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电子信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合集下载

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创新专项项目申报指南

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创新专项项目申报指南

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创新专项项目申报指南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创新专项项目申报指南一、总体安排按照河北省科技创新、战略新兴产业、工业转型升级系列三年行动计划的总体部署,2020年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创新专项聚焦5G与现代通信、大数据、智能输变电3个产业链,按照“强链、补链、延链”的科技需求,以打造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的产业链为目标,布局15项重点研发任务。

二、支持重点(一)现代通信产业链在5G射频核心器件、通信用材料、通信导航融合、现代物联网以及智能天线等方面,部署5个重点研究任务,培育全省在现代通信产业的核心器件研制以及5G通信、北斗导航、物联网方面的技术优势。

1.5G通信用化合物半导体功率器件和射频芯片关键技术。

(指南代码:3010101)1.1 研究内容。

通过氮化镓功率器件和砷化镓低噪声放大器、开关、驱动放大器芯片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发5G通信用射频核心器件,提升现代通信用核心元器件的制造能力。

1.2 考核指标。

(1)突破5G宏基站用氮化镓功放的大功率、高效率等关键技术,完成3.4GHz-3.6GHz 140W对管功放产品研制;(2)突破5G MIMO架构基站氮化镓功放低成本、高效率、小型化等关键技术,完成2.5GHz-2.7GHz 40W功放产品研制;(3)突破5G微基站用GaAs射频前端芯片低噪声补偿技术、低插损开关设计技术、高线性牵引技术等技术,完成Sub-6G低噪声放大器、多栅射频开关以及驱动放大器等产品研制。

2.通信用半导体材料和电子陶瓷材料关键技术。

(指南代码:3010102)2.1 研究内容。

通过半导体材料单晶生长、衬底加工、外延生长和多层陶瓷工艺等技术攻关,开发出5G通信用半导体材料和电子陶瓷材料,提升基础材料配套能力。

2.2 考核指标。

现代通信用材料工艺关键技术整体水平有显著提高。

(1)解决3英寸低铁半绝缘磷化铟单晶生长中的关键问题,Fe含量≤1E16 atoms/cm3;(2)通过大尺寸碳化硅衬底的关键工艺研究,实现6英寸碳化硅衬底研磨抛光后晶片厚度500±25um,粗糙度Ra≤0.4nm。

(完整word版)2018年省科技计划项目指南

(完整word版)2018年省科技计划项目指南

2018年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指南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省级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实施意见》(赣府发〔2016〕2号)的要求和《江西省“十三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提出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紧密围绕我省创新型省份建设,结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协同创新和产学研结合,制定2018年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基础研究计划一、自然科学基金计划(一)申报条件及要求申请人必须是具有博士学位(不含在读博士生)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在职在岗人员;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博士学位的申请人,必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同行专家推荐;b5E2RGbCAP申请人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申请项目的研究,同年只能申报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项目1项;申请人受聘多个依托单位的,只能通过一个依托单位申报;参与者与申请人不是同一单位的,参与者所在单位视为合作研究单位,合作研究单位的数目不超过2个;申报学科代码按二、三级学科选择,有三级学科的必须选到三级学科。

1.重点项目:申请人年龄不超过57周岁[1961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

2.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申请人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78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且项目组2/3以上成员的年龄在45岁以下。

p1EanqFDPw3.面上项目:申请人年龄不超过57周岁[1961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

4.青年基金项目:申请人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83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

(二)支持强度和执行年限1.支持强度:重点项目50万元/项、杰出青年基金项目 20万元/项、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6万元/项。

DXDiTa9E3d2.执行年限:重点项目、杰出青年基金项目3年;面上项目、青年基金项目2-3年。

(三)重点支持领域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坚持自由探索和重点支持相结合,对于不在以下重点资助领域中的前沿1 / 40问题和制约我省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也将予以重点支持。

2018年郴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2018年郴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2018年郴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本指南是组织编制与实施2018年市科技计划项目的主要依据,也是各级科技管理部门、项目申报单位组织申报本年度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的主要依据。

2018年市科技计划按照财政经费预算进行布局,分为产学研结合专项、引进企业高层次人才重大柔性项目、重点研发及技术创新引导专项、科技创新平台专项。

一、产学研结合专项1、有色金属材料。

立足本地有色金属资源,进一步完善产业技术创新链。

重点支持延伸有色金属产业链,开展金属新材料制品及催化剂等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产品研发及中试。

2、电子信息。

重点支持大尺寸衬底LED制备、新型多功能集成封装、高清晰光显产品、新型显示技术应用、物联网技术应用与示范等电子信息产业产品的技术研发及中试。

3、石墨精深加工。

重点支持石墨烯制备及应用、石墨烯复合材料、锂离子电极材料等领域开展研发及中试。

4、智能制造。

重点支持开展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整机核心技术研发和中试、运用智能制造技术推进有色、冶炼、加工等传统行业资源处理集成应用与示范。

5、现代农业。

重点支持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及质量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研发。

6、科技环保产业。

重点支持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技术、废弃物资源化处置利用技术及再生资源利用等集成应用与示范。

申报要求:1、创新能力强。

企业上年度研发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原则上不低于3%;拥有市级及以上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

2、经济或社会效益好。

企业上年度税收100万元以上;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其成果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以上;企业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满足其中之一)。

3、发展前景好。

企业成长性好,拥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团队。

且项目符合产业技术创新链发展需要,对产业转型升级具有示范带动效应。

联系科室:科技规划与监督科二、引进企业高层次人才重大柔性项目重点支持引进企业高层次人才在郴州实施可引领带动产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项目;对高层次人才在郴州自主创业并已经获得银行贷款支持的科技项目给予贴息支持;对优秀高层次人才团队来郴创业项目给予支持。

2018年度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重大项目申报指南

2018年度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重大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1:2018年度湖北省技术创新重大项目申报指南一、光电子信息1.1 适用于IDC的波分复用多模光纤、超高速光芯片和模块研发。

1.2 Ⅲ-Ⅴ族光电探测芯片及阵列关键技术研发。

1.3 5G高速通信关键芯片、器件与模块、整体样机研发。

1.4 光接入网络扩容技术、器件模块与系统研发。

1.5 400G超高速超大容量骨干网光传输设备开发。

1.6 3D存储器芯片下一代技术研究。

1.7 存储器芯片封装、可靠性测试技术与系统研发。

1.8 光通信、显示、传感等芯片的先进封装测试技术与系统研发。

1.9 新型工业激光器(高功率紫外、高亮度半导体、超快激光器等)研发。

1.10 精密电子行业用激光高精密加工系统研发。

1.11 高端柔性OLED屏关键技术与产品开发。

1.12 新型显示各制程自动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1.13 人工智能在视听感知与交互、自主无人系统、互联网+等各领域的深度应用。

1.14 国产密码及其在各领域的推广应用。

1.15 移动互联网、工业网络、数据中心等重点领域安全防护、态势感知与威胁预警技术研究。

1.16 超晶格红外探测器、光纤陀螺、原子钟光钟等高精密元器件研发。

二、新材料2.1 海洋、机械用耐腐蚀高强度钢技术研究。

2.2 高品质有色金属绿色制备技术研究与应用。

2.3 非晶合金的超精密制备及成型技术研究。

2.4 柔性OLED基板材料研发与应用。

2.5 高质量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低成本制备技术研究。

2.6 超高纯度硅基特种电子气体研发。

2.7 高性能建筑材料及其绿色制备技术研究。

2.8 功能性硅烷衍生物制备技术研究。

2.9 轨道交通用环保涂层材料开发与应用。

2.10 高端加密防伪信息膜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2.11 高性能工程塑料强韧化改性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2.12 耐高温过滤纤维材料制备与应用。

2.13 长寿命、高效能有机发光材料制备技术研究。

2.14 光缆、电缆及辅助材料研究与应用。

2.15 低成本、高稳定催化剂制备技术研究。

2024年信息技术创新项目申请信模板

2024年信息技术创新项目申请信模板

2024年信息技术创新项目申请信模板申请人:申请日期:收件人:收件人地址:尊敬的先生/女士:我写信是为了向贵组织提交2024年信息技术创新项目的申请,并希望能够获得贵组织的支持和赞助。

我相信,这个项目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能够为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一、项目背景和目标我们现代社会对信息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为了满足这种需求,我们需要不断创新和进步。

因此,我们计划发起一个名为“xxxx”的项目,旨在探索和开发新颖的信息技术解决方案,以应对未来社会对信息技术的需求。

我们的项目目标如下:1. 提出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创新理念和解决方案;2. 开发出具有实用性和商业化前景的信息技术产品;3. 推动信息技术领域的跨界合作和知识交流;4. 为社会提供更好的信息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持。

项目的实施计划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前期调研和需求分析: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痛点;2. 创新理念和方案提出:基于调研结果,提出创新的理念和解决方案;3. 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利用团队的技术实力,开展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工作;4. 测试与改进:对研发的产品进行测试和改进,确保其性能和可用性;5. 推广与应用:将成果推向市场,推广项目产品并寻求商业合作。

三、项目预算和资金需求为了顺利实施该项目,我们需要适当的资金支持。

根据初步的预算和资源分配,我们预计项目所需资金为xxxxx元。

这些经费将主要用于技术研发、设备购置、团队培训、市场推广等方面。

我们希望贵组织能给予该项目xxxxx元的资金支持。

四、团队介绍我们的团队由一群经验丰富、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组成。

我们拥有优秀的研发团队、市场推广团队和项目管理团队,能够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通过以上的项目描述,我相信贵组织能够看出我们的项目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我们希望贵组织能够对该项目进行认可并提供资金支持,共同推动信息技术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平台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平台

2018年度河北省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京南成果转化示范区建设专项项目申报指南一、总体安排(一)总体思路贯彻落实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精神,按照《科技部关于建设河北·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的函》总体要求,以支撑引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打造京津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共同体为目标,以加强产业创新、培育创新主体为重点,聚焦示范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创新创业重大需求,实施一批重点项目,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与路径,完善“京津研发、河北转化”的创新链条,为加快推动创新型河北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重点任务重点围绕“大智移云”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现代农业等领域,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和产业化,较快形成一定产业规模,培育壮大一批高科技企业,促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对生态治理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的先进适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二、支持重点优先主题一:“大智移云”新一代信息技术(指南代码5000401)重点支持大数据、物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新型显示、半导体照明、卫星遥感、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基础软件和中间件、文化创意等领域成果转化应用。

优先主题二:先进装备制造(指南代码5000402)重点支持智能制造装备、智能电网装备、冶金装备、石油装备,以及增材制造、高档数控机床、多轴联动加工中心、工业机器人、新型传感器、汽车零部件等领域成果转化应用。

优先主题三:生物(指南代码5000403)重点支持大健康与生物医药、现代中药、生物医学工程、智能医疗系统、生物制造等领域成果转化应用。

优先主题四:新材料(指南代码5000404)重点支持特种金属材料、纳米材料与石墨烯、超材料、3D打印用低成本合金粉末材料、新一代光电子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现代化工新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领域成果转化应用。

优先主题五:节能环保(指南代码5000405)重点支持大气水土壤污染监测与防治仪器设备、建筑节能技术、典型机电产品节能技术、大宗工业固体废物污水污泥高值化和规模化综合利用技术等领域成果转化应用。

2018-项目实施匹配资金筹措的证明材料;-word范文 (13页)

2018-项目实施匹配资金筹措的证明材料;-word范文 (1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项目实施匹配资金筹措的证明材料;篇一:县域经济发展专题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提纲湖南省技术创新引导计划县域经济发展专题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提纲一、项目的背景与意义简述提出本项目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项目实施的经济社会意义。

二、现有工作基础、条件和优势说明本项目已开展的前期工作,项目实施在技术、设备、人才、资金等方面具备的条件和优势,项目实现预期目标的基础条件。

三、项目实施内容与预期目标简述项目的实施内容、实施方案、组织方式、管理措施、预期目标等。

四、进度安排与年度计划内容分年度列出项目实施进度、年度主要工作内容和主要目标。

五、经费预算来源、使用计划简述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渠道,根据项目进度和筹资方式,编制资金使用计划。

六、其它需要说明的事项七、有关附件如前期科研成果的证明材料、关联行动的证明材料、其它配套资金来源(如贷款、地方部门匹配资金等)的证明材料、中试或产业化项目所需相关产品生产的许可证明文件以及相关的其它证明材料或文件等。

篇二:政府项目申报规划政府项目申报规划项目一项目名称:3551光谷人才计划归口单位:东湖区人才办申请时间:12月资助金额:入选者可获得不少于100万元的奖励,享受武汉市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有关政策申报领域:光电子信息,生物,新能源与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高新区重点发展的五大产业及金融,管理领域从事创新创业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申报条件:1、申报人应在海内外取得硕士或博士学位,有海内外成功创业经验或曾任国际知名企业中高层技术、金融、财务、管理职位,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

2、申报单位一次只申请一个已引进的高层次人才。

创业人才:拥有独立知识产权,具有市场潜力并可进行产业化生产,为申报企业的主要创办人且为第一大股东(股权比例不低于30%)申报企业应成立5年以内且未入选过。

云计算和大数据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云计算和大数据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云计算和大数据”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及国务院《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和《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等提出的任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实施“云计算和大数据”重点专项。

根据本重点专项实施方案的部署,现提出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本重点专项总体目标是:形成自主可控的云计算和大数据系统解决方案、技术体系和标准规范;在云计算与大数据的重大设备、核心软件、支撑平台等方面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基本形成以自主云计算与大数据骨干企业为主体的产业生态体系和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云计算与大数据产业集群;提升资源汇聚、数据收集、存储管理、分析挖掘、安全保障、按需服务等能力,实现核心关键技术自主可控。

本重点专项按照云计算和大数据基础设施、基于云模式和数据驱动的新型软件、大数据分析应用与类人智能、云端融合的感知认知与人机交互等4个创新链(技术方向),共部署20个重点研究任务。

专项实施周期为5年(2016—2020)。

1. 云计算和大数据基础设施1.1 数据科学的若干基础理论(基础研究类)研究内容:研究大数据的数据建模理论,包括大数据的统一表示和有效度量等;研究大数据的新型计算复杂性理论,包括多项式可计算问题类的细分等;研究高通量计算理论与算法、高效并行计算算法、分布式计算算法、近似计算算法等;研究大规模分布式可扩展的数据存储与组织,能效优化的分布存储和处理的系统架构,以及数据副本一致性、数据压缩、数据划分与迁移等问题;研究大数据的数据治理理论与方法,包括数据质量管理、数据权属、数据隐私保护等。

考核指标:形成有国际性影响的数据科学理论体系,发表系列高水平学术论文和若干专著。

在关键技术上申请系列专利,形成专利群。

1.2 基于NVM的TB级持久性内存存储系统及应用(共性关键技术类)研究内容:研究持久性内存存储I/O栈与存储管理;分布式持久性内存文件系统;基于RDMA的分布式持久性共享内存新型编程模型;构建分布式持久性内存存储系统;研制基于TB级内存系统的典型大数据应用系统及示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3电子信息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支撑“云上云”行动计划的实施,加快云计算和大数据关键技术研究开发,推进在若干重点领域的示范应用,实现科技创新推动信息制造业和服务加快发展。

一、人工智能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方向加强人工智能新理论方法、智能问答机器人、机器翻译、虚拟现实及增强现实、区块链应用等研究,推动特定领域的问答机器人、东南亚语言器翻译、智慧学习服务及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在相关领域应用示范,促进人工智能相关领域产业发展。

(一)人工智能新理论方法与技术研究研究内容:研究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与视频图像理解、多模态信息处理等算法与理论,探索面向云南特定任务的人工智能新理论方法,构建大数据分析、处理与挖掘算法与模型,开发面向特定领域的机器学习及文本图像处理技术平台。

考核指标:完成面向特定领域的机器学习新方法、面向特定任务的文本及视频图像处理新方法、自然语言处理新方法、多模态信息处理新方法等的研究;完成符合云南特色、面向特定领域的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技术与平台、面向特定领域的大数据分析与挖掘的服务平台等的开发;申请专利3项以上,发表论文10篇以上。

(二)特定领域智能问答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内容:研究面向特定领域问答机器人的知识获取、组织与分析方法,以及知识图谱构建技术和知识图谱推理方法;研究提出场景分析、人员分析与问答系统的结合方案,开发面向特定领域的智能问答机器人。

考核指标:完成面向特定领域的智能机器人问答系统开发,实现问答平均精度均值达到0.7,响应速度小于200ms;完成问答机器人对交互人员的智能分析系统开发,实现人员认证准确率达到90%,情感分析准确率达到90%,在教育、旅游等2个以上的领域开展应用示范;申请专利4项以上。

(三)东南亚语言机器翻译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研究内容:研究汉语-东南亚语言平行语料获取、标注与评价方法,构建汉语-东南亚语言语料库方法,建设汉语-东南亚语言双语对齐语料库;研究东南亚语言词法、句法和语义分析等自然处理技术与方法,开发汉语-东南亚语言机器翻译系统。

考核指标:提出汉语-东南亚语言机器翻译方法、东南亚语言信息处理方法,翻译准确率BLEU值不低于29,建成汉语-东南亚语双语对齐语料库(至少2个语种,每个语种200万以上);建立东南亚语言自然语言处理系统(至少2个语种),开发出汉语-东南亚语言双向机器翻译系统(至少2个语种),在网络安全及电子商务等领域开展东南亚语言机器翻译信息服务示范应用;申请专利4项以上。

(四)面向东南亚的语言信息检索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内容:研究面向东南亚的互联网大数据获取、分析与存储技术,建设面向东南亚语言的Web数据中心,开发跨东南亚语言信息检索系统。

考核指标:提出互联网语言信息大数据获取与存储方法,构建面向互联网Web数据中心,覆盖中文和东南亚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及泰国等五国主要网站;提出跨语言信息检索、事件关联分析关键技术,准确率90%以上;提出多语言事件摘要及对比摘要的方法与关键技术,准确率90%以上,研发完成跨东南亚语言信息检索分析系统;申请专利4项以上。

(五)智慧学习服务关键技术及规模服务应用研究研究内容:研究智慧学习环境的主要特征,开展面向智慧学习的学习过程记录、学习情景识别、环境感知及社群联接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基于区块链的智慧学习软件平台。

考核指标:建立基于智慧学习的云南省学分银行区块链,服务全省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建成基于智慧学习的云南省学分银行区块链管理平台,记录、认证学习成果并进行学分认定和转换,其数据结构不可伪造、不可篡改和可追溯;开发智能导学扶教平台,具备智能化制定个性学习建议和学习计划功能;开展大规模学习服务示范应用,在线服务人数不低于150万人;申请专利4项以上。

(六)虚拟现实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播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内容:研究面向云南丰富的历史、旅游、少数民族等文化遗产多源数据融合、历史遗迹场景三维智能重建与理解技术,构建表演剧目、虚拟人物、场景资源、三维舞蹈动作资源库,开发具有快速重现、辅助排演、虚实融合的少数民族舞蹈数字表演创意与展示平台。

考核指标:完成历史遗迹室外场景3D建模系统,文物几何、纹理与材质建模系统等研发,实现面向3个以上历史遗迹场景、50件重点文物三维重建(精度0.1mm,纹理不低于300DPI,支持高反光);完成VR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展示内容1套,采集云南少数民族舞蹈曲目与舞蹈动作不少于10套,在虚拟现实+文化遗产、创意演艺、旅游等领域应用示范;申请专利4项以上。

(七)智能化、高精度纸张加工检测装备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内容:研究彩色数字影像采集处理、高精度光栅测量反馈闭环数控系统、影像测量软件等关键技术,开发自主新型数字影像测量仪;研发层流流量计、测量软件等关键软件,开发以PLC可编程控制系统为核心的N20纸张透气度仪;设计开发图像观测系统、孔眼像素面积与透气度数学模型等,研发激光打孔在线图像观测系统。

考核指标:完成数字影像测量仪的开发,实现分辨率达到0.001mm,精度达到0.01mm,重复性达到0.02mm,放大率达到20~45 X;开发N20纸张透气度仪,实现测量范围在0 Cu-30000 Cu间,分辨率达到0.5Coresta,测量精度≤±1.5%,耗气<50升/分,单次测试需时≤3秒;研发完成激光打孔在线图像观测系统,系统视场6.4mm*4.8mm,分辨率8.4um/pixel,帧速max.24frames/sec,测量范围约50Cu~3000Cu,最小孔径60um,最高机速300 m/min;年生产能力达到3×10台套。

(八)烟草制丝智能化生产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应用研究内容:开展中式卷烟制丝生产加料、干燥、加香关键工序的内在本质和规律的共性关键应用基础理论和工艺技术研究,开发制丝生产智能工艺支持系统,研发中式卷烟制丝生产智能制造示范系统。

考核指标:建成集成制丝生产实验示范系统,制丝加工质量稳定性提升5%,在线指标符合性提升5%、料液利用率提升10%;申请专利5项以上。

二、红外及微光夜视装备关键技术研究方向围绕红外和微光夜视制造,突破核心元器件的关键工艺技术,推进红外和微光夜视技术进步。

(一)红外波段光调控微纳结构研究研究内容:研究中波、长波红外、覆盖可见至长波红外的宽波段光调控微纳结构;研究入射光角度依赖性;研究红外波段光调控微纳结构物理性能、光学性能、抗激光损伤等性能;研究红外波段光调控微纳结构应用于整个光电系统性能。

考核指标:中长波3-5um、8-12um锗样件Tτ≥98%(不包含材料本征吸收波段);宽波段3-12um,锗样件Tτ≥90%;角度入射光学性能:θ<30 时,Si、Ge透射率和0°入射时一致;θ<45°,Si、Ge 的Tτ≥95%,宽波段Ge的Tτ≥85%(不包含材料本征吸收波段);θ<60°,Si、Ge的Tτ≥90%,宽波段Ge 的Tτ≥80%;申请专利2项以上。

(二)红外探测器封装技术及应用研究研究内容:开展VOx基非制冷焦平面红外探测器芯片生产线的封装技术研究,开发单、多元热释电探测器与铟镓砷基焦平面红外探测器等红外探测器组件,研究IC及半导体芯片真空封装工艺技术、固化真空封装工艺技术及用于红外探测器芯片的封装关键工艺。

考核指标:非制冷焦平面红外探测器列阵规模384×288或640×512;像素尺寸:25um×25um或20um×20um;中心距:25um或20um;工作波段:8um-14um;电压响应率:≧15mV/K;NETD:≦50mK;年产能达到2000套/年。

(三)大面积球型光电倍增管研究开发研究内容:面向高能物理探测领域,开发高性能光电倍增管(MCP-PMT),开展大尺寸玻壳制作机封接技术、阴极增透及均匀性制作技术和后续电子补充技术,及高探测率微通道板研制技术、光电倍增管测试技术等方面研究。

考核指标:高性能光电倍增管(MCP-PMT)的外形尺寸达到20英寸;量子效率≥28%@420nm;探测效率≥27%;增益≥1×107;单光电子峰谷比≥3.0;暗计数率≤50KHz;能量分辨率≤40;项目完成后年内,达到年产4000支能力。

(四)轻型多用途微光夜视系统研究研究内容:研发符合头戴、手持、枪瞄等使用模式下的1-5倍系列高性能微光物镜系统,研究符合人眼视觉特性、枪瞄匹配、相机匹配及大口径、长出瞳目镜光学系统,开展高灵敏度的微光像增强器设计研究,并实现白光枪瞄镜与微光夜视镜组合、快速瞄准或夜间远距离敌我识别、通用接口激光指示器等。

考核指标:轻型多用途微光夜视系统具有头戴观察、手持观察、昼夜瞄准、与相机或DV摄像机连接进行拍照、录像、强光保护、低电压指示、辅助照明功能;放大率:1×、3×、5×;出瞳直径:≥φ16mm;视距:(晴朗夜空条件下)1×系统的识别不小于120m直立活动的人,3×系统的识别不小于300m直立活动的人,5×系统的识别不小于400m直立活动的人;主机重量:≤300g(1×系统);产能达到年产2000套。

(五)红外微光数字融合夜视技术研究研究内容:开展满足国际及国内公共安全领域需求的红外微光数字融合夜视技术研究,研究时域配准、空域配准技术,开展微光与红外在各个视场值畸变一一匹配设计,开展算法及伪彩色显示,机芯集成一体化、低功耗、小型化设计等研究。

考核指标:在微光模式下,照度1×10-3lx时,对2.3×4.6m 的目标识别距离≥300m;红外模式下,在能见度8km、湿度60%、目标与背景平均温度差3k条件下,对2.3×4.6m的目标识别距离≥800m;视场:16°×12°(手持),40°×30°(头盔);融合图像中心图像重合度≤1个像素;手持产品重主机≤850克(含电池);头盔产品≤600克(含电池)。

(六)微波收发天线与电磁屏蔽一体化整流罩研究与开发研究内容:研制具备微波收发天线与电磁屏蔽一体化的整流罩,研究整流罩材料的配方、制备技术,开展微光天线和电磁屏蔽层参数设计,开展对多波段光谱增透对微波不吸收的减反膜制作及屏蔽层和减反膜材料研究。

考核指标:微波收发天线与电磁屏蔽一体化整流罩能透过白光、激光、红外及微光波段;相应波段透过率大于等于70%,@100MHz-18GHz,屏蔽效能达到20-30dB;微波天线增益根据波长不同约为7.5dBi;项目完成后,可实现90%以上的多模式隐身制导装备,年供求量2000-3000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