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T生根粉对大豆重迎茬的保产效应及其机理_李孱
微量元素和ABT生根粉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W a g Ho g n n n to
( trlR sucsIstt o i n j n cd m Sine ,Habn 10 4 ) Naua eo re ntue fHeo gi gA ae yo c cs i l a f e ri 5 0 0
Ab ta t T e s y e n s e s wee s a e t i e e tmi ree t n T n o d rt t d h i fe t sr c : h o b a e d r o k d wih df rn c o lmes a d AB i r e o su y t erefcs f o o b a n p te p rme t T e rs l h we h tte t n t 0 , k oy o n m mmo im a n s y e n i o x e i n . h e ut s o d t a r ame tw h 1 0 me g M lb e u a s i / nu h d a g o fe to h ln eg ta d ro e gh i e d ig sa e a d i r v d te n mb ro o s wela o d efc n t e p a th i h n o tln t n s e ln tg n mp o e h u e fp d a l s oh rc aa tr n te wh l r wt t e , a d te t n t 0 me g AB i r v d te d v lp n f t e h r ces i h oe go h sa g n r ame tw h 1 , i /k T mp e h e e o me to o ro fsy e n se l g sg fc nl o to o b a e d i ini a ty. n i Ke r s: M iree n s ABT; So b a y wo d c l me t ; o y e n; Grw h sa e ot t g
ABT生根粉植物扦插繁殖技术,生根粉,ABT生根粉,扦插育苗,扦插培训,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成活率

ABT生根粉植物扦插繁殖技术,生根粉,ABT生根粉,扦插育苗,扦插培训,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成活率ABT生根粉密码植物生长离不开吸收多种营养。
然而,在科学的世界里有一道久攻未下的难关,就是许多植物难以生根,XX年,王涛教授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研制成功了ABT生根粉系列,为广大的植物家族带来了繁荣昌盛的希望。
ABT生根粉是一类复合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它与国内外同类产品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能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外源激素,还能促进内源激素的合成。
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ABT作为一种效应物,它一方面活化了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基因,使之加强表达;另一方面抑制了脱落酸的表达,而内源多胺也起着第二信使的作用。
在两种信使作用下,促使生物大分子的合成重要酶的活性得到提高,引发了一系列生理效应。
主要表现在对不定根的诱导,根系发育健壮,根的吸收面积增加,促进不定芽的诱导,提高代谢作用强度。
综合作用的结果表现在成活率、作物产量质量的提高与抗性的加强。
常见的植物扦插重要技术如下:芽插--芽叶插芽叶插为一个叶附着一个芽,并带少许茎的一种扦插方法。
可以说是属于叶插与枝插的中间插法。
但此扦插方法节约插穗,成活率也较高。
芽叶插附带的茎,可在芽上附近切断,芽下稍留长一些,一般附带之茎以3厘米左右为宜,扦插深度视芽叶大小而定,但芽不宜埋入土中太深,有些大叶植物像印度的橡皮树为防止叶面蒸发,可将叶片卷起扎紧,插入插床后用支柱支撑住。
此外还有山茶、日本珊瑚木、茶梅、柠檬、卫矛、一品红(猩猩木)、印度橡胶树、大花枝子、小枝子、大叶冬青、茶、蔷薇类等都可以作芽叶插。
芽叶插一般多应用于观赏植物中,在林业育苗上应用不广。
我国广东韶关地区农校林业教研组,用油茶叶育苗,获得了成功。
从5~XX年生的油茶幼树树冠上部采取受光充足的带腋芽的叶片随采随插,将叶片连腋芽埋入土中1/3,露出2/3斜插。
春、秋插时叶面向南;夏插时叶面向北。
扦插株行距5X10厘米。
ABT生根粉和保水剂对三种观赏树木移栽后生长和抗寒性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ABT生根粉和保水剂对三种观赏树木移栽后生长和抗寒性的影响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观赏树木移栽时,由于根系被破坏,会导致植株生长受到影响,甚至死亡。
因此,如何促进移栽后植物的生长、抗寒性以及减少树木死亡率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当前,应用生物有机肥料和保水剂等成为提高移栽观赏树木的生长质量和生存率的重要手段。
ABT生根粉和保水剂作为较常见的树木移植辅助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较广的推广和应用。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ABT生根粉和保水剂对三种观赏树木(古树梧桐、紫玉兰和连翘)移栽后生长和抗寒性的影响,为提高观赏树木移栽后的生长质量和生存率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选取三种常见的观赏树木(古树梧桐、紫玉兰和连翘)作为研究对象,设立对照组、单用ABT生根粉组、单用保水剂组以及ABT生根粉和保水剂复合组。
对各组进行如下处理:对照组不采用任何处理,单用ABT生根粉组树根部使用指定比例的ABT生根粉,单用保水剂组根部使用指定比例的保水剂,ABT生根粉和保水剂复合组根部先使用ABT生根粉,然后浇注指定比例的保水剂。
在移栽后的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分别进行植株高度、冠幅、茎粗和叶片数量的测定,同时还将测定植株的生长势、成活率和干/鲜重等指标。
在冬季末期,测定不同处理组和对照组树木的抗寒性指标,如超低温处理下的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等指标。
四、研究意义通过对ABT生根粉和保水剂对观赏树木移栽后生长和抗寒性的影响进行研究,将有助于优化观赏树木移栽后的护理管理措施,减少移栽后死亡率和影响生长的因素,提高树木的生长品质和生存率,从而更好地为城市绿化环境发展提供支持。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2023(12):20-27H e i l o n g j i a n g A g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h t t p ://h l j n y k x .h a a s e p.c n D O I :10.11942/j.i s s n 1002-2767.2023.12.0020韩冬,周伟鑫,张景云,等.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23(12):20-27,28.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韩 冬,周伟鑫,张景云,吴成龙,王 平(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农作物开发研究所,黑龙江佳木斯154007)摘要:为探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拌种和叶面喷施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进而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大豆栽培上的推广和实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㊂本试验于2019-2021年在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试验基地进行,以黑农84为试验材料,通过拌种A B T 生根粉3号㊁多微抗寒抗旱保水种衣剂及叶面喷施爱多收㊁芸苔素内酯㊁烯效唑㊁胺鲜酯,研究拌种剂对大豆根部形态以及叶面喷施对叶绿素㊁叶面积指数和两种处理方式对大豆地上部形态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㊂结果表明,大豆种子经过A B T 生根粉3号处理后,其主根长度㊁侧根长度㊁侧根数均明显增加,对根系发育的正向调控效果优于多微抗寒抗旱保水种衣剂,但对产量影响不显著㊂始花期喷施烯效唑能降低大豆株高,与对照相比,株高降低10.22%,并且在R 2和R 4期显著降低大豆叶面积指数㊂胺鲜酯和芸苔素内酯分别在R 4和R 6期促进大豆叶片生长,但对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影响㊂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生物产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可以增加荚干重,在R 6期,各处理荚干重显著高于对照㊂爱多收能提高大豆百粒重,2020年百粒重20.6g ,比对照增加3.5%,其余年份差异不显著㊂胺鲜酯能显著提高大豆产量,与对照相比,2019年和2020年产量分别增加41.56%和17.73%㊂关键词:植物生长调节剂;形态指标;叶绿素含量;产量性状收稿日期:2023-09-07基金项目:北大荒集团2023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和黑龙江垦区社会公益性事务专项㊂第一作者:韩冬(1991-),男,硕士,助理研究员,从事大豆高产栽培研究㊂E -m a i l :k x y h a n d o n g@163.c o m ㊂ 大豆是重要的粮油饲兼用类作物,在粮油作物中占有重要地位[1-2]㊂同时大豆既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3],也是黑龙江省主栽作物之一,尤其近些年随着农作物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不断加大,目前已经占到全国的42%左右[1-3]㊂但各种植区域大豆种植水平良莠不齐,以及栽培技术配套措施不完善,导致产量差异很大㊂近些年,化学调控技术在改善作物抗逆性㊁提高品质㊁增加产量方面应用较多,并且取得了良好效果[4-7]㊂化学调控技术是指施用植物生长物调节剂后,通过影响植物内源激素系统而调节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其具有成本低㊁见效快㊁效益高等特点[8-10]㊂作物生产中应用的化控剂种类较多,按照化控剂作用性质及类别来区分,可将其分为植物生长促进剂㊁植物生长延缓剂和植物生长抑制剂三大类㊂国内外学者在化控剂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刘冰等[11]研究指出,胺鲜酯和烯效唑浸种处理均能提高垦农4号大豆根系建成前期的根系活力,增加根系同化物含量㊂宫香伟等[12]研究了大豆始花期叶片喷施胺鲜酯和烯效唑对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指出胺鲜酯和烯效唑可以改善大豆不同冠层叶片的光合特性,延缓叶片衰老,进而提高大豆产量㊂另研究表明,烯效唑浸种处理大豆种子,可以调节大豆株形㊁加强光合特性㊁提高产量[13]㊂以及在淹水胁迫下喷施烯效唑能提高淹水胁迫期间大豆叶片光合特性指标及产量[14]㊂外施芸苔素内酯可增强玉米幼苗的根系活力,提高玉米幼苗的光合性能,从而提高抗旱性[15]㊂李青超等[16]研究指出水稻秧苗期及水稻移栽后5和12d 用0.003%丙酰芸苔素内酯喷施后,可显著提高秧苗素质,并对水稻提质增产效果明显㊂赵丽梅等[17]研究了不同化控剂对杂交大豆制种产量的影响,认为爱多收可显著提高大豆不育系的结荚率和结实率,并且具有专一提高母本产量的作用㊂目前,市场上化控剂种类较多,本研究选取生产上应用较为广泛的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为供试药剂,并以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主栽大豆品种黑农84为供试品种,在2019-2021年间研究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期筛选出促进大豆生长,提高产量,增强抗逆性的植212期 韩 冬等: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物生长调节剂,旨在为大豆生产上合理选择植物生长调节剂提供一定理论基础㊂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供试品种 供试品种黑农84由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大豆育种室提供,黑农84株高95c m ,紫花,尖叶,灰色茸毛,亚有限结荚习性,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18d ,需ȡ10ħ活动积温2400ħ㊂1.1.2 供试药剂 供试植物生长调节剂共计6种,A B T 生根粉3号购自北京艾比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多微抗寒抗旱保水种衣剂购自哈尔滨市瀚地收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爱多收购自旭化学工业(漳州)有限公司;芸苔素内酯购自河南省利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烯效唑购自江苏剑牌农化股份有限公司;胺鲜酯购自河南神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㊂1.2 方法1.2.1 试验设计 拌种试验:在网室采用盆栽试验,研究A B T 生根粉3号和多微抗寒抗旱保水种衣剂对大豆苗期根系形态的影响,盆栽试验供试土壤为大田地块土壤,在30c mˑ30c m 塑料盆内均匀播种10粒黑农84大豆种子,播深2.5c m ,保证水分供应充足㊂设置3个处理,处理1,A B T 生根粉3号拌种有效成分含量50.00%;处理2,多微抗寒抗旱保水种衣剂拌种;以清水处理作为对照(C K ),详见表1㊂每个处理重复9盆,共播种27盆㊂当幼苗真叶完全展开时,每盆保留5株长势一致,健康的幼苗㊂各处理分别在出苗后10,14和18d 进行取样,每个处理每次取3盆,15株幼苗㊂用流水将幼苗根部泥土冲洗干净,用于苗期根系形态指标测定㊂叶面喷施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2019-2021年在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农作物开发研究所10号地开展了大田叶面喷施试验㊂设置5个处理,处理3,爱多收剂量有效成分含量1.80%;处理4,芸苔素内酯有效成分含量0.01%;处理5,烯效唑有效成分含量10.00%;处理6,胺鲜酯有效成分含量98.00%;叶面喷施采用手提式喷壶进行人工喷雾,以清水作为对照(C K )㊂不同化控剂处理的施用方式㊁施用时期及用药剂有效成分含量见表1㊂试验于5月3日播种,在初花期,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进行叶面喷施,用液量均为225L ㊃h m -2㊂每个处理4行区,行长5m ,小区面积13m 2,过道0.5m ,每个处理3次重复,试验区共计300.3m 2㊂试验地块为秋起垄,垄宽65c m ,播种密度25万h m 2,施用磷酸二铵250k g㊃h m -2,氯化钾50k g ㊃h m -2,尿素25k g ㊃h m -2,肥料在大豆播种时一次性施入土壤中,其他田间管理同大田生产㊂表1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方式、施用时期及用药浓度处理药剂名称施用方式施用时期药剂有效成分含量/%1A B T 生根粉3号拌种种子处理50.002多微抗寒抗旱保水种衣剂拌种种子处理-3爱多收喷雾始花㊁盛花期1.804芸苔素内酯喷雾始花㊁盛花期0.015烯效唑喷雾始花期10.006胺鲜酯喷雾始花㊁结荚期98.007清水(C K )喷雾--1.2.2 测定项目及方法 拌种试验苗期根系形态指标测定:主根长㊁侧根数及侧根长度㊂采用直接测定法对主根长㊁侧根数进行直接观测测量,利用下述公式计算侧根长度㊂侧根长度=(最长侧根长度+最短侧根长度)ˑ0.5ˑ测根条数ˑ0.618㊂叶面喷施试验叶绿素含量㊁叶面积指数及生物产量测定:使用活体叶绿素仪S P A D502在盛花期(R 2)㊁盛荚期(R 4)㊁鼓粒期(R 6)测定各处理主茎倒4叶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每个处理连续测定3株,取平均值㊂使用L A I 2000冠层分析仪在R 2㊁R 4㊁R 6期测定叶面积指数,每个处理测定3株,12黑 龙 江 农 业 科 学12期取平均值㊂各处理在R 2㊁R 4㊁R 6期进行取样,将取样植株各器官分开,放入105ħ烘箱中杀青1h,后80ħ烘干至恒重,称得干重,测得生物产量㊂拌种试验和叶面喷施试验形态指标㊁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测定:每个处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5株大豆进行形态指标的测定,采用直尺测量子叶痕至生长点距离记为株高;通过人工计数的方式记录主茎节数㊂大豆成熟时,每个小区连续选取5株植株,测量产量构成因素相关指标㊂单株荚数㊁单株粒数分别采用人工计数法进行,百粒重和单株粒重采用称重法㊂1.2.3 数据分析 采用E x c e l 2003和S P S S24.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㊂2 结果与分析2.1 植物生长调节剂拌种处理对大豆苗期根系形态的影响2.1.1 主根长度 由表2可知,各处理随着取样时间的推进主根长度逐渐增长,A B T 生根粉3号和多微抗寒抗旱保水种衣剂与对照相比均能促进主根伸长㊂其中,A B T 生根粉3号主根长度始终显著高于对照清水处理,在出苗10d 后比对照增长3.2c m ,出苗18d 后长度为25.6c m ,比对照增长6.7c m ㊂说明A B T 生根粉3号能明显对主根发育起到正向调控作用㊂表2 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拌种对大豆苗期根系主根长度的影响处理主根长度/c m出苗后10d出苗后14d 出苗后18dA B T 生根粉3号12.7ʃ0.5a15.9ʃ0.7a25.6ʃ1.3a多微抗寒抗旱保水种衣剂10.2ʃ0.3b 12.8ʃ0.6b 20.1ʃ1.1a b 清水(C K )9.5ʃ0.6b10.9ʃ0.4b18.9ʃ1.6b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处理间在P <0.05水平差异显著㊂下同㊂2.1.2 侧根长度、侧根数 由表3可知,从各处理对侧根长度的影响上来看,A B T 生根粉3号在出苗后10,14和18d 的侧根长度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出苗后18d 侧根长度比对照增长8.5c m ㊂说明多微抗寒抗旱保水种衣剂各取样时期和对照相比差异不明显㊂表3 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拌种对大豆苗期根系侧根长度和侧根数的影响处理侧根长度/c m 单株侧根数/条出苗后10d出苗后14d出苗后18d出苗后10d出苗后14d出苗后18dA B T 生根粉3号15.2ʃ0.5a19.6ʃ0.9a28.6ʃ1.2a 33.2ʃ1.2a 45.6ʃ3.6a 91.8ʃ5.6b 多微抗寒抗旱保水种衣剂10.8ʃ0.7b 15.3ʃ1.1b 22.6ʃ1.9b 32.6ʃ2.6a 41.4ʃ2.9a 77.7ʃ4.9a 清水(C K )10.7ʃ0.6b14.9ʃ0.8b20.1ʃ2.1b29.1ʃ2.3a39.5ʃ3.8a75.9ʃ6.2a从各处理对侧根数的影响上来看,A B T 生根粉3号在取样后期增长较快,显著高于其他处理㊂总体来说A B T 生根粉3号对大豆苗期侧根长度和侧根数的正向调控效果要优于多微抗寒抗旱保水种衣剂㊂2.2 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大豆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及生物产量的影响2.2.1 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 由图1可知,R 2期和R 4期,烯效唑处理后的叶面积指数最小,分别为3.8和6.1,胺鲜酯处理叶面积指数最大,分别为5.2和8.7;R 6期芸苔素内酯叶面积指数最大,且显著高于爱多收㊂说明胺鲜酯和芸苔素内酯分别在花荚期和鼓粒期促进叶片生长,而烯效唑在花荚期显著抑制叶片生长,对叶片增长的抑制作用明显㊂由图2可知,R 2期喷施各化控剂处理时,叶绿素含量差异显著,芸苔素内酯处理叶绿素含量最高,为42.9,清水最低,为40.2㊂各处理均能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㊂R 4和R 6期各处理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无明显差异,说明各处理对大豆生殖生长后期叶绿素含量影响不大㊂2212期 韩 冬等: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图1 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叶面积指数的影响注:图柱上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同一时期不同处理间在P <0.05水平差异显著㊂下同㊂图2 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叶绿素含量的影响2.2.2 干物质积累量 由图3可知,各处理在R 2期对大豆干物质积累量影响差异显著,各处理均高于对照,其中烯效唑处理最高,除烯效唑外,其余各处理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R 4和R 6期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烯效唑处理在R 6期干物质积累量最高,为63.03g㊂图3 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由表4可知,R 4期各处理对大豆单株荚干重影响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明显,而在R 6期均高于对照,其中烯效唑处理单株荚干重最高,其次为爱多收㊁胺鲜酯和芸苔素内酯㊂综合调查结果表明,各处理在生殖生长后期单株荚干重的积累速度加快,并显著高于对照㊂表4 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单株荚干重的影响单位:g时期爱多收芸苔素内酯烯效唑胺鲜酯C KR 40.92ʃ0.11a1.02ʃ0.21a1.38ʃ0.17a0.77ʃ0.13a1.00ʃ0.11aR 615.92ʃ0.26a b 11.12ʃ0.19a b 17.74ʃ0.24a 13.05ʃ0.65a b9.51ʃ0.55b2.3 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喷施与拌种处理对收获期大豆地上部形态和产量的影响2.3.1 株高和节数 由表5可知,在叶面喷施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爱多收处理株高在3年中均为最高,与清水对照相比,烯效唑处理在3年中株高降低且在2021年达到显著水平㊂胺鲜酯与芸苔素内酯2021年与2019年相较清水处理略有增加,而在2020年有降低趋势但并不显著㊂拌种处理中,A B T 生根粉3号在2019年和2020年株高较C K 略有增加,而多微抗寒抗旱保水种衣剂在2020年和2021年株高与C K 差异不显著㊂与拌种处理相比,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株高影响较大㊂2019年与清水对照相比,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都能够使大豆节数增加,节间距降低,而2021年只有芸苔素内酯和烯效唑处理大豆节数比C K 增加4.69%和1.88%㊂2020年所有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均使大豆节数有轻微降低但并无显著差异,这可能与当年降雨量有关㊂2.3.2 产量及构成因素 由表6可知,2020年两个拌种处理中A B T 生根粉3号产量与清水对照相比增加13.30%且达到显著差异㊂2019年爱多收㊁芸苔素内酯㊁烯效唑和胺鲜酯4种叶面喷施处理产量均比C K 增加,增产率分别为9.69%㊁9.14%㊁35.85%和41.56%,其中烯效唑与胺鲜酯产量显著高于C K ㊂在3年中叶面喷施处理产量均高于C K ,且在2019年效果最好㊂从各处理对大豆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上来看,烯效唑处理能有效提高大豆荚数和粒数,爱多收和胺鲜酯处理能明显提高大豆百粒重,2020年尤以爱多收提高粒重最明显,百粒重为20.6g,比C K 增加3.52%㊂3年中胺鲜酯处理产量最高,其中2019-2020年分别较C K 增产41.56%㊁17.74%和12.91%㊂芸苔素内酯㊁烯效唑㊁爱多收处理也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大豆产量㊂2021年大豆生育中期遭遇高温干旱天气,各处理产量表现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㊂32黑 龙 江 农 业 科 学12期综合表明,多雨㊁低温天气条件下烯效唑处理可显著提高大豆的结荚数和粒数,有助于保花荚㊁抗倒伏㊁塑造株型㊂而爱多收和胺鲜酯处理能有效增加粒重㊂胺鲜酯处理能显著增产,起着稳产㊁增产作用,并且干旱年份也能保持较不错的增产效果㊂表5 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株高㊁节数㊁节间距的影响年份处理药剂名称株高/c m株高较C K 增加/%节数/节节间距/c m20191A B T 生根粉3号87.67ʃ9.54a 0.7717.6ʃ3.1a 5.0ʃ0.8a 2多微抗寒抗旱保水种衣剂78.00ʃ15.10a-10.3417.0ʃ2.6a 4.6ʃ0.4a 3爱多收95.00ʃ5.67a 9.218.7ʃ0.6a 5.1ʃ0.2a 4芸苔素内酯93.33ʃ6.11a 7.2818.0ʃ1.0a 5.2ʃ0.4a 5烯效唑83.33ʃ2.08a -4.2218.0ʃ1.7a 4.4ʃ0.5a 6胺鲜酯87.00ʃ9.85a 019.0ʃ0.0a 4.6ʃ0.5a 7清水(C K )87.00ʃ23.00a -17.0ʃ1.0a 5.5ʃ1.1b 20201A B T 生根粉3号86.67ʃ13.89a 2.3616.3ʃ2.1a 5.3ʃ0.4a 2多微抗寒抗旱保水种衣剂84.67ʃ12.34a 017.0ʃ1.0a 5.0ʃ0.5a 3爱多收88.67ʃ4.04a 4.7216.3ʃ1.2a 5.4ʃ2.5a 4芸苔素内酯83.33ʃ7.02a -1.5816.7ʃ0.6a 5.0ʃ0.5a 5烯效唑79.33ʃ8.14a -6.3117.0ʃ1.7a 4.6ʃ0.4a 6胺鲜酯80.33ʃ8.74a -5.1317.0ʃ1.0a 4.7ʃ0.5a 7清水(C K )84.67ʃ6.81a-18.0ʃ1.7a 4.7ʃ0.7a 20211A B T 生根粉3号101.70ʃ6.50a -2.8721.0ʃ3.5a 4.9ʃ1.2a 2多微抗寒抗旱保水种衣剂105.00ʃ5.00a 0.2920.3ʃ1.5a 5.2ʃ0.4a 3爱多收108.70ʃ4.00a 3.8221.3ʃ0.6a 4.8ʃ0.1a 4芸苔素内酯103.30ʃ4.00a -1.3422.3ʃ1.5a 4.9ʃ0.3a 5烯效唑94.00ʃ3.60b -10.2221.7ʃ1.6a 4.5ʃ0.3a 6胺鲜酯105.00ʃ3.00a 0.2919.7ʃ1.5a 5.4ʃ0.3a 7清水(C K )104.70ʃ1.50a -21.3ʃ1.5a5.0ʃ0.4a 表6 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年份处理药剂名称单株荚数/个单株粒数/粒百粒重/g产量/(k g ㊃h m -2)增产率/%20191A B T 生根粉3号28.7ʃ6.5b 78.0ʃ29.0b 20.7ʃ1.2a 1852.85ʃ96.07b 1.462多微抗寒抗旱保水种衣剂33.3ʃ8.0b 84.0ʃ21.1a b 21.6ʃ1.8a 1738.97ʃ59.59b -4.773爱多收34.0ʃ8.2b 84.7ʃ9.6a b21.6ʃ1.1a 2003.08ʃ215.58a b 9.694芸苔素内酯36.7ʃ4.5a b 90.0ʃ12.3a b 21.4ʃ0.8a 1993.08ʃ165.93a b 9.145烯效唑47.7ʃ12.3a 114.0ʃ18.3a 21.4ʃ0.2a 2480.77ʃ297.13a 35.856胺鲜酯33.0ʃ3.0b 79.0ʃ6.1b22.1ʃ0.4a 2585.13ʃ113.47a41.567清水(C K )30.0ʃ1.0b 73.7ʃ14.4b 21.5ʃ0.9a 1826.15ʃ100.76b -20201A B T 生根粉3号53.7ʃ5.1a 115.7ʃ4.0a b 19.7ʃ1.3b c 3249.65ʃ317.81a b 13.302多微抗寒抗旱保水种衣剂63.3ʃ15.5a97.7ʃ5.1b19.8ʃ0.3b c 2727.32ʃ140.82d-4.913爱多收47.0ʃ11.1a 127.3ʃ32.2a b 20.6ʃ0.5a 3057.08ʃ146.46b c d 6.594芸苔素内酯47.3ʃ16.5a 122.3ʃ40.1a b 19.3ʃ0.1b c 3141.70ʃ253.71a b c 9.545烯效唑63.0ʃ7.9a 156.7ʃ27.2a19.1ʃ0.6c 2999.89ʃ150.83c d 4.606胺鲜酯52.7ʃ11.9a 121.0ʃ8.0a b19.9ʃ1.3b c 3376.83ʃ232.07a b17.747清水(C K )56.7ʃ7.6a120.0ʃ21.7a b19.9ʃ0.6b c 2868.09ʃ147.78c d -4212期韩冬等: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表6(续)年份处理药剂名称单株荚数/个单株粒数/粒百粒重/g产量/(k g㊃h m-2)增产率/% 20211A B T生根粉3号62.7ʃ13.4a118.3ʃ10.0a20.6ʃ0.8a2957.95ʃ365.67a-2.16 2多微抗寒抗旱保水种衣剂63.3ʃ12.1a125.7ʃ11.2a20.9ʃ0.8a2885.13ʃ320.47a-4.573爱多收61.7ʃ5.1a116.3ʃ12.0a21.4ʃ0.1a3113.08ʃ99.87a2.974芸苔素内酯64.3ʃ12.5a125.3ʃ9.0a20.9ʃ1.0a3101.28ʃ144.86a2.585烯效唑66.3ʃ9.1a127.7ʃ1.5a21.5ʃ0.4a3051.79ʃ25.19a0.946胺鲜酯63.3ʃ5.5a135.7ʃ20.4a21.0ʃ0.7a3413.59ʃ347.03a12.917清水(C K)58.3ʃ10.1a117.7ʃ7.0a21.0ʃ0.1a3023.33ʃ222.95a-3讨论3.1植物生长调节剂拌种处理对大豆苗期根系形态的影响根系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㊁产量品质均具有重要作用㊂植物根系具有支撑㊁吸收㊁输导㊁合成㊁分泌和储藏作用,生产上广泛应用的调节剂对根发育的影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8-22]㊂植物生长调节剂拌种处理首先作用于大豆根系,通过调节根的生理生化作用,进而促进地上部植株生长发育,实现大豆的优质高产㊂在进行植物根系研究时,一般都将植物主根长,侧根数目㊁根系体积㊁主根伸长量或根系生物量[23-27]作为主要指标,其中以主根长度作为主要指标得到大多数人的肯定㊂本研究发现,两种拌种剂对黑农84的主根发育起到了正向调控作用,并在出苗18d时与清水处理相比达到最大值㊂两种拌种剂均促进黑农84的侧根长度和侧根数,且A B T生根粉3号对大豆苗期侧根长度和侧根数的正向调控效果要优于多微抗寒抗旱保水种衣剂,两种拌种剂对黑农84的主根发育与侧根长度及侧根数规律相似㊂3.2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及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叶面积指数能较清晰地反映冠层的大小和遮蔽程度,适宜的叶面积指数是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增加产量的必要保障[28]㊂赵聪慧等[29]认为,大豆的高产存在着适宜的叶面积指数范围,可以科学调控叶面积指数,在一定范围内使春大豆产量提高㊂J a m e s[30]研究发现,在结荚期保证适宜的叶面积指数可以防止大豆减产㊂植物生长调节剂可对叶面积大小进行调节,进而通过改善植株中下部的冠层光照条件㊁延长叶片衰老时间促进产量提高㊂本研究结果表明,R4期喷施胺鲜酯处理大豆叶面积指数比C K增加12.13%,这与前人研究结果类似,胺鲜酯作为植物生长促进剂适当增加叶面积指数可以使冠层中的强入射光分散为可被利用的弱光,从而提高光合利用率,实现增产㊂烯效唑作为植物生长延缓剂减少叶面积指数改善植株中下部透光条件,改善下部空间郁闭从而提高中下部叶片的光合效率来提高产量㊂叶绿素是作物光合作用的物质基础,叶绿素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能力,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起着吸能和转能的重要作用[31]㊂研究结果表明,随生育时期的升高大豆叶绿素含量逐渐升高,叶面喷施4种调节剂大豆叶绿素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喷施芸苔素内酯与烯效唑对大豆叶绿素效果较好㊂相关研究表明烯效唑处理大豆种子,明显增加了大豆玉米间作下的大豆叶片总叶绿素含量㊁净光合速率㊁气孔导度和呼吸速率㊂因此,烯效唑处理显著抑制了间作大豆苗期的营养生长,延缓了荚建成期叶片的衰老,与大豆产量提高具有直接关系[32]㊂干物质积累是产量形成的物质基础,其积累与分配直接影响大豆产量的形成[33]㊂邓贵仁等[34]认为,分枝型大豆品种开花期的干物质积累是产量形成的关键,而主枝型大豆品种则为结荚期的干物质积累㊂本研究结果表明,随生育时期的递进,黑农84干物质积累逐渐升高㊂与清水对照相比,喷施烯效唑可明显增加R6期大豆全株干物质积累,喷施其他3种调节剂也可增加大豆干物质积累,但并未达到显著水平㊂王娜[35]研究发现喷施胺鲜酯增加了绿豆地上部干物质总重,尤其是生育后期,促进了植株生长发育,延缓了衰老进程㊂这与本研52黑 龙 江 农 业 科 学12期究结果一致,本研究喷施4种调节剂促进了光合产物向库器官的分配和转运,增大了对籽粒产量的贡献,满足了豆荚形成和籽粒灌浆对营养的需求㊂3.3 叶面喷施化控剂和拌种处理对大豆地上部形态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地上部形态体现了作物的品种特点和生长发育特点,是判断作物种质和生育期长势的重要分析指标㊂对大豆的主要农艺性状研究发现,适宜的株高和较多的主茎有效节数和分枝数是大豆高产增收的关键[36]㊂研究发现植物生长调节剂可调控植株分枝数和节数等性状,实现增产㊂本研究发现,喷施4种调节剂中爱多收处理对株高的促进要高于芸苔素内酯和胺鲜酯处理,烯效唑处理显著降低株高㊂郭凌云等[37]研究发现喷施吨田宝可增加小麦株高,增加产量,但使后期倒伏的风险加大㊂本研究中虽然爱多收可增加株高,但后期倒伏风险较大导致最终产量并不理想㊂而王娜[35]研究表明喷施胺鲜酯虽然也增加株高,使倒伏的风险增大,但增加了茎粗,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由于植株较高倒伏的风险㊂王诗雅等[38]发现叶面喷施烯效唑可显著提高淹水胁迫下非酶抗氧化剂含量,增加关键酶活性,降低叶片M D A 含量,抑制R O S 积累,减少淹水胁迫对膜系统造成的伤害㊂冯彩军等[39]研究指出芸苔素内酯浸种可通过提高干旱胁迫下种子的淀粉代谢速率来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㊂本研究中,2020与2021年降雨条件较2019年差异较大,两种调节剂除促进植物生长发育以外,都发挥一定的抗逆作用,其中烯效唑在3年中表现较好,说明在雨水条件不好地区适量喷施烯效唑有助于缓解天气影响㊂产量构成因素影响大豆最终产量的重要指标㊂保苗数量一定的情况下,单株粒数和百粒重直接影响最终产量,其中,干物质积累量㊁单株荚数又与单株粒数和百粒重密切相关㊂本研究指出,各处理在R 2期对大豆干物质积累量影响差异显著,均高于对照,其中烯效唑处理最高,其次为爱多收和胺鲜酯㊂烯效唑处理在R 6期对大豆的荚干重有显著提升效果,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㊂本研究在2019-2021年间,通过叶面喷施的方式研究了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但由于年份间天气条件存在差异,2019-2020年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大豆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影响显著,2021年影响不显著㊂总的来看,烯效唑处理能有效提高大豆单株荚数和粒数,爱多收和胺鲜酯处理能显著提高大豆百粒重,尤以胺鲜酯对百粒重的提高最明显,除多微抗寒抗旱保水种衣剂外,其余各处理均能提升大豆产量,其中胺鲜酯处理的大豆产量最高,这一结果与宫香伟等[12]研究结果一致㊂大田生产上还应根据天气状况合理应用化控剂,干旱条件下谨慎施用延缓类化控剂,应用不当不但无增产作用还可能导致减产㊂4结论本研究指出,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均对大豆生长发育有影响㊂与对照相比,A B T 生根粉3号能促进大豆根系发育;胺鲜酯能明显增加叶面积指数㊁叶绿素含量㊁单株荚数㊁粒数和百粒重;烯效唑降低大豆叶面积指数㊁株高和节间距㊂综合来看,烯效唑可明显提高大豆的结荚数和粒数,有助于保花荚㊁抗倒伏㊁塑造株型㊂而爱多收和胺鲜酯处理能有效增加粒重,胺鲜酯处理能显著增产,起到稳产㊁增产作用,并且干旱年份下也均能保持增产效果㊂参考文献:[1] 陈玲玲,李战,刘亭萱,等.基于783份大豆种质资源的叶柄夹角全基因组关联分析[J ].作物学报,2022,48(6):1333-1345.[2] 王通宇,方淑梅,王庆燕,等.叶面喷施不同化控复配剂对大豆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 ].大豆科学,2023,42(1):70-76.[3] 高宇,孙晨棋,罗英,等.中国大豆种子处理剂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J ].大豆科学,2022,41(5):617-623.[4] 万燕,杨文钰.不同生长调节剂叶面喷施对套作大豆形态及产量的影响[J ].大豆科学,2009,28(1):63-66.[5] 罗凯,谢琛,汪锦,等.外源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套作大豆碳氮代谢和花荚脱落的影响[J ].作物学报,2021,47(4):752-760.[6] 谢甫绨,郭小红,包雪艳,等.多效唑对大豆不同叶型近等位基因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大豆科学,2010,29(6):948-952.[7] 张瑞琪.不同化控剂对夏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80,153.[8] 郭志强,侯立白,赵明,等.高寒地区低温胁迫条件下化学调控对玉米生理变化的影响[J ].作物杂志,2008(2):42-45.[9] 莫其文.化控技术在果树上的应用[J ].吉林农业,2001(7):20.62。
ABT生根粉及GGR系列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技术

ABT生根粉及GGR系列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技术ABT生根粉及GGR系列产品是中国林科院王涛研究员研制的一种新型的广谱高效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它解决了插穗切口易失水、腐烂及生根物质的持续补充等问题,能显著促进营养元素的吸收和代谢,大大提高植物的生根能力,使用后植物生长迅速,增产效果明显。
一、ABT生根粉应用技术主要剂型及作用机理:ABT生根粉是一类植物生根促进剂,共有5种剂型,其中适用于林木的生根粉剂型有ABT1号、2号和3号。
其作用机理在于通过强化、调控植物内源激素的含量和重要酶的活性,促进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诱导植物不定根或不定芽的形成,调节植物代谢作用强度,以达到提高育苗、造林成活率及作物产量、质量与抗性的目的。
使用方法与效果:使用时先用酒精溶解(每克生根粉用酒精500克),再加凉开水500克配制成1000ppm原液,然后根据需要加水稀释使用。
其中1号用于难生根植物及珍贵植物的扦插育苗,一般用100ppm 浸条2—8小时;2号用于较易生根植物的扦插育苗,一般用50ppm 浸条2—4小时;3号用于苗木移栽、播种育苗和飞播造林拌种,一般用25ppm浸根浸种0.5—2小时,大苗用50ppm浸根1—2小时,带土苗用10ppm灌根。
采用该产品一般可缩短生根时间1/3,提高成活率15-60%。
使用中应注意:一是配制溶液时不得使用金属容器;二是对生根粉需采用低温避光保存。
二、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GGR)应用技术主要剂型及作用: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中国林科院继ABT生根粉之后,研制出的新一代非激素类的生理活性物质,与植物内源激素、相关酶、内源多胺、酚类化合物等的合成及活性密切相关,能显著影响营养元素的吸收和代谢作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器官形态形成,提高作物产量。
与ABT生根粉比较,其优点是不需要低温贮藏,无污染,更具广谱性,能直接溶于水、使用简单方便。
使用方法与效果:GGR6号、7号、8号和10号等可用于林木的扦插育苗、播种育苗、植苗造林、飞播造林等。
国家级推广项目——ABT生根粉

么
妇目
湘
己 犷
1 卜 才 , 气 了
市)
.
,
压
J
。乙
推广 面 积 达
,
1
1且 专 派
为 A B T 基金会国际
.
育苗 5 7 钧 亿株 经济效益达 A BT 6 8 亿元 研 究 开 发 中心 也
。
、 、 、
,
合 作 香 吊 全专 家
栩 形康 方 了
1
川
而
骨 泡 想宅 鲁沈 墨 之 黑是 布
一 ~
发 展 成 为一 个 集研 究
缩 短 生根 并 能 促使 不 定 根 原基 形 成簇
,
,
状根 系
呈 爆发 性 生根
。
,
效 果 优于
。
叫噪 丁 酸 和 蔡 乙 酸 大面 积 推 广 应 用 的 有
A BT I
、
目 前 在 生产 上
5
号
2
个型号 号 主要用于促进
、
珍 贵植物 和 难 生 根植 物 插 条 不 定根
。
林 业 部 和 农 业 部 的大 力 支 持 下 在 全 国 建起 了从 中央 到地 方 从 推 广 部 门到 农 户 的示 范推 广 网络 先 后 举 办 各 种培 训 班 5 3 万 多 期 培 训技 术 人 员 1 2 刁0 万人 培 养农 村 科技 示 范 户 1 3 9 7 万 多 户
件
,
保护
环 境起 到 了积 极 的 作用
。
同
1 还能通 过 诱 导 和调 节 不定 根 的 形 签 建成 提高 作 物产 量
户 农作物 提高 产 量
(稻
、
时 还 为我 国 科研体
ABT生根粉在大豆上的应用技术

ABT生根粉在大豆上的应用技术
魏冀西
【期刊名称】《大豆通报》
【年(卷),期】1993(000)001
【摘要】ABT生根粉是中国林科院林研所于1981年研制成功的,是一种广谱、高效、复合型的植物生根促进剂。
现已开发出五个继代新产品,应用技术由单一的扦插育苗发展到浸种、拌种、叶面喷施等全方位技术。
该项目先后荣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于1990年被国家科委列为全国重点推广项目。
为探索生根粉在我省大豆作物上应用效果和使用技术,省推广站从1991年开始布点试验,经两年多点试验和大面积示范,获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
1991年克山、桦川、海伦、通河、鸡西等5个县市进行了试验,其中通河县还进行了大面积示范,示范面积9000亩。
【总页数】2页(P23-24)
【作者】魏冀西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5.104
【相关文献】
1.ABT生根粉在农作物上的应用技术 [J], 王贞培;王勋
2.GGR系列和ABT生根粉在林业生产中推广应用技术 [J], 敬朝辉
3.ABT生根粉在花木上的应用技术简介 [J], 曾朝惠
4.ABT生根粉在玉米,水稻,小麦,大豆四种作物上的应用 [J], 陈玉芳;陈艳梅
5.ABT生根粉新剂型6~10号在甘薯生产上的应用技术 [J], 李忠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减缓大豆重迎茬措施

减缓大豆重迎茬的措施为了把重迎茬产量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应当尽量避免重迎茬种植大豆,坚持合理轮作,减少迎茬,控制重茬。
从长远看,不宜无限度地扩大大豆重迎茬面积,避免造成土壤生产能力下降,产生恶性循环。
在重迎茬不可避免的情况下,首先安排迎茬种植,迎茬安排不开再种植重茬,而且重茬不能超过两年。
应针对重迎茬减产的原因,以调节营养和防治病虫害为重点,把现有科研成果、新技术和实用技术组装配套实施,使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选抗逆性强的品种不同生态区重迎茬条件下,不同品种在产量上有很大差别。
因此,按不同区域因地制宜地选用熟期适宜、耐重迎茬的优良品种,可以减少大豆产量损失。
我省东部地区选用抗根腐病的优质高产品种,西部地区选用抗孢囊线虫的优质高产品种,都有较好的效果。
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病虫害有孢囊线虫、根腐病和疫霉病等。
这三种病虫害在不同地区、不同年份危害不一样。
黑龙江省西部干旱地区主要受孢囊线虫危害;北部地区主要受根腐病、根蛆的危害,菌核病的危害也较重;东部、中南部地区主要受根腐、根蛆的危害,蛴螬危害也较重。
多雨年份土壤湿度过大,易发生根腐病;干旱年份孢囊线虫发生较重,重迎茬种植还加重了大豆黑斑病、紫班病、蚜虫、食心虫的危害。
伏秋深翻摇精细整地土壤环境恶化是造成重迎茬大豆减产的另一重要原因。
因此,实行深翻或深松细整地,改善土壤水、肥、气、热状况,促进大豆根系发育,增强植株抗性,可以提高重迎茬大豆产量。
同时,翻耕土地还可以深埋虫卵、病源菌和草籽,防止病虫害蔓延。
黑龙江省北部豆麦产区宜早进行伏翻、翻耙结合,及时起垄,也可搅麦茬深松或耙茬深松起垄,西部和南部米豆产区要及早秋翻或深松起垄,尽量减少春整地,要做到翻、耙、耢、起垄、镇压连续作业,注意蓄墒、提墒、保墒,东部地区要通过深翻或深松起垄防涝、增温。
没有及时进行深翻的地块,必须倒垄种植,不要种原垄。
施有机肥巧用化肥重迎茬大豆植株不如正茬健壮,吸肥能力较弱,再加上重迎茬土壤肥力也不如正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