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平油检验规程
润滑油检验标准

润滑油检验标准
润滑油检验标准包括以下几项:
1.水分:润滑油中水分的存在,就会破坏润滑油形成的油膜,使润滑效果变差。
2.闪点:是物质起火危险性的综合指标,- 般应超过20-30°C。
3.倾点:冷却油品可流动的最低温度。
4.机械杂质:是指润滑油中不溶于乙醇汽油、苯等溶剂的胶状悬浮物。
5.粘度指数:是一个实验值,用来表示油品随温度变化的程度,液体的粘度会随著温度的升高而下降,粘度指数越高,则表示油品随温度的变化就越小。
6.粘度:是润滑油绿重要的个别性能指标,是形成润滑膜的主要因素。
决定润滑油的承载能力,粘度可以分为和赛氏粘度,恩氏粘度,雷氏粘度,动力粘度,运动粘度,其中,运动粘度是润滑油最常用的粘度表示方
7.碱值和中和值:酸值是表示润滑油中所含有酸性物质的指标,酸值分强酸值和弱酸值两种;中和值实际上包括总酸值和总碱值,通常所说的中和值实际上仅指总酸值,其单位也是mgKOH/g。
8.抗乳化性:油从水中分离的能力,也称为分水性。
9.密度和比重:所谓液体密度,通常是指温度为15*C时,每液体体积的质量(常用单位kg/m3) ;比重也称为相对密度,是指与液体在15°C 下的密度相同体积的水在相同温度下的密度之比。
以上是润滑油检验标准的一些方面,不同的检验项目会有不同的标准
和测试方法,吴体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和执行。
制表:审核:批准:。
透平膨胀机通用安装操作规程

目录一、总则二、交货范围三、吊运四、基础五、基础的检查及接纳透平膨胀机组的准备工作六、机组的安装和调整七、底架的灌浆1、混凝土的组成2、搅拌混凝土3、底架的紧固八、油气分离器的安装九、油冷却器冷却水管的安装十、气体冷却器和气体过滤器的安装十一、试车的准备工作1、加L-TSA32汽轮机油2、清洗油路系统3、调整油压4、囊式蓄油器的设置十二、安全设备的功能检验1、油压过低2、间隙压力过高3、轴承温度过高4、设定超速断开装置十三、压力试验十四、试运转密封器的跑合十五、绝热附图、底架安装调整图L05-49本标准是增压透平膨胀机组安装用的指导性文件之一。
适用于增压机制动的,工作轮直径系列为φ100毫米到φ560毫米的,采用油轴承的透平膨胀机组。
本标准与基建设计单位的相关技术文件共同作为安装施工时的指导性文件。
一、总则1、组装透平膨胀机需要有专门技能的工人来进行,并有技术人员作指导。
2、透平膨胀机组在杭氧完成装配,并经过机械运转试验,装配时,各相关部件的间隙和公差按《技术参数汇总表》中“透平膨胀机装配间隙图”的指示值进行控制。
3、拆卸透平膨胀机时,记录各间隙值,并在拆卸的各个零件上做出装配标记。
4、为了使机组正常运转,需检验仪控、电气系统和安全装置的功能。
5、整个透平膨胀机组及供油系统需进行压力试验。
6、后面所述安装透平膨胀机组的顺序中,如有足够人员,各个独立的顺序亦可同时进行。
7、由于不正确的组装或未按说明书进行安装而造成的损坏,制造厂概不负责。
8、机组用501稀释型防锈油进行油封,油封期为一年。
油封期内无需启封可投入运行。
防锈油和透平油并无矛盾,因此在透平油注入膨胀机前,可不除去防锈油。
但须防止杂物进入机组气路、油路、水路系统。
9、机组应安装在室内或有遮雨蓬的室外。
二、交货范围透平膨胀机组除仪电控系统及增压机出口气体冷却器、增压机进出口截止阀、止逆阀、增压机进口过滤器、回流阀以及气体冷却器进出水管道截止阀外全部装在底架上向用户交货。
《油化验规程》word版

油化验规程第一节总则1.1概述电厂油务工作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用油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电力生产的安全经济运行。
如果油品监督维护不当,就会使油品严重劣化,从而产生严重危害。
因此,必须对用油品质进行有效的监控。
我公司油务监督工作主要包括:新油的验收,运行油的质量监督及设备检修时油质的监督和验收。
1.2油品检验项目及质量标准1.2.1入炉燃油的检验项目及质量标准(见表1-1)表1-1 入炉燃油检验项目及质量标准序号项目轻柴油牌号及质量标准检验方法检验周期10 0 -10 -20 -35 -501 水分,%(m/m)不大于痕迹GB/T260 每月一次2 机械杂质,% 无GB/T511 每月一次3 密度(20),℃,kg/m3实测GB/T1884 每月一次4 酸值,mgKOH/100mL 不大于0.2 GB/T380 每月一次5 运动粘度(20℃),mm2/s3.0~8.0 2.5~8.0 1.8~7.0 GB/T265 每季度一次6 凝点,℃不高于10 0 -10 -20 -35 -50 GB/T510 每季年一次7 闪点(闭口),℃不低于55 不低于45 GB/T261 每季度一次8 馏程:50%回收温度,℃不高于90%回收温度,℃不高于95%回收温度,℃不高于30355365GB/T6536 每季度一次备注(1)定期测定一次入炉燃油混合样的水分和密度;(2)1、2项可用目测法,即将试样注入100mL玻璃量筒中,在室温(20℃±5℃)下观察,应当透明,没有悬浮和沉降的水分及机械杂质。
1.2.2运行中汽轮机油检验项目及质量标准(见表1-2)表1-2 运行中汽轮机油检验项目及质量标准序号项目质量标准检验方法检验周期1 外状(透明度)透明外观目视每周至少一次新设备投运前或大修后2 运动粘度(40℃),mm2/s 与新油原始测值偏离≤20%GB/T265每半年一次新设备投运前或大修后3 闪点(开口杯),℃与新油原始测GB/T267 每半年一次序号项目质量标准检验方法检验周期值相比不低于15 新设备投运前或大修后4 机械杂质无外观目视每周至少一次新设备投运前或大修后5 酸值,mgKOH/g 未加防锈剂油≤0.2 GB/T264或GB/T7599每季度一次新设备投运前或大修后加防锈剂油≤0.36 液相锈蚀无锈GB/T11143每年至少一次新设备投运前或大修后7 破乳化度,min ≤30 GB/T7605每半年一次新设备投运前或大修后8 水分,mg/L ≤100 GB/T7600每周至少一次新设备投运前或大修后9 颗粒污染度 NAS级≤8 SD313每季度一次新设备投运前或大修后1.2.3运行中汽轮机油检验项目及质量标准(见表1-3)表1-3 运行中抗燃油检验项目及质量标准序号项目质量标准检验方法检验周期ZR-881中压油ZR-881-G高压油第二个月后1 外观透明透明DL429.1 每月一次2 颜色桔红桔红DL429.2 每月一次3 酸值,mgKOH/g ≤0.25 ≤0.2 GB/T264 每月一次4 闪点,℃≥235 ≥235 GB/T3536 每季度一次5 水分,%(m/m)≤0.1 ≤0.1 GB/T7600 每季度一次6 氯含量,%(m/m)≤0.015 ≤0.010 DL433 每季度一次7 电阻率(20℃),Ω.cm —≥5.0×109DL421 每季度一次8 密度(20℃),g/cm3 1.13~1.17 1.13~1.17 GB/T1884 每半年一次9 运动粘度(40℃),mm2/s 28.8~35.2 37.9~44.3 GB/T265 每半年一次10 颗粒污染度NAS级≤6 ≤6 SD313 每半年一次备注(1)1、2、3项使用第一个月应每周检验一次;(2)4、5、6、7项使用第一个月应两周检验一次;(3)8、9、10项使用第一个月应检验一次;(4)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油质全分析。
硫铵工段岗位操作规程

第一节 岗位职责与任务
一、岗位职责
(一)饱和器工
1、本岗位主要设备为饱和器,搞好设备维护和保养,组织各岗位人员共同协作,做好工具管理及所属区域的现场管理。
2、负责硫铵生产,并组织各岗位完成产量、质量及各经济技术指标。
3、努力降低硫酸消耗及各种辅料消耗。
4、贯彻执行岗位操作规程和有关规章制度。
1、停止下料,停止洗涤水。
2、用水洗涤下料管和转鼓后腔。
3、停止离心机主机,然后用木制工具将鼓内余料清出。
4、再启动主机,开洗涤水,洗净鼓内结晶。
5、先停主机,后停油泵及冷却水。
6、清理卸料斗,擦净机体各部分。
八、干燥系统的操作
(1)干燥系统操作程序
1、接到饱和器开工通知后,依次开启:热风机、
引风机、送风机、振动器、螺旋输送机,停车时按相反顺序操作。
各工种要听从工段长或饱和器工的指挥,共同协作,统一行动,完成硫铵的生产,及经济、技术质量指标,搞好设备维护保养和所属区域的现场管理,搞好所属区域卫生工作;每小时按时做好相应记录,要求记录规范整洁、记录纸保持干净。
二、岗位任务:
1、稳定饱和器的操作,保持饱和器阻力、母液温度、酸度合乎技术规定。
2、搞好设备维护和保养、工具管理及所属区域的现场管理。
6、启动电机,注意电流和压力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7、缓慢调整压力、流量至规定值。
(2)停泵操作
1、关闭泵的入口阀门。
2、切断电源。
3、泵停止运转后,关闭冷却水阀门。
4、放空并清洗管道。
五、离心机的操作
(1)工作程序
1、根据饱和器工的通知,及时开启(或停止)离心机。
2、离心机的下料要连续、均匀、适量,使离心机处于最好的运行状况和得到最好的分离效果。
仪表调试方案.

目录一、调校前准备 (2)二、变送器仪表校验 (2)(二)压力变送器校验 (3)(三)风压变送器校验 (3)(四)差压变送器校验 (4)三、压力表及压力开关调校 (4)(一)一般要求 (4)(二)电接点压力表检定 (6)(三)压力开关 (6)四、数字仪表的调校 (7)五、电动门调试 (9)六、回路测试 (10)七、DCS系统调试 (11)八、调试仪器仪表 (12)一、调校前准备①检查被校仪表外观,铭牌应完整、清楚,并注明型号、规格、位号等,应标记高、低压容室,表涂层完好、无锈蚀,内部零部件完整无损,无影响使用和计量性能的缺陷。
②选择标准仪器:标准仪器精度在0.1级以上。
③检验点选取:根据量程均匀选取压力检验点,检验点(包括高、低量程点)不得少于五点。
确定后,可计算出各点相对应的输出电流值(即真值),实际检定误差不应超过下列最大允许误差值:d=±16×α% mA(d-最大允许基本误差)、(α%-变送器精度等级)。
④标准表的选择:仪表检定时,标准表的综合误差应大于等于被校表的允许误差的1/4,1.5级压力表允许误差按1.6级计算,准确度等级可不更改,可选择0.4级以上标准表,量程为被校表量程的1~1.5倍。
根据被检表等级和量程选择精密压力表、压力源等,并计算出被检表的最大允许误差。
仪表最大允许误差=±(仪表量程×精度等级)二、变送器仪表校验(一)一般要求①安装:变送器与标准仪表安装在压力校验台上,变送器正压侧受压,变送器输入、输出回路应连接标准表,注意检查连接线,仪表正负极性应连接正确,安装时变送器压膜中心应尽量与标准表感应点处于同一水平面,否则考虑液柱修正。
②检定用工作介质:测量上限不大于0.25MPa的压力表,工作介质为清洁的空气或性能稳定的其它气体。
大于0.25MPa的压力表工作介质选用无腐蚀性的液体如透平油,标注有禁油的应用空气检定。
③密封性检查:平稳缓慢升压(或疏空)至变送器压力上限值(或-80Kpa),停止并保持密封15分钟,检查标准表,后5分钟压力变化不大于2%(或按制照厂要求)。
水电厂技术监督检查

精品文档4.3 油、气质量技术监督油、气监督的主要任务是准确、及时地对电力系统所涉及的润滑油、绝缘油、六氟化硫以及氢冷发电机的氢气进行质量检验,为用油、气(SF6、H2)部门提供依据,与有关部门采取措施,防止油、气(SF6、H2)品质劣化,防止油系统管道、油箱腐蚀。
及时发现充油、充气电气设备中的潜伏性故障,保证发供电设备安全运行。
4.3.1 设计施工监督4.3.1.1 充油、气(SF6)电气设备的设计要符合绝缘介质的技术要求。
431.2 所选用的油、气(SFO的种类和质量要能满足所属设备(变压器、电抗器、开关、互感器、GIS、汽轮机、水轮机、润滑系统、调速系统等)的技术性能要求。
4.3.1.3 用油、气(SB H2)设备要装有相应的检测仪表和控制系统(压力表、流量表、湿度计、温度计、密度继电器等),并装有必要的检测口;各表计必须经过校准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4.3.1.4 用油、气(SF^、H2)设备(变压器、电抗器、开关、互感器、GIS、汽轮机、水轮机、润滑系统、调速系统等)要装有相应的吸附处理装置,以保证油(气)指标的正常。
4.3.1.5 安装在室内SR电气设备、制氢站等,其所在的房间要设计安装有良好的通风装置和泄露监测保护装置,并能满足相应的技术规范要求。
4.3.1.6 所选用的油、SE到货后必须按照验收标准进行相应的验收,不合格品不得充入设备。
4.3.1.7 用油、用气系统充油(气)前必须进行彻底清洗,清洗干净后才能注入油(气)。
500kV 变压器、200MW 以上的机组投运前要进行油中颗粒度分析,不达要求的要进行处理。
4.3.1.8 新安装的电气设备,在交付使用前应按照GB 50150-199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进行相关试验,施工企业应向使用单位提供所有的油、六氟化硫试验分析数据。
4.3.1.9 电力建设及质量验收单位要把电力建设工程中新油、六氟化硫气体质量验收作为工程验收内容和监督考核的指标, 以确保新投运的充油(气)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润滑油管理制度模板(4篇)

润滑油管理制度模板一、设备润滑管理的任务设备润滑管理是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按技术规范要求,实现设备的合理润滑和节约用油,以达到设备安全、正常运行的目的。
二、设备润滑管理工作的“五定”1、润滑“五定”所谓“五定”,即定点、定质、定量、定时、定人。
其具体内容如下。
①、定点。
即确定每台设备的润滑部位和润滑点。
用润滑图表形式和着色标志,把每台没备应在什么地方加油、换油,具体进行规定。
②、定质。
即按照润滑图表规定的部位和润滑点加(换)规定牌号的润滑油脂、润滑剂,并按国家检验标准和掺配、代用规定切实保证油脂的质量。
为此,润滑装置和加油工具应保持清洁、完整。
对设备的润滑状态要进行日常检查。
装机用油要进行工况监测。
润滑装置要进行观察与检测。
对润滑事故漏油、渗油设备要进行分析鉴定。
③、定量。
在保证设备得到良好润滑的前提下,实行用油定量消耗、废油定额回收、漏油及时治理.既要保证设备得到足够的润滑,又要避免造成浪费。
④、定时。
即根据设备润滑卡片或润滑图表规定的时间,对设备各润滑部位、润滑点进行加油、添油和清洗、换油,保证设备得到良好润滑。
没备换油周期必须根据定期抽样化验结果、设备实际使用情况和润滑剂在使用过程中的失效速度,合理地加以确定或调整。
⑤、定人。
即按照合理分工的原则,使每个润滑部位、润滑点的加油、添油和清洗换油有专人负责。
必须建立明确的分工负责的润滑工作责任制以减少油液中的杂质含量,防止尘屑等杂质随油进入设备。
三、没备润滑管理的职责1、设备管理部门润滑技术管理的职责①、制订润滑油料、擦拭材料、润滑工器具的消耗定额,组织车间(班组)编制年、季、月用油计划,汇总到设备部。
②、制订润滑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必要时进行修改、完善。
③、组织编制年度设备清洗换油计划,检查计划实施情况。
④、做好技术服务,协助基层解决润滑工作中的疑难问题。
⑤、组织调查、掌握漏油设备情况及其原因,提出治漏建议,检查治漏效果,交流治漏经验。
2、润滑工程技术人员的职责①、组织与指导全厂设备润滑技术管理工作。
油质标准及检验周期

表1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及检验周期
序号
项目
设备规范
质量指标
检验周期
1
外状
透明
每周分析
2
运动粘度40℃,mm2/s
与新油原始测值偏离≤20%
每半年分析
3
闪点开口杯,℃
与新油原始值相比不低于15℃
每半年分析
4
机械杂质
无
每月分析
5
颗粒度A
200MW及以上
≤8
每季分析
6
酸值,
mgKOH/g
断路器油检测项目:1、外状;2、PH值;3、击穿电压;
表4运行中抗燃油质量标准
序号
项目
指标
试验方法
1
外观
透明
DL/
2
密度20℃g/cm3
~
GB/T1884
3
运动黏度40℃mm2/s
~
GB/T265
4
倾点℃
≤-18
GB/T3535
5
闪点℃
≥235
GB/T3536
6
自燃点℃
≥530
DL/T706
7
克粒污染度NAS1638级
200
-
-30℃,不大于
-
-
1800
倾点,℃,不高于
-7
-22
报告
GB 3535
凝点,℃,不高于
-
-45
GB 510
闪点闭口,℃,不低于
140
135
GB 261
酸值,mgKOH/g,不大于
GB 264
腐蚀性硫
非腐蚀性
SH/T0304
氧化安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透平油检验规程目录一范围……………………………………………………………………………25二引用标准…………………………………………………………………………25三技术要求…………………………………………………………………………25四常规检验周期和检验项目………………………………………………………26五试验方法1)取样方法…………………………………………………………………………262)透明度测定法……………………………………………………………………273)酸值………………………………………………………………………………274)液相腐蚀…………………………………………………………………………285)颗粒度……………………………………………………………………………30六关于补充油或不同牌号油混合使用的规定…………………………………31附录A(提示的附录)有关油的颗粒度(清洁度或污染度)标准 (32)一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水轮机发电机和大坝闸门启闭机所用的各种牌号的矿物汽轮机油和防锈汽轮机油(以下统称汽轮机油)。
在运行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对上述油品规定了常规校验项目、周期及必须达到的质量监督标准。
二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GB264—83 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GB265—88 石油产品运动度测定法计算法GB267—88 石油产品闪点测定法(开口杯法)GB7599—87 运行中汽轮机油酸值测量法(BTB法)GB7596—08 电厂用汽轮机油质量标准SD313—89 油中颗粒数及尺寸分布测量法(自动颗粒计数仪法)DL —91 油泥析出测定法三技术要求新汽轮机油的验收应按GB11120—89 L—TSA汽轮机油验收;对从国外进口的汽轮机油按国际标准验收或合同规定的指标进行验收。
运行中汽轮机油的质量标准符合下表规定。
运行中汽轮机油的质量标准四常规检验周期和校验项目对运行中汽轮机油,应加强技术管理,建立必要的技术档案。
常规检验周期和检验项目见下表常规检验周期和检验项目注:(1)“检验项目”栏内…为上表中项目序号(2)机组运行正常,可以适当延长检验周期,但发现油中混入水分(油呈浑浊)应增加检验次数,并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五试验方法一)取样方法1取样工具取样瓶:500~1000ml磨口具塞玻璃瓶,并应贴标签。
取样瓶的准备:取样瓶先用洗涤剂进行清洗,再用自来水冲洗,最后用蒸馏水洗净、烘干、冷却后,盖紧瓶塞。
取样管:Ф965×10。
2 取样方法和取样部位常规分析取样水轮发电机组、大坝闸门启闭机油系统中取样:2.1.1 正常监督试验由冷油器取样。
2.1.2 检查油的赃污及水分时,自油箱底部取样。
3 取样方法取样的要求:3.1.1 油样应能代表设备本体油,应避免在油循环不够充分的死角处取样。
一般应从设备底部的取样阀取样,在特殊情况下可在不同取样部位取样。
3.1.2 油样应避光保存。
取样操作:3.2.1 取样前油阀门需先用干净布擦净,取下设备放油阀处的防尘罩,旋开油阀让油徐徐流出。
3.2.2 当取样瓶油样达到所需毫升数时,立即旋紧油阀,盖好瓶盖,填好样品标签。
3.2.3 需用取样管取样时,先用大拇指将已准备好的取样管上口堵死,把取样管伸到油箱底部,当油箱的油进入油管内,放开大拇指,直至油样达到所需毫升数后,再用大拇指堵死取样口,取出取样管,并使油沿取样瓶壁流入瓶内,当取样瓶油样达到所需毫升数,盖好瓶盖,填好样品标签。
4 样品标签标签内容有:单位、设备名称、型号、取样日期、取样天气、油牌号及油量。
二)透明度测定法1 方法概要将试油注入试管内,在规定温度下观察试油的透明度。
2 仪器试管:内径15±1mm。
温度计:―20—50℃。
3 试验步骤将试油注入干燥的试管中,将透平油冷却至0℃,然后将试管背面分别衬以白纸、黑纸,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分别观察,如果均匀无混浊现象,则认为试油透明。
三)透平油酸值测定法(BTB法)1 仪器仪器:锥形烧瓶250ml。
球形或直形回流冷凝器:长约300mm。
微量滴定管:1~2ml,分度。
水浴。
2 试剂氢氧化钾溶液:配成~L氢氧化钾乙醇溶液。
溴白里香草酚兰(BTB)指示剂:取0.5g溴白里香草酚兰(称准至0.01g)放入烧杯内,加入100ml无水乙醇,然后用L氢氧化钾的溶液中和至PH为。
3 试验步骤用锥形瓶称取试油8~10g,准确至0.1g;量取无水乙醇50ml倒入有试油的锥形瓶中,装上回流冷凝器,在水浴80~90℃时加热回流5min,并不断摇动锥形瓶。
取下锥形瓶加入指示剂,趁热用KOH乙醇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成绿色为止,记下消耗的氢氧化钾乙醇溶液。
从回流到滴定完毕所用时间不得超过3min,以免空气中CO2影响结果测定。
取无水乙醇50ml按步骤进行空白试验。
4 计算试油的酸值按下式计算:X=(V1–V0)××C/G式中:X——试油的酸值,mgKOH/g油;V1——滴定试油时所耗KOH液的体积,ml;V0——空白试验时所耗KOH液的体积,ml;C——KOH溶液的摩尔浓度,mol/ L;G——试油的质量,g。
四)透平油液相锈蚀测定方法1 方法概要将300ml试样和30ml蒸馏水混合,把圆柱形的试验钢棒全部浸入在其中,在60℃下进行搅拌。
通常试验周期为24h,但是根据合同双方的要求,亦可长可短。
试验周期结束后观察试验钢棒锈蚀的痕迹和锈蚀的程度。
2 仪器与材料仪器2.1.1 仪器:SYD-11143液相锈蚀测试仪。
2.1.2 水浴:能保持试样温度在60±1℃的恒温液体。
2.1.3 温度计:用于检查试样的温度,其分度值为0.5℃。
2.1.4 烧杯:容积为400ml,耐热高型无觜烧杯。
3 材料试验钢棒砂布:150号和240号金属加工用氧化铝砂布。
蒸馏水4 试剂石油醚:90~120℃的分析纯。
铬酸洗液或其它相当的、有效的玻璃器皿清洗剂。
5 准备工作如果试验钢棒以前使用过,且没有锈蚀或其它不平整,出磨则可省去。
只需最后进行抛光。
如果是新的试验钢棒或者试验钢棒表面的任一处有锈蚀或凹凸不平,则先用石油醚进行清洗,再用150号氧化铝砂布磨光,然后用240号氧化铝砂布进行最后抛光。
将最后抛光的试验钢棒,用一块干净且干燥的无绒棉布或丝毛织物轻轻揩拭,然后装到塑料手柄上,立即浸入试样中。
试验钢棒可以直接放入热的试样中,也可以放入装入有试样的干净试管中,然后将试验钢棒从试管中取出,稍滴干,再放入热试样中。
6 试验步骤把清洁的水加到液相锈蚀仪的水浴锅里,水浴要淹没过烧杯中的混合液,将温控仪探头装在恒温槽规定的位置上。
将300ml试样和30ml蒸馏水混合,把已打磨得光滑、平整的试验钢棒悬挂在烧杯盖上的试样孔中,并使其全部浸在混合液中,装上搅拌器,盖上烧杯盖。
接上电源,打开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打开控温开关,开始加热,浴槽开始搅拌,设定好试验温度值60℃,装上搅拌器。
打开辅助加热开关,可提高升温速度,当温度距设定点温度差2℃时,关掉辅助加热开关。
浴槽恒温后,开始进行试验计时,打开计时开关,设定好延时时间24小时。
24小时后,停止搅拌,沥干试验钢棒,观察是否有锈蚀现象。
五)透平油颗粒度测试方法1 方法概要将真空过滤100ml油样后的微孔滤膜置于两块玻璃片之间制得油样试片,在油污度比较比较显微镜得透射光下,将油样试片与油污染度分级标准模板进行比较,确定油样的颗粒度等级。
2 仪器与材料仪器:VICKERS自动颗粒计数仪。
试剂:无水乙醇95%。
90~120℃的分析纯。
3 准备工作采样器在初次使用,或停用一天以上时,必须用清洁液体(ISO 16/14/11)的无水乙醇或石油醚清洗。
采样器清洗后,应检查最后一次清洗液,其清洗度应与清洗液基本相同,可认为采样器清洗合格。
如果检测过相当脏的油液(ISO 19/17/15),按照方法清洗,或在下次检测应重复两次,以免交叉污染。
试样注入清洗后的采样器前,轻轻摇转试样瓶两分钟,使沉淀在试样瓶底的颗粒杂质重新悬浮上来。
但避免剧烈摇晃,以免空气进入油液形成气泡。
4 试验步骤将仪器进气口与高纯氮气通过气体滤清器连接好,打开气源开关,气体压力在0.5kg左右。
打开电源开关,仪器开始清洁油路系统,屏幕出现一些字幕。
把试样瓶取下来.换上干净的试样杯,装入干净的酒精或石油醚,把仪器清洗干净。
再按以上步骤换上试样进行试验。
1)按Options以保证On line模式操作,选择On line并按Return。
2)按主菜单上Start按钮。
3)输入样品ID码,亦可不输,此步骤不影响测试。
4)按Start按钮,开始采样。
5)将旋钮转至Sample位置,检测开始,可以看到依次有下列操作:12ml冲洗,三个10ml检测,再一次12ml冲洗,可在任何时候按Stop,取消操作,旋钮转至Drain位置。
6)按屏幕提示旋钮转至Drain位置,结果显示并打印出来。
7)拆卸下取样瓶,旋紧针阀,以便下次使用,并防止滴油。
六关于补充油或不同牌号油混合使用的规定不同牌号新油或相同质量的运行中油,原则上不宜混合使用。
如必须混合时应按混合油实测粘度值决定是否使用。
补加油品的各项特性指标不应低于设备内的油。
如果补加到以近运行油质量指标下限设备内的油中,有时会导致油中迅速析油泥,故应预先进行混油样品的油泥析出试验(按DL 方法),试验结果无沉淀物产生才可混用。
对于国外进口油、来源不明以及所含添加剂的类型并不完全相同的油,如需要与不同牌号油混合时,应预先进行参加混合后的油样按DL 方法进行老化试验,混合油的试验结果不应低于最差一种油的质量。
油样的混合比应与实际使用的混合比一致,如实际使用混合比不详,则采用1∶1比例混合。
附录A(提示的附录)有关油的颗粒度(清洁度或污染度)标准A1 几种国外颗粒度标准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1963年9月发布SAE749D现已废止SAE的油清洁度分级标准美国航空航天工业联合会(AIA)NAS1638 1984年1月发布NAS的油清洁度分级标准美国飞机工业协会(ALA)、美国材料试验协会(ASTM)、美汽车工程师协会联合提出的MOOG的污染等级标准,各等级应用范围:0级—很难实现;1级—超清洁系统;2级—高级导弹系统;3级.4级—一般精密装置(电液饲服机构);5级—低级导弹系统6级—一般工业系统MOOG的污染等级标准A2 国标标准化组织(ISO)考虑一种改进分级标准,颗粒尺寸在5μm以上和15μm以上从ISO图上可以查出与这两种不同尺寸数目的分等级(见ISO 4406—1987),现将ISO分级标准与SAE、NAS分级标准之间的等量关系(SAE分级标准与MOOG分级标准相同见下表:ISO分级标准与SAE、NAS分级标准之间的等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