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挤出发泡中_熔体破裂_现象分析
熔体破裂现象

发生条件
高剪切速率
当聚合物熔体在管道或模具中受到高剪切速率时,容 易发生熔体破裂。
低粘度
低粘度的聚合物熔体更容易发生熔体破裂,因为它们 更容易受到剪切力的影响。
温度敏感性
温度变化可能影响聚合物的粘度,进而影响熔体破裂 的发生。
影响因素
聚合物类型
不同聚合物对剪切应力的响应不同,可能导致 不同的熔体破裂行为。
同时,数值模拟还可以用于优化实验设计和预测材料性能等方面。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化学反应
熔体破裂现象在某些化学反应中起到促进反应的作用。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以使反应物更好地混合和接触,提高反 应效率和产物收率。
药物制备
在药物制备过程中,熔体破裂现象可以用于改善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可以将药物中的杂质去除,提高药物的纯度和药效。
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食品加工
03
熔体破裂现象的数学模 型
流体力学方程
01
Navier-Stokes方 程
描述流体运动的基本方程,包括 流体的速度、压力和粘性等物理 量。
02
03
连续性方程
动量方程
描述流体质量守恒的方程,用于 确定流体的密度和速度之间的关 系。
描述流体动量守恒的方程,用于 确定流体的压力、粘性和加速度 之间的关系。
的行为。
流体的湍流特性
湍流的定义
湍流是一种高度复杂的流动状态,其中流体的速度、压力和涡旋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有随机 变化。在湍流中,流体的运动不再遵循牛顿定律,而是表现出高度的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 。
湍流的产生原因
湍流通常由流体内部的各种波动和涡旋相互作用而产生。这些波动和涡旋在空间中不断产 生、发展和消失,形成了湍流特有的复杂结构和运动模式。
提高发泡聚丙烯熔体强度的研究进展

聚丙烯(PP)泡沫塑料是20世纪70年代初开发的一种新型材料,它除具有一般发泡制品已知的特点外,还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耐应力开裂性能及较高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而且具有良好的可回收性,有利于环保。
所有的这些特点使得PP泡沫塑料在汽车、包装、日用品和结构材料等各个领域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目前,国外少数国家如美国、德国及意大利等已经实现了PP泡沫塑料的工业化生产。
我国近些年才开始PP泡沫塑料方面的研究,至今技术仍不成熟,工业化生产还处于起步阶段。
1 PP发泡中的普遍问题PP发泡研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PP为结晶性聚合物,结晶度较高,在温度到达结晶熔融温度后,其熔体粘度迅速下降,使发泡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很难保持住。
因此如何提高PP的熔体强度是其发泡成型中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2 提高PP熔体强度的方法为了解决PP的发泡问题,必须改善PP的熔体强度。
目前主要有下列4种方法,即采用高熔体强度PP(HMSPP)、PP部分交联、PP共混改性、PP/无机物复合材料。
2.1 采用HMSPP分子中含有支链结构的PP即为HMSPP。
HMSPP的熔体强度一般是普通PP的1.5-15倍。
长支链结构改变了普通PP所具有的应变软化的特征,改善了PP在加工过程中的缺陷。
20世纪90年代,HMSPP在发泡成型方面的优势开始显现。
1992年,J.J. Park等采用HMSPP进行发泡成型研究,发现HMSPP可以有效阻止气体流失,减少泡孔合并,提高PP泡沫塑料的体积膨胀率。
2002-2004年,H.E. Naguib等研究发现,在使用CO2和异戊烷作发泡剂进行挤出发泡时,HMSPP所得制品与线性PP相比,泡孔密度小,泡孔合并现象少。
2006年,Y.Masayuki等在研究中指出,HMSPP的拉伸粘度明显高于普通PP,熔体强度提高。
2007年Hee-Soo Kim等用不同分子量的马来酸酐对PP进行接枝然后进行后处理,发现在一定范围内,PP的分子量越高,接枝后PP的热稳定性越好,熔体强度提高。
聚丙烯管材挤出成型故障的排查

聚丙烯管材挤出成型故障的排查(3)螺杆温度太高.应适当降低.?内壁I凸不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1)螺杆转速太快.应适当减慢.(2)螺杆温度太高.应向螺杆内通人冷水或冷风,适当降低螺杆温度.l故障排查I?表面划痕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1)口模内壁有残存余料.廊清理机头,去除存料.(2)模15碰毛.应去除毛刺,研磨修光.聚丙烯管材挤出成型故障的排查?外壁毛糙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1)机头温度太低.应适当提高.(2)冷却定型环供水量太多.应适当减少.(3)原料内混入杂质.应清洁原料或换用新料.(4)定径套上粘附杂质.应清除杂质或调换定径套.?局部托薄透明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1)机头温度太高.应适当降低.(2)冷却定型环供水量太小.应适当加大.●?管壁太厚或太薄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1)牵引速度太快或太慢.应适当控制牵引速度.(2)挤出量太大或太小.应适当调整挤出量.?内壁不光滑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1)芯模上粘附了杂质或光洁度太差.应清除杂质或提高芯模的表面光洁度.(2)气塞橡皮不圆,带有尖角.应换用新的气塞.?内壁凹坑(见图)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1)原料潮湿.应进行预干燥处理.(2)压缩空气中带有冷凝水.应设法减少气体中的水分含量,如降低环境湿度等.?内壁有螺纹或竹节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1)机头温度不均匀或局部温度太高.应调整均匀.(2)压缩空气压力太低.应适当提高.?拉断或拉不出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1)机头设计不合理.应进行修整.(2)冷却定型环供水量太大或太小.应适当控制.(3)压缩空气供给量太大.应适当减小.(4)气塞橡皮太硬.应换用新的气塞.(5)牵引速度太快.应适当减慢.?椭圆及弯曲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1)芯模和口模不同心.应调节相互间隙,使之同心.(2)机头加热不均匀.应调整加热温度,使之均匀.(3)管材周围冷却水的供水量不均匀.应适当调整冷却水流向和流量.(4)管材浮力太大.应改变冷却方法,减少浮力,如采用风冷或风,水结合的冷却方法.(5)牵引机橡皮输送带问隙太小,夹得过紧.应调整输送带间隙.(6)机头,冷却水槽和牵引机不在一条直线上.应适当调整三者的相对位置,使之排列在一条直线上. 睡望!!墅堕2(3(36/'67:3。
PVC发泡板挤出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

PVC发泡板挤出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在PVC发泡板挤出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基本可以归为5类,一是稳定性问题;二是熔体强度问题;三是润滑问题;四是分散问题。
这五类问题特别是前三类问题会相互制约,交叉影响,从表面现象看有时很难立刻分清楚,要说方观察分析,找到问题根源才能根本解决。
1. 稳定性不足,会影响整个板面,板面发黄,发泡片材脆性大2. 熔体强度不足会导致发泡片泡孔大,纵切面泡很长。
判断熔体强度是否不足,最直接的办法是到三辊后面用手指按压包在中辊上的板材,熔体强度好按压时能感觉到弹性。
若按压后很难弹起,说明熔体强度较差。
因为螺杆结构和冷却方式差别较大,很难判断温度是否合理,一般来说,在挤出机允许的负荷内,3—5区温度以低为好。
在发泡管材中要想获得发泡均匀制品,也需要保证PVC物料有良好的融体强度。
所以发泡调节剂的质量和型号至关重要,当然黄白发泡剂也要配合好。
3. 润滑剂润滑剂分为外润滑剂和内润滑剂,外滑有利于脱模,对板材表面的光洁性有好处,外滑太少,挤出机5区温度不易控制,易升温,这会导致合流芯温度高,板材中间出大泡、串泡、发黄等问题,板材表面也不光滑;外滑多,析出会变得严重,表现在模具内的结构和板材表面外滑的析出,也会表现为某些个别现象在板面上不定期的来回移动。
内滑有利于塑化和熔体的流动性,内滑不足板面难以控制厚度,表现为板材中间厚两边薄;内滑多,易出现合流芯温度高的现象。
4. 分散不好会带来板材表面不光滑的现象工艺温度控制问题:上面提到的四个问题属于根本性问题,是基础,是深层次问题。
相对于上面四个问题,工艺温度控制则要直观得多,是表面问题,但温度控制不好,会诱发根本问题的出现。
提高加工工艺温度,材料稳定时间会降低,出现稳定性问题;原有的润滑平衡会被打破,一般表现为外润滑不足,特别是后期外润滑,需提高外润滑添加量;温度提高也会导致熔体强度降低,发泡片材泡孔增大,泡孔数量减少,片材发脆易断裂;温度提高降低了熔体强度也会降低熔体粘度,粘度降低剪切分散能力降低,对分散能力不强的螺杆而言,有时会出现分散不均匀。
熔体破裂现象

1979年,de Gennes提出一种没有聚合物吸附的理 想情形,并使用外推长度bc来表示壁滑,提出了界 面滑动的分子机理:壁滑是由于吸附链与相邻的自 由链解缠结造成的,而在某种条件下缠结与解缠结 之间的振荡是产生鲨鱼皮的原因。王十庆等分析聚 合物在毛细管挤出中有些出现壁滑,而另一些不出 现壁滑的原因,认为是由于聚合物分子与壁吸附作 用的强弱不同所致。例如,LDPE 在铝制的口模中 没有观察到粘滑转变,可能是由于该转变太小了而 没有被观察到,即在很低的压力下就出现了较大的 壁滑。Hill等根据热力学及动力学上的稳定性,讨论 了壁滑发生的界面条件,并利用涂敷(沉积)在各 种板材上聚合物的剥离实验,测定了聚合物与口模 壁面之间的相互作用,给出了聚合物熔体分子从口 模壁面滑动的可能性。Ramamurthy考察了各种口 模材料对PE挤出壁滑和挤出物破裂的影响。
在恒速式毛细管流变仪中,许多实验发现, HDPE 等线型聚合物在鲨鱼皮和整体破裂区 域之间,还存在“粘-滑”转变或“活塞流” 区域,挤出物表现为粗糙与光滑部分交替出 现,交替周期大致等于熔体在口模内停留的 时间,口模内压力也以相同的周期振荡。在 粘滑转变区域,某些材料显示出特殊的表面 变形。在硅烷聚合物中,Piau等发现在鲨鱼 皮与整体破裂之间存在螺旋形破裂区域;另 外在压力低于鲨鱼皮区域,发现平行于流动 方向的表面划痕。
以Vinogradov 为代表的俄罗斯学派提出一个 有关本构不稳定的假说。他们发现粘滑转变 时的剪切速率与动态模量G`和G``频谱相互关 联,在此前提下,控压下聚丁烯的粘滑现象 是由流体状到橡胶状的本体转变引起的。许 多实验表明,整体破裂发生的临界条件不受 口模制造材料或流体中的外润滑剂或吸附剂 等因素的影响,说明整体破裂基本上是本构 不稳定性的机理;而鲨鱼皮发生的临界条件 都要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所以对于整体破 裂,即使用壁滑观点来解释,也要涉及到流 体本构方程的不稳定性;但鲨鱼皮形成的机 理仍在争论之中。
PP材料各种加工工艺的缺陷和对策

PP材料各种加工工艺的缺陷和对策PP(聚丙烯)是一种常见的热塑性塑料,具有低密度、高熔点和良好的耐化学性能。
在加工过程中,常见的工艺包括注塑、吹塑、挤出等。
不同的加工工艺会产生不同的缺陷,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缺陷及相应的对策。
1.注塑缺陷及对策:(1)翘曲:注塑成型时,由于注射压力不均匀或冷却不均匀等原因,易导致零件翘曲。
对策是优化注塑工艺参数,如调整注射压力、温度和冷却时间等,增加零件的冷却均匀性。
(2)短射:零件成型过程中,注塑机无法充填整个模具腔体,导致零件出现部分空洞或缺陷。
对策是增加注塑机的注射压力或改变注射位置,以确保整个模具腔体充满。
(3)气泡:注塑过程中,塑料熔融状态下容易吸收空气,形成气泡。
对策是优化注塑工艺参数,减小熔融塑料的气液界面,如增加注射速度和压力,减小熔融塑料的温度等。
2.吹塑缺陷及对策:(1)厚薄不均:吹塑过程中,由于塑料流动不均匀或模具设计不合理,易导致制品厚薄不均。
对策是优化吹塑工艺参数,如调整塑料温度、吹气压力和冷却时间等,增加制品的均匀性。
(2)氣泡:吹塑过程中,由于塑料熔融状态下容易吸收空气,形成气泡。
对策是优化吹塑工艺参数,减小熔融塑料的气液界面,如增加熔体的温度和压力,调整吹气速度等。
(3)皱纹:吹塑过程中,由于冷却不均匀或模具设计不合理,易导致制品表面出现皱纹。
对策是优化吹塑工艺参数,如调整模温、吹气速度和冷却时间等,增加制品的平整度。
3.挤出缺陷及对策:(1)压力不均:挤出过程中,由于挤出机的压力分布不均或头部设计不合理,易导致制品的厚度不均。
对策是优化挤出工艺参数,如调整挤出机的压力和温度,改善头部设计,增加制品的均匀性。
(2)熔体流动不良:挤出过程中,由于挤出机的供料不均匀或模具设计不合理,易导致熔体流动不畅,出现气泡或尺寸不准确等问题。
对策是优化挤出工艺参数,如调整供料速度和温度,改善模具设计,增加制品的牢固性和精度。
(3)紧缩难度:挤出过程中,由于制品的形状复杂或大小不一,易导致模具紧缩困难,产品出现尺寸不准确或细节缺失等问题。
塑料挤出成型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

塑料挤出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第一节塑料挤出的基本原理塑料加工业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技术型产业。
它涉及到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界面理论,塑料机械,塑料加工模具,配方设计原理及工艺控制等方面。
挤出理论主要研究塑料在挤出机内的运动情况与变化规律。
挤出机中塑料在一定外力作用下,于不同温度范围内出现的高聚物的三种物理状态,与螺杆结构,塑料性能,加工条件之间的关系。
从而进行合理工艺控制。
以达到提高塑料制品产量与质量的目的。
塑料高分子材料,在恒定的压力下受热时,于不同温度范围内,出现玻璃态,高弹态,粘流态三种物理状态。
一般塑料的成型温度在粘流温度以上。
第二节聚烯烃管道挤出成型工艺控制挤出成型工艺的控制参数包括成型温度,挤出机工作压力,螺杆转速,挤出速度和牵引速度,加料速度,冷却定型等。
1.原材料的预处理聚烯烃是非吸水性材料,通常水分含量很低,可以满足挤出的需要,但当聚烯烃含吸水性颜料,如炭黑时,对湿度敏感。
另外,在使用回料及填充料时,含水量会增大。
水分不但导致管材内外表面粗糙,而且可能导致熔体中出现气泡。
通常应对原料进行预处理。
一般采用干燥处理,也可加相应的具有除湿功能的助剂。
如消泡剂等。
PE的干温度一般在60-90度。
在此温度下,产量可提高10%--25%。
2.温度控制挤出成型温度是促使成型物料塑化和塑料熔体流动的必要条件。
对物料的塑化及制品的质量和产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塑料挤出理论温度窗口是在粘流温度和降解温度之间。
对于聚烯烃来说温度范围较宽。
通常在熔点以上,280度以下均可加工。
要正确控制挤出成型温度,必先了解被加工物料的承温限度与其物理性能的相互关系。
找出其特点和规律,才能选择一个较佳的温度范围进行挤出成型。
因此,在各段温度设定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聚合物本身的性能,如熔点,分子量大小和分布,熔体指数等。
其次考虑设备的性能。
有的设备,进料段的温度对主机电流的影响很大。
再次,通过观察管模头挤出管坯表面是否光滑。
聚丙烯扁丝平膜挤出成型故障的成因及对策

(4)牵引辊转速不——致。应适当调整辊速,使转速保持一致
挤出不稳定或膜厚纵向不均
(1)机头压力波动。应改进机头结构,增设过滤网,稳定机头压力,、
(2)挤出机背压不足。应适当提高背压,螺杆与料筒的间隙不能太大。
(3)供料不稳定。应适当降低料斗底部及料筒送料段温度,选用粒径均匀的树脂。可考虑
设置强制加料装置。
(4)5)牵引辊打滑。应检修牵引装置及调整牵引速度
平膜破裂或产生挂料线
(1)原料内混入异物杂质。应筛除异物杂质及增加机头过滤网的网目或层数。
(2)机头内有分解物料滞留在口模缝隙。应清理机头,去除焦料。
(3)原料未充分干燥,水分含量太高。应进行预干燥处理。
(2)链条张力及导辊位置调节不当。应适当调整。
(3)边丝缠绕对引辊。应去除缠绕在辊上的丝束
切边不齐及切割困难
(1)切割刀片不锋利。应换用新的刀片。
(2)切刀位置设置不当。应调整切刀位置。
(3)切割张力太小。应适当调整
薄膜透明度差
(1)挤出温度太低。应适当提高料筒及机头温度。
(2)冷却水温度偏高。应适当增加供水量,使冷却水温度保持在20—30t。
(3)冷却水面波动。应调整冷却水箱及进水管的位置,使水面不波动
薄膜横向厚度不均匀
(1)机头模唇与冷却水画不平行,导致薄膜半边厚半边薄。应调整机头安装位置,使之与
水面平行。
(2)膜带与针辊接触长度不当。应调整压辊,改变接触长度。
(3)拉伸倍数偏低或薄膜偏厚。应适当提高拉伸倍数及调整模唇间隙
膜带缠绕针辊
(1)针尖角度安装不当。应重新调整针刺包角。
(2)针辊转向不当。应调整转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丙烯挤出发泡中“熔体破裂”现象分析Ξ徐志娟,何继敏,朱复华,薛 平(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北京100029) 摘要:研究了聚丙烯挤出发泡过程中“熔体破裂”现象及其对发泡体质量的影响。
对比采用不同形状的机头口模的发泡试样,发现不能建立足够高压的机头中,PP/气体形成的单相溶液在离开机头口模之前发生相分离,提前发泡,使表面发生“熔体破裂”,发泡体的质量差;不同螺杆转速和机头温度对发泡体质量影响不同:对应一定温度,存在获取高质量泡沫的最佳螺杆转速范围(对Φ2mm 喷丝机头,转速为30~40r/min );相同转速下,温度过低(低于150℃)或过高(高于185℃)都会使挤出物表面产生“熔体破裂”现象,表面质量相对较差。
关键词:聚丙烯;发泡;熔体破裂;机头形状 中图分类号:T Q32016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770(2005)01-0030-04Melt Fracture and Its E ffects on Foam Q uality in Extrusion Foaming of PPX U Zhi 2juan ,HE Ji 2min ,ZH U Fu 2hua ,X UE Ping(C 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 lectrical Eng 1,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 echnology ,Beijing 100029,China )Abstract :The melt fracture during the extrusion foaming process of PP and its effects on foams qualities were studied 1C om pared with the foaming sam ples extruded by different dies ,it was found that the single phase of PP/gases s olution separated before the mixture left the die and advanced foaming happened because the die could not es 2tablish high enough pressure 1Therefore ,the melt fracture happened and the qualities of the foams were poor 1Different screw speeds and die tem peratures had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qualities of foams 1There was an optimalrange of screw speed (Φ2mm filament die ,screw speed from 30to 40rpm )at given tem perature ;over high (higher than 190℃)or over low (lower than 135℃)die tem perature w ould lead to the melt fracture of extruder at same screw speed ,and the qualities of foams w ould be correspondingly poor 1K eyw ords :PP ;F oam ;Melt Fracture ;Die Shape 聚合物在加工过程中流动会出现不稳定现象,其根源是高分子的长链在分子水平上缠结,导致高粘、慢松弛和高法向应力[1],当剪切速率超过临界剪切速率时,挤出物表面变得粗糙、失去光泽、粗细不均和扭曲,成为波浪形、竹节形或周期性螺旋形,在极端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断裂成为形状不规则的碎片或圆柱,即出现熔体破裂现象。
聚丙烯(PP )在发泡成型过程中,常因挤出物发生“熔体破裂”而使发泡失败。
熔体破裂现象对发泡体的表观质量和泡体结构影响巨大。
对PP 的熔体破裂现象的研究已有一些[2,5]。
但对特殊的挤出发泡过程中PP 的熔体破裂研究则很少。
本文主要研究了PP 挤出发泡过程中由于气体的存在,聚合物熔体出现流动不稳定,产生的所有表面不光滑的现象,即广义的“熔体破裂”现象以及其对发泡体质量的影响,以期对PP 泡沫挤出生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1 实验部分111 原料和设备 聚丙烯:密度0191g/cm 3,熔体质量流动速率0145g/10min ,燕山石化公司;发泡剂:偶氮二甲酰胺(AC ),市售;助发泡剂:硬酯酸锌[Zn (St )2]和氧化锌(ZnO ):市售;交联改性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 ),市售;助交联剂:二乙烯基苯,市售。
单螺杆挤出机:S J K 245×25-3,哈尔滨塑料机械模具厂;电镜扫描仪:S250型,英国剑桥公司。
112 实验过程 按比例称量PP 和各种助剂,在PP 树脂中加入适量液体石蜡,使料粒表面均匀润湿,将交联剂和交联・03・塑料工业CHI NA P LASTICS I NDUSTRY 第33卷第1期2005年1月Ξ北京化工大学青年基金(QN0215)作者简介:徐志娟,女,在读博士生,主要从事聚丙烯挤出发泡和降解方面的研究。
xuzhijuan2004@1631com助剂按比例配置的溶液加入混合料中,加入发泡剂、助发泡剂、成核剂等粉料,用混合机混合5~10min ,使粉料均匀黏附在粒料表面。
当挤出机各段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并保温一段时间后,将配好的混合物加入料筒,并在一定螺杆转速下挤出。
2 结果与讨论211 提前发泡对熔体破裂的影响 实验中采用了45mm ×3mm 的板材机头、Φ2mm 的线材喷丝机头、Φ5mm 的棒材机头、Φ20mm ×2mm 的环形口模和100mm ×1mm 缝形口模进行对比。
在用这些机头成型的发泡体中有些发生熔体破裂,这主要是由于无法建立高压,导致发生提前发泡。
发泡过程中最基本的要求是熔体能够保留住发泡气体,而且聚合物/气体形成的单相溶液离开口模后才发生相分离并发泡膨胀,这是得到均匀细密的发泡体的先决条件,所以熔体压力在离开口模前必须始终高于气体压力,即挤出机内物料沿螺杆轴向的最佳压力分布曲线由泡孔内气体的压力分布曲线决定。
图1是产生良好泡沫时,挤出机内的熔体(物料)与泡孔内的气体压力分布图。
从图1可看出,气体压力的产生要滞后于熔体压力的产生。
所以通过选择适当的机头结构、温度和螺杆转速,控制PP 物料在进入压缩段之前就能熔融一部分并基本软化,以使物料及早压实并先形成熔体压力,这样便可有效防止发生提前发泡现象。
图1 挤出机物料与气体压力的分布示意图Fig 1Schematic diagram of melt and gasespressure distribution 图2a 为由板材机头挤出发泡的PP 试样,图2b是其电镜扫描(SE M )图片,其挤出时的实测熔体压力分布如图3所示(其中位置4是机头口模入口位置)。
显然,该挤出过程的压力分布不能有效地对发泡剂分解的气体施加全程高压,因而机头内可能出现了提前发泡,使发泡体表面产生不光滑现象,得到的泡孔结构也不均匀细密。
a -挤出试样b -试样的SE M 图图2 板材机头挤出试样Fig 2Photo of sam ple extruded by sheetdie图3 板材试样挤出时不同位置的熔体压力分布图Fig 3Melt pressure at different positions duringextrusion of sheet sam ple 图4是用线材喷丝机头挤出的试样的SE M 图(其它条件与图2试样相同)。
在相同螺杆转速下,机头形状不同,所产生的机头压力也不同。
图4中的试样表面较光滑,泡孔结构细密均匀,发泡倍率高、质量好(泡体密度0112g/cm 3,发泡倍率7158);而由板材机头(图2)得到的泡沫的泡孔很大,发泡倍率不高(泡体密度0169g/cm 3,发泡倍率1133)。
图4 线材试样SE M 图片Fig 4SE M micrograph of filament sam ple 图5和图6分别为采用环形口模和缝形口模挤出时,PP 发泡管材和板材的“熔体破裂”现象,挤出发泡体从口模出来即发生“熔体破裂”,泡体表面粗糙、杂乱。
挤出中有大量气体逃逸,很难形成均匀规格的发泡体。
・13・第33卷第1期徐志娟等:聚丙烯挤出发泡中“熔体破裂”现象分析图5 环形口模挤出PP 发泡管材的“熔体破裂”现象Fig 5Melt fracture of PP foamed pipe by ringdie图6 缝形口模挤出PP 发泡板材的“熔体破裂”现象Fig 6Melt fracture of PP sheet sam ple by split die 图7为PP 发泡时“熔体破裂”过程的示意图。
当含气体的PP 熔体所处压力高于发泡的临界压力p cr 时,气体溶于熔体,熔体呈单相状态,其压缩性与不含气体的熔体一样。
由于机头结构、工艺参数等原因造成挤出背压不足时,熔体所处压力有可能在口模内就低于p cr ,于是在该处熔体中所含过饱和气体离析出来形成气相,溶解气体与熔体组成的单相混合物转变为游离气泡与熔体组成的可压缩两相混合物。
气泡在膨胀和流动过程中受到口模的高剪切作用,导致泡孔发生破裂与合并,层流流动受到破坏,形成气液混合物的弹性湍流,引起熔体的不稳定流动。
熔体与气泡组成的可压缩混合物一离开口模即发生弹性回复,熔体内部和表层的气泡在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进一步发生破裂,加之泡孔破裂后释放的气体猛烈冲击熔体,于是发生“熔体破裂”。
这种破裂过程与爆炸气体由于高压而急剧地冲击周围介质,导致在爆炸点周围物体的破碎和强烈变形的爆破过程相似。
图7 PP 发泡时“熔体破裂”过程的示意图Fig 7Schematic diagram of melt fracture of PP foam 以上分析表明,挤出发泡过程中如发生提前发泡,将在挤出物表面出现“熔体破裂”现象,影响发泡结果和泡沫质量。
为了避免提前发泡,必须优化设计机头口模,尽量避免螺杆头部和机头口模处的压力损失。
同时,通过机头部分的阻遏作用,在机筒和口模中建立高压,抑制提前发泡的发生。
212 螺杆转速对“熔体破裂”的影响 螺杆转速对挤出试样的“熔体破裂”和表观质量的影响见表1。
从表1可看出,一定温度下,随着螺杆转速的提高,机头压力逐渐增大,挤出物的表面质量则由差变好,最后又变差,存在最佳螺杆转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