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轴对称图形测试题
初二数学轴对称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数学轴对称练习题及答案轴对称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几何图形的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初二数学轴对称的练习题及答案,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知识点。
1. 练习题一在平面上,画出图形ABC,其中AB=3 cm,BC=4 cm,AC=5 cm。
找出图形的对称中心,并标出。
解答:首先,根据给定条件画出图形ABC。
由题目可知,三角形ABC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其中∠ABC=90°。
以边AC为轴,将三角形沿中点F对折,使得点B和B'重合。
连接BB',则BB'即为轴对称线,其交点F即为图形ABC的对称中心。
2. 练习题二如图所示,J、K、L、M是矩形ABCD的四个顶点,N是JL的中点,P是KN的中点,连接BM和CP,交于点O。
证明:BO=OC。
解答:根据题目所给条件,我们可以先证明三角形MBN与三角形PCO全等。
首先,由矩形ABCD的性质可知,AD∥BC,故∠NBC=∠BAN=90°。
其次,由题目可知,N是JL的中点,所以NJ=NL,结合矩形的性质可得∠NJL=∠NLF=90°,因此NFBJ是一个矩形。
同理,NEDK也是一个矩形。
由于FB=EK,NJ=NL,所以根据余角定理可知∠NBF=∠NEK。
再根据SSS全等定理,得到三角形MBN与三角形PCO全等,因此MB=PC。
又因为M和P分别是BC和KN的中点,故MB=BC/2,PC=KN/2。
所以BC/2=KN/2,即BC=KN。
由于BO和OC分别是BM和CP的中线,所以BO=BM/2,OC=CP/2。
综上所述,BO=OC。
3. 练习题三已知矩形EFGH中,AB=8 cm,BC=6 cm。
在边AB和BC上分别取两个等分点D和I,并连接DI。
求证:DI垂直于FG。
解答:根据题目中所给条件,我们可以先证明三角形GBD与三角形ACI全等。
首先,由矩形EFGH的性质可知,EF∥GH,所以∠FGB=∠AGH=90°。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轴对称》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轴对称》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点A(m,3)与B(4,n)关于x轴对称,则m,n的值分别为( )A.4,3B.-4,-3C.-4,3D.4,-32.下列交通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3.下列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A.线段B.等边三角形C.五角星D.圆4.下列三角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等腰直角三角形B.有一个角是30°的直角三角形C.两内角分别是30°,120°的三角形D.两内角分别是30°,75°的三角形5.如图,ABCD 是矩形纸片,翻折∠B、∠D,使AD、BC 边与对角线AC重叠,且顶点B、D恰好落在同一点0上,折痕分别是CE、AF,则AE等于( )EBA.√3B.2C.1.5D.√26.到三角形三个顶点距离相等的点是( )A.三条中线的交点B.三条高的交点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D.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7.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 //BC,AB=CD,AC=BD,AC平分∠BCD,若∠ABC=72°,则图中等腰三角形共有( )A.8个B.6个C.4个D.2个8.如图,在△ABC 中,AB<AC,BC边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D,交AC 于E,连BE,AB=6cm,△ABE 的周长为14cm,则AC的长为( )A.4cmB.6cmC.8cmD.10cm9.如图,已知AB=AC=BD,则∠1与∠2的关系是( )A.∠1=2∠2B.2∠1+∠2=180°C.∠1+3∠2=180°D.3∠1-∠2=180°10.如图,在△ABC中,∠BAC=90,AB=AC,BD平分∠ABC交AC于D,AE⊥BD,交BC于E,下列说法:①AB=BE;②∠CAE=1∠C;③AD=CE;④CD=CE.其中正确的是( )2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已知点A(m-1,3)与点B(2,n+1)关于x轴对称,则m=_________,n=__________.1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则它顶角的度数是_______________度.13.在△ABC 中.①若AB=BC=CA,则△ABC为等边三角形;②若∠A=∠B=∠C,则△ABC 为等边三角形;③有两个角都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④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上述结论中正确的有__个.14.如图,在△ABC 中,∠A=90°,∠ABC=60°,∠ABC,∠ACB的平分线交于点O,OE // AB交BC于E,OF //AC交BC于F,若AB=1,则△OEF 的周长为_____________.15.如图,AD是等边△ABC底边上的中线,AC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点E,交AD于点F ,若AD=9,则DF长为____.16.已知Rt△ABC 中,∠C=90°,∠A=30°.在直线BC或AC上取一点P,使得△PAB是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P点有________个.三、解答题(72分)17.(8分)如图,△ABC 中,点D是BC边的中点,DE⊥AB于E,DF⊥AC于F,BE=CF.求证:∠BAD=∠CAD.18.(8分)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C,AB边上的点,BD,CE相交于点0,给出下列条件:①∠EBO=∠DCO;②∠BEO=∠CDO;③BE=CD;④OB=OC.(1)上述四个条件中,哪两个条件可判定△ABC是等腰三角形?(用序号写出所有的情形);(2)选择(1)中的一种情形,证明△ABC是等腰三角形.19.(8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3,0),B(-3,-4),C(-1,-4).(1)求△ABC的面积;(2)在图中作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图形△DEF,并写出D,E,F 的坐标.20.(8分)如图,在△ABC中,∠ACB=2∠B,∠BAC的平分线AD交BC于D,过C作CN⊥AD交AD于H,交AB于N.(1) 求证:△ANC为等腰三角形;(2)试判断BN与CD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1.(8分)已知如图,在△ABC中,AB=BC=2,∠ABC=120°,BC//x轴,点B的坐标是(一3,1).(1)写出顶点C的坐标;(2)作出△ABC 关于y轴对称的△A'B'C';(3)求以点A,B,B',A'为顶点的四边形的周长.22.(10 分)在△ABC 中,AB=CB.(1)若AC=AB,如图1,CM⊥AB 于点M,MN⊥AC 于点N,NP ⊥BC 于点P.若CP=2,则BP=_______;(2)若∠BAC=45°,如图2,CD平分∠ACB交AB于点D,过边AC上一点E作EF //CD,交AB于点F,AG是△AEF的高,探究高AG与边EF的数量关系;(3)若∠ABC=90°,点E是射线BC上的一个动点,作AF⊥AE且AF=AE,连CF交直线AB于点G.若BCCE =53,则AGBG=__________.23.(10分)图1,在△ABC中,AB=AC,∠BAC=30°,点D 是△ABC内一点,DB=DC,∠DCB=30°,点E是BD延长线上一点,AE=AB.(1)直接写出∠ADE 的度数___________;(2)求证:DE=AD+DC;(3)作BP 平分∠ABE,EF⊥BP,垂足为F(如图2),若EF=3,求BP 的长.24.(12分)如图1,A 是OB 的垂直平分线上的一点,P为y轴上一点,且∠OPB=∠OAB.(1)若∠AOB=60°,PB=4,求点P的坐标;(2)在(1)的条件下,求证:PA+PO=PB;(3)如图2,若点A是OB 的垂直平分线上的一点,已知A(2,5),∠OPB=∠OAB,求PO+PB 的值.参考答案:。
2024年中考备考:初二数学上册:画轴对称图形经典例题(含答案)

2024年中考备考:初二数学上册:画轴对称图形经典例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 下列剪纸图案中,能通过轴对称变换得到的有( C )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关于某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一定能完全重合B.全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关于某直线对称C.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至少有一条D.线段是轴对称图形3.如图是一个台球桌面的示意图,图中四个角上的阴影部分分别表示四个入球孔.若一个球按图中所示的方向被击出(球可以经过多次反射),则该球最后将落入的球袋是(B )A.1 号袋 B.2 号袋 C.3 号袋 D.4 号袋4.如图所示,在3×3的正方形网格中已有两个小正方形被涂黑,再将图中其余小正方形任意涂黑一个,使整个图案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办法有( C )A.3种 B.4种 C.5种 D.6种解析:试题分析: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选择一个正方形涂黑,使得3个涂黑的正方形组成轴对称图形,选择的位置有以下几种:1处,3处,7处,6处,5处,选择的位置共有5处故选C.考点: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点评: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5.在如上图由5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中,再补上一个小正方形,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你有几种不同的方法( C )A.2种 B.3种 C.4种 D.5种6. 小强将一张正方形纸片按如图所示对折两次,并在如图位置上剪去一个小正方形,然后把纸片展开,得到的图形应是(B )7. 如图,直线l1与直线l2相交,∠α=60°,点P在∠α内(不在l1 ,l2上)。
小明用下面的方法作P的对称点:先以l1为对称轴作点P关于l1的对称点P1 ,再以l2为对称轴作P1关于l2的对称点P2 ,然后再以l1为对称轴作P2关于l1的对称点P3 ,以l2为对称轴作P3关于l2的对称点P4 ,……,如此继续,得到一系列点P1 ,P2 ,P3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轴对称》单元综合检测(附答案)

m+3=1,n−1=−2,
解得m=−2,n=−1,
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容易与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混淆.
A. 16cmB. 20cmC. 24cmD. 26cm
6.如图,一艘海轮位于灯塔P的南偏东70°方向的M处,它以每小时40海里的速度向正北方向航行,2小时后到达位于灯塔P的北偏东40°的N处,则N处与灯塔P的距离为
A 40海里B. 60海里C. 70海里D. 80海里
7.如图,△ABC中,以B为圆心,BC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C、AB于D,E两点,并连接BD,DE,若∠A=30°,AB=AC,则∠BDE的度数为()
(2)经过多少秒,△BMN 直角三角形.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四个交通标志图中为轴对称图形的是( )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解:A、B、C不是轴对称图形,D是轴对称图形.故选D.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P(-3,5)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答案】3
【解析】
试题解析:∵等边△ABC中,AB=8,
∴AB=BC=6.
∵AD⊥BC,
故答案为3.
14.已知点A(m+3,2)与点B(1,n-1)关于x轴对称,则m=________,n=________.
【答案】(1).-2(2).-1
【解析】
分析:根据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可得答案.
A.45B.52.5C.67.5D.75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AB=AC,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BC的度数,再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DBC=30°,然后即可求出∠BDE的度数:
初二数学轴对称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正方形B. 等腰三角形C. 圆D. 长方形2. 图形关于直线x=3对称,则该直线是()A. x轴B. y轴C. x=3D. y=33. 如果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一定是()A. 平行四边形B. 矩形C. 轴对称图形D. 梯形4. 已知点P(2,3)关于y轴对称的点是()A. P(-2,3)B. P(2,-3)C. P(-2,-3)D. P(2,3)5. 下列各式中,能够表示点(3,4)关于x轴对称点的坐标的是()A. (3,-4)B. (-3,4)C. (-3,-4)D. (3,-4)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6. 如果一个图形关于直线y=5对称,那么这条直线是图形的______。
7. 图形关于直线x=-2对称,那么这条直线是图形的______。
8. 一个图形关于y轴对称,那么它的对称轴是______。
9. 如果点A(1,2)关于x轴对称的点是B,那么点B的坐标是______。
10. 已知点C(-3,4)关于y轴对称的点是D,那么点D的坐标是______。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1)画出图形A,并找出它的对称轴。
(2)在图形A上找出一个点P,使得点P关于对称轴对称。
12. (1)画出图形B,并找出它的对称轴。
(2)在图形B上找出一个点Q,使得点Q关于对称轴对称。
四、附加题(15分)13. (1)已知点E(2,3)关于直线x=4对称的点是F,求点F的坐标。
(2)已知点G(-2,5)关于y轴对称的点是H,求点H的坐标。
答案:一、1.D 2.C 3.C 4.A 5.A二、6.对称轴 7.对称轴 8.对称轴 9.(1,-2) 10.(3,-4)三、11.(1)见答案(2)见答案12.(1)见答案(2)见答案四、13.(1)F(6,3)(2)H(2,-5)。
初二数学轴对称图形经典题

初二数学增补习题一、选择题1.以下命题中:①两个全等三角形合在一同是一个轴对称图形;②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底边上的中线;③等边三角形一边上的高就是这边的垂直均分线;④一条线段能够看着是以它的垂直均分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正确的说法有()个A.1 个B.2 个C.3 个D.4 个2.以下图形中:①平行四边形;②有一个角是30°的直角三角形;③长方形;④等腰三角形.此中是轴对称图形有()个A.1 个B.2 个C.3 个D.4 个3.已知∠ AOB=30°,点 P 在∠ AOB的内部, P1与 P 对于 OA对称, P2与 P 对于 OB对称,则△P OP是()12A.含 30°角的直角三角形;B.顶角是 30 的等腰三角形;A C.等边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 .4.如图:等边三角形ABC中, BD= CE, AD与 BE订交于点 P,则∠ APE的度数是()A.45°B.55°EP C.60°D.75°5. 等腰梯形两底长为4cm 和 10cm,面积为 21cm2,则这个梯形较小B CD 的底角是()度 .A.45°B.30°C.60°D.90°6.已知点 P 在线段 AB的中垂线上,点Q 在线段 AB的中垂线外,则()A . PA+PB> QA+QB B. PA+PB< QA+QBD . PA+PB= QA+QB D.不可以确立7.已知△ ABC与△ A1B1C1对于直线 MN对称,且 BC与 B1C1交与直线 MN上一点 O,则()A.点 O 是 BC 的中点B.点 O是 B C 的中点11C .线段 OA与 OA1对于直线MN对称D.以上都不对8.如图:已知∠AOP=∠BOP=15°, PC∥ OA,B PD⊥ OA,若 PC=4,则 PD=()A.4B. 3CC.2D. 1P9.∠ AOB的均分线上一点P 到 OA的距离为 5, Q 是 OB上任一点,则()O AA .PQ>5B.PQ≥5DC .PQ<5D.PQ≤510 .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5cm,此中一边长为 3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长为()A.3cm 或 5cm B . 3cm 或 7cm C. 3cm D. 5cm 二.填空题11.线段轴是对称图形,它有_______ 条对称轴.12.等腰△ ABC中,若∠ A=30°,则∠ B=________.13.在 Rt △ ABC中,∠C=90°,AD均分∠ BAC交 BC于 D,若 CD=4,则点 D到 AB的距离是__________ .14.等腰△ ABC中, AB=AC=10,∠ A=30°,则腰 AB上的高等于 ___________ .15.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 AD∥ BC, AB=6, AD=5, BC=8,且 AB∥ DE,则△ DEC的周长是____________ .A D 16.等腰梯形的腰长为2,上、下底之和为10 且有一底角为60°,则它的两底长分别为____________ .17.若 D 为△ ABC的边 BC上一点,且 AD=BD, AB=AC=CD,CBE 则∠ BAC=____________.18.△ ABC中,AB、AC的垂直均分线分别交BC 于点 E、F,若∠ BAC=115°,则∠ EAF=___________.三.解答题19.如图:已知∠ AOB和 C、 D 两点,求作一点 P,使 PC=PD,且 P 到∠ AOB两边的距离相等.②如图:某地有两所大学和两条订交错的公路,(点 M,N表示大学, AO,BO表示公路) .AC·A· DO M现计划修筑O N B 一座物质库房,希望库房到两所大学的B 距离相等,到两条公路的距离也相等。
初中数学八年级《轴对称图形》练习题1(含答案)

初中数学八年级《轴对称图形》练习题1(含答案)一、填空题1、矩形是对称图形,菱形是对称图形。
2、圆是对称图形,半圆是对称图形。
3、如图1是3×3的小方格构成的正方形ABCD,若将其中的两个小方格涂黑,使得涂黑后的整个图案(含阴影)是轴对称图形,且规定将正方形ABCD旋转能重合的图案都视为同一种,比如图2中四幅图就视为同一种,则最多能得到不同的图案(图2除外)共有种.第3题图4、在字母A,B,C,D,E,F,G,H,I,J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有个.5、如图,在△ABC中,∠C=90°,∠B=30°,AB的垂直平分线ED交AB于点E,交BC 于点D,若CD=3,则BD的长为.第5题图6、已知∠AOB=30°,点P在∠AOB内部,P1与P关于OB对称,P2与P关于OA对称,则P1,O,P2三点构成的三角形是三角形.7、如图,在△ABC中,边AB,AC的垂直平分线DH,EH交于点H,连接BH,CH.若∠A=80°,则∠BHC的度数为.8、如图,△ABC中,∠C=90°,BE平分∠ABC,DE⊥AB于D.如果AC=3 cm,那么AE+DE 的值为.第8题图9、如图,在△ABC中,CD平分∠ACB,DE∥BC交AC于E.若DE=7,AE=5,则AC的长为.第9题图10、如图,直线a∥b,△ABC是等边三角形,点A在直线a上,边BC在直线b上,把△ABC沿BC方向平移BC长的一半得到△A'B'C'(如图1);继续以上的平移得到图2,再继续以上的平移得到图3……则第100个图形中等边三角形的个数是.二、选择题1.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A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就是底边上的垂直平分线B .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底边上的高C .一条线段可看作是以它的垂直平分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D .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就是顶角平分线2.在这四个文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祝 福 中 国A B C D3.如图,四边形ABCD 中,∠A=110°,若点C 在AB ,AD 的垂直平分线上,则∠BCD 为 ( ) A.90° B.110° C.120° D.140°第3题图4.如图,直线CP 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且交AB 于点P.甲、乙两人想在AB 上取两点D ,E ,使得AD=DC=CE=EB ,他们的作法如下:甲:作∠ACP ,∠BCP 的平分线,分别交AB 于点D ,E ,则D ,E 即所求;乙:作AC ,B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 于点D ,E ,则D ,E 即所求.对于甲、乙两人的作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两人都正确B.两人都错误C.甲正确,乙错误 D .甲错误,乙正确5.如图,等边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1 cm,D ,E 分别是AB ,AC 上的点,将△ABC 沿直线DE 折叠,点A 落在点A'处,且点A'在△ABC 外部,则阴影部分的周长为 ( ) A.2 cm B.52 cm C.3 cm D.72 cm第5题图6.如图,AD是∠BAC的平分线,DE⊥AB于点E,S△ABC=7,DE=2,AB=4,则AC的长是() A.3 B.4 C.6 D.5第6题图7.如图,直线L是一条河,P,Q是两个村庄.欲在L上的某处修建一个水泵站M,向P,Q两地供水,现有如下四种铺设方案,图中实线表示铺设的管道,则所需管道最短的是()A BC D8.在如图所示的网格中找到一格点(网格线的交点)C,使△ABC为等腰三角形,这样的点有() A.6个 B.8个 C.10个 D.12个第8题图9.如图,Rt△ABC中,∠BAC=90°,AD为斜边BC上的中线,将△ADC沿AD翻折,点C 落在△ABC所在平面的点C'处.若AC'∥BC,则∠B的度数为() A.15° B.30° C.45° D.60°第9题图10.如图,已知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BAC=120°,AD⊥BC于点D,点P是BA 延长线上一点,点O是线段AD上一点,OP=OC.给出下面的结论:①∠APO+∠DCO=30°;②△OPC是等边三角形;③AC=AO+AP;④S△ABC =S四边形AOCP.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1 B.2 C.3 D.4第10题图三、解答题1、如图,在△ABC中,AD是∠BAC的平分线,DE⊥AB于点E,DF⊥AC于点F,BE=CF,求证:AD垂直平分BC.2、如图,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四边形ABCD的四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点E在BC边上,且点E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连接AE.(1)在图中画出△AEF,使△AEF与△AEB关于直线AE对称,点F与点B是对称点;(2)请直接写出△AEF与四边形ABCD重叠部分的面积.3、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DC∥AB,AD=BC,BD平分∠ABC.(1)求证:AD=DC;(2)如图2,在上述条件下,若∠A=∠ABC=60°,过点D作DE⊥AB,过点C作CF⊥BD,垂足分别为E,F,连接EF.判断△DEF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4、如图,∠CAB的平分线AD和边BC的垂直平分线ED相交于点D,过点D作DF⊥AC,交AC的延长线于点F,作DM⊥AB于点M.(1)猜想CF和BM之间有何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求证:AB-AC=2CF.5、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D,E分别在边BC,AC上,且DE∥AB,过点E作EF ⊥D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1)求∠F的度数;(2)若CD=2,求DF的长.6、如图,某小区有A,B,C,D四栋居民楼,经测量发现A,C,D三栋楼两两距离相等,且∠ACB=90°,物业打算在A,B两楼之间的小路上修建一个休闲运动区域E,且D 楼居民恰好能沿小路DE直达该区域,小路DE和小路AC恰好互相垂直.(1)证明:AE=CE=BE;(2)若AB=50 m,P是直线DE上一点,则当P在何处时,PB+PC最小,并求出此时PB+PC的值.7、问题情境:将一副直角三角尺(Rt△ABC和Rt△DEF)按图1所示的方式摆放,其中∠ACB=∠FDE=90°,CA=CB,O是AB的中点,点D与点O重合,DF⊥AC于点M,DE ⊥BC于点N,试判断线段OM与ON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探究展示:小宇同学展示出如下正确的解法:OM=ON,理由如下:连接CO,则CO是AB边上的中线,∵CA=CB,∴CO是∠ACB的平分线,(依据1)∵OM⊥AC,ON⊥BC,∴OM=ON.(依据2)反思交流:(1)①依据1是,②依据2是;(2)你有与小宇不同的方法吗?请写出你的方法.(3)将图1中的Rt△DEF沿着射线BA的方向平移至如图2的位置,使点D落在BA 的延长线上,FD的延长线与CA的延长线相交于点M,且FM⊥CM,BC的延长线与DE 相交于点N,且BN⊥DE,连接OM,ON,试判断线段OM,ON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轴对称,轴对称与中心对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轴对称》单元检测(附答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学期《轴对称》单元测试满分120分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2020•泰兴市一模)如图,四个图标分别是剑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和北京大学的校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2.(2020•大丰区期末)如图,∠A=30°,∠C′=60°,△ABC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则∠B 度数为()A.30°B.60°C.90°D.120°3.(2020•顺德区四模)若点A(﹣3,2)与点B关于x轴对称,则点B的坐标是() A.(﹣3,2) B.(﹣3,﹣2) C.(3,2) D.(3,﹣2)4.(2020•忻州期末)如图,保持△ABC的三个顶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都乘﹣1,画出坐标变化后的三角形,则所得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的关系是()A.关于x轴对称B.关于y轴对称C.将原图形沿x轴的负方向平移了1个单位D.将原图形沿y轴的负方向平移了1个单位5.(2020•宿豫区期中)如图,在△ABC中,BC=8,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AC于点D、E,△BCE的周长为18,则AC的长等于()A.12 B.10 C.8 D.66.(2020•碑林区模拟)如图,AB∥CD,点E在AD上,且CD=DE,∠C=75°,则∠A的大小为()A.35°B.30°C.28°D.26°7.(2020 •北镇市期中)如图,在Rt△ABC中,∠ACB=90°,∠A=60°,CD是斜边AB上的高,若AD=3cm,则斜边AB的长为()A.3cm B.6cm C.9cm D.12cm8.(2020•上城区二模)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度数为100°,则该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为()A.80°B.100° C.20°或100°D.20°或80°9.(2020•方城县期末)如图,ABC是一钢架的一部分,为使钢架更加坚固,在其内部添加了一些钢管DE、EF、FG…添加的这些钢管的长度都与BD的长度相等.如果∠ABC=10°,那么添加这样的钢管的根数最多是()A.7根 B.8根C.9根D.10根10.(2020•射阳县期末)如图,弹性小球从P(2,0)出发,沿所示方向运动,每当小球碰到正方形OABC的边时反弹,反弹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小球第一次碰到正方形的边时的点为P1,第二次碰到正方形的边时的点为P2…,第n次碰到正方形的边时的点为P n,则P2020的坐标是()A.(5,3) B.(3,5) C.(0,2) D.(2,0)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计15分)11.(2020•萧山区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3,2)与点(3,2)关于(填写x或y)轴对称.12.(2020•厦门模拟)如图,AB=AC,AD∥BC,∠DAC=50°,则∠B的度数是.13.(2020•台州)如图,等边三角形纸片ABC的边长为6,E,F是边BC上的三等分点.分别过点E,F沿着平行于BA,CA方向各剪一刀,则剪下的△DEF的周长是.14.(2020•宿豫区期中)如图,在△ABC中,AB=10,AC=8,∠ABC、∠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MN过点O,且MN∥BC,分别交AB、AC于点M、N.则△AMN的周长为.15.(2020•平潭县期末)已知A(0,2)和B(4,2),点P在x轴上,若要使PA+PB最小,则点P的坐标为.三.解答题(共75分)16.(8分)(2020 •南岗区期中)用一条长为18的绳子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1)若等腰三角形有一条边长为4,它的其它两边是多少?(2)若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都为整数,请直接写出所有能围成的等腰三角形的腰长.17.(9分)(2020•平谷区期末)如图,已知∠AOB,作∠AOB的平分线OC,将直角尺DEMN 如图所示摆放,使EM边与OB边重合,顶点D落在OA边上,DN边与OC交于点P.(1)猜想△DOP是三角形;(2)补全下面证明过程:∵OC平分∠AOB∴=∵DN∥EM∴=∴=∴=18.(9分)(2020•沙坪坝区自主招生)如图,在△ABC中,AB=AC,∠A=36°,BD平分∠ABC 交AC于点D,点E是AB的中点,连结DE.(1)求证:△ABD是等腰三角形;(2)求∠BDE的度数.19.(9分)(2020黑河期末)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ABC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A(2,3),B(1,1),C(4,2).结合所给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解答下列问题:(1)直接写出△ABC的面积;(2)请在图中作出与△ABC关于x轴对称的△A'B'C';(3)在(2)的条件下,若M(x,y)是△ABC内部任意一点,请直接写点M在△A'B'C'内部的对应点M'的坐标.20.(9分)(2020•兴化市期中)△ABC中,∠ABC与∠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过点O作EF∥BC分别交AB、AC于点E、F.(1)求证:EF=BE+FC;(2)若△ABC的周长比△AEF的周长大10,试求出BC的长度.21.(10分)(2020•曹县期末)如图,已知△ABC,点B在直线a上,直线a,b相交于点O.(1)画△ABC关于直线a对称的△A1B1C1;(2)在直线b上画出点P,使BP+CP最小.22.(10分)(2020•永安市期末)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D、E、F分别是AB、BC、AC 上一点,且∠DEF=60°.(1)如图1,若∠1=50°,求∠2;(2)如图2,连接DF,若∠1=∠3,求证:DF∥BC.23.(11分)(2020•济源期末)如图,在等边△ABC中,AB=AC=BC=10厘米,DC=4厘米.如果点M以3厘米/秒的速度运动.(1)如果点M在线段CB上由点C向点B运动,点N在线段BA上由B点向A点运动.它们同时出发,若点N的运动速度与点M的运动速度相等.①经过2秒后,△BMN和△CDM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②当两点的运动时间为多少时,△BMN是一个直角三角形?(2)若点N的运动速度与点M的运动速度不相等,点N从点B出发,点M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C同时出发,都顺时针沿△ABC三边运动,经过25秒点M与点N第一次相遇,则点N的运动速度是厘米/秒.(直接写出答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2020•泰兴市一模)如图,四个图标分别是剑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和北京大学的校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解析】D【解答】A、不是轴对称图形;B、不是轴对称图形;C、不是轴对称图形;D、是轴对称图形;故选:D.2.(2020•大丰区期末)如图,∠A=30°,∠C′=60°,△ABC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则∠B 度数为()A.30°B.60°C.90°D.120°【解析】C【解答】∵△ABC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ABC≌△A′B′C′,∴∠C=∠C′=60°,∵∠A=30°,∴∠B=180°﹣∠A﹣∠C=90°,故选:C.3.(2020•顺德区四模)若点A(﹣3,2)与点B关于x轴对称,则点B的坐标是() A.(﹣3,2) B.(﹣3,﹣2) C.(3,2) D.(3,﹣2)【解析】B【解答】∵点A(﹣3,2)与点B关于x轴对称,∴点B的坐标是(﹣3,﹣2).故选:B.4.(2020•忻州期末)如图,保持△ABC的三个顶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都乘﹣1,画出坐标变化后的三角形,则所得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的关系是()A.关于x轴对称B.关于y轴对称C.将原图形沿x轴的负方向平移了1个单位D.将原图形沿y轴的负方向平移了1个单位【解析】A【解答】∵纵坐标乘以﹣1,∴变化前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又∵横坐标不变,∴所得三角形与原三角形关于x轴对称.故选:A.5.(2020•宿豫区期中)如图,在△ABC中,BC=8,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AC于点D、E,△BCE的周长为18,则AC的长等于()A.12 B.10 C.8 D.6【解析】B【解答】∵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EA=EB,由题意得,BC+CE+BE=18,则BC+CE+AE=18,即BC+AC=18,又BC=8,∴AC=10,故选:B.6.(2020•碑林区模拟)如图,AB∥CD,点E在AD上,且CD=DE,∠C=75°,则∠A的大小为()A.35°B.30°C.28°D.26°【解析】B【解答】∵CD=DE,∴∠DEC=∠C=75°,∴∠D=180°﹣∠C﹣∠DEC=180°﹣75°﹣75°=30°,∵AB∥CD,∴∠A=∠D=30°;故选:B.7.(2020 •北镇市期中)如图,在Rt△ABC中,∠ACB=90°,∠A=60°,CD是斜边AB上的高,若AD=3cm,则斜边AB的长为()A.3cm B.6cm C.9cm D.12cm【解析】D【解答】∵CD是斜边AB上的高,∴∠ADC=90°,∵∠A=60°,∠ACB=90°,∴∠B=180°﹣∠ACB﹣∠A=30°,∠ACD=180°﹣∠ADC﹣∠A=30°,∵AD=3cm,∴AC=2AD=6cm,∴AB=2AC=12cm,故选:D.8.(2020•上城区二模)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度数为100°,则该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为()A.80°B.100° C.20°或100°D.20°或80°【解析】D【解答】当100°的角是顶角的外角时,顶角的度数为180°﹣100°=80°;当100°的角是底角的外角时,底角的度数为180°﹣100°=80°,所以顶角的度数为180°﹣2×80°=20°;故顶角的度数为80°或20°.故选:D.9.(2020•方城县期末)如图,ABC是一钢架的一部分,为使钢架更加坚固,在其内部添加了一些钢管DE、EF、FG…添加的这些钢管的长度都与BD的长度相等.如果∠ABC=10°,那么添加这样的钢管的根数最多是()A.7根 B.8根C.9根D.10根【解析】B【解答】∵添加的钢管长度都与BD相等,∠ABC=10°,∴∠DBE=∠DEB=10°,∴∠EDF=∠DBE+∠DEB=20°,∵DE=EF,∴∠EDF=∠EFD=20°,∴∠FEG=∠ABC+∠EFD=30°,…由此思路可知:第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10°,第二个是20°,第三个是30°,第四个是40°,第五个是50°,第六个是60°,第七个是70°,第八个是80°,第九个是90°(与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相矛盾)就不存在了.所以一共有8个,∴添加这样的钢管的根数最多是8根.故选:B.10.(2020•射阳县期末)如图,弹性小球从P(2,0)出发,沿所示方向运动,每当小球碰到正方形OABC的边时反弹,反弹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小球第一次碰到正方形的边时的点为P1,第二次碰到正方形的边时的点为P2…,第n次碰到正方形的边时的点为P n,则P2020的坐标是()A.(5,3) B.(3,5) C.(0,2) D.(2,0)【解析】D【解答】由题意得,点P1的坐标为(5,3),点P2的坐标为(3,5),点P3的坐标为(0,2),点P4的坐标为(2,0),点P5的坐标为(5,3),2020÷4=505,∴P2020的坐标为(2,0),故选:D.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计15分)11.(2020•萧山区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3,2)与点(3,2)关于(填写x或y)轴对称.【解析】y【解答】∵点(﹣3,2)与点(3,2)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同,∴点(﹣3,2)与点(3,2)关于y轴对称,故答案为y.12.(2020•厦门模拟)如图,AB=AC,AD∥BC,∠DAC=50°,则∠B的度数是.【解析】50°【解答】∵AD∥BC,∠DAC=50°,∴∠C=∠DAC=50°,∵AB=AC,∴∠B=∠C=50°,故答案为:50°.13.(2020•台州)如图,等边三角形纸片ABC的边长为6,E,F是边BC上的三等分点.分别过点E,F沿着平行于BA,CA方向各剪一刀,则剪下的△DEF的周长是.【解析】6【解答】∵等边三角形纸片ABC的边长为6,E,F是边BC上的三等分点,∴EF=2,∵DE∥AB,DF∥AC,∴△DEF是等边三角形,∴剪下的△DEF的周长是2×3=6.故答案为:6.14.(2020•宿豫区期中)如图,在△ABC中,AB=10,AC=8,∠ABC、∠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MN过点O,且MN∥BC,分别交AB、AC于点M、N.则△AMN的周长为.【解析】18【解答】∵在△ABC中,∠ABC、∠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ABO=∠OBC,∵MN∥BC,∴∠MOB=∠OBC,∴∠ABO=∠MOB,∴BM=OM,同理CN=ON,∴△AMN的周长是:AM+NM+AN=AM+OM+ON+AN=AM+BM+CN+AN=AB+AC=10+8=18.故答案为:18.15.(2020•平潭县期末)已知A(0,2)和B(4,2),点P在x轴上,若要使PA+PB最小,则点P的坐标为.【解析】(2,0)【解答】如图,∵A(0,2)∴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A′(0,﹣2),∵B(4,2),连接A′B交x轴于点P, ∵AB=4,AB∥x轴,O是AA′中点,∴P是A′B的中点,∴OP是△A′AB的中位线,∴OP=12AB=2,若要使PA+PB最小,则点P的坐标为(2,0).故答案为(2,0).三.解答题(共75分)16.(8分)(2020 •南岗区期中)用一条长为18的绳子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1)若等腰三角形有一条边长为4,它的其它两边是多少?(2)若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都为整数,请直接写出所有能围成的等腰三角形的腰长.解:(1)当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4,∴底边长为18﹣4×2=10,∵4+4<10,∴4、4、10不能组成三角形,当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4,∴腰长为(18﹣4)÷2=7,∵4+7>7,∴4、7、7能组成三角形,综上所述,其他两边分别为4和7.(2)设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为x、x、y,由题意可知:2x+y=18,且2x>y,∴y<9,∵x=18−y2=9−y2,x与y都是整数,∴y是2的倍数, ∴y=2时,x=8, y=4时,x=7,y=8,x=5.17.(9分)(2020•平谷区期末)如图,已知∠AOB,作∠AOB的平分线OC,将直角尺DEMN 如图所示摆放,使EM边与OB边重合,顶点D落在OA边上,DN边与OC交于点P.(1)猜想△DOP是等腰三角形;(2)补全下面证明过程:∵OC平分∠AOB∴∠DOP=∠BOP∵DN∥EM∴∠DPO=∠BOP∴∠DOP=∠DPO∴OD=PD解:(1)我们猜想△DOP是等腰三角形;(2)补全下面证明过程:∵OC平分∠AOB,∴∠DOP=∠BOP,∵DN∥EM,∴∠DPO=∠BOP,∴∠DOP=∠DPO,∴OD=PD.故答案为:等腰,∠DOP,∠BOP,∠DPO,∠BOP,∠DOP,∠DPO,OD,PD.18.(9分)(2020•沙坪坝区自主招生)如图,在△ABC中,AB=AC,∠A=36°,BD平分∠ABC 交AC于点D,点E是AB的中点,连结DE.(1)求证:△ABD是等腰三角形;(2)求∠BDE的度数.证明:(1)∵AB=AC,∠A=36°,∴∠ABC=∠C=72°,∵BD平分∠ABC,∴∠ABD=∠DBC=36°,∠A=36°,∴BD=AD,即△ABD是等腰三角形;(2)∵点E是AB的中点,∴AE=EB,∴∠DEB=90°,∴∠BDE=90°﹣36°=54°.19.(9分)(2020黑河期末)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ABC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A(2,3),B(1,1),C(4,2).结合所给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解答下列问题:(1)直接写出△ABC的面积;(2)请在图中作出与△ABC关于x轴对称的△A'B'C';(3)在(2)的条件下,若M(x,y)是△ABC内部任意一点,请直接写点M在△A'B'C'内部的对应点M'的坐标.解:(1)△ABC的面积为2×3−12×1×2−12×1×2−12×1×3=52;(2)如图所示,△A'B'C'即为所求.(3)点M在△A'B'C'内部的对应点M'的坐标为(x,﹣y).20.(9分)(2020•兴化市期中)△ABC中,∠ABC与∠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过点O作EF∥BC分别交AB、AC于点E、F.(1)求证:EF=BE+FC;(2)若△ABC的周长比△AEF的周长大10,试求出BC的长度.解:(1)∵EF∥BC,∴∠EOB=∠OBC,∠FOC=∠OCB,∵∠ABC和∠ACB的平分线交于点O,∴∠EBO=∠OBC,∠OCB=∠FCO,∴∠EBO=∠EOB,∠FOC=∠FCO,∴BE=OE,OF=FC;∴EF=BE+FC;(2)由(1)证得BE=OE,OF=CF,∴△AEF的周长=AE+EF+AF=AE+EO+OF+AF=AE+BE+FC+AF=AB+AC,∵△ABC的周长比△AEF的周长大10,∴BC=AB+AC+BC﹣AB+AC=10.21.(10分)(2020•曹县期末)如图,已知△ABC,点B在直线a上,直线a,b相交于点O.(1)画△ABC关于直线a对称的△A1B1C1;(2)在直线b上画出点P,使BP+CP最小.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点P即为所求.22.(10分)(2020•永安市期末)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D、E、F分别是AB、BC、AC 上一点,且∠DEF=60°.(1)如图1,若∠1=50°,求∠2;(2)如图2,连接DF,若∠1=∠3,求证:DF∥BC.解:(1)∵△ABC是等边三角形,∴∠B=∠A=∠C=60°,∵∠B+∠1+∠DEB=180°,∠DEB+∠DEF+∠2=180°,∵∠DEF=60°,∴∠1+∠DEB=∠2+∠DEB,∴∠2=∠1=50°;(2)∵∠B+∠1+∠DEB=180°,∠FDE+∠3+∠DEF=180°,又∵∠B=60°,∠DEF=60°,∠1=∠3,∴∠FDE=∠DEB,∴DF∥BC.23.(11分)(2020•济源期末)如图,在等边△ABC中,AB=AC=BC=10厘米,DC=4厘米.如果点M以3厘米/秒的速度运动.(1)如果点M在线段CB上由点C向点B运动,点N在线段BA上由B点向A点运动.它们同时出发,若点N的运动速度与点M的运动速度相等.①经过2秒后,△BMN和△CDM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②当两点的运动时间为多少时,△BMN是一个直角三角形?(2)若点N的运动速度与点M的运动速度不相等,点N从点B出发,点M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C同时出发,都顺时针沿△ABC三边运动,经过25秒点M与点N第一次相遇,则点N的运动速度是厘米/秒.(直接写出答案)解:(1)①△BMN≌△CDM.理由如下:∵V N=V M=3厘米/秒,且t=2秒,∴CM=2×3=6(cm)BN=2×3=6(cm)BM=BC﹣CM=10﹣6=4(cm)∴BN=CM∵CD=4(cm)∴BM=CD∵∠B=∠C=60°,∴△BMN≌△CDM.(SAS)②设运动时间为t秒,△BMN是直角三角形有两种情况:Ⅰ.当∠NMB=90°时,∵∠B=60°,∴∠BNM=90°﹣∠B=90°﹣60°=30°.∴BN=2BM,∴3t=2×(10﹣3t)∴t=209(秒);Ⅱ.当∠BNM=90°时,∵∠B=60°,∴∠BMN=90°﹣∠B=90°﹣60°=30°.∴BM=2BN,∴10﹣3t=2×3t∴t=109(秒).∴当t=209秒或t=109秒时,△BMN是直角三角形;(2)分两种情况讨论:I.若点M运动速度快,则3×25﹣10=25V N,解得V N=2.6;Ⅱ.若点N运动速度快,则25V N﹣20=3×25,解得V N=3.8.故答案是3.8或2.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数学轴对称图形测试题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参考答案1.B【解析】试题分析: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再根据SSS 证得△ABO ≌△ACO ,即可得到∠BAO=∠CAO ,最后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求解即可. 连接AO 并延长在△ABO 和△ACO 中,AB =AC ,OB =OC ,AO=AO∴△ABO ≌△ACO (SSS ), ∴∠BAO=∠CAO , ∴AO 垂直且平分BC 故选B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高线、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 2.A 【解析】 【分析】如图,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到:∠=12(∠ABC+∠ACB),∠ABC 1=12(∠ACB+∠BAC),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C 1=90°-12∠ACB ,可知∠C 1是锐角,同理可证∠B 1、∠A 1是锐角即可判断△A 1B 1C 1是锐角三角形. 【详解】如图,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到:∠BAC 1=12(∠ABC+∠ACB),∠ABC 1=12(∠ACB+∠BAC), 在△BAC 1中,∠C 1=180°-12(∠ABC+∠ACB+∠ACB+∠BAC )=90°-12∠ACB 所以∠C 1<90°,同理可证∠B 1<90°,∠A 1<90°,所以△A 1B 1C 1是锐角三角形. 故选 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利用数形结合求解是解题的关键. 3. 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由BE 平分∠ABC,∠ACB=90°,DE⊥AB,可得CE=DE ,即可求得结AE+DE=AE+CE=AC=3cm. 故选B. 4.B 【解析】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为180°逐步算出答案. 【详解】解:∵AB=BC , ∴∠ACB=∠A=18°,∴∠CBD=∠A+∠ACB=36°, ∵BC=CD ,∴∠CDB=∠CBD=36°, ∴∠DCE=∠A+∠CDA=18°+36°=54°, ∵CD=DE ,∴∠CED=∠DCE=54°, ∴∠EDF=∠A+∠AED=18°+54°=72°, ∵DE=EF ,∴∠EFD=∠EDF=72°, ∴∠GEF=∠A+∠AFE=18°+72°=90°. 【点睛】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5.等腰三角形,正方形,正七边形,菱形 【解析】 【分析】根据轴对称的定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根据轴对称的定义,等腰三角形,正方形,正七边形,菱形都可以找到一条直线,图形沿直线折叠后两边图象可重合.所以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等腰三角形,正方形,正七边形,菱形 【点睛】本题考查轴对称,轴对称图形两边图形折叠后可重合.找到对称轴是解题关键. 6.50° 【解析】 【分析】利用三角形的外角和定理求得∠ABC 的度数,然后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得∠BAC 的度数,则∠CAD 的度数即可得到,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得∠E 的度数即可. 【详解】∵∠BDE 是△BAD 的外角,,∠BDE=100°,∠BAD =70°∴∠ABC=30°, ∵AB=AC ,∴∠ABC=∠ACB=30° ∴∠BAC=120°,∠CAD=50°, ∵AC8.4.【解析】试题分析:关于直线OE 对称的三角形就是全等的三角形,则有ODE 和OCE ,OAE 和OBE ,ADE 和BCE ,OCA 和ODB 共4对.考点:轴对称图形.9.==【解析】【分析】根据点P分别是线段AB,AC 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可知PA=PB,PB=PC,据此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点P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PA=PB,∵点P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PB=PC,∴PA=PB=PC.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熟记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10.===0【解析】【分析】根据AC、BC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O,可知OA=OB=OC,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1=∠2,∠3=∠4,∠5=∠6,由∠A=50°,可求出∠2+∠3及∠1+∠4的值,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出∠5+∠6及∠BOC的度数.【详解】解:∵AC、BC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O,∴OA=OC,OB=OC,∴OA=OB=OC,∴∠1=∠2,∠3=∠4,∠5=∠6,∵∠A=50°,∴∠2+∠3=50°,∠1+∠4=50°,∴∠5+∠6=180°-(∠2+∠3)-(∠1+∠4)=180°-50°-50°=80°,∴∠BOC=180°-(∠5+∠6)=180°-80°=100°.故答案为:===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知识,熟记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11.==72°【解析】【分析】先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AE=BE,AG=CG,故∠1=∠B,∠2=∠C,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知,∠B+∠C+∠BAC=∠B+∠C+126°=180°,故∠B+∠C=54°,由于∠1+∠2+∠B+∠C+∠EAG=180°,即2(∠B+∠C)+∠EAG=180°,再把∠B+∠C=54°代入即可求解.【详解】解:∵DE、FG分别是边AB、AC的垂直平分线,∴AE=BE,AG=CG,∴∠1=∠B,∠2=∠C,∵∠B+∠C+∠BAC=∠B+∠C+126°=180°,∴∠B+∠C=180°-126°=54°,∵∠1+∠2+∠B+∠C+∠EAG=180°,即2(∠B+∠C)+∠EAG=180°,∴∠EAG=180°-2×54°=72°.故答案为:7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记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12.60【解析】【分析】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C的度数,再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知∠C=∠CAD,根据三角形内角与外角的关系即可求解.【详解】解:∵∠BAC=120°,AB=AC,∴∠C=180°−∠BAC2=180°−120°2=30°,∵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D,∴AD=CD,∴∠C=∠CAD=30°,∵∠ADB是△ACD的外角,∴∠ADB=∠C+∠CAD=30°+30°=60°.故答案为:6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记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13.见解析【解析】解:如图所示,分别以直线OX、OY为对称轴,作点P的对称点与,连接,分别交OX于点M,交OY于点N,则PM+MN+NP最短.14.见解析【解析】【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C=∠ACB=60°,AB=BC,然后求出∠ABM=∠BCN,再根据等边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求出∠BAM=∠CBN=30°,然后利用“角边角”证明△ABM和△BCN全等,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证明即可.【详解】:∵△ABC是等边三角形,∴∠ABC=∠ACB=60°,AB=BC,∵∠CBM=∠ACN,∴∠ABC+∠CBM=∠ACB+∠ACN,即∠ABM=∠BCN,∵AD、BE分别是边BC、AC 上的高,∴∠BAM=∠CBN=30°,在△ABM和△BCN中,∠ABM=∠BCNAB=BC∠BA M=∠CBN,∴△ABM≌△BCN(ASA),∴AM=BN.【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利用等边三角形边所在的三角形全等进行证明是解题的关键.15.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由AF=AG可得∠G=∠AFG,由∠ADC=∠GEC可得AD∥GE,即得∠G=∠CAD,则可得∠AFG=∠BAD,从而可以证得结论. ∵AF=AG∴∠G=∠AFG又∵∠ADC=∠GEC∴AD∥GE∴∠G=∠CAD∴∠AFG=∠BAD∴∠CAD=∠BAD∴AD平分∠BAC.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角平分线的判定点评: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是初中数学的重点,贯穿于整个初中数学的学习,是中考中比较常见的知识点,一般难度不大,需熟练掌握.16.证明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45°,中线AD平分∠BAC,并且AD=12BC,则∠BAD=∠C,AD=DC,又EA=C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易得到△ADE≌△CDF,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试题解析:连接AD,如图,∵△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D为BC中点,∴AD=DC,AD平分∠BAC,∠C=45°,∴∠EAD=∠C=45°,在△ADE和△CDF中{EA CFEAD CAD CD∠∠===,∴△ADE≌△CDF,∴DE=DF.【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如果两个三角形中有两组对应边相等,并且它们所夹的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也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性质.17.见解析【解析】【分析】由中垂线的性质就可以得出BE=CE,由EM⊥AB,EN⊥AC,AE平分∠BAC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以得出EM=EN,在证明Rt△BME和Rt△CNE全等及可以得出结论.【详解】∵BD=DC,DE⊥BC,∴BE=CE,∵EM⊥AB,EN⊥AC,AE平分∠BAC,∴EM=EN,∠EMB=∠ENC=90°,在Rt△BME和Rt△CNE中,∵BE=CE,EM=EN,{BE=CEEM=EN,∴Rt△BMERt△CNE(HL),∴BM=CN.【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的应用,中垂线的性质的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的运用,解答时证明三角形全等时关键.18.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设△ABC的两条中线BD、CE相交于点G,连接AG并延长交BC于M,作BN∥CE,连接CN,由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可判断出四边形BNCG是平行四边形,再由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即可得出结论;(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判断出PF=PE即可.【详解】(1)如图,设△ABC的两条中线BD、CE相交于点G,连接AG并延长交BC于M,作BN∥CE,连接CN,∵E是AB的中点,BN∥CE,∴点G是AN的中点,∵点D是AC的中点,∴GD∥CN,∴四边形BNCG是平行四边形,∴BC、GN互相平分,即点M 是BC的中点,AM是BC的中线,即△ABC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2)如图,△ABC中,∠A、∠B的平分线交于点P,过P作AB、BC、AC的垂线,垂足分别为D、E、F,∵AP、BP分别为∠A、∠B的平分线,∴PF=PD=PE,∵PF=PE,PE⊥BC,PF⊥AC ,∴点P在∠C的平分线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该题是三角形的三个角平分线、三条边的中线交于一点的证明过程,是中学阶段必须掌握的知识点.19.∠ACB=90°.结论:若一个三角形一条边上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解析】【分析】根据已知条件求出∠ACB的值,再结合已知和∠ACB的值得到证明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详解】∵CD是△ABC中AB边上的中线,∴AD=BD(中线分对边所成的两条线段相等).∵CD=12×AB,∴CD=AD=BD.∴△ADC和△BDC是等腰三角形(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A=∠ACD∠B=∠DCB(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A+∠ACD+∠B+∠DCB=180°,∴∠ACD+∠DCB=∠ACB=90°(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已知条件先求出∠ACB的值,再证明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