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练习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习题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习题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能力提升1.乌贼腕足的功能是( )A.运动B.捕食C.游泳D.感觉2.下列关于蜗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蜗牛生活于水中,营底栖生活B.蜗牛对农业生产有害处C.蜗牛的腹足肌肉发达D.蜗牛的身体表面有一个贝壳3.下列不全是软体动物的一组是( )A.章鱼、牡蛎、河蚌B.田螺、蜗牛、鲍鱼C.海蜇、河蚌、蜗牛D.河蚌、章鱼、乌贼4.为适应陆地相对干燥的环境,昆虫体表具有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结构是( )A.外骨骼B.翅C.气管D.足5.蝗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的原因是( )A.要适应新的生活环境B.外骨骼受到损伤,失去了原来的作用C.坚韧的外骨骼,限制了蝗虫的活动D.外骨骼不能随着蝗虫的生长而生长6.取两只大小相似的活蝗虫,将甲蝗虫的头部朝下,使其头部浸没在水中,将乙蝗虫的头部朝上,使其胸腹部完全浸没在水中,结果是( )A.甲蝗虫先死亡B.乙蝗虫先死亡C.两只蝗虫同时死亡D.两只蝗虫都不会死亡7.成语“金蝉脱壳”中,“壳”指的是( )A.荚膜B.外骨骼C.细胞膜D.细胞壁8.下列动物中,符合“身体分为头胸腹,两对翅来三对足;头上一对感觉须,里头是肉外是骨”的是( )A.河蚌B.蝗虫C.蜗牛D.蚯蚓9.下列四种动物中,不属于昆虫的是( )A.蟋蟀B.金龟子C.蝉D.蜘蛛10.右图为河蚌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是贝壳,对河蚌具有作用。

(2)③是河蚌的鳃,是器官。

(3)④是,其分泌的珍珠质把侵入体内的异物层层包裹形成了珍珠。

(4)②是斧足,是河蚌的器官。

探究创新★11.“忙忙碌碌的蚂蚁每天进出蚁窝有什么规律呢?”小楠对墙脚下的一窝蚂蚁做了三天(1)根据表中记录,可作出的一个推测是。

(2)第2天,蚂蚁外出较少的原因之一可能这一天是(填“晴天”或“雨天”)。

参考答案1.B2.A3.C4.A 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在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如昆虫具有外骨骼。

2019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讲义及练习(含答案)

2019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讲义及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1.目前已知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

2.软体动物的形态特征:①河蚌、扇贝、文蛤等软体动物的外面有两片大小相近的石灰质贝壳,因而称为双壳类。

有的贝壳消失如乌贼(海螵蛸)②壳内柔软的身体表面包裹肉质膜,称为外套膜。

贝壳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

贝壳有保护柔软的身体的作用。

③河蚌内的珍珠是由外套膜受沙粒等异物的刺激,分泌大量的珍珠质把异物层层包裹起来。

珍珠与贝壳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

④双壳类动物用足运动,如扇贝(斧足),蜗牛(腹足),章鱼(腕足)⑤双壳类动物用鳃呼吸,吸收的是溶解在水中的氧。

蜗牛生活在陆地上,用鳃不能呼吸,它们的外套膜内部有一微细血管秘籍的区域,形成肺,可直接摄取空气中的氧,,这是对陆地生活的一种适应。

⑥双壳类动物与取食有关的结构为入水管和出水管。

在吸收和排出水的过程中,摄取水中的食物颗粒并排出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同时利用鳃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

3.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4.常见代表动物:河蚌、扇贝、文蛤、缢蛏、石鳖、蜗牛、乌贼(贝壳退化成内骨骼)、章鱼(贝壳退化成内骨骼)5.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1)中国是水产养殖大国,水产养殖总量名列世界第一,其中贝壳产量也位居世界首位。

(2)有益:①食用:牡蛎、扇贝、鲍,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且脂肪含量低。

②药用:鲍的壳(石决明)、乌贼的壳(海螵蛸)、珍珠粉等皆可入药③工艺品:螺壳、珍珠壳(3)有害:有的危害农作物;有的是寄生虫的中间寄主,能传播疾病(如钉螺与血吸虫的传播有关)1.节肢动物的种类繁多,是最大的动物类群,有120 万种以上,占所有已知动物种数的80%。

其中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的动物,也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因而是分布最广泛的动物。

2.蝗虫的形态结构:(1)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①头部负责感觉和摄食。

感觉器官有一对触角(触觉和嗅觉),三个单眼(感觉明暗)和一对复眼;口器用于摄食。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带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带解析)

1.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是()A.软体动物B.节肢动物C.线形动物D.环节动物2.缢蛏是一种双壳类软体动物,它获得食物的方式是()A.食物通过水流从口进入B.食物被吞入缢蛏口中C.在入水管吸入水和出水管排出水的过程中,摄取水中的食物颗粒D.缢蛏用触手将食物捕获送入口中3.蜗牛是一种行动缓慢的动物,下列有关蜗牛的说法错误的是()A.属于软体动物B.依靠肉质足运动C.用鳃呼吸D.外套膜分泌物形成贝壳4.文蛤、扇贝等都具有石灰质贝壳,贝壳的形成是下列哪个结构产生的?() A.肌肉B.皮肤C.外骨骼D.外套膜5.下列软体动物中,都能分泌珍珠质而形成珍珠的是()A.河蚌、鱿鱼B.河蚌、珍珠贝C.章鱼、河蚌D.蜗牛、鱿鱼6.下列均属于软体动物的是()①海月水母②乌贼③涡虫④蚯蚓⑤缢蛏⑥虾⑦海蜇⑧蜗牛A.①④⑦B.②⑤⑧C.③⑥⑦D.②④⑥7.身体分节是节肢动物的一个特点,下列不属于节肢动物的是()A.虾B.蟹C.蜈蚣D.蚯蚓8.在无脊椎动物中,昆虫分布范围最广泛,活动范围最大,主要原因是昆虫有() A.足B.外骨骼C.触角D.翅9.蜜蜂能飞行,体内无脊柱。

下列与蜜蜂亲缘关系最近的是()A.蜂鸟B.蝙蝠C.青蛙D.蜻蜓10.昆虫一生会有蜕皮现象,这种“皮”是什么?()A.外套膜B.甲C.皮肤D.外骨骼11.蝗虫和蜈蚣都属于节肢动物的主要依据是()A.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B.身体呈两侧对称,运动器官发达C.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D.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感觉器官发达12.下列动物及其所属类群,错误的是()A.水螅属于腔肠动物B.涡虫属于扁形动物C.蛔虫属于线形动物D.家蚕属于软体动物13.下面列举了四种生物所匹配的一项重要影响或价值,错误的是()A.河蚌——海螵蛸入药B.沙蚕——鱼、虾饵料C.珊瑚虫——珊瑚礁D.蛔虫——体内寄生14.下列特征中,不是扇贝和乌贼共有的是()A.身体柔软B.运动器官是足C.有外套膜D.身体外有贝壳15.生物体的形态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蝗虫具有外骨骼,能防止水分的蒸发,适应陆地生活B.蛔虫体表有角质层,发达,适于寄生生活C.蚯蚓体表分泌黏液,只是为了便于在土壤中运动D.昆虫有足和翅,成为陆地上种类最多的动物类群(二)填空题如图是蝗虫的外部形态图,据图回答:(1)它的身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生物上册《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习题

八年级生物上册《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习题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习题1.河蚌、蜗牛和乌贼共同具有的特点是()
A.都有贝壳 B.都有外套膜
C.都用腹足运动 D.都用腕足捕食
2.河蚌的运动器官是()
A.腹足 B.腕足
C.斧足 D.纤毛
3.能形成珍珠的结构是()。

A.贝壳 B.外套膜
C.珍珠层 D.斧足
4.采集蜗牛的正确地点是()。

A.干燥的,阳光充足的草地 B.阴湿的树木丛,墙角
C.潮湿的地面 D.松软的土壤中
5.河蚌是如何完成呼吸作用的()
A.当水流经鳃时,水与鳃中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
B.河蚌总有一部分身体露出水面,便于鳃在空气中进行气体交换C.河蚌肺中的毛细血管与水进行气体交换
D.河蚌的肺需要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
6.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A.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B.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且分部C.变态发育 D.具有外骨骼
7.蝗虫和虾的呼吸器官分别是()
A.肺和鳃 B.气管和皮肤
C.气管和鳃 D.皮肤和肺
8.蜘蛛结网的主要作用是()
A.栖身休息 B.防御敌害
C.捕捉昆虫 D.繁殖后代
9.蟹脐实际上是蟹的()
A.肚脐 B.腹部
C.游泳足 D.鳃
10.园蛛取食的方式是()
A.吸食体内汁液 B.全部吞食C.吃掉一部分 D.分多次吃掉。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课时检测卷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课时检测卷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测试时间:20分钟一、填空题1.有些动物贝壳内的身体非常柔软,称之为①动物。

2.河蚌等动物壳内柔软的身体表面包裹着犹如外套一般的肉质膜,称为②,贝壳就是由③分泌的物质形成的。

3.双壳类的动物可以用④缓慢地运动。

在吸入和排出水的过程中,利用⑤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

4.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柔软的身体表面有⑥,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⑦。

5.⑧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⑨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

6.蝗虫身体分为头部、⑩和腹部三部分。

胸部是运动中心,有三对,善于跳跃;有两对,适于飞行。

7.昆虫身体上的不仅是能保护自己的“盔甲”,还能起到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8.昆虫的基本特征包括:有一对触角、三对,一般有两对翅,等等。

9.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坚韧的;身体和附肢都。

二、选择题10.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下列符合上述特征的动物类群是()A.腔肠动物B.软体动物C.线形动物D.节肢动物11.水生软体动物用以完成气体交换的结构是()A.鳃B.外套膜C.肺D.出水管和入水管12.(2019黑龙江鸡西恒山期中)软体动物目前已命名的有10万种以上。

关于软体动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河蚌、田螺是软体动物B.身体柔软,大多数有贝壳保护C.软体动物所有部分都柔软D.大多生活离不开水,也有生活在陆地上的13.(2019安徽无为尚文中学期中)下列不属于节肢动物的是()A.沙蚕B.虾C.家蚕D.蜈蚣14.(2019湖北恩施中考)关于节肢动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昆虫是唯一能飞行的节肢动物类群B.一般没有灵敏的感觉器官、发达的脑和独特的呼吸器官C.大多数昆虫对人类是有害的D.身体的外骨骼可保护内部器官,但不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15.负责蝗虫感觉和摄食的身体部位是()A.胸部B.头部C.腹部D.尾部三、简答题16.下图是缢蛏的内部结构图,请据图回答:(1)缢蛏属于动物。

5.1.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练习)(解析版)

5.1.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练习)(解析版)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课后检测一、单选题1.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共同点是()A.所有个体都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B.身体由体节构成C.用气管呼吸D.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运动【答案】B【详解】A.环节动物中的蚯蚓是分解者,A错误。

B.由分析可知: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共同点是身体由体节构成,B正确。

C.节肢动物的昆虫类能够用气管呼吸,而环节动物的蚯蚓用体壁呼吸,C错误。

D.环节动物的蚯蚓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运动,而节肢动物中的昆虫依靠足和翅运动,D错误。

故选B。

2.寄居蟹因常居住在空的螺壳里面而得名,这样它可以得到螺壳的保护,寄居蟹和海螺分别属于哪一类群()A.软体动物、节肢动物B.节肢动物、软体动物C.环节动物、节肢动物D.节肢动物、环节动物【答案】B【详解】寄居蟹的体表被有坚厚的几丁质外骨骼,附肢分节,属于节肢动物,海螺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具有贝壳,靠贝壳来保护身体,属于软体动物。

故选B。

3.下列关于软体动物外套膜的描述错误的是A.外套膜是由外面贝壳的分泌物形成的B.外套膜对内部柔软的身体有保护作用C.身体表面有外套膜是软体动物的一个主要特征D.河蚌的外套膜受到异物刺激可以分泌珍珠质形成珍珠【答案】A【详解】A.贝壳是由外套膜的分泌物形成的,A错误。

B.外套膜位于柔软的身体表面,包裹和保护河蚌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B正确。

C.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身体不分节,故身体表面有外套膜是软体动物的一个主要特征,C正确。

D.珍珠是由河蚌的外套膜受到沙粒等异物刺激下分泌珍珠质形成的,D正确。

故选A。

4.下列食谱中全部含有软体动物的一组是()A.京酱肉丝、生拌蚬子、红油百叶B.炝青虾、手撕白菜拌海螺、松仁玉米C.炝拌腰花、软炸肉、天府梅菜笋D.爆炒河蚌、清蒸蛤蜊、菠菜拌白蚬肉【答案】D【详解】A.蚬子属于软体动物,其它动物不属于软体动物,A错误。

B.海螺属于软体动物,虾属于节肢动物,B错误。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1章第3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1章第3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一、能力提升1.软体动物都具有()A.外骨骼B.外套膜C.鳞片D.体节2.下列关于蜗牛的叙述,错误的是()A.蜗牛生活在水中,营底栖生活B.蜗牛对农业生产有害处C.蜗牛的腹足肌肉发达D.蜗牛的身体表面有一个贝壳3.蝗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的原因是()A.要适应新的生活环境B.外骨骼受到损伤,失去了原来的作用C.坚韧的外骨骼限制了蝗虫的活动D.外骨骼不能随着蝗虫的生长而生长4.在无脊椎动物中,昆虫分布最广泛,活动范围最大,其主要原因是()A.体表具有外骨骼B.身体分部C.具有翅D.适于陆地生活5.螃蟹生活在水里,知了生活在树上,鼠妇则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上。

三者生活环境不同,形态也大不相同,但都属于节肢动物。

理由是()A.都能迅速避开敌害B.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C.都用气管进行呼吸D.都有三对足、两对翅6.下列动物中,符合“身体分为头胸腹,两对翅来三对足;头上一对感觉须,里头是肉外是骨”的是()A.河蚌B.蝗虫C.蜗牛D.蚯蚓7.右图为河蚌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是贝壳,对河蚌具有作用。

(2)③是河蚌的鳃,是器官。

(3)④是,其分泌的珍珠质把侵入体内的异物层层包裹形成了珍珠。

(4)②是斧足,是河蚌的器官。

二、探究创新★8.某同学欲探究“蝗虫气体进出的位置”,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实验:取两只生活状态良好、大小相同的蝗虫,将甲蝗虫的头部浸没在水中,胸腹部在水面上;让乙蝗虫的头部向上,并将其胸腹部浸没在水中。

观察实验现象并做记录。

(1)该同学设计的实验中,变量是,实验过程中可用解剖针触碰蝗虫的或,判断蝗虫的存活状态。

根据你所了解的有关蝗虫的知识判断,最先死亡的是蝗虫。

(2)在实验过程中,该同学发现甲蝗虫易从试管中逃出,于是,他用剪刀剪去甲蝗虫的翅和足。

老师认为他这样做不科学,为什么? 。

答案:一、能力提升1.B软体动物一般具有贝壳,没有鳞片,但有的贝壳退化;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都包着外套膜,没有外骨骼;软体动物的身体不分节。

人教版生物 八年级上册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课后练习题

人教版生物 八年级上册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课后练习题

一、单选题1. 近日,浙江衢州中等专业学校荷花池塘里,有“活化石”之称的桃花水母大量现身。

其身体结构简单,仅由两层细胞构成,体内有一腔,腔的一端从外界吞入食物,消化不了的残渣再由原路排出体外,由此你判断桃花水母是下列哪种动物()A.软体动物B.环节动物C.腔肠动物D.线形动物2. 软体动物的贝壳是由()形成的。

A.外套膜的分泌物B.珍珠粉C.柔软的身体D.水中的污泥3. 下列动物及其所属类群,错误的是()A.水螅属于腔肠动物B.涡虫属于软体动物C.蛔虫属于线形动物D.蝗虫属于节肢动物4. 如图所示,金蝉正在脱“壳”,这层“壳”实际上是蝉的哪一结构()A.外套膜B.角质层C.贝壳D.外骨骼5. 环节动物与节肢动物的相似之处是()A.体表外有外骨骼B.身体分部C.身体分节D.都用体壁呼吸6. 小春同学在公园看到了一些动物,其中属于昆虫的是()A.①②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7. 下列关于蝗虫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A.用体壁进行呼吸B.三对足两对翅C.头部有一对触角D.属于节肢动物8. 人们吃河蚌或蛤蛎时,食用的是它们的()A.斧足和鳃B.外套膜和斧足C.仅仅是斧足D.外套膜和它以内的器官9. “螺蛳鸭”以口感香辣成为一道佳肴,其中食材之一螺蛳就是田螺。

它有外套膜属于A.节肢动物B.扁形动物C.腔肠动物D.软体动物10. 某同学对下列几种动物的主要特征进行比较,正确的是()①绦虫②蛔虫③乌贼④螃蟹A.①②都有口无肛门B.③④的身体外面都有发达的外壳C.以上四种动物都营自由生活D.以上四种动物都属于无脊椎动物二、填空题11. 蝗虫的身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部分,其身体表面有坚韧的________。

12.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有很多______构成;体表有______;足和触角分节。

13. 蝉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它的体表覆盖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叫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练习题
1.下列动物全是软体动物的一组是()
A. 河蚌、蚯蚓、蜗牛
B. 田螺、河蚌、乌贼
C. 乌贼、水螅、蛔虫
D. 河蚌、蚯蚓、田螺
2.珍珠形成的原因是()
A. 外套膜自然分泌珍珠质而形成B.外套膜包被异物而形成
C.外套膜受到砂粒等异物刺激,分泌珍珠质,把异物包被起来而形成
D.贝壳受到砂粒等异物刺激,分泌珍珠质,把异物包被起来而形成;
3.下列各种动物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变式训练:软体动物身体外大都有一个坚硬的贝壳保护,下列关于贝壳的说法正确的是
4.下列都属于环节动物的是:A. ①②③;B. ②③④; C. ①②④;D. ①③④。

A.贝壳的主要作用是运动和保护作用
B.贝壳的分泌物形成外套膜,外套膜同样具有保护作用。

C.贝壳是由外套膜的分泌物形成的
D.贝壳能随着身体的长大而长大,因此,贝壳是由活细胞构成的生物组织。

5.下列关于节肢动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最大的动物类群,已知命名的有120多万种。

B.节肢动物就是昆虫,包括有翅和无翅的类群
C.节肢动物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一般有三对足两对翅
D.节肢动物具有蜕皮现象,每蜕一次皮身体就能长大一圈
6.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
A.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B.体表有外骨骼
C.头部有触角、口器、单眼、复眼等取食和感觉器官D.都有三对足
7.很多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去外骨骼的现象,这是因为()
A.昆虫体表的外骨骼能保护和支持内脏 B、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C.外骨骼非常坚韧 D.坚韧的外骨骼不能随着昆虫的生长而生长8.下列关于昆虫的主要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身体分头、胸、腹3部分 B.头部有触角1对、复眼1对、口器1个
C.胸部有足3对,一般有翅2对 D.腹部有11个体节,每节各有1对气门
9.蝗虫能适于陆地生活,其形态结构特点有()
①用气管呼吸②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③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发
④视力发达,有一对单眼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河蚌、蜗牛和乌贼共同具有的特点是()
A.都有贝壳B.都有外套膜C.都用腹足运动D.都用腕足捕食
11.河蚌的运动器官是()
A.腹足B.腕足C.斧足D.纤毛
12.能形成珍珠的结构是()。

A.贝壳B.外套膜C.珍珠层D.斧足
13.河蚌是如何完成呼吸作用的()
A.当水流经鳃时,水与鳃中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
B.河蚌总有一部分身体露出水面,便于鳃在空气中进行气体交换
C.河蚌肺中的毛细血管与水进行气体交换D.河蚌的肺需要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14.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A.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B.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且分部
C.变态发育D.具有外骨骼
15.蝗虫和虾的呼吸器官分别是()
A.肺和鳃B.气管和皮肤C.气管和鳃D.皮肤和肺
16.下图是蝗虫结构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问题。

(1)填写图中结构名称: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G_____________;I_____________;L_____________。

(2) A是蝗虫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中心;B是蝗虫的_____________中心;在C处有许多重要的内脏,可完成多种生理活动。

(3)体表的外骨骼的作用有。

(4)蝗虫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