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思想史(第一讲 科学史导论)

合集下载

科学思想史学习

科学思想史学习
科学思想史学习
第1页/共85页
第三讲
古希腊科学
第2页/共85页
提起希腊会想起什么?
《荷马史诗》
第3页/共85页
人民文学版插图本《荷马史诗》
第4页/共85页
维纳斯
第5页/共85页
希腊奇迹:自由学术的起源
第6页/共85页
古希腊的文化奇迹
在哲学和科学领域、文学、历史、艺术等 方面对人类文学的贡献卓著 今天大学中的主要学科,例如文学、历史 、政治、物理、建筑、艺术等学科,都可 以追溯到古希腊。
第9页/共85页
观点2:昂利·贝尔:“借口说希腊曾从东方 接受了很大一部分知识材料,如宗教的神 话,实践的知识,技术的方法等,而放弃 了‘希腊奇迹’这个说法,恐怕是不公平 的。”
第10页/共85页
这一阶段希腊思想家的一个相当明显的卓 越之处就在于他们始终怀抱着一种高尚的 理想: “对事物永恒秩序的不计利害的爱”和“ 逻辑地作解释地需要”。
希腊科学的“缺陷”:
1、轻视体力劳动,不重视实验科学; 2、不重视对自然现象实际的、细致的考察 ; 3、注重说明和理解自然,而不是支配和征 服自然,本身并未构成物质性的力量。
第18页/共85页
泰勒斯:万物源于水
年代:公元前600年为 其鼎盛年 西方哲学-科学的开 创者
第19页/共85页
生平:生于米利都,游学埃及与巴比伦, 学习了先进的几何学和天文学知识。 预言过日食。 墓碑上写着:“这里长眠的泰勒斯是最聪 明的天文学家,米利都和爱奥尼亚的骄傲 。”
土、气、火、水、以太
第62页/共85页
天体是活的,具有神性 使世界具有了神性 神不干涉自然过程 神的功能是巩固和解释宇宙的秩序和合理 性。 圆周运动 如何解释行星逆行? “拯救现象”

科学思想史绪论

科学思想史绪论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事实上,从科学史上的哲学家传统中,可以
很容易看出科学的实质是人类对于未知的一种远
征,是人类神圣好奇心的表现。
从科学史上的另一种传统——工匠传统中,
我们又可以很容易地看出技术的实质在于技术是
人们改造自然的方法和手段的集合,是人类不断
改善自己生活状态所取得的物质成果。
对科学和技术的简要概括
教学参 考书
吴国盛
科学的历程
北大出版社
王梓坤
科学发现 纵横谈
二十世纪
科学技术
简史
贝弗里奇
科学研究
的艺术
关于考试方法
1、平时考勤; 2、手写一篇5000字的学习体会文章,两部分 内容: 第一,学习后的真实感受;
第二,围绕本课程讲授内容的深入思考,自己
写一篇文献综述或小论文。
第二节 什么是 科学?
科学的两个来源
科学从一开始就有两个来源,首先是 好奇心,以及获得一个整体世界观的内在 要求。 人类永远需要为自己的心灵创造一个 家园,一个不会因为千变万化的眼前现象 而经常改变的理解框架,一种系统地理解 世界的方式。这种内在的要求构成科学史 上的哲学家传统。
第二个来源是,为满足人类的物质生活 需要,人类必须提高自己制造、使用和改进 工具的技艺和能力,广而言之,人类需要提 高自己支配自然界为自己服务的能力。在这 里形成了技术和工艺的进步,以及近代大工 业的发展,这构成了科学史上的工匠传统。
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严复在翻译
《天演论》等科学著作时,也用“科学”二 字。此后,“科学”二字便在中国广泛运用。
“Scientist”一词的由来
“科学”在英语里是Science,但这个词 在英语里出现却很晚,technology “技术”这

科学思想史绪论

科学思想史绪论
科学一词,英文为science,源于拉丁文 的scio,后来又演变为scientin,最后成了 今天的写法,其本意是“知识”、“学问”。 19世纪日本著名科学启蒙大师福泽瑜吉把英 语的science译为“科学”。到了1893年,康 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严复在翻译 《天演论》等科学著作时,也用“科学”二 字。此后,“科学”二字便在中国广泛运用。
“科学”一词的定义
但是,科学至今还没有一个为世人公认 的定义。甚至有人认为,给科学下定义是无 益的,也是不可能的。英国著名科学家贝尔 纳指出:“科学在全部人类历史中确已如此 地改变了它的性质,以致无法下一个适合的 定义”,“科学不是个能用定义一劳永逸地 固定下来的单一体”。
科学思想史绪论 张胜光制作 21
科学思想史绪论 张胜光制作 19
这个事情说明了什么呢?它表明,独立 的科学传统的形成是非常非常晚的事情, 在这以前,科学寄附在别的传统之上。
从历史上看,真正意义的近代自然科学, 是从1543年哥白尼“天文学革命”以后才 发展起来的,而在此之前,科学是依附在 所谓“自然哲学”甚至神学里的。
科学思想史绪论 张胜光制作 20
科学思想史绪论 张胜光制作 18
牛顿创立牛顿力学体系的原著是《自然哲学的 数学原理》(1687),进化论最伟大的先驱拉马克的 代表作是《动物哲学》(1809),近代原子论在化学 中的复兴者道尔顿的著作是《化学哲学的新系统》 (1808),光之波动说的光大者、英国物理学家托马 斯·杨写过《自然哲学讲义》(1807),而且以这个 题目作为当时教科书的名字是比较普遍的。
内容: 第一,学习后的真实感受; 第二,围绕本课程讲授内容的深入思考,自己
写一篇文献综述或小论文。
科学思想史绪论 张胜光制作 11

科学思想史教学大纲

科学思想史教学大纲

科学思想史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11010课程名称:科学思想史英文名称:The History of Scientific thoughts开课学期:3学时/学分:32 / 2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课程性质:选修课开课专业:哲学选用教材:吴国盛:《科学的历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主要参考书:1、W.C.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J.E.麦克莱伦第三、H.多恩:《世界史上的科学技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3、关士续编著:《科学技术史简编》,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一、课程简介:科学思想史这门课程主要是向学生介绍科学思想、概念和理论在历史上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使学生理解科学技术作为一种人类认识现象和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其发展过程所遵循的客观规律,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提高对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和哲学理论思维能力。

该课程共包括六章,分别介绍古希腊时期的科学技术、中世纪的科学技术、16、17世纪近代科学的诞生、18世纪技术革命与科学进展、19世纪近代科学的全面发展和电气革命以及20世纪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

This course ,The History of Scientific Thoughts ,mainly introduces to the students the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scientific ideas, concepts and theories in history , to let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objective law which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as a kind of human cognitive phenomenon and as a social and historical phenomenon, follow with in its development process ,to let the students know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status and rol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social development, to let students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law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their ability of thinking with philosophy theory. This course includes six chapters, respectively introduces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ancient Greece,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middle ages, the emergence of modern science in 16th and 17th Century ,the scientific advance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in 18th Century,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electrical revolution in 19th century ,and the brilliant achievement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20th Century .二、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科学思想史是本校哲学专业的选修课之一,本课程的学习可为哲学专业其他课程的学习提供基础性和辅助性知识方面的帮助。

科学思想史专题知识专业知识讲座

科学思想史专题知识专业知识讲座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中世纪的自然哲学研究
阿奎那(1225- 1274) 亚里士多德主义和 基督教教义结合起 来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按照神学的观点解释世界 相信理性有助于认识神的存在 不再过分拘泥于亚里士多德的教条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匀加速运动
奥雷姆:1350年。均匀变形运动 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 比。 抽象的加速运动特性,高超的科学 想象力 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近代科学革命为什么发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两组关于自然界的概念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实体、外延、因果性、本质、 观念、质料、形式、可能性、 现实性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地理大发现
1487年,狄亚士 到达非洲的最南 端,葡萄牙国王 裘安二世取名 “好望角”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1497年7月8日,葡萄 牙人达伽马离开里斯 本开始探索由非洲到 印度的航路,次年3月 1日到达非洲东岸莫桑 比克,5月到印度,于 1499年9月返回葡萄牙。 利润六十倍。 170人剩下55人。

科学思想史绪论

科学思想史绪论

2020/8/5
25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 事实上,从科学史上的哲学家传统中,可以 很容易看出科学的实质是人类对于未知的一种远 征,是人类神圣好奇心的表现。
• 从科学史上的另一种传统——工匠传统中, 我们又可以很容易地看出技术的实质在于技术是 人们改造自然的方法和手段的集合,是人类不断 改善自己生活状态所取得的物质成果。
2020/8/5
36
空間弯曲就好像把一塊石子放在橡皮模上 石子=重力
橡皮模= 弯曲的空間
2020/8/5
37

第四就是创新精神。任何一个科学理论它必须
要能够解释现实,也要能够预测未来。当一个科学理
论既不能解释现实,也不能预测未来的时候,它就要
发生突破,发生革命。
• 就像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家认为已经非常完美 的经典物理学,甚至认为它就是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小 数点多少位的完善问题了,但是突然发现它解释不了 光速不变的原理,这就是当时说空中飘来了两朵乌云 一样,所以就给物理学确确实实带来了危机,那么这 样就产生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2020/8/5
1
本章目录
31 教学目的和方法 2 什么是科学 3 什么是科学精神 4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35 东西方历史发展之谜
2020/8/5
2
2020/8/5
3
教学目的
• 提高科学素养 • 弘扬人文精神 • 纵论古今人物 • 启迪科学智慧
2020/8/5
4
教学内容
• 第一篇 科技发展与人文精神(科学思想史) • 第1章 文明古国 第2章 古代中国 • 第3章 11-15世纪 第4章 16-17世纪 • 第5章 18-19世纪 第6章 现代物理学革命 • 第7章 现代大科学 第8章 生态自然观

科学思想史-副本1.2.1 什么是科学

科学思想史-副本1.2.1 什么是科学

科学思想史:第一讲绪论一.西方文化大传统中的科学史1、什么是科学科学的界限科学规范科学革命2、西方科学传统及特征3、西方科学发展的历史主线二、中西文化比较视野中的科学史三、如何学习?一、西方文化大传统中的科学史1、什么是科学?【澳】艾伦.查尔默斯:《科学究竟是什么》邱仁宗译【德】汉斯. 波塞尔:《科学:什么是科学》李文潮译……1995和1996,美国五个州相继通过一项新法案,要求州立学校科学课程给予圣经“创世科学”与进化论同等地位。

阿肯色州提交议会,“特创论与进化论”法案奥弗顿法官概括了科学的标准:a) 遵循自然规律;b) 根据自然规律解释现象的能力;c) 在经验世界里是可检验的;d) 它的结论是暂时性的,不必是最终的结论;e) 它是可证伪的。

中国:废医论“人为自然立法”“康德是理性时代的最高产品,但是他却要推究理性的限度何在。

理性只能使人知道现象界,而不是本体界。

”科学与实在“康德以前的哲学都汇归到康德处,康德以后的哲学都由康德开出。

”1)科学的界限康德问题重提:三大批判三大问题•纯粹理性批判——人类可以“知道”什么?•判断力批判——人类能“希望”什么?•实践理性批判——人类应该“做”什么?科学的界限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科学可以说是关于自然现象的有条理的知识,可以说是对于表达自然现象的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的理性研究。

(科学的)目的在于给表面上一团混乱的现象带来秩序和简单性。

因此通过科学走向实在,就只能在实在的几个不同的方面,就只能得到用简单化了的线条绘成的图画,而不能得到实在自身。

——P2(英)丹皮尔:《科学史》科学的界限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

用以表示范例、模式、模型等。

并推广到包括范例等在内的重大科学成就。

以至表示某一科学共同体成员共有的一整套规定之类。

亦译范式、范型。

2)科学规范(paradigm)范式在科学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无范式是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

T S.Kuhn科学共同体的共有信念,这种信念建立在某种公认的并成为传统的重大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为共同体成员提供一种把握研究对象的概念框架,一套理论和方法论信条,一个可供仿效的解题范例,它规定了一定时期中这门科学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途径,同时也决定着某种形而上学信念和价值标准,即自然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科学思想史概论

科学思想史概论

科学思想史概论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SCIENTIFIC THOUGHT赵青霞kxsxs@绪论一、“科学”的限定science; nature science源于近代西方(16、17世纪),以自然的某一方面(领域)为其研究对象,利用观察、实验方法和逻辑思维、借助数学工具形成其理论体系。

19世纪早期,西方确定“science”一词的含义。

该词后被翻译到日本,称为“科学”(借鉴中国“科举之学”)。

19世纪末期“科学”传入中国。

绪论二、科学思想史的价值科学时代要求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时代要求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科学时代要求具备真正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史有助于理解科学、发展科学、反思科学,合理应用科学。

中国人基本科学素养调查: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相当于日本、加拿大和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

绪论三、如何学习科学思想史:转变功利观念,持有追求智慧的探索精神。

培养一些哲学思维方式阅读科学史、科学哲学方面的有关书籍推荐阅读书籍➢ 1. W.C.丹皮尔著,李珩译:《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或商务印书馆,1975年)➢ 2.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3. 江晓原,《科学史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4.《中国科学技术史》,【英】李约瑟,科学出版社,1975年➢ 5.李约瑟著,陈立夫主译,《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 6.吴国盛,《大学科学读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一章科学的起源一、科学产生的原因☑生产发展的需要及结果:天文学——数学——力学——化学(炼金术)——物理学——地理学——气象学、动物学、植物学、生理学等实验科学……☑精神的需要:对世界进行合理解释的需求二、西方科学的源头巴比伦:占星术与科学的非理性埃及:医学与科学的理性➢公元前3500年前(或说4000年前),苏美尔人创造了象形文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史是否包含非科学的活动? ——以牛顿为例
牛顿:力学、光学等方面的贡献 牛顿作为科学的化身和科学革命的英雄, 是被有意塑造出来的。 另一面的牛顿: 牛顿与《圣经》年表、炼金术、神秘医术、 历史寓言
对牛顿的三种解释
观点1: 对科学史采取理性主义和科学中心论者否 定牛顿是炼金术士 认为炼金术等是“私人”问题而与他的伟 大著作没有关系 不属于科学史的研究范围
观点2: 炼金术是牛顿的世界图景中必不可少的一 部分,与他在物理学方面的工作的哲学基 础是一致的。 作为文化因素,是科学史研究的范畴。
怀特的《最后的炼金 术士——牛顿传》
观点3: 牛顿的炼金术实际上是用神秘科学的象征 性语言装饰起来的一种合理的物质理论 同时也是牛顿已经发表的物质结构思想的 一致草案和进一步发展。 是合理的、科学的理论形式 是科学史的一个自然因素
伽利略对落体的看法是错误的:不同质地 的物体都会有一个相应的最大速度,落体 将在开始经历一个加速阶段,但到了最大 速度以后就将一直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柯瓦雷:导致伽利略新物理学和新天文学 诞生的,不是新事实的出现,而是新观念 的出现,实验甚至只是为了论证这种新理 论。
故事2:牛顿看到苹果砸在头上发现了万 有引力
“科学家”在此之前的称呼
学问家(savant)、自然哲学家(natural philosopher)、精通科学之士(man of science)、学者(virtuoso)、科学培育者 (cultivator of science)等等。
今日之“科学”
今天所谓的“科学”,是在16、17世纪以 来形成的特定的意识形态,包含着对事物 的特定看法、处理问题的特定方法、知识 制造的特定机制。 科学为人类规定了如何看待自然、研究自 然和改造自然的方式。
今天所持有的“科学观”本身是历史过程 的产物,是斗争的产物,在这种斗争中仅 仅只有得胜了的观点才幸存下来。 今日科学的本质:数学化的看待自然 科学的化身:牛顿、爱因斯坦
科学史家和科学哲学家休厄尔(William Whewell,1794-1866): 科学是一种纯粹的欧洲现象,不应该归功 于其他文化和时代。
科学史可以是历史吗?
问题的来源: 科学史的研究不是为了更深入透彻地理解 过去为目的,而是为了推动当今科学的发 展 对科学的过去的这样一种关系,实际上可 能是非历史的
科学史之所以成为历史,是因为搞科学史 的人所思考的是历史问题而不是科学问题。
研究科学史需不需要精通特定的科学?
观点1: 大多数科学史学家对他们所研究的科学了 解甚少,因此他们阅读科学著作的序言而 对科学著作本身却不予理睬。如果他们不 是数学家,那么他们就没有权力干涉数学 史和理论物理学史。
一、
概念澄清
科学和科学家概念辨析
科学(Science)来自于拉丁文,意思是 “静观的知识”,与“实践的知识”相对 立。
福泽谕吉(1835— 1901)将其翻译为 “科学”,意思是 “分科之学”。
康有为将这一翻译引 入中国
严复在翻译《天演论》 (1896-1898)时第 一次公开采用。

康德《自然科学的形 而上学基础》: “每一种学问,只要 其任务是按照一定的 原则建立一个完整的 知识系统的话,皆可 被称为科学。”
普朗克:新的理论很 少由于理性地说服了 对手而得到认可,人 们只需等待,直到对 手死去。
科学史有助于恢复科学家的人性的形象, 揭示科学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勇于承担 做为一个科学家的责任。
科学史的“作用”
读史明智 历史具有一种教育、 启发或引起争论的价 值
为科学服务
帮助理科教学,为科学知识包上糖衣 看看以前做了些什么,以及还留下些什么 要做 从历史中为现实的科学难题寻找答案 科学史家的科学史对科学研究基本上没有 直接的用处
科学史应该被定为X级吗?
理想的科学家形象: 理智谦虚的研究者、有条理的工作程序、 不容置疑地基于受控实验的结果以及客观 地探索真理而不管后果如何。
有人认为科学史的著作歪曲了科学家的职 业理想和在公众中的形象 在科学教育中利用科学史可能具有危险
科学史往往会打破通常教科书所教给学生 的标准答案 科学史往往鼓励对教条的东西进行怀疑, 鼓励批判的态度
什么是历史?
历史(History) His-story Her-story
历史1(H1):对过去发生的实际现象或事 件的描述,即客观历史。 没有直接通向客观历史的道路。材料和研 究范围有限。不同的诠释。
历史2(H2): 对历史现实(H1)的分析,即用来表示历 史研究及其结果。 史学通常用来表示H2,意思是指关于历史 的作品。 纯粹描述性的历史本身不是史学,但可以 是史学分析的对象。
观点2: 现代科学史家首先是一位史学家,因此不 需要精通他正在研究的那门科学的技术内 容。 科学史独立于科学本身 科学史的研究对象与科学的对象毫无关系。
忽视科学内容证明是灾难性的 一般来说,越是接近科学问题,仅仅从外 部考虑它就越是危险。
科学史与技术史
观点1:科学和技术的确是不同的领域,但 是在科学史和技术史之间不存在也不应当 有某种明显的界限。 观点2:技术史不能作为科学史的附属物来 对待,首先应当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对 待。
康德(Kant,1724-1804)
德语的“科学”(Wissenschaft)依然保留 着这层含义。
科学家(Scientist)
1834年,科学史家和科学哲学家休厄尔 (William Whewell,1794-1866)根据 “艺术家”(Artist)一词仿造了“科学家” (Scientist)一词,但没有得到认同。 赫胥黎、开尔文等都拒绝使用这个称呼。 “科学家”的出现和科学在当代社会的地 位的奠定是晚近的事情。
科学史的开端问题
科学史从何处开端? 认为科学史从何时开始,这取决于人们采用什么 样的材料,取决于人们愿意在何种程度上诠释科 学这个术语。 例如,以制造工具作为科学的雏形,可以将科学 史追溯到早期智人 以巨石阵遗迹作为早期天文学的证据,那么科学 史就要从公元前2700年开始
科学史的终点
有人认为,当代科学史是一个不合理的术 语。 柯林武德:历史仅仅与不能回忆的那些活 动有密切关系,“就过去不能是和不能回 忆而言,它才需要历史探索。如果它能够 被回忆起来,就不需要史学家了。”
例如,普利斯特利(Joseph Priestley, 1733-1804,英国化学家,发现氧气)的 《电学的历史与现状》、《与视觉、光线 和颜色有关的发现的历史和现状》。 “熟知人们在我们之前所做的事情即使不 会绝对必然地,也会极大地促进我们将来 的进步。”
二、
科学史的编史纲领
早期的科学史
例如,公元前4世纪由欧德摩斯(Eudemus) 撰写了一部天文学史和一部数学史,但均 已失传。 这一时期的科学史主要是对科学的历史阐 述和注解
16、17世纪科学革命时期的科学史主要起 着论证新科学合法性的作用 认为历史发展是科学中的一个自然的部分, 是对已经取得的成就和尚未解决的问题的 清理。 科学史是“我们已经做的和我们能够做的 事情”的报告
库恩:“接触了过时的科学理论和实践, 竟使我从根本上破除了关于科学的本质和 它所以特别成功之理由的许多基本观念。” 科学观不能从教科书中获得,就像一个国 家的文化形象不可能从一本旅游小册子或 者语言教科书中得到一样。
一般人理解的科学家都是英雄,科学史告 诉我们,没有那么多英雄,一般人所从事 的是库恩所说的在范式之下的常规科学的 解难题的工作。 在对科学失望之后,能够不妄自菲薄,经 过一定的努力,也能作出自己的贡献。 娱乐功能,自娱自乐,岂能以有用无用而 论?
柯林武德 (Collingwood, 1889――1943),英 国历史学家主要著作: 《历史的观念》、 《自然的观念》等
历史并不意味着知道什么事 件接着什么事件。它意味着 懂得其他人脑子里的东西, 通过他们的眼睛来查看他们 的处境,并且独立思考他们 在处理问题时所用的方法是 否正确。 ——《柯林武德自传》
年轻而且容易受影响的学生在科学生涯刚 开始的时候,应该避开科学史家的著作。 科学史应该被定为X级——少儿不宜!
科学史的颠覆意义
教科书强调科学的实 验特征,但科学史却 告诉说,爱因斯坦强 调科学是人类精神的 自由创造和自由发明。
狄拉克:一个理论 家宁可要一个美的 方程,也不要一个 丑的但结果与实验 数据更相近的方程。
宗教裁判所对布鲁诺的指控有40多项,大 部分是关于神学和哲学方面的,例如怀疑 三位一体、认为万物有灵、亵渎神明、侮 辱教皇、试图在修道院纵火、巫术等。 支持哥白尼日心说,更多处于自然哲学的 理由,认为哥白尼局限于数学,无法把握 真理。 崇拜太阳
柯瓦雷:布鲁诺是一位糟糕的科学家,也 是一位糟糕的哲学家。 辉格(Whig)史的解释:进步史
问题
以前对世界可以做出各种解释和说明(例如宗教 的),科学对世界的解释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为什么我们从小到大学的科学都是西方人的理论? 科学是不是一种文化现象? 为什么我们不能全盘接受西方的制度、价值观, 但是却接受了他们的科学? 学习西方文学要从《荷马诗史》、莎士比亚开始, 为什么学习科学不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甚至 不从阅读伽利略、牛顿的著作开始? 为什么学习科学史?
科学活动和非科学活动的关系
默顿命题:17世纪科学为何多产? 默顿(Robert K.Merton, 1910-2003)
宗教的、道德的、政治的因素不仅对科学 起着激励作用,而且还起着辩护作用。 对立的看法:科学本质上是对真理的理论 探求,科学的进步体现在概念的进化上, 它有着内在的和自主的发展逻辑。
佩斯(Abraham Pais,《爱因斯坦传》的 作者):“由于这个主题(相对论热力学) 至今仍有争议,因此到目前为止尚不适宜 进行历史评价。” 消解了当代科学史史。
佩斯的《爱因斯坦传》
对立的看法:历史方法就是超然地看待必 须论及的事件的能力,因此,通过一定的 历史见识和技巧,当代科学可以做历史的 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