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米罗绘画中的点

合集下载

胡安米罗绘画特点

胡安米罗绘画特点

胡安米罗绘画特点胡安·米罗(Juan Miró)是一位西班牙著名的现代艺术家,他以独特的绘画风格和丰富的想象力而著名于世。

虽然他是在20世纪初期学习和生活的巴黎,但他的画作吸收了来自不同文化和艺术传统的影响,创造出了独特的风格和语言。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介绍胡安·米罗绘画的特点,并通过学赏画25法国后印象派画家乔治的作品来进一步理解。

1.象征主义和自由联想:米罗的绘画充满了象征主义的意象和符号。

他经常使用图形化的形象,如星星、月亮、太阳等,来表达他对宇宙和自然的感受。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奇特而梦幻的符号,这些符号是通过他自由联想的方式创造出来的。

米罗的绘画反映了他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个人情感,并通过随意的形状和色彩表达出来。

让我们看一看乔治的作品,了解她的画风。

乔治是法国后印象派画家,她的作品以充满想象力的场景和丰富的色彩而著称。

她常常通过使用大胆而丰富的色彩,来创造出梦幻般的氛围,并表达她对自然和人性的观察。

2.手绘线条和形状:米罗的绘画中经常出现手绘的线条和形状,这给人一种直观和直接的感觉。

他使用简单而流畅的线条描绘出形象和符号,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和有趣。

而这也与乔治的作品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她也经常使用流畅而活泼的线条来表达画面中的形象和动态。

3.平面色彩和纹理:米罗的绘画以平面的色彩和纹理为特点,他经常使用亮丽的色彩和有机的纹理,创造出丰富的表面效果。

他的作品中颜色的运用非常重要,常常通过对比、叠加和碰撞等手法来产生视觉冲击和表现力。

乔治的画作也注重色彩的丰富性和运用,她使用大胆且独特的颜色,以创造出戏剧性的效果,并捕捉到自然和人物的神秘之处。

4.嵌入和溶解:米罗的画作中经常出现嵌入和溶解的形象,他将不同的图像和符号融合在一起,形成复杂而奇特的结构。

这种形象的嵌套和溶解给观众带来了一种超越现实的感觉,同时也展现了米罗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

乔治在她的画作中也经常运用类似的手法,她将多个场景和形象交织在一起,创造出复杂而富有想象力的画面。

绘画教案-米罗作品赏析

绘画教案-米罗作品赏析

二、讲授新课
(一)赏析作品、大胆表达对作品的感受。
1、引导幼儿观察画中的主体形态、线条、色彩。
(1)在这幅画中你看到了什么?
(2)你觉得这幅画上哪儿的线条挺特别的?特别在哪儿?这样的线条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3)这幅画上哪儿的颜色(是什么颜色?)很特别?你猜猜大画家米罗为什么要这样画?这块颜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课题:与米罗游戏
课时:1课时
教学对象:幼儿小班
课业类别:手工橡皮泥
教学目标:1、欣赏米罗作品超现实主义的风格,体会米罗作品变形夸张手法,提高幼儿审美情趣。
2、大胆讲述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培养幼儿对自己或他人创作作品的评价愿望和能力。
教学重点:米罗作品的特点以及橡皮泥的捏法
3、你觉得这些夸张和变形后的人和物,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有趣、顽皮、幽默)
(三)、教师示范
1、用橡皮泥捏出各种圆形、方形、长条形,并将捏好的形状按压在黑色卡纸上
(注:橡皮泥所捏的物体要薄、小,以免太大太重物体从卡纸上掉下来)
2、用白色油漆笔画出线条,将所捏出的物体连接起来
2、请你用这幅画上看到的来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并起上名字?
(二)、用对比的方法体验作品的夸张和变形
1、师:小朋友编的故事真有趣!那请你们摸摸自己的脸和身体,画上的人和我们这些真人有什么不一样?
(米罗把人画的这么简单和滑稽,这是一种夸张和变形的手法。)
2、在画上还有哪些东西也画家也对他进行了变形和夸张?
(四)、赏析的创作活动
1、师:下面请你们也来做做大画家,根据米罗画面中的线或色来创作一幅夸张、变形的人、动物、植物都可以。
2、教师观察,适时介入指点。

胡安·米罗的画风是怎样的?传达出了怎样的含义

胡安·米罗的画风是怎样的?传达出了怎样的含义

胡安·米罗的画风是怎样的?传达出了怎样的含义本文导读:米罗艺术的卓越之处,并不在于他的肖像画或绘画结构,而是他的作品有幻想的幽默——这是其中一个要素。

另一个卓越之处就是,米罗的空想世界非常生动。

他的有机物和野兽,甚至他那无生命的物体,都有一种热情的活力,使我们觉得比我们日常所见更为真实。

米罗是非常多产的,画风始终如一而又多样变化。

以至想要一般性地追述一下都十分困难。

早期作品受塞尚、梵高和毕加索及野兽派画家的影响,作品或带有极为精雅的色彩和线条的运动,或具有立体主义的作风。

1928年他访问了荷兰,受到荷兰少有的几个大师的影响。

他制作了一系列的绘画,题名为荷兰的室内,那是从真实到幻想变形的实例。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米罗就定居在帕尔马·德·马略卡。

在与战争隔绝的年月里,他需要沉思和重新评价一切,这促使他阅读了一些神秘文学作品,并且聆听莫扎特和巴赫的音乐。

到了1942年,他制作了一些标题为星座的小幅水粉画,这些作品是他的最错综最抒情的构图,又恢复了他1920年代作品的优美和华丽。

但是,艺术家这时所涉及的是飞翔和变形的构思,是他所瞑想的鸟儿迁徙、蝴蝶群季节性的更替以及星座和银河的流动等变体画。

这些星座画,于1945年在纽约的皮埃·马蒂斯美术馆展出,并促成了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的出现。

从1930年开始,米罗已在纽约定期展出作品,除了毕加索和马蒂斯之外,他比当代欧洲的任何大师都更为知名。

作为超现实主义的有机抽象这一支派的领导人物,对年轻一辈美国画家,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这些人,当时正在摆脱社会现实主义和地方主义,寻找新的出路。

除绘画外,米罗也涉足其他领域,如蚀刻、平版画、水彩、蜡笔、拼贴画等。

他的陶瓷雕刻作品尤其著名,例如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楼的两件巨大的陶瓷壁画,即1957年到1959年间创作的两项陶壁作品——太阳和月亮之壁。

1983年,米罗在12月25日逝世,享年90岁。

浅析米罗的绘画风格

浅析米罗的绘画风格

浅析米罗的绘画风格
米罗(Joan Miró)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西班牙画家之一,他的艺术风格独具特色,深受人们的喜爱。

他的绘画风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一、形式完美的简化
米罗的画风具有极为明显的形式简化特征,他将物体亲自经过精密地剥离,留下最为基本的形状,从而达到了让画面重新恢复对形态、形状的感性质疑的目的。

他在艺术作品中细腻、瑰丽的形式简化是一种对视觉体验的自由驾驭,也是一种将自然美妙的排列组合体现在不刻意显示的自然之中。

二、画面中自由流动的线条
米罗的作品线条流畅而有机,几乎能够感受到他的手在画布上自由挥洒。

这种线条的流动感,表达了他想要传达的自由、活力和情感。

米罗的线条变化丰富,有时会构建出类似于人体、鸟类、虫类的形态,但是米罗不追求画面的写实,而是想要传递一种超越现实的艺术氛围。

三、多彩并且喜庆的色彩
颜色是米罗作品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元素之一。

他的色彩充满了生命力和愉悦感,常常使用大量的鲜豔、强烈的色彩。

不同的调色板在不同的作品中被运用,构成出了各式各样的场景。

米罗的色彩缤纷、喜庆,带着他对世界的热爱和认同,通过颜色向我们展现着生命的美好。

四、自由的创作方式
米罗的作品十分自由,他擅长通过意外的效果或者随机的元素,来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他认为这样的创作方式才能真正发掘出画布表面未曾被挖掘出来的人性特质。

米罗相信这种自由的创作方式可以让观众感受到画面中真正的生命和力量。

总之,米罗的画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艺术创作充满了真正的生命活力、深度的思考以及自由的灵魂,他为我们留下了一个美妙的视觉世界。

艺术活动:米罗的点线世界(欣赏)

艺术活动:米罗的点线世界(欣赏)

艺术活动:米罗的点线世界(欣赏)
活动目标:
1. 欣赏米罗作品,尝试用点、线来组成画面,学做大师无拘无束地作画。

2. 能根据画面大胆想象,边画边用语言表达。

活动准备:
1.米罗作品若干、幼儿作画长卷一幅。

2. 幼儿每人一支记号笔,每组红、黄、蓝、黑、白油画棒若干支。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谈话激趣。

师:你们喜欢和好朋友一起玩游戏吗?今天,来了好多的小点点,它们在这么大的纸上待着觉得好孤单,你们愿意帮助它吗?怎么帮?
二、欣赏米罗作品,引出主题。

师:
1.有一位外国的画家爷爷,叫米罗,你们想知道他是怎么和点点玩游戏的吗?
2.你从这幅画里看到了什么?在颜色上有什么特点呢?(蓝、白、黑、黄、红)
3.米罗爷爷的作品,给你的感觉怎么样?(自由、愉悦、无拘无束、随心所欲)
三、教师讲解示范
1.教师示范。

师:看到米罗爷爷的精美作品,我也想来试试,首先在纸上随意地点上几个小点点,再将点点随意地连成线,涂上颜色看一看,哇,里面藏了好多的东西,你们觉得里面藏着谁?发生了什么好玩的事呢?如果我把纸转一转,你觉得又像什么呢?除了小动物,我们还可以变出什么?
2.个别幼儿参与作画
师:谁愿意上来玩点线的舞蹈呢?
3. 用简单的符号丰富背景。

师:米罗爷爷还喜欢用*、★、☉、月亮等一些简单的图案和线条来装饰背景。

四、幼儿无拘无束地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师:你们想玩点线之舞吗?
作画要求:
1.今天的作品是请小组成员一起合作完成的
2.请用蓝、白、黑、黄、红这五种颜色去装饰
3.除了变出小动物,待会来比比哪组能变出更多更好看的东西来
五、展示作品,相互欣赏。

米罗的超现实主义绘画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米罗的超现实主义绘画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米罗的超现实主义绘画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简略的形状、强调笔触的点法、精心安排的背景环境,奇思遐想、幽默趣味和清新的感觉。

在米罗的画中,使观众不可抗拒的魔力到底是什么呢?是形吗?在他的画中没有什么形,而只有一些成份,一些形的胚胎,一些类似小孩子在墙上乱涂乱画的原始形状,类似原始人在山崖上刻下的标记。

是色吗?米罗的颜色简单到只有几种基本色:蓝、朱、黄、绿,他精打细算地使用它们,可准确之极。

米罗作画以漫不经心地笔画在画布上自由弯曲伸展游动,毫不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空间深度的要求,血红色或古蓝色的各式形状,散布在深浅不同的背景上,大小相间着的黑点、黑团、黑块,像爆炸四溅的宇宙流星。

这些假装漫不经心乱涂出来的稚拙形状,被脐带缠得乱七八糟的胚胎,似鬼魂、石珊瑚、活动的变形虫、各种乱针线,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反复无常的滑稽世界,一个多彩多姿的梦幻世界。

布雷东说:“米罗可能是我们所有人中最超现实主义的一个。

”没有什么特别的象征意义,画家充分地描绘了一种辉煌的梦幻形象。

米罗-加泰隆风景[1]《加泰隆风景》中的幻想,虽然神秘但很生动。

在画中,黄色和橙黄的两块平面,相交于一条曲线。

猎人和猎物都画成几何的线条和形状。

一些不可思议的物体散置在大地上,有些可以辨认,有些好像暗示海上的生物或显微镜下的生物。

米罗作品-《哈里昆的狂欢》[2]米罗作品-《哈里昆的狂欢》,是第一幅超现实主义的图画:在一个奇特的空间逆转感。

室内举行着狂热的集会,只有人类是悲哀的,那人带有颇为风雅的胡子,叼着长杆的烟斗,忧伤地凝视着观者。

围绕着他的是各种各样的野兽、小动物、有机物,全都十分快活。

没有什么特别的象征意义,画家充分地描绘了一种辉煌的梦幻形象。

小班美术米罗的自由绘画教案(一)

小班美术米罗的自由绘画教案(一)

小班美术米罗的自由绘画教案(一)小班美术米罗的自由绘画教案教学目标•了解米罗的绘画风格和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鼓励幼儿的自由创作和表达能力教学准备•米罗的绘画作品图片或画册•不同颜色的绘画工具(颜料、彩色笔等)•画纸和画板•茶几和绘画杂志作为参考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米罗的一幅画作•提问:你觉得这幅画中有什么东西? 它们的形状是什么样的?介绍米罗(10分钟)•分享米罗的一些绘画作品图片或画册•讲解米罗的绘画特点,如抽象的形状、奇妙的想象等创作启发(15分钟)•让学生观察绘画杂志上的图片,找出其中有趣的形状或图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这些形状或图案进行自由组合自由绘画(25分钟)•分发画纸和绘画工具,让学生进行自由的绘画•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颜色和形状,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空间展示和分享(5分钟)•让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鼓励学生描述自己的作品,分享绘画过程中的想法和感受总结和延伸•回顾米罗的绘画特点和学生的绘画作品•提问:你在绘画过程中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感受?•鼓励学生继续在自由绘画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延伸活动•邀请孩子们在户外或室内寻找自然界中的形状和图案,然后用绘画工具记录下来•鼓励孩子们用不同的材料(如纸板、贴纸、塑料模型等)进行立体绘画,创造更多的想象空间•组织一次小班绘画展,让孩子们展示他们的绘画作品并分享创作心得•邀请一位专业艺术家或绘画爱好者来讲解绘画技巧和艺术欣赏,进一步拓展孩子们的艺术视野教学反思•是否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是否能够引导幼儿观察和发现自然界中的形状和图案?•是否能够培养幼儿对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是否能够满足幼儿的学习需要和绘画愿望?注:本教案为示例,根据实际情况和年龄段的不同,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可适当调整。

大班美术活动《米罗爷爷的画》课后反思

大班美术活动《米罗爷爷的画》课后反思

大班美术活动《米罗爷爷的画》课后反思篇一米罗爷爷”这个名字我也是曾经在一本美术书里看到,看了几张他的画,比较抽象,有时候自己都不知道其内涵意义。

本周美术活动正是欣赏米罗爷爷的画,在活动前,我也认真的看了几张爷爷的作品,但还是只能从表面看意思。

对于这样的欣赏活动,我想过要这样让孩子去发现米罗爷爷的作品寓意何在。

因此,在活动上,我就出示米罗爷爷的照片,请孩子们先认识米罗爷爷,可以想象他是一个什么样的爷爷,然后再去观查他的作品。

我把这个活动的目标定为两点,一是欣赏米罗的画,初步了解米罗作品中的绘画特点和米罗画中常见的绘画符号。

二是尝试模仿米罗的画,运用米罗画中的符号进行绘画创作。

活动环节分为三个大环节,首先是解读米罗画中的符号,重点欣赏画面的线、形的巧妙组合。

其次是介绍画家米罗,欣赏《小朋友的书·美工》第19页“米罗爷爷的画”上米罗的其他作品。

三是从米罗爷爷的画中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画,也来画一画。

美术重在激发幼儿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对美感这个词,我也没有深入探究过,对其概念我很模糊。

我个人觉得幼儿在语言讲述和绘画的过程中就已经在表现美了,比如幼儿能用优美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画的感受,在绘画中能用好看流畅的线条,鲜艳的颜色来表现。

第二个环节中,幼儿对画面的观察很仔细,都异口同声地说是机器人,而且能说出机器人的特征,比如头上的触角,机器人的眼睛跟人不一样,还有身体的形状也不一样。

对于机器人在干什么,幼儿很模糊,没能说到点上,这主要是由于画的抽象化以及幼儿经验的缺乏,幼儿对画上的线条、符号不是很理解。

请幼儿找声音符号,他们找的都很好。

最后一环节,我请幼儿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画进行绘画,给幼儿极大的自由。

大多数幼儿都画机器人的音乐,画得很细致,很让我惊喜。

“小老鼠上灯台”这个活动中,我主要设计了四个活动环节。

A:激发兴趣。

通过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来引出主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孩子们的注意力很快的被我吸引过来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米罗绘画中的点\线\面
2011-11-3 内容摘要:西班牙现代美术大师米罗的绘画有着独特的绘画形式,他的画由点、线和不规则的抽象的形组成,生动而富有诗意,有着让人产生愉悦的力量。

文章通过解读米罗的绘画,感悟到其绘画中严谨的画面构成和蓬勃的创造力,及欢乐自由的精神,这也给今天的绘画带来了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米罗绘画独特形式愉悦精神
西班牙现代美术大师米罗的绘画有着孩童般的快乐感和诗意韵律,有着一种神秘的象征意味,还有着一种星空般的光芒。

米罗的绘画由点、线和不规则、抽象、超现实的形组成,也可以把它们看成是面的共同组成。

米罗运用绘画的基本元素——线条、色彩、形象与空间的巧妙组合,谱出了富有节奏感的“视觉音乐”,传达出创作者的内在情感与生命感悟。

点,在外在和内在意义上都是绘画最基本的元素,而米罗绘画里的点是最简洁和稳固的形,一个点即造就了一定的主张,它在一定的情景下,通过画面上的并置与经营形成丰富的表现手段。

米罗画中的点就是其画中的眼,有着重要的位置,有着巨大的凝聚力和张力。

线,是点在移动中留下的轨迹,因而它是运动的,是由破坏点最终的静止状态而产生的。

直线既简单又成熟,而曲线是富有弹性和韵律的,米罗画中的线亦曲亦直、自由而灵动,它们带着诗的节律,以波动、变化的形式表现张力和导引整个画面。

面,在米罗的画中是一些不规则的、抽象的、超现实的形,它们时而怪诞,时而可爱。

在米罗绘画中,这种抽象的结构是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直线与曲线、由点而引发的各种圆形与不规则形、纯粹的色彩及稳重的灰色、丰富的色彩,都有着有意识的逻辑结构,但又自然而出,令人愉悦。

米罗曾说,“我喜欢超现实主义,是因为超现实主义者不将绘画视为一种目的。

事实上,我们不必担忧一幅画是否保持原状,而更多地是应该关注它是否培养了萌芽,播撒了种子,从中生长出其他的东西。

”米罗作品中的点就像是快乐的种子、播撒到了人的心中。

米罗的绘画削减了物象,将自我融入意象,涌现于其画面上的形象是糅合了梦幻色彩的、下意识的形象,如《投石掷鸟的人》《子夜黄莺的吟唱和晨雨》《自画像》《荷兰室内》《小丑的狂欢》、“星座”系列等。

在《小丑的狂欢》中,平衡画面的圆点、扭动的曲线、各式的几何构成,诙谐的、变形的动物,它们在嬉戏、笑闹,群起而舞,节奏单纯有力。

各种跳跃的蓝色、
红色、黄色、绿色和黑色的形体,在平静的、灰色的背景上,使色彩无论在细节还是在大块对比色面的处理上,都有着很强的视觉冲击力,那些变形的形象多是一些抽象的点、线、面,或是色彩的爆发。

米罗的画作里或多或少都画有眼睛,有的隐藏起来,有的出现在画内,直视着外在。

米罗对事物有着充满新奇的、孩童般的快乐的心,他的绘画寻求的是融入大自然的绝对世界,如《昆虫的对话》《马戏团的马》《升起的月亮》等。

这些画作不是静态的,而是活生生的、有机的,把对自然的体验化为了特定的装饰符号,充满了自然和心灵潜意识的力量。

从1924年起,米罗成为了星星的忠实描绘者,“星座”在其所有的作品中是重要的系列之一。

米罗个人式的、以十字型为架构的星星,让画面的形象充满着象征意味和无限想象。

在西方美术史上,米罗的“星座”被视为最有成就的作品之一。

作品有《早晨之星》《跟随天鹅的脚步到彩虹湖畔》《有神奇鸟的风景》等,他的画面感是整个自然,是白昼与夜晚的每一时刻,有女人、鸟及各种动物,有湖畔、花、群山、火焰、星辰等,它们色彩绚丽、色层广阔,所描绘景象似幻似真;线和空间有着无限的能量,使这些置于平面上的星星会产生一种宇宙的视觉和一种异常的、精神性的能源。

谈米罗的绘画艺术就不能不说他为书籍创作的插图。

米罗书籍插图清新优美、欢乐质朴。

他为扎拉、艾吕雅、雷纳·查尔、哲雷的书做插图,他没有刻意寻求贴切诠释的技巧,形象完全从素材和工具中提炼出来,插图多采用图文混排的形式;画面中弧线多是同一符号的穿插、叠加,清新、优美;大小、形态各异的圆形,色彩亮丽单纯、大胆明亮。

正如米罗自己所言,“当我工作的时候,形式对我而言是很重要的,换句话说,在我开始作画时,并没有想到我所要画的东西,但在我的笔下,绘画本身显现并暗示了它自己是一个妇人,或是一只鸟。


米罗创造了“画诗”——一种绘画的抒情诗,如《在歌德教堂听风琴的舞者》《人物、鸟与星星》及《月光下的恋人》等。

他所写于画布背面的标题,对于画面具有一种清醒的精神联系,而这些在他画诗中的标题和词语,不过是真正的画诗的注解,这是米罗纯朴的文学修养的结晶,而他的绘画本身才是真正的诗。

米罗自由地运用各种绘画形式,从不离开实质的世界,在他的画诗中具有一种形态的组合构图法。

超现实主义的作画状态使得米罗绘画中的形象表现得超乎常规、生动自然。

纯粹的视觉元素——形、色、点、线和面及文字等的完美组合,传达出米罗主观和自由的内在情感,他画中的形象有即兴抒情的特质,是直觉的、生态的、表现的、曲线的抽象,它们是米罗在理性分析下的即兴创作。

米罗不断突破和创造、发明新的技巧,将线条、色彩和象征融在他心象化的大自然里。

他的绘画充满力量,带给人们美丽的同时,更给予了人们对于自由精神的向往与追求。

看米罗的作品时心灵会被触动,那是弥漫于画中的欢乐、自由与亲切。

黑格尔说,“艺术就是独立人的丰富心灵活动。

”真正的美应是简单、单纯的。

这是一种对待文化、对待人生的态度,一种和自然相融合的、简单的、淳朴的境界。

点、线、面构成米罗的绘画,它们有着严谨的构成、自由的想象、不竭的创造,它们跳跃而和谐地共处,带给观者最大的愉悦,就像艺术与生活都是有规律的,又应当都是自然而然的一样,这都给我们今天的绘画带来了很多启示。

参考文献:
[1]瓦西里·康定斯基.点·线·面——抽象艺术的基础[M].罗世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2]何政广.世界名画家全集——米罗[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3]陈正雄.抽象艺术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载满诗意梦幻的米罗
很多人都不懂米罗,甚至还有写厌恶他。

因为他们觉得米罗忽视了现代受众,并在某种程度上有嘲讽他们的智识和欣赏水准的嫌疑。

其实这一切都只是因为在米罗的身上奇迹般地保存了孩子般的新鲜敏锐感——一种在他们身上却早已丢失了的东西的缘故。

也就是说,米罗太过自然而清晰的表达了自己的意图后,反而令他们觉得难以置信了,所以当他们拼命的想出米罗的作品中寻找出隐藏的深意的时候,又怎么可能找的到呢?
评论家们认为米罗创作的前三十年是一段蹒跚跋涉的历程。

不仅在塞尚的影响下感到困惑,同样也在立体派和超现实主义的洗礼下犹豫不决,当时的米罗一定是非常痛苦的。

甚至还有人固执地认为:米罗的作品中流露出来的狂放与粗拙分明就是他内心焦灼和痛苦的表现。

这真的很可笑。

在我看来,米罗一定只是觉得好玩而已。

他之所以会悉心地钻研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等等每一个绘画改革运动,并非像评论家说的那样是因为他找不到自己的路,而纯粹是因为米罗就像一个孩子,对它们感到好奇,它们就像米罗突然看上的玩具,玩腻了自然就会丢掉。

所以当米罗对它们失去好奇心的时候很容易地就和它们断绝了关系,这也是为什么米罗在各个不同时期的作品都能很清晰地分辨出来的原因。

从他1901年画的《乌龟》开始,一直到1917年的《自画像》和1918年的《有棕榈树的房子》里,我们都可以发现一种孩子特有的笔触在延续。

那里面全都是浓的化不开的诗意和梦幻。

但是讽刺的是当这种单纯最终以一种强烈而动人的姿态出现在米罗成熟期的作品中十,竟然让绝大多数人感到困惑和懊恼。

其实习惯于任由意识削减物像、将自我融入意象本就是孩子热中于玩的游戏。

米罗在《小丑的狂欢》中呈现的极新奇和美妙的感受完全都是源于他的天真和强烈的感性。

他所表达的应该是想进入自然,进入通往绝对世界的途径,而并非像某些评论家所说的米罗想逃避现实。

在米罗所有的作品中,让我感觉最温馨的是《光辉翅膀的微笑》(1953)。

这是一幅高宽都不到半尺的作品,画面上渗透着灰蓝色的光芒,翅膀在安静地飞翔。

我想米罗一定也非常喜欢这幅画,否则也不会一直将它放在枕头上了。

“我一直将它放在我的枕头上,如同一个朋友一样,不希望自己离开它……”
而《被一群夜里飞舞的鸟儿包围的女人》是米罗最受人诟病的作品之一。

这是一幅用沾有柏油、打过补丁的破麻袋为原料制作的。

人们怎么都无法将那样一个诗意的主体和这样一个粗劣的破麻袋联系到一起,更看不懂米罗在上面胡乱涂画的意义。

但事实上米罗看重的并非他的图画而是麻袋本身。

这只加泰隆尼亚的农民用来搬运葡萄的麻袋上沾满了印证它一生的辛劳汗水。

所以当评论家对这幅画作出种种猜测的时候,米罗觉得非常惊讶——我并没有将许多意义放入此作品中呀?
所以,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要为米罗平反就应该放弃对他的固有认识。

米罗最应该受到的赞许不该是来自于他作品在大胆不羁中流露的自由、丰硕和完美;而应该来自于他纯感性、纯自然的新语言。

正是在这种新的绘画语言中,保存着米罗扣人心弦的诗意和狂放激烈的梦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