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2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30例临床观察报告

1 临床症状 临床 主要表现为 胃痛 胃胀 ,l . 2 E 苦烧心 , 嗳气
吞酸 , 恶心呕吐。 两组症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 0o ) 详 P> .s 。
见表 2 。 表 2两组症候对 比情况
症 状 治疗组例数; 百分比 对照组例数; 所占 所占百分比 合计 x检验 2
注 :r i : = . , < .5 两组差异明显。 (i t U 24 P O , d) 7 0
T D对老年 眩晕患者椎 、 C 基底动脉检测分析
兰 俊 香
( 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 云南
个 旧,6 00 6 10 )
【 摘要 】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C ) T D 对老年眩晕患者椎 、 基底动脉检测诊断价值 。方法 ; 6 例 老年眩晕患者 , 用德 对 0 利
国 E E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查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 M 观察收缩期血流速度 ( p 、 v) 平均血流速度( m 、 V ) 搏动指数 ( I的 P) 变化。 结果 : 6 例中老年 眩晕患者 中 T D检测均以低流速为主 , p 3 c / 为 主要探讨对象。 在 0 C V <8 ms , 结论 :C T D具有准确 、 安全 、 无 创性 、 可重复性强等特点 , C T D仪频谱 图像清晰而 实用。
别探测 左 、 右椎 动脉 ( V R A)基底 动脉 ( A)选择 频 L a, V , B ,
谱的最 清晰图像进行分析 ,分 析收缩峰最高血流速度 v , p
[] 3 杨波. 经颅多普勒超声应用 和实践 [ ]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 J.
1 95 8: 9 . 9 , 1 0
平均血流速度 V 动脉搏动指数 P 值等 。 m, I
2 治疗组 : . 2 在对 照组 的基础上加用 中药 汤剂 口服 , 自拟
柴芍解郁汤和乌贝散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0例

柴芍解郁汤和乌贝散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lux gastritis, BRG),亦称碱性反流性胃炎,属特殊类型的慢性胃炎,约占慢性胃炎的12.3%[1]。
BRG是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不全及胃切除术后,引起十二指肠内容物胆汁、肠液和胰液大量反流入胃,削弱胃黏膜屏障功能,使胃黏膜遭到消化液的作用,产生炎症、糜烂、出血和黏膜上皮反应性变化等[2]。
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们采用柴芍解郁汤和乌贝散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病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4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门诊及住院患者,病程均超过半年。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轻重程度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1.2.1西医诊断标准:完整胃内镜检查发现黏液湖胆染同时伴胃窦黏膜糜烂和(或)中度以上充血并被证实存在病理性十二指肠胃反流者可诊断为BRG。
1.2.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制定。
(略)1.2.3中医在明确胆汁反流性胃炎诊断的基础上,选取辨证为“肝胃不和”患者。
1.2.4中医临床症,记录腹痛、腹胀、嗳气、吞酸、恶心、失眠、抑郁或烦躁等7项。
按无症状、轻、中、重分别记为0、1、2、3分,采用尼莫地平症状积分法。
2.治疗方法2.1 治疗组:给予柴芍解郁汤和乌贝散加减内服:炒白术15g 太子参30g 茯苓15g 当归15g炒柴胡12g 杭白芍20g 木香12g 枳实12g香附12g 郁金12g 合欢皮20g 砂仁6g后下金钱草12g 浙贝母15g 乌贼骨10g 甘草10g以冷水1000ml,浸泡30分钟,煎沸后10分钟,取汁600ml,分早中晚三次口服。
2.2 对照组:雷尼替丁:口服 150mg/次,2次/日,餐前或睡前服;多潘立酮10mg/次,3次/日。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观察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2例,口服莫沙比利、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治疗。
两组均30d为1个疗程。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62.50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胆汁反流性胃炎; 中西医结合; 中药2007年3月~2009年12月,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32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纳入标准参照《实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学》中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诊断标准[1]。
临床表现为持续性上腹部疼痛及饱胀,多与饮食无关,不为抗酸剂所缓解,频发恶心呕吐或反苦水,口干苦。
胃镜检查提示:可见黄色胆汁从幽门反流入胃窦,胃窦黏膜充血水肿,部分有胆汁附着,黏液湖柔软量中,胃镜诊断为胆汁反流性胃炎。
1.2 一般资料6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32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18~68岁,平均41岁;病程2个月~9年,平均35个月。
治疗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19~70岁,平均40岁;病程2个月~10年,平均34个月。
全部病例经胃镜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胆汁肠液反流和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临床表现有胃脘胀满或胀痛、嗳气、口苦或口吐苦水、纳差、嘈杂、恶心等症状。
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见表1。
1.3 方法对照组:莫沙比利(加斯清,日本制药株式会社,5mg/片,批号:H20030648)5mg,每日3次,口服;奥美拉唑(洛赛克,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20mg/片,批号:J20030105)20mg,每日2次,口服。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
基础方药组成:柴胡15g,白芍12g,茵陈蒿18g,黄芩9g,枳实15g,白术12g,姜半夏12g,陈皮12g,砂仁(后下)6g,鸡内金30g,甘草6g。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56例临床观察

[] 1中西 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 员会. 慢性 胃炎 中西医结 合诊治方案( 草案)J . []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04,05: 1 20 1()34 【] 2吴娅妮. 加昧六磨汤治疗胆汁反流性 胃炎伴 幽门螺杆菌感染疗 效观察[ ]河南中医 2 0 ,65 :1 J, 0 6 2 ( 3. ) [] 3陈玉 其. 中医药治 疗胆 汁反流性 胃炎 近况 []浙江 中医杂志 J.
[] 岩 , 4李 陈苏宁 , 李宇权 , . 等 四逆散对 胃排空及小肠推进功能影 响 的拆方研究 E]中华消化杂志,9 6 1()18 1 . J. 19 ,61:1 2 2
P OO , < .1差异有显著性。 说明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
等 具 有 调 节 胃肠 运 动 , 进 胃排 空 , 加 幽 门括 约 肌 紧 张 促 增 度, 防止胆 汁反流 ; 胡 、 柴 枳实合煎均 可明显增强 胃排空 及小肠推进功能 ; 适量芍药 与甘草合用 , 可降低迷走神经 的兴 奋 性 , 高 幽 门 括 约肌 的 张力 , 制胆 汁反 流 ; 黄 提 控 大
中西 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 胃炎 5 6例 临床 观察
程 爱 英
( 河南省鹤壁市第二人 民医院 , 河南
【 摘
鹤壁 ,5 00 482 )
要】 目的 : 观察中西 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 12 将 l 例胆汁反流性 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5 6
例, 口服多潘立酮 、 熊去氧胆酸 、 硫糖铝。治疗组 5 例 , 8 在对照组基础上增服中药。 结果 : 治疗组 总有效率 9 . , 6 % 对照组总有效率 8.%, 4 21
气滞 , 胃失 和降 : 柴胡 1 , 0g 枳壳 1 , 0g 炙甘草 9g 炒 白芍 , 1 , 8g木香 6 , 乌药 6g沉香 1 , g , 0g槟榔 1 , 0g 大黄 1 , 0g黄 连6, 吴茱萸 1 , g 黄芩 6 。 g 胆虚痰热犯 胃: g 炒黄连 6g枳 , 实 6g竹 茹 1 , , 0g 陈皮 1 , 2g 清半夏 1 , 0g茯苓 1 , 5g 炙甘 草 9 , 白芍 1 , 炒 g 8 吴茱萸 1 , g 柴胡 8 。中药 1 / , g g 剂 d 水 煎分 2次 温 服 。
半夏泻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2例疗效观察

半夏泻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2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 观察半夏泻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4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24例)服用小柴胡汤浓缩煎剂, 对照组(18例)口服奥美拉唑及吗叮啉,两组均21天为一个疗程。
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半夏泻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确切。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胆汁反流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属于一类特殊的慢性胃炎[1],反流的胆汁入胃导致炎症相关的各种黏膜病变,可以在胃镜指导下确诊。
本病除可致溃疡、出血、食管狭窄,反流的胃液尚可侵蚀气管、声带及咽导致慢性气管炎、声带炎及咽炎,反流的胃液被呼吸道吸入易引起吸入性肺炎[2]。
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上目前尚无安全有效的西药。
我国中西医肝病研究者近20多年来勤奋挖掘祖国医学的宝库,开发了一些预防和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有效的中药复方制剂,体现了中医药的优势。
笔者用中药制剂半夏泻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全部42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均在治疗前通过胃镜确诊为胆汁反流性胃炎,均检测肝胆B超以排除肝胆疾病,并行尿素酶快速试验。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24例, 男14例。
女10例;年龄29-58岁,平均44岁;病程1个月-9年。
对照组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27-59岁,平均43岁;病程1个月-10年。
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1.2.1 治疗组:给予半夏泻心汤浓缩煎剂(基本方:6g大枣、10g党参、6g 甘草、6g干姜、10g黄芩、6g黄连、12g法半夏),水煎,每天一剂,口服。
腹胀不适者可以再加入10g柴胡、12g厚朴、12g白术、12g黄芪。
上腹胀满拒按者可以再加入木10g香、10g神曲。
上腹疼痛者可以再加入15g乌贼骨、15g麦冬。
中药汤剂加减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疗效观察

中药汤剂加减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4-06-26T18:13:42.3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4期供稿作者:刘诒强[导读]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指由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造成胆汁、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在胃酸影响下,破坏胃粘膜屏障,导致的胃粘膜发生炎症。
刘诒强(广西浦北县人民医院 535300)【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汤剂加减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疗效。
方法:回顾我院自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间进行胆汁返流性胃炎治疗的102例患者病例。
依据临床情况随机分为中药汤剂加减治疗组(57例)和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45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进而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评价。
结果:治疗组治愈36例,好转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7%。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5%。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对症状的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中药汤剂加减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安全性高、无副作用。
其疗效作用对胃炎症状的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的推广。
【关键词】胆汁反流性胃炎中药汤剂加减治疗疗效分析【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4-0249-01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指由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造成胆汁、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在胃酸影响下,破坏胃粘膜屏障,导致的胃粘膜发生炎症。
现代中药汤剂具有保肝、利胆的作用,能够有效的降低胆酸、胆固醇的浓度,保护其胃黏膜不受损害。
本文回顾自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来我院进行胆汁返流性胃炎治疗的患者病例。
依据临床情况随机分为中药汤剂加减治疗组和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进而对中药汤剂加减治疗在临床上的价值进行探讨。
1、一般资料与方法1.l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自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间进行胆汁返流性胃炎治疗的102例患者病例。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观察

关键词: 胆汁反流性胃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di1 .99jin 10 .94 20 .50 1 o: 36 /.s .038 1 .090 .7 0 s 文章 编 号 : 0 .94 20 )0.950 1 38 1(09 .500 . 0 2
Cl ia s r a o o l lr f a ti sTr a e t m b n to o i c lOb e v t n fGa eux g srt e t d wih Co n i i i a n fTCM n M i a dW
L ogi Fn i qag QuQ Jn i H st unx Nni 02 , h a i ny C a g a i i i i g n o ilo ag , an g 301 C i Jn n a B pat G i n5 n
A s a tO jc v : b e ec n a yte c r e eto G l r u att t a d w t c m i t n o C n bt c: be t e O s v l i l h ue f c f a e x g s i r t i o b a o f M a d WM.Meh d 7 ae ee r i r icl l f ri e e h ni T to : 0 cssw r
te td wih c mb n to o r ae t o i ain fTCM n M , 0 c s sa o to r u t sen me iie, o sr e t i fe t Reul: 5. a dW 3 ae s c nr lgo p wi we tr dcn h b ev her e c . s t 9 0% wa h fe t e ste e ci v rt fte te t n r u ae o h rame tgo p,7 7% frte c n o n 6. o h o t lo e, P < 0. 5,8 3 r 0 4. 8% wa e ei naeHp lr aeo e te t n r u st l h mi t yoirt ft ame tgo p,5 3 h r 8. 3% frt o he c nr lo e。 尸 < 0. 5,s o n r e ttsia i ee c Co cuso Co o to n 0 h wigma k d sait l df r n e. n l in: mbiain o c n to fTCM n M sb te a nl M n te tn l rfx a dW i etrt n o yW h i r aigGal eu
疏肝健脾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2例疗效观察

采用 中药疏 肝健 脾汤 治 疗 胆 汁反 流 性 胃炎 4 2例 , 疗 效满 意 。现 报告 如下 。 1 资料 与方法 1 1 一般 资料 8 . 2例入 选标 准 者 为 2 0 0 5年 2月一 20 0 7年 2月消 化 内科 门诊 患者 , 有 胃脘 胀 痛 , 腹 均 脘 痞满 , 心 呕 吐 , 恶 口苦 纳呆 , 气 泛 酸 , 质 红 , 黄 嗳 舌 苔 或黄腻 , 弦数等症 状 , 随机分 为 两组 。治疗 组 4 脉 按 2 例, 男性 2 O例 , 性 2 女 2例 ; 龄 1 ~ 6 年 9 6岁 , 均 3 平 6 ±1 . 6岁 ; 程平均 3 4 1 3 22 病 . ± . 4年 。对 照组 4 O例 , 男性 2 O例 , 女性 2 O例 ; 龄 1 ~ 6 年 9 7岁 , 均 3 ± 平 6
胆 汁反 流性 胃炎 是 因 幽 门 括约 肌 功 能 失 调 , 十 二指肠 内容 物 ( 汁 、 液 、 液 ) 量 反 流 入 胃, 胆 肠 胰 大 反
查, 观察胆 汁 反 流 情 况 , 药 期 间 症 状 及 体 征 每 7 服 d 记录 1次 , 良反应 随时记 录 。 不
复刺激 胃黏膜 屏 障 , 而 破 坏 胃黏 膜 导 致 胃黏 膜 的 从 充血 、 肿 、 水 糜烂 及溃 疡 等炎 性 反 应 的疾 病 。近年 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0 ) 且两纽 1 内复发率 比较 , .5 ; 年 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 .5 。 P O0 )结论 : 中西 医结合 治疗本病 疗效 好 、 复发 率低 。
【 键 词 】 胆 汁反 流 性 胃 炎 ; 关 中西 医 结 合 疗 法 ; 逆 散 合 左金 丸 四
【 中图分类号】 R 5 .1 [ 2 63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 号] 1 7 — 5 X 2 1 }5 0 5 — l 6 2 9 1 ( 0 0 0 — 0 3 0
对照组各 1例 , 6 总共治疗9 周期 , 6 对照组用格拉斯琼 , 治疗组 用和 胃汤加敷脐散 ( 我科 协定处方 ) 结果 : 。 两组在发生呕吐 方面 比较 , 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 ( > .5 ; P 00 ) 而在发 生腹胀 、 痛、 泻方面 , 腹 腹 治疗组 明显 少于对照组 , 差异 有统计 学意义( < .5 。 P 00 ) 结
下。
22 治疗 组 .
在对 照 组 西 药治 疗 基础 上 , 用 中药 联
治疗 , 方选 四逆散 合左 金 丸 : 胡 、 柴 白芍 、 枳实 各 1 , 2g
黄连 、 甘草各6 , 吴茱萸 1 o g 加减法 : g 疼痛明显者加
8 例均 来 源 于2 0 —0 9 4 0 7 20 年我 院 内
1 临床 资料
11 一般 资料 .
川楝 、 延胡索各 1 ; 2 嘈杂者加百合 1 g 栀仁 1 , g 5 , 2g 呕 剧 者 加代 赭 石 1 , 姜 3g大 便 秘 结 者 , 大 黄 5g 干 ; 加
1 。剂 / , 0g 1 d 每周 6/, 周 。 7 服6 0 3 疗 效标 准与 结 果
科专 家 门诊 , 随机数 字 表法 随机 分为 两组 。 按 治疗 组 4 例 , 2 例 , 1例 ; 龄 2 一 9 , 均 ( 1 ± 2 男 4 女 8 年 l6岁 平 4. 2 1.) ; 03 岁 病程 半年 一 年 , 均 (.+ .) 。 照 组4 9 平 43 2 年 对 4 2 例 , 2例 , 1例 ; 龄 2 一 8 , 均 (06 1.) 男 4 女 8 年 l6岁 平 4 . ̄ 01
来 , 院采用 和 胃汤加敷 脐散 防治 胃肠道 反应 , 我 取得
良好效 果 , 报告 如下 。 现
助检查( 如影像学、 病理诊断依据 ) 等确诊 , 诊断符合 《 实用肿瘤 内科学》1 口 的相关标准 , 均采用D 方案[ C 2 1 给
予标 准治疗 。 1 一 般 资料 . 2 所 有 病 例 均 为 本 院2 0 年 1 至 09 月
究。
参 考 文 献
“ 呕吐”“ 、嘈杂” 等范畴。 主要病机为肝郁气滞 , 久则
1 】李 中国中西医结合临床全书[ . . 京 : M] 版 北 2 中医古籍 出 肝郁化热 , 肝胆失于疏利 , 横逆犯 胃, 胃失和降。 本观 【 恩. 版 社 ,99 6 2 19 :0 察 采用 四逆散 合左 金丸 治疗 , 中柴胡疏 肝理 气 , 方 黄
老 年 学 杂 志 , 0 ,2 增 刊 ) 12 13 2 2 ( 0 2 :3 — 3
( 稿 日期 :0 0 0 — 5 编 辑 : 铁 如 ) 收 2 1— 3 2 蔡
5 3
【 4 ]邱朝 晖, 曹奕. 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的关系 [_ 医学 ・ J 国外 ] 心
血管分册, 0 ,8 1 :- 2 12 ( )9 1 0 1
2 d 服满前2 ; 次/, 周 奥美拉唑( 山东方 明药业股份有
注 : 对 照 组 比 较 , < .5。 与 O0 P
34 两组 1 内复 发 率 比较 . 年
治疗 组复发2 , 例 占
大 学 出 版社 9 5 3 19 : 1
[ 5 ]张剑勇, 申, 林 谢韦, . 等 痛风性 肾病 的中医研究进展 f. J 中国 】
促 进 胃肠 收缩 蠕 动 ; 黄连 等 有 抗 H 作 用 ; p 白芍 加 甘 草 能 缓解 胃肠 平 滑 肌痉 挛 ; 吴茱 萸 驱 除 胃肠气 体 及
B G直接 与胆 汁反 流有 关 , R 因幽 门部 炎 性 水 肿 、
开放异 常 , 、 胃 十二 指肠动 力紊 乱 , 胃张力下 降 , 导致 胆 汁反 流入 胃, 破坏 胃黏 膜屏 障 ; 间接 可能 与 幽 门螺
腹部疼痛或痞满 、 嗳气 、 口苦 、 呕吐苦水 等 ; 胃镜检
查: 确诊 有 胃黏膜 炎 症 和 胆 汁 反 流 。 2 中 医辨证 标 ()
32 统计 学 方 法 .
所 有 数 据 以IS1 . 件 包 进行 S 05 软
准: 参照《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胃脘痛中肝气犯 统计学处理 , 。 。 以x 检验 胃、 胃热炽 盛两 证 , 同时 具备 2 主症 及2 次 症 者均 33 两组 临床 疗效 比较 见表 1 个 个 _ 。
可 纳入 。 2 治 疗方 法
表 1 两 组 临 床 疗 效 比较 ( ) 例
2i 对照组 .
单纯 采用西 药治疗予克 拉霉素 ( 湖北广
治疗 组 对 照组
4 2 2 2 4 1 2 4
8 7
9 1 1
3 1 0
9. 29 7. 62
济药业股 份有限公 司 , 国药准字H 05 59 ). 2 0 77 00 次 , 5
第 l 卷 第 5 6 期
V0 . 6 1 1
No5 .
中莲药导般
Gud n o r a fTrdto a i e e Me ii e a d P ama y iig J u lo a i n l Chn s d 1 卷 第 5 6 期
V0 . 6 11 No .5
中莲药 导救
Gudn o r a f T a iin l C i e e i ig J u n lo rd t a h n s Me iie a d h r c o d cn n P ama y
21 0 0年 5月
31 疗 效标 准 .
参 照 国家 中医 药管 理局 《 医病 证 中
岁 ; 程半 年一 年 , 病 8 平均 (. 2 ) 两组 在性 别 、 4  ̄ . 年。 2 4
年龄 、 程方 面 比较 差 异无 统 计学 意 义 ( 00 )具 病 .5 ,
有可 比性 。
诊断疗效标准》I 定。 【 。 制 临床治愈 : 主症和次症全部消 失, 胃镜 复查 胃黏膜 正常 , 汁反 流 消失 ; 胆 显效 : 主症
胃肠道 反应 是肿瘤 患者 在化疗 时最 常见 的不 良 副反 应 , 主要包 括 恶心 , 吐 , 欲减 退 , 呕 食 腹胀 , 痛 。 腹
1 临床 资料
11 纳入 标 准 .
所 有患 者均 由临床 症状 、体 征 、 辅
腹泻等I新一代镇吐药如格拉斯琼等止吐效果 良 , l 】 。 好 但是对食欲减退 、 腹胀 、 腹痛 、 腹泻等无改善 , 近年
和次 症 明显 改善 , 胃镜复 查 胃黏膜 炎症 明显减 轻 , 胆 汁反 流 明显减 少 ; 有效 : 主症 、 次症 好转 , 胃镜 复查 胃 黏膜 炎症 及 胆 汁反流 有所 减轻 ; 效 : 无 症状 及 胃镜 复
查无 变 化 。
1 诊 断 标 准 ( ) 医诊 断标 准 [ 临 床 症 状 : . 2 1西 2 1 : 上
5 %; . 对照组复发7 , 3 %, 4 例 占2 . 治疗组复发率 明显 3
低于对 照组 (< . ) P 00 。 5
4 讨 论
清, 胃气和降, 则痛呕 自止 , 诸症悉平。 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表明: 柴胡可增加排泄胆汁 , 配合 胃动力中药则能降低十二指肠紧张度 枳实能 ;
Ma 2 09 v.0
中西 医结合 治疗胆 汁 反流性 胃炎4 例 临床观 察 2
王 兆 榜
( 口县 中 医院 , 南 洞 湖
洞口
4 20 ) 23 0
[ 要 J 目的 : 察 中 西 医结 合 治 疗 胆 汁反 流 性 胃炎 的 疗 效 。 法 : 8  ̄ 本 病 患 者 随机 分 为 两 组 各 4 N , 疗 组 采 用 中 摘 观 方 将 4, J 2 治 西 医 结 合 治 疗 , 照 组 采 用 纯 西 药 治 疗 。 果 : 有 效 率 治 疗 组 为9 . , 照 组 为7 . , 组 比 较 ,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 对 结 总 29 对 % 62 两 % 差 P
胆汁 反流 性 胃炎 ( R 是 由幽 门括 约肌 功 能失 B G) 调导 致 的一 种 特 殊性 胃炎 , 情 反 复 难 愈 I 中医无 病 l l ,
限公 司 , 国药准字H 0 36 7 )0 ,次/, 20 37 )2 次 2 d 前2 m
周 ,次/, 服 4 ; 丁 啉 ( 安 杨 森 制 药 有 限公 1 d续 周 吗 西
连清泻 肝 胆 胃火 , 为 主药 ; 共 白芍 敛 阴和 营 , 肝 止 柔 痛 , 柴 胡调 达肝 气 而 防伤 阴 , 实理 气 解郁 , 热 助 枳 泄
【 2 ]贝政平.2 0 内科疾病诊 断标准【】 京 : 30个 s一E 科学 出版社 ,
1 8: 26 99 2 —22 7
破结 , 与柴胡为伍 , 一升一降 , 加强调畅气机之功 , 又 助黄连苦降破结 ; 少佐辛热疏利之吴茱萸 , 一防黄连 苦寒之凉遏 , 又可人肝镇逆 , 下气止呕 ; 甘草益脾 和 中 , 和 诸 药 。 药合 用 , 肝 胆 疏 泄 正 常 , 邪 得 调 诸 使 火
司, 国药 准字 H1 9 0 0 )0m / ,L / , 6 。 0 1 0 3 1 g次 3 ̄ d 服 周
相对病名 , 可归 属 于 “ 胃脘 痛 ” “ 、呕吐 ” “ 、嘈杂 ” 范 等 畴 。 者 采 用 中西 医结 合治 疗 4 例 , 效 较 好 , 与 笔 2 疗 并 单 纯 西 药治 疗 的4 例 进 行 临 床 对 照 观察 , 2 现报 告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