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导学案 姓名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3.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3.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导学案

年级:八年级 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1、概述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2、概述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明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习重点:1、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习难点: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水里的钉螺和陆地上的蜗牛的呼吸器都是鳃吗?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预习案一、预习提纲1、软体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它们与人类生活有什么关系?二、预习自测题(自学检测)1、地球上的动物大约有 万种,种类最多的是 动物,有 万种以上,占所有已知动物总数的 %以上。

虽然昆虫有100万种以上,但是它不是第二大类群,第二大类群是 动物, 、 、 、 、 、 和 等是常见的软体动物。

2、缢蛏或河蚌的结构有 、 、 、 、 和 等部分,保护缢蛏柔软身体的坚硬构造是__________ ,它是由__________的分泌物形成的。

3、缢蛏的呼吸器官是 ,运动器官是 。

4、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柔软的身体外面有 ,体外大多具有 对身体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运动器官是 。

5、节肢动物又分为昆虫纲动物、 纲动物、 纲动物和 纲动物四个类群。

6、蝗虫的身体分为 、 和 三部分;有 对触角; 对足,其中 足发达,适于跳跃; 对翅膀。

7、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气管里有丰富的 ,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是仅仅气体进出身体的门户,不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8、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表面有坚韧的 ,身体和附肢都 。

行课案【合作探究】1、缢蛏是如何获得食物的?1、下列动物( )是软体动物。

A .水螅B .涡虫C .蚯蚓D .石鳖2、下列动物中,都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A .螃蟹、苍蝇B .蚯蚓、蜘蛛C .乌贼、金龟子D .钉螺、水蛭3、河蚌、蜗牛、乌贼都属于软体动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A .身体柔软、有贝壳B .身体柔软、有外套膜C .身体由体节构成D .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4、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 .体内有骨骼B .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C .体外有外骨骼D .足和触角分节5、蝗虫的触角具有的作用是( )A .嗅觉和触角B .嗅觉和听觉C .视觉和味觉D .听觉和味觉7.请观察蝗虫的外部形态图,回答问题。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1章第3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1章第3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1章第3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第一篇: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1章第3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2.知道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特点和主要特征。

二、重点难点重点:1.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2.软体动物和人类的关系。

难点: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三、教学准备河蚌的浸制标本、各种软体动物的图片、自制课件四、引入新课教师猜谜:“没有手,没有脚,背着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缩到房里头。

”请同学们猜一下这是什么动物?对,是蜗牛。

那同学们知不知道蜗牛属于哪种动物啊?对,那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软体动物。

学生回答:蜗牛、软体动物。

趣味情景引入,设疑诱思,激发学生的兴趣。

五、探究新知一、认识常见的软体动物利用多媒体展示蜗牛、河蚌、石鳖、乌贼等几种常见软体动物的图片,并让学生进行识别,让学生想一想,这几种动物的形态、结构是否一样?教师进一步指出:这些动物尽管在形态、结构上存在着很大差异,但是它们都属于软体动物。

下面我们通过软体动物的代表——河蚌来了解软体动物的特点。

二、观察河蚌的内部结构取出河蚌的浸制标本,组织学生观察。

教师提出问题:1.贝壳的作用是什么?2.你所观察的动物是靠什么结构运动的?3.你所观察的动物是靠什么结构呼吸的?4.它是如何获取食物的?教师总结:(1)河蚌外面有两片大小相近的石灰质贝壳,因而称为双壳类。

壳内柔软的身体表面包裹着外套膜,贝壳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

(2)靠足缓慢运动。

(3)用鳃呼吸。

(4)在吸入和排出水的过程中摄取食物。

三、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通过观察图片和实物标本,引导学生总结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观看图片,注意观察几种动物的形态、结构。

学生分组观察河蚌标本,边观察边记录。

小组派代表总结观察结果。

学生讨论总结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提高学生的观察、总结能力。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第二课时)导学案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第二课时)导学案

八年级生物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第二课时)导学案主备人:审核人:上课时间:序号:一、【目标定向】1、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分析,养成良好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2.通过交流、讨论,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养成倾听和思考的习惯。

情感价值观目标:1.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学习,更加关注我们周围丰富多彩的节肢动物,趋利避害,更好地生活。

2、学习重点:1.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学习难点: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节肢动物与昆虫之间的关系。

二、【自主预习】1、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目前已经命名的种类有万种以上,占所有已知动物种数的以上。

2、蝗虫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是。

其呼吸器官是。

3、蝗虫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各部分结构的主要功能是什么?4、蝗虫的运动器官是什么?5、蝗虫身体表面的外骨骼的作用是什么?6、根据蝗虫的形态结构总结出昆虫的主要特征。

7、常见的节肢动物有哪些?他们共同的特征是什么?8、节肢动物种类繁多,它们与人类有着怎样的关系?三、【自主学习】(一)蝗虫的结构特征1、身体分部:身体分为、、三部分;2、分节:头部负责和;胸部是中心;腹部集中容纳;体表有,用于呼吸。

此外,身体表面包着有和作用的,因此昆虫在生长过程有现象。

(二)节肢动物的分类1、昆虫纲:蝴蝶、蜻蜓、瓢虫、蚊2、蛛形纲:蜘蛛、蝎3、甲壳纲:虾、蟹4、多足纲:蜈蚣、蚰蜒、马陆(三)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体表有;分节。

(四)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虾、蟹等为人类和其他海洋生物提供;2、蜜蜂等昆虫为开花植物;3、蝎、蜈蚣、蝉蜕可入,治疗疾病;4、果蝇是非常经典的材料;5、蚊、螨叮咬人,并传播。

四、【展示交流、合作探究】1、蝗虫与陆生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征。

2、在所有动物类群中,节肢动物种类和数量最多,想一想,这与它们的哪些特征有关?五、【课堂检测】1.蝗虫善于飞行,它的运动器官是( )A.后翅 B.后足 C.前翅 D.翅和足2.蝗虫适于陆地生活,其形态结构特点有()①用气管呼吸②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③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发④视觉发达有一对复眼A ①②B ①②④C ①②③ D①②③④3.下列有关昆虫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第一章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第一章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1、概述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能力目标:1、尝试利用观察的方法研究动物。

2、运用生物学知识描述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基本观点。

学习重点:缢蛏和蝗虫的形态结构特点以及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学习难点:缢蛏和蝗虫的形态结构特点以及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住在贝壳里的动物长什么样子?它们为什么要背着这么重的壳?(二)自主学习,梳理疑难:一、阅读P12口器动前足和中足适于爬行物昆虫身体分部_______ _____对足后足适于_____ 前翅:保护后翅 _____对翅后翅:适于____ ______--有_____用于呼吸起_______作用体表- 有_____ 防止____________ 主要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阳泉市八年级生物学科学案(附页)知识链接观察蝗虫气门的位置。

提示:蝗虫的气门着生在腹部的两侧。

软体动物的外套膜能够分泌珍珠质,天然的珍珠是由于软体动物的外套膜所分泌的珍珠层将偶然落入的沙粒包裹而形成的,产量很少;人们利用珍珠形成的原理,通过一定的技术处理,将人工作成的珍珠核植入珍珠贝和三角帆蚌中,然后将其放回水中养殖,就可以得到大量人工培育的珍珠、因此珍珠的形成与外套膜有关、(三)达标测评1、消灭蝗虫时,把它的头部置于水中不能使它窒息而死,原因是()A蝗虫可以吸收水中的空气B蝗虫可以通过体表进行呼吸C蝗虫可以几个小时不呼吸D气体通过蝗虫胸、腹部的气门进入体内2、在无脊椎动物中,能飞行的是()A环节动物B昆虫C鸟类D鸟类和昆虫3、我们经常食用的鱿鱼、章鱼及田螺属哪一类生物类群()A腔肠动物B软体动物C节肢动物D扁形动物4、身体分节是节肢动物的一个特点,下列不属于节肢动物的是()A虾B蟹C臭虫D蚯蚓5、田螺、河蚌、蛞蝓等动物属于()A、环节动物B、腔肠动物C、软体动物D、节肢动物6、自然界中种类最多的动物类群是()A、原生动物B、腔肠动物C、软体动物D、节肢动物7、、蜈蚣和()的亲缘关系最近A、蜘蛛B、蝎子C、马陆D、蚂蚁8、珍珠贝和三角帆蚌常被人们用来人工培育珍珠,光亮珍珠的形成与下列哪一结构有关?()A、贝壳B、外套膜C、珍珠层D、斧足9、生物体的结构总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根据下列图示、你认为河蚌的呼吸器官()A、外套膜B、贝壳C、肺D、鳃10、河蚌的贝壳是由下列哪一种物质(或结构)形成的()A、柔软身体产生的分泌物B、斧足的分泌物C、外套膜的分泌物D、外套膜11、下列四组动物中,不属于软体动物的是()A、鲍鱼、牡蛎B、海葵、海蜇C、乌贼、鱿鱼D、蜗牛、扇贝12、下列关于蝗虫外骨骼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有保护作用B、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C、能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D、在生长发育中,终身保存13、有的同学在观察蚯蚓时,把蚯蚓放在干燥的环境中,不久发现蚯蚓死亡,原因是( )A、蚯蚓长期穴居怕光B、蚯蚓的环带被损伤C、干燥使刚毛收缩而死亡D、无法呼吸导致死亡14、蝗虫可以生活在干燥的陆地上,在它的形态结构中,防止水分散失的是 ( )A、体表的革质翅B、体表的大量鳞片C、覆盖全身的表皮D、坚硬的外骨骼15、取两只活的蝗虫:甲的头部浸入水中,乙的胸、腹部全部浸没在水中,只露出头部。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导学案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导学案
导学案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生物
时间
9.9
主备教师
赵建党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概述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初步确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增强我们适应大自然的意识。
重点: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节肢动物的结构特点
教学过程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回答教师提出的各个问题。
第一步,自己解决问题;
第二步,两人小组解决问题;
第三步,四人小组解决问题。




1、世界第二大类群动物是什么?
2、常见的双壳类软体动物有哪些?
3、双壳类软体动物的结构如何?
4、除双壳类以外,其他的软体动物有哪些?
5、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6、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怎样?
7、世界上种类最多的动物类群是什么?
8、昆虫的基本特征包括:、,,等等。
9、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①②。
10、虾、蟹为人类提供;传播花粉;、、等可以入药;是重要的实验材料;但、、叮咬人,并传播疾病。





大类群。
2、、、文蛤、缢蛏等都是类的软体动物,壳内的身体表面包裹着;体外的贝壳是由分泌的形成的。
3、双壳类动物可以用缓慢的运动,通过吸水和排水过程摄取水中的并排出;同时利用与水流进行
交换。
4、除了双壳类动物,软体动物还有很多,如、、等。它们的主要特征是:①,
②。
5、牡蛎、扇贝、鲍等富含和多种,且脂肪含量低;鲍的壳、乌贼的壳、珍珠粉可;螺壳和珍珠是很好的装饰品。但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寄主,与的传播有关。

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导学案

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导学案

【课题】 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和记忆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特征。

2、了解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重点、难点、易错点】重点: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特征。

难点:昆虫的身体特点。

【知识铺垫】1.华枝睾吸虫通常先寄生在等淡水螺中,然后感染鱼虾等,通过鱼虾再感染人;日本血吸虫的幼虫寄生在体内,人若进入含有的水域,很可能会感染血吸虫病。

2.乌贼,鲍等是我们熟悉的海产品,可以食用,味道鲜美,具有很高的。

3.蝉、蝗虫等昆虫一般具有对足、对翅,能够。

【教材解读】模块一、软体动物(阅读课本P12-13页内容)。

1、代表动物----双壳类软体动物。

(1)概念:软体动物中的河蚌、扇贝、文蛤、缢蛏等,它们的外面都有两片大小相近的,因而称为双壳类。

(2)生活习性:双壳类动物大部分生活在中,少数生活在中。

(3)形态结构(如右图):1---- ;2---- ;3---- ;4---- ;5---- ;(4)生理特性:①运动:双壳类动物依靠缓慢地运动。

②摄食和呼吸:通过身体后端的吸入水,水流经身体一些器官后,再通过排出体外。

在吸水和排出水的过程中,摄取水中的并排出,同时,利用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

2、其他软体动物:(1)石鳖:背部有个呈覆瓦状排列的贝壳,身体腹面有一个扁平的足。

(2)蜗牛:一般指软体动物中的陆生种类。

壳为,腹面有大而扁平的足,称为,用来爬行。

(3)乌贼:身体被外套膜包裹,体内有的壳,有10条用于捕食,可借助漏斗喷水的反作用力快速运动。

3、软体动物的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大多具有,运动器官是。

4、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1)海产养殖(2):软体动物中的很多种类,如海水中的牡蛎、扇贝、乌贼、蛤蜊,淡水中的田螺,蚌等,都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且脂肪含低,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3):鲍的壳(中药称)、乌贼的壳()、珍珠粉等都是常用的药材。

(4)工艺用或装饰:珍珠以及很多贝类的贝壳具有独特的形状和花纹。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导学案1-鲁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导学案1-鲁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三节 软体动物与节肢动物
软体动物
课本内容: 某些动物的身体非常柔软,因而称之为软体动物,已被命名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

常见的有河蚌有缢蛏、河蚌、蜗牛,扇贝等。

观察与思考:缢y ì蛏ch ēn ɡ身体柔软,表面有肉质的膜,称为外套膜。

它的分泌物形成贝壳,贝壳对柔软的身体起保护作用。

用足缓慢运动。

外面有两片大小相近的石灰质贝壳,称为双壳类。

找找家:
乌龟 蜗牛 田螺 青蛙 水母 贻贝 河蚌 螃蟹
当堂检测:观察《缢蛏的内部结构》的内容完成练习。

1.已命名的软体动物有 ____ 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
第 _____ 大类群。

2.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包裹着犹如外套一般的肉质膜,
称为_________。

3.贝壳就是由_______分泌的物质形成。

贝壳对身体有
_______作用。

4.缢蛏用 _____ 呼吸,用 _______ 运动。

小资料:珍珠的形成
外套膜受到异物(砂粒、寄生虫)侵入的刺激,受刺激处的表皮细胞以异物为核,会分泌大量的珍珠质把异物层层包裹起来,最后形成了以异物为核的珍珠。

珍珠与贝壳内表面的成分相同,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贝壳:由外套膜
分泌的物质形成的。

起到保护作用。

外套膜:壳内柔软身体表面包裹着犹如外套一般的肉质膜。

软体动物 非软体动物。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第1课时)》知识导学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第1课时)》知识导学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学习目标
1.概述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辩证地认识软体动物与人类的益害关系。

课前学习任务
1.搜集几种常见的软体动物的图片及资料。

2.仔细阅读教材第12~13页的内容,建议重点关注自己不理解或想深入了解的地方。

3.通过画线的方式标出学到的概念和存在的疑惑。

课堂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软体动物
1.描述缢蛏的形态特征。

2.贝壳是怎样形成的?
3.贝壳的作用是什么?
4.缢蛏是靠什么结构运动的?又是靠什么结构呼吸的?
5.缢蛏是如何获取食物的?
6.缢蛏的结构与功能是如何相适应的?
【学习任务二】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1.常见的软体动物还有哪些?
2.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学习任务三】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软体动物对人类的生活有哪些有益的方面?
2.软体动物对人类的生活有哪些有害的方面?
3.珍珠是怎么形成的?
本课小结
请根据本课所学内容,列出关键词或画出你的思维导图。

课后任务
实践活动:准备一只缢蛏,在它的进水管处滴加墨水,观察它的出水管处是否有墨汁溢出,验证你的猜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导学案姓名
一、创设情境、
二、学习目标:
1、概述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软体动物、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初步确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增强我们适应大自然的意识。

三、导学内容
【自主学习】:
1、什么被称为外套膜?(同桌交流)
2、双壳类动物是怎样运动和捕食食物的?(组内
交流)
3、软体动物种类很多,约有万种,是动物界第二大门类。

※4、常见的软体动物有:,,,
、、等
※5、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6、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7.地球上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是,常见的种类有。

※8、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9、常见的节肢动物有:
10、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课本12页的“观察与思考”的讨论:1、
2、3
2、体表坚硬对蝗虫有什么意义?
3、推测蝗虫气门的作用?
四、小结归纳回扣目标
五、达标测试
课后1、2、3题
六、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