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共36张PPT)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共36张PPT)

皮蠢蠢地笑了。
一炬毁名园,千古江山留恨迹
一直以为,圆明园是哭泣的。
圆明园在北京海淀区附近,是清代名园之一。
讽刺侵略者
它是清代封建帝王在150余年间,所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巨大皇家宫苑。
中国被掠夺,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一个外国人这样说,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品格?
剩下我一人,静静地,在洁白的石块上坐下,对着这大水法遗址,对着这华美残破的罗马石柱,和苍天,和这些断壁残垣一起落泪哭泣
是想自个儿走走。
往前,沿着湖边再往前,穿过紫藤架,右拐,是了,是遗址, 大水法遗址。想不到的是西洋楼遗址这儿,竟也有这许多的人!一 群系着红领巾的孩子尖叫着互掷着石子,一群看来是高中生或是中专 生的少男少女咬着冰棍儿在海宴堂遗址前高声唱着“对面的女孩走过 来走过来”;几位看上去似干部样的人笑眯眯地摆好阵势在镌刻着 “圆明园”字样的大理石碑前照像,那捧着相机的说:“笑!笑啊!”
讽意味。
圆明园在北京海淀区附近,是 想不到的是西洋楼遗址这儿,竟也有这许多的人!一群系着红领巾的孩子尖叫着互掷着石子,一群看来是高中生或是中专生的少男少女咬着
冰棍儿在海宴堂遗址前高声唱着“对面的女孩走过来走过来”;
清代名园之一。
3
始建于康熙48年(1709年),为环绕福
海的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总称,共占地 5,200余亩。
集中表达雨果评价圆明园的句子:
是世界奇迹;
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是亚洲文明的剪影。
品味语言
2、雨果怎样谴责英法联军 的强盗行为?
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 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丰功伟绩! 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 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 到了欧洲。……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 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将受到 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 利。 ……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 盗。 ……法兰西帝国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赃物,今天, 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 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 …… 现在,我证实,发生了 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精品教育PPT课件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精品教育PPT课件
5
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品读课文,学习写景
背诵课文,体会情感 拓展引申,提高能力 课堂练习,自我测评
6
给下列粗体字注音
隔篁竹 huáng 心乐之 lè 水尤清冽 liè 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chí yǔ kān
7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luò cēn cī
佁然不动 yí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词意: 往下走
)
5. 而处尤剧(尤,词性: 副词 词意: 更加 )
水尤清冽(尤,词性: 副词
词意: 特别 )
10
6. 全石以为底 (以,词性:介词
词意: 用

卷石底以出 (以,词性:连词
相当于“而”
词意:

可不译
以其境过清(以,词性:介词
词意:因为

11
接上页
7. 全石以为底(为,词性: 动词
词意: 作为
1
2
柳宗元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 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东 (今山西永济),后迁长安(今陕 西西安),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 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 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他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有 《永州八记》、《三戒》、《捕蛇 者说》等。
3
柳宗元写了大量的寓言、论记、散 文,以游记散文见长。他的游记散 文往往借景抒情,寄托自己怀才不 遇的悲愤,其中最著名的,是他被 贬到永州以后写的《永州八记》。
24
小潭源流 远望
溪身 曲折蜿蜒 斗蛇 形 象 比
岸势 参差不齐 犬牙 喻
25
潭中气氛
26
潭中气氛 整体
寂寥无人 幽深冷寂
忧伤凄凉
寓情于景
27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精品PPT课件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精品PPT课件
导入新课
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建筑物,它们都是人 类智慧和文明的结晶,比如希腊的巴特农神庙, 埃及有金字塔,罗马的斗兽场,巴黎的圣母院, 而我 们中国又有什么伟大的建筑呢?(万里长 城,秦始皇兵马俑、圆明园等)其他的尚且还 在,而其中曾经被赞誉为“万圆之园”的圆明 园现在却只留下些断壁残恒……这不单是中国 人民的损失,还是世界人民的损失。今天就让 我们来学习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所写的关于圆明 园的文章。
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被称为
梦幻仙境的圆明园,被称为艺术瑰宝的圆 明园,经历了莫大的耻辱:1860年英法联 军冲入圆明园,能拿走全部拿走,10000多 名强盗个个满载而归;不能拿走的全部毁 掉,3500名强盗手持火把到处焚烧,熊熊 大火燃烧了整整三天,余烟一个月都没散 去,圆明园只剩残垣断壁。“一炬毁名园 ,千古江山留恨迹”。
合作探究
文中的“两个强盗”指谁?统治者又是 谁?这样说的作用是什么?
法兰西和英吉利。 统治者分别是拿破仑皇帝和维多利亚女 王。 这样说揭示了英法联军的强盗本质,使 世人看清其掠夺者的丑陋面目。
合作探究
文中的两个强盗都做了哪些事情?请 你概括举出。
两个强盗进入圆明园,一个强盗洗 劫,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 可以行窃了。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 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最后, 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另一个 装满了箱箧。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雨果的博大胸 怀和高尚品格。 2、体味本文鲜明的语言特色。 3、珍视人类的文明成果,尊重人类的文明 创造,培养热爱全人类文化的情感。
作者简介
雨果(1802-1885),19世纪 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 , 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 作家。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 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 爱制“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 《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笑 面人》《九三年》等。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PPT课件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PPT课件

3.作者是如何表达出自己的观点的? 作者首先以瑰丽的语言盛赞圆明园在人类文明
中的地位;其后又以比喻及反讽的修辞,将英法联 军劫掠圆明园的罪行揭露而出。两者形成鲜明的对 比,从而表达出谴责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行为的观点。
细读感悟 作者是如何描述他心目中的圆明园的?
圆明园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一座言 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
作者用大理石、玉石、青铜……一眼眼喷泉、 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等无数华贵的象征,铺 就了一张华贵的想象画面,构成他心中的圆明园。
作者认为圆明园在人类历史中具有怎样的地位?
①作者认为,圆明园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 是人类劳动的结晶。
②此外,这座园林是为世界各国人民而建,是 属于人类的。它当与希腊巴特农神庙、埃及金字塔、 罗马斗兽场、巴黎圣母院有同样的历史地位。
其二,作者敢于对政府的错误进行批判,是为 国家的长远计,也是爱国的体现。
其三,作者的爱国主义并不只站在狭隘的民族 观上,而是站在人类文化历史角度上看待劫掠圆明 园问题,是人道主义的体现,与爱国主义并不相悖。
2.作者为什么说“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 类的”?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经过岁月沉淀的一切,都会变成人类文化的 一部分,人类精神的一部分,没有国界。尤其是 在当今世界,随着全球化的趋势,随着和平与发 展的主题在全球范围内根深蒂固,文化更是没有 了国别之分,一切财富都是属于人类的财富。
作者简介
维克多·雨果 (1802—1885), 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 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 级民主作家。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 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 以爱制“恶”。
代表作 《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 三年》等。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

反 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 语 然无存。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
反语:就是说反话,或反话正说,或正话反说,运用实际 上的意义跟字面意思正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意思的修辞方 法。反语一般是用来批判、揭露坏人坏事,在文章中可以取得 幽默、讽刺的表达效果,增强文章的战斗力。
作者运用一系列的反语来形容强盗心理,具有极其辛辣和 尖锐的嘲讽意味。作者用反语活画出了强盗的丑态,讽刺了侵 略者的卑劣行径,彻底揭穿了他们强盗的面目。
巴特勒上尉和雨果,两人同是法国人,但是对同一事件却 有不同的看法,大家可知道,雨果这样说可是要得罪权贵的呀! 我们看第一段,这次出征是“打着维多利亚女王和拿破仑皇帝 双重旗号对中国的远征”,用法国人的话来说,雨果是不是法 国的叛徒呢?如果不是叛徒,他是站在什么立场来说的?
圆明园是为了各国人民而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 是属于人类的。因此,雨果是站在世界人民的立场 来说的,是站在人类良知的立场上来说的。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 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维克多·雨果
他用正直的天秤衡量着正义与邪恶, 用博大的胸怀维护着全人类的文明。
课堂小结: 一代名园圆明园毁灭了,它毁于英法侵略者之手,
也毁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它的毁灭,既是西方侵略者 野蛮摧残人类文化的见证,又是文明古国落后也要挨打 的证明,我们中华民族不想欺侮其他民族,但也决不能 允许别人欺侮我们,只有强盛的国家才有可能维护自己 的尊严。少年强,则中国强!让我们大家好好学习,为 我们祖国的强大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巴特勒上尉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是一场“光荣” 的战争。
雨果先生认为:“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
批判的、讽刺的、抗议的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ppt课件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ppt课件

1、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把“世界”改为“中国”,好不好?)
以全球的眼光肯定其艺术价值在世界的地位,体现了作者对全人类 文化成果的热爱。
2、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 的地位。(这里为什么要谈到“巴特农神庙”)
说明圆明园建筑艺术的精妙及其在世界建筑中的地位。
3、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这一句话有什么特殊的 表达效果?)
以全人类的名义谴责侵略者的强盗行为,义正词严,批判力强。
4、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回到了欧洲。(这一句话有什么特殊的 表达效果?)
形象再现强盗相互勾结的丑恶嘴脸、肆意掠夺的卑鄙行径,讽刺力强
5、这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文明”和“野蛮”在这里怎么理解)
遗憾的是,这一世 界园林艺术的伟大杰作, 分别于1860年、1900年 两次遭英法联军、八国 联军的劫掠和焚烧,使 一代名园化为废墟。
断 壁 残 垣 皆 付 与 苍 烟 笼 罩
多少兴亡玄秘事 尽藏深宫不言中
元凶额尔金在他的一封信中,竟得意洋洋、 不知羞耻地写到:“此举将使中国与欧洲惕然震 惊,其效远非万里之外人所能想象者。”另一侵 略者戈登承认:“我们就这样以最野蛮的方式摧 毁了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
浩然亭之秋
夏溢狮子林
雾绕仙山亭
曾经仙境似的圆明园
春临江南
渔舟唱晚
黄昏五孔桥
会心桥之晨
冰雪鉴碧亭
圆明园还是一座珍宝馆,里面藏有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 宝器、金银珠宝和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 总裁何鸿燊先生捐资购买的圆明园国宝 “猪首铜像”, 昨天下午2时26分由香港 运抵北京,存放于保利艺术博物馆。据悉, 这只猪首的收购价不超过700万港元;而 早在2000年,保利集团曾斥资3000万港元, 在香港拍卖会上收购了十二生肖系列中的 牛首、猴首和虎首。(新闻一则)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ppt课件(28页)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ppt课件(28页)
其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等长篇小说。
圆明园是一座皇家园林,号称 “万园之园”.历史上的圆明园, 是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
园(万春园)组成。三园紧
相毗连,通称圆明园。共占
地约5200亩,周长近10公里,建 筑面积达16万平方公里(相当 于北京皇宫的建筑面积)。始 建于1709年,历时150年陆续建
导入: 在1856年至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英法联军攻入了我国北京,对我国 的艺术瑰宝圆明园进行了大肆的劫掠, 并且焚烧了圆明园。在这件事之后,英 法联军统帅之一巴特勒上尉就这次远征 征求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意见。雨果会 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呢?
雨果
题解 从标题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两个胜利者,一 个塞满了腰包, 另一个装满了箱 箧
通过描写(情态、 动作)强盗的丑态, 达到讽刺效果
强盗、窃贼、 行窃、偷窃
制裁、 抗议
直抒胸臆
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
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


从前……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

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是真正的物主 词
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1850—1860年,英法联合发动 侵略战争,1858年5月攻陷大沽炮 台,同年6月签订《天津条约》。 1860年,英法再组联军,8月攻陷 大沽,进占天津,直攻北京,10月 英法联军控制北京,焚掠圆明园, 并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
背景资料
英法联军之役,又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 1856~1860年英法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清咸丰 六年(1856年)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进犯广州, 挑起这场战争。次年英法组成联军,12月攻陷广 州。1858年5月英法舰队在俄美支持下攻陷大沽炮 台,逼近天津。6月分别与俄、美、英、法四国代 表签订《天津条约》,11月又在上海签订中英、 中法、中美通商章程。沙俄趁机于5月间用武力迫 签《中俄瑷珲条约》,割去中国黑龙江以北,外 兴安岭以南大片领土。1859年英、法、美借口换 约又派军舰北上,6月突攻大沽炮台。清军奋勇抗 击,重创英法舰队。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精品课件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精品课件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精品课件汇报人:日期:contents •背景介绍•教学内容与目标•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教学反思与总结目录背景介绍01拿破仑三世是拿破仑一世的侄子,他试图通过殖民扩张和领土争夺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在此背景下,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事件得以发生。

19世纪中叶的清朝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统治者自认为是天朝上国,但实际上已经处于衰败状态。

这种封闭和落后的状态使得清朝成为了西方列强的侵略目标。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文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和画家,他反对拿破仑三世的专制统治,追求自由和民主。

他的文学作品包括《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巴特勒上尉巴特勒上尉是参与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军事指挥官之一,他与雨果在社交场合上有过接触,但两人并没有深入的交流。

巴特勒上尉在战争中表现出一定的军事才能,但最终未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教学内容与目标02掌握本文以征询艺术品为话题展开论述的构思,理解文章中征询艺术品话题的内涵。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理解本文以征询艺术品为话题展开论述的构思,提高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能力。

通过学习本文,增强学生对艺术品的认识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对艺术品的热爱和尊重。

030201本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文章中征询艺术品话题的内涵和构思文章所表达的主题和思想意义文章中的语言和修辞手法理解文章中征询艺术品话题的内涵和构思,掌握本文的主题和思想意义。

重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征询艺术品话题的内涵和构思,以及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意义和文化价值。

难点重难点解析教学方法与手段03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回忆与本课主题相关的已有知识,为新课导入做好铺垫。

激活学生的前知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教学策略提供学习资源包,包括学习任务单、学习指南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思考。

自主学习策略使用PPT课件,呈现图片、表格、视频等多媒体素材,提高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希腊
巴特农神庙
这座神庙历经两千多年 的沧桑之变,战火已经使 得庙顶坍塌,雕像荡然无 存,浮雕剥蚀严重,但从 巍然屹立的柱廊中,还可 以看出神庙当年的丰姿。
埃及金字塔
埃及是一个极稳定与 保守的文明,埃及建 筑中最为大家耳熟能 详的就是金字塔,金 字塔出现在公元二千 年前,除技术和材料外, 其严密的奴隶制度以 及将法老王视为神祉 的化身,并相信灵魂 不灭,因而造就了伟 大的金字塔。然而, 拿破仑的炮火也曾给 它以毁坏。
拓展延伸:
2.给雨果写封信,谈谈你读了本文 后的感想。
布置作业: 想象、猜测巴特勒上尉读完雨果的这封 信后的情态,并把他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动作、心理、神 情等描写下来,字数200字左右。
罗马的斗兽场
法国的巴黎圣母院
导入: 在1856年至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英法联军攻入了我国北京,对我国 的艺术瑰宝圆明园进行了大肆的劫掠, 并且焚烧了圆明园。在这件事之后,英 法联军统帅之一巴特勒上尉就这次远征 征求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意见。雨果会 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呢?
检查字词 赃(zāng)物 制裁(cái ) 恍(huǎng)若 珐(fà)琅(láng) 惊骇(hài) 瞥(piē)见 缀 (zhuì )满
(2)雨果通过什么语言来谴责英法联军的 强盗行为?请从文中找出。使用这种语言有 什么作用?
明确:通过反语来谴责,如“更彻底”“更漂 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我们欧洲人是 文明人”“全部赞誉”。使用反语的作用是讽刺。
拓展延伸:
1.在外人掠夺我们国家财富的时候,我们的 百姓为什么会旁观、哄抢?
【明确】有人说老百姓有三种:第一种是奴隶, 或者叫顺民;第二种是盗贼,或者叫暴民,第三 种叫“人民”。奴隶是被人欺压的,暴徒是欺压 别人的,这两种人都算不得“人”,真正的大写 的“人”是既不会被人欺压,也不会欺压别人的。 中国历史上多有做奴隶的顺民,多有做盗贼的暴 民,少有独立自主的“人民”! 1860年,当英法 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时候,奴才们在旁观、迎接; 暴徒在抢劫。
焚 毁 前 的 圆 明 园 景 致 之 一
被毁之前的圆明园养雀笼
圆明园规月桥(现已毁)
海晏堂前的十二生肖喷泉
由十届政协委员、澳门博彩股份公司 总裁何鸿燊先生捐资购买的圆明园国宝 “猪首铜像”, 昨天下午2时26分由香港 运抵北京,存放于保利艺术博物馆。据悉, 这只猪首的收购价不超过700万港元;而 早在2000年,保利集团曾斥资3000万港元, 在香港拍卖会上收购了十二生肖系列中的 牛首、猴首和虎首。(新闻一则)
的确,如果今天还和140年前一样,这座超 巨型园林就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园林之王”了。 遗憾的是,1860年英法联军和1900年 八国联军两次洗劫圆明园,园中的建筑被烧毁, 文物被劫掠,奇迹和神话般的圆明园变成一片 废墟,只剩断垣残壁,供人凭吊。
完整目睹过圆明园的西方人把她称为“万园之园”,意为 什么样式的园林这里都有。的确,如果今天还和140年前一样 ,这座超巨型园林就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园林之王”了。圆 明园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圆组成,总面积达350公顷。它的 陆上建筑面积和故宫一样大,水域面积又 等于一个颐和园。
圆明园还是一座珍宝馆,里面藏有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 宝器、金银珠宝和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
据有关资料表明:中国流失的文物仅就绘画而 言,美国收藏最多,仅华盛顿弗利尔博物馆就 有1200余幅;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所藏中国绘画 近500幅;大英博物馆所藏中国绘画最精。在瓷 器方面,法国吉美博物馆收藏最佳,馆里的瓷 器从中国最早的原始瓷器一直到明清的青花、 五彩瓷,各个朝代各大名窑的名品应有尽有, 且多为精品。就地方志和古籍而言,美国最多, 美国国会图书馆就有4000多种地方志;全美有 古籍善本3000多种,家谱2000多种。就甲骨片 而言,日本是收藏最多的国家,在流失海外的 近3万片甲骨片中,日本有近13000片……
被毁之后的圆明园大水法照片局部
被毁之后的圆明园大门及华表照片
能抢的都抢了, 能烧的都烧了, 就剩下这些石头了!
巴特农神庙号称古代七大奇观之一。巴特农 神庙可以说是西方,以至世界上最早的古代大庙 宇,出现在基督教产生以前430年,是原始宗教 的庙宇。巴特农神庙是希腊祭祀诸神之庙,以祭 祀雅典娜女神为主,又称“雅典娜巴特农神庙”。
相关背景: 1850—1860年,英法联合发动侵 略战争,1858年5月攻陷大沽炮 台,同年6月签订《天津条约》。 1860年,英法再组联军,8月攻 陷大沽,进占天津,直攻北京, 10月英法联军控制北京,焚掠圆 明园,并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 条约。
圆明园位于北京市西郊,海淀区东部。原为清代一座 大型皇家御苑,占地约5200亩,平面布局呈倒置的品 字形,圆明园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总面积达3 50公顷。 它的陆上建筑面积和故宫一样大, 水域面积又等于 一个颐和园。圆明园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 融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 诗情画意融化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 圆明园是一座珍宝馆,里面藏有名人字画、秘府典籍、 钟鼎宝器、金银珠宝等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 圆明园也是一座异木奇花之园,名贵花木多达数百万株。 完整目睹过圆明园的西方人把她称为“万园之园”。
(3)中国被掠夺,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 掠夺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作为一个法国人这 样说,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品格?
【明确】正直、公正、人道,是非分明,没 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胸怀博大。
合作探究:
默读课文 (1)雨果用哪些词语称呼、评价圆明园?
明确:“世界奇迹”(总称)“巨大的典 范”“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恍若月宫的建 筑”“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令人惊骇而 不知名的杰作”“亚洲文明的剪影”
颐和园内被毁前的文昌阁(三层,楼顶大钟指向6 点30分。据推测这张照片可能就是在此阁被毁当天或前 一天拍摄的。
圆明园琉璃塔(当时唯一一座铜鎏金覆钟锦罐式的琉璃塔, 也是圆明园最高的一座塔。现已毁)琉璃塔旧址
被毁之后的圆明园海晏堂照片局部
被毁之前的圆明园大水法照片
被毁之前的圆明园大水法照片
仙境似的圆明园
圆明园的南部为朝廷区, 是皇帝处理公务之所。其余地 区则分布着40个景区,其中有50 多处景点直接模仿外地的名园 胜景,如杭州西湖十景,不仅 模仿建筑,连名字也照搬过来。
更有趣的是,圆明园中还建有西式园林景区。 最有名的 “观 水 法”,是一 座西 洋喷泉, 还有万花阵迷宫以及西 洋楼等 ,都 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在方河里还 有一个威尼斯城模 型,皇帝坐在岸边山上便可欣赏万里之外 的“水城风光”。
整体感知:
(1)文章内容可以分为几部分?分别写了什 么内容? 明确:两大部分。赞美圆明园,讽刺侵略者 (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雨果是 什么立场和态度?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 感情?
【明确】a、站在人类的立场,立场明确,态度坚定, 对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进行了强烈谴责和辛辣讽刺。 b对被侵略者和被掠夺者表示巨大同情,饱含着深厚 的人道主义精神。
箱箧(qiâ) 给(jǐ)予 琉(liú)璃(lí) 眼花缭(liáo)乱 晨曦(xī) 劫(jiã)掠 绸(chó u)缎
解词: 赃物:贪污受贿或盗窃的来的财物。 箱箧:箱子。 制裁:用强力管束并惩处,使不得胡作非 为。 荡然无存: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不 存在。 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
雨果
雨果
(l802~1885)
雨果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 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贯 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 暴力、以爱制“恶”,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以上, 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 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 的文化遗产。其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长篇小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