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高中数学 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秦九韶算法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 1.3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教案 新人教B版必修3

高中数学 1.3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教案 新人教B版必修3

§1.3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教学目标:1理解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中蕴含的数学原理,并能根据这些原理进行算法分析。

2基本能根据算法语句与程序框图的知识设计完整的程序框图并写出算法程序。

教学重点:理解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把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的方法转换成程序框图与程序语言。

教学过程提出问题:在小学,我们已经学过求最大公约数的知识,如口算求出12与20的公约数。

分析:我们都是利用找公约数的方法来求最大公约数,如果公约数比较大而且根据我们的观察又不能得到一些公约数,我们又应该怎样求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比如求8251与6105的最大公约数?这就是我们这一堂课所要探讨的内容。

辗转相除法例1 求两个正数8251和6105的最大公约数。

分析:8251与6105两数都比较大,而且没有明显的公约数,可以把它们都变小一点,根据已有的知识即可求出最大公约数8251=6105×1+2146显然8251的最大公约数也必是2146的约数,同样6105与2146的公约数也必是8251的约数,∴所以8251与6105的最大公约数也是6105与2146的最大公约数。

6105=2146×2+1813 2146=1813×1+3331813=333×5+148 333=148×2+37148=37×4+0 则37为8251与6105的最大公约数。

以上我们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就是辗转相除法。

也叫欧几里德算法,它是由欧几里德在公元前300年左右首先提出的。

利用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约数的步骤如下:(1):用较大的数m 除以较小的数n 得到一个商0S 和一个余数0R ;(2):若0R =0,则n 为m ,n 的最大公约数;若0R ≠0,则用除数n 除以余数0R 得到一个商1S 和一个余数1R ;(3):若1R =0,则1R 为m ,n 的最大公约数;若1R ≠0,则用除数0R 除以余数1R 得到一个商2S 和一个余数2R ;…… 依次计算直至n R =0,此时所得到的1n R -即为所求的最大公约数。

高中数学 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说课稿 新人教A版必修3 教案

高中数学 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说课稿 新人教A版必修3 教案

《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说课稿说课流程一教材分析二教学目标分析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四学法分析五教学过程分析六教后反思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算法案例1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该节内容选自于新课程人教A版必修3第一章第三节,课时安排为一个课时。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手段、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后反思等六个环节来加以介绍:一、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算法思想是贯穿在高中数学课程始终的基本思想。

例如,二分法求方程的解、立体几何性质定理的证明过程,一元二次不等式,线性规划等等内容中,都运用了算法思想。

中国古代数学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以算法为中心,寓理于算,其中蕴涵了丰富的算法思想,在世界数学史上一度处于领先地位。

用我国传统的开方术求高次方程的近似根,就是算法上的一大成就。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算法重新焕发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算法进入中学数学课程,既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也是中国古代数学思想在一个新的层次上的复兴。

因此,本节内容不仅是前两节内容的延续与拓展,也是对学生已学知识状况的巩固与提高,更是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怀、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有效手段。

(二)、学情分析(1)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算法,对算法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对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和基本算法语句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2)学生的知识经验较为丰富,具备了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3)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性高,已初步形成对数学问题的合作探究能力。

(4)学生层次参差不齐,个体差异比较明显,特别在利用算法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还存在很大不足。

二、教学目标分析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及教材内容的设置,结合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理解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中蕴含的数学原理,并能根据这些原理进行算法分析。

⑵基本能根据算法语句与程序框图的知识设计完整的程序框图并写出算法程序。

高中数学 1.3.1 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秦九韶算法素材 新人教A版必修3

高中数学 1.3.1 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秦九韶算法素材 新人教A版必修3

1.3.1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秦九韶算法
教学建议
1.关于辗转相除法和更相减损术的教学.
建议教师通过实例让学生清楚地认识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的过程与原理,然后让学生自己用程序框图和算法语句来表示求解过程,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关于秦九韶算法的教学.
建议教师在教学时通过探讨多项式求值的算法引入本课时内容,这样可以建立一个评价算法好坏的标准,通过计算乘法与加法运算的次数来说明秦九韶算法的妙处所在.通过程序的演示过程体现计算机辅助学习的重要应用,也激发学生探讨算法的潜在能力.。

最新高中数学必修3《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教案精品版

最新高中数学必修3《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教案精品版

2020年高中数学必修3《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教案精品版《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教案教材: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3第一章第1.3.1节.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理解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中蕴含的数学原理,并能根据这些原理进行算法分析.②基本能根据程序框图与算法语句的知识设计完整的程序框图并写出算法程序.(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把具体问题抽象转化为算法语言的能力.②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的能力.(3)情感目标:①通过阅读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体会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数学发展的贡献.②在学习古代数学家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中培养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利用算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理性的精神和动手实践的能力.③创设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获得成功感,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积极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热情.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难点:把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的方法转换成程序框图与程序语言.三、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探究、讨论等.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四、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平台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Powerpoint)、QB应用程序、课时讲义.五、授课类型:新授课六、教学程序《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教案说明这堂课设计上先求两个简单数的最大公约数,再变大这两个数(其实这个思路是辗转相除法的逆过程),慢慢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最大公约数原理,由简单的例子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规律,然后求两个较大数的最大公约数,从而引出用欧几里德辗转相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思想方法,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把它转换成程序框图和程序并上机验证;接着介绍更相减损术,以例2为例介绍其算理,引导学生发现其算法特点,思考如何设计程序框图并转化为程序上机验证.这部分内容是新课程新增进的内容,对案例的分析让学生对算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从程序的学习中体会数学的严谨性,领会数学算法计算机处理的结合方式,初步掌握把数学算法转化成计算机语言的一般步骤.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会用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难点是把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的方法转换成程序框图与程序语言.教学过程中,从实例出发,引用历史背景,借助多媒体手段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简单慢慢加深让学生自主探索,巧妙引导,发现规律,使教与学做到有机结合,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状态.。

高一数学 1.3.1 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秦九韶算法 新人教A版必修2

高一数学 1.3.1 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秦九韶算法 新人教A版必修2

法较小,这的数种算法由欧几里除数得与在余数公元前 300年左右首先提出,因而又叫 除数
________.
3.更相减损术是我国古代数学专著____《_九_章_算_术_》_中介绍的一
种求两数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其基本过程是:对于给定的两 数,用___大__数_减_小_数___,接着把所得的___差_____与_减_数______
(2)秦九韶算法程序框图:
以5次多项式f(x)=a5x5+a4x4+a3x3+a2x2+a1x+a0当x=x0时为例,如下 图:
典例剖析 题型一 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例1:分别用辗转相除法和更相减损术逐步列出求(1)98和63;(2)8251 和6105的最大公约数的步骤,你有什么发现?对优劣作出评判.
(2)辗转相除法的算法分析. 由以上辗转相除法的原理可 以发现,辗转相除法的基本步 骤是用较大的数除以较小的 数,考虑到算法中的赋值语句 可以对同一变量多次赋值,我们可以把较大的数用变量m表示,把较小的数用变量n表示,
这样式子m=n·q+r(0≤r<n)就是一个反复执行的步骤,因此可以用循环结构实现算法. 如上图.
2.更相减损术 (1)更相减损术求两数最大公约数的过程与算法设计: 对于给定的两个数,用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接着把得到的差与较
小的数比较,用这时两个数中的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继续这样 的操作(大数减小数),直到所得的数相等为止,那么这个数(等数)就 是所求的最大公约数. 显然,上述过程中大数减去小数是一个重复执行的过程,因此只需将 大数赋给变量m,小数赋给变量n,那么m-n就可以通过循环结构实 现算法.
(2)8251和6105 辗转相除法 S1 8251=6105×1+2146, S2 6105=2146×2+1813, S3 2146=1813×1+333, S4 1813=333×5+148, S5 333=148×2+37, S6 148=37×4, 最大公约数为37.

高中数学《1.3辗转相除法与 更相减损法、秦九韶算法》学 案 新人教A版必修3

高中数学《1.3辗转相除法与    更相减损法、秦九韶算法》学    案 新人教A版必修3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高中数学《1.3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法、秦九韶算法》学案 新人教A版必修3【学习目标】1.理解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法的含义,了解其过程.2.掌握秦九韶算法的计算过程,并了解它提高计算效率的实质.3.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重点、难点】1. 理解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法的含义2. 掌握秦九韶算法的计算过程,并了解它提高计算效率的实质.自主学习案【知识梳理】一.“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的两种方法.1. 辗转相除法,就是对于给定的两个正整数,用较大的数除以较小的数,若余数不为零,则将余数和较小的数构成新的一对数,继续上面的除法,直到大数被小数除尽为止,这时的较小的数即为原来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2. 更相减损术,就是对于给定的两个正整数,用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然后将差和较小的数构成新的一对数,继续上面的减法,直到差和较小的数相等,此时相等的两数即为原来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二.秦九韶算法从括号最内层开始,由内项外逐层计算:这样,求n次多项式的值就转化为求_______________的值.特点:通过一次式的反复计算,逐步得出高次多项式的值,对于一个n次多项式,只需做n次乘法和n次加法即可。

【预习自测】1. 用辗转相除法求35和134的最大公约数,第一步是 ( )A. 134-35=99B. 134=35*3+29C. 先除以2,得到18和67D. 35=25*1+102. 用更相减损法求35和134的最大公约数,第一步是 ( )A. 134-35=99B. 134=35*3+29C. 先除以2,得到18和67D.35=25*1+103.根据秦九韶算法,多项式可以改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算【我的疑问】合作探究案【课内探究】例1、用辗转相除法求8251与6105的公约数.例2、用更相减损法求98与63的最大公约数.变式1. 用辗转相除法和更相减损法求1457与188的最大公约数,并比较两种方法,若数字比较大,用什么方法方便?例3、已知一个5次的多项式为 ,用秦九韶算法求这个多项式当x=5时的值.变式2:已知一个7次的多项式为,用秦九韶算法求这个多项式当x=3时的值.例4、如下程序图是古代一数学家的算法程序框图,它输出的结果v代表( )输入a i开始输入n,a n,x0 a ni>=0?输出v结束v=vx0+a ii=i-1YNi=n-1V=a nA. 一个数列的和B. 一个多项式系数的和C. 自变量取x0时,n次多项式函数的值D. 自变量取x0时,n个代数式的值【当堂检测】1. 用辗转相除法求294和84的最大公约数,需要做除法的次数是( )A. 1B. 2C. 3D. 42.用秦九韶算法计算多项式 当时,V4的值为 _________。

高中数学 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秦九韶算法教案 新

高中数学 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秦九韶算法教案 新

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秦九韶算法(教师用书独具)●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中蕴含的数学原理,并能根据这些原理进行算法分析.(2)基本能根据算法语句与程序框图的知识设计完整的程序框图并写出算法程序.(3)了解秦九韶算法的计算过程,并理解利用秦九韶算法可以减少计算次数提高计算效率的实质.2.过程与方法(1)在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求最大公约数的学习过程中对比我们常见的约分求公因式的方法,比较它们在算法上的区别,并从程序的学习中体会数学的严谨,领会数学算法计算机处理的结合方式,初步掌握把数学算法转化成计算机语言的一般步骤.(2)模仿秦九韶算法,体会古人计算构思的巧妙.(3)通过对秦九韶算法的学习,了解中国古代数学家对数学的贡献,充分认识到我国文化历史的悠久.通过对排序法的学习,领会数学计算与计算机计算的区别,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对数学的促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阅读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体会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数学发展的贡献.(2)在学习古代数学家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中培养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利用算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理性的精神和动手实践的能力.●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及秦九韶算法的特点.难点:把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的方法转换成程序框图与程序语言.(教师用书独具)●教学建议在学生学习了算法的初步知识,理解了表示算法的算法步骤、程序框图和程序三种不同方式以后,再结合典型算法案例,让学生经历设计算法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验算法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作用,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有条理地思考与数学表达能力.建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启发式,并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这有利于学生掌握从现象到本质,从已知到未知逐步形成概念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以问题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过程,从而突出教学重点,通过各种教学媒体(计算机)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增加课堂容量,有利于学生活动的充分展开.学生在课堂上要多观察、讨论、思考、分析、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多种形式相结合,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认识事物,突破教学难点.●教学流程创设情境引入问题:228与1 195的最大公约数如何求⇒引导学生结合初中学习过的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观察比较、分析、采取从特殊到一般的分析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回答所提问题,引入用辗转相除及更相减损术最大公约数的方法⇒通过例1及变式训练使学生掌握用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通过例2及变式训练使学生掌握用更相减损术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通过例3及变式训练使学生对秦九韶算法有了一定认识并学会其应用⇒归纳整理,进行课堂小结,整体把握本节知识⇒完成当堂双基达标,巩固所掌握的知识,并进行反馈矫正(见学生用书第22页)1.通过案例,进一步体会算法的思想.课标解读2.理解辗转相除法、更相减损术、秦九韶算法的原理.(重点)3.三种算法的框图及程序应用.(难点)辗转相除法【问题导思】1.36与60的最大公约数是多少?你是如何得到的?【提示】先用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是互质数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即为最大公约数.由于,故36与60的最大公约数为2×2×3=12.2.观察下列等式8 251=6 105×1+2 146,那么8 251与6 105这两个数的公约数和6 105与2 146的公约数有什么关系?【提示】8 251的最大约数是2 146的约数,同样6 105与2 146的公约数也是8 251的约数,故8 251与6 105的最大公约数也是6 105与2 146的最大公约数.辗转相除法的算法步骤第一步,给定两个正整数m、n.第二步,计算m除以n所得的余数r.第三步,m=n,n=r.第四步,若r=0,则m、n的最大公约数等于m,否则返回第二步.更相减损术【问题导思】设两个正整数m>n(m>n),若m-n=k,则m与n的最大公约数和n与k的最大公约数相等,反复利用这个原理,可求得98与63的最大公约数是多少?【提示】98-63=35,63-35=28,35-28=7,28-7=21,21-7=14,14-7=7,∴98与63的最大公约数为7.更相减损术的算法步骤第一步,任意给定两个正整数,判断它们是否都是偶数.若是,用2约简;若不是,执行第二步.第二步,以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接着把所得的差与较小的数比较,并以大数减小数.继续这个操作,直到所得的差与减数相等为止,则这个数(等数)或这个数与约简的数的乘积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约数.秦九韶算法将f(x)改写成如下形式:f(x)=(…((a n x+a n-1)x+a n-2)x+…+a1)x+a0.具体算法如下:(1)计算最内层括号内一次多项式的值,即v1=a n x+a n-1.(2)由内向外逐层计算多项式的值,即v2=v1x+a n-2,v3=v2x+a n-3,…v n=v n-1x+a0.(见学生用书第23页)用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约数【思路探究】使用辗转相除法可根据m=nq+r,反复相除直到r=0为止.【自主解答】 1 995=8×228+171,228=1×171+57,171=3×57,∴228与1 995的最大公约数为57.利用辗转相除法求给定的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即利用带余除法,用数对中较大的数除以较小的数,若余数不为零,则将余数和较小的数构成新的数对,再利用带余除法,直到大数被小数除尽,则这时的较小数就是原来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用辗转相除法求779和209的最大公约数.【解】∵779=209×3+152,209=152×1+57,152=57×2+38,57=38×1+19,38=19×2,∴779与209的最大公约数为19.用更相减损术求最大公约数(2013·福州高一检测)用更相减损术求154,484的最大公约数.【思路探究】解答本题可先将两数约简然后按更相减损术的步骤反复相减直至得出结果.【自主解答】154÷2=77,484÷2=242,下面用更相减损术,求77与242的最大公约数.242-77=165,165-77=88,88-77=11,77-11=66,66-11=55,55-11=44,44-11=33,33-11=22,22-11=11,故77与242的最大公约数为11,则154与484的最大公约数为11×2=22.更相减损术的步骤:1.判断两数是否为偶数,若是,则都除以2直到所得的两数不全为偶数;2.用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将差和较小的数构成一对新数继续用较大的数减去较小数,重复执行;3.当差和较小数相等时,结束执行,此时差(或较小数)为不全为偶数的两数的最大公约数.注意:原先两数的最大公约数是两式相减所得公约数与约简的因数的乘积.用更相减损术求576与246的最大公约数.【解】用2约简576和246得288与123.288-123=165,165-123=42,123-42=81,81-42=39,42-39=3,39-3=36,36-3=33,33-3=30,30-3=27,27-3=24,24-3=21,21-3=18,18-3=15,15-3=12,12-3=9,9-3=6,6-3=3.∴576与246的最大公约数为3×2=6.秦九韶算法的应用76432当x=3时的值.【思路探究】解答本题首先要将原多项式化成f(x)=((((((7x-6)x+0)x+4)x+3)x-2)x+1)x-5的形式.其次再弄清v0,v1,v2,…,v7分别是多少,最后进行计算.【自主解答】f(x)=((((((7x-6)x+0)x+4)x+3)x-2)x+1)x-5,v0=7,v1=7×3-6=15;v2=15×3+0=45;v3=45×3+4=139;v4=139×3+3=420;v5=420×3-2=1 258;v6=1 258×3+1=3 775;v7=3 775×3-5=11 320.∴当x=3时,多项式的值为11 320.秦九韶算法的步骤:用秦九韶算法计算多项式f(x)=x6-12x5+60x4-160x3+240x2-192x+64,当x=2时的值.【解】将f(x)改写为f(x)=(((((x-12)x+60)x-160)x+240)x-192)x+64,由内向外依次计算一次多项式当x=2时的值,v0=1,v1=1×2-12=-10,v2=-10×2+60=40,v3=40×2-160=-80,v4=-80×2+240=80,v5=80×2-192=-32,v6=-32×2+64=0.∴f(2)=0,即x=2时,原多项式的值为0.(见学生用书第24页)对秦九韶算法中的运算次数理解错误已知f(x)=x5+2x4+3x3+4x2+5x+6,用秦九韶算法求这个多项式当x=2时的值时,做了几次乘法?几次加法?【错解】根据秦九韶算法,把多项式改写成如下形式f(x)=((((x+2)x+3)x+4)x +5)x+6.按照从内到外的顺序,依次计算一次多项式当x=2时的值:v1=2+2=4;v2=2v1+3=11;v3=2v2+4=26;v4=2v3+5=57;v5=2v4+6=120.显然,在v1中未做乘法,只做了1次加法;在v2,v3,v4,v5中各做了1次加法,1次乘法.因此,共做了4次乘法,5次加法.【错因分析】在v1中虽然“v1=2+2=4”,而计算机还是做了1次乘法“v1=2×1+2=4”.因为用秦九韶算法计算多项式f(x)=a n x n+a n-1x n-1+…+a1x+a0当x=x0时的值时,首先将多项式改写成f(x)=(…(a n x+a n-1)x+…+a1)x+a0,然后再计算v1=a n x+a n-1,v2=v1x+a n-2,v3=v2x+a n-3,…,v n=v n-1x+a0.无论a n是不是1,这次的乘法都是要进行的.【防范措施】 1.将多项式写成一次多项式的形式时,如果多项式中n次项不存在,可将n次项看作0·x n.2.直接法乘法运算的次数最多可达n+1n2,加法最多n次,秦九韶算法通过转化把乘法运算的次数减少到最多n次,加法最多n次.【正解】由以上分析,共做了5次乘法,5次加法.1.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都是求两数最大公约数的方法.辗转相除法计算次数少,步骤简捷,更相减损术计算次数多,步骤复杂,但是更相减损术每一步的计算都是减法,比做除法运算要简单一些,一般当数较小时可以考虑用更相减损术,当数较大时可以考虑用辗转相除法.2.用秦九韶算法可大大降低乘法的运算次数,提高了运算速度.用此方法求值,关键是正确地将所给多项式改写,然后由内向外计算,由于后项计算需用到前项结果,故应认真、细心,确保结果的准确性.(见学生用书第24页)1.490和910的最大公约数为( )A.2 B.10 C.30 D.70【解析】910=490×1+420,490=420×1+70,420=70×6,故最大公约数为70.【答案】 D2.用更相减损术求294和84的最大公约数为( )A.21 B.42 C.32 D.16【解析】294÷2=147,84÷2=42,147-42=105,105-42=63,63-42=21,42-21=21,21×2=42,所以最大公约数为42.【答案】 B3.用秦九韶算法求f(x)=2x3+x-3当x=3时的值v2=________.【解析】f(x)=((2x+0)x+1)x-3,v0=2;v1=2×3+0=6;v2=6×3+1=19.【答案】194.用更相减损术求288与153的最大公约数.【解】 288-153=135,153-135=18,135-18=117,117-18=99,99-18=81,81-18=63,63-18=45,45-18=27,27-18=9,18-9=9. ∴288与153的最大公约数为9.(见学生用书第93页)一、选择题1.用“辗转相除法”求得360和504的最大公约数是( ) A .72 B .36 C .24 D .2 520【解析】 ∵504=360×1+144,360=144×2+72,144=72×2,∴360和504的最大公约数是72,故选A.【答案】 A2.设计程序框图,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项式的值,主要用哪种结构实现( ) A .顺序结构 B .条件结构C .循环结构D .条件、顺序结构【解析】 该种算法主要是由内到外计算⎩⎪⎨⎪⎧v 0=a n ,v k =v k -1·x 0+a n -k k =1,2,…n ,故在求值时用到循环结构. 【答案】 C3.(2013·德州高一检测)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项式f (x )=4x 5-x 2+2当x =3时的值时,需要进行的乘法运算和加法运算的次数分别为( )A .4,2B .5,3C .5,2D .6,2【解析】 f (x )=4x 5-x 2+2=((((4x )x )x -1)x )x +2,需5次乘法运算和2次加法运算.【答案】 C4.225与135的最大公约数是( ) A .5 B .9 C .15 D .45【解析】 ∵225=135×1+90,135=90×1+45,90=45×2,∴45是225与135的最大公约数.【答案】 D5.已知f (x )=x 5+2x 3+3x 2+x +1,应用秦九韶算法计算x =3时的值时,v 3的值为( ) A .27 B .11 C .109 D .36【解析】 f (x )=((((x +0)x +2)x +3)x +1)x +1当x =3时,v 0=1,v 1=3,v 2=3×3+2=11,v 3=11×3+3=36. 【答案】 D 二、填空题6.464与272的最大公约数为________. 【解析】 464÷16=29,272÷16=17,29-17=12,17-12=5,12-5=7,7-5=2,5-2=3,3-2=1,2-1=1,∴最大公约数为1×16=16.【答案】 167.用更相减损术求152与92的最大公约数时,需要做减法的次数是________. 【解析】 ∵152与92都是偶数,∴先两次用2约简得38与23,又38-23=15,23-15=8,15-8=7,8-7=1,7-1=6,6-1=5,5-1=4,4-1=3,3-1=2,2-1=1,故要用10次减法.【答案】108.已知多项式函数f(x)=2x5-5x4-4x3+3x2-6x+7,当x=5时由秦九韶算法v0=2,v1=2×5-5=5,则v3=________.【解析】∵v2=v1x-4=5×5-4=21,v3=v2x+3=21×5+3=108.【答案】108三、解答题9.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项式f(x)=x6-5x5+6x4+x2+0.3x+2,当x=-2时的值.【解】∵f(x)=x6-5x5+6x4+x2+0.3x+2=(((((x-5)x+6)x+0)x+1)x+0.3)x+2.∴当x=-2时v0=1,v1=1×(-2)-5=-7,v2=-7×(-2)+6=20,v3=20×(-2)+0=-40,v4=-40×(-2)+1=81,v5=81×(-2)+0.3=-161.7,v6=-161.7×(-2)+2=325.4,∴f(-2)=325.4.10.求三个数324,243,135的最大公约数.【解】法一324=243×1+81,243=81×3.∴324与243的最大公约数为81.又135=81×1+54,81=54×1+27,54=27×2.则81与135的最大公约数为27.∴三个数324,243,135的最大公约数为27.法二324-243=81,243-81=162,162-81=81.∴324与243的最大公约数为81.135-81=54,81-54=27,54-27=27.∴81与135的最大公约数为27.∴324,243,135的最大公约数是27.11.求1 356和2 400的最小公倍数.【解】 2 400=1×1 356+1 044,1 356=1×1 044+312,1 044=3×312+108,312=2×108+96,108=1×96+12,96=12×8,∴1 356和2 400的最大公约数为12.∴ 1 356和 2 400的最小公倍数为(2 400×1 356)÷12=271 200.(教师用书独具)名称辗转相除法更相减损术区别①以除法为主.②两个整数差值较大时运算次数较少.③相除余数为零时得结果.①以减法为主.②两个整数的差值较大时,运算次数较多.③相减,两数相等得结果.④相减前要做是否都是偶数的判断.联系①都是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②二者的实质都是递推的过程.③二者都要用循环结构来实现.程序框图:程序:INPUT m,nDOr=m MOD nm=nn=rLOOP UNTIL r=0 PRINT mEND。

高中数学 1.3.1算法案例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3

高中数学 1.3.1算法案例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3
的最大公约数为多少?
解:由于63不是偶数,把98和63以大数减小数,
并辗转相减,如下图所示.
所以,98和63的最大公约数等于7.
思考2:上述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称为更相减损术.一般地,用更相减损术求两个正整数m,n的最大公约数,可以用什么逻辑结构来构造算法?
更相减损术,就是对于给定的两个正整数,用较大的数减去较小
(2)从结果体现形式来看,辗转相除法体现结果是以相除余数为0则得到,而更相减损术则以减数与差相等而得到
三.随堂练习
P45练习 1.




(1)用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约数.
(2)用更相减损术求最大公约数.
课后
反思
3
重点
理解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
难点
把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的方法转换成程序框图与程序语言。







问题与情境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引入
思考1:18与30的最大公约数是多少?你是怎样得到的?
(1)短除法
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步骤:先用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是两个互质数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
1
河北武邑中学教师课时教案







问题与情境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思考3:上述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称为辗转相除法或欧几里得算法.一般地,用辗转相除法求两个正整数m,n的最大公约数,可以用什么算法?其算法步骤如何设计?
辗转相除法,就是对于给定的两个正整数,用较大的数除以较小的数,若余数不为零,则将余数和较小的数构成新的一对数,继续上面的除法,直到大数被小数除尽为止,这时的较小的数即为原来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秦九韶算法(教师用书独具)●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中蕴含的数学原理,并能根据这些原理进行算法分析.(2)基本能根据算法语句与程序框图的知识设计完整的程序框图并写出算法程序.(3)了解秦九韶算法的计算过程,并理解利用秦九韶算法可以减少计算次数提高计算效率的实质.2.过程与方法(1)在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求最大公约数的学习过程中对比我们常见的约分求公因式的方法,比较它们在算法上的区别,并从程序的学习中体会数学的严谨,领会数学算法计算机处理的结合方式,初步掌握把数学算法转化成计算机语言的一般步骤.(2)模仿秦九韶算法,体会古人计算构思的巧妙.(3)通过对秦九韶算法的学习,了解中国古代数学家对数学的贡献,充分认识到我国文化历史的悠久.通过对排序法的学习,领会数学计算与计算机计算的区别,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对数学的促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阅读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体会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数学发展的贡献.(2)在学习古代数学家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中培养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利用算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理性的精神和动手实践的能力.●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及秦九韶算法的特点.难点:把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的方法转换成程序框图与程序语言.(教师用书独具)●教学建议在学生学习了算法的初步知识,理解了表示算法的算法步骤、程序框图和程序三种不同方式以后,再结合典型算法案例,让学生经历设计算法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验算法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作用,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有条理地思考与数学表达能力.建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启发式,并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这有利于学生掌握从现象到本质,从已知到未知逐步形成概念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以问题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过程,从而突出教学重点,通过各种教学媒体(计算机)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增加课堂容量,有利于学生活动的充分展开.学生在课堂上要多观察、讨论、思考、分析、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多种形式相结合,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认识事物,突破教学难点.●教学流程创设情境引入问题:228与1 195的最大公约数如何求⇒错误!⇒通过引导学生回答所提问题,引入用辗转相除及更相减损术最大公约数的方法⇒通过例1及变式训练使学生掌握用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通过例2及变式训练使学生掌握用更相减损术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通过例3及变式训练使学生对秦九韶算法有了一定认识并学会其应用⇒归纳整理,进行课堂小结,整体把握本节知识⇒完成当堂双基达标,巩固所掌握的知识,并进行反馈矫正(见学生用书第22页)1.通过案例,进一步体会算法的思想.课标解读2.理解辗转相除法、更相减损术、秦九韶算法的原理.(重点)3.三种算法的框图及程序应用.(难点)辗转相除法【问题导思】1.36与60的最大公约数是多少?你是如何得到的?【提示】先用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是互质数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即为最大公约数.由于,故36与60的最大公约数为2×2×3=12.2.观察下列等式8 251=6 105×1+2 146,那么8 251与6 105这两个数的公约数和6 105与2 146的公约数有什么关系?【提示】8 251的最大约数是2 146的约数,同样6 105与2 146的公约数也是8 251的约数,故8 251与6 105的最大公约数也是6 105与2 146的最大公约数.辗转相除法的算法步骤第一步,给定两个正整数m、n.第二步,计算m除以n所得的余数r.第三步,m=n,n=r.第四步,若r=0,则m、n的最大公约数等于m,否则返回第二步.更相减损术【问题导思】设两个正整数m>n(m>n),若m-n=k,则m与n的最大公约数和n与k的最大公约数相等,反复利用这个原理,可求得98与63的最大公约数是多少?【提示】98-63=35,63-35=28,35-28=7,28-7=21,21-7=14,14-7=7,∴98与63的最大公约数为7.更相减损术的算法步骤第一步,任意给定两个正整数,判断它们是否都是偶数.若是,用2约简;若不是,执行第二步.第二步,以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接着把所得的差与较小的数比较,并以大数减小数.继续这个操作,直到所得的差与减数相等为止,则这个数(等数)或这个数与约简的数的乘积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约数.秦九韶算法将f(x)改写成如下形式:f(x)=(…((a n x+a n-1)x+a n-2)x+…+a1)x+a0.具体算法如下:(1)计算最内层括号内一次多项式的值,即v1=a n x+a n-1.(2)由内向外逐层计算多项式的值,即v2=v1x+a n-2,v3=v2x+a n-3,…v n=v n-1x+a0.(见学生用书第23页)用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约数用辗转相除法求228与1 995的最大公约数.【思路探究】使用辗转相除法可根据m=nq+r,反复相除直到r=0为止.【自主解答】 1 995=8×228+171,228=1×171+57,171=3×57,∴228与1 995的最大公约数为57.利用辗转相除法求给定的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即利用带余除法,用数对中较大的数除以较小的数,若余数不为零,则将余数和较小的数构成新的数对,再利用带余除法,直到大数被小数除尽,则这时的较小数就是原来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用辗转相除法求779和209的最大公约数.【解】∵779=209×3+152,209=152×1+57,152=57×2+38,57=38×1+19,38=19×2,∴779与209的最大公约数为19.用更相减损术求最大公约数【思路探究】解答本题可先将两数约简然后按更相减损术的步骤反复相减直至得出结果.【自主解答】154÷2=77,484÷2=242,下面用更相减损术,求77与242的最大公约数.=33,33-11=22,22-11=11,故77与242的最大公约数为11,则154与484的最大公约数为11×2=22.更相减损术的步骤:1.判断两数是否为偶数,若是,则都除以2直到所得的两数不全为偶数;2.用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将差和较小的数构成一对新数继续用较大的数减去较小数,重复执行;3.当差和较小数相等时,结束执行,此时差(或较小数)为不全为偶数的两数的最大公约数.注意:原先两数的最大公约数是两式相减所得公约数与约简的因数的乘积.用更相减损术求576与246的最大公约数.【解】用2约简576和246得288与123.123-42=81,81-42=39,42-39=3,39-3=36,36-3=33,33-3=30,30-3=27,27-3=24,24-3=21,21-3=18,18-3=15,15-3=12,12-3=9,9-3=6,6-3=3.∴576与246的最大公约数为3×2=6.秦九韶算法的应用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项式f(x)=7x7-6x6+4x4+3x3-2x2+x-5,当x=3时的值.【思路探究】解答本题首先要将原多项式化成f(x)=((((((7x-6)x+0)x+4)x+3)x-2)x+1)x-5的形式.其次再弄清v0,v1,v2,…,v7分别是多少,最后进行计算.【自主解答】f(x)=((((((7x-6)x+0)x+4)x+3)x-2)x+1)x-5,v0=7,v1=7×3-6=15;v2=15×3+0=45;v3=45×3+4=139;v4=139×3+3=420;v5=420×3-2=1 258;v6=1 258×3+1=3 775;v7=3 775×3-5=11 320.∴当x=3时,多项式的值为11 320.秦九韶算法的步骤:用秦九韶算法计算多项式f(x)=x6-12x5+60x4-160x3+240x2-192x+64,当x=2时的值.【解】将f(x)改写为f(x)=(((((x-12)x+60)x-160)x+240)x-192)x+64,由内向外依次计算一次多项式当x=2时的值,v0=1,v1=1×2-12=-10,v2=-10×2+60=40,v3=40×2-160=-80,v4=-80×2+240=80,v5=80×2-192=-32,v6=-32×2+64=0.∴f(2)=0,即x=2时,原多项式的值为0.(见学生用书第24页)对秦九韶算法中的运算次数理解错误已知f(x)=x5+2x4+3x3+4x2+5x+6,用秦九韶算法求这个多项式当x=2时的值时,做了几次乘法?几次加法?【错解】根据秦九韶算法,把多项式改写成如下形式f(x)=((((x+2)x+3)x+4)x +5)x+6.按照从内到外的顺序,依次计算一次多项式当x=2时的值:v1=2+2=4;v2=2v1+3=11;v3=2v2+4=26;v4=2v3+5=57;v5=2v4+6=120.显然,在v1中未做乘法,只做了1次加法;在v2,v3,v4,v5中各做了1次加法,1次乘法.因此,共做了4次乘法,5次加法.【错因分析】在v1中虽然“v1=2+2=4”,而计算机还是做了1次乘法“v1=2×1+2=4”.因为用秦九韶算法计算多项式f(x)=a n x n+a n-1x n-1+…+a1x+a0当x=x0时的值时,首先将多项式改写成f(x)=(…(a n x+a n-1)x+…+a1)x+a0,然后再计算v1=a n x+a n-1,v2=v1x+a n-2,v3=v2x+a n-3,…,v n=v n-1x+a0.无论a n是不是1,这次的乘法都是要进行的.【防范措施】 1.将多项式写成一次多项式的形式时,如果多项式中n次项不存在,可将n次项看作0·x n.2.直接法乘法运算的次数最多可达n+n2,加法最多n次,秦九韶算法通过转化把乘法运算的次数减少到最多n次,加法最多n次.【正解】由以上分析,共做了5次乘法,5次加法.1.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都是求两数最大公约数的方法.辗转相除法计算次数少,步骤简捷,更相减损术计算次数多,步骤复杂,但是更相减损术每一步的计算都是减法,比做除法运算要简单一些,一般当数较小时可以考虑用更相减损术,当数较大时可以考虑用辗转相除法.2.用秦九韶算法可大大降低乘法的运算次数,提高了运算速度.用此方法求值,关键是正确地将所给多项式改写,然后由内向外计算,由于后项计算需用到前项结果,故应认真、细心,确保结果的准确性.(见学生用书第24页)1.490和910的最大公约数为( )A .2B .10C .30D .70 【答案】 D2.用更相减损术求294和84的最大公约数为( ) A .21 B .42 C .32 D .16=21,21×2=42,所以最大公约数为42. 【答案】 B3.用秦九韶算法求f (x )=2x 3+x -3当x =3时的值v 2=________. 【解析】 f (x )=((2x +0)x +1)x -3, v 0=2;v 1=2×3+0=6; v 2=6×3+1=19. 【答案】 194.用更相减损术求288与153的最大公约数.18=63,63-18=45,45-18=27,27-18=9,18-9=9. ∴288与153的最大公约数为9.(见学生用书第93页)一、选择题1.用“辗转相除法”求得360和504的最大公约数是( ) A .72 B .36 C .24 D .2 520 约数是72,故选A. 【答案】 A2.设计程序框图,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项式的值,主要用哪种结构实现( ) A .顺序结构 B .条件结构C .循环结构D .条件、顺序结构【解析】 该种算法主要是由内到外计算⎩⎪⎨⎪⎧v 0=a n ,v k =v k -1·x 0+a n -k k =1,2,…n ,故在求值时用到循环结构. 【答案】 C3.(2013·德州高一检测)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项式f (x )=4x 5-x 2+2当x =3时的值时,需要进行的乘法运算和加法运算的次数分别为( )A .4,2B .5,3C .5,2D .6,2【解析】 f (x )=4x 5-x 2+2=((((4x )x )x -1)x )x +2,需5次乘法运算和2次加法运算.【答案】 C4.225与135的最大公约数是( )A.5 B.9 C.15 D.45【解析】∵225=135×1+90,135=90×1+45,90=45×2,∴45是225与135的最大公约数.【答案】 D5.已知f(x)=x5+2x3+3x2+x+1,应用秦九韶算法计算x=3时的值时,v3的值为( ) A.27 B.11 C.109 D.36【解析】f(x)=((((x+0)x+2)x+3)x+1)x+1当x=3时,v0=1,v1=3,v2=3×3+2=11,v3=11×3+3=36.【答案】 D二、填空题6.464与272的最大公约数为________.【解析】464÷16=29,272÷16=17,29-17=12,17-12=5,12-5=7,7-5=2,5-2=3,3-2=1,2-1=1,∴最大公约数为1×16=16.【答案】167.用更相减损术求152与92的最大公约数时,需要做减法的次数是________.【解析】∵152与92都是偶数,∴先两次用2约简得38与23,又38-23=15,23-15=8,15-8=7,8-7=1,7-1=6,6-1=5,5-1=4,4-1=3,3-1=2,2-1=1,故要用10次减法.【答案】108.已知多项式函数f(x)=2x5-5x4-4x3+3x2-6x+7,当x=5时由秦九韶算法v0=2,v1=2×5-5=5,则v3=________.【解析】∵v2=v1x-4=5×5-4=21,v3=v2x+3=21×5+3=108.【答案】108三、解答题9.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项式f(x)=x6-5x5+6x4+x2+0.3x+2,当x=-2时的值.【解】∵f(x)=x6-5x5+6x4+x2+0.3x+2=(((((x-5)x+6)x+0)x+1)x+0.3)x+2.∴当x=-2时v0=1,v1=1×(-2)-5=-7,v2=-7×(-2)+6=20,v3=20×(-2)+0=-40,v4=-40×(-2)+1=81,v5=81×(-2)+0.3=-161.7,v6=-161.7×(-2)+2=325.4,∴f(-2)=325.4.【解】法一324=243×1+81,243=81×3.∴324与243的最大公约数为81.又135=81×1+54,81=54×1+27,54=27×2.则81与135的最大公约数为27.∴324与243的最大公约数为81.135-81=54,81-54=27,54-27=27.∴81与135的最大公约数为27.11.求1 356和2 400的最小公倍数.【解】 2 400=1×1 356+1 044,1 356=1×1 044+312,108=1×96+12,96=12×8,∴1 356和2 400的最大公约数为12.∴ 1 356和 2 400的最小公倍数为(2 400×1 356)÷12=271 200.(教师用书独具)1.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的区别和联系名称辗转相除法更相减损术区别①以除法为主.②两个整数差值较大时运算次数较少.③相除余数为零时得结果.①以减法为主.②两个整数的差值较大时,运算次数较多.③相减,两数相等得结果.④相减前要做是否都是偶数的判断.联系①都是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②二者的实质都是递推的过程.③二者都要用循环结构来实现.2.辗转相除法的程序框图及程序表示程序框图:程序:INPUT m,nDOr=m MOD nm=nn=rLOOP UNTIL r=0 PRINT mEN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