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合群文阅读”“中外童话”教学设计
《童话故事》群文阅读教案

《童话故事》群文阅读教案第一章:《童话故事的魅力》教学目标:1. 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和魅力。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童话故事的定义和特点。
2. 童话故事的魅力所在。
3. 童话故事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童话故事,并列出他们所知道的童话故事。
2. 教师介绍童话故事的特点,如虚构性、奇幻性、寓意性等。
3. 讨论童话故事的魅力,如培养想象力、道德教育、心理疏导等。
4. 分析一些经典的童话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其价值和意义。
第二章:《白雪公主》教学目标:1. 理解《白雪公主》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分析故事中的道德教育和寓意。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白雪公主》的故事情节。
2. 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如白雪公主、皇后等。
3. 故事中的道德教育和寓意。
教学活动:1. 教师简要介绍《白雪公主》的故事情节。
2. 学生阅读故事,注意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3. 讨论故事中的道德教育和寓意,如善恶报应、美丽与善良等。
4. 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提出对故事的不同看法和理解。
第三章:《小红帽》教学目标:1. 理解《小红帽》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分析故事中的道德教育和寓意。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小红帽》的故事情节。
2. 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如小红帽、狼等。
3. 故事中的道德教育和寓意。
教学活动:1. 教师简要介绍《小红帽》的故事情节。
2. 学生阅读故事,注意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3. 讨论故事中的道德教育和寓意,如警惕陌生人、听从父母等。
4. 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提出对故事的不同看法和理解。
第四章:《睡美人》1. 理解《睡美人》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分析故事中的道德教育和寓意。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睡美人》的故事情节。
2. 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如睡美人、王子等。
中外童话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培养想象力:鼓励学生 发挥想象力,对童话故 事进行创意改编和续写, 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 法,提高童话课外阅读教学水 平
引入多元文化元素,让学生了 解不同国家的童话故事和文化 背景
通过比较分析,让学生更好地 理解中外童话的异同点和特色
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他 们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和能力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X
01 添 加 目 录 文 本
童话课外阅读教学 02 设 计 理 念
03 中 外 童 话 精 选 书 单
童话课外阅读教学 04 安 排
童话课外阅读教学 05 实 施 方 法
童话课外阅读教学 06 评 估 与 总 结
单击添加文档标题
童话课外阅读教学设计理念
精选适合学生的 童话读物,激发 阅读兴趣
童话课外阅读教学实施方法
故事讲述:教师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进入童话世界。 听读结合:在讲述过程中穿插朗读,让学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和韵律感。 教师示范:教师亲自示范讲述和朗读技巧,引导学生掌握讲故事的方法。 学生参与:鼓励学生参与故事讲述和朗读,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
角色扮演:学生通过扮演童话中的角色,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增强阅读体验。 情景模拟:教师模拟童话中的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背景和情境,增强阅读效果。 互动交流: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高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创意发挥: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对童话进行改编和表演,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创意写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 创作属于自己的童话故事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童话中的角 色,通过表演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和 人物性格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童话群文阅读教案

童话群文阅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语文》教材第五册中的“童话故事”单元。
详细内容包括:《丑小鸭》、《海的女儿》以及《卖火柴的小女孩》三篇童话故事。
通过对比阅读,让学生感受童话中丰富的想象、夸张及象征手法,同时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童话的基本特点,了解童话故事的背景和寓意。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童话中的象征、夸张手法及其寓意。
教学重点:三篇童话故事的主题思想、文学特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童话故事的插图,让学生猜测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简要介绍三篇童话故事的作者和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3. 精讲细读(30分钟):(1)让学生自主阅读三篇童话故事,体会故事中的想象、夸张手法。
(2)针对故事中的难点、重点,进行讲解和分析。
(3)通过提问、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寓意。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5. 情景剧表演(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篇童话故事进行表演,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7. 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童话故事单元丑小鸭:坚持梦想,勇敢追求海的女儿:无私奉献,真爱无价卖火柴的小女孩:关爱弱势群体,传递温暖2. 童话的特点:想象、夸张、象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结合所学内容,分析三篇童话故事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2)以“我心中的童话”为主题,创作一篇童话故事。
2. 答案:(1)共同点:想象丰富,夸张手法,寓意深刻。
不同点:故事背景、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等方面有所不同。
“童话”单元整合教学设计及评析

“童话”单元整合教学设计及评析一、总体教学目标依据对2011版《课标》的研读,对“童话”单元教材的分析,对教材“单元导读”中所提出的“跟随本组课文,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的思索,我们把童话单元总体教学目标设计如下:1、认读会写单元要求的生字,认读和理解课文中出现的、单元“读读记记”“读读写写”要求的重点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四篇课文;3、通过分角色朗读、讲故事、续编等多种形式,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边读边浮现画面、对比等方式进行阅读,理解童话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5、体会童话的主要特点:经过曲折,想象丰富,结局美好;6、体会童话的情趣盎然、奇妙,通过写童话、讲童话、读童话引领学生走入童话世界,激发阅读童话的兴趣。
二、整合设计思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巨人的花园》《去年的树》《幸福是什么》《小木偶的故事》,这四篇课文都是童话故事。
单元整合教学设计首先从内容上整合,打通课与课之间的界限,把四篇课文的教学当作一个整体。
整个教学过程共分六个模块,每个模块约需1——2课时。
前五个模块完成教科书上的主要内容,后一个模块为“课外拓展阅读”。
拓展的内容来自同学们喜欢的各种童话经典书籍,主题是和本单元的内容紧密练习的。
设计这个单元主要想从三个方面整合——故事结构、童话体裁、语文学习能力。
以童话体裁为整体情境,以故事结构为连接各部分的纽带,把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作为最终目的。
每一个模块又是相对独立和完整的,有自己的目标和任务。
模块大多从整体入手,进行整体感受。
在进行细节探究的时候,努力找到最小的点或者最典型的点,激发学生的思维,在学生有所领悟的基础上,去自己探究发现课文中更多的点。
三、具体教学设计一、“预习导读”模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正确读写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对童话的兴趣。
“童话”单元整合教学设计及评析

“童话”单元整合教学设计及评析一、总体教学目标依据对2011版《课标》的研读,对“童话”单元教材的分析,对教材“单元导读”中所提出的“跟随本组课文,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的思索,我们把童话单元总体教学目标设计如下:1、认读会写单元要求的生字,认读和理解课文中出现的、单元“读读记记”“读读写写”要求的重点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四篇课文;3、通过分角色朗读、讲故事、续编等多种形式,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边读边浮现画面、对比等方式进行阅读,理解童话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5、体会童话的主要特点:经过曲折,想象丰富,结局美好;6、体会童话的情趣盎然、奇妙,通过写童话、讲童话、读童话引领学生走入童话世界,激发阅读童话的兴趣。
二、整合设计思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巨人的花园》《去年的树》《幸福是什么》《小木偶的故事》,这四篇课文都是童话故事。
单元整合教学设计首先从内容上整合,打通课与课之间的界限,把四篇课文的教学当作一个整体。
整个教学过程共分六个模块,每个模块约需1——2课时。
前五个模块完成教科书上的主要内容,后一个模块为“课外拓展阅读”。
拓展的内容来自同学们喜欢的各种童话经典书籍,主题是和本单元的内容紧密练习的。
设计这个单元主要想从三个方面整合——故事结构、童话体裁、语文学习能力。
以童话体裁为整体情境,以故事结构为连接各部分的纽带,把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作为最终目的。
每一个模块又是相对独立和完整的,有自己的目标和任务。
模块大多从整体入手,进行整体感受。
在进行细节探究的时候,努力找到最小的点或者最典型的点,激发学生的思维,在学生有所领悟的基础上,去自己探究发现课文中更多的点。
三、具体教学设计一、“预习导读”模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正确读写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对童话的兴趣。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单元《童话世界》整体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单元《童话世界》整体教学设计一、单元内容分析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单元《童话世界》选入了多篇经典的童话故事,如《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
这些故事内容丰富,情节生动,富有想象力,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同时,本单元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如预测、推理、概括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2)研究生字词,丰富词汇量。
(3)学会通过细节描写理解故事情节,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合作研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运用阅读策略,提高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
(3)学会欣赏童话故事,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惯,激发对童话故事的兴趣。
(2)学会关爱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3)懂得珍惜美好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研究生字词,丰富词汇量。
(3)通过细节描写理解故事情节,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1)运用阅读策略,提高自主研究能力。
(2)欣赏童话故事,培养文学素养。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相关资料,如图片、视频等。
(2)学生预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2. 课堂导入:(1)教师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进入童话世界。
(2)学生分享预成果,介绍故事背景。
3. 课堂讲解:(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学生研究生字词,丰富词汇量。
(3)教师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描写理解故事。
4. 课堂互动:(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增强体验感。
(2)教师组织讨论,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总结故事主题。
5. 课后作业:(1)学生按要求完成课后练。
(2)教师批改作业,及时反馈。
6. 教学评价:(1)教师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评价学生。
群文阅读之童话教案设计

群文阅读之童话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第五册,涉及第二单元“童话世界”章节,详细内容包括《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三篇经典童话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童话,理解故事情节,感受童话的魅力;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童话中的寓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分析童话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童话故事书、笔记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动画短片《丑小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童话世界。
2. 阅读引导:让学生自主阅读《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三篇童话,了解故事情节,感受童话的魅力。
3. 讲解:针对三个故事,分析其主要情节,讲解故事寓意,引导学生认识到真善美。
4. 互动交流: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5. 例题讲解:以《丑小鸭》为例,分析故事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编写一篇以“如果我是一只丑小鸭”为主题的短文。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童话世界2. 板书内容:a. 丑小鸭:勇敢、自信、成长b. 卖火柴的小女孩:善良、关爱、温暖c. 白雪公主:美丽、智慧、正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你为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分别写一段颁奖词,表达对他们的敬意。
b. 选取一个你喜欢的童话人物,仿写一篇以他为主角的童话故事。
2. 答案:a. 示例:丑小鸭,你勇敢地面对生活的困境,自信地追求自己的梦想,终于成长为一只优雅的天鹅。
你是我们的榜样!b. 示例: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童话,让学生感受到了真善美,培养了他们的道德品质。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5. 例题讲解的深度与广度6.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与美观性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启发性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安排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确保教学内容既有教育意义,又有趣味性。
童话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小学

童话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小学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阅读童话群文,学生能够理解并解释故事情节、角色的特点以及故事背后的意义。
2.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对童话故事的讨论和小组合作活动,学生能够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人进行交流。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对童话故事的分析和解读,学生能够扩展自己的思维,想象并创造新的故事情节和角色。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并倾听他人的观点,共同完成任务。
教学准备:1. 准备多篇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童话故事,如《白雪公主》、《小红帽》、《灰姑娘》等。
2. 打印故事原文,并准备好相关的问题。
3. 将学生分为小组,并准备讨论指导问题。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童话群文的概念,并解释童话群文的重要性和意义。
2. 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通过展示童话故事的插图或视频片段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阅读活动:3. 分发童话故事原文,要求学生静默独立阅读,并标记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4. 学生完成阅读后,进行整体理解,提问学生故事的主要情节、主要角色以及他们的特点。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5.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故事中的一个特定问题,如故事的主题、故事中的冲突以及角色的变化等。
老师可以给予讨论指导和引导。
6. 邀请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并对其他小组的观点提出问题和评价。
创作活动:7.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创作并改编自己的童话故事。
可以提供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如描述一个新的故事情节、增加新的角色、改变故事结局等。
8.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一个新童话故事的创作任务。
可以提供一些故事框架和创作指导。
9. 邀请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创作成果,并邀请其他小组提出问题和评价。
巩固活动:10. 邀请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在班级中进行朗读或演绎,展示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创造性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