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实用的纠错编码技术及其软件实现

合集下载

纠错码原理与方法

纠错码原理与方法

纠错码原理与方法纠错码是一种通过特定算法和编码方式,可以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检测和纠正错误的技术。

它广泛应用于通信、存储、数字电视和计算机存储介质等领域,在保证数据完整性和可靠性的同时,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本文将重点介绍纠错码的原理和方法。

一、纠错码的原理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由于信号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干扰和噪声的影响,从而导致数据出现错误。

为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需要引入纠错码技术进行校验和纠正。

纠错码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添加冗余信息,对原始数据进行编码,从而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进行误差检测和纠正。

二、纠错码的方法目前,常用的纠错码方法主要包括海明码、码距、循环冗余检验码(CRC)和卷积码等。

不同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各异,根据具体需求和数据特征选择适合的纠错码方法。

1. 海明码海明码是最早被广泛应用的纠错码方法之一,它通过将原始数据进行重复编码,添加奇偶校验位,从而实现了数据的纠错和检测。

海明码的实现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将原始数据进行二进制编码。

(2) 确定每个校验位控制的数据位,根据数据位反转次数的奇偶性确定校验位的值。

(3) 计算每个数据位和相应的校验位的奇偶性并组成一个编码。

(4) 将编码中出现错误的位置进行纠正。

2. 码距码距是另一种常用的纠错码方法,它通过在编码中保持相邻状态之间的距离,从而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实现检测和纠正。

码距的实现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将原始数据进行编码。

(2) 确定编码之间的距离,当两个编码之间的距离超过指定的阈值时,可以检测和纠正数据的错误。

3. CRCCRC是一种不可逆的编码方式,它通过采用多项式除法的方法,对数据进行编码和校验。

它的实现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选择一个固定的生成多项式,对原始数据进行除法运算,得到余数。

(2) 将余数追加到原始数据之后,形成校验码。

(3)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对校验码进行取模运算,如果余数为0,则数据没有错误,否则存在错误,需要进行纠正。

常用的纠错码

常用的纠错码

常用的纠错码纠错码(Error Correction Code)是一种用于检测和纠正数据传输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的技术。

在数据传输、存储和处理中,由于噪声、干扰等原因,数据往往会发生错误。

纠错码通过在原始数据中添加冗余信息,使得接收方在接收到含有错误的数据时,能够通过冗余信息来检测和纠正这些错误,从而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常用的纠错码有海明码(Hamming Code)、RS码(Reed-Solomon Code)、BCH码(Bose-Chaudhuri-Hocquenghem Code)等。

下面将分别对这些纠错码进行介绍。

海明码是一种最早被广泛应用的纠错码。

它通过在原始数据中添加冗余位,使得接收方能够检测并纠正单个比特的错误。

海明码的基本思想是将原始数据划分成若干个数据块,并为每个数据块添加冗余位。

接收方在接收到数据时,通过对数据块和冗余位进行异或运算,可以检测出错误的位置,并进行纠正。

海明码的纠错能力较强,能够纠正多个比特的错误。

RS码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数字通信和存储系统中的纠错码。

RS码采用了一种更加复杂的编码方式,能够在数据中添加更多的冗余信息,从而使得接收方能够纠正更多的错误。

RS码的基本原理是将原始数据看作一个多项式,并通过计算多项式的值来生成冗余信息。

接收方在接收到数据时,通过计算多项式的值,并使用一定的算法来解码,从而可以检测和纠正错误。

BCH码是一种开发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纠错码。

BCH码是一种能够纠正多个错误的纠错码,同时也是一种具有较低复杂度的纠错码。

BCH码的基本原理是将原始数据看作一个多项式,并通过计算多项式的值来生成冗余信息。

接收方在接收到数据时,通过计算多项式的值,并使用一定的算法来解码,从而可以检测和纠正错误。

除了海明码、RS码和BCH码,还有很多其他的纠错码,如卷积码、Turbo码等。

这些纠错码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具有不同的优势。

卷积码是一种连续时间码,适用于通信系统中的高速数据传输。

通信技术中的错误纠正编码方法

通信技术中的错误纠正编码方法

通信技术中的错误纠正编码方法在现代通信技术中,信息的传输往往会受到各种干扰和噪声的影响,从而导致传输中发生错误。

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人们研发了一系列的错误纠正编码方法。

本文将介绍通信技术中常见的错误纠正编码方法,包括海明码、卷积码和LDPC码。

我们来介绍海明码。

海明码是一种最早被广泛应用的错误纠正编码方法。

它通过在数据中增加冗余信息来检测和纠正传输中的错误。

具体而言,海明码将原始数据分成若干个片段,并为每个片段添加额外的校验位。

接收端在接收到数据后,通过计算校验位来检测是否存在错误,并根据校验位的结果进行错误的纠正。

卷积码是一种常见的错误纠正编码方法。

与海明码不同,卷积码利用了移位寄存器和异或逻辑门来生成冗余码。

在发送端,原始数据被分成连续的码片,并经过卷积映射成冗余码。

接收端则通过反馈移位寄存器和Viterbi算法来对传输中的错误进行纠正。

卷积码具有良好的纠错性能,在无线通信和卫星通信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我们来介绍LDPC码,即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LDPC码是一种基于奇偶校验矩阵的错误纠正编码方法。

它的特点是在编码过程中使用了稀疏的校验矩阵,从而使得译码时的运算量大大减小。

LDPC码通过在原始数据中引入冗余信息,并通过概率图模型和迭代解码算法来进行错误的纠正。

LDPC码在通信系统中表现出较好的纠错性能和误码率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以上三种错误纠正编码方法常常会结合使用,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纠错能力。

例如,在无线通信中,海明码和卷积码通常被用于物理层的信号处理,而LDPC码则常应用于数据链路层的纠错编码。

通过不同级别的编码和纠错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

还有其他一些错误纠正编码方法,如重复码、置换码和分组码等。

这些编码方法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通信场景和需求。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错误纠正编码方法,以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和完整性。

总结起来,通信技术中的错误纠正编码方法在不断的发展与突破中,海明码、卷积码和LDPC码都是其中常见且重要的代表。

纠错码 原理与方法

纠错码 原理与方法

纠错码原理与方法纠错码是一种用于数据传输和存储中的错误检测和纠正技术,它可以在数据传输或存储过程中检测出错误并纠正它们,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纠错码广泛应用于通信、存储系统以及各种数字设备中,是保障数据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纠错码的原理和常见的纠错方法。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纠错码的原理。

纠错码是通过在数据中添加冗余信息来实现错误检测和纠正的。

在数据传输或存储过程中,发送端会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生成一定的冗余信息,并将原始数据和冗余信息一起发送或存储。

接收端在接收到数据后,会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码,利用冗余信息进行错误检测和纠正。

通过对比原始数据和冗余信息,接收端可以判断出数据是否存在错误,并进行相应的纠正操作。

这种基于冗余信息的错误检测和纠正技术,就是纠错码的基本原理。

其次,我们来介绍一些常见的纠错方法。

常见的纠错码包括海明码、RS码、BCH码等。

海明码是最早被广泛应用的一种纠错码,它通过在数据中添加校验位来实现错误检测和纠正。

RS码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光盘存储系统中的纠错码,它通过在数据中添加多项式编码来实现错误检测和纠正。

BCH码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纠错码,它通过在数据中添加有限域上的线性块码来实现错误检测和纠正。

这些纠错方法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纠错码来保障数据的可靠性。

除了以上介绍的常见纠错方法,还有一些新型的纠错码正在不断被提出和研究,如LDPC码、Turbo码等。

这些新型纠错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纠错性能和编码效率,为数据传输和存储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总之,纠错码作为一种重要的错误检测和纠正技术,在数据传输和存储中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对纠错码的原理和常见的纠错方法进行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纠错码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为数据的可靠性提供保障。

希望本文对读者对纠错码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网络中的网络编码与纠错技术

网络中的网络编码与纠错技术

网络中的网络编码与纠错技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传输过程中,数据包丢失、损坏和延迟都是常见问题。

而网络编码和纠错技术则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手段。

本文将介绍网络中的网络编码与纠错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一、网络编码技术1. 基本概念网络编码是一种将数据进行处理和转换的技术,通过在发送端将原始数据进行编码,使接收端只需要接收到一部分编码数据即可恢复原始数据。

网络编码可以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2. 网络编码类型(1)线性网络编码线性网络编码是一种最基本的网络编码方法,通过对输入数据进行线性组合生成编码数据。

具体来说,发送端将原始数据划分为数据块,并对每个数据块进行编码,生成线性组合数据。

接收端则通过接收到的线性组合数据进行解码,还原原始数据。

(2)非线性网络编码非线性网络编码是相对于线性网络编码而言的,它允许在发送端对输入数据进行非线性组合生成编码数据。

非线性网络编码通常能够提供更高的传输效率和纠错能力,但也带来了更高的计算复杂度。

3. 网络编码应用网络编码技术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如无线通信、P2P网络、移动互联网等。

通过网络编码,可以提高无线信道的利用率,减少传输延迟,并且增强了数据的抗丢失和纠错能力。

二、纠错技术1. 基本概念纠错技术是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通过添加冗余信息,使接收端可以检测到并纠正数据包中的错误。

常见的纠错技术包括前向纠错码(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FEC)和自动请求重传(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

2. 前向纠错码前向纠错码是一种通过在发送端添加冗余信息,增加接收端对错误数据的纠正能力的技术。

常见的前向纠错码包括海明码、RS码等。

在接收端,通过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码和纠错操作,可以将错误的数据包恢复为正确的数据包。

3. 自动请求重传自动请求重传是一种基于反馈机制的纠错技术。

常见的纠错编码

常见的纠错编码

常见的纠错编码介绍纠错编码是一种在数字通信和数据存储中常见的技术,用于检测和纠正发生在数据传输或存储过程中的错误。

常见的纠错编码方法包括海明码、汉明码、布尔码等。

这些编码方法通过添加冗余信息来实现错误检测和纠正的功能,提高数据传输和存储的可靠性。

海明码(Hamming Code)海明码是一种最早被提出的纠错编码方法。

它通过向数据中添加冗余位,使数据可以进行错误检测和纠正。

海明码的原理是利用奇偶校验位进行错误检测,并利用冗余位进行错误纠正。

海明码可以检测和纠正单个比特位的错误,并且具有较高的纠错能力。

海明码的编码过程如下: 1. 计算奇偶校验位的位置。

根据数据位的数量,确定奇偶校验位的位置。

2. 计算奇偶校验位的值。

根据奇偶校验位所对应的数据位,计算奇偶校验位的值。

3. 添加奇偶校验位。

将计算得到的奇偶校验位添加到数据中。

海明码的解码过程如下: 1. 检测错误位的位置。

利用奇偶校验位检测错误位的位置。

2. 纠正错误位的值。

根据错误位的位置,进行错误位的纠正。

海明码通过使用冗余位,可以检测和纠正单个比特位的错误,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汉明码(Hamming Distance)汉明码是一种用于衡量两个等长字符串之间的距离的概念。

在纠错编码中,汉明码被用来计算错误比特位的数量,从而实现错误的检测和纠正。

汉明码的计算方法如下: 1. 将两个等长字符串进行比较,逐位比较。

2. 当两个字符串的对应位不同,汉明距离加一。

3. 汉明距离即为错误比特位的数量。

汉明码能够衡量两个字符串之间的差异程度,为纠错编码提供了基础。

布尔码(BCH Code)布尔码是一种纠错编码的方法,可以用来检测和纠正多个比特位的错误。

布尔码的原理是利用多项式算法进行错误检测和纠正。

它通过添加冗余位,生成校验码,并在接收端使用算法计算接收到的校验码,从而进行错误的检测和纠正。

布尔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多项式生成器的选择。

(完整版)几种常用纠错码的性能分析及应用研究

(完整版)几种常用纠错码的性能分析及应用研究
今天的纠错码已经不再单纯的是一个理论上探讨的课题了,它已成为一门标准技术而被广泛采用。在通信领域中,CRC校验已成为CCT对各类线路传输建议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移动通信中,纠错码被广泛用于模拟体制的信令传输及数字体制的整个传输,以提高传输的可靠性和节省珍贵频谱资源;在卫星通信中纠错码技术已成为用来降低对高功放的要求和减少地球站天线孔径的尺寸的经济可靠的方法,VSAT和VSAT的兴起,都是和纠错码技术的应用有关的;在电话网上的数据传输中,纠错码、差错控制技术已是使高速数据传输成为现实的关键技术。纠错码技术还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存储和运算系统中,此外,纠错码技术还应用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中,以提高集成电路芯片的成品率,降低芯片的成本。
7.3卷积码的仿真.....................................................38
附录................................................................44
几种常用纠错码的性能分析及应用研究
设计总说明
第一章说明纠错码的主要意义,第二章介绍了数字通信系统及纠错码的基本概念,数字通信系统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信源编码、信道编码、数字调制及同步运算,给出了基本的信道模型,方便理解。对于纠错码和差错控制进行了分类。接下来第三到六章是几种纠错码的研究,对其编译码原理分别进行讲解。第七章深入研究纠错码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包括模拟移动通信系统中数字信令的BCH编码、GSM的FEC编码及窄带CDMA系统(IS-95)中的FEC编码。由于纠错码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领域较广,所需数学知识较多、较深。而且篇幅、时间有限,这里不可能详细介绍所有内容,仅讨论纠错码理论中比较基本和重要的,并在实际应用中用得较多的各种码的编译码原理和方法。

量子信息处理中的纠错编码技术

量子信息处理中的纠错编码技术

量子信息处理中的纠错编码技术在量子信息领域,纠错编码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量子比特的易受环境噪声和干扰的影响,纠错编码技术可以提高量子计算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量子信息处理中的纠错编码技术及其应用。

一、量子比特的易受噪声干扰在量子信息处理中,量子比特是信息的基本单元。

然而,量子比特与经典比特不同,容易受到环境噪声和干扰的影响。

由于量子比特的易受干扰性质,从而会导致量子比特的退相干和能级失真,进而影响量子计算和信息传输的正确性。

二、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纠错编码是一种通过增加冗余信息来检测和纠正错误的技术。

在传统的计算机中,我们可以通过存储冗余信息来纠正和检测错误,比如通过添加校验位等方法。

而在量子信息处理中,纠错编码同样起到了类似的作用。

量子纠错编码的核心思想是引入额外的量子比特来存储冗余信息,以便在传输或操作过程中发现和修复错误。

其基本原理可以通过量子错误检测和量子错误纠正来实现。

量子错误检测可以用来检测量子比特的错误,即判断量子比特是否发生了退相干或能级失真。

而量子错误纠正则可以纠正由噪声和干扰引起的量子比特错误,以保证量子计算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三、纠错编码技术的应用纠错编码技术在量子信息处理中有广泛的应用。

其中,量子纠错码是最常用的纠错编码技术之一。

量子纠错码可以通过引入冗余量子比特来提高量子比特的稳定性和容错性能。

量子纠错码有多种类型,其中最为常见的是量子哈密顿码和量子霍尔码。

量子哈密顿码是一种具有较低复杂度和高纠错能力的编码方式,而量子霍尔码则是一种具有完美纠错能力的编码方式。

此外,纠错编码技术还广泛应用于量子通信和量子密钥分发等领域。

通过使用纠错编码技术,可以大大提高量子通信和量子密钥分发的效率和可靠性。

四、纠错编码技术的挑战与发展尽管纠错编码技术在量子信息处理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其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纠错编码的应用需要大量的额外资源,如量子比特和量子门操作等,这对量子计算的可扩展性提出了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论文针对数字卫星电视标准DVB-S/S2的核心技术——纠错编码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DVB-S/S2信道传输系统的组成以及RS码、卷积码、BCH码、LDPC码的原理,接着对RS码级联卷积码、BCH码级联LDPC码和RS级联LDPC码三种不同的编解码方案进行分析,完成了DVB-S和DVB-S2的信道建模,和各种编码方案下传输系统的MATLAB仿真。最后,对方案的性能作了分析与评估。
最终的仿真结果是:采用BCH码和LDPC码级联编码方案时DVB-S2在BER=10-7时仅比香农限差0.7dB,比DVB-S标准提高了3dB。
1.张辉应用于无人机任务控制试验的数据链仿真[学位论文]硕士 2005
本文链接:/Thesis_Y454723.aspx
7.会议论文左祥慧.李建清.宋爱国基于FPGA的空间存储器的纠错系统2007
国际空间站上AMS存储系统受到高能粒子的轰击,可能对随机存储器(RAM)电路产生影响,改变半导体记忆器件的逻辑状态,导致存储单元在逻辑'0'与'1'之间发生翻转,产生一些关键存储数据出错和控制程序跑飞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纠错编码基本原理的BCH(31,16)算法,该算法能够有效解决三位随机错误的纠正问题,其译码算法采用错误图样查找法。利用Verilog DHL编程语言来设计BCH(31,16)码的编码与解码,并下载到FPGA开发板上进行电路验证。
10.学位论文周飞卫星数字广播电视中级联码的研究2006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信息的存储和交换量日益增加,对于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纠错编码可以提高数字传输的可靠性,因而自出现以来一直受到普遍关注。可以预料,在未来的网络信息时代,纠错编码必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因此对其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深远意义。
全文使用了Matlab对各个部分进行仿真。在信道编码中使用了BCH码和卷积码两级编码,纠错能力大大提高。压缩视频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出错,仍然得到了很好的还原效果,也就是说,压缩后的数据得到了比较可靠的传输。
为了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在文章的最后部分提出了几点设想:从编解码本身,亮度、色度数据的重要性不同,来提高压缩比;从传输过程中的信道编码,可以使用更多、更好的纠错编码,来达到更理想的还原效果。
三种实用的纠错编码技术及其软件实现
作者:徐超颖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1.学位论文李军科汽车远端控制系统中纠错编码设计及应用2004
纠错编码技术是提高信息传输可靠性的重要手段.随着信息时代到来和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纠错码已成为一门关健技术而被广泛采用.在通信领域中,针对不同的物理信道,不同的数据传输要求,采用不同的纠错编码技术.例如,CRC已成为各种线路传输中不可缺少的部分;BCH码、卷积码则被广泛应用于移动系统的、模拟体制的信令传输和数字体制的整个传输,以提高传输的可靠性和珍贵的频谱资源.在纠错编码的具体应用中,采用编码方案获得的编码增益与必须支付的费用(技术、设备的复杂性)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在不增加设备复杂性的条件下,可以采用软件编码、译码的方法对一些中等编码增益方案予以实现,从而有效的改善数据传输的质量.该文深入研究了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工程中常见的几种编码方案BCH(3l,21)、RS(15,9)、卷积码(2,l,2)进行软件仿真实现和加性高斯白噪声纠错性能分析.同时,提出、优化设计了一种可用于DSP工程实现的CRC-16循环冗余校验方案,并应用到汽车远端控制系统项目的可靠性数据传输中,在基于移动通信网络GSM、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及DSP的硬件平台上实现了对车辆的远程控制、定位、报警功能.该系统已通过专家组项目鉴定,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6.学位论文吴艾无线电液控制器及其在挖泥船中的应用研究2004
微电子技术、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和电液控制技术的紧密结合,逐步形成了无线电液控制技术.它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有线电液控制技术的使用现状,极大改善了工程机械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提高了工程机械的自动化程度,是电液控制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此外,本课题组设计了挖泥船船首横移和定位桩台车移动两个液压控制系统并应用于IHC-900斗轮式挖泥船;同时,作者试图将无线电液比例控制器应用于挖泥船液压系统,做了一定的研究工作.本论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第一章首先阐述了国内外电液控制技术及无线电液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然后综合分析了船舶液压传动技术及液压挖泥船的发展及应用现状,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方向并简介了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第二章首先介绍了无线电液比例控制器的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然后给出无线电液控制器的软件设计实现,并根据系统的实际需要和实验结果设计出控制器的无线通信协议;根据划分的功能模块,给出了各个功能模块的程序框图;最后从软件角度进行软件抗干扰设计,最终完成无线电液控制器的软件设计.第三章详细分析计算了各调制信号空间图中信号点之间的最小欧氏距离、误码率及带宽效率,在此基础上得出FSK数字调制技术是比较理想的调制方式的结论.然后采用试验的方法,求得了无线电液比例控制器的误码率.第四章通过仿真和分析,得出适合无线电液控制器的纠错编码-交织BCH循环码,并用实验验证了交织BCH循环码在不增加发送数据量的同时有较好的纠错性能,提高了无线电液控制器的抗干扰能力.第五章首先介绍了挖泥船船首横移和定位桩台车液压控制系统,详细说明了其连接关系和操作控制过程.然后在阐述了BSC信道模型和GBSC信道的模型理论的基础上,经仿真得出GBSC信道模型与实际模型比较相符的结论.并计算出其错组率和误码率.最后,从理论上分析计算出了无线电液比例控制器的理论遥控距离;并用试验的方法测得了其在挖泥船中应用的实际遥控距离.第六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5.学位论文张燕3-D DCT视频压缩数据流可靠性传输的研究2006
近年来,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进入了空前活跃的阶段,视频通信是移动通信网络中极具吸引力的新业务。基于3一DDCT的视频编解码系统由于其算法简单、编码和解码过程对称、复杂度不是很高等特点,研究其在移动终端,尤其是手机终端上实现是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如果直接传输未经过任何处理的3-DDCT压缩视频数据,一旦传输过程中数据出错,将影响连续几帧视频图像的解码效果,甚至是无法解码。但是无线网络具有干扰严重、状况不稳定等特点,出错的概率比较大,研究3一DDCT压缩视频数据的可靠传输就显得很有必要。
9.期刊论文唐建军.纪越峰超高速BCH码解码改进算法研究-通信学报2004,25(9)
为了满足高速光纤通信系统纠错编码(FEC)的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的BCH码解码算法,省略了复杂的矩阵运算,除法运算,也避免了难以理解的迭代运算.其编译码速度快、效率高,并针对硬件特点做了一些优化,特别适合于硬件实现.同时,本文提出了并行算法,大大加快了编译码速度.利用可编程器件FPGA实现,仿真结果完全正确,且非常有效.该算法不仅可用于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也可以用于其他高速通信系统.
授权使用:武汉大学(whdx),授权号:ece20c69-b793-4f3c-a488-9e4100f6cdeb
下载时间:2010年12月3日
2.期刊论文李彦明.秦昌骏.徐军.马培荪锅炉承压管道检测机器人通讯的纠错编码-机器人2003,25(2)
介绍了承压管道检测机器人多级通讯中的纠错编码.机器人采用8位单片机作为控制器,针对其特点,采用BCH码作为多级通讯的纠错编码,文中给出了BCH的结构.为提高通讯过程的实时性,采用软件快速查表法实现BCH的编码及译码.离线计算出纠错编码表、伴随式表以及与伴随式对应的正确信息码表,通讯过程中复杂的编码、解码过程变为快速查表过程,可精确检测并纠正所有错误位数不大于2的误码.为提高查表效率,采用折半查表法以及索引查表法.
8.学位论文黄龙贵无线电液控制器及其应用的研究2003
该论文围绕着无线电液控制技术这个主题,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分析了无线电液控制器的工作原理,然后给出无线电液控制器的编码模块、解码模块和射频发射接收模块这三个功能模块的硬件设计与实现,并提出相应的硬件抗干扰设计,从而最终实现了基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数学通信技术的无线电液控制器的硬件设计.给出了无线电液控制器的软件设计实现,采用具有模块化和结构化程序设计、易于实现控制算法以及移植性很好的C51编写程序;根据划分的功能模块,给出了各个功能模块的程序框图;最后从软件角度进行软件抗干扰设计,最终完成无线电液控制器的软件设计.阐述自行设计的特殊结构形式电液比例减压阀的工作原理以及特点;然后对该阀进行数学建模,分析其稳定性;最后对该电液比例减压阀进行实验分析.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都证明,在电液比例减压阀的进油口与负载口之间的特设液阻,在电液比例减压阀中形成了一个特殊液压桥路,使电液比例减压阀用正遮盖的加工精度,达到微小负遮盖或接近零遮盖的控制性能,其稳定性也明显得到改善.
4.期刊论文宁楠.BAO Hui.宋文妙.NING Nan.BAO Hui.SONG Wen-miao一种基于FPGA的纠错编译码器的设计与实现-通信技术
2008,41(8)
在信道容量以内,香农论证可通过对信息的恰当编码,由信道噪声引入的错误可以被控制在任何误差范围之内.丈章通过对无线信道中纠错编码的研究,提出一种BCH码的简单编译码设计思想和方法,应用Altera公司开发的硬件描述语言VHDL及开发系统软件QuartusⅡ,实现了基于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BCH(31,21,2)码编、译码全数字过程,并给出了仿真波形,证实了此种编译码器的可实现性.
3.期刊论文阎英.刘伯红.张林第二代数字广播电视系统前向纠错编码硬件实现研究-电子技术应用2009,35(10)
分析了DVB-S2中BCH码LDPC码的特点,给出了一种面向FPGA的BCH和LDPC码级联吗编码器的实现方案,并采用Verilog HDL语言在Virtex 4 xc4vlx60芯片上实现了编码器的设计.设计中BCH码主要由移位寄存器构成,LDPC码则采用多个BlockRAM存储校验位,实现了与同一信息位关侠的所有校验位的并行处理,提高了编码速度.综合结果表明:该编码器的吞吐量约为64.30 Mb/s,在占用资源较少的情况下满足了DVB-S2标准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