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合集下载

酸碱盐的反应规律

酸碱盐的反应规律

酸碱盐的反应规律具体内容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可归纳成下图来表示。

①金属+ 氧气?金属氧化物除Ag、Pt、Au外的金属,一般都可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金属越活泼与氧化合就越容易,由酸转化成盐有四个途径:某些金属+ 某些酸?盐+ 氢气酸+ 碱性氧化物?盐+ 水酸+ 碱?盐+ 水酸+ 某些盐?另一种酸+ 另一种盐⑧酸?酸性氧化物+ 水在一定条件下含氧酸分解可生成酸性氧化物(酸酐)和水。

⑨金属+ 非金属?无氧酸盐此处的非金属H2、O2除外。

当金属越活泼,非金属也越活泼时,反应就越容易进行。

⑩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含氧酸盐(非初三知识)强酸(H2SO4、HNO3)的酸酐与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在常温下即可反应,其余的需在加热或高温条件下才能发生反应。

碱性氧化物+ 酸?盐+ 水强酸(H2SO4、HNO3、HCl)可与所有碱性氧化物反应,弱酸(H2CO3、H2S等)只能和活碱、4参加反应的两种盐必须都能溶于水,若生成物中有一种是难溶性的盐时,则反应可以进行。

金属+ 盐?另一种金属+ 另一种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排在前面的金属(K、Ca、Na除外)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金属+ 酸?盐+ 氢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从酸溶液中把氢置换出来。

这里的酸主要是指盐酸和稀硫酸。

浓硫酸和硝酸因有强氧化性,跟金属反应时不会生成氢气,而是生成盐、水和其它气体。

除杂1、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2、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3除去Cu中的Fe,可将混合固体加入CuSO4溶液中,(Fe+CuSO4=Cu+FeSO4),然后过滤后取滤渣。

4除去Na2SO4溶液中的NaOH,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稀H2SO4溶液(2NaOH+H2SO4=Na2SO4+2H2O)5除去KCl溶液中的K2SO4,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K2SO4+BaCl2=2KCl+BaSO4),然后过滤后取滤液。

酸碱盐的反应规律

酸碱盐的反应规律

.酸碱盐的反应规律具体内容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可归纳成下图来表示。

①金属+ 氧气?金属氧化物除Ag、Pt、Au外的金属,一般都可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金属越活泼与氧化合就越容易,反应就越剧烈。

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碱性氧化物。

②碱性氧化物+ 水?可溶性碱可溶性碱对应的碱性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KO、NaO、BaO都能跟水反应。

22Ca(OH)微溶于水,它对应的CaO也能与水反应。

其余的碱性氧化物一般与水不反应或2不易反应。

③碱?盐由碱转化成盐的三个途径:碱+ 酸性氧化物?盐+ 水碱+ 酸?盐+ 水碱+ 某些盐?另一种碱+ 另一种盐④碱?碱性氧化物+ 水不溶性的碱在加热的条件下,一般可分解为对应的碱性氧化物和水。

碱中的金属越不活泼,则该碱越容易分解。

...⑤非金属+ 氧气?非金属氧化物除F、Cl、Br、I外的非金属,一般都可直接与O反应生成非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22222化物大多数是酸性氧化物。

⑥酸性氧化物+ 水?含氧酸除不溶性的SiO外,常见的酸性氧化物都可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含氧酸。

2⑦酸?盐由酸转化成盐有四个途径:某些金属+ 某些酸?盐+ 氢气酸+ 碱性氧化物?盐+ 水酸+ 碱?盐+ 水酸+ 某些盐?另一种酸+ 另一种盐⑧酸?酸性氧化物+ 水在一定条件下含氧酸分解可生成酸性氧化物(酸酐)和水。

⑨金属+ 非金属?无氧酸盐此处的非金属H、O除外。

当金属越活泼,非金属也越活泼时,反应就越容易进行。

22⑩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含氧酸盐(非初三知识)强酸(HSO、HNO)的酸酐与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在常温下即可反应,其余的需在加324热或高温条件下才能发生反应。

碱性氧化物+ 酸?盐+ 水强酸(HSO、HNO、HCl)可与所有碱性氧化物反应,弱酸(HCO、HS等)只能233224和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反应。

酸性氧化物+ 碱?盐+ 水酸性氧化物在一般条件下都可与强碱溶液反应,但SiO与NaOH固体(或KOH固体)2需在强热条件下才发反应。

常见反应式书写

常见反应式书写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酸碱盐之间的反应①化合反应金属+非金属(除O2)→无氧酸盐金属+氧气→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气→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含氧酸盐(条件:加热或高温下才可进行)酸性氧化物+水→含氧酸(范围:SiO2除外)碱性氧化物+水→碱(范围或条件:金属活动次序表中,Mg及Mg前的金属氧化物可直接跟水反应,其余不能)②分解反应碱-△→碱性氧化物+水(范围:在金属活动次序表中,Mg及Mg后的碱受热可分解) 含氧酸-△→酸性氧化物+水碳酸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③置换反应金属+酸→盐+氢气(范围或条件:排在金属活动次序表H前的金属,浓H2SO4,HNO3除外,生成盐可溶)金属+盐→新金属+新盐(范围或条件:参加反应的金属要比盐中的金属活泼,盐及新盐必须可溶,出K、Ca、Na等非常活泼的金属)④复分解反应酸+碱→盐+水(条件:至少有一种反应物可溶)酸+盐→新酸+新盐(条件:酸必须可溶,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碱+盐→新碱+新盐(条件:盐和碱都必须可溶,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盐+盐→两种新盐(条件:两种盐都需可溶,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碱性氧化物+酸→盐+水(条件:酸必须可溶)⑤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反应酸性氧化物+碱→盐+水(条件:碱必须可溶)(1)金属单质+ 酸-------- 盐+ 氢气(置换反应)26.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27.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28.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MgSO4 + H2↑29. 铝和稀硫酸2Al +3 H2SO4 = Al2(SO4)3 +3H2↑30.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ZnCl2 + H2↑31.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32.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33. 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2AlCl3 + 3H2↑(2)金属单质+ 盐(溶液)------- 另一种金属+ 另一种盐3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35.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36.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3)碱性氧化物+酸-------- 盐+ 水37.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38.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39.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40.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41. 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 MgSO4 + H2O42. 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 CaCl2 + H2O(4)酸性氧化物+碱-------- 盐+ 水4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4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45.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46.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H2O 47.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H2O(5)酸+ 碱-------- 盐+ 水4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49.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50.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H2O5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52.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3 = FeCl3 + 3H2O5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54.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55.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 2KOH = K2SO4 + 2H2O56.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57. 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58. 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 NaNO3 +H2O(6)酸+ 盐-------- 另一种酸+ 另一种盐5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1.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 6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63.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64.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2HCl (7)碱+ 盐-------- 另一种碱+ 另一种盐6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66.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67.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68. 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69.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8)盐+ 盐----- 两种新盐70.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1.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五.其它反应:7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 + H2O = H2CO373.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74.氧化钠溶于水:Na2O + H2O = 2NaOH75.三氧化硫溶于水:SO3 + H2O = H2SO476.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 加热CuSO4 + 5H2O 77.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 O。

酸碱盐的相互反应

酸碱盐的相互反应

酸碱盐的相互反应【知识梳理】一、常见的酸和碱1. 认识盐酸和硫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 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3. 用常见酸、碱的性质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

4. 知道常见酸、碱的腐蚀性。

5. 了解用pH试纸和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

二、生活中常见的盐1. 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2. 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

物质体系→酸物质体系→碱物质体系→盐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相互转化关系图1. 置换反应及其条件2. 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生成物)产物之一为气体、沉淀、水产物为水H+ + OH- = H2O产物为气体CO2、水2H+ + CO32-= H2O + CO2↑H+ + HCO3-= H2O + CO2↑产物为沉淀Ba2+ + SO42- = BaSO4↓Ag+ + Cl- = AgCl↓Ca2+ + CO32- = CaCO3↓Ba2+ + CO32- = BaCO3↓Al3+ + 3OH- = Al(OH)3↓Mg2+ + 2OH- = Mg(OH)2↓Cu2+ + 2OH- = Cu(OH)2↓Fe3+ + 3OH- = Fe(OH)3↓小明用如下微观示意图来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发生,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NaOH+HCl=NaCl+ H2O 。

从该图可以看出,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微观粒子有Na+、Cl -,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

部分酸、碱、盐在水中可解离出阴、阳离子,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就是酸、碱、盐解离出的一些阴、阳离子相互结合生成难解离的水、气体或沉淀。

依据部分碱、盐溶解性表和复分解反应实质判断下列两组物质(①硫酸钠和氢氧化钡、②硫酸钠和氯化亚铁)在水中混合后能否发生反应,若能,仿照上述的示例在下图的圆圈中填入适当的物质或离子符号,来体现反应的实质。

3. 物质的制备(1)生成酸的反应:①酸性氧化物+水→ 对应的酸②酸+盐→ 新酸+新盐③条件:1)生成物有沉淀2)碳酸盐+酸→ CO2↑+H2O(2)生成碱的反应:①碱性氧化物+水→ 碱(条件:碱溶)②碱+盐→新碱+新盐(条件:反应物皆可溶且生成物有沉淀)(3)生成盐的反应:①金属+酸→H2↑+盐条件:1)金属:H前金属2)酸:盐酸和稀H2SO43)盐:可溶②金属+盐→新金属+新盐条件:1)金属:可置后2)盐:可溶3)K、Na、Ca不可行③酸+碱性氧化物→盐+水④碱+酸性氧化物→盐+水⑤酸+碱→盐+水⑥酸+盐→新酸+新盐⑦碱+盐→新碱+新盐⑧盐+盐→新盐+新盐4. 连续反应关系(1)Ca系列:Ca→CaO→Ca(OH)2→CaCO3→CaO(2)C系列:C→CO2→H2CO3→Na2CO3→CO2(3)Cu系列:Cu→CuO→CuCl2→Cu(OH)2→CuSO4→Cu(4)Fe系列:Fe←Fe2O3→FeCl3→Fe(OH)3→Fe2(SO4)3→FeCl2→Fe→FeSO4【典例精析】例1 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能发生的写出反应方程式,不发生的说明理由。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相互反应及方程式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相互反应及方程式
实验室要制备氢氧化铜,而 实验室中可以提供的原料为铜 粉、水、稀硫酸、氢氧化钠溶 液,利用这些原料能否制备出 氢氧化铜?
制备Cu(OH)2
2H2O 通电 2H2↑ + O2↑
2Cu +O2 Δ 2CuO
CuO + H2SO4 = CuSO4 + H2O
CuSO4 + 2NaOH = Cu(OH)2↓+Na2SO4
氢氧化铝和稀盐酸反应 Al(OH)3+3HCl=AlCl3+3H2O 氢氧化铝和稀硫酸反应 2Al(OH)3+3H2SO4=Al2(SO4)3+6H2O
3、碱与盐
氢氧化钠和氯化铁反应 3NaOH + FeCl3= 3NaCl + Fe(OH)3↓ 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 2NaOH + CuSO4= Na2SO4 + Cu(OH)2↓ 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 Ca(OH)2 + Na2CO3=2NaOH + CaCO3↓ 氢氧化钙和硫酸铜反应 CuSO4+Ca(OH)2=Cu(OH)2 ↓ +CaSO4 氢氧化钙和氯化铁反应 2FeCl3+3Ca(OH)2=2Fe(OH)3↓+3CaCl2
锌与稀盐酸反应 Zn+2HCl=ZnCl2+H2↑
锌与稀硫酸反应 Zn+H2SO4(稀)=ZnSO4+H2↑
铁与稀盐酸反应
Fe+2HCl=FeCl2+H2↑
铁与稀硫酸反应
Fe+H2SO4(稀)=FeSO4+H2↑
2、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 Fe2O3+6HCl=2FeCl3+3H2O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 Fe2O3+3H2SO4=Fe2(SO4)3+3H2O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 CuO+ HCl=CuCl2+H2O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 CuO+H2SO4=CuSO4+H2O

酸碱盐八大反应

酸碱盐八大反应
酸碱盐的八大反应:
置换反应
金属+酸→盐+氢气
H前金属 Fe→Fe2+ 酸(盐酸、稀硫酸) 除硝酸、浓硫酸外 前置后 盐可溶 Fe→Fe2+ 除K、Ca、Na外
Zn、Fe、Mg、Al分别与盐酸、稀硫酸反应 金属+盐→新金属+新盐
Fe+CuSO4→ Al+CuSO4→ Cu+AgNO3→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练习:
1、你有几种方法制ZnSO4。
2、以铜、空气、稀盐酸、石灰水为原料制 Cu(OH)2。 3、以锌、稀硫酸、氧化铜为原料制铜。 4、Fe、H2SO4、NaOH、CuSO4、BaCl2、 Mg(OH)2共发生几个化学反应。
一、氢氧化钠变质问题探究:
1.变质原因:2NaOH + CO2 = Na2CO3 + H2O 2.检验变质:NaOH变质是NaOH变为Na2CO3 即鉴别有无Na2CO3) (1)加稀盐酸:(或稀硫酸)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NaOH + HCl = NaCl + H2O (2)加碱Ca(OH)2溶液: Na2CO3 + Ca(OH)2 = CaCO3↓+ 2NaOH 而NaOH与Ca(OH)2两者不反应无现象 (3)加盐CaCl2溶液: Na2CO3 + CaCl2 = CaCO3↓+ 2NaCl 而NaOH与CaCl2不反应无现象
3.检验NaOH部分或完全变质: (即证明NaOH、Na2CO3都存在) 取样品于试管中溶解于足量的水中, 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目的是:证明含有Na2CO3 ,并除尽Na2CO3 (以排除碳酸钠对证明氢氧化钠的干扰) 再向上层清液滴加酚酞试液, 若变红色,证明有NaOH,即部分变质。 若不变红色,证明无NaOH,即全部变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除去杂质: Na2CO3 + Ca(OH)2 = CaCO3↓+ 2NaOH

酸碱盐反应规律及主要方程式

酸碱盐反应规律及主要方程式

酸碱盐反应规律及主要方程式1. 酸碱盐的基本概念大家好,今天咱们要聊聊那些在化学课堂上经常见到的酸、碱和盐,嘿!这些家伙在化学反应中可是很有趣的角色。

酸和碱就像老朋友,经常打打闹闹,但他们的“吵架”其实有规律可循。

酸一般是那种有点“酸溜溜”的东西,比如说我们用的醋,里面有醋酸;碱呢,往往让人感觉比较“滑溜溜”的,比如我们家里的肥皂水,里面的氢氧化钠就是个典型的碱。

盐嘛,就是酸和碱“和好如初”后的产物,简单来说就是他们反应后的“结婚生子”!1.1 酸碱反应的基本规律说到酸碱反应,这里有个简单的规律:酸加碱,就会产生盐和水。

就像是两个人打架,然后突然发现其实彼此还挺合得来,最后和平相处,结果就生产出盐和水这种“和解的产物”。

这个过程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写成:酸 + 碱→ 盐 + 水。

例如,拿硫酸(H₂SO₄)和氢氧化钠(NaOH)来举例,它们的反应方程式是:H₂SO₄ + 2NaOH → Na₂SO₄ + 2H₂O。

是不是很简单?酸和碱“牵手”后,就变成盐和水啦!1.2 酸碱盐反应的实际应用这些反应不仅仅是理论上的,生活中我们也经常见到。

例如,胃酸过多时,我们会吃点抗酸药,这些药物中含有的碱性物质会和胃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从而缓解胃酸问题。

再比如,当你把肥皂水滴在污垢上,肥皂中的碱性成分会和污垢反应,最终把污垢清理干净,这不也是酸碱反应的一种应用吗?2. 盐的形成及其方程式盐的形成其实是一种化学反应的“终极成果”。

在很多化学反应中,我们都可以看到盐的身影,它是酸和碱反应的“孩子”。

当酸和碱混合时,生成的盐可以有很多种类,比如氯化钠(NaCl),就是我们平时用的食盐;还有硫酸钠(Na₂SO₄),常用于清洁剂中。

每一种盐的形成都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来表达。

例如,盐酸(HCl)和氢氧化钠(NaOH)反应生成的盐是氯化钠,方程式是:HCl + NaOH → NaCl + H₂O。

2.1 酸盐与碱盐的区别盐的种类很多,我们可以把它们分成酸盐和碱盐。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相互反应的规律性和特例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相互反应的规律性和特例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相互反应的规律性和特例1. 金属+金属→不反应,但可形成合金。

2. 非金属+非.金属→共价化合物如:P+Cl2、C+S、Xe+F2等反应。

特例:金刚石与石墨、红磷和白磷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生成物仍为单质,不是化合物。

3. 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如:Fe + Cl2、Cu + Cl2、Na + S、Cu + S、Fe + S 等反应。

特例:2Na + H2=2NaH、3Mg + N2=== Mg3N2,NaH属氢化物,Mg3N2属氮化物,均不属盐类。

4. 金属+氧气→碱性氧化物如:Na、Mg、Cu 和 O2反应生成 Na2O、MgO、CuO。

特例:Na、Al、Fe在O2中燃烧,其产物 Na2O2属过氧化物,Al2O3属两性氧化物,Fe3O4是特殊的氧化物,确切讲是一种盐。

5. 非金属+氧气→酸性氧化物如:C、S、P 和 O2反应生成 CO2、SO2、P2O5。

特例:N2、C与O2反应生成的NO 、CO均不属于酸性氧化物,为中性氧化物。

6. 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含氧酸盐如:CaO + CO2;CaO+SiO2(高温下);Na2O+P2O5等反应。

7. 碱性氧化物+水→碱如:Na2O、K2O、CaO、BaO、MgO(需热水)均可和水直接化合成碱。

特例:CuO、Fe2O3等不可直接和水反应。

8. 酸性氧化物+水→含氧酸如:SO2、SO3、P2O5等和水反应。

特例:SiO2不溶于水,NO2溶于水生成 HNO3和 NO等反应。

特例:3FeO+ 10HNO3(稀)=3Fe(NO3)3+NO +5H2OFe2O3+ 6HI= 2FeI2+I2 + 3H2O10.酸性氧化物+碱→盐+水如:CO2、SO2和NaOH反应生成Na2CO3和水及Na2SO3和水。

特例:CO2+ NaOH = NaHCO3、SO2.+ NaOH = NaHSO311.酸+碱→盐十水如:HCl + NaOH、H2SO4+Ba (OH)2、HNO3+ Ca(OH)2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消耗相同质量的铁。
C 消耗相同质量的硫酸。
D 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不同。
分别选择哪些仪器进行实验?
AA
BB
CC
DD
EE
FF
干法:D A
湿法: B E
物质制备应注意哪些问题?
1、从物质的相互关系确定操作是否正确。 ①考虑物质所属类别
②考虑所属类别物质的化学性质
③考虑物质之间相互反应的条件 (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
金属
非金属

金属氧

化物



盐和水
非金属

氧化物




盐和碱
盐和酸


两种新盐
考点一:利用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判断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B)
A CO2 CaCO3 B Mg(NO3)2 MgCl2 C Fe(OH)3 FeCl3 D CuCl2 Cu(NO3)2
2、制备盐的方法:
1、金属+酸 2、金属+盐
盐+氢气 新盐+新金属
置换反应
3、非金属氧化物+碱
盐+水
4、金属氧化物+酸
盐+水
5、碱+酸 6、酸+盐
盐+水 新酸+新盐
复分解反应
7、碱+盐
新碱+新盐
8、盐+盐
两种新盐
你能用几种方法 制备ZnSO4?
练习:某校初三同学设计了三种制取氯化钙溶液的 实验方法,这三种方法都选用了稀盐酸和另一种物 质发生反应。 (1)请你填写他们设计的三种方法中的另一种反 应物: 方法Ⅰ:用稀盐酸跟_____C__a_O_________反应。 方法Ⅱ:用稀盐酸跟_____C__a_(O__H_)_2_____反应。 方法Ⅲ:用稀盐酸跟_____C__a_C_O_3_______反应。(2) 写出你填写的方法Ⅰ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C__a_O_+_2_H__C_l=__=_C__a_C_l2_+_H__2_O__________
A.制苛性钠
B.B.制氢氧化铜
C.C.制金属铜
D.D.使稀硫酸和氢氧化钾恰好中 和
练习:下列制取物质的设计中,不可能实现的是 (CD)
A.CaCO3高温
H2O
CaO
Ca(OH)2Na过2C滤O3溶液NaOH溶液
B.CuO2 CuO稀H2SO4CuSO4溶液
NaOH溶液 过滤
Cu(OH)2溶液
C.KMnO4
在空气 中点燃
CO CuO
CO2
NaOH 溶液
Na2CO3溶液
C、CuO 稀H2SO4 CuSO4溶液 Fe Cu
D、CaO H2O
Ca(OH)2溶液
Na2CO3 溶液
NaOH溶液
练习:如果实验室只提供下列七种物质:①锌 粒;②水;③氧化钙;④氧化铜;⑤稀硫酸; ⑥碳酸钠;⑦氢氧化钾。若使用的仪器不限, 从缺乏试剂的角度分析,下列实验中,无法完 成的是 ( D )
2、从经济角度分析原料是否廉价,操作过程 是否做到降低成本?
3、从环保角度考虑是否产生污染?
练习:在实验室进行物质的制备时,下列从原料
及有关试剂分别制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应的最终产物的设计中,
理论上有错误或操作上不可行或经济上不合理的
是 A、Fe
点燃
Fe2O3 H2SO4溶液
(A B)
Fe2(SO4)3溶液
B、C
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并对此进行分 类:氧化铜,盐酸,纯碱,烧碱,镁, 二氧化碳,硫酸,熟石灰,生石灰,二 氧化硫,碳粉,硫酸铜
金属 Mg
纯净物
单质 非金属 C SO2、CO2 氧化物 CaO、CuO
化合物 酸 HCl、H2SO4 碱 NaOH、Ca(OH)2
盐 Na2CO3、CuSO4
②_C__a_O_+_H__2_O__=_=_C__a_(_O_H__)2_____________
③_C__a_(O__H_)_2_+_N_a_2_C_O__3_=_=_C_a__C_O__3 _+_2_N__a_O_H_
请你仍用石灰石为原料(其他试剂 自选),设计另一种制备碳酸钙的实验 方案。你能设计出流程图吗?
Cu CuO CuSO4 Cu(OH)2 CuCl2
C CO2 CaCO3 CaO Ca(OH)2
CaCl2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可
以简单用下图表示。先选择铁、碳、氧气、盐酸、 氧化钙、氢氧化钙、二氧化碳、水八种物质作为
反应物,将下图中指定序号的转变用方程式表示
(方程式不得重复)
非金属
必须考虑金属活动性顺序
练习:
实验室里如何以铁屑、氧化铜、稀硫酸三 种物质为原料,用两种方法制取铜?
(1)Fe H2SO4 H2 CuO Cu ( 干法 ) (2) CuO H2SO4 CuSO4 Fe Cu ( 湿法 )
若用这两种方法制得相同质量的铜,下
列说法正确的:
A 消耗相同质量的氧化铜。
AD
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注意反应的条件是什么?
考点二:总结有关物质的性质
谁能总结出有关金属 的化学性质吗?
1、能与氧气反应
2、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3、能置换出某些盐溶液中的金属
考点三:总结有关物质的制法 1、制备碱的方法:
碱+盐
新碱 + 新盐
某些金属氧化物 +水 可溶碱
如何用石灰石、碳酸钠、水、铜、稀硫酸 制取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铜?并写出有关 化学方程式。

你知道吗?牙膏中的摩擦剂是碳
边 酸钙,可由石灰石来制备。某学生设
的 化 学
计了一种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其 流程图为:
石灰石 ① 高温 生石灰
② 加水
石灰水
③ 加碳酸 钠溶液
碳酸钙
你能写出上述方案中有关反应的方程式吗?
高温
①_C__a_C_O__3=_=__=_=_C_a_O__+_C__O_2_____________
方案一
① 高温
石灰石
二氧化碳 生石灰 ② 加水 石灰水
碳酸钙
方案二
① 加盐酸
石灰石
二氧化碳
氯化钙
② 加碳酸 钠
碳酸钙
你认为你的方案好吗?
3、制金属
1.干法:H2+金属氧化物 C +金属氧化物 CO+金属氧化物
无须考虑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水 金属+CO2 金属+CO2
2.湿法:金属+盐溶液
新盐+新金属
①例:C+O点2=燃=CO2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属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2 S点燃 SO2 H2O H2SO4
D.Ba(OH)2 盐酸 BaCl2溶液 通入CO2 BaCO3沉淀
练习:腌制皮蛋传统的方法是将灰料及 食盐、水混合敷在鲜蛋外,灰料的主要 原料一般都包括生石灰、纯碱以及草木 灰(主要成分碳酸钾)。请写出腌制过 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练一练:根据物质间的相互关系 写出下列一系列物质变化的化学 方程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