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模拟》实验指导书

合集下载

电力系统仿真实验指导书

电力系统仿真实验指导书

电力系统仿真实验指导书本指导书以电力系统仿真实验为主题,介绍了电力系统仿真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步骤以及实验注意事项。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能够加深对电力系统仿真的理解,掌握基本的仿真技术和方法,为后续电力系统相关实验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实验采用仿真软件实现,所需软件主要为MATLAB和SIMULINK。

学生需要提前熟悉MATLAB和SIMULINK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函数,具备一定的电力系统基础知识。

一、实验原理电力系统仿真实验是通过电力系统的模型来模拟和控制真实电力系统的运行,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研究和分析。

通过仿真实验,可以1观察和分析电力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特性,验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参数等。

电力系统仿真实验的基本原理是将真实电力系统抽象成数学模型,并通过计算机软件来模拟和控制这个数学模型。

模型的输入是电力系统的初始条件和外部扰动,输出是电力系统的动态响应和稳态结果。

通过对模型输入的控制和模型输出的观测,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研究和分析。

二、实验步骤1. 确定仿真实验的目标和内容。

根据实验要求和实验目标,确定仿真实验的内容和范围。

2. 建立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

根据实验要求和实验目标,将电力系统抽象成数学模型,并确定模型的输入和输出。

23. 编写仿真程序。

使用MATLAB和SIMULINK等软件,编写仿真程序,实现对电力系统模型的仿真和控制。

编写的程序应包括模型的输入和输出控制,仿真参数的设置,仿真结果的观测和分析等。

4. 运行仿真程序。

加载仿真程序,设置仿真参数,运行仿真程序,观察仿真结果。

5. 分析仿真结果。

根据仿真结果,分析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验证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6. 优化仿真模型和参数。

根据实验结果,对仿真模型和参数进行优化,提高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三、实验注意事项31. 熟悉仿真软件的基本操作。

在进行电力系统仿真实验前,需要提前熟悉使用MATLAB和SIMULINK等仿真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函数。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实验指导书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实验指导书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目录实验一二阶系统阶跃响应(验证性实验) (1)实验三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验证性实验) (9)实验三系统稳态误差分析(综合性实验) (15)预备实验典型环节及其阶跃响应一、实验目的1.学习构成典型环节的模拟电路,了解电路参数对环节特性的影响。

2.学习典型环节阶跃响应测量方法,并学会由阶跃响应曲线计算典型环节传递函数。

二、实验内容搭建下述典型环节的模拟电路,并测量其阶跃响应。

1.比例(P)环节的模拟电路及其传递函数示于图1-1。

2.惯性(T)环节的模拟电路及其传递函数示于图1-2。

3.积分(I)环节的模拟电路及其传递函数示于图1-3。

4. 比例积分(PI)环节的模拟电路及其传递函数示于图1-4。

5.比例微分(PD)环节的模拟电路及其传递函数示于图1-5。

6.比例积分微分(PID)环节的模拟电路及其传递函数示于图1-6。

三、实验报告1.画出惯性环节、积分环节、比例积分环节、比例微分环节、比例积分微分环节的模拟电路图,用坐标纸画出所记录的各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

2.由阶跃响应曲线计算出惯性环节、积分环节的传递函数,并与由模拟电路计算的结果相比较。

附1:预备实验典型环节及其阶跃响应效果参考图比例环节阶跃响应惯性环节阶跃响应积分环节阶跃响应比例积分环节阶跃响应比例微分环节阶跃响应比例积分微分环节阶跃响应附2:由模拟电路推导传递函数的参考方法1. 惯性环节令输入信号为U 1(s) 输出信号为U 2(s) 根据模电中虚短和虚断的概念列出公式:整理得进一步简化可以得到如果令R 2/R 1=K ,R 2C=T ,则系统的传递函数可写成下面的形式:()1KG s TS =-+当输入r(t)为单位脉冲函数时 则有输入U 1(s)=1输出U 2(s)=G(s)U 1(s)= 1KTS-+由拉氏反变换可得到单位脉冲响应如下:/(),0t TK k t e t T-=-≥ 当输入r(t)为单位阶跃函数时 则有输入U 1(s)=1/s输出U 2(s)=G(s)U 1(s)= 11K TS s-+由拉氏反变换可得到单位阶跃响应如下:/()(1),0t T h t K e t -=--≥当输入r(t)为单位斜坡函数时 则有输入U 1(s)=21s输出U 2(s)=G(s)U 1(s)=2323R R C T R R =+2Cs12Cs-(s)U R10-(s)U 21R R +-=12212)Cs (Cs 1(s)U (s)U )(G R R R s +-==12212)Cs 1((s)U (s)U )(G R R R s +-==由拉氏反变换可得到单位斜坡响应如下:/()(1),0t T c t Kt KT e t -=--≥2. 比例微分环节令输入信号为U 1(s) 输出信号为U 2(s) 根据模电中虚短和虚断的概念列出公式:(s)(s)(s)(s)(s)U100-U U 0U 2=1R1R23(4)CSU R R '''---=++由前一个等式得到 ()1()2/1U s U s R R '=- 带入方程组中消去()U s '可得1()1()2/11()2/12()1134U s U s R R U s R R U s R R R CS+=--+由于14R C〈〈,则可将R4忽略,则可将两边化简得到传递函数如下: 2()23232323()(1)1()11123U s R R R R R R R R G s CS CS U s R R R R R ++==--=-++如果令K=231R R R +, T=2323R R C R R +,则系统的传递函数可写成下面的形式:()(1)G s K TS =-+当输入r(t)为单位脉冲函数时,单位脉冲响应不稳定,讨论起来无意义 当输入r(t)为单位阶跃函数时 则有输入U 1(s)=1/s输出U 2(s)=G(s)U 1(s)=(1)K TS S-+由拉氏反变换可得到单位阶跃响应如下:()(),0h t KT t K t δ=+≥当输入r(t)为单位斜坡函数时 则有输入U 1(s)=21s输出U 2(s)=G(s)U 1(s)=2(1)K TS S -+由拉氏反变换可得到单位斜坡响应如下:(),0c t Kt KT t =+≥实验一 二阶系统阶跃响应(验证性实验)一、实验目的研究二阶系统的两个重要参数阻尼比ξ和无阻尼自然频率n ω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

System实验指导书(2011版南邮)

System实验指导书(2011版南邮)

2.3
2.3.1
波分复用技术
波分复用技术的基本原理
光多路 WDM 系统的组成如图 2.4 所示, N 个光发射机分别发射 N 个不同波 长,经过光波分复用器(合波器)合到一起,耦合进单根光纤中传输。到接收端, 经过具有光波长选择的解复用器(分波器) ,将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分开,送到 N 个光接收机接收。图 2.4 为 WDM 系统结构图。
光子学仿真实验指导书
(利用 OptiSystem 设计光通信系统)

红 编著
南京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System)实验指导书

1.概述
1.1 1.2 1.3 性质、目的与任务 实验内容、学时分配及基本要求 实验考核

1
1 1 1
2.预备知识
2.1 2.2 简单光纤通信系统 掺铒光纤放大器 EDFA 2.2.1 EDFA 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2.2 EDFA 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2.3 波分复用技术 2.3.1 波分复用技术的基本原理 2.3.2 波分复用技术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2.3.3 光波分复用器 OADM 及其应用 2.4 光纤通信中的色散补偿 2.4.1 概述 2.4.2 光纤中的色散 2.4.3 色散补偿技术
图 2.4
WDM 系统结构图
WDM 系统的关键器件是复用和解复用器,这两个器件的引入,带来了一定 的损耗和由波长选择功能不完善而引起的服用信道间的串扰,在实际应用中,需 要将此情况考虑在内 WDM 系统的主要优点: 1.充分利用光纤的低损耗波段,大大增加光纤的传输容量,降低成本; 2.对各信道传输的信号的速率,格式具有透明性,有利于数字信号和模拟信 号的兼容; 3.节省光纤和光中继器,便于对已经建成的系统扩容; 4.可提供波长选路,使建立透明的,具有高度生存性的 WDM 全光纤通信网 成为可能。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是物流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必修课,是一门技术性、实用性较强的数学建模仿真类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全面而深入地掌握物流系统仿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典型物流系统仿真与建模方法,以及物流系统仿真软件Flexsim的应用。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方法建立物流问题数学模型的能力,能够通过计算机仿真辅助方法解决现实物流系统问题。

通过实验,使学生具备如下知识、能力:1、通过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使学生掌握利用数学方法建立不同物流问题的数学模型,掌握模型与仿真的关系,熟悉物流系统预测模型与仿真、物流节点选址模型与仿真、运输配送系统模型与仿真、库存控制模型与仿真、物流系统评价模型与仿真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物流运作过程控制、物流资源优化调配的实际问题能力。

2、具备较强的学习最新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领域研究成果的能力,能够分析和评价现有研究成果的问题与不足,并能够提出自己独立见解的能力。

能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实验活动,并形成书面报告;培养学生在实验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实验数据的综合处理、归纳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

二、课程实验教学的内容及学时分配《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注重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注重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着重于实验操作和实践技能的训练,以期达到用所学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本课程实验学时共16学时,设8个实验,如表1所示。

三、教学方法课程教学以实验操作为主,结合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软件、生产物流软件、实证调研等方式,配合E-mail、QQ、微信、钉钉等交流工具共同完成实验授课内容。

实验课程讲授通过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解决大数据分析挖掘中具体应用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应用过程中的阐述、分析和论证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准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实验2连续时间系统的模拟

实验2连续时间系统的模拟

信号与系统实验指导书编写:高玉芹、丁洪影、朱永红信电工程学院2014-7-11前言“信号与系统”是无线电技术、自动控制、通信工程、生物医学电子工程、信号图象处理、空间技术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国内各院校相应专业的主干课程。

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既高度综合又高度分化,这要求高等院校培养的大学生,既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严格的工程技术训练,不断提高实验研究能力、分析计算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

21世纪要求培养“创造型、开发型、应用型”人才,即要求培养智力高、能力强、素质好的人才。

由于该课程核心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都非常重要,而且系统性、理论性很强,为此在学习本课程时,开设必要的实验,对学生加深理解深入掌握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使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形象化、具体化,对增强学习的兴趣有极大的好处,做好本课程的实验,是学好本课程的重要教学辅助环节。

目录实验一信号的时域表示及变换 (1)实验二连续信号的卷积 (4)实验三阶跃响应与冲激响应 (8)实验四连续系统的频域分析 (12)实验五抽样定理与信号恢复 (23)实验六连续系统的s域分析 (30)实验七连续系统零极点分析 (33)实验一信号的时域表示及变换一、实验目的1. 掌握用matlab软件产生基本信号的方法。

2. 应用matlab软件实现信号的加、减、乘、反褶、移位、尺度变换及卷积运算。

二、实验原理(一)产生信号波形的方法利用Matlab软件的信号处理工具箱(Signal Processing Toolbox)中的专用函数产生信号并绘出波形。

1.产生正弦波t=0:0.01:3*pi;y=sin(2*t);plot(t,y)图1-1 图1-22.产生叠加随机噪声的正弦波t=0:0.01:3*pi;y=10*sin(2*t);s=y+randn(size(t));plot(t,s)3. 产生周期方波t=0:0.01:1;y=square(4*pi*t);plot(t,y)4. 产生周期锯齿波t=(0:0.001:2.5);y=sawtooth(2*pi*30*t);plot(t,y),axis([0 0.2 -1 1])图1-3 图1-45.产生Sinc函数x=linspace(-5,5);y=sinc(x);plot(x,y)图1-5 图1-6 6.产生指数函数波形x=linspace(0,1,100);(或x=0:0.01:1;)y=exp(-x);plot(x,y)(二)信号的运算1.加(减)、乘运算:要求二个信号序列长度相同例1-1t=0:0.01:2;f1=exp(-3*t);f2=0.2*sin(4*pi*t);f3=f1+f2;f4=f1.*f2;subplot(2,2,1);plot(t,f1);title('f1(t)');subplot(2,2,2);plot(t,f2);title('f2(t)');subplot(2,2,3);plot(t,f3);title('f1+f2');subplot(2,2,4);plot(t,f4);title('f1*f2');图1-72.用matlab的符号函数实现信号的反褶、移位、尺度变换由f(t)到f(-at+b)(a>0)步骤:b)atf(b)f(atb)f(tf(t)反褶尺度移位+-−−→−+−−→−+−−→−例1-2:已知f(t)=sin(t)/t,试通过反褶、移位、尺度变换由f(t)的波形得到f(-2t+3) 的波形。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指导书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典型环节及其阶跃响应一、实验目的1. 掌握控制模拟实验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

2. 掌握控制系统时域性能指标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仪器1.EL-AT-II型自动控制系统实验箱一台2.PC计算机一台三、实验原理1.模拟实验的基本原理:控制系统模拟实验采用复合网络法来模拟各种典型环节,即利用运算放大器不同的输入网络和反馈网络模拟各种典型环节,然后按照给定系统的结构图将这些模拟环节连接起来,便得到了相应的模拟系统。

再将输入信号加到模拟系统的输入端,并利用计算机等测量仪器,测量系统的输出,便可得到系统的动态响应曲线及性能指标。

若改变系统的参数,还可进一步分析研究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2.时域性能指标的测量方法:超调量Ó%:1)启动计算机,在桌面双击图标 [自动控制实验系统] 运行软件。

2)测试计算机与实验箱的通信是否正常,通信正常继续。

如通信不正常查找原因使通信正常后才可以继续进行实验。

3)连接被测量典型环节的模拟电路。

电路的输入U1接A/D、D/A卡的DA1输出,电路的输出U2接A/D、D/A卡的AD1输入。

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

4)在实验课题下拉菜单中选择实验一[典型环节及其阶跃响应] 。

5)鼠标单击实验课题弹出实验课题参数窗口。

在参数设置窗口中设置相应的实验参数后鼠标单击确认等待屏幕的显示区显示实验结果。

6)利用软件上的游标测量响应曲线上的最大值和稳态值,带入下式算出超调量:YMAX - Y∞Ó%=——————×100% Y∞TP 与TS:利用软件的游标测量水平方向上从零到达最大值与从零到达95%稳态值所需的时间值,便可得到TP 与TS。

四、实验内容构成下述典型一阶系统的模拟电路,并测量其阶跃响应:1.比例环节的模拟电路及其传递函数如图1-1。

1 G(S)= -R2/R12.惯性环节的模拟电路及其传递函数如图1-2。

G(S)= - K/TS+1K=R2/R1,T=R2C3.积分环节的模拟电路及传递函数如图1-3。

实验指导书-实验2-PT

实验指导书-实验2-PT
13
增加一些通用模块,最后可形成了如下的模型示意图:
最后的结果大致如下(结果会与你所选择参数不同而不同。XY GRAPH 注意调整 X,Y 的上下限) :
四 、 注 意 事项 ( 1) 边学习,边上机实验,并即时总结,分析
14
& − 8y & + 4y = 2 y ( 4 ) − 4 y ( 3) + 8 & y
在符号运算工具箱中,用 ’D4y’ 字符串表示 y 变量的四阶导数,所以可以用下面的语句定义并y; >>dsolve('D4y-4*D3y+8*D2y-8*Dy+4*y=2') 或者 >>syms y; >>X=dsolve('D4y-4*D3y+8*D2y-8*Dy+4*y=2') 类似地,对于微分方程:
μ: 1; x01=1; x02=-2
2)上面的 Van der Pol最终可建立如下的 Simulink模型, 请根据图示,尝试建立该模型:
5
尝试理解这个模型的设计思路。 (实验报告上可以不用体现) Q5 3)电子系统仿真 以下面的电路图为例,采用 SimPowerSystems 建立仿真模型:
[t,x]=ode23(方程函数名, tspan, x0, 选项, 附加参数) [t,x]=ode45(方程函数名, tspan, x0, 选项, 附加参数)
如: [t,x]=ode45(‘odefile1’,[0,2],[1]) Q1 1)请完成下面的常微分方程数值解例程 1 求解微分方程
dy = −y dx x ∈ [0,2], y 0 = 1
3. Matlab 下的仿真模块 -Simulink Simulink 是 The MathWorks 公司于 1990 年推出的产品,是用于 MATLAB 下建立系统框图和仿真的环境。 该环境刚推出时的名字叫 Simulab,由于其名字很类似于当时的一个很著名的语言——Simula 语言, 所以次年更 名为 Simulink。从名字上看,立即就能看出它能进行系统连接,即把一系列模块连接起来,构成复杂的系统模 型。正是由于它的这两大功能和特色,使得它成为仿真领域首选的计算机环境。 1) Simulink 模块库简介 在 Matlab 命令窗口下给出 simulink 命令,或单击 MATLAB 工具栏中的 Simulink 图标,则将打开 Simulink 模 型库窗口,如下图所示。

生产系统仿真实验指导书

生产系统仿真实验指导书

生产系统仿真实验指导书江思定编写浙江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2014年12月生产系统仿真实验指导书Instruction of production system emulation experiment一、实验的目的和任务该综合实验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在学习《生产计划与控制》后对课程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如生产系统的规划和设计、生产计划的编制、生产过程控制、MRP系统的原理和设计等)进行一次系统性较强的综合运用,以便更全面深入地领会与应用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方法和技术。

二、实验的基本目标较好地掌握了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对设计对象的情况、问题和材料有较好的了解,能灵活应用本课程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本综合实验课程的训练,达到如下目标:1.了解和掌握制造企业的生产系统设计和规划的具体方法;2.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以团队方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了解和掌握根据需求预测、MPS、MRP、生产作业计划编制方法;4. 对生产与运作管理知识和方法与生产实践的结合有更深入的感性认识。

三、实验的主要内容和步骤实验一、和生产管理相关的各部门业务处理(共8课时)(一)实验要求营销管理1>掌握营销部门的工作内容和业务流程,认识、掌握营销管理的方法和策略;理解销售与售后服务之间的相互关系。

2>了解营销与生产、财务等管理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

3>理解营销管理的作用、意义、重要性。

4>根据系统配备的案例,建立一套营销数据进行操作练习。

5>通过在线帮助,学习与营销管理相关的知识。

生产管理1>掌握生产管理的工作内容和业务流程,认识、掌握生产管理的方法和策略。

2>了解生产与其他管理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

3>理解生产管理的作用、意义、重要性。

4>根据系统配备的案例,建立一套数据进行操作练习。

5>通过在线帮助,学习与生产管理相关的知识。

采购管理1>掌握采购部门的工作内容和业务流程,认识、掌握采购管理的方法和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模拟》实验指导书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与信息管理系王明亮编写2007年11月实验名称:1.单窗口服务模型模拟英文名称:Single Windows Service Model Simulation实验学时:1学时实验类型:设计型实验类别:专业实验实验环境:普通PC机,Windows 2000或Windows XP 系统、GPSSWorld4.3.5和5.2.2版软件实验目的:本项实验将起到引导学生初步掌握用计算机模拟技术,通过一个只有一个服务设施的模型,让学生初步掌握系统建模的思想、熟悉系统模拟的软件环境和操作界面、了解模拟结果的报告文档结构和内容。

实验要求:模拟实验内容要求,先进行系统建模拟,并根据模型,编制实验代码,进行系统模拟仿真,并针对系统的各种变量进行相应的测试、并从中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作为系统决策参考。

实验内容:一个服务队列,一个服务设施的模拟。

顾客以均匀分布(5,10)时间间隔到达,服务设施的服务时间的长度服从均匀分布(4,11),本项实验模拟10000个顾客通过本系统的单窗口服务模型,并通过修改顾客到达时间间隔参数和服务时间参数,观察模拟结果的变化过程。

考核方式:学生课后按老师的演示自己进行重复实验,并提交实验报告的电子文档。

参考文献:1:2:3: GPSSWorld实验教程讲义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王明亮实验名称:2.双窗口服务模型模拟英文名称:Double Windows Service Model Simulation实验学时:1学时实验类型:设计型实验类别:专业实验实验环境:普通PC机,Windows 2000或Windows XP 系统、GPSSWorld4.3.5和5.2.2版软件实验目的:本项实验将起到引导学生初步掌握用计算机模拟技术,通过一个有两个服务设施的模型,让学生初步掌握系统建模的思想、熟悉系统模拟的软件环境和操作界面、了解模拟结果的报告文档结构和内容。

实验要求:模拟实验内容要求,先进行系统建模拟,并根据模型,编制实验代码,进行系统模拟仿真,并针对系统的各种变量进行相应的测试,并从中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作为系统决策参考。

实验内容:一个服务队列,两个服务设施的模拟。

顾客以均匀分布(5,10)时间间隔到达,服务设施的服务时间的长度服从均匀分布(9,20),本项实验模拟10000个顾客通过本系统的双窗口服务模型,并通过修改顾客到达时间间隔参数和服务时间参数,观察模拟结果的变化过程。

考核方式:学生课后按老师的演示自己进行重复实验,并同单窗口的服务模型进行比较,最后提交实验报告的电子文档。

参考文献:1:2:3: GPSSWorld实验教程讲义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王明亮实验名称:3.多窗口服务模型模拟英文名称:Multiple Windows Service Model Simulation实验学时:1学时实验类型:设计型实验类别:专业实验实验环境:普通PC机,Windows 2000或Windows XP 系统、GPSSWorld4.3.5和5.2.2版软件实验目的:本项实验将起到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用计算机模拟技术,通过一个多重服务设施的模型,让学生熟悉系统建模的思想、熟悉系统模拟的软件环境和操作界面、比较全面的了解模拟结果的报告文档结构和内容。

实验要求:模拟实验内容要求,先进行系统建模拟,并根据模型,编制实验代码,进行系统模拟仿真,并针对系统的各种变量进行相应的测试、并从中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作为系统决策参考。

实验内容:一个服务队列,四个服务设施的模拟。

顾客以均匀分布(5,10)时间间隔到达,服务设施的服务时间的长度服从均匀分布(21,32),本项实验模拟10000个顾客通过本系统的多窗口服务模型,并通过修改顾客到达时间间隔参数和服务时间参数,观察模拟结果的变化过程。

考核方式:学生课后按老师的演示自己进行重复实验,并同单双窗口的服务模型进行比较,最后提交实验报告的电子文档。

参考文献:1:2:3: GPSSWorld实验教程讲义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王明亮实验名称:4.多通道多窗口服务模型模拟英文名称:Multiple Way & Multiple Windows Service Model Simulation实验学时:1学时实验类型:设计型实验类别:专业实验实验环境:普通PC机,Windows 2000或Windows XP 系统、GPSSWorld4.3.5和5.2.2版软件实验目的:本项实验将起到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用计算机模拟技术,通过一个多重队列和多重服务设施的模型,让学生熟悉系统建模的思想、熟悉系统模拟的软件环境和操作界面、比较全面的了解模拟结果的报告文档结构和内容。

实验要求:模拟实验内容要求,先进行系统建模拟,并根据模型,编制实验代码,进行系统模拟仿真,并针对系统的各种变量进行相应的测试、并从中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作为系统决策参考。

实验内容:五个服务队列,五个服务设施的模拟。

顾客以均匀分布(5,10)时间间隔到达,服务设施的服务时间的长度服从均匀分布(40,53),本项实验模拟10000个顾客通过本系统的多通道多窗口服务模型,并通过修改顾客到达时间间隔参数和服务时间参数,观察模拟结果的变化过程。

考核方式:学生课后按老师的演示自己进行重复实验,并同单通道多窗口的服务模型进行比较,最后提交实验报告的电子文档。

参考文献:1:2:3: GPSSWorld实验教程讲义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王明亮实验名称:5.简单电话服务系统模拟英文名称:Simulation of a Simple Telephone System实验学时:1学时实验类型:设计型实验类别:专业实验实验环境:普通PC机,Windows 2000或Windows XP 系统、GPSSWorld4.3.5和5.2.2版软件实验目的:本项实验将起到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用计算机模拟技术,通过一个与更加具体的现实系统的模拟,让学生更加熟悉系统建模的思想、更深的熟悉系统模拟的软件环境和操作界面、能更加全面的了解模拟结果的报告文档结构和内容。

实验要求:模拟实验内容要求,先进行系统建模拟,并根据模型,编制实验代码,进行系统模拟仿真,并针对系统的各种变量进行相应的测试、筛选或优化,并从中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作为系统决策参考。

实验内容:对一个企业服务电话系统进行模拟,这个电话系统有两条外线,顾客可能在(40,160)秒时间间隔之间打进电话,如果电话占线,顾客将等待(240,360)秒时间间隔再打进电话并直到能打进电话为止。

顾客打进电话后,会与公司员工进行(120,240)秒的谈话然后挂机结束。

对这个系统进行10小时(36000秒)的模拟并进行相应统计分析。

进一步掌握模拟时钟的确定技巧。

考核方式:学生课后按老师的演示自己进行重复实验,对些服务模型进行20小时的模拟。

最后提交实验报告的电子文档。

参考文献:1:2:3: GPSSWorld实验教程讲义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王明亮实验名称:6. 质量控制系统的仿真英文名称:Simulation of a Quality Control System实验学时:1学时实验类型:设计型实验类别:专业实验实验环境:普通PC机,Windows 2000或Windows XP 系统、GPSSWorld4.3.5和5.2.2版软件实验目的:本项实验将起到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用计算机模拟技术,通过一个与更加具体的现实系统的模拟,让学生更加熟悉系统建模的思想、更深的熟悉系统模拟的软件环境和操作界面、能更加全面的了解模拟结果的报告文档结构和内容。

实验要求:模拟实验内容要求,先进行系统建模拟,并根据模型,编制实验代码,进行系统模拟仿真,并针对系统的各种变量进行相应的测试、筛选或优化,并从中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作为系统决策参考。

实验内容:在一个企业生产车间中有一条零件生产线,该生产线由三台加工机床顺序连接组成。

这条生产线可以加工不同的零件种类,不同的零件会在第一台机床上需要不同的加工时间,各种零件种类与相应加工时间的加工时间的统计分布见表7-1,经过第一台机床加工后要经过两分钟的检验,检验结果通常有20%的零件不合格,这些不合格的零件要转到一个专门处理不合格零件的工人WORKER1手中进行手工处理,处理结果有40%的零件要返回第一台机床返工,而其余的则成为废品进入废品箱。

通过第一道工序检验的零件继续转到第二台机床上加工,而在第二台机床上的加工时间服从时间间隔为(9,21)分钟的均匀分布,加工完后要经过两分钟的检验,检验结果通常有15%的零件不合格,这些不合格的零件要转到一个专门处理不合格零件的工人WORKER2手中进行手工处理,处理结果有40%的零件要返回第二台机床返工,而其余的则成为废品进入废品箱。

通过第二道工序检验的零件继续转到第三台机床上加工,而在第三台机床上的加工时间服从均值24分钟标准差4分钟的正态分布,加工完后要经过两分钟的检验,检验结果通常有5%的零件合格,这些不合格的零件要转到一个专门处理不合格零件的工人WORKER3手中进行手工处理,处理结果有40%的零件要返回第三台机床返工,而其余的则成为废品进入废品箱。

通过第三道工序检验的零件则成为最后的成品进入成品库。

模拟100个小时。

表7-1 第一道工序各种零件种类处理时间统计表考核方式:学生课后按教师的演示自己进行重复实验,对些服务模型进行200小时的模拟。

最后提交实验报告的电子文档。

参考文献:1:2:3: GPSSWorld实验教程讲义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王明亮实验名称:7. 仓储系统定货点仿真英文名称:Simulation of an Order Point Inventory System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类型:设计型实验类别:专业实验实验环境:普通PC机,Windows 2000或Windows XP 系统、GPSSWorld4.3.5和5.2.2版软件实验目的:本项实验将起到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用计算机模拟技术,通过一个与更加具体的现实系统的模拟,让学生更加熟悉系统建模的思想、更深的熟悉系统模拟的软件环境和操作界面、能更加全面的了解模拟结果的报告文档结构和内容。

实验要求:模拟实验内容要求,先进行系统建模拟,并根据模型,编制实验代码,进行系统模拟仿真,并针对系统的各种变量进行相应的测试、筛选或优化,并从中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作为系统决策参考。

实验内容:某能源生产企业有一个煤炭仓库,其最大容量为3000吨,它的初始存货量为700吨,现该企业通过经济模型测算,它的经济定货批量为500吨,它的安全定货点为600吨。

该企业每天煤炭消耗量服从(40,63)吨的均匀分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