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观后感
《圆明园》观后感(10篇)

《圆明园》观后感(精选10篇)《圆明园》观后感(精选10篇)圆明园由圆明、长春、万春三圆组成,始建于46年代。
这是一个皇家园林。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
下面是精心收集的《圆明园》观后感(精选10篇),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今天我看了《圆明园》这部电影,看完后我感到无比的惋惜和愤怒。
圆明园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在众多园林中鹤立鸡群,聚集了天下的风景名胜,将中西建筑风格融为一体,还集中了华夏民族五千年来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它的存在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可是,这样一座有着一百五十多年历史的皇家园林,却在英法联军的一把火被烧成一片废墟。
当我看到“那些侵略者见到园中的奇珍异宝都惊呆了,疯狂地将贵重物品据为己有”的片段时,我的肺都快气炸了,我们这个拥有黄河、长江和万里长城的民族,这个拥有亿万铮铮铁骨儿女的民族,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灰烬……看完影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小小心灵受到无比的震撼,为了中国的繁荣富强,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学好本领,努力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奉献一份力量!今天,老师给我们看了《圆明园》的纪录片。
灯熄灭了,我斜斜地靠着椅背,一副悠然的模样。
看着一个奇迹,一点点成形,一点点成长,直至消灭。
灯重新翻开的时候,我猛然间发现,自己的右手竟一直是呈握拳状的。
不很长的指甲,早已在掌心留下了五个深深的红印。
有一些仇恨,我们真的不应该忘记。
有一些仇恨,我们必须放在心底,以另一种骄傲,另一种自豪,去宣泄我们心中这一份传承的仇恨。
仇恨是无法用血液来记忆的,真实的画面给人的印象会异常的深刻。
圆明园不应该被重建,有一个地方存放着,一个名族的仇恨与屈辱,不是很好吗?这一部纪录片所投入的巨资很值得。
他假设唤醒了中华民族心中的仇恨。
这无法被血液所传承的仇恨。
怎样的巨资都是物超所值的。
只是我不知道,在看见画面里的消灭那么残酷的进展的时候,我为什么可以听见笑声,不是一声,是一小片带着令人心痛的爽朗的笑声。
圆明园观后感10篇

圆明园观后感10篇圆明园观后感篇1曾经去过圆明园,满目所及只有一片废墟,残缺的大水法孤独地伫立在那里,依稀想提醒人们它的旧日辉煌。
的确,从1709年初建时,历经康雍乾三朝盛世,圆明园是中国最为繁华旖旎的存在。
请您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造一个梦。
用雪松做骨架,披上绸缎,注满宝石,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黄金,施以脂粉。
请诗人出身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添上一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
请您想象一个人类幻境中的仙境,其外貌是宫殿,是神庙。
这是维克多·雨果1861年写下的,也是电影《圆明园》开头的篇章。
整部电影从开头到结尾,贯穿其中的是惊叹与愤怒,惊叹于圆明园的巧夺天工,愤怒于英法联军的残暴,将这样珍贵的人类文明毁之一炬。
而愤怒之后,更多的是思考。
我们曾经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财富,我们曾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我们曾经也应该一直是世界上最聪慧的民族,正因如此,我们才得以建造汇集人类智慧的圆明园。
但当我们站到制高点时,我们开始固步自封,陶醉于既得的一切,丰饶富足,衣食无缺。
我们的耳朵开始听不见声音,我们的眼睛看不见改变,我们的心,再也容不下外部世界的一丁点缓慢却一直持续的进步。
而或许这,正是当英法联军的大火焚烧圆明园时,我们无力阻止的原因。
而造就这一民族性的或许更多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封建制度。
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缔造了第一个统一帝国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也随之建立。
朝代几经更迭,这一制度却从未改变,并不断加强。
所谓物极必反,封建制度在经过不断的发展之后,到明清达到顶峰,也开始了它的衰弱。
“大清帝国好像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她之因此在过去的一百五十年中没有沉没,仅仅是由于它的体积和外表。
但,一旦一个没有才干的人在甲板上指挥,就不会再有纪律和安全了。
”影片中这样评价大清帝国的覆灭。
我们无可否认,帝国的命运都掌握在皇帝的手里,而一旦帝王没有足够的眼光与才华驾驭这个帝国,面对列强的侵略,我们唯有叹息。
圆明园观后感的作文(优秀9篇)

圆明园观后感的作文(优秀9篇)圆明园观后感的作文篇11860年10月18日——我们应该铭记于心的日子,因为在历史的篇章上,这是帝国主义火烧圆明园的日子。
圆明园的毁灭,即见证了帝国主义的伤天害理,令人发指的罪证,也证明了那时清朝的腐败和“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看了学校的《火烧圆明园》的记录片后,我感受颇受。
闭上眼睛,我好似看到了近160年前那火烧圆明园的场面,也看到了法国和英国这两个强盗在肆无忌惮的犯着罪恶。
我可以听到他们在骄傲的笑着,笑着他们的胜利,笑着他们的伟大,笑着中国的腐败。
对于圆明园,我是心存骄傲的。
不管它曾经是否被帝国摧毁,也不管它现在是如何的面目!但是可以说,它集我国几千年优秀造园艺术之大成,把我国古典园林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当年,凡目睹过其盛况的人,都说它确实是好。
一些西方人,对中国园林刮目相看,也正是从圆明园开始的。
总之,圆明园为我们这个文明古国赢得过荣誉,曾经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我想,圆明园的毁灭。
不仅是令中国所有人民所羞辱的,也是令全世界,令全人类所叹息的,也是历史上的一大遗憾。
我想,现在的英国和法国应该抱有抱歉之心了吧!毕竟他们的做法实在太过分,太可恶了!可是,网上的一条消息,彻底把我震撼了:对于圆明园一事,帝国中有的没有记载,有的甚至是庆祝胜利之类言语。
他们这般的自我吹嘘,我真的被震撼了。
他们难道不该觉得在圆明园一事上,他们的做法可耻之极吗?没有记载,这不是小人的做法吗!敢做不敢当,这不是和当年日本对于二战时的残暴行为不以承认的可耻做法一样吗!是呀!那毕竟已是历史,是不可改变的。
现在我们应该做的就是不要再让这篇历史在以后重演。
我们要把这篇羞辱的历史铭记于心。
成为我们加油的指引标。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有责任为了以后中国美好的将来奋斗。
从现在努力,为了新中国,为了历史不再记录像火烧圆明园这样的屈辱史!我们应该有奋斗的决心。
来!为了中国的以后,我们一定会“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我们努力奋进吧!圆明园观后感的作文篇28月11日,我有幸游览了享有“万园之园”美誉的圆明园。
圆明园观后感

圆明园观后感圆明园观后感篇1我是个多愁善感的女生,和多数同学一样,我很不愿意观看有关中国近代屈辱历史的电影。
可是,老师偏偏带我们去看了一部名为《圆明园》的影片。
电影《圆明园》描绘的正是我们不忍回首的一段耻辱历史:第一次战争时期,英法火烧圆明园,世界上最壮丽辉煌的皇家园林——圆明园顷刻之间化为灰烬……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与颐和园紧相毗邻。
它始建于康熙46年,到清乾隆9年,历经41年,基本建成。
此后的嘉庆、道光、咸丰三代一直在扩建。
圆明园由圆明、长春、万春(绮春)三园组成,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占地5200余亩,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是一座大型皇家宫苑。
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
在这些建筑中,除具有中国风格的庭院外,长春园内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被誉为“万园之园”。
清王朝修建这样一座规模空前的园林,一是为了满足皇家穷奢极欲的享受,二是为了向万国来朝的番邦外国盛陈天朝威仪,展示帝国尊严。
然而,有人不请自来了。
他们就是来自号称文明、自由和绅士之国的英吉利和法兰西的英法联军。
只不过,他们不是带着礼物来朝贡的,而是举着枪炮、端着刺刀闯进来的。
这是一群不折不扣的强盗,他们把园中能拿动的东西统统抢走。
车拉人扛,实在搬不动的就一律毁掉。
最后,竟公开宣布要“文明”的把它烧掉。
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万园之园成了一片废墟。
熊熊大火中,康熙皇帝的北国江南顿成好梦一场;熊熊大火中,多少奇珍异宝化为乌有;熊熊大火中,龙的传人只能泪水涟涟,无言以对。
熊熊大火,照亮了强盗峥嵘的狞笑,更使大清的外强中干暴露无遗。
从此,国无宁日,厄运连连。
昔日的文明帝国沦落成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东亚病夫。
圆明园的一把火,留给我们的是一个民族的不尽的痛楚,更昭示了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那就是——落后就要挨打!转眼150余年过去了,历史已经进入21世纪。
圆明园观后感【精彩10篇】

圆明园观后感【精彩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lan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圆明园观后感【精彩10篇】《圆明园》讲述了1860年8月份,英国和法国联合侵犯我们的首都北京,并到圆明园内把各种奇珍异宝统统掠走,最后竟用大火将圆明园化成灰烬。
《圆明园》观后感(精选15篇)

《圆明园》观后感(精选15篇)《圆明园》观后感1今天下午,我看了老师推荐的一部电影《火烧圆明园》。
这部电影讲了1852年,出生官门,颇具姿色的被选入宫,册封为贵人。
但因所属的叶赫那拉与爱新觉罗家族有宿怨,而未能得到帝的注目。
苦思近身之计,终以一曲小调吸引咸丰,进而博取宠幸。
以后,聪明伶俐的,经常伴随在皇帝身旁。
一年后,玉阑因生子载淳,被咸丰封为懿贵妃,在宫内的地位已于皇后相仿。
此时,清王朝内忧外患,危机四起。
英法联军进攻广州、天津、后直达北,朝廷上下一片混乱。
咸丰采纳懿贵妃主张,命僧格林沁亲王率兵御敌。
八里桥一战,清兵败北,参战将士全部阵亡。
咸丰即率嫔妃及大臣肃顺等逃往热河行宫,留弟弟恭亲王——在京与洋人谈判。
热骄横不可一世的英、法联军欺其昏庸,仗着洋枪洋炮攻入京城。
整个电影将咸丰皇帝的软弱昏庸与大臣的腐败无能和百姓的愚昧无知结合在一起,在洋人队伍的侵略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电影也为我阐明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闭关锁国不吸取先进的经验就要被人家欺负。
盲目的自大,才是自取其辱的主要因素。
这部电影记录下的是我们国家曾经的屈辱史,那么好的万园之园被付之一炬。
可见当时的大清帝国是怎样的腐朽不堪。
作为新中国新时代的我们,要牢记这些耻辱,要好好学习,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让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巅!《圆明园》观后感2今天我和妈妈看了《火烧圆明园》,我们的心像泉水一样,流露出可恨、气人、难过的瞬间。
圆明园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是一座宝库,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和美术馆,有许多珍宝、书籍和杰作。
蕴含名人字画、金银首饰等珍贵文物,浓缩古代文化精华。
圆明园也是一个奇葩的花园,有数以百万计的珍稀花卉和树木。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皇帝和慈禧却逃之夭夭,只剩下一座空城和手无寸铁的百姓。
残暴的敌军很快进入圆明园,抢劫后下令焚烧,理由是看守公园的大臣不让他们进去抢东西。
三四千英军在公园各处放火,大火三昼夜不熄,烟云长时间笼罩北京。
《圆明园》观后感(集合15篇)

《圆明园》观后感(集合15篇)《圆明园》观后感1中秋,是一家团圆的日子,而在这个重要的节日里,我去看了圆明园国宝及南北朝佛像展。
圆明园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占据。
不过,在中华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圆明园的国宝:十二兽首已经有七个与祖国妈妈团聚了。
今天,我将去一睹其四大兽首的风采。
一进去,四大兽首便出现在我的眼前:聪明伶俐的猴首、亲近和蔼的猪首、威风凛凛的虎首、端庄大气的牛首,瞬间让我耳目一新。
这些国宝多么有气势,完美的体现出了我们祖国的强大。
我看着这些兽首,不禁想起当年圆明园被毁的场景。
强盗们是多么可恨啊,夺走了我们国家的国宝,拿不走的甚至还往地上砸。
我为当时的中国感到惋惜,为什么不强大一点,保护自己的领地?虽然现在国家已经强盛,但失去的圆明园再也回不来了。
想到这里,我的鼻子有一点酸,双眼也有些模糊。
我强忍着泪水,不让它流出来,但两滴晶莹的泪珠还是从我的脸颊上划过,四大兽首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仿佛也在为圆明园惋惜。
我继续走着,任凭泪水贴在脸上,好奇心驱使着我,去看看南北朝的佛像。
我在想,南北朝的佛像和现在寺庙里的佛像一样吗?难道也是一个头顶上戴“首饰”的金佛祖爷爷吗?当我看到它的真面目的时候大吃一惊:石灰石质的材料,长得各不相同,有的还缺胳膊少腿……这可真是惨不忍睹啊,真的.是我国的佛像吗?在我震惊时,忽然瞟到了漠白玉思维菩萨的介绍:菩萨坐在圆形高座之上,正陷入沉思之中,将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静坐思维的场景表现的极为真实感人。
菩萨肥硕丰满,前额宽厚,颊腮圆润,细腰丰臀,两足肥厚得体,具有典型的唐代艺术风格特点,代表了当时石刻艺术的最高水平。
我非懂似懂地又看了看那座菩萨像,它左腿抬起,左手撑着脸,双眼微闭,正陷入沉思之中。
这时,我在真正看懂了这个菩萨,它刻画得是多么的生动,不仅仅是正面,还有它的侧面。
我还仔细地看了看其他的菩萨像,如贴金彩绘佛三尊造像、佛立像、菩萨立像等等。
展览看完了,但中国人的国家精神还在继续,以国宝来唤醒人们对文物的保护意识。
写圆明园的观后感5篇600字

写圆明园的观后感5篇600字乾隆时期, 一个西方贵族出访中国, 准备与中国联盟, 乾隆却说:“我们是天朝大国, 不必和西番联盟, 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写圆明园的观后感, 盼望你喜爱。
写圆明园的观后感1今日我观看了爱国主义电影〈火烧圆明园〉后心情久久不能安静下来.我想当可恶的八国联军即将把这座万园之园的烧毁时清朝政府哪里去了?为什么没有一个中国人站起来奋起抵抗呢?从影片中我了解到圆明园是万园之园它是人类最壮观﹑最壮丽﹑保藏最多无价之宝的园林.圆明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有精致的的楼台亭阁还有价值连城的历史文物.令我引以为荣……可这一切都不存在了.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联军发动了震惊世界的火烧圆明园事务他们疯狂的掠夺园里的宝贵瓷器﹑珠宝玉器﹑经典书卷甚至还在大庭广众之下拍卖这些赃品为了销毁罪证他们用一把大火把圆明园烧了整整三天三夜大地在颤抖人们在哭泣闻名遐迩的_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变成了一片废墟……看到这里我心中的怒火油然而生对这群帝国列强咬牙切齿!此时此刻我们看到圆明园只剩下几根残缺不全的大石柱孤零零的躺在那里了.这是中华民族的耻辱全部炎黄子孙都为此感到痛心.为什么帝国列强敢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_科技_历史的国度上这样肆无忌惮的践踏_破坏?为什么我们的祖国这样懦弱?我觉得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致使我们国家科学技术落后国家贫困民不聊生.而外国人有洋枪洋炮一个顶俩清政府无力反抗又不敢反抗.以致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同等条约.这是多么的可恨可悲啊!写圆明园的观后感2〈火烧圆明园〉讲解并描述了十九世纪中叶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国耻.八国联军侵入中国英法联军进逼北京清王朝昏庸无能咸丰帝置百姓安危于不顾率嫔妃及大臣避居承德英法联军仗着洋枪洋炮攻入北京城这些骄横野蛮的强盗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他们将圆明园抢劫一空之后为掩盖滔天罪行纵火焚毁了这座闻名遐迩的“万园之园”.看着熊熊大火我的心在悲惨为清政府的无能悲惨为失去中国人心中的天堂悲惨为失去祖国的文化而悲惨.看着熊熊大火我的心就像油煎一样痛恨消灭圆明园的强盗痛恨消灭圆明园的英法联军痛恨使圆明园消灭的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看着熊熊大火我恨不得冲上去把大火熄灭恨不得把这些可耻可恶的强盗们赶出去恨不得去问问清政府当时你们到哪里去了??可是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火烧烧烧……这把火烧毁世界上建立时间最长的皇家园林这把火烧毁了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这把火烧毁了世界上建筑景观最多的皇家园林.这把火烧毁了世界上最宝贵的皇家园林这把火烧毁了……我要问一问侵略者你们凭什么在中国的土地上烧杀抢掠?你们凭什么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八道?你们凭什么……?此时此刻我知道答案了:落后就要挨打.我们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我们清政府的闭关自守我们清政府的傲慢自满让我们中国成为了一个落后的国家成为了一个任人欺凌的国家成为了一个东亚病凋.梁启超曾说过“少年智那么国智少年富那么国富少年强那么国强少年独立那么国独立少年自由那么国自由少年进步那么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那么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那么国雄于地球.”此时此刻我知道这把火可以烧毁闻名遐迩的圆明园却烧不毁侵略者的滔天罪行烧不毁中华民族的仇恨更烧不毁中国人民的勤劳与才智!做为少年的我们应当”加倍努力地学习真本事长大以后为中国的旺盛兴盛_为保卫自己的家园奉献自己的一份力气再也不让任何侵略者踏进中国领土一步!写圆明园的观后感3在大清时代, 中国曾有过一座闻名遐迩的皇家园林, 它就是圆明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明园》观后感
——勿忘国耻
今天近代史课上终于看了《圆明园》。
圆明园,可以说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吧。
其建筑面积之大,做工之精美,里面又珍藏了那么多的奇珍异宝,本来应该成为人类一份宝贵的财富,就在英法联军的大火之中,毁于一旦了。
真是令人惋惜。
《圆明园》这部电影,高清晰度地还原了当时圆明园的建筑、景色,甚至建园、扩建、被毁坏的过程。
三维技术的应用更让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真实的演员运用精确的数字给我们讲述了圆明园——这个华丽的皇家园林的方方面面,甚至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看完以后,我原来的很多看法被改变了,国人确实应该居安思危。
那片废墟,不必重建,应该保留。
康熙,是个对科学很有研究的皇帝他的天文和数学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水平。
这让我很惊讶,也很佩服他。
他或许已经感受到,科学的力量,但他身处离宫,不会想到科学对大清帝国意味着什么。
可是,大清的中流砥柱——官员们,都不把科学放在眼里,都认为,农业文明才是基础。
也许,也正是这种愚昧的态度,开始使大清停止了进步,甚至倒退吧。
不管是什么时候,乐于学习的心总是不能丢的吧。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退步。
一定是没有错的。
我原以为雍正不是个很好的皇帝,至少在印象中,他的父亲——康熙,他的儿子——乾隆,更辉煌一些。
可是,电影告诉我,雍正是一位勤奋并且意志坚强的君主。
他几乎是靠着自己的一己之力支撑着这个庞大的帝国,使之不倒,使之发展。
他的勤奋程度令人惊讶,以至于需要靠所谓的“仙丹”来提高精神,最后也极有可能是服用仙丹中毒而死。
雍正一即位就扩建了圆明园,并且亲自参与了设计。
他对这个园林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不仅是因为这是父亲康熙赐给他的园林,我想更重要的还是因为一次赏花,康熙看到了灵巧的弘历,心灵上一下子得到了极大的安慰,间接地帮助胤禛“拿到”了帝位。
于是,他对圆明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使圆明园得到了5倍于原来面积的扩建。
我想,一个好的领导者,光是自己勤奋是没有用的,能够有效的配置资源,有广阔的视野,才更能把事业经营好吧。
同样,乾隆一即位,对圆明园进行了9年的扩建。
作为一个掌握着世界三分之一财富的君主,他烦恼的是怎样花钱。
他为圆明园“添置”了一座具有欧式园林建筑——“西洋楼”和西方的景色,而只是为了取悦自己一位信奉伊斯兰教的妃子。
他把苏州园林都“搬”进了圆明园,这是多么难以想象的一件事啊,这会使圆明园增色多少?!至此,圆明园成为了一
座占地600个足球场的旷世园林。
圆明园中庞大的建筑开始与周围的环境不协调,圆明园一直追求的和谐境界正在丧失。
处于深宫中,不能过普通人生活的皇帝在圆明园中修建了一个小城,由太监、宫女们扮演各种角色,商人、工匠、士兵,甚至小偷,皇帝化装成文人混在人群中,几乎不被察觉。
这个帝王家族通过这种怪诞和扭曲的方式,来享受作为普通人的“快乐”。
这是不是有些悲哀?
一位西方传教士——郎世宁,在影片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他是宫廷画师,在中国呆了50年。
我们可以从他的口中,了解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皇帝和圆明园。
他主持设计了圆明园中的西洋花园。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在影片中的一句话,“太监和官员很麻烦,他们的权力很大,使得效率很低”。
俗话说,一个中国人是龙,一群中国人是虫。
恐怕这话不无道理吧。
当时的圆明园还被欧洲竞相模仿。
可乾隆并不知道,大清帝国正在处于停滞甚至倒退的状态。
西方国家正通过工业革命,蒸蒸日上。
阴谋,也同时在谋划。
康熙皇帝对天朝的过度自信和咸丰皇帝的昏庸,实实在在地“葬送”了天朝的疆土和未来。
西方人用枪支和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打入了北京城,天朝没有一点喘息的机会。
清军的不堪一击也许是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曾经的铁马将士,勇敢的士兵,纷纷倒在了洋人的枪炮之下。
在蒙古骑兵最后的挽歌“奏响”的时候,咸丰皇帝竟然在悠闲的沐浴,这是何等的讽刺。
英法联军终于是看到了圆明园,他们惊叹于它的豪华。
人性中的贪婪在他们心中滋生,能拿的拿,不能拿就毁坏。
最后,为了给后人留下所谓的“证明”,为了在谈判中处于有利地位,他们放火烧了那个举世瞩目的圆明园,在我看来,他们留下的是罪证而不是勋章。
就连大文豪雨果都说:“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这一奇迹已经荡然无存。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掠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一场对圆明园的空前洗劫开始了,两个征服者平分赃物,然后他们手挽着手回到了欧洲。
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格兰。
”现在,大英博物馆、法国国家博物馆,甚至美国的博物馆在展出着原本属于圆明园的文物。
我看的时候心里真不是滋味。
落后,就是要挨打呀!勿忘国耻!
圆明园,见证了大清帝国的昌盛与衰败。
历史是不可改变的,我们在惋惜这一盛世园林被摧毁之时,更应该铭记这一教训。
这部电影是一个很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然而,我不禁想到了一种“激进”的爱国主义行为。
去年英国首相卡梅伦一行访华,他在北大的演讲结束后,有一个提问环节。
北大学生的第一个问题是:“作为英国的领导人,您能从中国的模式中学到什么?”卡梅伦略微思考了一会,“首先是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北大学生反应
异常强烈,热烈的掌声一度打断了他的发言。
这件事被一条微博的发帖者评论为:这个问题就好像在问,你从我家刚脱贫新盖的金碧辉煌中能学到点什么?
另一个极端的例子也发生在北大。
14年前美国总统到访演讲,提问环节同样充满了火药味。
这些例子是“激进爱国”的一个方面。
这些做法,恐怕不妥吧。
而我想从这个方面说明的是,当我们不够强大的时候,总喜欢把自信建立在对别人的否定上,就好像康熙皇帝不屑洋人互通有无的建议,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一样。
成长起来之后,自信应该建立在做过什么之上。
时刻都不能忘记谦虚。
勿忘国耻,居安思危,不卑不亢,谦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