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转化关系

合集下载

酸碱盐的反应规律

酸碱盐的反应规律

酸碱盐的反应规律具体内容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可归纳成下图来表示。

①金属+ 氧气?金属氧化物除Ag、Pt、Au外的金属,一般都可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金属越活泼与氧化合就越容易,由酸转化成盐有四个途径:某些金属+ 某些酸?盐+ 氢气酸+ 碱性氧化物?盐+ 水酸+ 碱?盐+ 水酸+ 某些盐?另一种酸+ 另一种盐⑧酸?酸性氧化物+ 水在一定条件下含氧酸分解可生成酸性氧化物(酸酐)和水。

⑨金属+ 非金属?无氧酸盐此处的非金属H2、O2除外。

当金属越活泼,非金属也越活泼时,反应就越容易进行。

⑩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含氧酸盐(非初三知识)强酸(H2SO4、HNO3)的酸酐与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在常温下即可反应,其余的需在加热或高温条件下才能发生反应。

碱性氧化物+ 酸?盐+ 水强酸(H2SO4、HNO3、HCl)可与所有碱性氧化物反应,弱酸(H2CO3、H2S等)只能和活碱、4参加反应的两种盐必须都能溶于水,若生成物中有一种是难溶性的盐时,则反应可以进行。

金属+ 盐?另一种金属+ 另一种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排在前面的金属(K、Ca、Na除外)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金属+ 酸?盐+ 氢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从酸溶液中把氢置换出来。

这里的酸主要是指盐酸和稀硫酸。

浓硫酸和硝酸因有强氧化性,跟金属反应时不会生成氢气,而是生成盐、水和其它气体。

除杂1、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2、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3除去Cu中的Fe,可将混合固体加入CuSO4溶液中,(Fe+CuSO4=Cu+FeSO4),然后过滤后取滤渣。

4除去Na2SO4溶液中的NaOH,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稀H2SO4溶液(2NaOH+H2SO4=Na2SO4+2H2O)5除去KCl溶液中的K2SO4,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K2SO4+BaCl2=2KCl+BaSO4),然后过滤后取滤液。

中考化学专题一 酸、碱、盐、单质、氧化物的相互反应

中考化学专题一 酸、碱、盐、单质、氧化物的相互反应

专题一酸、碱、盐、单质、氧化物的相互反应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关系,内容比较多,范围比较广,涉及的中考知识考点也比较多,一般以选择、推断等结合酸碱盐的性质进行考查。

利用物质的典型特性和化学性质进行鉴别和推断训练,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素质是解答此类问题的最好途径。

专题归纳一、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个图可以表明:各类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各类物质间的相互转变关系;制取某类物质的可能方法。

根据图示,各类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酸与各物质的相互关系。

(1)金属+酸→盐+氢气金属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这类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参加反应的金属是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H以前的金属。

参加反应的酸是盐酸或稀硫酸。

(2)酸+碱性氧化物→盐+水(3)酸+碱→盐+水(4)酸+盐→新盐+新酸2.碱与各物质的相互关系。

⎭⎪⎬⎪⎫(1)碱+酸→盐+水(2)碱+盐→新盐+新碱(3)碱+酸性氧化物→盐+水(碱要可溶)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3.盐与各物质的相互关系。

(1)金属+盐→新盐+新金属条件:反应物中金属单质必须排在盐中金属前面 ⎭⎪⎬⎪⎫(2)碱+盐→新盐+新碱(3)酸+盐→新盐+新酸(4)盐+盐→另两种盐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注意:金属+盐、碱+盐、盐+盐反应除满足复分解反应条件外,反应物的盐和碱还必须可溶。

二、考点分析及解题思路1. 中考常考查内容。

(1)根据相互关系写化学方程式。

(2)根据相互关系推断名称及化学式。

(3)根据相互关系鉴别、分离、提纯物质。

2.解题思路:明类型→知规律→想条件→写反应→得结论。

典例突破题型1 根据相互关系写化学方程式[例1](1)“比较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某种物质可通过反应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请以下表中序号Ⅰ为示例,填写序号Ⅱ、Ⅲ中的空格.序号/项目举例 物质类别间的相互反应 物质类别间的转化 Ⅰ CaCl 2+Na 2CO 3=CaCO 3↓+2NaCl盐1﹣盐2 盐新盐 Ⅱ写出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酸﹣盐 酸→Ⅲ 写出氢氧化钠变成另一种碱的化学方程式 碱﹣ 碱新碱(2)“组成相同的物质会具有一些相同的性质”已知:Cl2+H2O=HCl+HClO,HCl和HClO 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H+,请写出Cl2和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析:(1)氯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H2SO4═BaSO4↓+2HCl.酸与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Na2SO4+Cu(OH)2↓;碱与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2)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答案:(1) BaCl2+H2SO4═BaSO4↓+2HCl;新酸;2NaOH+CuSO4=Na2SO4+Cu(OH)2↓;盐.(2) Cl2+2NaOH=NaCl+NaClO+H2O.[变式训练]1.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为黑色固体单质,B为红色粉末,C和E常温下为气体且均属氧化物,F的浓溶液能挥发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G→H发生的是化合反应。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转化关系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转化关系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转化关系一、金属1、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例如:2Mg + O2===2MgO 2Cu + O2===2CuO2、金属+酸→盐+H2 :酸一般指盐酸、稀硫酸,金属指金属活动顺序中H以前的金属例:Fe + H2SO4 == Fe SO4 + H2 Zn + 2HCl ===ZnCl2 + H23、金属+盐→另一种金属+另一种盐盐必须是可溶于水的,金属要求①不能是K、Ca、Na ②反应的金属比生成金属活泼例如:Fe + Cu SO4 ==== Cu + Fe SO4Cu + 2AgNO3 ==== 2Ag + Cu二、非金属1、非金属单质+O2→非金属氧化物例如:2H2 + O2 ===2H2O2、非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单质指:碳和氢气,金属氧化物一般指CuO 、Fe2O3例如C + 2CuO===2Cu + CO2三、金属氧化物1、金属氧化物+水→碱金属氧化物指Na2O、K2O、CaO、BaO例如:CaO + H2O===Ca( OH)2 Na2O+ H2O==2NaOH2、金属氧化物+酸→盐+水例如:Fe2O3 + 6HCl===2FeCl3 + 3 H2O3、金属氧化物(Fe2O3、CuO)和CO、H2、C的反应例如:3CO + Fe2O3===2Fe + 3CO2四、非金属氧化物:1、非金属氧化物+水→酸非金属氧化物指CO2、SO2、SO3例:CO2+ H2O == H2 CO3SO2 + H2O=== H2 SO32、非金属氧化物+可溶性碱→盐+水非金属氧化物指CO2、SO2、SO3例如:CO2 + Ca( OH)2 ===CaCO3 + H2O SO2 +2NaOH=== Na2SO3 + H2O五、酸1、酸+金属→盐+H2酸一般指盐酸、稀硫酸,金属指金属活动性顺序中H以前的金属例如:Mg + H2SO4 == MgSO4 + H22Al + 6HCl===2AlCl3 + 3 H22、酸+金属氧化物→盐+水例如:CuO + H2SO4 == CuSO4 + H2O 3、酸+碱→盐+水例如:NaOH + HCl ===NaCl + H2O4、酸+盐→另一种酸+另一种盐生成物中要有沉淀或气体和水例如:CaCO3 + 2HCl===CaCl2 +H2O + CO2HCl+AgNO3====AgCl + HNO3 H2SO4 + BaCl2 ===BaSO4 + 2HCl六、碱可溶性碱有NaOH、KOH、Ca(OH)2 、Ba(OH)2、不溶性碱Cu(OH)2蓝色固体Fe(OH)3红褐色固体1、可溶性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非金属氧化物指CO2、SO2、SO3例如:CO2 + 2NaOH====Na2CO3 + H2O2、碱+酸→盐+水例如:Cu(OH)2 + H2SO4 == CuSO4 + 2H2O3、可溶性碱+可溶性盐→另一种碱+另一种盐要求:反应的碱和盐都须溶于水,生成物中至少一种是沉淀例如:Ca(OH)2 + Na2CO3 == CaCO3 + 2 Na OH七、盐1、盐+金属→另一种盐+另一种金属盐须是可溶于水,金属要求①不能是K、Ca、Na ②反应的金属比生成金属活泼2Al + 3CuSO4 ==3Cu + Al2 (SO4)32、盐+酸→另一种盐+另一种酸生成物中要有沉淀或气体和水例如:Na2CO3 + 2HCl===2NaCl + CO2 + H2O3、可溶性碱+可溶性盐→另一种碱+另一种盐要求:反应的碱和盐都须溶于水,生成物中至少一种是沉淀例如:CuSO4 +2 Na OH==== Na2 SO4 + Cu(OH)24、盐+盐→新盐1+新盐2、要求:反应的盐都必须溶于水,生成物中至少一种是沉淀例如:Na2CO3 + CaCl2 ==== CaCO3 + 2NaCl练习:用六种不同的方法制取MgCl2Mg + HCl===MgO + HCl===Mg(OH)2 + HCl===Mg CO3+ HCl===MgSO4 + BaCl2===Mg + CuCl2===。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相互反应的规律性和特例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相互反应的规律性和特例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相互反应的规律性和特例1. 金属+金属→不反应,但可形成合金。

2. 非金属+非.金属→共价化合物如:P+Cl2、C+S、Xe+F2等反应。

特例:金刚石与石墨、红磷和白磷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生成物仍为单质,不是化合物。

3. 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如:Fe + Cl2、Cu + Cl2、Na + S、Cu + S、Fe + S 等反应。

特例:2Na + H2=2NaH、3Mg + N2=== Mg3N2,NaH属氢化物,Mg3N2属氮化物,均不属盐类。

4. 金属+氧气→碱性氧化物如:Na、Mg、Cu 和 O2反应生成 Na2O、MgO、CuO。

特例:Na、Al、Fe在O2中燃烧,其产物 Na2O2属过氧化物,Al2O3属两性氧化物,Fe3O4是特殊的氧化物,确切讲是一种盐。

5. 非金属+氧气→酸性氧化物如:C、S、P 和 O2反应生成 CO2、SO2、P2O5。

特例:N2、C与O2反应生成的NO 、CO均不属于酸性氧化物,为中性氧化物。

6. 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含氧酸盐如:CaO + CO2;CaO+SiO2(高温下);Na2O+P2O5等反应。

7. 碱性氧化物+水→碱如:Na2O、K2O、CaO、BaO、MgO(需热水)均可和水直接化合成碱。

特例:CuO、Fe2O3等不可直接和水反应。

8. 酸性氧化物+水→含氧酸如:SO2、SO3、P2O5等和水反应。

特例:SiO2不溶于水,NO2溶于水生成 HNO3和 NO等反应。

特例:3FeO+ 10HNO3(稀)=3Fe(NO3)3+NO +5H2OFe2O3+ 6HI= 2FeI2+I2 + 3H2O10.酸性氧化物+碱→盐+水如:CO2、SO2和NaOH反应生成Na2CO3和水及Na2SO3和水。

特例:CO2+ NaOH = NaHCO3、SO2.+ NaOH = NaHSO311.酸+碱→盐十水如:HCl + NaOH、H2SO4+Ba (OH)2、HNO3+ Ca(OH)2等。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转化关系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转化关系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转化关系
一.基本素材 (一)一变二
1.
2.
3.
4.
5.
1.
2.
3.
4.
1.置换类
2.还原类
3.氧化类
4.氧化物、酸碱盐类
二.特定素材 (一)直线型互变
1.直线型“两点”互变(含同元素)
(1) (2
) (3)
(4)
(5) (6)
(7)
(8)
2.直线型“三点”互变
(1 (2
(3
(4
三.试题常用框图素材 (一)同元素变化 1.循环类三角形变化
2.指向类三角形变化
3.指向返回类三角型变化
4.循环返回类三角型变化
(二)异元素变化 指向型三角形变化
(三)四边形类变化 1.殊途同归
2. 循环
(四)杂类 1.一变三
2.“二”变“三”
3.二变三
四.六个“核心”变化
O 2、H 2 、H 2O 、CO 2、CO 和Na 2CO 3等六种物质,在中考推断题中是不可缺少的命题“元素”,相关变化列举如下。

(一).二氧化碳的变化
(二).水的变化
(三).氧气的变化
(四).一氧化碳的变化
(五).氢气的变化
(六).碳酸钠的变化。

酸碱盐物质转化关系图

酸碱盐物质转化关系图

酸碱盐物质转化关系图
Ⅰ酸+ 碱== 盐+ 水
①酸为强酸时,碱为任意碱
HCl + KOH
HCl + Cu(OH)2
HCl + NH3·H2O
②碱为强碱时,酸为任意酸
NaOH + H2SO4
NaOH + H2SiO3
③弱酸与弱碱一般难发生反应,但NH3·H2O(可溶性弱碱)能够和可溶性弱酸反应
NH3·H2O + CH3COOH
Ⅱ酸+ 盐== 新盐+ 新酸
此类情况比较复杂,初中阶段只要求掌握3种类型
①CaCO3 + HCl ( 强酸制弱酸)
②AgNO3 + HCl
③BaCl2 + H2SO4
Ⅲ碱+ 盐== 新盐+ 新碱
反应条件:反应物均能溶于水,产物应有沉淀或气体生成
①NaOH + CuSO4
②NaOH + NH4Cl
Ⅳ盐+ 盐== 新盐+ 新盐
反应条件:反应物均能溶于水,产物至少有一种沉淀
①AgNO3 + NaCl
②BaCl2 + CuSO4
酸、碱、盐、氧化物、单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例:用七种方法制取MgCl2
Ⅰ.Mg + Cl2 ==== MgCl2①
Ⅱ.MgO + HCl ==== MgCl2 + H2O ②
Ⅲ.Mg(OH)2 +2HCl ==== MgCl2 +2H2O ④
Ⅳ.MgCO3+2HCl === MgCl2 +H2O+CO2↑⑥
Ⅴ.MgSO4 + BaCl2 === MgCl2 + BaSO4↓⑦
Ⅵ.Mg + CuCl2 ==== MgCl2 + Cu ⑧
Ⅶ.Mg + 2HCl ==== MgCl2 + H2↑⑨。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关系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关系

4.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 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5.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 3HCl + Fe(OH)3 ==== FeCl3 + 3H2O
6. 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7. 硫酸和烧碱反应:
变红色”,前者说法正确,后者说法错误。
(二)、酸与某些活泼金属反应,生成H2和盐。
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 注意 】
(1)浓硫酸和硝酸与活泼金属反应,不生成H2,而生 成H2O。
(2) 活泼金属指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氢前面的金属。 (3) Fe参加置换反应,生成物中铁显+2价(亚铁离
3
CaCl2
Na2SO4
BaCl2
NaCl
CaO
Ca(OH)2
Ca(OH)2+CO2= CaCO3↓+H2O
CaCl2→CaCO
3
与Na2CO3、 K2CO3反应
CaCl2
CaCO3
CaCO3+2HCl= CaCl2+H2O+CO2↑
Ca(OH)2+2HCl= CaCl2+H2O
NaOH
CO2
Ca(OH)2
Na2CO3
NaNO Ba(OH)2 Cu(OH)2
一、氧化物
有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
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氧化物按组成分为
非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CO、CO2、SO2、NO、
NO2、P2O5、H2O等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相互反应2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相互反应2

九.酸+碱→盐+水(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实质: H+与OH-结合生成水分子→H2O 实际应用有六点
1.熟石灰改良酸碱性土壤 业废水及实验室的废液 治疗胃酸过多的疾病 处涂抹牙膏或肥皂水 发,酸性的护发素护发 不能过于偏酸、偏碱 2.处理工 3.弱碱性药物 4.蚊虫叮咬 5.碱性的洗发素洗 6.饮食注意酸碱平衡,
七.酸+金属氧化物→盐+水(复分解反应)
1.氧化亚铁和稀盐酸: 2.氧化铁和稀硫酸: 3.氧化铜和稀盐酸: 4.氧化铜和稀硫酸:
八.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是化合物之间的反应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但没有相互交换成分,不是复分解反应。
1.苛性钠空气中变质: 2.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 3.苛性钠与三氧化硫: 4.消石灰空气中变质: 1.稀盐酸和烧碱溶液: 2.稀盐酸和氢氧化铜: 3.稀盐酸和氢氧化钙: 4.稀盐酸和氢氧化铁: 5.稀硫酸和烧碱反应: 6.稀硫酸和氢氧化铜:
2硝酸钡和硫酸亚铁溶液: 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凝乳状白色沉淀, 这是银离子和氯离子的相互鉴定方法
Ba(NO3)2+FeSO4=BaSO4↓+Fe(NO3)2
溶液中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不共存; 反应生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硫酸钡
(三) 氯化钙、氯化钡、硝酸钙、硝酸银与碳酸钠(碳酸钾)反应: 1.氯化钙和碳酸钠溶液: CaCl2+Na2CO3==2NaCl+CaCO3↓ 2.氯化钡和碳酸钠溶液: BaCl2+Na2CO3==2NaCl+BaCO3↓ 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3.硝酸钙和碳酸钠溶液: Ca(NO3)2+Na2CO3=CaCO3↓+2NaNO3 4.硝酸银和碳酸钾溶液: AgNO3+K2CO3==Ag2CO3↓+2KNO3 十三其它反应: 1.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2NaHCO3=△=Na2CO3+H2O+CO2↑ 2.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NH4HCO3=△=NH3↑+H2O+CO2↑ 3.淀粉水解成葡萄糖 (C6H1005)n+nH2O+n+H2O+n(C6H1206) 4.光合作用原理 6CO2+6H2O=光照、叶绿素=C6H1206+O2↑ 5.汽车尾气处理: CO+NO=一定条件=N2+CO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转化关系
【知识回顾】
1.单质 氧化物 酸 碱 盐的转化关系图
学习完《酸、碱、盐》一章后,同学们常常会有一种内容太多、没有头绪的感觉。

其实,只要稍加整理,就会发现物质之间的关系是有规律可循的。

一、 首先将物质进行简单分类(只分到如下的七类物质即可)
二、将上述七类物质之间的转化和相互反应的关系列表如下:
竖的关系:
1. 金属+氧气→碱性氧化物; MgO O Mg 222点燃
==+
2.碱性氧化物+水→碱;(一般仅:K,Na,Ba,Ca 的氧化物可以。


*只有四种可溶性碱KOH,NaOH,Ca(OH)2,Ba(OH)2对应的碱性氧化物K 2O,Na 2O,CaO,BaO 可直接与水化合生成相应碱,其余不能 如:Na 2O+H 2O==2NaOH CaO+H 2O==Ca(OH)2
故:上述四种氧化物溶于水时得到的都是相应碱的溶液,除Ca(OH)2是微溶碱外,其余都易溶。

22Ca(OH)O H CaO ==+
2. 碱−→−∆
碱性氧化物+水;(除K,Na,Ba,Ca 的氢氧化物外一般都可以。


()O H CuO OH Cu 22+==∆
a 、不溶性碱....
受热才能发生分解反应 b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特别注意金属元素的化合价)
如:2Fe(OH)3Fe 2O 3+ H 2O Cu(OH)22CuO+H 2O 3. 碱――→盐(有三种方法);(即: 酸性氧化物+碱→盐+水; 碱+酸→盐+水; 碱+盐→新碱+新盐.)
4. 非金属+氧气→酸性氧化物; 522254O P O P 点燃
==+
5. 酸性氧化物+水→酸;(一般都可以,但SiO 2不行。

) 3222CO H O H CO ==+
* a 除SiO 2外,其余酸性氧化物一般都能直接与水化合生成相应酸
b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不变(特别注意除氢、氧外的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
如:CO 2+ H 2O== H 2CO 3 SO 3+ H 2O== H 2SO 4
故:酸性氧化物溶于水时得到的都是相应酸的溶液。

6. 酸−→−∆酸性氧化物+水;(一般都可以,但硫酸不行。

) O H CO CO H 2232+↑== * a 、仅有含氧酸才能分解
b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不变(特别注意除氢、氧外的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
c 、酸性氧化物又叫酸酐(原因是:酸性氧化物可看作是含氧酸脱水的产物)
如:H 2SO 3 H 2O+ SO 2↑ H 2CO 3 H 2O+ CO 2↑ 例1。

根据下表列出的氯的含氧酸跟它对应的氧化物(叫酸酐)的化合价关系.判断HN03的酸酐是( )
B N 2O 5
例2. 写出下列几种含氧酸的酸酐:
H 2SO 4______ HNO 3_____ H 3PO 4_____ H 2SO 3____
7. 酸――→盐(有三种方法);
横的关系:
1. 金属+非金属→盐(无氧酸盐); NaCl Cl Na 222点燃
==+
2. 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盐(含氧酸盐); 32CaCO CO CaO ==+
3. 碱+酸→盐+水(中和反应); ()O H CuCl HCl OH Cu 22222+==+
4. 盐+盐→新盐+新盐(△) (
)白色↓+==+AgCl NaNO NaCl AgNO 33
斜的关系:
1. 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O H FeCl HCl O Fe 2332326+==+
2. 酸性氧化物+碱→盐+水; O H SO Na NaOH SO 23222+==+
3. 碱+盐→新碱+新盐;(△) ()(
)白色↓+==+33222CaCO NaOH CO Na OH Ca * a 、参加反应的碱和盐必须都是可溶的
b 、必须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c 、可溶性碱跟铵盐一定能反应(原因是该反应一定有水和氨气生成)
如:2NaOH+CuSO 4==Na 2SO 4+Cu(OH)2↓ 3NaOH+FeCl 3==3NaCl+Fe(OH)3↓
Ca(OH)2+2NH 4Cl==CaCl 2+H 2O+NH 3↑
4. 酸+盐→新酸+新盐;(△) O H CO CaCl HCl CaCO 22232+↑+==+
*a 、只要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即可
b 、碳酸盐跟酸一定能反应(原因是该反应一定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如:HCl+AgNO 3==AgCl ↓+HNO 3 H 2SO 4+BaCl 2== BaSO 4↓+2 HCl
2 HCl+CaCO 3==CaCl 2+H 2O+CO 2↑
5. 金属+酸→盐+氢气;(★) ↑+==+2442H ZnSO SO H Zn
* a 、这里的酸通常是指盐酸和稀硫酸(硝酸、浓硫酸跟金属反应一般不产生氢气)
b 、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c 、铁跟盐酸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亚铁盐...
如:Mg+2HCl==MgCl 2 +H 2↑ Fe+H 2SO 4== Fe SO 4+ H 2↑
6. 金属+盐→新金属+新盐。

(★) Cu Cu 44+==+FeSO SO Fe
*a 、盐必须是可溶的 b 、参加反应的金属必须排在盐中金属的前面
c 、等活泼金属放入盐溶液时,发生的反应有两个,但不能置换..
出盐中的金属。

如:把钠放入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
2Na+2H 2O==2NaOH+H 2 ↑ 2NaOH+CuSO 4==Cu(OH)2↓+Na 2SO 4
d 、铁跟盐反应生成的是亚铁盐...。

如Fe+CuSO 4==
FeSO 4 +Cu Cu+Hg(NO 3)2==Cu(NO 3 ) 2+ Hg
△ 生成物要有沉淀或气体或水。

反应物一般要能溶于水;但在4中,若酸是强酸,盐是碳酸盐,则盐能否溶于水,不做要求。

★ 按金属元素活动顺序,进行反应。

酸碱盐化学方程式(归纳总结)试题:
一.两个置换反应规律
1.酸+金属==盐+氢气
反应条件:①酸不能用强氧化性酸,如硝酸、浓硫酸,(常用稀硫酸、盐酸)
②金属必须位于氢以前(常用Mg 、Al 、Zn 、Fe )
Mg+ HCl== Mg+ H 2SO 4==
Al+ HCl== Al+ H 2SO 4==
Zn+ HCl== Zn+ H 2SO 4==
Fe+ HCl== Fe+ H 2SO 4===
2.盐+金属==新盐+新金属
反应条件: ①盐(反应物)必须溶于水
②金属单质(反应物)比盐中金属活泼,不用钾、钙、钠
Fe+CuSO4== Al+ CuSO4==
Zn+CuSO4== Cu+ AgNO3==
Cu+Hg(NO3)2==
二.三个分解反应规律
1.酸(含氧酸)==非金属氧化物+水
=== H2O+CO2↑
2.碱(难溶性)== 金属氧化物+水
Cu(OH)2Fe(OH)3
3.碳酸盐(难溶性)==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碳
CaCO3
三.四个化合反应规律
1.金属+氧气== 金属氧化物
Mg+O2Fe+ O2Cu+ O2
2.金属氧化物+水== 碱(可溶性)
CaO+H2O== Na2O+H2O==
3.非金属+氧气==非金属氧化物
S+O2P+O2C+O2(碳充分燃烧)
C+O2(碳不充分燃烧) H2+O2
4.非金属氧化物+水==酸
CO2+H2O== SO3+H2O== SO2+H2O==
四.五个复分解反应规律(亚硫酸)
1.酸+碱==盐+水
Cu(OH)2+ HCl== Al(OH)3+ HCl==
Cu(OH)2+H2SO4== Mg(OH)2+ HNO3==
2.酸+盐==新酸+新盐反应条件: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实际反应条件很复杂)
CaCO3+ HCl== Na2CO3+ HCl==
AgNO3+ HCl==
Na2CO3+H2SO4== H2SO4+BaCl2==
H2SO4+Ba(NO3)2==
3.盐+碱==新盐+新碱
反应条件:反应物都溶于水,生成物至少有一种不溶(前溶后沉)
CuSO4+ NaOH== FeCl3+ NaOH==
Na2CO3+Ca(OH)2== CuSO4+Ba(OH)2==
4.盐+盐==新盐+新盐反应条件:反应物都溶于水,生成物至少有一种不溶(前溶后沉)
NaCl+AgNO3== Na2SO4+BaCl2==
Na2SO4+Ba(NO3)2==
5.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Fe2O3+ HCl== Fe2O3+H2SO4==
CuO+ HCl== CuO+ H2SO4==
MgO+ HNO3==
五.其它反应
1.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不属于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NaOH+CO2== NaOH+SO2==
NaOH+SO3== Ca(OH)2+CO2==
2.三种还原剂(H2 、、C 、O2 )跟氧化物反应
H2+CuO (置换反应)CO+CuO
CO+Fe2O3C+CuO (置换反应)C+CO2(化合反应)
3.实验室制取三种气体(常用方法)
KMnO4KClO3
Zn+ HCl== Zn+ H2SO4==
CaCO3+HCl==
4.盐分解
Cu2(OH)2CO3CaCO3
KMnO4KClO3
5.三种有机物燃烧
CH4+ O2 C2H5OH+O2
CH3OH+O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