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村规划说明书
XXX市XXX镇XXX村冷水坑垦造耕地项目设计文本

XXX市XXX镇XXX村冷水坑垦造耕地项目设计文本XXX市XXX镇XXX村冷水坑垦造耕地项目◆规划设计报告◆规划设计图集承担单位:XXX市XXX镇人民政府编制单位:杭州XXXX土地规划设计公司编制日期:2012年4月目录1 综合说明 (1)2 项目概况 (2)2.1项目区基本情况 (2)2.1.1自然条件 (2)2.1.2现状 (3)3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3)3.1 基础设施条件 (3)3.1.1交通条件 (3)3.1.2农田水利设施现状 (3)3.2 土地利用限制因素 (3)3.3 新增耕地来源分析 (4)4 工程规划 (4)4.1 工程规划目标 (4)4.2 规划标准 (5)4.2.1土地平整工程设计标准 (5)4.2.2道路工程设计标准 (6)4.3 工程规划设计依据 (7)4.3.1有关法律法规 (7)4.3.2有关政策 (7)4.3.3行业技术标准 (8)4.4 工程规划 (8)4.4.1土地利用布局 (8)4.4.2开发后土地利用结构 (8)4.4.3工程布局 (9)5 工程设计 (10)5.1 土地平整工程 (10)5.1.1土方计算 (10)5.2 道路工程 (12)5.2.1道路设计 (12)5.2.2工程量 (13)5.3水土保持工程 (13)5.4土壤改良工程 (15)i6 施工组织设计 (16)6.1 施工条件 (16)6.1.1自然条件 (16)6.1.2工程条件 (17)6.1.3工程施工特点 (18)6.1.4社会条件 (18)6.1.5对工程建设期的有关要求 (19)6.2 施工总布置和主要工程施工方法 (19)6.2.1施工总布置 (19)6.2.2主要工程施工 (19)6.3 施工总进度 (25)7 实施措施与工程管理 (25)7.1 实施措施 (25)7.1.1 组织机构 (25)7.1.2 管理制度 (25)7.1.3 实施控制措施 (26)7.2 工程管理 (27)7.2.1 管理机构 (27)7.2.2 管理措施 (27)7.2.3 经费筹措 (27)ii1 综合说明该项目属于土地开发项目,项目区属低山缓坡地区。
农田水利清凉村设计说明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1 项目建设的依据文井镇位于景东彝族自治县东南部,处在无量山与哀牢山之间,川河径流腹地,有丰富的土地和优越的自然资源。
文井镇气候温暖,日照充足,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有利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发展地区特色农业和生产资源开发。
境内交通便捷、通信通畅,通车里程达643公里,弥宁公路贯穿全境。
全镇国土面积854平方公里,辖24个村民委员会,327个村民小组,18188户、71277人。
有汉、彝、苗、傣、白、哈尼等20个民族。
总耕地面积86956亩。
经过多年烤烟培植,烤烟产业已逐渐形成了文井镇一个新兴的重点骨干产业,跨入烟叶产量上万担乡镇,同时成为了景东县烟叶生产的重点乡镇。
项目实施点清凉村位于文井北端,距镇政府14公里,共有12个村民小组,1025户,3835人,有耕地6000亩,其中水田2600亩,旱地3400亩,清凉村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自然资源。
地块均在川河旁,气候温暖,日照充足,经农业部门试验,清凉气温及土壤适宜种植烤烟。
该村主要经济支柱产业为水稻、甘蔗、蚕桑、畜牧。
随着国家北烟南移战略实施,给景东烤烟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云南省给普洱市每年增加20万担新烟区开发基地单元,景东列入了两个基地单元建设,川河坝项目区是景东县基地单元的重点规划之一。
清凉村是川河坝项目区的新烟区,烤烟发展潜力很大,经景东县烟草公司、文井镇政府实地规划,将该村列入2010年重点实施项目点。
受景东县烟草公司的委托,2009年8月4日~8日景东县水利水电勘察设计室派技术人员对工程进行外业测量。
景东县水利水电勘察设计室为丙级设计单位,设计证号为“233316-sb”,业务范围丙级以下的引调水、灌道整治、水库枢纽、灌溉排涝工程。
提供的主要成果为:1、清凉片区烟草项目测量成果;2、清凉片区烟草项目初步设计报告;3、2010年清凉片区烟草项目点整体规划图、清凉片区渠道、灌排沟及配套机耕路初步设计图。
1.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景东县是国内外著名普洱茶的故乡,也是一个集“老、少、边、山”的国家级贫困县。
海林市山市镇新兴村村庄建设规划说明书

海林市山市镇新兴村村庄建设规划说明书(2020—2035年)海林市山市镇人民政府黑龙江省东升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二〇二〇年七月项目名称:海林市山市镇新兴村村庄建设规划(2020-2035年)组织编制单位:海林市山市镇人民政府编制单位:黑龙江省东升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规划资质证书编号:[黑]城规编(142026)规划资质证书等级:乙级项目负责人王兴伟注册城乡规划师项目组成员吴凤婷城市规划师吴双高级规划师项目完成时间:2020年07月签章区目录第一章总则 (1)一、规划背景 (1)三、规划原则 (1)四、规划目标 (2)五、规划思路 (2)六、规划依据 (2)七、规划范围和年限 (2)第二章现状概况 (2)一、区位条件 (2)二、村庄概况 (3)三、自然概况 (3)四、历史沿革 (3)五、社会经济条件 (3)六、新兴村村庄建设现状 (3)第三章村庄产业引导 (4)一、产业发展方向 (4)二、产业发展策略 (4)第四章村庄性质与规模 (5)一、村庄性质 (5)二、发展规模 (5)第五章用地布局规划 (5)一、发展方向 (5)二、村民住宅用地规划 (5)三、村庄公共服务用地规划 (6)四、村庄产业用地规划 (6)五、村庄基础用地规划 (6)六、非建设用地 (6)第六章专项规划 (6)一、道路交通与广场规划 (6)二、绿地系统规划 (7)二、给水工程规划 (7)三、排水工程规划 (7)四、能源规划 (8)五、邮政、通信工程规划 (8)六、防灾减灾规划........................................................................................................................8第七章近期建设规划.. (9)一、指导思想 (9)二、规划目标 (9)三、规划期限 (9)三、近期建设项目 (9)第八章村庄整治规划 (9)一、建筑整治 (9)二、门窗、屋顶、墙体 (10)三、庭院空间整合 (10)四、建筑体量及色彩控制 (10)五、道路整治 (10)六、庭院绿化与道路绿化 (10)七、村庄生活条件改善 (11)八、实施建议 (11)第一章总则一、规划背景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海南陵水土福湾C03地块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规划公示说明【模板】

《海南陵水土福湾C03地块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规划公示说明一、项目编制背景本次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依据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批复的《陵水县土福湾控规C03地块规划条件修改论证》所确定的控制要求,形成了本次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成果。
二、项目情况1、区位与规划范围:本项目位于陵水县土福湾片区南侧,紧靠海边,距陵水县城约23公里,距英州镇约4公里。
为C03地块(旅馆用地),项目用地面积67400.00㎡(约101亩)。
2、规划原则突出生态,保护自然,打造“生态月园”,突出人文,贯彻以人为本,营造文化氛围,打造“人文月园”,突出科技,完善功能,打造“智慧月园”。
3、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年4月23日修正)《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 2011)《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2006]第 146号)《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海南省城乡规划条例》(2018年4月3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设计和建筑风貌管理的通知》(琼府(2017)15号) 《关于加强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琼发(2016) 23号)《关于规范我省计入容积率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的通知>(琼建规函(2014) 523号) 《陵水黎族自治县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2030)》《陵水黎族自治县土福湾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陵水县土福湾控规C03地块规划条件修改论证》国家及地方相关的其它规范及规定三、主要规划成果内容1、规划定位依托基地周边现有的生态景观资源,合理利用海岸线及现有地形,营造绿色自然的环境。
在设计中结合庭院绿化、屋顶平台营造立体绿化。
本项目的规划定位为:打造“海上升明月”为主题的五星级酒店。
为满足家庭游休闲度假市场和人们对月亮的美好联想,打造以“海上生明月”为主题的五星级酒店,重点在建筑外形、园景、室内装修及设施等方面营造美轮美奂的月文化场景,并围绕月亮主题文化向顾客传递更多人文价值。
01说明书

南溪县江南镇红星村村级规划——说明书——目录一、规划目标 (3)二、红星村现状 (3)1、规划范围 (3)2、规划期限 (3)3、红星村现状概况 (3)4、发展机遇 (3)三、经济与产业发展规划 (3)1、经济发展战略 (3)2、经济发展目标 (3)3、产业发展规划 (4)4、基本农田保护规划 (4)5、农业机械化规划 (4)6、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 (5)四、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5)1、“一校三室一园”规划 (5)2、一楼一场规划(村级服务中心与村级活动场地) (5)五、基础设施规划 (5)1、给水规划 (5)2、污水 (5)3、雨水 (6)4、电力规划 (6)5、电信规划 (6)6、能源规划 (6)7、环卫规划 (6)六、村落建设规划 (6)1、居民点规划 (6)2、村庄建成后有关事宜 (6)3、居民点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6)4、居住建筑规划 (7)5、村容建设规划 (7)6、防灾规划 (8)七、社会事业建设规划 (8)1、乡风文明建设 (8)2、民主政治建设 (8)3、社会保障规划 (8)4、义务教育建设 (8)5、精神文明建设 (8)6、农村法制建设 (8)7、农村文化建设 (8)八、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9)一、规划目标本规划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及“生态良好”为指导思想,按照简洁明了、浅显易懂、具体实在、操作性强、突出特色、尊重民意、合理布局、节约用地、保护环境“的编制原则,特编制《南溪县江南镇红星村村庄规划》,推进红星村全面协调发展。
二、红星村现状1、规划范围红星村位于江南镇北端,东临红卫村,西临红伟村,北与红岭村相连,西北紧靠长江,隔江与对面的南溪县城相望,并通过渡轮与南溪县城形成方便的交通联系。
规划范围为红星村行政辖区范围。
2、规划期限近期:2010年——2015年;远期:2016年——2020年。
3、红星村现状概况全村地势平坦,地貌以长江冲击坝和浅丘为主,年平均气温18℃,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1077毫米,日照时数1170小时。
凉井村庄整治规划

凉井村庄整治规划修文县六桶乡凉井村村庄规划说明书2012年07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总则 (3)一、规划指导思想 (3)二、规划原则 (3)三、规划依据 (4)四、规划目标 (4)五、规划范围 (5)六、规划层次 (5)第二章村域布局规划 (6)一、自然地理条件 (6)二、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7)三、村域现状分析 (8)四、村域村庄分布与定点 (9)五、村域基础设施规划 (10)六、村域公共设施规划 (12)七、村域绿化建设与环境整治规划 (12)八、村域产业布局规划 (13)第三章村庄整治规划 (15)一、村庄概况 (15)二、现状急需解决的问题 (16)三、村庄整治的基本构思 (17)四、村庄整治规划 (18)(一)村庄人口和户数预测: (18)(二)建筑整治规划 (19)(三)公共设施规划 (22)(四)基础设施规划 (23)(五)村庄消防规划 (28)(六)其他防灾规划 (28)(七)村容村貌整治规划 (28)(八)村寨传统特色和风貌保护 (30)(九)村庄建设整治行动计划 (30)附表一:村庄(整治)规划主要统计指标一览表 (1)附表二:整治行动计划及投资估算表 (2)前言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措施。
村庄规划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惠及农村千家万户的德政工程,是立足于现实条件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加强村庄整治工作,有利于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村社会文明,有利于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提高广大农民生活质量、焕发农村社会活力,有利于改变农村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
村庄规划工作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建设部门的重要战略任务。
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认清形势,振奋精神,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增强做好村庄规划工作的自觉性、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乐清市城镇供水水源规划

乐清市城镇供水水源规划目录前言 (1)1 综合说明 (2)1.1 ........................................ 社会经济及自然地理概况21.2 ........................................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概况21.3 ...................................................... 规划成果32 基本情况 (6)2.1 ...................................................... 自然概况62.2 .................................................. 社会经济概况10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2)3.1 ........................................ 城乡供水现状及存在问题123.2 ...................................................... 用水现状163.3 ................................................ 水资源总量分析184 规划总则 (20)4.1 ...................................................... 规划目标204.2 ...................................................... 规划原则204.3 ................................................ 规划依据和参照214.4 ................................................ 规划范围及分区224.5 .................................................... 规划水平年225 城乡需水量预测 (23)5.1 .......................................... 分项定额法预测需水量235.2 ................................ 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法预测需水量315.3 ................................................ 需水量预测结论316 现状工况下水量平衡分析 (33)6.1 .......................................... 现状工况可供水量分析336.2 .................................................. 水量平衡分析367 城乡供水工程规划 (38)7.1 .......................... 区域缺水类型分析与解决供需矛盾的途径387.2 .................................................. 管径设计原则397.3 ........................................ 大荆区供水工程规划方案407.4 ........................................ 清江区供水工程规划方案437.5 ........................................ 虹柳区供水工程规划方案457.6 ........................................ 规划条件下水量平衡分析507.7 ............................ 特殊枯水年与连续干旱年的对策和措施568 环境影响评价 (57)8.1 ............................................ 环境影响的正面效应578.2 ............................................ 环境影响的负面效应578.3 .................................................. 环境影响评价589 建设运行管理和水源保护规划 (59)9.1 ........................................ 建设体制和资金筹措方案599.2 ...................................... 城乡供水一体化的运行管理599.3 ................................................ 水资源保护规划6110 工程投资估算与经济评价 (63)10.1 工程投资估算 (63)10.2 项目费用和效益 (67)10.3 经济评价指标及敏感性分析 (67)11 规划实施意见和建议 (70)11.1 ..................................... 规划实施的主要措施和建议7011.2 ................................................... 存在的问题71前言乐清市是一个资源型缺水的地区。
农村供水工程规划设计要点与水厂总体设计

Company name
二、农村供水工程规划设计主要原则
10
Company name
二、农村供水工程规划设计主要原则
(一)合理利用、优化配置水资源,优质水优先供 给生活,加强水源卫生防护,保证水源的可持 续性
我国是个淡水资源匮乏且时空分布不均的国家,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有限的淡水资源又程度不同的 受到污染。为了从根本上保障广大农民的饮水安全, 各级领导必须高度重视饮水水质问题,真正把优质水 作为农村饮水工程的水源。
Company name
13
二、农村供水工程规划设计主要原则
(三)针对水源不同水质,采用适宜技术,加强水质净化与 消毒,确保水质
未受污染的地下水仅需进行消毒处理即可。 地表水符合(GB3838)Ⅲ类以上水体,原水浑浊度低于20NTU,可采 用慢滤或微絮凝直接过滤工艺。 地表水原水浊度长期低于500NTU,瞬间不超过1000NTU,宜采用常规 净化处理工艺或者粗滤和慢滤工艺。
村镇供水工程的供水规模,系指水厂的供水能力,为集中 供水工程规划设计的重要参数。应按该工程供水范围内的 最高日用水量计算,以m3/d表示。 供水规模(即最高日用水量)包括:居民生活用水量、饲 养畜禽用水量、工业企业用水量、公共建筑用水量、消防 用水量、浇洒道路与绿地用水量、管网漏失与未预见水量。
16
7
Company name
一、农村供水工程规划设计总论与前期工作
(三)设计依据与相关标准 1、依据 (1) 国家方针、政策、法规 (2) 当地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 2、相关专业标准、规范 (1) 《镇规划标准》GB50188 (2)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0282 (3) 《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 (4)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 (5) 《地表水环境质量规范》GB3838 (6)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 (7)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 (8)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 (9) 《农村生活饮用水量卫生标准》GB11730 (1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11) 《镇(乡)村给水工程技术规程》 CJJ12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村寨基本情况一、自然地理条件1、地理条件冷水村属于白云区都拉布依乡,地处白云区东部,都拉乡东南部,南接长坡岭国家级森林公园.北靠川黔铁路线,距贵阳市中心21公里,东北距离都拉乡政府驻地约4.5公里,西距白云城区约13公里。
东北绕城环线横贯全村,龙滩—凤凰哨公路贯穿全境.交通十分便利。
2、自然条件冷水村地貌以丘陵为主,平均海拔1350米,相对高差约400米;气候属亚热带高原型季风性兼有湿润气侯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常年平均气温13.9℃,极端最高气温39℃,最低-5℃,平均日照时数约1144小时,无霜期约265天,年降雨量1191.5毫米以上,相对湿度77%左右。
村域内矿产资源丰富,植被保护良好,水资源充沛,全村森林面积3300亩,森林覆盖率达71 %。
二、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社会状况冷水村辖两个自然村寨,全村总户数126户,总人口466人。
本次规划重点:冷水村大寨组有65户,240人。
2、居民点分布冷水村现状村民组人口分布(以下提及的冷水村主要是指本次规划大寨组)3、经济发展状况冷水村经济发展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第三产业生产为辅。
群众收入主要依靠种植常规农业和大棚蔬菜作为支撑,辅以开展旅游服务行业,村民年人均收入约3800元。
第二章村庄现状分析一、现状分析1、用地现状冷水村规划总用地25.19公顷,呈不规则形态,村寨为背山面田、民居相对集中的自然村寨。
村寨北靠谢家山,四周林木茂盛;南面大部分为耕地、农田,地势较为平坦。
下堰河自西向东从村寨南面穿过,是村寨主要的灌溉水源之一。
村寨有明显的山区村寨特征,住宅建筑依山就势,以谢家山为依托沿龙凤路展开。
2、农房建设现状冷水村是较富裕的村庄,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农民自发新建、翻建住房的数量明显增加。
现有住宅房屋建筑约170栋,面积约15543平方米(正房),附属用房面积2978平方米。
其中建筑分为砖混、砖石和砖木结构三种,砖混和砖石结构建筑多为平屋顶,砖木结构建筑基本为青瓦坡屋顶,砖混结构房屋建筑质量相对较好,但风格单一,砖木结构建筑由于修建时间过长,整体质量不高,整个村寨建筑整体布局散、乱、差现象较为明显,特别是沿龙凤路两侧房屋建筑风格杂乱,风貌也极不协调,急需改善。
同时村寨人均建设用地明显偏大,土地利用率较低。
全村现有危房4户急需拆除后新建,面积472平方米。
3、公共设施现状(1)、冷水村大寨组公共服务设施较为完善,村民委员、支部委员会和村民服务中心位于龙凤公路北侧,设有图书室、卫生室、党员活动室、远教室等。
(2)大寨组设有小学1-2年级共2个班级,配有标准篮球场。
幼儿园及小学高年级就读于都拉乡,学校规模能够满足全村的入学要求。
(3)大寨组村委会西侧建艺术长廊一处,休闲亭一个、文化墙一面,跳花场一个,面积250平方米。
(4)村寨内有几处小型商业销售点,商业销售点规模较小,由村民利用住房开设,以出售日常生活用品为主。
4、基础设施现状(1)、道路龙滩——凤凰哨公路从规划区中部东西向通过,是村庄对外的主要交通联线,在规划范围内长约1160米,路面宽7.5米。
其余的入户路宽度都在1.5—2米左右,质量较差,应适当拓宽,尤其是很多入户路都还是土路。
村寨无停车场地。
2、排水设施现状雨水为自然排放汇集至农田的周边农灌溉渠内。
大部分生活污水已通过排水渠进行排放,但由于缺乏污水处理设施,污染较为严重,多数村民人畜粪便排到修建的沼气池内,但也存在人畜粪便到处排放及其他污废水以直排为主的现象,村庄内改厕以基本完成。
3、给水设施村寨已经实现主体通水工程,生活用水由白云区10万吨水厂供给,沿龙凤公路引入,村民生活用水有保障,并以配置一户一表。
4、电力电信村寨农网已改造完成,户户通电,村庄用电由都拉营变电站供给,低压电力线沿路架空铺设。
现状电力基础设施基本能满足村民生产、生活的需要,但低压供电线路较零乱。
移动电话信号已覆盖全村,电视覆盖率达100%,电话覆盖率达80%,并已接入电信宽带网络。
5、家用能源现状80%的村民已修建沼气池,无公用沼气池,农户冬季取暖以煤火为主。
6、公共厕所和垃圾堆放有公共厕所1处,有简易垃圾池4个,基本满足村寨垃圾收集,没有垃圾桶。
二、村寨发展的有利条件1、区域优势:冷水村大寨组东北距离都拉乡政府驻地约4.5公里,东北绕城环线横贯全村和龙滩—凤凰公路东西向穿村而过,为大寨组的发展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2、旅游优势:冷水村大寨组南接长坡岭国家级森林公园,村寨被纳入了《长坡岭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中,并被规划为“民俗文化区”,同时冷水村植被保护良好,水资源充沛.全村有大小天然水井十五口;泉水叮咚,清澈见底.森林葱郁密布,林中静谧的小道,一潭翠翠的湖水,旅游资源十分丰厚。
3、民族特色:整个村寨90%是布依族,村寨设置了极具特色的民族跳花场,村寨布依族风情和特色较浓郁。
三、现状存在及急需解决的问题1、农房建设比较混乱村庄集中建房的区域,建筑还算规整,但建筑密度相对过低,部分农房和附属用房距离较近,卫生条件差。
建筑布局零散杂乱,人均建设用地明显偏大。
农房建设管理薄弱,无统一规划,建设带有较大盲目性。
2、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村庄公共道路红线宽度不够,多为断头尽端路,排水沟渠不通畅、道路等级低、局部道路断面过窄,不足2米,道路系统不完善,且无路灯,给村民和车辆出行带来很大不便。
无停车场地。
3、布依族风貌缺失作为布依族村寨,村寨建筑为很好的体现和展示独特的布依族风格,新建房建设偏重表面形式、盲目攀比和求大求新。
建筑布局凌乱,建筑立面白瓷砖贴面,山墙面多不做任何处理,建筑面貌参差不齐,色彩、风格各异,整体风貌较差、布依族建筑符号缺失。
建筑与传统乡村特色和自然田园风貌不统一协调。
4、村容村貌比较杂乱污水和垃圾治理强度较低,环境卫生状况较差。
村民院落以开敞为主,景观较差;村庄自然景观基础较好,但未充分利用。
四、村民意愿经与镇、村干部座谈和农户走访调查,村民认为,解决串户道路的硬化,增加新建住房建设用地,道路、环境治理和打造村寨特色等问题是目前大寨急需落实的问题,也是村民最关心、最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
第三章总则一、规划指导思想1、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并结合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改善农村最迫切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2、充分利用己有条件,坚持以城带乡的建设机制,立足于村庄己有基础,整合各方资源,坚持政府引导与农民自力更生相结合,以完善村庄最基本、最实际的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为目标,优先整治村内供水、道路、排水、垃圾、废弃宅基地、公共活动场所、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等项目,逐步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扎实稳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
3、尊重农村建设的客观规律,以解决农民最迫切需要的实际问题为前提,突出乡村特色和地方特色。
坚决防止大拆大建和形式主义,坚决防止盲目照抄照搬城镇建设模式,坚决防止不顾当地财力,超越集体经济和农民的承受能力,违背群众意愿、侵害群众利益,一轰而起、盲目铺开。
4、充分发挥基础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的作用,加强对村庄整治的领导与实施组织。
要探索村庄整治工作的民主管理机制,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要建立农民参与机制,为动员和组织农民广泛参与村镇建设提供制度性保障,加强政府引导与支持,确立农民在村庄整治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和对项目的选择,充分调动农民自力更生建设家园的积极性。
5、以现代化科技手段和科技产品为依托,开发和推广适应现阶段村庄需求的实用技术和产品,结合地方民居建设条件和建设经验,科学引导村庄建设,降低村庄整治成本,打造高质量和高标准的人居环境。
二、规划原则1、农民自主、自愿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群众自筹及投工投劳为主,政府及社会各方面支持和补贴为辅。
2、求真务实、扎实稳步的原则,避免四个误区(大拆大建、大包大揽、贪大求洋、急功近利)。
3、与时俱进原则,合理的村庄整治建设有利于改变农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
4、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举原则,有利于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社会文明。
5、自然生态与持续发展并重原则,尊重自然,保护村庄自然生态环境。
6、科学性原则,科学合理的引导有利于村庄建设工作立足当前、分步实施、远近结合的进行。
三、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镇规划标准(GB 50188—2007)》;《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 50445—2008)》;《贵阳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办法》;《贵阳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技术导则》;《贵阳市白云区都拉乡总体规划》(2003-2020年);《贵阳市2009年村寨规划编制内容和深度要求》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四、规划范围冷水村整治规划范围为大寨组及周边区域,面积25.19公顷。
整治民居为65户,240人。
第三章规划部分一、规划构思冷水村是沿龙凤公路为生长线自然延伸并沿山体等高线横向扩展的散落式村落,周边山环水绕,使整个村落散布于田野之中,环境较为优美。
村寨规划应在原有肌理的基础上,形成交通沿线的独特风景线,采用融入自然景观的处理手法,形成以“山、路、田”为纵向景观的立体式规划结构,层层进深,突出生态环境与人居生活的和谐共荣,并且通过规划对村庄建筑布局的整理,使得现有的村庄肌理得以延续和强化,形成与环境结合的生态布局的形式,将通村公路作为机体的主干,而建筑群则是沿主干向外生长的枝叶。
这种布局形式还可为今后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农村新型社区向冷水村过渡提供宽阔的布局空间,是一种有机生长的“树形”布局模式。
二、景观设想冷水村村寨沿路而生、依山而建,规划充分从冷水村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脉络为出发点,在充分保护和利用村落原有的自然环境资源的前提下,综合利用多种绿化手段,结合村落原有的景观特色、展现自然山体景观、生态农田景观,建筑沿山体等高线和公路排列延伸,组成错落有致建筑布局,形成富有层次感的建筑天际线和立体式的视觉空间。
同时规划也充分考虑了在东北绕城高速公路上看村寨时的整体景观效果情况,通过对村寨布局上富有层次的推进,高低错落的与自然景观融合,使冷水村的村寨景观更多时候是以一种动态的极具韵律感的呈现在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人们的视线之中。
新村,老寨的相互辉映,风格上的协调统一,古朴与现代并存,在穿越村庄的绕城高速上,人们看到的是一片村容整齐、面貌崭新的现代化新农村景象;同时人们可以通过建筑之间的视线通廊将村庄及周边的田园风光尽收眼底,建筑与自然地和谐共存一一呈现。
三、建设整治的目标和重点(一)、规划目标结合冷水村现有自然条件和地理交通优势,将冷水村建设成一个内部环境优美,村容整洁,具有布依特色民俗文化的观光型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