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

合集下载

柳永《雨霖铃》古诗赏析

柳永《雨霖铃》古诗赏析

[译文]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

[出典]北宋柳永《雨霖铃》注:1、柳永《雨霖铃》【原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②,骤雨③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④,留恋处⑤,兰舟⑥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⑦。

念去去⑧、千里烟波,暮霭⑨沉沉⑩楚天⑾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⑿!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⒀,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⒁,更与何人说?2、【注释】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

相传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

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永用为词调。

又名《雨霖铃慢》。

上下阕,一百零三字,仄韵。

这首词选自《全宋词》,雨霖铃又作雨淋铃。

这首词是他离开都城汴京〔现在河南开封〕时写的,抒发了跟情人难分难舍的感情。

②对长亭晚:面对长亭,正是黄昏时分。

③骤雨:阵雨。

④都门帐饮:在京都郊外搭起帐幕设宴饯行。

无绪;没有情绪,无精打采。

⑤留恋处:一作“方留亦处〞.⑥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

后用作船的美称。

⑦凝噎:悲哀气塞,说不出话来。

即是“凝咽〞.⑧去去:往前走了一程又一程〔分手后越来越远〕。

⑨暮霭:黄昏的云气。

⑩沉沉:深厚的样子。

⑾楚天:战国时期湖南、湖北、江苏、浙江一带属于楚国,这里以“楚天〞泛指南方的天空。

⑿清秋节:萧瑟冷落的秋季。

⒀经年:经过一年或多年,此指年复一年。

⒁风情:情意〔男女恋情〕。

3、【译文】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黄昏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

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

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

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

《雨霖铃》古诗赏析

《雨霖铃》古诗赏析

《雨霖铃》古诗赏析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译文]多情人自古就为离别忧伤,更何况在那深秋清冷的晚上。

[出典]北宋柳永《雨霖铃》注:1、柳永《雨霖铃》【原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②,骤雨③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④,留恋处⑤,兰舟⑥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⑦。

念去去⑧、千里烟波,暮霭⑨沉沉⑩楚天⑾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⑿!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⒀,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⒁,更与何人说?2、【注释】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

相传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

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永用为词调。

又名《雨霖铃慢》。

上下阕,一百零三字,仄韵。

这首词选自《全宋词》,雨霖铃又作雨淋铃。

这首词是他离开都城汴京(现在河南开封)时写的,抒发了跟情人难分难舍的感情。

②对长亭晚:面对长亭,正是傍晚时分。

③骤雨:阵雨。

④都门帐饮:在京都郊外搭起帐幕设宴饯行。

无绪;没有情绪,无精打采。

⑤留恋处:一作“方留亦处”.⑥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

后用作船的美称。

⑦凝噎: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

即是“凝咽”.⑧去去:往前走了一程又一程(分手后越来越远)。

⑨暮霭:傍晚的云气。

⑩沉沉:深厚的样子。

⑾楚天:战国时期湖南、湖北、江苏、浙江一带属于楚国,这里以“楚天”泛指南方的天空。

⑿清秋节:萧瑟冷落的秋季。

⒀经年:经过一年或多年,此指年复一年。

⒁风情:情意(男女恋情)。

3、【译文】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

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

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

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

柳永雨霖铃原文及赏析

柳永雨霖铃原文及赏析
柳永雨霖铃原文及赏析
《雨霖铃·寒蝉凄切》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此词上片细腻刻画了情人离别的场景,抒发离情别绪;下片着重摹写想象中别后的凄楚情状。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柳永雨霖铃原文及赏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原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dū)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雨霖铃》这首词以冷落秋景为衬托,淋漓渲染了惜别的场景,进而推测别后的铭心刻骨的思念。层层铺叙,情景交融,委婉多致。表现了柳词“细密而妥溜,明白而家常”的特点。(刘熙载《艺概》)
赏析
词以“伤离别”为主线,目录清晰。开首三句道出时间、地点、景物。以凄清景色揭开了离别的序曲:清秋节令的“寒蝉”,衬托着“凄切”悲凉秋景。人将别、日已晚、雨乍停、蝉声切。惜别的长亭,凄凉的深秋。壮士分别尚且悲伤,更何况这对一别可能成永诀的恋人呢?“都门”三句,写离别时的心情。设宴帐中,本欲多“留恋”片刻,怎奈“兰舟催发”,这样的饯别酒,饮起来怎能不“无绪”?欲留不得,欲饮无绪,矛盾之极。“兰舟”,相传鲁班刻木兰树为舟(见〈〈述异记〉〉),后用兰舟作船的美称。“执手”两句,将惜别推向高潮。手拉着手面对依依惜别的恋人,泪眼对着泪眼,纵有千言万语,因悲痛气塞而一句也说不出来。这是分别时的情景。对照苏东坡的悼亡妻的《江城子》中“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以上三小节极尽了回环、顿挫、吞吐之能事。“念去去”两句,则承上启下,笔随意转,有如浩瀚长江,一泻千里。千里烟波,楚天空阔,设想到别后的道路遥远而漫长。就此一别,人各东西,对情人的思念有如楚地沉沉烟波,伴随情人左右。
、周邦彦等名家在不同程度上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

柳永《雨霖铃》原文、注释、译文

柳永《雨霖铃》原文、注释、译文

柳永《雨霖铃》原文、注释、译文【原文】《雨霖铃》宋·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注释】寒蝉:秋蝉,形体较小,鸣时已天凉,故名。

凄切:凄凉悲切。

长亭:古代大道上每五里设一短亭,十里设一长亭,供行人休息,也是送别之处。

骤雨:阵雨。

都门帐饮:在京城门外设帐饯行。

都门,原指长安东都门,这里借指汴京。

无绪:没有心思,指心情不好。

处:……的时候。

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

后用作对船的美称。

执手:手拉着手。

凝噎:因激动或悲伤而说不出话来。

一作“凝咽”。

念:想。

去去:远去,越来越远。

语含无奈之意。

暮霭:傍晚的云气。

沉沉:深厚的样子。

楚天:泛指南方的天空。

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属楚国地界,故称。

那堪:兼之也。

更那堪,即更兼之,更加上。

清秋:凄清的秋季。

残月:与满月相对,多指阴历月初的新月。

经年:一年又一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倒装句,应是“良辰好景应是虚设”。

风情:男女恋情。

【大意】寒蝉的叫声凄凉悲切,面对着暮色中的长亭,一阵急雨刚刚停歇。

京城门外设帐饯别心情极差,恋恋不舍时,兰舟又催着出发。

手拉着手泪眼相视,竟然哽咽着说不出一句话。

想到这一去烟波千里越走越远,沉沉的暮霭中楚天旷远无涯。

自古以来多情人最伤感的是离别,更怎能承受离别在这冷落的清秋时节。

今夜酒醒后只身将在何处?岸边杨柳,拂晓寒风,天边残月。

这一去累月长年没有定期,良辰美景也应是形同虚设。

就算是有千万种深情蜜意,又能跟什么人去诉说呢!。

高二语文必背古诗词《雨霖铃》的原文、译文、注释和赏析

高二语文必背古诗词《雨霖铃》的原文、译文、注释和赏析

【导语】古诗词是语⽂课程⾥最重要的考试题⽬,同学们要重视起来,以下是⽆忧考整理的⾼⼆语⽂必背古诗词《⾬霖铃》的原⽂、译⽂、注释和赏析,供同学们参考学习。

⾬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初歇。

都门帐饮⽆绪,留恋处,兰⾈催发。

执⼿相看泪眼,竟⽆语凝噎。

念去去,千⾥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

此去经年,应是良⾠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说? 译⽂ 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急促,⾯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阵急⾬刚停住。

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已催着出发。

握着⼿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相对,千⾔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

想到这回去南⽅,这⼀程⼜⼀程,千⾥迢迢,⼀⽚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望⽆边。

⾃古以来多情的⼈最伤⼼的是离别,更何况⼜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了。

这⼀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不在⼀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好风景,也如同虚设。

即使有满腹的情意,⼜能和谁⼀同欣赏呢? 注释 ①长亭:古代在交通要道边每隔⼗⾥修建⼀座长亭供⾏⼈休息,⼜称“⼗⾥长亭”。

靠近城市的长亭往往是古⼈送别的地⽅。

②凄切:凄凉急促。

③骤⾬:急猛的阵⾬。

④都门:国都之门。

这⾥代指北宋的⾸都汴京(今河南开封)。

⑤帐饮:在郊外设帐饯⾏。

⑥⽆绪:没有情绪。

⑦兰⾈:古代传说鲁班曾刻⽊兰树为⾈(南朝梁任昉《述异记》。

这⾥⽤做对船的美称。

⑧凝噎:喉咙哽塞,欲语不出的样⼦。

⑨去去:重复“去”字,表⽰⾏程遥远。

⑩暮霭:傍晚的云雾。

沈沈:即“沉沉”,深厚的样⼦。

楚天:指南⽅楚地的天空。

暮霭沈沈(沉沉)楚天阔:傍晚的云雾笼罩着南天,深厚⼴阔,不知尽头。

今宵:今夜。

经年:年复⼀年。

纵:即使。

风情:情意。

柳永《雨霖铃》古诗赏析

柳永《雨霖铃》古诗赏析

柳永《雨霖铃》古诗赏析[译文]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

[出典]北宋柳永《雨霖铃》注:1、柳永《雨霖铃》【原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②,骤雨③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④,留恋处⑤,兰舟⑥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⑦。

念去去⑧、千里烟波,暮霭⑨沉沉⑩楚天⑾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⑿!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⒀,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⒁,更与何人说?2、【注释】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

相传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

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永用为词调。

又名《雨霖铃慢》。

上下阕,一百零三字,仄韵。

这首词选自《全宋词》,雨霖铃又作雨淋铃。

这首词是他离开都城汴京(现在河南开封)时写的,抒发了跟情人难分难舍的感情。

②对长亭晚:面对长亭,正是傍晚时分。

③骤雨:阵雨。

④都门帐饮:在京都郊外搭起帐幕设宴饯行。

无绪;没有情绪,无精打采。

⑤留恋处:一作“方留亦处”.⑥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

后用作船的美称。

⑦凝噎: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

即是“凝咽”.⑧去去:往前走了一程又一程(分手后越来越远)。

⑨暮霭:傍晚的云气。

⑩沉沉:深厚的样子。

⑾楚天:战国时期湖南、湖北、江苏、浙江一带属于楚国,这里以“楚天”泛指南方的天空。

⑿清秋节:萧瑟冷落的秋季。

⒀经年:经过一年或多年,此指年复一年。

⒁风情:情意(男女恋情)。

3、【译文】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

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

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

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

柳永词《雨霖铃》原文、注释、译文、解读及赏析

柳永词《雨霖铃》原文、注释、译文、解读及赏析

柳永词《雨霖铃》原文、注释、译文、解读及赏析柳永词《雨霖铃》原文、注释、译文、解读及赏析《雨霖铃》宋)柳永【原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②,骤雨③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④,留恋处⑤,兰舟⑥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⑦。

念去去⑧千里烟波,暮霭⑨沉沉⑩楚天⑾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⑿!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⒀,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⒁,更与何人说?【注释】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

相传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

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永用为词调。

又名《雨霖铃慢》。

上下阕,一百零三字,仄韵。

这首词选自《全宋词》,雨霖铃又作雨淋铃。

这首词是他离开都城汴京(现在河南开封)时写的,抒发了跟情人难分难舍的感情。

②对长亭晚:面对长亭,正是傍晚时分。

③骤雨:阵雨。

④都门帐饮:在京都郊外搭起帐幕设宴饯行。

无绪;没有情绪,无精打采。

⑤留恋处:一作方留亦处。

⑥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

后用作船的美称。

⑦凝噎: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

即是凝咽。

⑧去去:往前走了一程又一程(分手后越来越远)。

⑨暮霭:傍晚的云气。

⑩沈沈:通沉沉深厚的样子。

⑾楚天:战国时期湖南、湖北、江苏、浙江一带属于楚国,这里以楚天泛指南方的天空。

⑿清秋节:萧瑟冷落的秋季。

⒀经年:经过一年或多年,此指年复一年。

⒁风情:情意(男女恋情)。

【译文】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

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

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

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

雨霖铃作者柳永全文及翻译

雨霖铃作者柳永全文及翻译

雨霖铃柳永全文及翻译导语: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在栈道雨中听到铃声和山相应,想起杨贵妃,故作 此曲《雨淋铃曲》。

下面小编为你整理的雨霖铃柳永全文及翻译,希望对你有所 帮助!雨霖铃·寒蝉凄切宋代: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 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和何人说? 译文秋后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 停住。

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心绪,正在依依不舍时候,船上人已催 着出发。

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 间说不出来。

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 沉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人最伤心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秋季,这离愁哪能经 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晨风和黎明 残月了。

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 也如同虚设。

即使有满腹情意,又能和谁一同欣赏呢?注释 ①长亭:古代在交通要道边每隔十里修建一座长亭供行人休息,又称“十里 长亭”。

靠近城市长亭往往是古人送别地方。

②凄切:凄凉急促。

③骤雨:急猛阵雨。

④都门:国都之门。

这里代指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

⑤帐饮:在郊外设帐饯行。

⑥无绪:没有情绪。

⑦兰舟:古代传说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南朝梁任昉《述异记》。

这里用做 对船美称。

⑧凝噎:喉咙哽塞,欲语不出样子。

⑨去去:重复“去”字,表示行程遥远。

⑩暮霭:傍晚云雾。

沈沈:即“沉沉”,深厚样子。

楚天:指南方楚地天空。

暮霭沈沈(沉沉)楚天阔:傍晚云雾笼罩着南天,深厚广阔,不知尽头。

今宵:今夜。

经年:年复一年。

纵:即使。

风情:情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赛课一等奖-- 柳永《雨霖铃》教学实录
【学习目标】
一、品鉴意象
二、体味情感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起立)老师好!
师:(同学们刚考试完,很累吧。

星期六还在这儿听我的课,很辛苦啊!)我给大家放首歌,轻松一下,好不好?
生:(欢呼)好!
师:(播放邓丽君演唱的《雨霖铃》)(幻灯1:“音乐”)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歌。

(师生听歌)
师:邓丽君深情、甜美的演唱深深地打动了我们,那么是谁为她作的词呢?
生:柳永。

师:对啊!柳永是北宋第一位专业词人,“凡有井水处都唱柳词”。

他的歌覆盖了当时所有的官家和民间的歌舞晚会,美丽的词句和优美的音律征服了所有的歌迷。

今天,就让我们穿越历史的烟云,回到宋朝,去聆听柳永的歌曲吧!(板书:课题、作者)(幻灯2:“课题作者”)这节课我们主要“品鉴意象、体味情感”。

(幻灯3:【学习目标】“品鉴意象、体味情感”)
二、整体感知
师:《雨霖铃》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以至于邓丽君和柳永穿越时空合作了这首歌曲呢?我们走近文本,触摸一下柳永的情感脉搏吧!下面,请同学们仔细听录音范读,可以跟着默读,边听边圈画出你认为最能表达作者离别心情的一句话。

(幻灯4:“文本、录音”)(播放曹灿范读)
生:(听)
师:(听)
师:那么,词中哪句话集中表现了作者和恋人离别的心情呢?请大家找出来。

生1:多情自古伤离别。

生2: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师:(明确)大家听得很用心,也很善于动脑,作者的心情在词的下片表露无疑,那就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板书,并提醒同学在书上标画出来)(幻灯5:【整体感知】“多情自古伤离别”)大家齐读一下这句话。

师:这句话表露出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生:伤心,凄凉。

师:是啊!佛言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悔、爱别离、求不得。

其中最苦是“爱别离”。

“多情自古伤离别”就是对这种心情的经典概括。

我们还学过哪些表现离别的名言呢?请同学回忆,举几个例子。

生1(预设):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屈原《九歌·少司命》)
生2(预设):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江淹《别赋》)
生3(预设):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生4(预设):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吴文英《唐多令》)
师:很好!大家的知识面很广。

由此可见,自古以来多情之人因离别而感伤的心情是非常普遍的。

而柳永的这种“伤离别”又有什么独特之处呢?我们投入感情再来读读这句话,品品柳永独特的离别情。

师生:(齐读)“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师:大家品出柳永与众不同的情感来了吗?想好了,请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预设):我觉得柳永的“伤离别”比一般人更重,“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说明柳永的离别是在凄冷的秋季。

文人感秋则悲,更何况是在这样一个场景下和心爱的人离别呢?真是双重的痛苦啊!
三、重点探究
师:说得真好啊!说你是柳永的知音也不为过啊!那么柳永和爱人的离别时的情景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看看词的上片,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边读边标示出词中的意象。

生:(读)
师:(巡视点拨)好!大家读得很认真。

词的上片作者描写了哪些意象呢?
生:寒蝉、长亭、骤雨、兰舟、泪眼、烟波、暮霭、楚天(板书)
师:这些意象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生:凄凉、沉寂。

师:在作者哀婉伤感心情的笼罩下,“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

那么,这些意象都是作者眼前看到的实景吗?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
生:不全是实写,“烟波、暮霭、楚天”是作者的想象语。

师:作者把眼前的实景和想象中的虚景结合起来,借以表达内心“伤离别”的心情。

我们要了解这种虚实结合的写法。

一切景语皆情语,寓情于景也是诗词创作常用的手法。

上片有一句典型的“情语”,你找到了吗?
生:“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师:文学的魅力在于细节的真实,这是一处经典的细节,值得我们用心品味。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品味。

1、一个“竟”字,突出强调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态?
2、把“执手”换成“牵手”“握手”好吗?为什么?
3、此时无声胜有声,说是“无语”,实际上有千言万语。

此时柳永和恋人“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悲痛得说不出话来。

你能否试着代他说两句?展开想象写一写,和大家分享。

(幻灯6:【重点探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三个问题)
生:(就上述问题分组展开讨论,然后和大家交流。


师:文学是想象的艺术,大家丰富的想象填充了柳永留下的艺术空白。

那么,与恋人离别后,作者的痛苦有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呢?请位同学为大家朗诵词的下片。

生:诵读。

师:好,读得很有感情。

思念是一种说不出口的痛,而柳永又是如何表达的呢?你认为哪句最能代表柳永的心声呢?为什么?说说你的看法,与大家分享。

生1(预设):我认为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作者直抒胸臆,把离别后的痛苦酣畅淋漓地说出来了!
师:前面我们分析了,这句最能体现作者的离别情绪。

生2(预设):我认为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幻灯7:【重点探究】“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作者借景抒情,“酒”“杨柳”“风月”这些意象集中渲染了作者借酒浇愁、苦闷难捱的愁苦心情。

师:这一句被词评家贺裳称为“千古俊句”,经你一分析,当之无愧啊!“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欧阳修《玉楼春》)”“酒”无味,“柳”留人,“晓风”秀丽,“残月”凄迷,作者的心却是悲苦的。

生3(预设):我认为是“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红尘万丈,我非你不爱。

恋人离开,百无聊赖。

正可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师:非常有文采的见解啊!谢谢你和大家分享!
生4(预设):我就说说对最后一句的理解吧!“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有一种“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的无奈与孤寂在里面。

以问句作结,引人思考,余味无穷。

师:能用所学知识相印证,并有自己的感悟。

很好!我们无论选哪一句,都能体味到柳永那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的相思苦和离别情。

带着柳永的离情别绪,我们再一次来齐读这首词吧。

四、综合领悟
师:这首《雨霖铃》只有词牌而没有题目。

假设让你为它取个题目的话,你会拟个什么样的题目呢?请说明理由。

(幻灯8:【综合领悟】“问题:拟题目”)
生1(预设):秋别。

因为这是一个发生在秋天的关于离别的故事。

师:很切题,好!
生2(预设):伤别。

因为整首词的情感基调就是“伤离别”。

师:能扣住情感拟题,读的深入。

生3(预设):思念。

因为词人对恋人的思念无处不在,我觉得用“思念”比较好。

师:不错。

我给你改一个字,改成“相思”是不是更好呢?我觉得柳永和恋人是彼此思念,这样更能说明两人情深意长。

五、拓展应用
师:词还有个别名,大家知道叫什么吗?
生:“诗余”
师:对,“诗余”。

可见诗词本是一家,那么大家能不能选取《雨霖铃》中的意象,把这首词改写成诗呢?试试看吧!(幻灯9:【拓展应用】“词改诗”)
示例1:
别佳人
帐饮都门外,相望兰亭边。

凝噎留意处,执手望泪眼。

晓风杨柳岸,良景徒虚年。

纵有千番情,更与何人言。

示例2:
长亭别
寒蝉凄切骤雨歇,执手相望语凝噎。

杨柳晓风残月夜,那堪冷落清秋节。

生:(创作,展示)师:(交流,评点)
师:(总结)
我曾在《忆柳永》中这样写道:“忍把浮名换浅唱,只为儿女道情长。

烟花巷陌君常在,倚翠偎红平生畅。

奉旨填词无冕王,井水歌罢美名扬。

多情最是雨霖铃,至今想念柳七郎。

”(幻灯10:【总结】“《忆柳永》”)什么是经典呢?我想应该是指那些历经时光打磨和岁月淘洗而依然名之为典范的作品。

一曲雨霖铃,千古离别情。

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吧!读这首词,我们知道,人世间有一种情感叫离别,有一种感觉叫心痛,有一种心情叫相思。

字里行间弥漫的是柳永说不尽的离别情,道不尽的相思苦。

在这样的经典里沉醉千年又何妨!让我们投入地走进《雨霖铃》,用我们的深情诵读向那位伟大的词人柳永致敬吧!(师生齐读)
六、布置作业
阅读柳永的《蝶恋花》,思考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营造出什么样的意境,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写一段不少于300字的鉴赏短文。

(幻灯11:【总结】“《忆柳永》”)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附:板书
雨霖铃
柳永
多情自古伤离别意象意境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