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环境物表消毒记录
病房环境物表消毒质控记录

病房环境物表消毒质控记录
说起消毒质控记录,那可是个"细活"。
每次消毒前后,都要认
认真真填写记录表,把消毒的时间、地点、物品、消毒液浓度、作
用时间等等一一记录在案。
还别说,这看似简单的一张表格,那可
是消毒质量的"试金石"。
记得上回我值班,刚好碰上医院督导组来查房。
那个督导可够
严格的,翻来覆去把记录本看了个遍。
还好我平时记录做得比较规范,不然还不得被"逮个正着"。
不过话说回来,搞消毒这个活计本
来就不能马虎,毕竟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容不得半点侥幸心理。
除了记录本,我们对消毒的流程和方法也是一丝不苟。
病房里
的床单、被罩、枕套等织物类物品,每次患者出院后必须高温消毒。
地面、墙壁、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更是每天用消毒液擦拭。
有时候患者家属会抱怨消毒水味道太大,我们就耐心解释,这都是
为了保证病房环境安全。
我们医院还定期组织消毒质控培训,请来院感专家给大家"充电"。
前阵子学习了新的消毒技术和国家标准,对我们日常工作帮助很大。
尤其是面对一些特殊场合,比如传染病房的消毒,更需要严格
按照规程操作,丝毫不能"打折扣"。
说到底,搞好病房环境物表消毒质控,不仅仅是填写一张记录表那么简单。
它考验的是我们的责任心和专业素质。
环境干净了,患者舒心,我们护理人员也安心。
所以啊,再累再苦,看到患者康复出院时的笑脸,一切都值了。
卫生环境消毒记录表

卫生环境消毒记录表
1.含氯消毒剂擦、拖拭:泡腾片常用浓度500mg/l; 84消毒液参考说明书,常见浓度2%-5%。
主要用于物体表面消毒。
有明显污染物时浓度1000mg/l。
注意事项:外用消毒剂,不得口服,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
配制和分装高浓度消毒液时,应戴口罩和手套;使用时应戴手套,避免接触皮肤。
如不慎溅入眼睛,应立即用水冲洗,严重者应就医。
对佥属有腐蚀作用,对织物有漂白、褪色作用。
金属和有色织物慎用。
强氧化剂,不得与易燃物接触,应远离火源。
置于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不得与还原物质共储共运。
包装应标示相应的安全警示标志。
依照具体产品说明书注明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有效期和安全性检测结果。
物表等清洁、消毒记录

四棉医院物表等清洁、消毒记录;检验科2017年度环境物体表面及部分诊疗用品清洁与消毒清洁、消毒方法1、地面:`地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然后地面消毒用400mg/L-7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当地面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如旧报纸、旧棉布、卫生纸等)去除可见的污染物,采用湿式清,然后地面消毒用1000mg/L~2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2、物表:(是指室内如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门把手等的表面)表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然后用用400mg/L-7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当物体表面受到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湿式清洁,然后地面消毒用1000mg/L~2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3、仪器设备表面:使用干燥的清洁布巾或对仪器无损害的专用消毒湿巾擦拭。
4、其它:室内的治疗车、病历夹、听诊器等、电话、计算机键盘等使用清洁布巾(或75%的酒精、专用消毒湿巾)擦拭。
清洁用品的消毒1、手工清洗与消毒:擦拭布先清洗干净,在25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擦拭地巾(或拖把)的清洗与消毒:先清洗干净,在50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2、自动清洗与消毒使用后的布巾、地巾等物品放入清洗机内,按照清洗器产品使用说明进行清洗与消毒,一般程序包括水洗、洗涤剂洗、清洗、消毒、烘干,取出备用。
3、注意事项布巾、地巾必须分区使用:擦拭不同患者单元的物品之间应更换布巾。
各种擦拭布巾及保洁手套应分区域使用,用后统一清洗消毒,干燥备用。
实施与考核科室执行者做完清洁、消毒后在相应时间表格内打勾并签名,检查者(科室必须有专人负责督导此项工作)不定时检查并签名。
院感办不定期抽查并考核。
、。
卫生室消毒记录表完整

卫生室消毒记录表(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实用优秀文档,欢迎下载)XX卫生室物表等清洁、消毒记录2021年度环境物体表面及部分诊疗用品清洁与消毒清洁、消毒方法1、地面:1.1地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然后地面消毒用400mg/L-7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1.2当地面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如旧报纸、旧棉布、卫生纸等)去除可见的污染物,采用湿式清,然后地面消毒用1000mg/L~2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2、物表:(是指室内如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门把手等的表面)1.1表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然后用用400mg/L-7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1.2当物体表面受到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湿式清洁,然后地面消毒用1000mg/L~2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3、仪器设备表面:使用干燥的清洁布巾或对仪器无损害的专用消毒湿巾擦拭。
4、其它:室内的治疗车、病历夹、听诊器等、、计算机键盘等使用清洁布巾(或75%的酒精、专用消毒湿巾)擦拭。
5. 空气消毒:紫外线照射40min清洁用品的消毒1、手工清洗与消毒:擦拭布先清洗干净,在25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擦拭地巾(或拖把)的清洗与消毒:先清洗干净,在50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2、注意事项布巾、地巾必须分区使用:擦拭不同患者单元的物品之间应更换布巾。
各种擦拭布巾及保洁手套应分区域使用,用后统一清洗消毒,干燥备用。
(本卫生室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为84消毒液)班级卫生消毒记录表备注:以“√”的方式完成此表。
其中开窗通风、紫外线消毒记录具体时间(要求一天不少于两次,开窗通风每次至少10—15分钟,紫外线消毒不少于30分钟。
)幼儿园卫生消毒记录表。
检验科物表消毒登记本

物体表面消毒记录本
检验科室
注:1。使用方法:含氯消毒剂遇光、热、有机物等易分解,影响杀菌效果,顾应现配现用。
2.“84”消毒液原液的浓度为4-7%,配制时按4%计算。
3.适用于传染病或特殊感染对象的消毒.
4.依据2012版《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配制方法:
5.公式:(1)所需原液数量=
公式(2)加水量=预配制数量-所需原液数量
举例:配制1600ml,含有效氯500mg/l(浓度为0。05%)的“84”消毒液,计算如下:
(1)所需“84”消毒液原液量= =20ml
(2)加水量=1600ml-20ml=1580ml
消毒对象
配制方法
有效氯含量
原液:清mg/l(0。05%)
特殊污染的物表、地面
1 : 40
1000mg/l(0。1%)
日期
更换时间
有效氯含量(500mg/l)
总量
擦拭时间
仪器表面
桌面
地面
84消毒液
有效期
签名
消毒记录登记表格模板

消毒记录登记表XX卫生室物表等清洁、消毒记录2021年度环境物体表面及部分诊疗用品清洁与消毒清洁、消毒方法1、地面:1.1地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然后地面消毒用400mg/L-7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1.2当地面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如旧报纸、旧棉布、卫生纸等)去除可见的污染物,采用湿式清,然后地面消毒用1000mg/L~2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2、物表:(是指室内如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门把手等的表面)1.1表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然后用用400mg/L-7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1.2当物体表面受到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湿式清洁,然后地面消毒用1000mg/L~2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3、仪器设备表面:使用干燥的清洁布巾或对仪器无损害的专用消毒湿巾擦拭。
4、其它:室内的治疗车、病历夹、听诊器等、、计算机键盘等使用清洁布巾(或75%的酒精、专用消毒湿巾)擦拭。
5. 空气消毒:紫外线照射40min清洁用品的消毒1、手工清洗与消毒:擦拭布先清洗干净,在25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擦拭地巾(或拖把)的清洗与消毒:先清洗干净,在50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2、注意事项布巾、地巾必须分区使用:擦拭不同患者单元的物品之间应更换布巾。
各种擦拭布巾及保洁手套应分区域使用,用后统一清洗消毒,干燥备用。
(本卫生室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为84消毒液)简历表。
病房环境物表消毒质控记录

病房环境物表消毒质控记录一、前言病房环境物表消毒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环节,对于预防交叉感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此,病房环境物表消毒质控记录的完善和及时性对于保证患者的安全非常关键。
本文将对病房环境物表消毒的质控记录进行系统性的介绍和分析,以期为医护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病房环境物表消毒的重要性1.保障患者安全:病房环境物表消毒可以有效减少细菌、病毒在环境表面的存活,降低患者感染交叉感染的风险。
2.保障医护人员安全:病房环境物表消毒可以有效减少医护人员的接触传染病的风险,提高医护人员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保障院内外环境卫生:病房环境物表消毒可以有效减少院内外环境对细菌、病毒的传播,降低感染病的传播风险。
三、病房环境物表消毒的质控措施1.制定合理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医院需要制定合理的病房环境物表消毒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每一个环节流程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2.配备合适的消毒设备和药剂:医院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配备合适的消毒设备和药剂,确保消毒效果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3.健全的管理制度:医院需要建立健全的病房环境物表消毒的管理制度,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权限,确保每一个环节的顺利进行。
4.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和评估:医院需要定期进行病房环境物表消毒的质量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消毒质量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四、病房环境物表消毒的质控记录内容根据病房环境物表消毒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病房环境物表消毒的质控记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病房环境物表消毒记录表:记录每次的环境物表消毒的时间、地点、人员、消毒设备和药剂的使用情况等。
2.消毒效果检测记录:记录每次环境物表消毒的效果检测结果,包括细菌培养和抑菌试验等。
3.问题处理记录:记录每次的环境物表消毒中发现的问题和处理情况,以及问题的整改情况。
4.质量检查和评估记录:记录每次的病房环境物表消毒的质量检查和评估结果,问题的整改情况等。
五、病房环境物表消毒的质控记录实施1.病房环境物表消毒的记录表应放置在易于查阅、管理人员容易接触的位置,记录表格要统一,内容明确,填写要清晰准确。
医疗机构紫外线清洁消毒消杀记录表

名称
时间
诊室空气
物体表面
75%酒精
浸泡
(体温表)
签名
消毒时间
紫外线照射
上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下午
上午
下午
累计时间
擦拭时间
注:
1.开窗通风每日至少3次、紫外线照射或10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每日二次),紫外线灯管每周使用75%酒精擦拭。紫外线照射前(无人状态下)关闭门窗后照射30分钟/次,开窗通风。
2.物体表面(诊疗桌、椅、门把手、水龙头、电话、电脑键盘、鼠标、测温枪等)1000mg/L含氯消毒剂或75%酒精擦拭。(每日二次)
3.落实请打“√”。(诊室空气消毒请注明时间、物体表面消毒请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