物理运动的描述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一、基础知识题1.【真题】铅球运动员掷出一个3kg的铅球,初速度为10m/s,经过2秒后速度变为25m/s,求运动员使用力大小。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运动中的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速度变化,可以计算出加速度的大小为(change in velocity)/(time),即a=(25-10)/(2)=7.5m/s^2。
然后根据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可以计算出力的大小为F=3kg×7.5m/s^2=22.5N。
2.【真题】一辆汽车以8m/s的速度匀速行驶了40秒,此时汽车的位移是多少?解析:匀速运动的位移等于速度乘以时间。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速度和时间,可以计算出位移为8m/s×40s=320m。
3.【真题】一个物体静止时突然按加速度为2m/s^2的匀加速度直线运动,经过4秒速度达到8m/s,求物体的位移。
解析: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等于初速度乘以时间加上加速度乘以时间的平方的一半。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初速度、加速度和时间,可以计算出位移为(0+8)/2×4+2×4^2/2=16+16=32m。
二、图像题4.【真题】下图所示为一个运动物体的位置-时间图,根据图像回答问题。
图像略(一段直线从原点斜向上方)(1) 物体的初速度是多少?解析:初速度等于图像的斜率。
根据图中的斜线可以看出,斜率为1/2,即初速度为0.5m/s。
(2) 物体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解析:平均速度等于总位移除以总时间。
根据图中可以看出,总位移为3个方格,总时间为6秒,所以平均速度为0.5m/s。
5.【真题】下图所示为一个运动物体的速度-时间图,根据图像回答问题。
图像略(一段直线斜向上方)(1) 物体的初速度是多少?解析:初速度等于图像的起点的纵坐标,即初速度为2m/s。
(2) 物体的位移是多少?解析:位移等于速度乘以时间。
根据图中可以看出,速度恒定为2m/s,所以位移为2m/s×6s=12m。
初三物理运动的描述试题

初三物理运动的描述试题1.物理学中,把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择___________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答案】物体位置的变化作为标准【解析】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择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思路分析:理解运动是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运动都具有相对性。
试题点评:考查了机械运动和参照物的概念2.坐在火车上的乘客从窗户向外看,铁路两旁的树木和建筑物迅速向后退,乘客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火车(或他自己)【解析】乘客看到树木和建筑物在后退,实际上是他选择了运动的物体作参照物,即选择了火车或他自己。
思路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试题点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选不同的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的结果会不同.参照物虽然是任意选取,但要本着方便的原则,一般选地面或地面上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3.“刻舟求剑”是人人皆知的典故,如图12-1-1所示,楚人之所以没有通过“刻舟”而求得“剑”,是由于他不懂___________这一物理知识所导致的。
图12-1-1【答案】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解析】此题与典故相结合,考查了对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
思路分析:选择不同的物体为参照物,结论也可能会不同,船相对大地是运动的,船和剑也是相对运动的,结合参照物和相对运动知识可以解释这个问题.试题点评:解决这类题目一定注意,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运动状态可能也会不同.4. (2010陕西、甘肃模拟)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五四运动B.太阳升上天空C.生命运动D.铁生锈了【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机械运动的概念,在物理学中,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
运动的描述练习题及答案

运动的描述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大小和方向:A. 会改变B. 不会改变C. 仅方向改变D. 仅大小改变2. 以下哪项不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A. 速度B. 加速度C. 质量D. 位移3.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4秒后,其速度为:A. 4米/秒B. 8米/秒C. 16米/秒D. 无法确定4. 以下哪个公式用于计算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A. v = u + atB. s = ut + 1/2at^2C. v^2 = u^2 + 2asD. a = (v - u) / t5.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其角速度:A. 会改变B. 不会改变C. 仅方向改变D. 仅大小改变二、填空题1. 匀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
2. 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______。
3.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为______。
4.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其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
三、计算题1. 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米/秒^2。
求物体在第5秒末的速度。
2. 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10秒后,其位移为50米。
求物体的加速度。
四、简答题1. 简述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并说明其特点。
2. 解释匀速圆周运动中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五、判断题1. 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大小和方向始终保持不变。
(对/错)2. 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线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时刻改变。
(对/错)3.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始终不变。
(对/错)4.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其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9.8米/秒^2。
(对/错)答案:一、选择题1. B2. C3. D4. B5. B二、填空题1. 0米/秒^22. s = ut + 1/2at^23. v = u + at4. a_n = v^2 / r三、计算题1. 速度v = 0 + 2 * 5 = 10米/秒2. 加速度a = 2 * 50 / 10^2 = 1米/秒^2四、简答题1. 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直线路径上以恒定速度移动的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1 运动的描述小明在窗前做作业,抬头看见小狗花花在树下晒太阳.不一会儿小明再向窗外望去,发现花花已躺在院墙下.小明笑了笑说:“花花跑得真快呀!”为什么小明没有看见小狗花花跑动,却说花花运动了呢? 智 能 提 要问: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答: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首先,确定研究对象──被研究的物体.(2)然后,根据题意选定一个参照物.(3)最后,你就把自己放到这个参照物上去看研究问:为什么说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答: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择的参照物,而参照物可以根据需要任意选择.对于同一物体而言,由于选定的参照物不同,所得出的结论会不同.例如,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若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他是运动的,因为乘客位置相对于树在不断发生变化.若以车厢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因为乘客相对于车厢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说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中 考 撷 要从近几年的中考命题来看,本节考查的知识点是参照物的选择及运动状态的判断.由于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对于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状态会不同,所以只有分析研究对象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变化关系才能准确判断运动状态.智 能 拓 展1.特殊的参照物深受同学们喜爱的电视剧《西游记》里,常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它们是怎样拍摄的呢?原来,影视摄影有多种多样的特技处理方法,其中有一种叫“背景拍摄法”,让演员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摄影师把任务动作和流动的白云及下面的白烟一齐摄入镜头.放映时,观众把流动的背景当成了参照物,就感到孙悟空似乎在腾云驾雾了.2.同步卫星同步卫星是运行周期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并以地球自转角速度绕地球南北轴运行的人造卫星.同步卫星相对地面是静止不动的,它必须在赤道平面内,沿着圆周轨道,自西向东绕地心旋转(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同步卫星的轨道高度35800km ,运行速度3.067km/s ,可覆盖三分之一以上地球表面,若以120°的经度间隔配置三颗同步卫星,则可覆盖极地以外的全球表面,同步卫星主要用于洲际通信、电视转播、气象观测和弹道导弹报警等.我国于1984年4月8日发射了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定点于东经125°赤道上空,成为世界第五个自行发射同步卫星的国家.1986年2月1日,中国用“长征”3号火箭发射了第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定点于东经103°赤道上空.在地球上看到的同步卫星并不是完全静止的.它在太阳、月球和其他天体引力作用的影响下,会产生不同方向的飘逸运动而偏离原来位置,这就需要卫星上的小发动机进行修正.卫星上能源耗完又得不到补充,漂移得不到修正,卫星将失去同步卫星的作用. 智 能 归例题型一 根据选定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培养你应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例1 观察图11-1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 .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 .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可能向右运动D .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知识点 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闯关点拨 由于运动的相对性,造成同样的现象,运动情况可能不同.解 图中房子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烟向左飘,说明此时有风向左;对于甲车来说,甲车上的旗子向左飘,有三种可能的情况:一是不动,二是甲车向右运动,三是甲车向左运动,但运动速度小于风速.对于乙车相对讲情况简单,只有乙车向左运动且车速大于风速. 答 选D例2 一个人骑车由南向北行驶,这时有辆汽车也由南向北从他身旁疾驶而去,若以这辆车为参照物,此人( )知识点 根据选定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闯关点拨 关键是看研究的物体相对于选定的参照物的位置如何变化.解 骑车人和汽车都由南向北运动,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 汽车“疾驶而去”,说明汽车比人运动得快,现以汽车为参照物,骑车人在后退,即向南运动.答 选B题型二 本组题是题型一的逆过程,即: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找出所选定的参照物,培养你的逆向思维能力.例1 在行驶的火车中有一位乘客,他认为自己是静止的,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的( )A .路旁的电线杆B .火车的车厢C .迎面驶来的火车D .火车路上的铁轨知识点 参照物的选择图11-1闯关点拨 得到的结论是“乘客是静止的”,关键是看乘客相对于谁的位置没有变化. 解 乘客相对于“电线杆”、“迎面而来的火车”、“铁轨”的位置都在变化,只有相对于所乘的“火车车厢”的位置没有变化.答 选B例2 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的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 .风和水B .船和地面C .山和船D .风和地面知识点 参照物的选定闯关点拨 本题选了一句古诗,描述了一幅美妙、生动的画面,这看似矛盾的情境,蕴涵了丰富的物理知识.前一句“看山恰似走来迎”,这是诗人身在船上,以船为参照物,船在航行,山和船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说山是运动的;后一句“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仔细一看,山与山之间、山与地面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地面为参照物,B 是正确的.答 选B题型三 能运用运动的相对性解释具体问题例1 黎明同学第一次乘火车旅行,他妈妈上车送行,正谈着,忽然听到一声长鸣,黎明只见并列的另一辆列车徐徐向后离去,于是,催促妈妈快下车.他妈妈朝窗外站台看了一眼,又看了看表说:“别着急,我们的车还没有开动呢.”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知识点 运动的相对性闯关点拨 由于运动的相对性,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况,选取不同的参照物,得到的结论往往会不同.解 黎明同学是以另一辆刚离站的列车作为参照物的,得到的结论是自己所乘火车是运动的,而妈妈是以站台为参照物,得到的结论是火车是静止的,即由于他们选取了不同的参照物,故得到了不同的结论.例 2 教材中图11.1-4(乙)是飞机在空中加油的情况,请你分析一下,这种加油方式在怎样的条件下才可能进行?知识点 运用运动的相对性解释实际问题闯关点拨 要实现空中加油,必须使加油机和受油机相对静止.答 要让受油机有大型加油机在空中以同样速度同方向水平飞行.中考典题精析考题1 坐在汽车里的乘客、司机和路旁的孩子们有如图11-2 所示的对话,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03年中考题)A .孩子们认为汽车前进得快,是以汽车为参照物的B .不论选什么作为参照物,乘客都是不动的C .司机说乘客没动,是以汽车为参照物的D .图画中的人物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来判断运动与否的 图11-2闯关点拨 同一个人(乘客)相对于不同的观察者(司机、路旁的孩子们)来说,得到的运动情况截然不同,是由于两个不同的观察者以各自选定的不同参照物来研究乘客的运动情况.孩子们是以地面为参照物,认为汽车、司机、乘客前进得快;司机以汽车为参照物,认为自己、乘客都没有动.答 选C智 能训 练基础知识训练1.某人坐在匀速向西行驶的列车中,以列车车厢为参照物,他是_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此人看到路边的房屋向 _________运动。
(题型一)2.“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为迎接联合国“世界遗产大会”在苏州召开,经改建后,姑苏城内外河畔的景色更加秀丽迷人,对于坐在行驶于河中游船上的游客而言,若以河岸为参照物,他是__________ 的;以游船为参照物,他是___________的。
(题型一)3.如图11-3,兰兰在商场乘电梯上楼。
以电梯的扶手为参照物,她是 的,以所站立的台阶为参照物,她是 的。
(题型一)4.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小刚于小明并肩行走,以 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题型二)5.航天飞机在太空于宇宙空间站对接时,两者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 ,此时两物体间彼此处于相对 状态.(题型三)6.坐在向东行驶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择乙汽车的运动情况是 (要求至少答出两种情况)(题型三)7.某人坐在快速航行的船内,若说他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题型二)A .河岸B . 船C .河水D .岸边的树8.在沅江上,有一人坐在橡皮艇上顺流下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题型一)A .以橡皮艇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B .以 江岸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C .以人为参照物,江岸是静止的;D .以橡皮艇为参照物,江水是运动的;9.如图11-4所示,一辆装有货物的汽车在上平路面上向东行驶,请根据表格要求,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运动方向如何?图11-3 图11-4(题型一)综合提高训练1.图11-5中的(a)和(b)是从同一位置、同一角度先后摄下的两张照片,坐在石块上的小女孩看到,编号为______和______的小孩运图11-5动了,这位小女孩所选的参照物是______。
2.“乌云遮住月亮,月亮钻出云层”。
前句是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后句是以_______________为参照物。
(题型二)3.“刻舟求剑”是人人皆知的典故。
郑人之所以没有通过“刻舟”而求得剑,是由于他不懂得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知识所致。
4.无风天,甲船上的人感到有南风吹来,这表明甲船正在向运动;乙船上的人感到吹西北风,择乙船正在向运动.(题型三)5.据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时,发现飞机旁有一条“小虫”正以同样的速度同行,他伸手抓来一看,大吃一惊!原来是一颗德国制造的子弹.此时飞机与子弹彼此间保持了相对,在这瞬间,以作参照物,子弹保持不动.(题型三)5.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里,常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是采用“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和飘动的白云及下面的烟雾等一起摄人镜头。
放映时,观众就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
这里,观众所选的参照物是()(题型二)A.“孙悟空”B.平台C.飘动的白云D.烟雾6.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名诗中描写“青山”与“孤帆”运动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题型二)A.帆船、河岸B.河岸、帆船C.青山、太阳D.青山、划船的人7.在平直的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先后离开车站向东行驶,甲车速度最大,乙、丙两车速度相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题型一)A.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丙车向西行驶B.以甲车为参照物,乙、丙两车都向西行驶C.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东,丙车向西行驶D.以丙车为参照物,乙车静止,甲车向东行驶8.汽车由西向东匀速行驶,车上的乘客看到窗外的雨是竖直下落的,那么在地面上的人看来,雨滴的下落方向是()(题型三)A.竖直下落B.斜向东下落C.斜向西下落D.斜向南下落或斜向北下落9.甲、乙两车并排停在车站.后来,坐在甲车内的小张看到窗外的树木向西移动;坐在乙车内的小李看到小张不动,那么由此可知( )(题型二)A .甲车向东开动,乙车不动B .甲、乙两车同时以相同的速度向西开动C .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东开动,且小李观察小张时是以大地为参照物的D .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东开动,且小李观察小张时是以他自己为参照物的10.A 、B 、C 三列火车在一个车站(如图11-6所示),A 车上的乘客看到B 车向东运动,B 车上的乘客看到C 车和站台都向东运动,C 车上的乘客看到A 车向西运动.站台上的人看A 、B 、C 三列火车各向什么方向运动?(题型三)站 台ABC图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