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比灵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体会

合集下载

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西比灵胶囊配合整脊、推拿治疗颈性眩晕对照试验研究

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西比灵胶囊配合整脊、推拿治疗颈性眩晕对照试验研究

芎嗪注射 液联合西比灵胶囊 配合整脊 、推拿治疗颈性眩晕取得 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及基底 动脉血 流速度测定 。 很好的治疗效果 , 现报道如下。 1 . 3 评价方法 : 治疗 效果有 四种情况 , 第一为治 愈 , 即原有 症状 完 1 资 料 与 方 法 全消失且 颈部和肢体功 能与 常人无异 ,可 以进行正常的工作 和 第二为显效 , 即原有症状基本消失且颈部和肢体恢 复绝 大 1 . 1 一般资料 : 将2 0 1 3 年1 1 月一 2 0 1 6年 8月在我 院住 院治疗 颈 生活 ; 性 眩晕患者 1 0 0例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 自愿原则 均分 成对 功能 , 对 日常工作 和生活无太大影 响 ; 第 三为好转 , 即治疗后症
1 . 2 . 2 分组治疗 : 对 照组采用整脊 治疗方案 , 即患者端 坐 , 低头 , 组别 例数 治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 ) 下颌略 向前伸 , 用一手 指轻扶按 患者偏歪关节突旁 , 让 患者 头向 前弯 曲和侧摆 , 医生用 手托住患者 的下颚 , 将患者头部 沿失状轴 旋转 , 保持此姿势牵 引颈椎 , 趁患者不备 时手腕 向上轻抖 , 另一 注: 与对照组对 比, < 0 . 0 5 , 差异显著 , 具有统计学意义。 手 手指 将偏歪关节突推顶至 对侧 , 听到响声 , 复位完毕 ; 如果 患 者不适取坐位 , 可让患者俯 卧于床上将头颈伸到床外并前屈 , 在 3 讨 论 颈性 眩晕 的致病机制 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统一定论 ,这 与颈 患 者胸下放置一垫枕 , 医生 站在床头前面对患者头部 , 左手 扶按 部 的解剖结构可能有关 ,其机制学说总结来说可 以分成基底动 患者枕部 , 拇 指按 患者偏歪颈部刺突左侧 , 右手托扶患者下颚并 脉供血不足学说 、 颈交 感神经刺激学说 、 体液因子学说 和本体感 将患者头 向左前拉动 ,在其最大限度处 使用 闪动力并用拇 指将 受器学说 ,概括这些学说可以看出业内对颈性 眩晕机制共识为 患者偏歪关 节突推至右侧 ; 实验组在 接受对照组方案 基础上进 颈椎及其周 围组织结构力学结构 被打破失 去稳定 性, 因为 患者 行推拿治疗 ,依据患者实际情 况选择推 拿方法 ,推拿方法分三 颈椎不稳会让椎动脉 、 交感神经 、 体 液因子或 颈部肌 肉本体感受 种, 第一种是用拿法 、 弹拨法和一指禅推法在 患者颈部放松后小 肌群 ; 第 二种是让患者 卧位 , 医生对 患者攒竹 、 鱼腰 和神庭 等穴 器等 因素相互影响成为一个恶性循 环。

注射用川芎嗪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效果观察

注射用川芎嗪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效果观察

注射用川芎嗪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效果观察作者:刘瑜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4年第31期[摘要] 目的探讨注射用川芎嗪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注射用川芎嗪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并比较两组的疗效。

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川芎嗪注射液;丹红注射液[中图分类号] R74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1(a)-0073-03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vertebral-basilar artery insufficiency vertigo,VBIV)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缺血性脑血管病,是脑卒中的危险信号,对中老年人的危害极大[1]。

近年来中医在VBIV的治疗和研究中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院近年来应用中药注射制剂川芎嗪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VBIV,观察其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VBIV患者80例,均以眩晕为主诉,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耳鸣、上肢麻木和乏力等症状,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标准[2],且经颅内多普勒(TCD)检查提示存在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异常,同时经头颅CT 检查排除脑梗死、脑出血等患者及因其他原因如颅内肿瘤、耳源性疾病等引起的眩晕者;中医诊断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眩晕的诊断标准[3]。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43~80岁,平均(60.2±4.5)岁,基础疾病:高血压11例,糖尿病12例,高血脂1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7例;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24例,年龄45~78岁,平均(62.3±4.6)岁,基础疾病:高血压12例,糖尿病12例,高血脂1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6例。

西比灵加用磷酸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疗效观察

西比灵加用磷酸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疗效观察

川 芎 嗪组 与对 照组疗 效 比较 见表 i 。川 芎 嗪组 平均获 效时 间 4d 对 照组 平均获 效时 间 9d , 。
表 1 两 组 疗 效 比 较 [ ( ) ]
6 8岁 , 平均 4 3岁 , 程 2 2 病 ~ 5年 。全部 病例 均 符合
20 0 4年 国际头痛 协会 制 定 的 头痛 疾 病 国 际 分类 诊

4 2 5 ・
Guz o d c l o r a , 0 0 Vo 34, ih u Me ia u n l 2 1 , 1 J No. 5

西 比灵 加 用磷 酸川 芎 嗪注 射 液治 疗血 管 神 经性 头 痛 的疗效 观察
贵阳中医院学第二院附属医院(503 刘厚颖 周训 容 杜 英 500)
轻; 效: 无 治疗 前后无 明显 变化 。
2 结 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痛 苦 , 者从 2 0 — —2 0 — , 笔 0 64 0 95 应用 磷酸川 芎 嗪治疗
血管神 经性头 痛 , 到显著疗 效 , 收 现报 告如 下 。
1 临床 资料
1 1 一 般 资料 5 . 8例 均 为住 院及 急诊 留观 患者 , 其 中男 1 2例 , 2 , 4 占 2 女 4例 , 7 , 龄 1 ~ 占 8 年 8
遗 症 2例 , 伴失 眠 1 6例 , 眩晕 8例 , 心 、 吐 5例 。 恶 呕 所 有病例均 曾服镇 痛药疗 效不 佳 。
两 组 总 有效 翠 比较 : P< O 0 .5
治疗 结束 1 年后 随访 , 以症状 为疗效 依据判 断 。 川 芎嗪组 5 复 发 , 1 . , 照 组 1 人 占 39 对 1人 复 发 , 占 5 。川芎 嗪组 复 发 率 明显 低 于 对 照 组 。不 良 O 反 应 : 芎嗪组 中有 4例静滴 时 出现恶心 欲吐 , 慢 川 减

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西比灵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的效果观察

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西比灵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的效果观察
中西 医 结 合 心 血 管 病 杂 志
2 0 1 6年 9月 B第 4卷第 2 6期
Se p. B 2 01 6Vo 1 . 4N o . 2 6 C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Di s e a s e J o ur n a l of i n t e g r a t e d t r a di t i o n a l
Ch i n e s e a n d We s t e r n Me d i c i n e
6 1
盐酸川芎 嗪注射液联 合西 比灵胶囊治疗后循环缺 血的效 果观 察
周 伟华 ( 海 门市中医院神 经 内科 ,江苏 海门
2 2 6 1 0 0 )
【 摘 要 】目的 探 讨 盐酸 川 芎嗪 注射 液 与西 比 灵胶 囊联 合 治疗 后 循环 缺血 的 效 果。方 法 挑 选2 0 1 4 年 l 0 月~2 0 1 5 年l 0 月我 院所 收治后 循环 缺血 患者4 5 例进 行本 次研 究,分成观 察组2 4 例 与对 照组2 1 例 。两组都接 受常规 治疗 ,观 察组执行静 滴盐 酸川 芎嗪注射 液联合 口服 西比灵胶 囊治疗方 案 ,对 照组执 行 口服 西比 灵胶 囊 治疗 方案 。对比 两组疗 效、改善椎 动脉和 基底 动脉血 流速度 情况。结果 对 比 两组 疗效 ,观察 组明显 比对照 组要 高 ( P<0 . 0 5 ) ;对比 两组 改善推 动脉和 基底 动脉血 流速度 情 况 ,观 察组 明显 比对照 组优 ,差异 有统 计
1 . 4 统 计学方法 采用S P S S l 7 . 0 统计 ‘ 学 软件 对数 据进 行处 理 ,计量 资料 以 “ ± ”表 示 ,采 用 f 检 验 ,计 数 资料 以百 分数 ( % )表 示 ,采用X 检验 ,以P<0 . 0 5 为差异有 统计学 意义 。

西比灵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体会

西比灵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体会
T D检 查 可明示椎 一基 底动 脉供血 不足。本组 患者 均排 除 C
①河 南省建筑 医院 河南
通讯作 者 : 程玉凤
9 .%( /1; 04 1 2) 对照组 显效 9例 ,有 效 6例,无效 6例 ,总有 9
效率 7 .%(5 1。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 比较 ,差异有统 1 4 1/ ) 2
2 结 果
所有 结果均 采用 S S . P S50软件进行 分析
1 临床表 现及诊 断 . 2
处 理, 计数资料采用 检验 , P O0 为差 异有统计 学意义。 以 < .5 观察组显 效 1 5例,有 效 4例 ,无 效 2例 ,总 有 效 率
有 程度不等 的恶心、呕吐、耳鸣 、步态不稳等 。颈椎影像 学 检查 f 片、C x线 T或 MR ) I均可显示 颈椎肥大或椎 间孔变窄。
1 一般资料 . 1
全部急性硬膜 外血肿患者中,其中男 1 1 , 0例
1 女 2 例, l 男女患者 比例为 48 1年龄 5 7 .:; - 2岁, 平均 (8 ± 03 4 . 1.) 分患者有不 同程度 昏迷、尿失禁 、抽搐。血 压增高 9 例 ,呼 5 吸异常不规则 2 5例。
稳体 征无明显 好转,颈项仍感不适,T D检查显示椎 基底动 C
个月 一 3年 ; 1 并存疾 病 : 颈椎 病 7例 ,高血压 病 4例,冠 心 血较 前明显改善。( 无效 : 3 ) 眩晕 、恶心、呕吐症状 及步态不 脉供血无 明显改善。 1 统计 学处 理 . 5
本组 患者均 以眩晕为主要症状 ,并伴
1 . 47
参 考 文 献
[ 黄友 歧 . 经病 学 [ ] 2 . 京 : 民卫 生 出版社 ,19 : 1 】 神 M. 第 版 北 人 9 8

西比灵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西比灵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84 ・
中 国实 用 神 经 疾 病 杂 志 2 1 0 2年 2月 第 1 5卷 第 4期
C ieeJ un l f rci l r0 sDi ae e .0 2 V0. 5N0 4 hn s o ra o at a Nev u s ssF b 2 1 , 11 . P c e
疗 。2周 后 评 定 l 疗 效 。 临床 1 3 疗 效 评 定 标 准 显 效 : 晕 症 状 明 显 缓 解 , 心 、 吐 、 . 眩 恶 呕
步态 不稳 等 体 征 消 失 , C 显 示 椎 基 底 动 脉 供 血 恢 复 正 常 ; T D 好转 : 自觉 症 状 明 显好 转 , D 检 查 椎 基 底 动 脉 供 血 较 前 明 TC 显改善 ; : 眩晕为 主的症状 无 明显好转 , 有颈项 不适 , 差 以 仍 T D检 查 椎 基 底 告 如 下 。 现 1 资 料 与 方 法
mg (1 7 4 天 津 药 业 新 郑 股 份 有 限公 司 ) 0 00 0 , 20mg分 别 加 入 5 葡 萄 糖 注 射 或 0 9 o 化 钠 注射 液 2 0mI静 滴 , 次 / , . V氯 5 1 d 7d一 疗 程 。 2组 对 并 发 症 均 予 以 控 制 血 压 、 糖 , 脂 治 降 降
【 图 分 类 号 】 R7 3 中 4 【 献标识码】 B 文 【 章编号】 文
椎 基 底 动 脉 供 血 不 足 是 神 经 内科 的 常 见 病 和 多 发 病 , 常 反 复 发 作 , 延 不 愈 , 诊 治 不 当 可 有 13 患 者 数 年 内 发 展 迁 如 / 为 脑 梗 死 Ⅲ 。2 0 一1 2 l一1我 们 临 床 应 用 西 比 灵 联 合 0 9O — O 1 O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 椎基 底 动脉供 血不 足 引起 的眩晕 3 I 8例 ,

川芎嗪治疗4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效果及药理作用

川芎嗪治疗4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效果及药理作用

川芎嗪治疗4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效果及药理作用目的:探讨川芎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效果及药理作用。

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8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

对照组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注射用盐酸川芎嗪治疗。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8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为77.27%,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观察组的基底动脉、左椎动脉、右椎动脉血流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川芎嗪治疗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效果较好。

标签:川芎嗪;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临床常见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容易反复发作。

发病原因复杂,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容易导致其相应的供血区突然出现短暂的、局灶性的神经功能障碍[1]。

反复发作,容易导致小脑、脑干等后循环梗死,造成神经功能的永久性损害。

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我院从2013年4月~2014年4月对4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采用注射用盐酸川芎嗪治疗,效果满意。

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选择我院从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8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

观察组44例中,男性20例,女性24例,年龄49~74岁,平均(62.34±3.41)岁,伴有高血压17例,冠心病12例,高脂血症9例,糖尿病7例;观察组44例中,男性19例,女性25例,年龄48~76岁,平均(62.85±3.52)岁,伴有高血压18例,冠心病10例,高脂血症11例,糖尿病6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注射用盐酸川芎嗪80mg加入250~500 ml生理盐水中缓慢静滴,1次/d,14d为1个疗程。

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长春西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长春西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P>()-+&5-Q ?(4*5-.,* FG/HIJ?K/ILM/NOPQPNRO/MSSPNRNK/GS/OP=JHITRUPQM/PQVMNIPGQ/NG:WPQM?/XPIL/YPQZGNMIPQM/PQ/ILM/ITMRI:MQI/ GS/ YMTIMWTGWRHPORT/ PQHJSSPNPMQNK/ YMTIP=G./ @*-9'7) 10/ ZRIPMQIH/ XPIL/ YMTIMWTGWRHPORT/ PQHJSSPNPMQNK/ YMTIP=G/ PQ/ GJT/ LGHZPIRO/ STG:/ [NIGWMT/ !0#*/ IG/ \JQM/ !0#$/ XMTM/ TRQ?G:OK/ ?PYP?M?/ PQIG/ ILM/ ITMRI:MQI/ =TGJZ/ RQ?/ ILM/ NGQITGO/ =TGJZ./ FLM/ ITMRI:MQI/ =TGJZ/ XRH/ ITMRIM?/XPIL/OP=JHITRUPQM/PQVMNIPGQ/NG:WPQM?/XPIL/]PQZGNMIPQM/PQVMNIPGQ.¿ ILM/NGQITGO/=TGJZ/XMTM/ITMRIM?/XPIL/NG:ZGJQ?/^RQHLMQ/ PQVMNIPGQ/RQ?/OP=JHITRUPQM/PQVMNIPGQ./FLM/NOPQPNRO/MSSPNRNK/GS/ILM/IXG/=TGJZH/XRH//NG:ZRTM?./A*)2"-) FLM/IGIRO/MSSMNIPYM/TRIM/GS/ ILM/ ITMRI:MQI/ =TGJZ/ XRH/ 1-.-->/ ¿XLPNL/ XRH/ HP=QPSPNRQIOK/ WMIIMT/ ILRQ/ ILRI/ GS/ ILM/ NGQITGO/ =TGJZ/ *3.3+>/ _ILM/ ?PSSRNQNM/ XRH/ HIRIPHIPNROOK/HP=QPSPNRQÅ I !`0.039.!'$5"2).'$ ;P=JHITRUPQM/PQVMNIPGQ/NG:WPQM?/XPIL/]PQZGNMIPQM/PQVMNIPGQ/PH/MSSMNIPYM/PQ/ITMRIPQ=/ YMTIMWTGWRHPORT/PQHJSSPNPMQNK. ///////P / B*= C'+7)Q ]MTIP=G////]MTIMWTGWRHPORT/PQHJSSPNPMQNK////;P=JHITRUPQM///]PQZGNMIPQM////aG:WPQM?/ITMRI:MQI DEFQ!"#!$%&'()#!*+,-!+,!#,"!./&!#""!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比灵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体会
作者:程玉凤
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2年第15期
【摘要】目的:总结西比灵川联合芎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体会。

方法:将4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单纯口服西比灵胶囊10 mg,1次/d,7 d为一疗程;观察组21例在口服西比灵胶囊的同时,加用川芎嗪注射液200 mg静脉滴注,1次/d,7 d为一疗程。

2周后评定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4%(19/21),对照组总有效率71.4%(15/2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结论:西比灵联合川芎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状改善明显,效果肯定。

【关键词】椎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川芎注射液;西比灵;眩晕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5.07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多见,主要特点是眩晕、平衡障碍、眼球运动异常和复视经常反复发作,久治不愈。

如诊治不及时或不规范,发病后数年内约有1/3患者可发生脑梗死[1-2]。

2009年1月-2012年1月,笔者选择以眩晕为主要特点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应用西比灵片口服联合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并与单一西比灵胶囊口服治疗患者相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在本院神经内科就诊的4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1例。

对照组男12例,女9例;年龄31~74岁;病史6个月~12年;并存疾病:颈椎病6例,高血压病5例,冠心病4例,2型糖尿病3例,其他3例。

观察组男11例,女10例;年龄33~76岁;病史8个月~13年;并存疾病:颈椎病7例,高血压病4例,冠心病4例,2型糖尿病4例,其他2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并存疾病方面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临床表现及诊断本组患者均以眩晕为主要症状,并伴有程度不等的恶心、呕吐、耳鸣、步态不稳等。

颈椎影像学检查(X线片、CT或MRI)均可显示颈椎肥大或椎间孔变窄。

TCD检查可明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本组患者均排除脑肿瘤、脑出血、美尼尔氏病等疾病所引起的眩晕,均符合VBI诊断标准[3]。

1.3治疗方法首先对两组患者的并存疾病予以治疗(控制血压、降糖、降脂)。

对照组口服西比灵胶囊,10 mg/次,1次/d,7 d为一疗程。

观察组在口服西比灵胶囊的同时,联合川芎嗪注
射液(010704,天津药业新郑股份有限公司,200 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l或0.9%氯化钠溶液250 ml)静脉滴注,200 mg/次,1次/d,7 d为一疗程。

2个疗程后对比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

1.4疗效评定标准参考文献标准[4]并结合笔者的临床实践制定:(1)显效:眩晕、恶心、呕吐症状及步态不稳体征消失,TCD显示椎基底动脉供血恢复正常。

(2)有效:眩晕、恶心、呕吐症状及步态不稳体征明显减轻,TCD检查椎基底动脉供血较前明显改善。

(3)无效:眩晕、恶心、呕吐症状及步态不稳体征无明显好转,颈项仍感不适,TCD检查显示椎基底动脉供血无明显改善。

1.5统计学处理所有结果均采用SPSS 5.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
2结果
观察组显效15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4%(19/21);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1.4%(15/21)。

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随着生活、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亦随之发生变化。

不注意身体锻炼和过多的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使脑动脉粥样硬化及由颈椎病所导致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发病率也有逐年升高的趋势,极大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质量,必须引起重视。

3.1病理表现椎-基底动脉及分支发生粥样硬化、血液黏度增高、血流缓慢、血液呈高凝或微血栓形成状态,致使脑组织的血液供应发生障碍;颈椎骨质增生、退变,刺激或压迫椎管致管腔变窄;颈交感神经受刺激引起椎基底动脉痉挛。

上述诸原因均可引起脑干、小脑、前庭神经核缺血、缺氧而发生眩晕、恶心、呕吐、耳鸣、步态不稳等一系列症状和体征[5]。

3.2防治改善中老年患者的椎动脉系统血液循环,缓解血管痉挛和降低血液高凝状态,加强科学的身体锻炼及健康的饮食习惯,对于防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西比灵(Sibelium)为第Ⅳ类选择性钙通道阻滞剂,能选择性地阻滞过多钙离子进入因脑供血不足或其他原因所致受损的脑神经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降低全血黏度和增强细胞变形能力,纠正脑干、小脑、前庭神经核缺血缺氧,保护脑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

它还有抗组织胺和抗痉挛特性,增加耳蜗内辐射小动脉血流量,改善前庭器官微循环,抑制前庭刺激,是治疗中枢性眩晕常用药物[6]。

川芎嗪由中药川芎提取,是川芎的主要成分。

药理作用是有效抑制小血管平滑肌痉挛,减少氧自由基和血栓素A2的形成,改善组织细胞的缺氧状态。

本组资料显示,观察组在口服西比灵的基础上联合川芎嗪静脉滴注,与单用西比灵相比,可明显改善脑组织和内耳迷路的循环功能,同时还具有扩张小血管、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血黏度和血脂的功能,对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著,且未见明显副作用,效果肯定,与有关文献报道一致[7]。

参考文献
[1] 黄友歧.神经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47.
[2] 贾建平.神经病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74.
[3]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5-22.
[5] 亓令志,梁彦林.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50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7):90.
[6] 王希明,高宗良,傅佳.脑血管病及现代药物治疗[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16-222.
[7] 姚俊玲.法舒地尔与川芎秦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比较[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
24(12):130-131.
(收稿日期:2012-03-31)(本文编辑:王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