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思想史绪论
科学思想史绪论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事实上,从科学史上的哲学家传统中,可以
很容易看出科学的实质是人类对于未知的一种远
征,是人类神圣好奇心的表现。
从科学史上的另一种传统——工匠传统中,
我们又可以很容易地看出技术的实质在于技术是
人们改造自然的方法和手段的集合,是人类不断
改善自己生活状态所取得的物质成果。
对科学和技术的简要概括
教学参 考书
吴国盛
科学的历程
北大出版社
王梓坤
科学发现 纵横谈
二十世纪
科学技术
简史
贝弗里奇
科学研究
的艺术
关于考试方法
1、平时考勤; 2、手写一篇5000字的学习体会文章,两部分 内容: 第一,学习后的真实感受;
第二,围绕本课程讲授内容的深入思考,自己
写一篇文献综述或小论文。
第二节 什么是 科学?
科学的两个来源
科学从一开始就有两个来源,首先是 好奇心,以及获得一个整体世界观的内在 要求。 人类永远需要为自己的心灵创造一个 家园,一个不会因为千变万化的眼前现象 而经常改变的理解框架,一种系统地理解 世界的方式。这种内在的要求构成科学史 上的哲学家传统。
第二个来源是,为满足人类的物质生活 需要,人类必须提高自己制造、使用和改进 工具的技艺和能力,广而言之,人类需要提 高自己支配自然界为自己服务的能力。在这 里形成了技术和工艺的进步,以及近代大工 业的发展,这构成了科学史上的工匠传统。
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严复在翻译
《天演论》等科学著作时,也用“科学”二 字。此后,“科学”二字便在中国广泛运用。
“Scientist”一词的由来
“科学”在英语里是Science,但这个词 在英语里出现却很晚,technology “技术”这
科学思想史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达.芬奇
莱昂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是意大利文艺 复兴时期第一位画家,也是整个欧 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 之一。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 博、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师、科学巨 匠、文艺理论家、大哲学家、诗人、 音乐家、工程师和发明家。他在几 乎每个领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后代的学者称他是“文艺复兴时代 最完美的代表”。
2.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哥白尼的日心说认为,太 阳是宇宙的中心,并规定 地球有三种运动,即绕轴 的自转,绕太阳的公转和 用以解释二分岁差的地轴 的回转运动。
3.哥白尼确定了太阳系各 行星的排列次序。
4.哥白尼指出月亮是地球 的卫星。
(三)哥白尼学说的科学意义
哥白尼的日心说完成了近代科学观点的 第一次重大转变,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和 信仰,引起了人们 观念的变革。
1492年(意)哥伦布
America
好望角
哥伦布的远航是大航海 时代的开端。新航路的 开辟,改变了世界历史 的进程。它使海外贸易 的路线由地中海转移到 大西洋沿岸。从那以后, 西方终于走出了中世纪 的黑暗,开始以不可阻 挡之势崛起于世界, 并 在之后的几个世纪中, 成就海上霸业
3.达·伽玛
瓦斯科,达·伽马约公元 1460~1524年)系15世纪未 和16世纪初葡萄牙航海家, 也是开拓了从欧洲绕过好望 角通往印度的地理大发现家。 由于他实现了从西欧经海路 抵达印度这一创举而驰名世 界,并被永远载入史册!
达.芬奇在解剖学和生理学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被 认为是近代生理解剖学的始祖。他掌握了人体解剖知 识,从解剖学入手,研究了生理学和医学。他最先采 用蜡来表现人脑的内部结构,也是设想用玻璃和陶瓷 制作心脏和眼睛的第一人。他发现了血液的功能,认 为血液对人体起着新陈代谢的作用。他说血液不断的 改造全身,把养料带到身体需要的各个部分,再把体 内废物带走。达.芬奇研究过心脏,他发现心脏有四个 腔,并画出了心脏瓣膜。他认为老年人的死因之一是 动脉硬化,而产生动脉硬化的原因是缺乏运动。后来, 英国的威廉.哈维证实和发展了达.芬奇的这些生理学 成果。
科学思想史(1)

题目1、论述毕达哥拉斯主义对近现代科学思想的影响。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学说是宗教神秘主义和哲学、科学思想的一种奇特的结合体,直到公元前五世纪末才比较明显的分化成为以宣扬宗教神秘主义为主体的信条派,以及从事哲学、科学思想的探讨为主的数理学派。
1,首次将数从抽象概念变为实用数学,是人们相信数是客观世界存在的基础。
物理学史上的毕达哥拉斯主义研究传统。
在科学哲学中,其要旨是,认为物理世界的奥秘在于数学和谐或基本对称性。
毕达哥拉斯主义者确信,关于物理世界基本结构知识的本质核心在于数学和谐性,尤其是在基本对称性之中,科学家在探索物理定律的过程中,“数学和谐性”始终是强有力的助发现的启发性原则。
伽利略的话被看作是毕达哥拉斯主义者的宣言:“宇宙这部宏伟的书是用数学语言写的,它的文字是三角形、圆及其它几何图形。
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的发现被看作是毕达哥拉斯主义思想的胜利。
2.奠定了几何学的基础,并且按照逻辑顺利制定了许多定理,为后来的希腊数学和哲学奠定了基础。
3毕达哥拉斯主义和有机论或目的论自然观的整合,将是理解计算机科学哲学奥秘的一把金钥匙。
这是计算机科学哲学研究的核心理念,并与“计算主义”相呼应。
人工生命、机器智能等等都能在这一框架中得到合理解释.4..注重观察与实践;5.天文学上,认为地球是一个球体,且围绕天空中的一个定点转动,这个定点上有火,这就是宇宙祭坛,有人认为后世的日心说正是受了毕达哥拉斯的影响。
6.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给后人提供了一种精确的量化的思考模式。
这种思考模式对于以理性为特点的西方文化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思考方式,是一种数学理性的萌芽。
数学理性就是用数学模型的方法寻求对于自然界事物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理性把握,它和逻辑理性、实验理性一起,乃是希腊哲学的理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5],更是整个西方文化所体现出的与东方文化不同的突出特点。
对后世的影响:成为中古时代柏拉图主义的产生基础,并且成为文艺复兴时期科学家们重要的理论来源。
科学思想史教学大纲

科学思想史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11010课程名称:科学思想史英文名称:The History of Scientific thoughts开课学期:3学时/学分:32 / 2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课程性质:选修课开课专业:哲学选用教材:吴国盛:《科学的历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主要参考书:1、W.C.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J.E.麦克莱伦第三、H.多恩:《世界史上的科学技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3、关士续编著:《科学技术史简编》,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一、课程简介:科学思想史这门课程主要是向学生介绍科学思想、概念和理论在历史上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使学生理解科学技术作为一种人类认识现象和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其发展过程所遵循的客观规律,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提高对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和哲学理论思维能力。
该课程共包括六章,分别介绍古希腊时期的科学技术、中世纪的科学技术、16、17世纪近代科学的诞生、18世纪技术革命与科学进展、19世纪近代科学的全面发展和电气革命以及20世纪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
This course ,The History of Scientific Thoughts ,mainly introduces to the students the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scientific ideas, concepts and theories in history , to let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objective law which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as a kind of human cognitive phenomenon and as a social and historical phenomenon, follow with in its development process ,to let the students know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status and rol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social development, to let students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law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their ability of thinking with philosophy theory. This course includes six chapters, respectively introduces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ancient Greece,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middle ages, the emergence of modern science in 16th and 17th Century ,the scientific advance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in 18th Century,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electrical revolution in 19th century ,and the brilliant achievement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20th Century .二、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科学思想史是本校哲学专业的选修课之一,本课程的学习可为哲学专业其他课程的学习提供基础性和辅助性知识方面的帮助。
科学思想史绪论

2020/8/5
25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 事实上,从科学史上的哲学家传统中,可以 很容易看出科学的实质是人类对于未知的一种远 征,是人类神圣好奇心的表现。
• 从科学史上的另一种传统——工匠传统中, 我们又可以很容易地看出技术的实质在于技术是 人们改造自然的方法和手段的集合,是人类不断 改善自己生活状态所取得的物质成果。
2020/8/5
36
空間弯曲就好像把一塊石子放在橡皮模上 石子=重力
橡皮模= 弯曲的空間
2020/8/5
37
•
第四就是创新精神。任何一个科学理论它必须
要能够解释现实,也要能够预测未来。当一个科学理
论既不能解释现实,也不能预测未来的时候,它就要
发生突破,发生革命。
• 就像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家认为已经非常完美 的经典物理学,甚至认为它就是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小 数点多少位的完善问题了,但是突然发现它解释不了 光速不变的原理,这就是当时说空中飘来了两朵乌云 一样,所以就给物理学确确实实带来了危机,那么这 样就产生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2020/8/5
1
本章目录
31 教学目的和方法 2 什么是科学 3 什么是科学精神 4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35 东西方历史发展之谜
2020/8/5
2
2020/8/5
3
教学目的
• 提高科学素养 • 弘扬人文精神 • 纵论古今人物 • 启迪科学智慧
2020/8/5
4
教学内容
• 第一篇 科技发展与人文精神(科学思想史) • 第1章 文明古国 第2章 古代中国 • 第3章 11-15世纪 第4章 16-17世纪 • 第5章 18-19世纪 第6章 现代物理学革命 • 第7章 现代大科学 第8章 生态自然观
科学思想史-副本1.2.1 什么是科学

科学思想史:第一讲绪论一.西方文化大传统中的科学史1、什么是科学科学的界限科学规范科学革命2、西方科学传统及特征3、西方科学发展的历史主线二、中西文化比较视野中的科学史三、如何学习?一、西方文化大传统中的科学史1、什么是科学?【澳】艾伦.查尔默斯:《科学究竟是什么》邱仁宗译【德】汉斯. 波塞尔:《科学:什么是科学》李文潮译……1995和1996,美国五个州相继通过一项新法案,要求州立学校科学课程给予圣经“创世科学”与进化论同等地位。
阿肯色州提交议会,“特创论与进化论”法案奥弗顿法官概括了科学的标准:a) 遵循自然规律;b) 根据自然规律解释现象的能力;c) 在经验世界里是可检验的;d) 它的结论是暂时性的,不必是最终的结论;e) 它是可证伪的。
中国:废医论“人为自然立法”“康德是理性时代的最高产品,但是他却要推究理性的限度何在。
理性只能使人知道现象界,而不是本体界。
”科学与实在“康德以前的哲学都汇归到康德处,康德以后的哲学都由康德开出。
”1)科学的界限康德问题重提:三大批判三大问题•纯粹理性批判——人类可以“知道”什么?•判断力批判——人类能“希望”什么?•实践理性批判——人类应该“做”什么?科学的界限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科学可以说是关于自然现象的有条理的知识,可以说是对于表达自然现象的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的理性研究。
(科学的)目的在于给表面上一团混乱的现象带来秩序和简单性。
因此通过科学走向实在,就只能在实在的几个不同的方面,就只能得到用简单化了的线条绘成的图画,而不能得到实在自身。
——P2(英)丹皮尔:《科学史》科学的界限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
用以表示范例、模式、模型等。
并推广到包括范例等在内的重大科学成就。
以至表示某一科学共同体成员共有的一整套规定之类。
亦译范式、范型。
2)科学规范(paradigm)范式在科学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无范式是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
T S.Kuhn科学共同体的共有信念,这种信念建立在某种公认的并成为传统的重大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为共同体成员提供一种把握研究对象的概念框架,一套理论和方法论信条,一个可供仿效的解题范例,它规定了一定时期中这门科学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途径,同时也决定着某种形而上学信念和价值标准,即自然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科学思想史内容概要

1、导论定义:今天所谓的“科学”,是在16、17世纪以来形成的特定的意识形态,包含着对事物的特定看法、处理问题的特定方法、知识制造的特定机制。
科学为人类规定了如何看待自然、研究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式。
今天所持有的“科学观”本身是历史过程的产物,是斗争的产物,在这种斗争中仅仅只有得胜了的观点才幸存下来。
今日科学的本质:数学化的看待自然科学1(S1):科学是关于自然的经验陈述或形式陈述,以及由一定时间内被人们接受了的科学知识所构成的理论和数据的一种集合。
体现在教科书和科学论文中。
没有被真正地看成人类的行为,很少引起史学家的兴趣。
科学2(S2):由科学家们的活动或行为所构成,是作为人类行为的科学包含了作为某种过程结果的S1,但这个过程本身在S1中并没有得到反映。
通常在教科书和科学论文中找不到,必须与历史材料的利用结合起来。
是科学史研究的对象科学史可以称作历史吗?科学史之所以成为历史,是因为搞科学史的人所思考的是历史问题而不是科学问题。
研究科学史需不需要精通特定的科学?观点1:大多数科学史学家对他们所研究的科学了解甚少,因此他们阅读科学著作的序言而对科学著作本身却不予理睬。
如果他们不是数学家,那么他们就没有权力干涉数学史和理论物理学史。
观点2:现代科学史家首先是一位史学家,因此不需要精通他正在研究的那门科学的技术内容。
科学史独立于科学本身科学史的研究对象与科学的对象毫无关系科学史与技术史观点1:科学和技术的确是不同的领域,但是在科学史和技术史之间不存在也不应当有某种明显的界限。
观点2:技术史不能作为科学史的附属物来对待,首先应当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对待。
科学史的“作用”读史明智,历史具有一种教育、启发或引起争论的价值为科学服务。
帮助理科教学,为科学知识包上糖衣看看以前做了些什么,以及还留下些什么要做从历史中为现实的科学难题寻找答案科学史家的科学史对科学研究基本上没有直接的用处为现实服务。
科学史的意识形态功能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认识“科教兴国”战略的伟大意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科学史为现实科技政策服务研究科技的社会运行规律,帮助制定科技政策,研究制约科技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思想库为素质教育服务。
《科学思想史》课件

02
古代科学思想
古希腊的科学思想
毕达哥拉斯学派
强调数学和逻辑推理在科学中的 作用,认为万物皆数,试图用数 学和逻辑解释世界。
亚里士多德学派
重视观察和归纳推理,对自然世 界进行分类和解释,对生物、物 理等领域有重要贡献。
伊壁鸠鲁学派
主张原子论,认为世界由原子构 成,反对超自然解释,强调经验 和观察。
量子力学的建立
量子力学解释了微观粒子如电子 、光子的行为,揭示了微观世界 与宏观世界之间的根本差异。
信息时代的科学思想
信息论的诞生
香农提出信息论,为信息时代的发展 奠定了基础,影响了通信、计算机科 学和数据科学等领域。
计算机科学的兴起
计算机科学的诞生和发展改变了人类 处理信息和数据的方式,推动了人工 智能、机器学习等领域的发展。
VS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世代需求的同 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经济发展、社会进 步和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THANKS
感谢观看
牛顿时代的科学思想
总结词
自然法则的探索,数学方法的广泛应用,以及对宇宙秩序的 重新认识。
详细描述
牛顿时代的科学思想以探索自然法则为核心,通过数学方法 对物理现象进行定量描述和预测。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为科 学革命奠定了基础,推动了人类对宇宙秩序的重新认识。
达尔文时代的科学思想
总结词
生物进化的发现,对物种起源的重新解释,以及对人类在自然界地位的重新定位 。
领域。
科学思想史的重要性
理解科学思想的发展有助于我们更好 地认识和理解科学的本质和价值。
科学思想史对于培养创新思维和提高 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一词的定义
但是,科学至今还没有一个为世人公认 的定义。甚至有人认为,给科学下定义是无 益的,也是不可能的。英国著名科学家贝尔 纳指出:“科学在全部人类历史中确已如此 地改变了它的性质,以致无法下一个适合的 定义”,“科学不是个能用定义一劳永逸地 固定下来的单一体”。
科学思想史绪论 张胜光制作 21
科学思想史绪论 张胜光制作 19
这个事情说明了什么呢?它表明,独立 的科学传统的形成是非常非常晚的事情, 在这以前,科学寄附在别的传统之上。
从历史上看,真正意义的近代自然科学, 是从1543年哥白尼“天文学革命”以后才 发展起来的,而在此之前,科学是依附在 所谓“自然哲学”甚至神学里的。
科学思想史绪论 张胜光制作 20
科学思想史绪论 张胜光制作 18
牛顿创立牛顿力学体系的原著是《自然哲学的 数学原理》(1687),进化论最伟大的先驱拉马克的 代表作是《动物哲学》(1809),近代原子论在化学 中的复兴者道尔顿的著作是《化学哲学的新系统》 (1808),光之波动说的光大者、英国物理学家托马 斯·杨写过《自然哲学讲义》(1807),而且以这个 题目作为当时教科书的名字是比较普遍的。
内容: 第一,学习后的真实感受; 第二,围绕本课程讲授内容的深入思考,自己
写一篇文献综述或小论文。
科学思想史绪论 张胜光制作 11
第二节 什么是 科学?
什么是科学?
如果我们要问这样三个问题: 第一,什么是科学? 第二,科学开始于何处? 第三,作为一个优秀的科学家,他最重 要的品质首先是什么? 你该如何回答呢?
科学思想史绪论 张胜光制作 6
教学参 考书
吴国盛 科学的历程 北大出版社
科学思想史绪论 张胜光制作 7
王梓坤 科学发现
纵横谈
科学思想史绪论 张胜光制作 8
二十世纪 科学技术
简史
科学思想史绪论 张胜光制作 9
贝弗里奇 科学研究 的艺术
科学思想史绪论 张胜光制作 10
关于考试方法
1、平时考勤; 2、手写一篇5000字的学习体会文章,两部分
达尔文对科学的定义
1888年,达尔文曾给科学下过一个定义: “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作出 结论”。达尔文的定义指出了科学的内涵, 即事实与规律。
但是,一般公众往往只是把科学当作实 验室里发现的事实,而往往忽略了隐藏在科 学发现后面的科学精神。
科学思想史绪论 张胜光制作 22
科学的两个来源
科学从一开始就有两个来源,首先是 好奇心,以及获得一个整体世界观的内在 要求。
人类永远需要为自己的心灵创造一个 家园,一个不会因为千变万化的眼前现象 而经常改变的理解框架,一种系统地理解 世界的方式。这种内在的要求构成科学史 上的哲学家传统。
科学思想史绪论 张胜光制作 23
第二个来源是,为满足人类的物质生活 需要,人类必须提高自己制造、使用和改进 工具的技艺和能力,广而言之,人类需要提 高自己支配自然界为自己服务的能力。在这 里形成了技术和工艺的进步,以及近代大工 业的发展,这构成了科学史上的工匠传统。
科学思想史绪论 张胜光制作 13
我们可以这样回答: 第一,科学是对于未知的一种远征; 第二,科学开始于好奇,科学开始于猜谜 第三,作为一个优秀的科学家,他最重要的 品质首先是要有神圣的好奇心。
科学家最高的奖赏,不在于奖金和赞扬, 而在于他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
科学思想史绪论 张胜光制作 14
“科学”一词的起源
科学思想史绪论 张胜光制作 4
教学指导思想
我国古代的著名军事家孙子在谈到战争 艺术的最高境界时说过:“不战而屈人之兵, 善之善者也!”
将其类比到教学艺术上,我们是否可以 说:“不教而启人之智,善之善者也!”
科学思想史绪论 张胜光制作 5
所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
我们不期望大家能够记住些什么, 但我们希望大家能够想到些什么。
科学思想史绪论 张胜光制作 15
“Scientist”一词的由来
“科学”在英语里是Science,但这个词 在英语里出现却很晚,technology “技术”这 个词出现的比Science还要晚一些,而“科学 家”一词出现的就更晚了。这是非常耐人寻 味的一件事情。
科学思想史绪论 张胜光制作 16
今日所谓科学在人类历史上是非常晚近的东 西。许多读者也许不信,“科学家”(Scientist) 一词直到十九世纪才出现。那是在1833年剑桥召 开的英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会议上,著名科学史 和科学哲学家威康·休厄尔建议仿照“艺术 家”(artist)一词创造出一个新词“科学家”, 用来称呼像法拉第那样一些在实验室中探索自然 奥秘、增进人类自然知识的人。
科学思想史绪论 张胜光制作 24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事实上,从科学史上的哲学家传统中,可以 很容易看出科学的实质是人类对于未知的一种远 征,是人类神圣好奇心的表现。
本章目录
31 教学目的和方法 2 什么是科学 3 什么是科学精神 4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35 东西方历史发展之谜
科学思想史绪论 张胜光制作 1
第一节 关于本次教学 的若干说明
教学目的
提高科学素养 弘扬人文精神 纵论古今人物 启迪科学智慧
科学思想史绪论 张胜光制作 3
教学内容
第一篇 科技发展与人文精神(科学思想史) 第1章 文明古国 第2章 古代中国 第3章 11-15世纪 第4章 16-17世纪 第5章 18-19世纪 第6章 现代物理学革命 第7章 现代大科学 第8章 生也许要问,在出现“科学家”一词 之前,像牛顿那样的大科学家被称做什么呢? 要知道,到了1833年.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大科 学家已经不计其数了,他们的名分是什么?
原来,他们自称也被称为自然哲学家,他 们自以为从事的是自然哲学研究。对这一点, 我们从许多科学著作的名字中亦能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