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12篇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生态平衡的语文课堂就应是和谐的课堂,本节课的设计以生态和谐为理念,透过引导学生听读、声情并茂地朗读、用心自主地探究、圈画重点词句、旁批分析赏析,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让学生体会德国景色的奇丽与民族的奇特,了解德国独特的民俗风情,同时积累优美的语言,培养语文潜力。
预设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2.感受异域风情,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
3.认识3个生字,理解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1.理解词语的意思,读懂课文,有感情朗读。
2.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1、了解季羡林:(1)出示季羡林的图片:你认识照片上的这位老人吗?(2)关于季羡林你了解什么?2、揭示课题。
3、质疑:读了这个题目,你脑子里自然而然会出现怎样的问题?(预设:为什么说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自己的花为什么要让别人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字词。
3、读了课文,德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4、是啊,季羡林先生在重游了德国以后也发出了同样的感慨,请你找出这一句话。
交流出示: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变化是有的,但美丽并没有改变。
三、细读课文,感受独特1、季爷爷第二次来德国,故地重游时,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赞叹呢?默读课文1-3段,边读边思考,从课文的哪些词句中体会到景色的奇丽,民族的奇特?并圈出重点词句。
2、交流奇丽:句子: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齐,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板块一:感受景色美丽重点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指导感情朗读,读出花的美丽。
板块二:感受景色的奇丽重点理解家家户户、任何一条街、汇成了、花的海洋感情朗读,读出花的奇丽。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五篇模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五篇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3a788633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f5.png)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五篇模版]第一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本课的七个生字。
理解“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3.抓住课文重点句段,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
4.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联系作者生平,感受作者故地重游时别样的心情。
教学重难点:1.理解重点词语,读懂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
课前准备:课外了解季羡林生平轶事,阅读季羡林作品、PPT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NO.81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本课的七个生字。
理解“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3.初读课文,理解课题,整体感知课文。
4.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通过朗读,交流感悟德国“花美”。
教学过程:一、课外引入,揭题质疑:1.出示一张德国哥廷根的照片:这是德国的城市哥廷根。
这个城市因一座大学而成名,那就是著名的哥廷根大学。
这个大学已经孕育了三十位诺贝尔奖的得主。
早在职1935年,我们中国也有两位有志青年带着祖国的期望和自己的宏志求学于歌廷根大学。
其中一位就是我们今天所学课文的作者——季羡林——当时他才二十五岁,满怀雄心壮志在哥廷根大学留学十载,至1945年才回归祖国。
1980年,三十五年后,当他再次踏上古地—第二故乡,感慨万千。
后来,季老先生写下了今天我们所学的这篇课文。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2.读课题,质疑问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什么意思?季先生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课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指名读通课文,对学生读得不准,或没有读通的地方进行指导。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精品版

2020年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精品版《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
理解“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3、感受异域风情,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
(二)学习重点1.理解词语的意思,读懂课文,有感情朗读。
2.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
(三)教学过程一、课前活动仿说句子:我能,你能,他能,人人都能。
生仿说。
二、导入新课1、我们的祖国名川秀,大山奇,一草一木都含情,当我们走出国门时,你会发现也有一番奇丽的景色。
2、播放录像:德国风光片3、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出国门,走进德国,去领略那里的奇丽景色!齐读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四名学生分段读课文,其余同学认真倾听,找优点,找不足。
2、学生当小评委,点评四名学生的朗读。
3、找出文中使用最多的一个四字词语。
【板书:家家户户】学生从文中画出词语所在的句子,学生读出句子。
4、屏幕展示三个句子。
学生再找句子的不同。
(前两个句子是在四五十年前,最后一个句子是在今天。
)四、以读促教,品读课文1、时间在变迁,景色却未变。
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感受这恒久不变的美景吧!2、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感受家家户户养花的特点。
(1)体会作者在德国留学时,看到家家户户在养花,有什么感受。
【板书:吃惊】找出作者吃惊的语句。
(2)屏幕展示:家家户户都在养花。
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
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学生读句子,指名读,齐读。
师指导朗读,读出“惊奇”的感觉。
(3)屏幕展示:家家户户都在养花。
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
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三个“都”是红色的,并且一个比一个大。
五年级下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精选9篇)

五年级下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五年级下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精选9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年级下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下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1、自学生字词,掌握“脊梁、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耐人寻味”等词语。
2、了解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初步感受德国民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崇高精神境界。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的优美语言。
教学重点:感受德国民族风情。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德国民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境界。
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直入课题。
(2分钟)说到德国,很多人都知道这是一个爱花的民族。
德国人养花与众不同。
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深受感动,写下一篇精美的短文(齐读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题目中有一对反义词,很有意思,注意读好,一齐再读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随着季老的介绍去欣赏德国独特的民族风情。
二、初读课文,把握大意。
(8分钟)在读课文之前,我们先来学习三个生字。
wǎn莞莞尔一笑(抽读。
想想,“莞尔一笑”是怎样的笑?做个“莞尔一笑”的样子)chà yān姹嫣姹紫嫣红(抽读。
“嫣”写的时候哪儿要特别注意?用食指写一遍。
)我们一齐读两遍。
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完后想想,每一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说说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板书:爱、养<点明让别人看>、赏<点明看别人的花>、梦)接下来,请同学们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了段意连接法来归纳文章主要内容。
五年级了,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用抓重点段落的方法来归纳。
课文四个自然段,二、三自然段是重点。
谁来把两个自然段的意思连起来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三、析形会神,领略风情。
(29分钟)文中第三自然段有一句话就说到了(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自己又看别人的花)这样两层意思,找出来,画上波浪线。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二、教材解读:本课是我国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季羡林先生在离开德国五十多年后,重游德国小城哥廷根,又看到满眼的繁花,感慨于德国人那独特的养花方式——“将花养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被那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所感动,有感而发,写了本文。
文章写出了德国是一个爱美爱花的民族,写了德国人独特的养花方式所产生的美好的境界,同时还描写了街头美丽的景色,更表现出德国人民那种创造美,更奉献美的美好境界。
文章平实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让我们回味悠长。
三、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2、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情,结合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并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3、感受异域风情,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四、重点难点1、理解文章内容,结合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并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2、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五、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能自己解决课文中出现的生字和新词,他们对课文也已经有了一定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能针对具体的语段进行感受,基本上能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理解,能针对课文的有关描述进行合理的想象。
六、教学用具:多媒体七、教法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图文结合,读写结合体会奇丽的景色,奇特的民族,感悟文段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的祖国名山秀,大川奇,一草一木都让人爱,当我们走出国门的时候,眼睛和心灵还会发现异域的美,他乡的情。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季羡林先生一起走进德国,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生读生词师:莞尔一笑是什么意思?师:与微笑又什么区别?生各抒己见师:老师想告诉大家莞尔一笑一般指女性的笑。
师:看来词语难不倒大家,一起齐读一遍。
(三)深入学习,品读感悟1、接读课文思考:在这篇课文中有一个四字词语在文中连续出现了3次,划出它所在的3个句子。
五年级语文下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教案:《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李志民,了解他的代表作品和成就;2.理解课文的主题,并通过阅读理解和讨论的方式分析课文含义;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4.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学生对艺术创作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以花为话题,通过问答的方式激发学生对花的兴趣和观察力。
- 你们喜欢花吗?为什么?- 花有哪些特点?觉得花的颜色和形态有什么作用?- 你们见过哪些特别漂亮的花?它们是如何吸引你们的注意力的?2.导入课文主题,引起学生的思考。
- 你们认为“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什么意思?二、阅读和理解(15分钟)1.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并标注关键词和不理解的词汇。
2.让学生交流阅读体会,提出问题和疑惑。
3.课文导读,老师讲解生词和关键句,培养学生对课文主题和情节的理解。
三、讨论与思考(15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你们理解了吗?- 你们认为作者的“花”指的是什么?如何理解“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作者的意图是什么?他想通过这篇文章表达什么?2.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发表意见,并交流讨论结果。
四、互动探究(15分钟)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讨论“你们的花是给谁看的?”并找出几个有趣的观点。
2.老师引导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并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整理归纳。
3.学生分别介绍他们小组的观点,做一个小结。
五、拓展延伸(15分钟)1.学生针对“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的主题,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艺术作品进行介绍和分析,并谈谈自己对于艺术创作的理解。
2.学生可以选择绘画、音乐、舞蹈、文学等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进行介绍,并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和目的。
六、课堂小结(5分钟)1.老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的主题。
2.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5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人教新课标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5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人教新课标版【学习目的】1、我能看法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天分、宇宙、逼真、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花团锦簇、万紫千红、美不胜收、耐人寻味〞等词语。
2、我会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3、我能经过学习感受异域风情,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学习重难点】重点: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遭到教育。
难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践体会含义深入的语句。
学时:2学时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引入齐读课题听写词语家家户户花团锦簇万紫千红美不胜收耐人寻味逼真依据词语回想一下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二、全体掌握师:课文主要写了季羡林先生回想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遭到德国人十分爱花,以及他四五十年后再回德国故地重游时的慨叹。
请翻开书快速阅读课文,看看文章中哪句话写出了作者的慨叹?〔多么奇丽的风景,多么奇特的民族!〕三、品读感悟过渡:季老在阔别德国四五十年后,再回德国的时分为什么会由衷地赞赏?请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勾出相关的句子,仔细品读,体会。
生自读感悟师巡视指点。
〔一〕、品奇丽积聚言语师:孩子们学得很仔细,谁来说说你从哪些中央体会到德国风景奇丽?为什么?假定1 :找到第四段的〝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上都是花团锦簇,万紫千红,许多窗子连在一同,汇成了一个花的陆地,让我们看大人如入山阴道上,美不胜收。
〞师:谁来读读这段话,他读得怎样样?评一评依据先生的评价随机解说重点词〝花团锦簇,万紫千红〞〔花团锦簇,万紫千红描画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现象?指名说〔重点引导先生感受花的多,花的美〕能把花的多和美丽读出来吗?〔男女竞赛读〕师:是呀,这么多窗子衔接在一同汇成了一个?生:花的陆地师:花的陆地会是怎样的一番现象?想象一下〔指名答〕师:走在这美丽的花海中,让我们看的人如入?生:山阴道上,美不胜收。
师:走在山阴道上是一种什么样的觉得?〔指名答〕师:而如今走如这如花海般的德国街道上,纷繁如眼的是?悄然如鼻的又是?师:多么奇丽的风景啊!好,如今请同窗们闭上眼睛,听教员读这段话,用你的心去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比比谁感遭到的风景最奇丽!〔师配乐读音乐钢琴曲梦中的婚礼〕师:你似乎看到了什么?〔尽量让先生展开想象指名5人说一说〕师:太美了,让我们用朗诵把一切的人带进这奇丽的风景吧!〔齐读〕师:多么奇丽的异国风景,想背上去吗?请用你喜欢的方式把这局部背上去。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事先板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前交流:师:宇宙间美的东西有很多,你在哪些地方发现了美?(哪些事物让你感受到了美?)生:美是人们心中的一种感受。
生:长的好看叫美(美丽),生:衣服好看叫美(漂亮)生:心情好---(美滋滋)生:为他人着想---(心灵美)。
师:没想到,你们小小年纪,对美有如此多的感触,真了不起。
要上课了,准备好了吗?上课!二、谈话导入“爱美大概也算是人的天性吧。
宇宙间美的东西有很多,花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
爱花的民族也很多,德国在其中占重要地位。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季羡林先生的目光一起走进德国,走进《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齐读课题。
三、初读感知1、初读师:下面请同学们认真地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时思考,课文字里行间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德国人确实做到了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生读课文,思考。
四、研读课文1、师:说说吧,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德国人确实做到了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学生自由谈。
教师评价孩子的读书收获。
让我们具体地来看一看:出示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1)大家自己读读看,在养花这件事上,德国人是怎么做的?生(自由谈):---家家户户都在养花。
---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
---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2)同学们也发现了,他们养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在中国又是怎么养花的?看老师带来的这段资料:我爱花,所以也爱养花。
我只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高兴。
一到夏天,在我的小院中,满是花草,送牛奶的同志,进门就夸“好香”!这使我们全家都感到骄傲。
赶到昙花开放的时候,约几位朋友来看看,更有秉烛夜游的神气……----老舍《养花》师:说说吧,中国人一般都是怎么养花的?1生汇报。
(把养花当做乐趣)2生汇报。
(要欣赏花美、闻到花香、,必须应邀登门)(花都养在屋子里)(3)作者说:四五十年前他在德国留学的时候,曾多次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到吃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教学设计
(事先板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一、课前交流:
师:宇宙间美的东西有很多,你在哪些地方发现了美?(哪些事物让你感受到了美?)生:美是人们心中的一种感受。
生:长的好看叫美(美丽),
生:衣服好看叫美(漂亮)
生:心情好---(美滋滋)
生:为他人着想---(心灵美)。
师:没想到,你们小小年纪,对美有如此多的感触,真了不起。
要上课了,准备好了吗?上课!
二、谈话导入
“爱美大概也算是人的天性吧。
宇宙间美的东西有很多,花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
爱花的民族也很多,德国在其中占重要地位。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季羡林先生的目光一起走进德国,走进《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齐读课题。
三、初读感知
1、初读
师:下面请同学们认真地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时思考,课文字里行间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德国人确实做到了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生读课文,思考。
四、研读课文
1、师:说说吧,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德国人确实做到了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学生自由谈。
教师评价孩子的读书收获。
让我们具体地来看一看:出示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1)大家自己读读看,在养花这件事上,德国人是怎么做的?
生(自由谈):
---家家户户都在养花。
---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
---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
(2)同学们也发现了,他们养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在中国又是怎么养花的?
看老师带来的这段资料:
我爱花,所以也爱养花。
我只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高兴。
一到夏天,在我的小院中,满是花草,送牛奶的同志,进门就夸“好香”!这使我们全家都感到骄傲。
赶到昙花开放的时候,约几位朋友来看看,更有秉烛夜游的神气……
----老舍《养花》
师:说说吧,中国人一般都是怎么养花的?
1生汇报。
(把养花当做乐趣)
2生汇报。
(要欣赏花美、闻到花香、,必须应邀登门)
(花都养在屋子里)
(3)作者说:四五十年前他在德国留学的时候,曾多次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到吃惊。
师“请大家再来读读看,在德国,在养花这件事上,最让作者意想不到的是什么?(你能不能抓住本段中的关键词、句来具体谈一谈。
)出示:
四五十年前他在德国留学的时候,曾多次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到吃惊:家家户户都在养花。
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
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4)的确,中国和德国在养花这件事上有所不同(出示对比着读)
师:从作者的惊讶中,我们感受到德国人养花与中国人的不同,谁能读出这种不同?
(1生读)
家家户户都在养花。
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
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正是有了这种不同,才会让作者意想不到,请你读(1生读)
2、师: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不管我们走过任何一条街,都会看到怎样的景色?读文画句子。
在学生自由读的基本上再出示课件。
出示:“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地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
师:我们都来读读,看这条条街道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答
师:我听出来了,是这些花让这一条条街变得格外美,(请你读)师:你从哪些词感受到美?
生:从花团锦簇等
(1)师:我听出来了,是这些花让这一条条街变得格外美,请你读
(2)师:听他读,这花除了美之外,还有什么特点?
(3)师:我们都来读读,你还从哪里感受到了花的多?(生答)谁来读出他的多?读
(4)师:正因为这样,无论我们走过任何一条街,都会看到这样美丽的景色,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认真听,用心想,这到底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师配乐范读
(5)师:请大家睁开眼:出示幻灯片
(6)师:看得出你们已经陶醉其中,这样美的景让人看不够呀,这样美的街让人不忍离去(生读)
(7)师:多美的街道,它美在花团锦簇,美在姹紫嫣红,这么多这么美的花是一个人在种的吗?只是一家在种吗?
师:是呀,家家户户,许许多多的人都在种花,所以作者发出这样的感叹:
生读,
师:每一家都是怎样?你来告诉大家,生读,
师:每一家都是这样呀!生读,
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8)师:他们都在把自己的花让别人欣赏,他们都在把美奉献给别人,这真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生说)板书(就这样一年年,一代代,每个人在付出的同时又在收获着,在给别人方便的同时也为自己创造着美好的生活。
)
师:(1)季羡林先生回到了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一晃四五十年过去了,德国也经历过腥风血雨,请看:德国人民经历了怎样一种生活?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爆发,德国人没能过上几天好日子,头上有飞机轰炸,肚子里没有食品充饥。
教授的儿子也被应征从军,一年冬天,战死在北欧战场上。
不久教授也被征从军……其实,象这样被应征入伍的人很多,战死战场的人也有很多……
----《重返哥廷根》之我的“博士父亲”
师:说说吧,在季老回国的日子,德国人民经历了怎样一种生活?生汇报。
师:在我们看来,在经历了这种生活的德国人还会有心情养花吗?还会那样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吗?
生:不会。
(2)师:可是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也让季羡林先生没有想到的是,当他四五十年后再次踏上这块土地时,他依然看到了:
出示指生读。
家家户户地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师: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确实是一个奇特的―――(民族)!这里有奇丽的―――(景色。
)读
家家户户地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
我们更有理由相信,不管过多少年,只要我们走在这里,抬头向上看,一定会看到:生读。
师:好一个奇特的民奇特的民族!好一份奇丽的景色啊,让我们一起来读!
(3)师:难怪季老发出这样的感叹:“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这没有改变的美丽是什么?生答
师:原来在美丽的背后,还隐藏着这么丰富的内涵。
五、升华情感:
师:1、尽管条条街道这样令人陶醉,令人神往,可在季老的心里,始终念念不忘的还是自己的祖国,自己的家乡,所以作者说,我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
也就是说,他是多么渴望自己的国家也能------自己的民族也能
------
师:这真是:美景不胜收,境界耐寻味。
(撤向黑板)
2、于是,他提笔写下这饱含深情的文章啊,回读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他也希望每一个读到这篇文章的人永远记得: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3、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德国,让我们不只收获了满街的馨香,更收获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份心灵的充盈。
4、课下,请同学们读季羡林老先生的《重返哥廷根》,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