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11
李清照《声声慢》赏析

李清照《声声慢》赏析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现在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的《声声慢》是宋词中屈指可数的最优秀的词篇之一。
起句大胆运用叠字,出奇制胜;接下来层层渲染悲凄之情,将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抒写得荡气回肠,令人心碎;遣词造句方面可谓煞费苦心,以声摹情,展现了乐章之美;思想内容方面,宜看作是词人幽愁暗恨和破碎心声的真实抒发。
赏析:宋词,和唐诗一样,都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在现存二万首上下的宋词中,佳作无数,词人也不少,但出于社会等各方面原因,女词人却不多,能写出流芳之作的女词人更是凤毛麟角。
无疑,李清照是杰出的。
她用深厚的文学功力和女性特有的细腻敏锐的感受,为后世留下不少传世名篇。
后世研究李清照的学者不少,从现存的一百多篇李清照研究论文中,几乎没有一篇不涉及《声声慢》;在现存二万首左右的宋词中,尽管不能说李清照的这首《声声慢》最好,但能够说它是全宋词中屈指可数的最优秀的词篇之一。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现在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首《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以后所写的名篇之一。
(也有人说是她晚年的作品)南渡是她生活逆转的分水岭,靖康之变后,金兵南侵,她的丈夫赵明诚不幸病故。
因为祸不单行: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这时期她的作品再没有当年那种清新流丽,乐观活泼,而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
丈夫安葬以后,她追随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到浙东,饱尝流离颠沛之苦。
此后的她成为一名寡妇,一直在孤苦零丁的生活里煎熬。
《声声慢》诗词鉴赏

《声声慢》诗词鉴赏原文:声声慢·寻寻觅觅宋: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译文: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
乍暖还寒的时节,最难保养休息。
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风急袭?一行大雁从眼前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旧日的相识。
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冷清清地守着窗子,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还是点点滴滴。
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注释:1.寻寻觅觅:意谓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表现非常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心态。
2.凄凄惨惨戚戚:悲愁、哀伤的样子。
3.乍暖还(huán)寒:指秋天的天气,忽暖忽冷,变化无常。
4.将息:旧时方言,休养调理之意。
5.怎敌他:对付,抵挡。
6.晚:一本作“晓”。
赏析: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
这时期她的作品再没有当年那种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
此词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这首词起句便不寻常,一连用七组叠词。
不但在填词方面,即使在诗赋曲也绝无仅有。
但好处不仅在此,这七组叠词还极富音乐美。
宋词是用来演唱的,因此音调和谐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李清照对音律有极深造诣,所以这七组叠词朗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
只觉齿舌音来回反复吟唱,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然而她还未开口就觉得已能使听众感觉到她的忧伤,而等她说完了,那种伤感的情绪还是没有散去。
一种莫名其妙的愁绪在心头和空气中弥漫开来,久久不散,余味无穷。
心情不好,再加上这种乍暖还寒天气,词人连觉也睡不着了。
《声声慢(寻寻觅觅)》-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新高考语文必背(课件)

气抵挡不住晚风带来的寒意,更遣不散积聚在词人心头的寒意。
”,说明酒
14、在《声声慢》中,词人把悼亡之意、思乡之情与家国之痛融合在一起的句子
是“
,
,
”。
15、李清照《声声慢》中“
,
,
”几句,写黄
花满地,身心憔悴。既是写花,更是写人;既是惜花,更是自伤。
16、《声声慢》中“
,
”两句,写独坐无聊、内心
苦闷之状,用口语化的词句,异常贴切地将词人那孤凄、无聊、苦闷、激愤、无
复杂心绪极其传神地表达了出来。
第三章
素材挖掘与 写作运用
素材挖掘
1.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2.常记溪亭日暮,沈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欧鹭。
3.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 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古诗文初记】新高考语文必背72篇
08.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必修上册
原文批注 理解性默写 素材挖掘与写作运用 课后练习
第一章 原文批注
作者
李清照(1084-1155),今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 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 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 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 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 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 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 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 清照集校注》。
声声慢理解性默写

4、李清照的《声声慢》中
“
,
,
” 句子
是由景入情,情景交融,作者的感情渐渐融入落花中,
只能看着菊花一朵朵、一瓣瓣的枯萎凋落,对花自怜,
不由又黯然神伤。
5、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的:
“
,
,
。”句子,作者用雨
点打在梧桐叶上的情形,写出自己不能自抑的凄苦。
6、李清照的《声声慢》中
“
,
”词句是说凄苦的哀
愁浸满了作者心灵。身世之痛,家国之痛,孤独之病
11李清照声声慢中有七组十四个叠字它犹如信手拈来看似平平淡淡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造成了一种如注如诉的音韵效果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深创巨痛后的愁苦之情
声声慢理解性默写
1、李清照《声声慢》中有七组十四个叠字,它犹如 信手拈来,看似平平淡淡,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 愁,声声是愁,造成了一种如注如诉的音韵效果,委 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深创巨痛后的愁苦之情。 这七组十四个叠字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 惨惨戚戚。” 2、李清照的《声声慢》词中说天气变化无常,忽暖 忽寒,人最难调养身体的句子是:“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3、李清照的《声声慢》中写凄凉晚年的凄苦心境的 句子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可见 词人满心都是愁,自觉酒力压不住心愁,酒味淡了, 真可谓酒入愁肠愁更愁。
等等,作者的愁太多太多了,又如何包括得尽,概括
得了。
4、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的“满地黄花堆积, 慌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的句子是由景入情, 情景交融作者的感情渐渐融入落花中,,只能看 着菊花一朵朵、一瓣瓣的枯萎凋落,对花自怜, 不由又黯然神伤。 5、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的:“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句子,作者用雨点打在梧 桐叶上的情形,写出自己不能自抑的凄苦。 6、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的“这次第,怎一个 愁字了得”词句是说凄苦的哀愁浸满了作者心灵。 身世之痛,家国之痛,孤独之病等等,作者的愁 太多太多了,又如何包括得尽,概括得了。Biblioteka 谢谢观赏!2020/11/5
《声声慢》教案11

《声声慢》教案温网博客周建媚教学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并通过作品初步了解其风格。
2、感受作品的意境,品味语言中蕴含着的丰富情感,深刻领悟李清照的悲怀愁绪。
教学重点:鉴赏词的意境美,体味词中蕴涵着的别样愁情。
教学过程:一、歌曲《二泉映月》《二泉映月》是我国著名的音乐,是盲人阿炳通过如怨如慕的二胡声来演绎人世间的悲凉,讲述着他辛酸悲苦而又有充满坎坷的一生,倾诉着在那个时代所承受的苦难压迫与心灵上一种无法解脱的哀痛。
这是用音乐传达给我们悲愁的经典。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被誉为天下第一悲情词的《声声慢》,感受李清照是如何借助文字来传达她的人生、她的血泪。
二、朗诵入境。
1、先齐声轻诵全词。
读了之后,能否用一句词来概括你的初读感受?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读这句词,应把感情重心放在哪个字上?“愁”———再读。
)这次第,次第是什么意思?情形?那是怎样的情形,浸满了愁绪?我们来听朗读,听的时候,将心浸到词中去,试着在脑海里浮现词中所描述的,一幅幅画面,一幅幅情形。
2、听录音朗读。
3、脑海里略过什么画面?自由朗读,发挥想象,揣摩词人心境。
在作者描述的众多情形中,选择最能引起共鸣的一处,用自己的话,来描述画面。
PPt:描述:选择最有共鸣的一处情形,描述画面。
(她在看什么?想什么?做什么?)分享:这处情形里哪个地方最打动你?三:感受意境,品读语言。
(学生描述词句情景;教师抓住“酒”、“雁”“花”“雨”等意象一起探讨其中的愁情。
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读,教师进行指导朗读,包括语调等等;全班再轻声诵读。
同一处地方,不同,同学们相互补充,没有继续。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追问1:把它改为“寻觅,冷清,凄惨”,对比。
形式上用了七组叠词,直接抒情,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重创巨痛后的愁苦的心情。
内容上从人的动作、神态——到环境的悲凉——到内心世界的巨大伤痛。
追问2:同学们觉得首句在读音上有什么特点?听起来像什么?(女子的呜咽声)轻轻细细、悲悲切切、低声呜咽、泣不成声,声音给予悲戚的形象。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翻译与全词欣赏

写天气冷暖不定,让人难以调养。这是从外部的天气以及身体的感觉 来暗示词人内心的愁苦。 三杯”两句紧接上文,写词人以酒驱寒,但 这酒是 三杯两盏心中烦忧了。这里酒味为何那么淡?是酒淡吗? 不是。酒性依旧是烈的,只因词人心中忧愁太深,酒入愁肠愁更愁, 满心都是愁,以致酒力难压愁情,因而会觉得酒淡无味。雁过也”
三句,写天上飞过的大雁惹起了词人深切的思乡之情。 词人颠沛流离 之苦,借雁得抒。就在词人举杯独伤之际,忽抬头看见天上有一行南 来秋雁,细目一望,这不正是往昔在北方替自己和夫君传书寄情的翩 翩飞鸿吗?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旧日传情信使仍在, 词人与夫君却早已阴阳相隔,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一句 写得有形有声,渲染出了一种哀怨、凄苦的氛围,让人心痛,心酸, 心碎!
下片承接上片,由秋日高空的远景描写转入对自家庭院的近景描绘, 将词人的愁苦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上片以雁过长天的仰视镜头收 尾,下片则以黄花满地的俯视镜头开篇,过渡巧妙、自然。 憔悴” 二字一语双关,兼写人和花,这是词人从花的凋残自然而然地联想到 人的衰老。词人本是爱花之人,看着满地菊花,自然而然地回想起从 前丈夫为她撷取暗香的那些甜蜜往事。只可惜故物虽依然,人面已全 非,她怎能不心生酸楚,黯然泪下?此刻,就算她惜花将谢,也怎能 有那摘花、赏花的雅兴?人不摘花,花当自萎,院中的那些菊花,就
李清照《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 戚”翻译与全词欣赏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高考必背古诗词曲40首:30《声声慢(寻寻觅觅)》理解性默写

高考必背古诗词曲40首30.《声声慢》理解性默写1.《声声慢》词中说天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寒,人最难调养身体的诗句:咋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2.相识”。
3.《声声慢》中,“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两句写词人是位感情丰富的女子,这样守着窗儿,不免触景生情,睹物思人,如此孤独难耐惨淡愁苦可怎么捱到天黑呀!4.《声声慢》表现作者的愁苦太多太多,又如何包括得尽,概括得了的诗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5.李清照的《声声慢》中,“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写天气的忽暖忽冷,变化多端,亦暗示时局的纷乱,让人难以适应,更让诗人有说不出的苦闷和忧愁,进而抒发自己内心难以平静的心情。
6.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突出的直抒胸臆的句子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
7.“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七组十四个叠字,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造成了一种如泣如诉的音韵效果,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深创巨痛后的愁苦之情。
8.写晚年的凄苦心境的句子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可见词人满心都是愁,自觉酒力压不住心愁,酒味淡了,真可谓酒入愁肠愁更愁。
9.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词句是说凄苦的哀愁浸满了作者心灵。
身世之痛,家国之痛,孤独之病等等,作者的愁太多太多了,又如何包括得尽,概括得了。
10.温庭筠《更漏子》中写到“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李清照在《声声慢》中化用了“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语言更精炼,情感更深切,内蕴也更深厚了。
11.李清照《声声慢》中“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两句,写倍尝凄清寂寞,又经历了一系列磨难与打击,百感汇聚于胸,偏又逢上冷暖不定的深秋天气,令人不知如何是好。
表明心灵的创伤难以平复。
12.李清照在《声声慢》中写到“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说明酒气抵挡不住晚风带来的寒意,更遣不散积聚在词人心头的寒意。
13.李清照早年曾寄给赵明诚一首词《一剪梅》,其中有“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之句。
声声慢 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答案版(语文新高考)

声声慢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答案版(语文
新高考)
11.《声声慢》——XXX
XXX的《声声慢》是一首十分著名的古词,其中十四个
叠字层层铺叙,分三个层次,由外而内,由浅入深,把词人内心深处的悲哀、孤独、寂寞、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深院静,春草香,_________;执手寻,问谁在,_________;牵衣顿足,拦道哭,_________。
”
其中,运用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词人内心世界的句子有:“独自寻芳,江雨云端,
_________________,短歌梦里惊魂,_________________。
”
而直抒胸臆的句子是:“无情不似多情苦,_________,
_________!”
声声慢》一词中从动作、环境到心理感受多层次地表现出寡居老人闷坐无聊、茫然若失而四顾寻觅的恍惚悲凉心态的句子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_________,_________。
”而
运用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词人兀自独坐,百无聊赖,无所依傍的内心世界的句子有:“闲来垂钓,忙时
钓横江,_________,_________。
”
最后,词人化繁为简,化多为少,把所有的凄苦,所有的孤独,所有的无奈,所有纷繁的说不尽的思绪,用“_________,_________!”代之。
XXX,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人。
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金陵派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与XXX并称“南北二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读提示
联系词人的生活遭遇来品读
抓住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来品读
抓住词中选择的意象来品读
一.整体感知
思考:你从这首词里 读出了什么? ——这次第怎一个 愁 字了得? (愁,词眼)
二.分析鉴赏
1.在这首词里,有一句话被历代词家异口 同声赞为千古绝调,请找出来,并加以 分析。
明确: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 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 明。 (温庭筠《更漏子》)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 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徐再思《夜雨》 结论:梧桐象征凄凉、凄苦。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次第:光景、情景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
通过对女词人在作 品中所选取的典型意象 的剖析来体会作品中别 样的愁情
声 声 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 戚。乍暖还寒时侯,最难将息。三杯两 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 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 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 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 解忧,惟有杜康。 (曹操) 2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 愁。 (李白) 3: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 曾相识雁归来。” 杜甫《天末怀李白》:“凉风起天末,君 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 (1084-约1151), 号易安居士, 南宋女词人。 后期词的特点: 后期词一改前期清新明快的词 风而充满了哀婉凄凉,多写其悼 亡之悲、故国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作用: 一:音乐美 二:营造了一种悲凄 的氛围。
南宋文学批评家张端义在《贵耳集》 中评价李清照的《声声慢》时说:“易 安秋词《声声慢》此乃公孙大娘舞剑 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 十四叠字者。后叠又云‘梧桐更兼细 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又使叠字, 俱无斧凿痕。” 结合这段评价,讨论《声声慢》中叠 字所包孕的情感内涵,并联系你所学 过的古代诗文,说说叠字的修辞作用。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 在心头。 (李煜)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
愁
主 题
亡夫之痛 家国之恨 颠沛流离之苦
通过描写词人南渡后的 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抒 发了词人亡夫后的孤独、 凄苦的愁情。
探究性作业
根据所学知识,搜集相关作品, 比较分析柳永、李煜、李清照三位 诗人表现其“愁情”的作品中“愁” 的不同含义。
歌曲欣赏
《声声慢》
李 清 照 词 欣 赏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橱,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词欣赏 一 剪 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声 声 慢
李 清 照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藉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 (1084-约1151), 号易安居士, 南宋女词人。 前期词的特点: 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闺 怨离愁,属于词的传统题材。格 调真挚细腻、委婉动人。
武陵春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
在这种冷暖无常、阴晴不定的日子里, 身体是最难调养的。
这句话的深层意思:
其实词人最难“将息”的:不是自己 的身体,而是自己内心的悲凉和寂寞。
方法点拨
以作者所选取的意象为突破点
调动积累,揣摩意象的含义
从而挖掘诗句内涵,把握作者情感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酒 愁
联系所学诗文,说说叠字有何修辞作用?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柳永《雨霖铃》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 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 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朱自清《荷塘月色》
1、音乐美。 2、增强感情。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将息:保养休息
欧阳修: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结论:过雁象征离愁。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有 有 甚 谁 可 共 摘 摘 ? ?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 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
守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怎生:怎样
孤独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 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