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叶发酵的化学原理

合集下载

烟叶发酵机理

烟叶发酵机理

烟叶发酵机理日期:2005/11/1 10:23:37 作者:来源:轻院课件点播网1858年,Koller首先对烟草发酵机理进行了探索,指出雪茄烟发酵在某些方面类似于乙醇发酵。

Suchsland(1889)首先对雪茄烟中的微生物区系进行了研究,提出发酵是由微生物活动引起的,而后,Reid(1937)也发现在雪茄烟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数量增加了10~100倍,且与一些酶的活性变化呈正相关,因而认为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Jesen(1937,1938)的研究也表明,雪茄烟发酵后微生物数量增加,因而认为微生物在雪茄烟发酵中起重要作用。

而Johnson 则认为微生物的作用只是增加了烟叶中酶的含量,对发酵未起关键性作用。

Dixon (1937)的研究表明,烤烟醇化后微生物数量减少,因而认为微生物在烟叶发酵中作用不大(谢和等,1990)。

但前苏联有人对香料烟发酵进行研究表明,烟叶上繁殖的微生物对烟叶质量往往有不利的影响。

认为发酵主要是酶作用引起;还有学者对烟叶有机酸代谢分析后认为,烟叶细胞存在三羧酸循环的活动,烟叶发酵是由烟叶本身酶作用引起的。

Shiio等(1973)曾从烟叶中分离出了可利用烟碱作碳、氮源的微生物,认为微生物对烟叶中烟碱的降解起到了一定作用;Susumu等(1978)则从烟叶中分离出被细菌降解的烟碱–N’–氧化物,进一步说明了微生物在烟碱降解中的作用。

我国关于烟叶发酵机理的研究起步虽晚,但也进行了不少令人感兴趣的研究试验。

青岛轻工业研究所(1980)曾用环氧乙烷来杀灭烟叶微生物,发现发酵仍可进行,而且速度更快,因而认为微生物在发酵中不起作用,甚至有反作用;而环氧乙烷激活了烟叶酶活性,从而促进了发酵。

但郑州烟草研究院,在用乙醇、氰酸气有高温加压条件下,破坏酶或抑制酶活性后,发现发酵亦可照常进行,因而对酶促说提出了怀疑。

余永茂等(1988,1990),则利用微生物酶加速低次烟发酵取得一定效果,可增加烟叶还原糖含量,降低蛋白质含量。

烟叶发酵详解

烟叶发酵详解

烟叶发酵详解一、烤烟发酵1、50发酵法:要求:温度:50℃,相对湿度:65%,时间:10-15天左右(1)升温阶段:目的是将烟包温度提高到发酵温度。

非生产性阶段,升温时间愈长,发酵室的利用率就愈低,但又是不可避免的。

其原因是:第一,升温过快,在保持相对湿度的同时,会出现结露现象。

第二,水分在烟包内的移动遵循水分热扩散规律,(即由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移动),因此在发酵时升温过快,加之烟包导热性较差,就会使烟包表面的水分向烟包内部移动,造成包表过干,包心过潮。

这是比较危险的现象。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在发酵升温阶段,必须是包表温度包心温度之差在10-12℃范围内,并逐渐缩小。

温度:室温~50℃,相对湿度:50~60%,时间:2~3天(2)保温阶段:目的是将烟包温度维持在发酵温度。

真正的发酵温度。

相对湿度:60~65%。

包温与室温之差在1~1.5℃根据具烟叶含水量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相对湿度:干法发酵:相对湿度35~40%,针对含水量较大的烟叶采用。

湿法发酵:相对湿度70~75%,针对含水量较小的烟叶采用。

(3)降温阶段:目的是降低烟包温度。

时间:2~3天,温度20~25℃,相对湿度70~75%。

总发酵时间:上中等烟10-15天左右。

2、55℃发酵对象:下低等烟叶,条件:温度55℃,相对湿度60~65%,时间:比50℃发酵法3~5天。

3、60℃发酵对象:低级粗糙烟叶。

目的:减少刺激性,杂气等,而不考虑其他质量方面。

4、低温和超低温发酵驻马店烟厂利用多年的试验,提出了这个概念。

原因是40级烟叶标准出现以后,烟叶的颜色普遍较深,光泽较暗,烟叶组织疏松,以达到了发酵后的色泽,因此使用低温发酵以保持烟叶的颜色不变或少变化。

常规发酵:第二阶段:保温50℃,时间5天第三阶段:降温至室温,时间2.5天45℃低温发酵:第一阶段:升温至45℃,时间2.5天第二阶段:保温45℃,时间4天第三阶段:降温至35℃,时间2天第四阶段:升温至45℃,时间2天第五阶段:保温45℃,时间2天第六阶段:降温至室温,时间2.5天总时间15天。

烤烟的自然发酵原理

烤烟的自然发酵原理

烤烟的自然发酵原理烤烟的自然发酵是指在烟叶中产生的微生物发酵过程,这一过程是烟叶具有特殊的生物学性质所致。

烤烟发酵的主要原因是烟叶中存在多种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氧气条件下,通过它们所产生的代谢作用来改变烟叶的化学成分,从而使烟叶具有特殊的气味、颜色和口感。

烤烟发酵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厌氧阶段、中间阶段和稳定阶段。

厌氧阶段是发酵的初期阶段,此时烟叶中存在着大量的厌氧菌和酵母菌。

这些微生物可以在缺氧条件下进行繁殖,并通过分解烟叶中的有机物质来释放有机酸等代谢产物。

有机酸的产生会使烟叶的酸性增加,从而改变烟叶的pH值。

此外,厌氧条件下还会产生一些硫化物和硫酸盐,这些物质具有特殊的气味。

中间阶段是发酵的中期阶段,此时厌氧菌已经繁殖到达饱和状态,生长速度逐渐减缓。

与此同时,酵母菌的数量开始增加,并开始发挥主要作用。

酵母菌通过进行酒精发酵来转化糖类物质为乙醇。

酒精发酵的反应式为:糖类物质→乙醇+ 二氧化碳。

乙醇是烤烟发酵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产物,它有助于产生烟叶的香气。

此外,酵母菌还会分解烟叶中的一些蛋白质和氨基酸,从而产生一些氨基酸盐和氨基酸。

稳定阶段是发酵的后期阶段,此时烟叶中的微生物数量逐渐减少,发酵速度放缓。

在这个阶段,烟叶中的有机酸和乙醇逐渐降解,并通过氧化反应转化为较稳定的化合物。

此外,此阶段烟叶中还会产生一些醛类物质,这些物质对烟叶的香气也有一定的贡献。

总的来说,烤烟的自然发酵是由烟叶中存在的多种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代谢作用所致。

这一过程改变了烟叶的化学成分,使其具有特殊的气味、颜色和口感。

但需要注意的是,发酵过程可能会导致一些不良的变质,因此在烟叶的储存和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发酵过程,以确保烟叶的品质。

雪茄烟堆积发酵的原理

雪茄烟堆积发酵的原理

雪茄烟堆积发酵的原理
雪茄烟堆积发酵是通过将雪茄烟叶堆在一起,并进行湿润和保温处理,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发酵产生化学变化,从而改变烟叶的味道、香气和质地。

发酵的原理是微生物代谢产物的作用。

在雪茄烟堆积发酵过程中,烟叶中的天然酶和微生物会分解烟叶内的蛋白质、淀粉和其他有机物,产生醋酸、乙醇、二氧化碳等代谢产物。

这些代谢产物能够改变烟叶的化学结构和风味物质的组成。

在发酵过程中,温度和湿度是关键因素。

通常,雪茄烟叶会被堆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通过控制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

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可以为微生物提供理想的生长环境,并加速发酵进程。

发酵还有助于改善雪茄烟叶的口感和贮存性能。

发酵后的烟叶更柔软、易于搓揉和卷绕成雪茄烟,同时也能延长烟叶的保质期。

总而言之,雪茄烟堆积发酵是利用微生物代谢产物的作用,通过控制温度和湿度,促进烟叶的发酵,改变其化学组成,从而增加雪茄烟的风味和质地。

烟叶烘烤中的发酵原理

烟叶烘烤中的发酵原理

烟叶烘烤中的发酵原理烟叶烘烤中的发酵原理,是指在烘烤过程中,烟叶内部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微生物发酵现象,这种微生物发酵过程会对烟叶的质量、口感和口味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发酵是一种利用微生物作用下的化学反应,将有机物质分解成更简单的化合物过程。

在烟叶烘烤过程中,因为受到湿度、温度、通风等因素的影响,烟叶会腐败、变质。

但是,如果你掌握好相应的技术,就能够促进微生物的发酵过程,让烟叶呈现出最佳的质量。

烟叶烘烤前,首先会采取措施对原始毛绿期的烟叶进行调理。

调理的目的是降低烟叶的水分含量,并且让烟叶充分受到空气的吹拂,这样烟叶表面的细菌和霉菌就会逐渐消失,表面微生物质量降低,烟叶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接下来就是烘干和发酵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微生物就会成为主角。

在发酵过程中,细菌、霉菌和酵母等微生物都会产生或分泌出多种酶,将烟叶内部的多糖和蛋白质逐步分解成更小的分子,然后进行转化和合成,这样烟叶的味道和口感才能得到提高。

发酵的过程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温度、湿度、通风和适宜的微生物种类。

微生物种类一般以真菌和酵母菌为主,采用不同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环境就能够促进不同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大多数烟草工厂采用三种方式来进行烘干和发酵:封闭式(close-curing)、半封闭式(semi-close-curing)和开放式(air-curing)。

其中,封闭式是最基本的方法。

这种方法会把烘房闭合,在室温和湿度适宜的条件下,使烟叶内部的细胞膜破坏,并促进其内部营养成分释放和形成特殊香味。

半封闭式基本上和封闭式差不多,但是会进行更严格的温度控制和空气循环,以支持更好的品质和口感。

开放式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方法,它可以让烟叶在自然的阳光和风吹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和烘制,从而产生更加天然的香味。

总之,烟叶烘烤中的发酵原理是通过微生物发酵的过程促进烟叶营养物质的分解和转化,从而使烟叶口感和味道更加优越。

而不同的烘烤方法,会对烟叶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掌握适当的技术和方法也是十分必要的。

烟叶发酵机理

烟叶发酵机理

烟叶发酵机理日期:2005/11/1 10:23:37 作者:来源:轻院课件点播网1858年,Koller首先对烟草发酵机理进行了探索,指出雪茄烟发酵在某些方面类似于乙醇发酵。

Suchsland(1889)首先对雪茄烟中的微生物区系进行了研究,提出发酵是由微生物活动引起的,而后,Reid(1937)也发现在雪茄烟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数量增加了10~100倍,且与一些酶的活性变化呈正相关,因而认为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Jesen(1937,1938)的研究也表明,雪茄烟发酵后微生物数量增加,因而认为微生物在雪茄烟发酵中起重要作用。

而Johnson 则认为微生物的作用只是增加了烟叶中酶的含量,对发酵未起关键性作用。

Dixon (1937)的研究表明,烤烟醇化后微生物数量减少,因而认为微生物在烟叶发酵中作用不大(谢和等,1990)。

但前苏联有人对香料烟发酵进行研究表明,烟叶上繁殖的微生物对烟叶质量往往有不利的影响。

认为发酵主要是酶作用引起;还有学者对烟叶有机酸代谢分析后认为,烟叶细胞存在三羧酸循环的活动,烟叶发酵是由烟叶本身酶作用引起的。

Shiio等(1973)曾从烟叶中分离出了可利用烟碱作碳、氮源的微生物,认为微生物对烟叶中烟碱的降解起到了一定作用;Susumu等(1978)则从烟叶中分离出被细菌降解的烟碱–N’–氧化物,进一步说明了微生物在烟碱降解中的作用。

我国关于烟叶发酵机理的研究起步虽晚,但也进行了不少令人感兴趣的研究试验。

青岛轻工业研究所(1980)曾用环氧乙烷来杀灭烟叶微生物,发现发酵仍可进行,而且速度更快,因而认为微生物在发酵中不起作用,甚至有反作用;而环氧乙烷激活了烟叶酶活性,从而促进了发酵。

但郑州烟草研究院,在用乙醇、氰酸气有高温加压条件下,破坏酶或抑制酶活性后,发现发酵亦可照常进行,因而对酶促说提出了怀疑。

余永茂等(1988,1990),则利用微生物酶加速低次烟发酵取得一定效果,可增加烟叶还原糖含量,降低蛋白质含量。

烟叶烘烤加工原理及技术

烟叶烘烤加工原理及技术

烟叶烘烤加工原理及技术烟叶烘烤加工是将新采摘的烟叶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变化,使其经历半发酵或全发酵过程,在加热、干燥和化学反应的作用下改变其理化性质的一种工艺。

其目的是调节烟叶的色泽、气味和口感,并挥发掉一部分水分,防止霉菌生长,以达到改善和提高烟叶品质的目的。

一、烟叶半发酵和全发酵过程1.烟叶半发酵:在半发酵过程中,烟叶中的果胶、淀粉和膳食纤维等成分分解,产生大量的酸类物质和酶类物质。

这些物质是烟叶发酵变化的主要物质基础之一。

半发酵过程一般采用湿发、摔发、捆发等方法进行。

2.烟叶全发酵:在全发酵过程中,半发酵产生的酸类物质和酶类物质继续发酵,烟叶的化学成分会逐渐变化。

此时,烟叶经过了淀粉、蛋白、草酸、果酸、多酚、酚酸等物质的变化,形成了丰富的芳香、香气和口感。

1.太阳烘烤:将新采摘的烟叶经过清洗、晾晒、半发酵后直接晒干。

该方法适用于烤烟、火烤烟等品种,烟叶柔韧度能得到保持,但颜色和香味不如其他烘焙方法。

2.气流烘烤:用专门烤烟烘干设备对烟叶进行烘烤,通过送风系统,在烟叶上形成稳定的气流,保证烟叶充分和均匀地受热,并排出烘烤时产生的水汽。

该方法适用于所有品种的烤烟。

3.炭火烘烤:将烟叶放在炭火上进行烘烤,同时放上花香、椰子皮等物质燃烧,使烟叶吸收芳香气味,大大提升口感。

该方法适用于烤烟、牛头烟等品种。

4.热风烘烤:热风烘烤设备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烟叶烘烤方法。

在烤房内喷洒水分控制温度,又引入干燥的空气进行加热烘烤,保证烟叶的颜色、香气和口感。

该方法适用于各种品种的烤烟。

总之,烟叶烘烤加工对于烟叶品质的影响极其重要,技术上的不断升级和改进将有助于提高烟叶的品质和降低加工成本。

烟叶发酵技术探讨

烟叶发酵技术探讨

烟叶发酵技术探讨摘要:烟叶发酵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会对烟叶的品质产生一定的影响,烟叶发酵是烟卷制造的重要环节和提高烟叶质量的重要方法。

本文简要介绍了烟叶的发酵原理和发酵过程中的化学成分变化情况,从氧化作用发酵、微生物发酵、酶发酵、微生物和酶共同作用发酵以及其他发酵技术等方面对烟叶发酵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烟叶;发酵;技术前言:烟叶发酵是在特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改变烟叶成分特性的过程,没有发酵的烟叶不仅色泽较差,而且烟气中的杂质较多和刺激性较大,通过发酵能够有效解决烟叶中的各种问题,提高烟叶的综合品质,发酵后的烟叶具有更好的弹性和吸湿能力,新烟的青色能够逐渐变深,烟叶的香气更加醇和,在空气中的味道更加明显。

1烟叶的发酵原理和化学成分变化1.1烟叶的发酵原理烟叶的发酵原理主要分为氧化发酵、微生物发酵和酶发酵。

氧化发酵原理指的是烟叶发酵过程中通过氧化来降解和转化烟叶中的化学成分,烟叶中的某些无机元素能够加快烟叶的发酵过程,当无机元素和氧气进行催化就会促使烟叶发酵。

烟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发酵是因为烟叶表面有着数量众多的微生物,有研究表明,烟叶中微生物的数量会随着发酵而不断减少,微生物的活动关系着烟叶的发酵质量。

烟叶在酶的作用下也能够发酵,烟叶中包含的氧化酶、过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等元素能够在催化过程中使烟叶得以发酵,不同种类的酶使烟叶的发酵产生不同的效果。

1.2烟叶在发酵中的化学成分变化烟叶在发酵中的常规化学成分会发生变化,烤烟在经过人工发酵后会减少糖、氮、植物碱等成分的含量,但会不断提高总挥发酸的含量,发酵中化学成分的变化呈现出前期剧烈和后期平缓的特征,自然醇化比人工发酵的变化效果更为明显。

烟叶的发酵还会引起致香物质的变化,致香物质对于烟叶的质量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在烟叶发酵过程中,自然醇化法和人工发酵法相比,前者更有利于提高烟叶中的香气含量。

烟叶复烤技术是将发酵的主体从烟叶转变成复烤片烟,复烤片烟经过发酵会增加致香成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烟叶发酵的化学原理第一节烟叶发酵概述一、烟叶发酵的重要意义烟叶发酵是卷烟加工中极为重要的环节,良好的发酵工艺可改善烟叶品质。

未经发酵处理的烟叶不同程度地带有多种品质缺陷,生青杂气和刺激性突出,没有陈化烟叶的特征香气,香气质单调,香气量不足;不能直接用来生产卷烟。

通过发酵处理后,烟叶青杂气和刺激性下降,烟草特征香气显露,可用性显著提高,因此烟叶必须经过发酵处理才能用于生产卷烟。

二、烟叶发酵的概念广义上讲,烟叶烘烤(或晾晒)、复烤和发酵均属烟叶调制的大概念。

随着烟叶加工技术的改进和发展,烟草发酵被细分成不同的概念。

一般将烟草发酵定义为:烟叶通过烘烤(或晾晒)和复烤后,在人工强化条件或自然条件下陈化一个过程;使烟叶内含物发生一系列化学或生物化学变化,减少原烟某些品质缺陷,使烟草香更加显露,吸食品质明显增强的一个卷烟加工极为重要的工艺环节。

根据发酵条件和方法的不同,烟草发酵被分为自然发酵和人工发酵。

自然发酵是在库房室温条件下将烟叶贮存一段时间,在自然条件下陈化烟叶,使烟叶更符合吸食要求。

这种发酵方法被欧美和中国的云南普遍采用。

人工发酵是在特定的人工强化温度和空气湿度的发酵室内,加速陈化烟叶,使其更符合吸食要求的烟叶发酵方式。

这种方法是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科学家发明并在东欧和中国被广泛推广应用的一种烟叶发酵方法。

烟叶发酵、烟叶陈化和烟叶醇化都是含不同侧重内容的烟草发酵概念。

陈化,主要偏重于指自然发酵,也叫醇化。

发酵,主要偏重于指人工发酵。

醇化,侧重于指人工发酵和自然发酵后的效果。

多数情况下醇化等同于陈化。

烟草发酵与微生物发酵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三、烟叶发酵机理烟叶发酵过程的主要物质转化途径和主要催化因子是烟叶发酵机理研究的两大核心问题。

1858年英国科学家Koller最早对烟草发酵机理进行研究,指出在某些方面雪茄烟的发酵与乙醇发酵相似,并试图用微生物来提高烟草发酵效果,没有取得成功。

1950年美国烟草专家Frankenburg.W.G提出由酶催化烟叶发酵的理论,并在晾晒烟发酵过程中发现近半数的蛋白质被蛋白酶水解成大量氨基酸。

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科学家做了大量微生物烟草发酵试验,均未获得成功;随后改变方法用提供酶作用的温湿度条件创造了人工发酵方法。

1977年瑞士化学家Demole证实了烟草的主要香气成分来源于类胡萝卜素、西柏烷类和赖百当类化合物的降解。

1980年以后我国以高校和研究院为核心的科研队伍对烟叶发酵机理展开了大量研究,对烟叶发酵机理两个核心问题的研究结果进行归纳,可以指导我们加深对烟草发酵机理的了解。

(一)陈化过程烟叶内含物的主要转化途径1.烟叶萜烯类化合物降解作用烤烟和白肋烟主要含二大类萜烯化合物:西柏烷类和类胡萝卜素。

这两大类化合物的降解可产生50多种香气成分,是陈化烟草表现天然烟香特征的主要成分,香料烟的典型香型来自于赖百当类和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Demole,E.,and P.Dietrich 1977)。

2.Maillard作用还原糖和氨基酸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分子重排,形成类黑素,(L.C.Maillard 1912.J.E.Hodge 1968.)。

烟草内含丰富的还原糖和氨基酸,通过陈化形成56种杂环化合物,统称烟草类黑素,此类成分可使烟草表现陈烟香气,在自然条件下这是一个缓慢的分子重排过程。

Maillard作用是烟叶还原糖和氨基酸含量下降的原因之一,使烟叶颜色略有加深。

3.烟叶残存叶绿素降解作用通过调制后,烟叶仍然含有一定量的叶绿素和叶绿蛋白复合体,致使未陈化烟叶表现较重的青杂气特征。

通过陈化,烟叶残留叶绿素进一步降解,生成吡咯类化合物,表现陈烟香气特征。

在自然条件下这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4.杂气成分的缓慢挥发作用自然陈化过程,烟草逐渐形成挥发性的小分子醛、醇、酸、氨、挥发碱(包括游离态烟碱)等对烟草吸食有明显影响的不良成分,这些成分具有明显的挥发性特征,在陈化过程中逐步挥发,醇化烟叶。

小分子不良成分形成是一个化学过程,挥发作用则是典型的物理过程。

5.酰胺与易分解氨氮化合物的脱氨挥发作用烟草氨氮化合物在陈化过程中脱去氨基,形成有机酸和NH3,有机酸积累和NH3的挥发可达到醇化烟叶的效果。

烤烟陈化后总氮一般下降4%,晾晒烟的下降幅度远远大于烤烟。

6.缓慢酸化作用陈化过程烟叶内含部分易氧化有机质被氧化为有机酸(其中包括部分还原糖);另外酰胺和部分易转化氨氮化合物脱氨挥发形成有机酸;同时部分挥发碱挥发使烟叶碱性下降。

三方面的作用导致烟叶有机酸相对积累,总酸量相对上升,使烟叶出现明显的酸化过程,该过程还伴随着部分游离态烟碱与有机酸形成有机酸盐,使游离态烟碱变为结合态,有明显的醇化烟气效果。

7.多酚降解作用通过陈化处理,烟草多酚含量迅速下降,一年陈化可使烤烟多酚含量下降21%,16天人工发酵处理使烤烟多酚含量下降51%。

因为烤烟多酚主要是芸香甙和绿原酸,它们是一类烤烟特征香气成分,多酚的过多降解,会使烤烟香气变淡。

适当分解也有降低烤烟苦涩味的效果。

但人工发酵过量降解多酚对烟香有负面影响,应适当控制。

8.游离烟碱转化降解作用烟叶内含游离烟碱常引起较强的刺激性和不良吃味,陈化过程游离烟碱逐渐从结合烟碱中产生,并逐步降解为中性成分烟酸和其他类似物,消除强烈刺激性和不良残留余味。

因为游离烟碱在烤烟中是缓慢形成的,所以它的降解也是逐渐进行的。

9.果胶质降解作用果胶质是引起烟气尖刺感的重要成分,陈化过程果胶质被缓慢降解为果胶酸和其它成分,尖刺感逐渐减弱。

烟草陈化过程除上述九个主要转化途径外,还有许多转化,由于它们不是影响烟叶品质的主要途径,故不作详细介绍。

(二)烟叶发酵的主要催化因子晾晒烟陈化过程烟叶内残存部分活性水解酶和少量活性细胞,大约晾晒烟一半的蛋白质被蛋白酶降解,产生相当数量的氨基酸(Frankenburg.W.G 1950 Enzymology 10:325-431)。

晾晒烟陈化初期的主要催化因子是残存水解酶,后期则是其他酶类。

香料烟特征香质有别于烤烟和白肋烟,而白肋烟与烤烟特征香差异是由化学成分间的巨大比例差异导致的。

烤烟陈化的催化因子有别于晾晒烟,经初烤和复烤两次高温处理,烤烟残存水解酶活性不能被检测到(卢红、王晶晶、陆富,2001),烤烟陈化初期的激烈程度不如晾晒烟。

烤烟细胞内酶类是陈化的主要催化因子,主要来自烘烤前的鲜活烟叶,烘烤后活性变得极端微弱,以致烤烟发酵往往达不到晾晒烟的效果,必须采用长时间的陈化处理。

(三)烟叶陈化与环境条件的关系1.温度烟叶陈化的九个主要物质转化途径对温度的要求各不相同。

以反应速度而论,多酚氧化最快为47℃,Maillard作用最适温度90℃~110℃,在105℃时合成的烤烟类黑素最具纯正陈化香气。

温度越高杂气挥发越快,香气损失也随温度上升而加快。

以烤烟品质而论,陈化温度以30℃~38℃最优。

2.烟叶含水量和空气湿度烤烟防霉含水量以低于12%为标准,但对烤烟陈化最有利的含水量是13%~14%,工业上往往将烟叶含水量降至12%以下,陈化过程烟叶从空气中吸湿,含水量一般上升至13%~14%;烤烟陈化在空气相对湿度60%~80%最佳,空气湿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干湿交替对烟叶排杂有利,尤其是具挥发性的强极性成分排除,需要烤烟有分子水的吸收排放过程。

3.打包方式及光线烟包有少量气体交换有利烤烟陈化排杂和保持香质,工业上烟包密度一般为370kg/m3。

包装材料需无异味并具有一定吸湿能力,以木材最佳,其次是纸箱。

光线对烟香不利,光线直接破坏某些带双键的化学成分,包括多种香气成分,避光对陈化质量有利。

四、烟叶发酵技术烟叶发酵主要分为自然发酵和人工发酵两类。

(一)自然发酵自然发酵也称“醇化”或“陈化”,主要是借助自然气候的变化进行发酵的,所以也叫季节性发酵。

它的主要特点是在烟叶贮藏期间,利用一年一度的春季温度上升,促进烟叶内酶的活动,使烟叶经过缓慢的发酵过程,以达到改善烟叶品质的目的。

其优点是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发酵后烟叶色泽鲜明,比较均匀,而其缺点主要有:时间长(1~2年),占用仓库面积大,烟叶周转慢,不够经济。

(二)人工发酵烟叶的人工发酵,又称加温发酵。

它是利用人为的适合烟叶内在品质变化的条件(即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促使烟叶加快变化的方法。

发酵后烟叶质量相当于陈烟质量。

其优点是:发酵周期短,一般为12~15天,比较经济。

烟叶的类型不同,其发酵方法也不同,这主要根据烟叶的性质和具体要求来决定。

决定烟叶发酵方法的主要条件包括:第一,烟叶的特性,主要指烟叶的成熟度,烟叶等级的高低,烟叶的柔软粗糙程度,调制方法,化学成分及烟叶含水量的大小;第二,周围空气的温度和相对湿度;第三,发酵的堆垛体积和重量;第四,各种类型烟叶的发酵程度;第五,发酵前烟叶贮存的时间。

下面将分别叙述不同类型烟叶的发酵方法。

1.烤烟人工发酵方法在我国,卷烟工业所需原料绝大部分是烤烟,作为烤烟型卷烟对烟叶的色泽要求偏浅。

因此发酵时,烟叶的含水量需低,否则,将会使烟叶颜色加深。

有的甚至会变成褐色,光泽较暗,香气减少。

不同烟叶有不同的发酵方法。

烟叶发酵水分差距较大。

一般来说,烟叶水分较高,如原烟水分18%~20%,发酵作用较猛烈,发酵进展速度快,发酵时间短,质量较差;反之,若烟叶水分较低,复烤后烟叶水分控制在11%~13%,发酵作用较缓慢,发酵时间长,烟叶质量好。

温度是烤烟发酵的主要技术条件,温度太低,烟叶发酵进程缓慢。

例如,在冬季,烟叶温度低至0℃时,烟叶在仓库贮存基本上不发酵。

到春末夏初气温达到20℃左右时,烟叶即开始发酵。

根据有关方面的研究认为,中、高等烟叶仍采用50℃发酵法;低等烟叶采用55℃发酵法。

采用一次连续性强化醇化或发酵—醇化—再发酵来延长发酵时间,促进烟草的棕色化反应,以达到改进色、香、味的目的。

2.白肋烟发酵方法烤烟的主要烟气趋酸性反应,而白肋烟则产生一种碱性的烟气,有一种浓郁好闻的香气,对卷制混合型卷烟是很有益处的。

但白肋烟也有其较突出的缺点,氨气很重,故而使用前应进行发酵。

其发酵方法为:第一阶段,发酵室温度提高到50℃的升温阶段,时间为2~2.5d;第二阶段,发酵的烟叶保温10d;第三阶段:发酵终了后2~2.5d。

总的发酵时间为14~15d,烟叶水分为15%~17%之间,发酵后的白肋烟烟叶质量,应除去大量的氨,使其浓郁香味显露出来,吃味纯净,刺激性减轻,颜色呈棕色,一般最低要求成棕褐色即可。

3.香料烟发酵法香料烟的上部烟叶和顶叶具有较浓的香气,这种香气叫做热固树脂香,它释放出烟草的自然组分,造成更有效的香味。

香料烟的热固树脂比其他类型的烟草要强4~6倍,其熔点只有59℃~67℃。

因此,在发酵上采用较低的温度,否则热固树脂变为热熔树脂,香气容易挥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