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1)
《雨霖铃》的教案设计

《雨霖铃》的教案设计《雨霖铃》的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柳永及其词作风格;2.以读带析,在朗读中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3.深刻体会《雨霖铃》情景交融、虚实相济的艺术特色。
4.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品读鉴赏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教学重点】1.在朗读中品味这首词的意境;2.引导学生体味这首词情景交融、虚实相济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1.引导在了解词作内容的基础上把握诵读技巧;2.引导学生深刻分析这首词的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法;点拨法。
【教具准备】《雨霖铃》朗读带,歌曲《祝你一路顺风》、《送别》【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在《祝你一路顺风》、《送别》的歌声中进入课堂,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李煜的词是绝望的诗歌,而我们今天要学的是一首泪眼对泪眼的离别词,也是美丽忧伤而不朽的。
我们学过哪些描写别情的诗呢?(学生回答)进入新课。
二.词牌简介《雨霖铃》,唐玄宗时教坊大曲名,后用为词调。
霖,一作“淋”。
相传‘帝幸蜀,初入斜谷,霖雨弥旬。
栈道中闻铃声,帝方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淋铃曲》以寄恨。
三.柳永简介在群星璀璨的北宋词坛上,柳永是耀眼的明星之一。
“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即为证明。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
少年时到汴京应试,由于擅长词曲,熟悉了许多歌妓,并替她们填词作曲,表现了一种浪子作风。
曾在词中说“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当时有人在仁宗面前举荐他,仁宗便说:“汝自去浅斟低唱,要功名何用?”大笔一挥,只批了四个字说:“且去填词”。
柳永在受了打击之后,别无出路,就只好以开玩笑的态度,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在汴京、苏州、杭州等都市过着一种流浪生活。
由于失意无聊,流连坊曲,在乐工和歌妓们的鼓舞之下,这位精通音律的词人,才创作出大量适合歌唱的新乐府(慢词),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
成为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也是以描写城市风貌和羁旅生活见长的婉约派代表词人。
【国画】戴敦邦《图说唐诗宋词》(1)

【国画】戴敦邦《图说唐诗宋词》(1)空间:美好的幸福⽣活在于⼼灵的修饰与⾟勤的劳作,您来了就是朋友!⼀句留⾔镶嵌上永恒的留恋,祝福您⼀⽣健康!1, ⽊兰花令 ——黄庭坚青壶乃似壶中谪。
万象光辉森宴席。
红尘闹处便休休,不是个中⽆皂⽩。
歌烦舞倦朱成碧。
春草池塘凌谢客。
共君商略⽼⽣涯,归种⽟⽥秧⽩⽯。
2,⾦陵酒肆留别 ——李⽩ 风吹柳花满店⾹,吴姬压酒唤客尝。
⾦陵⼦弟来相送,欲⾏不⾏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别意与之谁短长。
3, 拟恨赋 ——李⽩ 晨登太⼭,⼀望蒿⾥。
松楸⾻寒,草宿坟毁。
浮⽣可嗟,⼤运同此。
于是仆本壮夫,慷慨不歇,仰思前贤,饮恨⽽殁。
昔如汉祖龙跃,群雄竞奔,提剑叱咤,指麾中原,哀驰渤解,西漂昆仓。
断蛇奋怒,扫清国步,握瑶图⽽倏升,登紫坛⽽雄顾。
⼀朝长辞,天下缟素。
若乃项王虎⽃,⽩⽇争辉。
拔⼭⼒尽,盖世⼼微。
闻楚歌之四合,知汉卒之重围。
帐中剑舞,泣挫雄威。
骓兮不逝,喑呜何归?⾄如荆卿⼊秦,直度易⽔。
长虹贯⽇,寒风飒起。
远仇始皇,拟报太⼦。
奇谋不成,愤惋⽽死。
若夫陈后失宠,长门掩扉。
⽇冷⾦殿,霜凄锦⾐。
春草罢绿,秋萤乱飞。
恨桃李之委绝,思君王之有违。
昔者屈原既放,迁于湘流。
⼼死旧楚,魂飞长楸。
听江枫之袅袅,闻岭狖之啾啾。
永埋⾻于渌⽔,怨怀王之不收。
及夫李斯受戮,神⽓黯然。
左右垂泣,精魂动天。
执爱⼦以长别,叹黄⽝之⽆缘。
或有从军永决,去国长违,天涯迁客,海外思归。
此⼈忽见愁云蔽⽇,⽬断⼼飞,莫不攒眉痛⾻,⾎沾⾐。
若乃错绣毂,填⾦门,烟尘晓沓,歌钟昼喧。
亦复星沉电灭,闭影潜魂。
已矣哉!桂华满兮明⽉辉,扶桑晓兮⽩⽇飞。
⽟颜减兮蝼蚁取,碧台空兮歌舞稀。
与天道兮共尽,莫不委⾻⽽同归。
4, 春夜喜⾬ ——杜甫好⾬知时节,当春乃发⽣。
随风潜⼊夜,润物细⽆声。
野径云俱⿊,江船⽕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 半⼭春晚即事 ——王安⽯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
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每⼩息,杖屦或幽寻。
高中语文柳永《雨霖铃》教案

高中语文柳永《雨霖铃》教案语文《雨霖铃》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宋词相关知识,及柳永词作的特点和创作风格。
2积累字词及名句,流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过程方法1通过感受形象,领会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写法和所表现出来的意境美,体会作者低沉伤感之情。
2品味语言,学习艺术特色,掌握鉴赏诗词的基本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培养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及纯正的文学趣味,使学生感受词的魅力,感受古人离别时幽怨伤感之情,伤离别,重真情。
教学重难点:1、掌握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法。
2掌握鉴赏诗歌的技巧,做到“举一反三”。
教学方法:诵读法提问法点拨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离别是永恒话题,穿越时空,永驻于岁月长河。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江淹《别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
----徐志摩《再别康桥》二、词的相关知识词的起源: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
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歌词”等。
慢词是宋词主要体式之一,“慢”是延长引伸的意思,歌声延长,就唱鍀迟缓了。
按长短规模分,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
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按创作风格分,大致可以分成婉约派和豪放派。
三作家作品简介(1)(约980--约1053年),福建崇安人,原名三变,排行第七,世称柳七。
狂放不羁,擅长词曲,熟悉许多歌妓,经常流连于秦楼楚馆,为她们填词作曲,表现了一种浪子作风。
还说“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当时有人向仁宗举荐他,但仁宗闻其名说:“此人任从风前月下浅斟低唱,岂可令仕宦!”“何用浮名,且填词去!”遂落第。
柳永在受了这种打击后,别无出路,只好以玩笑的态度,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在汴京、苏州、杭州一带过着流浪的生活。
高中语文教学课例《雨霖铃》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起来。怎么让课堂活跃,前提是你要了解学生的学情, 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设置一定的问题,让学生对作品进 行更好的探究欣赏。在这一方面,因为学情的限制,学 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不够充分,今后应给予更充分 的时间,给予恰如其分的提示,使他们有更大的施展空 间。
改为“今宵醒何外,芳草地晓风残月”如何 此环节需要相机点拔,学生很有可能出现“有所感
却说不出”的情况。要通过诱导让其品出名句的魅力所 在。
(2)教学目标:名句鉴赏是诗词鉴赏的一个重要内 容和重要手段。先从语感入手,让学生按自己的感受来 说。让学生理解意象与意境的关系:意境由意象组成。 而意境制约着其中的每一个意象。一个成功意境中的诸 意象几乎是无可置换的。
合,充分抒写自己的思想感情或表现一个比较完整的过
程。
(八)总结:
结合板书总结:1.词的主要内容;2.艺术特色;3.
名句鉴赏方法;
精讲:可适当补充自己对此词的感悟与认识。从理
性的高度整体归纳评价全词,为阅读欣赏提供一个范
例。
(九)布置作业:让学生将此词改写成现代诗。
诗词赏析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高中阶段的学生在领
见情,以情带景。其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被誉为千
古名句。《雨霖铃》是课内自读课文,但也可以做教读
课文,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扬州慢》作为
教材分析 课内自读课文来处理,主要比较豪放派和婉约派的不同
风格。这首写离情的词,可谓淋漓尽致,备足无余。全
词围绕“伤离别”而构思,层次特别清楚,语言简洁明
了。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次写离别时候,重
(一)导入:江淹有一名句,“黯然销魂者,唯别而 已矣。“(《别赋》)我国古代这种写离情别意的送别诗 特别多,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过或你自己感受很深的 教学过程 写离别的诗句。
《雨霖铃》练习

《雨霖铃》练习简介柳永: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创作慢词。
字耆卿,原名三变,因排行第七,被称柳七,官至田员外郎,又称柳屯田,一生屡试不第,故改名为“永”。
柳永是北宋第一位专业词人,生性放荡,喜结交歌伎、乐工,一生穷困潦倒,死后由歌伎合资埋葬。
柳永作品内容多写闺情离绪与羁旅行役,好用铺写与情景结合的手法。
语言通俗,故流传广泛,“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永词”。
这首词写于他在京城仕途失意,准备远行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的离别之词。
《雨霖铃》是宋元时期流行的“宋元十大名曲”之一,历来被认为是抒写离别之情的典范之作。
基础积累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凄切.(qiè)罗绮.(qí)处.(chù)之泰然适逢其会.(huì)B.相.(xiāng)看凝噎.(yē)间不容发.(fā)参.(cēn)差不齐C.应.(yīng)届暮霭.(ǎi)良辰.(chén)美景重湖叠巘.(yǎn)D.与.(yǔ)会千骑.(jì)字字珠玑.(jī)荷.(hè)枪实弹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催促军帐噤若寒蝉胜券在握B.暮霭竞然不勘入目不屈不挠C.天堑箫鼓寥若辰星九宵云外D.嘉宾夜暮嘻笑怒骂童叟无欺3.下列对词句中加红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A.帐饮无绪..(泛指珍珠)..(没有心绪,没有好心情)市列珠玑B.兰舟..(山峰)..(船的美称)催发重湖叠巘C.竟无语凝.噎(因为激动或悲伤而说不出话)羌管弄.(吹奏)晴D.此去经年..(经过一年)图.(描绘)将好景4.古代诗歌中,因声律的要求,常常颠倒词序,下列诗句中颠倒了词序的一项是() A.留恋处,兰舟催发 B.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C.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D.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
词原为歌词,是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属于诗的一种。
诗歌鉴赏中几种常见的表现手法

诗歌鉴赏中几种常见的表现手法1.衬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
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今夜鄜(fū)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杜甫《月夜》)颈联写妻子的美丽,反衬诗人惆怅痛苦的心情。
可以是人衬托人,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
可以是物衬托物,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
可以是物衬托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等心情;再如“桃花潭水深千尺”形象而鲜明地烘托了汪伦对诗人的深厚感情。
2.用典: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
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
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
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这首词除了回顾作者43年前南下经历一层外,全是用事“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实写。
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3.虚实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品作业本电子版2021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品作业本电子版2021版1、对《红楼梦》第三十三回宝玉挨打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单选题] *A.宝玉会见官僚贾雨村时无精打采,令贾政很不满意。
B.宝玉与琪官的交往激怒了忠顺王爷,给贾政无端招来政治纠纷。
C.宝玉挨打实是贾政将因金钏之死而引发的对王夫人的不满转到宝玉身上。
(正确答案)D.贾政痛恨宝玉离经叛道、不走仕途之路,不能兴振家业,甚至有可能会损害家族利益。
2、7.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单选题] *A.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全市人民参与程度的高低和创建力度的大小是成功的关键。
B.近年来,我国的教育界同仁就如何培养学生情商的问题公布了许多有益的见解。
C.由于电影《长津湖》讲述了一个志愿军奋勇杀敌的感人故事,让人不禁潸然泪下。
D.袁隆平爷爷成功研究出杂交水稻,为我国农业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杰出贡献。
(正确答案)3、20.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吞噬(shì)俯瞰(kàn)怂恿(sǒng)吹毛求疵(zī)B.酝酿(yùn)污秽(huì)修葺(qì)恹恹欲睡(yān)(正确答案)C.婆娑(suō)箴言(jiān)愧怍(zuò)惟妙惟肖(xiào)D.娉婷(pīng)腈纶(jīng)轻觑(xù)戛然而止(jiá)4、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沮丧(sāng)B、桎梏(kù)C、虔诚(qián)(正确答案)D、冠冕(guàn)5、国粹(cuì)冷炙(zhì)包庇(bì)玄虚(xuán)此组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6、1《拿来主义》一文主要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
此文采用先破后立的论证,在反对和批判“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的过程中确立了拿来主义的观点。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唐诗宋词选讲》我要考形考任务单选题网考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唐诗宋词选讲》我要考形考任务单选题网考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王昌龄《从军行(其四)》抒发的情感是()。
【正确答案】慷慨报国之情2.李白《行路难•其一》中表示困难重重的一句是()。
【正确答案】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3.唐代,与韩愈并称为“韩柳”的诗人是()。
【正确答案】柳宗元4.“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一句中“无心"这一典故出自()。
【正确答案】《归去来兮辞》5.下列词人中与柳永同属“婉约派”的是()。
【正确答案】李清照6.和李白被合称为“李杜”的是()。
【正确答案】杜甫7.王昌龄,字少伯,是唐代著名的()诗人。
【正确答案】边塞8.“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 -句表明诗人当时的状态是()。
【正确答案】穷困潦倒,漂泊无定9.“黄沙百战穿金甲” 一句中用到了()个意象。
【正确答案】310.“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晩晴”一句出自李商隐的()。
【正确答案】《晚晴》11.下列对《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正确答案】“草色烟光” 一句描绘了草色青青,朝阳初升,一派烟波浩渺之景,令人伤情。
12.欧阳修,字(),晚年自号()。
【正确答案】永叔,六一居士13.“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一句的“暝”意为()。
【正确答案】日落、天黑14.李商隐《登乐游原》抒发的情感是()。
【正确答案】珍惜时光15.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词中,将抽象的、无法排造的抽象的、无法排遣的的愁情写得具体可感,细腻深切的秀句是()。
【正确答案】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6.杜甫《蜀相》一诗作于()。
【正确答案】成都17.下列诗句中,使用了“双关"修辞手法的诗句是()。
【正确答案】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18.T列辛弃疾的词句中,与其他词句风格相异的一项是()o【正确答案】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19.“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离别之前 勾勒环境
都门账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 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 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 风残月。
离别之时 描写情态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离别之后
课文:<<雨霖铃>>
复习:
余光中的《乡愁》,借助____的变化 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运用了邮票, 船票,坟墓,海峡等意象,反映了对 母亲,妻子,故土,国家的思念。
时空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 《声声慢》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
温庭筠 《望江南》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柳永
柳永(约987-约1053),北 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 世称呼柳七,为人放荡
不羁,终身潦倒。他博学多才,被称为 “才子词人”,是北宋第一位专力写词的 作家。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 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情 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所谓“凡 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但作品中时 有颓废思想和庸俗情趣。
秦观 《鹊桥仙》
婉约词是一种配乐歌唱的新体诗。天才的作家们既
有文学素养,又洞晓音律,把如画的意境,精炼的语言 和美妙的音乐紧密结合起来,既表情达意,又悦耳动听, 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言情,是婉约词的传统题材,也 是婉约词的主要特点。它以情动人,道尽人间的悲欢离 合,喜怒哀乐。唐五代词早就具有这一特点。两宋时期, 婉约词空前繁荣,风靡全国。直至近代,婉约词依然具 有“可歌性”,这是它的突出特点。
刻画心理
离别之前 勾勒环境
雨霖铃 离别之时 描写情态 伤离别
离别之后 刻画心理
小结
写作特点:
1. 融情于景。
2. 虚实相济。
3. 巧妙的过渡。
这首词的基调格外低沉,写别离之情, 而始终与写景交织,反映了词人愁苦的 离情别绪。
作业
1.了解婉约词的概况。 2.背诵《雨霖铃》。
Hale Waihona Puke 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账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 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 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 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 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鉴赏的重点:
虚实相生、融情于景的写法 以及巧妙的过渡手法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